楊維傑先生董氏奇穴及傳統針灸研討題(第八回)

一(總四十九) 、為何 俞 穴皆治體重節痛 ? 答: 俞 穴皆治體重節痛 ( 俞主體重節痛) : 陽經俞穴屬木,木主風應筋,陰經俞穴屬土,土主濕應肉。 身體沉重多與濕有關,關節痛多與風或濕有關。所以風濕及筋肉疼痛之病多取俞穴,俞穴有益氣化濕之功,善治腫滿、倦怠、溏泄、疼痛之疾,俞穴善治風濕故主體重節痛」,對於本經之疼痛最為常用。對於本經之疼痛最為常用。 又 體重節痛常系土濕有餘或土氣不足之病。 取陰經輸穴屬土,補土氣之不足;取陽經之輸穴屬木 , 制土濕之有餘,瀉濕邪之太過。 故俞穴皆能主治體重節痛。 故俞穴皆能主治體重節痛。 又木應肝,土應脾,疼痛也常因情緒不安肝脾不和而加重。 因此以各相關之俞穴治療頗為有效。 由於 木主風,風性較急,陽經俞穴為木故多主新痛;土主濕,濕性較緩較纏綿,陰經俞穴為土故多主久痛。 個人臨床常用各經之俞穴治療各本經之疼痛極為有效。 例如用束骨治後頭痛顛頂痛,及腰痛、頸痛,以及太陽經走向之坐骨神經痛。 陷谷治前頭痛。 臨泣治偏頭痛,腰側痛等少陽經之疼痛,效果很好,這些便都是俞穴。 二 ( 總五十 ) 、為何經穴皆治喘咳寒熱 ? 答:經穴皆治喘咳寒熱 ( 經主喘咳寒熱 ) : 經穴之五行屬性在臟屬金,金與發音有關,金與肺相應,與風寒有關。 喘咳亦為有聲音之病變。 經穴對於病變導致聲音失常之癥狀,皆有療效。 喘嗽寒熱即喘嗽風寒或風熱。 陰經之經穴屬金,補之能制其所不勝而治風熱,陽經之經穴屬火能治風寒 , 故經穴皆治喘嗽寒熱。 陰經之經穴其主喘咳,以內傷為主;陽經之經穴其主寒熱,以外感為主。 例如刺肺經之經穴經渠能治喘咳就是有調整呼吸器官功能紊亂失調的作用,崑崙(膀胱經經穴)能定喘(靈光賦)及治齒痛(見金鑒) 復溜(腎經經穴)亦能定喘。 間使可治失音及打嗝與咳喘,足見此一定律的確有其臨床價值。 三 ( 總五十一 ) 、為何合穴皆治逆氣而泄? 答:合穴皆治逆氣而泄(合主逆氣而瀉) : 合治腑病,陽 經合穴為土主後天,陰經合穴為水主先天。 這些穴位均能主治逆氣而泄,腎水 先天 之氣不足,則發為沖氣上逆或下泄之病,取陰經之合穴屬水 , 能調先天 主原氣腎氣。 這些穴位均能主治逆氣而泄,腎水 先天 之氣不足,則發為沖氣上逆或下泄之病,取陰經之合穴屬水 , 能調先天 主原氣腎氣, 能補腎水之不足降逆氣;取陽經之合穴屬土 , 主中氣脾氣,能補中氣不足之虛喘,亦能止水氣泛濫所致瀉泄之病。 故合穴所治皆主逆氣而泄。 每一臟腑皆有其逆氣之病,肝氣逆則肝陽上亢;肺氣逆則氣喘咳嗽;胃氣上逆則便秘嘔吐;脾氣上逆則噯噦腹脹;腎氣逆則小便不通……等,皆 合穴能益經氣調整內臟器官之生理機能活動,有健脾強胃,扶正培元之功。 合穴能益經氣調整內臟器官之生理機能活動,有健脾強胃,扶正培元之功。 善治逆氣、脹悶、瀉泄等症。 善治逆氣、脹悶、瀉泄等症。 對於飲食不節所致之病變亦有特效。 臨床常用尺澤治氣喘 ( 靈光賦 ) ;足三里 ( 胃經合穴 ) 治療腹脹、嘔吐 ( 大成、雜病穴法歌、百症賦 ) 、定喘 ( 席弘賦、玉龍歌、雜病穴法歌、行針指要歌 ) ;陰陵泉 ( 脾經合穴 ) 治心腹胸脅之滿 ( 席弘賦、金鑒 ) 。 臨床常用尺澤治氣喘 ( 靈光賦 ) ;足三里 ( 胃經合穴 ) 治療腹脹、嘔吐 ( 大成、雜病穴法歌、百症賦 ) 、定喘 ( 席弘賦、玉龍歌、雜病穴法歌、行針指要歌 ) ;陰陵泉 ( 脾經合穴 ) 治心腹胸脅之滿 ( 席弘賦、金鑒 ) 。 此外常用曲池 ( 大腸經合穴 ) 和陽陵泉 ( 膽經合穴 ) 治療肝陽上亢之血壓高,頗有佳效。 治療泄瀉則曲池、足三里、陰陵泉也都有著效,可見「合主逆氣而泄」確有其道理存在。 四(總五十二):足陽明胃經為何循行於胸腹部? 答:陽經循行於四肢外側及背部,陰經循行於四肢內側及胸腹部,但是足陽明胃經卻循行於胸腹部,這是什麼道理呢。 一、從胃經與其他經絡的關係來看:由於胃經與肺經、心經、脾經、肝經相連。 又五臟皆稟氣於胃( 《素問玉機真臟論》 ) ,五臟經脈皆行於胸腹,因此胃經亦當循行胸腹部。 二、從經絡的分布來看: 《素問?陰陽離合論》說:「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 陽明胃經行在 太陰脾經之前,太陰脾經行在 陽明胃經之後,少陰在最後,厥陰在少陰之後,這是經絡的一般循行走向。 經絡的分布,表裡經有鄰近及聯屬關係,足陽明胃經與足 太陰脾經,一在前一在後, 足 太陰脾經行於人身前面, 脾胃生理功能極為密切,足陽明胃經亦隨之行於人身之前,足少陰腎經「貫脊屬腎」,而與足太陽膀胱經行於人身之後;足厥陰經及足少陽經皆行於人身側面,如此與太陰陽明行於前;厥陰少陽經行於側面;少陰太陽行於人身之後 相符。 以寒論三陽病而論,太陽病在腰背屬表;少陽病屬半表半里在肋部及側腹;陽明病屬里在胸腹;也與其經絡走向相符。 以寒論三陽病而論,太陽病在腰背屬表;少陽病屬半表半里在肋部及側腹;陽明病屬里在胸腹;也與其經絡走向相符。五(總五十三):請問有那些時間針法? 答:時間針灸目前常用的有: 1.子午流注針法: 以十二經的井滎俞原經合六十六穴為基礎,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推算人體氣血流注盛衰的時間規律,並運用此規律以掌握氣血,根據陽進陰退的原則規定出按日時定穴。 用針治病的方法之一。 用針治病的方法之一。 其中的「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兩個時辰,在一天之中以十二支排列,則「子」和「午」兩個時辰是陰陽的分界點,子午對十二時辰而言,就是代表了一天內時間變化過程的陰陽消長情況。 此外任督兩脈也有獨立的子午流注,每一時辰開一個穴位。 2. 靈龜八法:是將八脈交會穴與八卦相結合,按照日時基數相加相除運算,然後根據公式決定取穴,「靈龜」的意義,據古代傳說,大禹治洛時,神龜負文列於背,有數至九,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而五居中。」這就是九宮的數字 ( 見附圖三第二圖 ) 。 八法應用了這些數字結合八穴和日時干支,故名靈龜八法。 八法應用了這些數字結合八穴和日時干支,故名靈龜八法。 3. 飛騰八法: 是以八脈八穴為基礎,按時開穴的一種配穴方法。 但本法只要知道當日各時辰所屬的天干,即能推算出開穴,不必應用陽九陰六,干支互合之理來推算,較靈龜八法簡單。 其意義即:凡時干屬甲壬皆取公孫穴,屬乙癸皆取申脈,屬丙皆取內關穴,屬丁皆取臨泣穴,屬戊皆取臨泣穴,屬己皆取列缺穴,屬庚皆取外關穴,屬辛皆取後溪穴。 4. 六經解時法:此法系從傷寒論之六經欲解時而來,即: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針對各經病在相應之手足同名經之五輸穴取穴治療之。 針對各經病在相應之手足同名經之五輸穴取穴治療之。 5.現代生理時鐘取穴法:這是一種根據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的人體生物節律時間,選擇針灸穴位 , 按時取穴針刺的方法。 根據針灸作用起效時間,一般針後 30 分鐘起效 , 因此一般提前一小時根據病情取相關穴位針刺。 例如胰島素分泌上午 10 時左右為高峰 , 治療糖尿病人 , 降低其血糖水平的最佳針刺時間在上午 9 時 ( 健脾 ) 。 例如胰島素分泌上午 10 時左右為高峰 , 治療糖尿病人 , 降低其血糖水準的最佳針刺時間在上午 9 時 ( 健脾 ) 。 血壓一般在上午 10 時 , 午後 6 時升高 , 治療高血壓病人最佳針刺時間在上午 9 時 ( 巳時 ) 和午後 5 時 ( 酉時 )( 即提前一小時針) 也有的如白血球減少症針後一般 2 小時方能使白血球上升 , 故白血球減少症的針刺宜在一日之中白血球生理節律值相位前 2 小時針刺。六(總五十四)問:針灸的時間間隔與頻度與治病有何關係? 答:針灸的治療時間頻度與治療關係可從下面幾點來看: 答:針灸的治療時間頻度與治療關係可從下面幾點來看: 1.總療程:即總治療時間,這個與疾病的急慢,還有病人體質有關。 所謂早治早愈,慢來慢愈。 例如落枕及閃腰或其他扭傷,當天來診治往往一次即愈,拖個幾天來那就可能要針兩次或三次才愈。 急性病或新患之病療程較短。 慢性病一般療程較長,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很快能治癒的,原則上功能性的病變要比器質性的病變耗時較少,較快痊癒。 2.治療間隔時間:基本上連續刺激效果較強,早期治病,患者連續治療數次,根本不需服藥便能迅速治癒,現在的病患往往一周只能來一次,縱然配合藥物都要較長時間。 2.治療間隔時間:基本上連續刺激效果較強,早期治病,患者連續治療數次,根本不需服藥便能迅速治癒,現在的病患往往一周只能來一次,縱然配合藥物都要較長時間。 例如顏面神經麻痹口眼歪斜,剛罹患之時,如果連續每天針刺,不必服藥,絕大多數病患五六天內就能治癒,我個人在1994年冬天罹患顏面神經麻痹,每天針刺兩次,僅四天急告全愈。 一般人若每周只針兩次而已,縱然兼服湯藥,有可能仍需四至六周始能全愈。 又如三叉神經痛等之類的劇痛病症,就宜連續刺激如澆水滅火一樣,否則針則痛止,隔兩日又發,連續針刺可一鼓作氣滅火熄風,才能迅速徹底短期治癒不再複發。 《靈樞經?終始篇》有審脈而日一取之,二日一取,日二取之等不同。 據經驗表明:多數疾病隔日針一次療效較佳。 另外小兒因體質關係,所謂:刺小兒如探湯,日再可也。 小兒因肌膚淺不需深刺,又因不能靜而久留,一日可多針一次以補不能深刺久留之不足。 3.治病施術的時間 :根據疾病的所屬經絡及氣血盛衰,針對性的治療 例如在太陽穴刺血能治療許多病變,最好在中午氣血在上時刺之。 治失眠耳尖刺血宜在下午由陽入陰之時,療效既快且高。 治療腰背痛在下午未申時,正當手足太陽經循行時,療效最好。 治療腰背痛在下午未申時,正當手足太陽經循行時,療效最好。 此外還有根據經絡流注、氣血盛衰、生理時鐘等擇時施術針刺之法,都對於療效的提高有所幫助。 七(總五十五)問:董氏奇穴土水穴與水金穴,皆以五行命名,與治療有何關係?其取名意義為何? 答:土水穴取名土水,當然有治療土(脾胃)病及水(腎)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於肺經屬金的經絡關係考慮進去,如此本穴即土金水皆治。 能治之病極多。 能治之病極多。 水金穴取名水金,當然有治療金(肺)病及水(腎)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於胃經屬土的經絡關係考慮進去,如此本穴亦是土金水皆治。 水金穴取名水金,當然有治療金(肺)病及水(腎)病的作用,但也要把其位於胃經屬土的經絡關係考慮進去, 能治之病亦極多。 為何取名土水穴,一方面是從其功能作用來考慮,更重要的是它位在手掌艮卦坎卦之間,艮卦屬土,坎卦屬水,因此本穴名之為土水穴,本穴位於肺經,因此實為土金水穴。 為何取名為水金穴,一方面是從其功能作用來考慮,一方面也是從易理卦象來考慮,水金穴位於面部乾卦坎卦之間,坎卦屬水,乾卦屬金,因此本穴名之為水金穴,本穴有大腸經及胃經循行經過,大腸經屬金,胃經屬土,因此實際亦為土金水穴。 兩穴皆為土金水穴,皆有極佳之理氣作用,都是治療咳喘之特效要穴。 八(總五十六) 、穴位的針刺先後順序與療效有何關係? 答:針刺先後順序又稱為針序,中藥有先煎後下之分,針灸亦有先刺後刺之別,凡選用兩穴以上,就有一個先針後針的先後次序問題。 《玉龍歌》《席弘賦》《肘後歌》及《長桑君天星秘訣》都很重視針刺的先後次序。 倒馬針或先針中間一針,或從上至下,也有一個針序的問題。 為何要注意針序,從經驗得知,第一針的功效常有影響全局的作用,而選穴的精簡熟練亦是經由對針序的了解而漸次深入的。 先針的穴位常可影響後針的效果,誘導學說或稱牽引學說印證了此一說法。 先針的穴位常可影響後針的效果,誘導學說或稱牽引學說印證了此一說法。 針序的某些原理與牽引針法的原理類似,牽引針法的理論基礎來自於「引來效應」,例如我們在某一點 (A 點 ) 給予刺激,然後在另外一點 (B 點 ) 再針刺,此針 (B 點 ) 的氣即向原來的針刺點 (A 點 ) 傳去,若同時在兩點扎針,再將一針拔掉時,此點雖只留下氣的痕迹,另一點的氣即被吸引向此而來,最終到達此點為止。 這是牽引法的基本依據,也可作為針序的部分原理來理解。 針序大致有下述幾點作用及效果: 針序大致有下述幾點作用及效果: 1.顯明治療主次之不同 2.顯明主應穴之不同 3.能使醫師更深入理解穴性,及其相生相輔相剋牽制等作用,而能應用穴位更精鍊。 4.可依作用及反應強弱先針主穴,再針輔穴,若病患懼痛,亦不至因不能全針而影響療效。 5.協調氣血,避免氣血錯亂。 至於針序有哪些原則與怎樣應用,內容極為豐富,以後再詳加討論。
推薦閱讀:

葉曼先生講維摩詰經(03b)
一杯水先生
性理療病徵驗錄-人閻海川先生作二
張澤華先生《如何看晚婚》中披露的技法
老風水先生叮囑孩子,家中有三寶,鴻運當頭髮到爆

TAG:傳統 | 針灸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