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唯識精要前言

唯識精要前言

佛法之理論非宗教非哲學,非一般科學,然而是超一般宗教、一般哲學、一般科學之最卓越最偉大的理論,亦可名之為最完美、最偉大、人定勝天的特殊科學。這種特殊科學只能是最真實的佛法──一乘法的唯識,始足以當之。這種特殊科學的唯識內容至極豐富、至極精粹。略而言之,有五殊勝特點:一、正確而偉大的人生觀和宇宙觀。唯識談人生和宇宙,均有世出世間染凈兩方面的闡述。其在世間,則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方面。色界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其人有物質性的根身、器界。無色界有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界,此四界沒有物質性的根身和器界,但有精神性的物質體,故曰無色。它比欲界、色界輕鬆一些、高尚一些,然而不足之處亦多,故大乘菩薩不修無色界定,亦不生無色界。在欲界內,由有天趣、人趣、阿修羅趣三善道,亦有地獄趣、餓鬼趣、旁生趣三惡道,鳩摩羅什譯為六道,玄奘法師只稱五趣。五趣中的有情有飲食男女之欲,故曰欲界。色界有情雖有根身、器界,但無飲食男女之欲,故名色界。在出世間凈法方面,有證得六道輪迴解脫的下根阿羅漢、中根辟支佛,亦有證得無上大菩提、無住大涅槃的如來法王,在其因位名大士菩薩,在其果位稱為佛陀。這就是唯識所談盡善盡美,至極全面周遍的人生宇宙之形態,可謂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二、唯識在理論方面,既主張有客觀的一真法界、絕對真理,又主張主觀必須各方面與絕對真理相符合的實事求是。在談法的本質上,有有為、無為兩大類;在談諦理上,有聖義諦和世俗諦;在談總的定律上,有無我律和因果律。同時又講法從因緣生,而主張自性緣起和業感緣起兩相結合的賴耶緣起。在講緣方面,有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四大類,同時又依四緣建立語、領受、習氣、有潤種子、無間滅、境界、根、作用、士用、真實見、隨順、差別功能、和合、障礙、不障礙依處的十五依處;又依依處談隨說、觀待、牽引、生起、攝受、引發、定異、同事、相違、不相違因的十因;同時又依十因建立等流、異熟、增上、士用、離系五果。其所講理論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三、在知識方面,唯識是講一切皆可知,而反對不可知論。成佛必須成就一切智智,學佛的人重在講見性開悟、見道登地,成佛者必須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正等正覺,通達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與盡所有性諸法一切性的真實事理;在教化眾生方面,必須令其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的四依四不依來成就最極正確的真知灼見;在對一般的學佛者,必須令其徹底通達內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的五明,以此為基礎,使之成就實相般若和方便般若。在鼓勵學佛者方面,常講若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的不正確認識,即非菩薩;若徹底通達無我法者,方名真實菩薩。常常教人從知、見、觀想、觀照、分別、通達,充分發揮認識能力,以滿足知識的需要與追求。由此可見,唯識對知識方面的要求和成就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四、行持方面,在世間則講修十善斷十惡。在身業方面:愛物放生而戒殺,廉政好施而戒盜,離諸色慾而戒淫;在口業方面:說誠實語而戒兩舌,說莊重語而戒綺語;在意業方面:少欲知足而戒貪,慈悲愛人而戒瞋,明達事理而戒痴。在出世凈法方面,聲聞羅漢必須修苦集滅道四諦,獨覺辟支佛必須順逆觀十二緣起。在學大乘的菩薩,必須起大慈大悲憫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的四無量心;在團結眾生方面,必須修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在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方面必須修法施、財施、無畏施的施波羅蜜,必須修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戒的戒波羅蜜,必須修耐他怨害、安受眾苦、法思勝解忍的忍波羅蜜,必須修披甲、加行、無喜足無怯弱無退轉精進的精進波羅蜜,必須修安住、引發、成所作事靜慮的靜慮波羅蜜。尤必須修聞思修三慧,在修慧中尤須修加行、根本、後得三無分別智的般若波羅蜜,由此可見唯識在講世出世間的行持方面,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 五、理想方面,處世間必須身口意三業清凈,為英為雄、為聖為賢;在出世間方面,一則隨順根性:定性聲聞、獨覺,令其證有餘無餘依涅槃,解脫六道輪迴之苦;至於上根利器的如來種姓,必須成就無上大菩提與無住大涅槃以解脫輪迴的纏縛和法的纏縛;同時還要對不定種姓,千方百計,盡量教導,使之舍小轉大,以成就大自在大解脫的佛果。總之,唯識的大前提是講轉依,徹底改造人生宇宙,實現人類最高理想,以達成佛的終極目標。其總的理想可謂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 世間人為無明所盲,顛倒夢想,起我法執,生貪瞋痴,常時追逐名利,不求解脫。即或有些邪教雖欲求解脫,但是邪知邪見或執斷見、常見、苦行、自然、大自在天,宿命論的六師外道,到處皆是。印度從前外道就有九十六多種,中國原有的儒釋道,儒道比較正確,與佛法相通之處較多,道家老莊或講玄學,或主自然,根本談不上解脫。至於後來依照佛教外貌借用老子之名建立的道教,主張守丹田,運呼吸,更加顛倒、大錯特錯。後來許多外傳的教派以及新興的異端邪教,亦復不少。或講玄虛空洞,或講封建迷信,或講低級庸俗,錯誤嚴重,不值一談。至於佛法一乘教法的唯識,其經藏在各寺廟、叢林束之高閣,少人顧問。六度四攝的正確修持,乏人涉及。一般教徒大多安住在自見取中,名目是大小乘法,而宗派林立,似教猖獗,對真正佛法的唯識也很少有人研究修學。即或偶有一些主張修持者,但都是講唯識宗,不足之處頗多。千多年來,很少有人對真正佛法的唯識鑽深鑽透,達其頂峰。故本人現在講唯識只按佛的一乘法來講解修持,而不主張唯識宗。因為佛常說回頭是岸,心外無法,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解深密經》說「 法是一乘,種姓有別」,《楞伽經》說:「法是一乘,種姓有五」,《華嚴經》說:「諸佛以一道而證菩提」。故本人寫詩云:「何幸此生通唯識,大雄無畏濟群生,轉依成佛等閑事,不迷當前大覺人」。最近又題詩云「覺聖釋迦阿彌陀,十方三世法王多,成佛只有一條路,六度齊修破二著。」此中「六度齊修破二著」也就是唯識學佛證果的堅決主張。故《攝大乘論、彼入因果分》言之頗詳。維摩詰在他室內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其中第四,即「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本人現在有感於世間學術理論之正確偉大莫過佛法,而佛法之真實究竟,莫過佛陀所講的一乘法的唯識,這就是當前本人年八旬有餘,而發奮忘食,百忙抽暇,寫作《唯識精要》一書之所以然也。這個人定勝天的特殊科學,一乘佛法的唯識,通過開顯弘揚,將如東升的朝陽,放出金光燦爛,朗照全球的曙光。無量有情見此曙光將會照破長夜沈迷的黑暗。大批大批的志士仁人將會沾此曙光而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速得大自在大解脫而為菩提薩埵,乃至成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大聖覺雄。

一、唯識釋名

唯識釋名,略有三種: 1. 唯識無境,深入心境俱空,故名唯識。 《解深密經》云:「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厚嚴經》亦云:「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據此聖言量可見境由識變,亦屬於識,識之外別無有境,但有內識,無諸外境,故名唯識。若細推究,不但相分之境是識所變,而且變境之識亦是所緣,同屬識變。故《辨中邊論》頌云:「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解深密經》講能緣之識也是所緣。據此則所謂唯識,但有如幻諸相,若執唯識實有,亦是法執。唯識之義,唯有幻相,無有實體,由此徹底遣除我法二執,煩惱所知二障,而證得心境俱空的一真法界。《現觀莊嚴經論》云:「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無二真法界。」據此精義成就最極豐富的唯識道理,建立唯識,故名唯識。 2. 一切諸法皆不離識,故名唯識。 《成唯識論》云:「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八識)故,識相應(心所)故,二所變(色法)故,三分位(心不相應行法)故,四識性(無為法)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等。若如是知唯識教意,便能無倒善備資糧,速入法空,證無上覺,救拔含識生死輪迴,非全撥無惡取空者,違背教理,能成是事。故定應信一切唯識。」據此所述,一切諸法無論有為無為,法性法相,皆不離識。也就是心外無法義。一切諸法皆不離識,故名唯識。 3.法無定法,但隨認識之正確與否為轉移,故名唯識。 世出世間染凈諸法皆無定性,但隨有情認識之正確與否為轉移。若知一切皆是心識所現,如夢如幻,便是最極正確的認識,其宇宙是出世間,其人即是佛。故《維摩詰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若不達人生宇宙是心識所現的影像,如夢如幻,便是無明,其宇宙即是有漏世間,其人即是凡夫。故《華嚴經》云:「三界心心所,皆虛妄分別」。這個定義與《壇經》所說「一念迷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旨趣相同,據此則唯識立名主要依心識的偉大作用 ──認識立名。與前二種立名有別。彼二皆依唯識的體相立名,而此主要依唯識之作用立名。因為人們的認識決定一切:認識正確,行為正確,得果正確;認識不正確,行為不正確,得果不正確;認識高尚,行為高尚,得果高尚;認識低級,行為低級,得果低級。有我法執的認識就是顛倒夢想,必得沉淪生死之苦果;無我法執的認識就是般若,便能出離生死,解脫諸苦而為如來。故《金剛經》有「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之聖言。以故佛說法在諸經論中廣泛狠抓認識的作用。如《大般若經》云:「若知緣生,則知法性,若知法性,則知空性,若知空性,則見導師。」這是以知字來顯認識的重要。《華嚴經》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心經》以觀字開頭,《金剛經》以觀字結尾。《心地觀經》亦重點講觀,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四念住句句講觀。這又以觀字代表認識的重要而處處運用。《金剛經》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菩薩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菩薩。這又以「通達」和「見」字來說明認識的重要。他處還多用分別說明認識的重要,茲不詳舉。這就是以認識義釋唯識的廣泛依據。

二、八識心王相互關係及其產生之影響

1.八識得名。八識心王即:依眼根所起,緣青黃赤白顯色、長短方圓形色、說話做事表色的眼識;依耳根所起,緣執受大種聲、不執受大種聲、俱大種聲的耳識;依鼻根起,緣好香、惡香、平等香的鼻識;依舌根起,緣苦、酸、甘、咸等味的舌識;依身根起,緣寒熱燥濕諸塵的身識;依意根起,依名取相,緣種種事物的法境,即意識;此六合稱前六識。第七識依阿賴耶識為根而生,緣賴耶識見分,恆審思量執為實法,同時將此實法執為是我第七識,以此為緣所起之識,即末那識。依末那為根生起,緣種子、根身、器界為境,即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即含藏義,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故名含藏識。此八種識是一切有情內心世界的主要成分,作用極強,能領導其餘心所及色等法,猶如國王領導全國大眾,故稱心王。

2.八識緣數。此八種識皆從緣生。眼識九緣:自種為因緣,前念眼識開導後念眼識為等無間緣,緣色境為所緣緣,以第八識為根本依,第七識為染凈依,第六識為分別依,及以眼根、明與空間是為九緣。耳識八緣:耳識自種為因緣,前念耳識開導後念耳識為等無間緣,聲境為所緣緣,第八識為根本依,第七識為染凈依,第六識為分別依,再加耳根及聞聲的空間距離,是為八緣。鼻、舌、身三識各七緣,各別以其自種為因緣,各別以其前念開導後念為等無間緣,隨其所應,分別緣香、味、觸為所緣緣,各別以賴耶為根本依,末那為染凈依,意識為分別依及各別之根,各具七緣。第六意識有六緣:以其自種為因緣,前念意識開導後念意識為等無間緣,依名取相以一切法境為所緣緣,賴耶為根本依,末那為染凈依及根,共六緣。末那五緣:以其自種為因緣,前念末那開導後念末那為等無間緣,緣第八識見分執為實有並以為我,是其所緣緣,賴耶為根本依及根,共五緣。第八阿賴耶識具五緣:以其自種為因緣,前念賴耶開導後念賴耶為等無間緣,種子、根身、器界為所緣緣,以轉識中的第七識為根,以前六識所造引業為其增上緣。

3.八識心王互作增上及其熏習成種之具體情景。此八識心王相互間的關係有兩個重點:一是諸識之間可互作增上緣。本識與轉識,本識為轉識各別的根本依,前六識造業的引業為賴耶內變根身、外變器界的有力助緣;第七末那識與賴耶相互為根,亦互作增上緣;諸識之間在相互作疏所緣緣時,亦具有互作增上緣義。八識心王之間關係最要者,是在熏習義上。前七轉識具能熏四義:(1)有生滅。此顯有為法有生滅變化,方是能熏,無為法無生滅變化,非是能熏;(2)有勝用。此顯善惡法性勢力殊勝,乃是能熏,無記法性無殊勝相,故非能熏。(3)有增減。此顯有增減法方是能熏。若佛果圓滿善法無增無減,非是能熏。(4)與所熏共和合性。此顯轉識與本識常常同時同處互不相離,故是能熏。阿賴耶識具所熏四義:(1)堅住性。此顯本識相似相續、無間無缺,性常堅住,故是所熏。此遮轉識有間有斷,如六識生無想天,無心二定,睡眠悶絕等位,皆不得有,故非所熏。(2)可熏性。此顯本識無我法執,性屬無覆,故是所熏。此遮第七識有覆無記,非是所熏。(3)無記性。本識性屬無記,善惡二法皆能熏習。此遮通善惡二性之轉識皆非所熏。(4)與能熏共和合性。本識與七轉識同時同處,不即不離,故是所熏。如是本識與轉識各具前述四義,一能一所,常不相離,故成熏習。《攝大乘論》頌云:「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本識與轉識,更互為緣生。」本識與轉識既常熏習,有熏習即有習氣,亦即種子,此有六義;(1)剎那滅。謂此種子體屬潛能,剎那生滅,變化不停。(2)果俱有,種子具有生果功能,與所生果同時俱存,非先因滅,然後果生。(3)恆隨轉。謂此種子恆隨阿賴耶識轉,非能離阿賴耶識而獨立自存。因此,善惡雜業所熏種子受善報時,其惡業種子仍然存在於阿賴耶識中,故人天有情報受盡時,可下降而墮三途;惡業種子先感果時,其善業種子也隨存於賴耶識中,故三途眾生惡報受盡,亦可上升人天善趣。以是之故,才有六道輪迴成立。(4)待眾緣。賴耶識中的種子是生法之因緣,因必遇緣,乃能生果。若不遇緣,無助生條件,果定不生。(5)性決定。善惡、染凈諸種,各自成流,互不混淆,因果不爽,乃能生果。(6)引自果。善惡染凈性雖不變,但其中善法十一,惡法二十六,染法凈法種亦各別。其中性雖同一,而只能各引自果。如信種只能生信,信又熏成自種。慚種生慚、愧種生愧,亦各熏自種,互不混同。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各別種現熏生,惡法中貪瞋痴三毒亦各熏自種,互不混淆。染法凈法種類繁多,其餘諸法各引自果,亦復如是。此之種子共有三大類:一是名言習氣,是生起諸法的親因;二是業習氣,是生起諸法的助緣;除此二種之外,還有由我法執所熏習的習氣,它與其所引生的煩惱障、所知障所成的種子名二取習氣。有此三種習氣,故八識能生有漏世間六道輪迴。若諸菩薩在未成佛時,所修六度萬行、破我法二執,斷煩惱所知二障,其所熏之種子均能逐漸引發其本有種,不斷增長廣大,而為成佛所具之無漏凈種。其所生之法,皆是無漏界之凈法,成了佛時無漏凈法圓滿,即無增減,故非能熏。4.八識相互熏習對佛法建設之廣泛開展依八識心王之相互關係,特別依本識與轉識間的熏習關係,對佛法之開展與建立非常廣泛。首先佛法講緣生,其中依因緣立種子依,依等無間緣立開導依,依所緣緣立境界依,依增上緣立俱有依。其中境界依雖古代有部分唯識學者根據境由識變,境依識起,識不依境起的道理廢而不立,可是,雖此說有部分理由,但不完全正確。因識以外之境故然無有,但是識所變之內境屬相分,它與見分相依共存,不能謂其全無所有。所以《楞伽經》有「境等風所擊,恆起諸識浪」之說。毗舍浮佛所作偈語亦有「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等語。同時在緣起方面也根據諸法相似相續、非斷非常的運動規律而主張由種生現、由現熏種,輾轉往覆,無始無終,而有變而不變之自性緣起得以成立。同時,也有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的愛非愛業感緣起成立。又以此二緣起和合,建立賴耶緣起。依賴耶緣起又建立前六識所有之受用緣起。故《辨中邊論》頌云:「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此頌顯受用緣起非常具體,今特依直截了當的心義作釋。此中緣識,指第八賴耶內變根身、外變器界,是所受用根本。受者指第七末那識,既是生起第六意識的根,又是前六識生起的染凈依,故彼為能受用識的基礎。此中能受用的識為誰﹖那就是心法中帶有分別性的前六識。因前六識在日常衣食住行生活中恆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直接受用。由此三種緣起之建立,而世間一切法成立之所以然,皆得有本有末的充分說明。更重要的,還有依阿賴耶識所含藏的三種習氣及其現行形成依他起、圓成實、遍計所執三自性。由名言習氣為因緣,業習氣為助緣,生起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依他起性諸法。此依他起性諸法如夢如幻,有而非真,這是屬緣生的事相。有此如夢幻之事相,即顯出圓滿現成、真實不虛、不可分別言說、猶如虛空清凈無相的圓成實性。同時,由我法二執及其所引生的煩惱所知二障所熏習的二取習氣,無明、邪見等種,常起現行,令諸愚夫恆常不達依他、圓成實相,有增有減,而起實我實法的執著,成為遍計所執。由斯而有三種自性。同時依三自性中的遍計所執立相無性,依依他起性建立生無性,依圓成實性建立勝義無性,由此而有三無性的成立。此三無性單從空性上講,不能建立非有非空的中道,故屬密意。三自性可從遍計所執是空非有,依他圓成是有非空,而建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屬了義。由此可見,三自性與三無性的形成,恰是本識所熏、轉識能熏形成的一特別重大的建法影響。

三、心王心所的關係及其所產生的影響

1.心王心所得名之由。八識心王是有情內心世界的主要成分。心所是內心世界的次要成分。在緣境時,心王緣境總相,心所緣境別相。故八識心王如君,心所有法如臣。君在臣隨,故心所名心所有法,又常與心王相應,而為行蘊中的一分,故又名相應行法。2.六位心所及其各別所屬。六位心所:(1)遍行五:觸、作意、受、想、思。觸謂引心王生起,與境接觸;作意謂作動其心,使心王在境界上生起覺知;受謂觸境之後,有苦、樂、舍(不苦不樂)的感受,此三屬感性認識。想謂於境進行分別,屬理性認識。思謂於境進行處理,此有三類:審抉二思,屬意業;動身思,屬身業;發語思,屬語業。此觸等五遍行與心王相應。又八識心王生起,無時無處不與五遍行俱。據此二義,故名遍行。(2) 別境五:欲、勝解、念、定、慧。欲謂希望,依可樂境起;勝解謂堅決相信而不懷疑,依決定境起;念謂明記不忘,依曾習境起;定謂專註一趣,心不散亂,依所觀境起;慧是於境進行揀擇,依定境起。此欲等五法各別有境,故稱別境心所。(3) 善十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此十一法能自利利他,故稱善心所。信有三類:信有實,謂相信佛所說法真實不虛。信有德,謂相信佛、法、僧三寶具真實功德。信有能,謂學人相信自身能理解和成就佛所說的真實教法,同時相信自身能成就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慚謂恐自己良心責備而恥為不善。愧謂恐社會批評而恥為不善。無貪謂不貪名利財色。無瞋謂具悲心,對他人不生瞋怒。無痴即沒有愚痴無明,也就是要具般若智慧。此三名三善根,與根本煩惱中貪瞋痴三毒相反。精進謂止惡修善非常勤奮。輕安謂心有定,身體輕快,心內安樂。行舍謂心有定,心行平等正直,無功用住。不放逸,謂心常提高警惕,而不任情縱慾。不害,謂慈愛眾生,不損害他人之性命、財物。此十一法與自害害他之惡法相反,故曰善法。(4) 根本煩惱六:貪、瞋、痴、慢、惡見、疑。貪謂貪戀名利財色。瞋謂憤怒與己相違的人和事。痴謂愚痴,亦稱無明。如是三法危害最烈,故稱三毒。慢謂我慢貢高,輕視他人,此有七種:慢、過慢、慢過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我慢。惡見謂不正確的邪知邪見,此有五種:我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疑謂對真事真理猶豫徘徊,不生信解。如是六種煩惱能煩擾身心,惱害有情,勢力最烈,為生起隨煩惱的根本,故曰根本煩惱。(6) 隨煩惱有小中大三類。小隨煩惱十,謂忿、恨、惱、嫉、慳、誑、諂、覆、害、憍。忿謂於不如意事內心憤憤不平。恨為由忿為先,內心懷惡不舍。惱謂由內心憤恨之極,表現於外,而進行打罵。嫉由嫉妒他人才學勝己者。慳謂於財法慳吝不施與。誑謂欺誑他人。諂謂對人吹捧。覆謂隱藏自己過失。害謂害人性命名利。憍喜歡自吹。如是十種活動範圍較小,而是依根本煩惱貪瞋痴等所起,故曰小隨煩惱。中隨煩惱有二,謂無慚、無愧,無慚是不怕良心責備而為不善。無愧是不怕社會輿論批評而為不善,此二煩惱活動範圍既不小、也不大。故曰中隨煩惱。大隨煩惱八,謂不信、懈怠、放逸、散亂、失念、不正知、惛沉、掉舉。不信謂不相信佛說法是真實不虛,不相信三寶的真實功德,也不相信自身能通達真理,能成就三寶功德。懈怠謂鬆懈、懶惰,與精進相反。放逸謂任情縱慾,與不放逸相反。失念謂忘失正念,生起邪念。不正知謂知見邪惡不正。惛沉謂精神萎靡不振。掉舉謂心常劇烈散動。如是八法依根本煩惱生,而活動範圍較廣,故曰大隨煩惱。(6)不定心所有四:悔、眠、尋、伺。悔謂追悔,悔改前作。眠謂睡眠,酣卧不起。尋謂於諸事理粗略觀察。伺謂於諸事理詳究細察。如是四法有二不定:一是或善或惡不定,二是對八識心王俱不俱不定。故稱不定心所。

3.八識心王所屬心所之各別情景。此六位心所共五十一法。第六意識完全具有。前五識唯具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根本煩惱貪、瞋、痴、共三十四法。第七末那識有八大隨煩惱、五遍行、別境心所中的慧,及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共十八法。阿賴耶識只有遍行心所五與之相應。

4.心王心所相互影響之具體情景。八識心王與其相應的心所一般在緣境方面,心王緣總相,心所緣別相,主次分明,領導與被領導的勢用分明。可是往往人們不擅修養,心王不能統帥其相應心所,而有種種突出表現。現在且以前五識言。據《八識規矩頌》言五識境屬性境,量屬現量,其性通善、惡、無記,但未指出其有一部分我執法執的出現。五識因其與五俱意識關係密切,雖然它只有自性分別,在某些表現形式上,卻較為複雜。如接受他人意見時,便會點頭招手,不同意時,便會搖頭擺手。善性表現於外時,兩眉低垂,兩眼微笑,鼻息柔和,口語和順。若其瞋心表現於外時,頭髮直豎,怒目圓睜,咬牙切齒,氣脹筋粗,摩拳擦掌。在這些方面,雖無顯著的我執法執,可是隱隱約約也有比較輕微間接的我法執著的表現。總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心所既有善性,也有中二大八的煩惱,以及根本煩惱的貪瞋痴,沒有得到調伏。以第七末那識言,因其心所有大隨煩惱八,根本煩惱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特別是痴這個心所,主要是恆行不共無明,非常猖獗。它既使七識俱生我執特別嚴重,而為前六轉識的染凈依,又使有情日夜昏迷。這就是七識末那心王不能調伏其心所而反受其心所猖獗所生之影響。再以第六意識言,意識通善、惡、無記三性,現、比、非、三量,性、帶質、獨影三境,又具自性、差別、隨念三種分別,其勢力最大,活動範圍最廣。同時,它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彼此之間的影響非常大。故世間六道輪迴的形成全由意識造善惡業,各有上中下三等之所招至。《八識規矩頌》稱之為「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故做人處事,修身立命必須首抓第六意識為妥。

5. 立志發願,強化心王之統率作用。人們在做人處事、修身立命怎樣抓意識呢﹖因為意識對人立志發願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故孟子說:「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勿暴其氣。」聖學將修養,必須從容正道,勿暴其氣,先立志以統帥其氣。漢光武伏處田間而能戰勝王莽,中興漢室,主要是他立志所作。故謂:「有志者,事竟成。」孔子言:「十有五而志於學」,故能終成至聖。孟子言:「乃所願,則學孔子」 故亦居聖列。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立志學大聖,故能在孔子弟子三千中德行第一。志謂志願,其作用非常偉大,故釋迦在《華嚴經》云:「初發菩提心,即成無上覺」。由於第六意識發堅固的菩提大願,努力從事對佛法的聞思修工作,特別是在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中,努力從事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的鍛煉學習,逐漸能反作用於它染凈依的第七末那識。及至般若智慧鍛煉成熟,達到見道登地,破分別我法二執,其反作用於第七末那識勢力極大,不可遏制,故能使第七識不能作它的染凈依,而反與之同時轉依,一為妙觀察智,一為平等性智。這種反作用的勢力也如世間某些家庭父子關係一樣,在其兒子年少力弱時,一定受其嚴父的管教;一旦其子長大成人,才德充實,有權有勢,不但不受其嚴父之管制,而且還有一定的反作用,使其嚴父受其影響,而隨之轉變。另外,意識心王與其心所的相互關係,若能擇善固執,守死善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百倍其功,以強化其心王的領導作用,就自然會使意識心王在其心所的統帥上嚴格化、正規化,而不會發生不良影響。所以立志發願的重要性,必須認真重視,而不可稍有忽視。

6. 盲人追佛,學聖學雄之現身收穫。本人原居巴中農村,十六歲因病雙目盲,十二歲時,曾在南充龜山書院唯識家王恩洋先生處聞佛儒學,略知一二唯識教理。盲目後,深感人生多苦,須力求解脫。據儒家誠意、立志之旨,與佛法重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說,於是暗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宏誓,並立志以追趕本師釋迦牟尼佛為終身奮鬥目標。自念釋迦曾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而能堅持,彼既太子出身而能如是自強不息,我是凡夫,決心五年不眠,求人代讀佛典,聞思參悟,以期有成。結果對內明有所通達。對聲明、因明、科學之工巧明亦略有涉獵。可是學問稍有所成,身心大病,立坐無力,行將就木。於是請人讀中醫書,借通醫方明以療己病。並苦修瞌睡三昧,使心腎相交。經一載左右,恢復正常。年近二旬,乃在家鄉舊宅興辦完小及高初中補習班,培育一般才德兼美的有志青年。二十五歲在巴中縣城師校授國文課。二十七歲來成都羅家碾助王恩洋先生辦東方文教研究院,並在該院本科教莊子、唯識,兼帶研究生。九零年又來成都四川省佛學院教授唯識般若課。本人在教書工作中,認真工作,同時兼寫佛學論文。最初寫《我之人生觀,我之宇宙觀》,在《海潮音》刊物發表。既後在巴中教書,寫《師說》,在《大公報》刊出,寫《佛法與科學》,在《覺有情》雜誌發表。在文教院寫《唯識要義》,在《文教叢刊》發表。五幾年居鄉行醫,曾寫有《實踐與現觀》、《學習唯識宗義的一些體會》等文,在《現代佛學》上發表。以後接受趙朴老建議,在《法音》上發表《佛教的認識論》、《佛教的心理學》、《談談見性開悟的微妙法門》等。在省佛學院工作中,曾在美國《視聽》雜誌發表《金剛經要義總結》,在《人海燈》雜誌發表過《探禪記》等。在發表佛學論文的過程中,還著有書籍問世。九三年廣州出版《佛學指南》,九七年在成都出版《唯識三十頌講記》、《盲人唐仲容先生雜文選》、《佛法是徹底改造人生宇宙,實現人類最高理想的權威科學》等書。九九年由趙朴老倡印,吳立民社長主編《解深密經講義》在香港出版。《新編佛學指南》亦在香港從事刊印。本人在發表許多論文,出版各種書刊過程中,曾博得日本大阪佛教會長發表文章高度評價云:「中國唐仲容先生寫了許多佛學論文,都是高度科學性的傑作,他解決了佛教千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希望海內外名流,以及佛教界高僧大德們,都應向這位老師看齊。」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張澄基除發表作品讚美外,還來函要求來我帳下,請求解答唯識方面某些重要問題。香港出書,趙朴老和社長吳立民都一致希望將世界第一盲人佛學家唐仲容所講真實佛學廣泛傳播到全世界。本人發菩提願後,曾專心致志以追學本師釋迦為頭等大事。曾於臘八題詩云:「本師此日證菩提,今值佳期願亦奇,箭步如飛追往聖,豁然明澈復奚疑。」九八年辦研究生學習班曾寫聯云:「聖德汪洋似海,釋迦牟尼為師,微妙法門開慧眼;晚年陶鑄留蓉,同道良朋相助英雄人物建豐功。」九九年十一月又在中央花園賦絕句云:「大雄無畏大慈悲,勇猛精勤往聖追,般若一燈引萬盞,乾坤燦爛閃金輝。」本年下期季子思鵬為其母立碑敘家事附云:「父幼盲目通五明,著書講學游蜀川,芳名遠揚海內外,歐美亞洲稱奇男。」以上總結本人學佛各方面的成就,都是重視立志發願,信有能,調動第六意識偉大能動性功能所致。附錄於此,以饗讀者,從而鼓勵其在學佛培養才德方面,大雄無畏、積極有為,以期迅速成功。

四、心心所法與有漏世間

1.有漏世間之形成。前五識與第六意識均通善惡無記三性,五識相應心所一共三十四,其中有善法,也有中隨、大隨以及根本煩惱貪瞋痴;意識相應心所五十一,其中有十一善法,也有根本煩惱六,小隨中隨大隨煩惱二十法。故五識與六識在造業方面,一般善少惡多。其在感果方面苦多樂少,惡多善少。故有漏世間的形成與它們直接關連。

2.有情八苦 所謂有漏世間所有苦,佛典中常言有八:(1)生苦,謂有情入胎時受父精母血以成身,在腹內屎尿糞穢中以養體,或有在母腹中而夭亡者,若未夭亡,在出生時,多是娘奔死,兒奔生,極端苦楚而後出胎。出胎後,初生嬰兒身體軟弱,衣食便溺賴人扶助。在近年中國人口稠密情況下,常見小兒為其母親有意無意墮入廁所或污池中,慘不忍睹。(2)老苦。人生之後,經由嬰兒幼兒少兒乃至青年壯年而老,這是自然規律。漢武帝歌云:「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老奈何?」年老的人往往兩眼昏花,兩耳朦朧,口齒殘缺,記憶衰退,背駝腰軟,四肢乏力。特別是農村老人,既無退休費,而子媳又多忤逆,欲生不得,欲死不能,非常苦痛,有時也見有被其子嗣打罵而死者。(3)病苦。從病理學講,外有風寒濕熱燥火六淫,內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均是致病因素。故凡人罕有不患病者,一旦患病,身體疼痛,精神頹倦,輾轉床榻,呻吟泣哭,若於醫療,需用經濟,需要一定受苦過程乃能告愈。甚或疾病雖治而難愈,如癌症類,又如新發現的愛滋病等,根本無葯可療。(4)死苦。人在臨命終時,或因病而死,或因其他原因生活不了而死,當死之時,父母子女親愛難離而必離,金銀財寶難捨而必舍。呼吸頓絕,或成一罐骨灰,或與草木土石同樣無情。(5)愛別離苦。父子之間,母女之間感情濃厚,但年齡稍長,當嫁者嫁,當分者分,不欲別離也必別離,也只在痛哭流涕,至極悲傷下而告分離。至於男女夫婦愛情殷重,一旦分離,慘不忍睹。故在秦始皇時,民工之妻孟姜女悲哭長城,宋代李清照哀其亡夫曾詞云:「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朋友之間友情深厚,在別離時亦多愁憂。故杜工部與友別詩云:「明朝隔山嶽,相期兩茫茫」。王摩詰送行詩云:「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6)求不得苦。人生在世,生活所需,非常複雜,但受條件限制,每每有求不遂。故蘇東坡文云:「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足以供吾欲者有盡,故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況有些是根本得不到的。如有些宗教徒想求靠上帝升天,秦始皇欲其子孫代代相傳,常為統治的帝王。諸如此類,只是空想,怎能求得?(7)怨憎會苦。人生社會,矛盾重重,故冤家仇懟,無時不有。一旦相逢,打罵交加,兵刃穿刺,在所難免。由此而終歸黃泉者,往往皆是。一切無常五取五蘊苦。為什麼人生這樣多苦?總而言之,因人本身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以成身。五蘊是有為法,變化無常,不得安定。同時經云:「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夢幻」本無實體,自不堅牢。又從五蘊假合以成身,相生相剋,相順相違,成身之根本如是,安得不多苦耶? 3.世間三災八難與五濁惡世。有漏世間還有三災,在器界毀壞方面,有大三災,火燒初禪(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水淹二禪(少光天、凈光天、無量凈天);風掃三禪(少凈天、遍凈天、無量光天)。四禪名舍念清凈地,無有火、水、風諸災,故名三災頂。小三災只在欲界人趣中:(1)刀兵(2)饑饉(3)瘟疫;刀兵指人世間一切大小戰爭,危害最烈。在戰爭時,田園荒蕪,農工商賈各項正常活動障礙,更重要的是人命死傷劇烈。在二、三十年代,日本侵華,在南京一次屠殺我國人民三十多萬,又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一共死傷人數不下千餘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希特勒侵略蘇聯,雙方死傷極重,在希特勒發動戰爭前後,死傷人數亦達千餘萬以上,成為世界第一大劫難。饑饉主要是天旱、水澇等自然災害,影響農業生產,五穀無收,使人食難滿腹。在大面積受饑饉時,國家無糧賑災,饑民無處借貸,往往飢餓而死者指不勝數。瘟疫指患嚴重傳染病。患此病時,挨家挨戶男女老幼一般病卧床榻,無由照顧生產,甚至死亡者多不勝計。小三災是人類常有之事,往往都是此三有一定的連貫發生,非常慘痛。人類除三災之外,還有八難。(1)造上等惡業者往往死墮地獄,有八寒、八熱、無間等類。(2)造中等惡業者,往往死墮餓鬼,此類惡鬼多是喉細如針,腹大如鼓,故常食不飽腹,飢餓難忍。(3)旁生,指一切牛羊豬狗乃至一切飛禽走獸,在人趣中旁雜而生的動物,愚痴頑鈍。除了受人的戕殺而外,往往互相食啖。(4)北俱盧州,冰雪遍地,無由生產。善友不入,善教難聞。(5)長壽天。許多外道修無想定,死後生無想天,無意識活動,人命與植物相近。但其壽命時間較長,故稱長壽天。(6)佛前佛後。佛未出世名曰佛前,佛已出世,正法、像法、末法時代過完,名為佛後。無有正法,社會昏暗,人類愚痴。(7)盲聾喑啞。指一般殘疾人,六根不全,生活不便。(8)世智辯聰。指一般不講道理,作惡多端、樂著戲論之頑民,遇著此輩,是非難明。俗話說:「秀才見了兵,有理說不清」。故亦是一難。有漏世間有五濁惡世之稱。(1)見濁。老子說:「上士聞道,起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而笑之。」意謂人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因人根性不同,派別各異,所以在思想上比較複雜,在見解上多不一致,往往正知正見少而邪知邪見者多。(2)劫濁。人世之間,天災人禍常多有之。天旱水澇,滑坡地震亦復不少。最近報載,陝西安康紫陽縣暴雨滑坡,一次死亡百餘人,還有五十人失蹤,滑坡為患如此劇烈,地震災難百倍於此,可想而知。(3)命濁。人之壽命正常生長而死亡者故多;但生命危脆,不正常而死者也屢見不鮮。(4)煩惱濁。人之內心雖有善性十一,但自害害他,煩擾身心,惱害有情之惡法,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總二十六,比人之善性多一倍以上。煩惱既多,則身口意三業必多邪惡不正,彼此影響,為患劇烈。(5)眾生濁。夾雜於人趣中之害蟲,如蒼蠅、蚊子、臭蟲、虱蚤,或吸人血液,或損人皮膚,或傳染疾病,亦隨時隨地,多不勝數。即在人中,亦較複雜,有君子必有小人,有善士必有惡徒,有智者必有愚夫,有先進必有落後。況其他動物與人雜居共處,更難勝數。以上五類雜而不純,故佛經稱之為五濁惡世。

4.修齊治平,實現大同之世間正道。

人們在五濁惡世中生活,頗不安全,頗不純潔,將如之何而後可?必須大眾一致破邪顯正,撥亂反治,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頭等大事。故古人常講:「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所謂格物,就是在各方面的事務工作上處得非常正確,非常善巧,實踐出真如,故能產生正知正見而知得致。由於有正知正見而知得致,故由是而人之善願得發,大志得立而意誠。意既得誠,則心有統帥,而氣不暴,身口意三業皆得清凈而心自正。心既得正,則舉止端正,禮貌文明,而身得修。身既得修,則一家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好而家得齊。家既得齊,則政清於上,民安於下,而國自治,國既自治,則人爭為善,風俗純美,天下安平。天下既平,則舉世之人皆得安居樂業,向上升華,而歸於大同。古聖先賢如是垂法立教,可謂至善至美。故凡學佛者,必須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終身堅持治國平天下之大道,而精進不懈,以力求之。

五、心心所法與小乘出離

1.小乘佛法建立之由與三法印的修學 由心心所有我執故,引生煩惱障,由煩惱為因,令身口意三業造作,雜而不純、自害害他、引起六道輪迴的果雜染,由斯便有有漏世間的形成,而使眾生在有漏世間中流轉生死,受種種苦,不得解脫。為求六道輪迴的解脫,我佛如來特立小乘佛法的解脫道。此解脫道擇其要者而言,略有兩類。茲特詳述如下:小乘所斷煩惱障,見所斷有一百一十二,修所斷有十六,共為一百二十八種。斷之之法,當從破人我執著手,為破人我執,佛陀特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故學佛人必須觀無常來破我執。怎樣觀呢?首先當從人的嬰兒開始。初生嬰兒飲食衣服便溺等生活不能自理,全由母親或奶母護理。兩年後,便成幼兒,簡單生活稍能自理。在這時,嬰兒的我了不可得。幼兒一過,又到少兒時期。初之上學,戴著紅領巾蹦蹦跳跳,在這時,幼兒的我了不可得。一晃又到青年階段,初入中學,次入大學,在這時間,少兒的我了不可得,同時入大學的青年已經不是住中學的青年。青年一過,轉瞬進入壯年,上午下午忙於上班下班,生活工作中種種瑣事非常忙碌,這時青年的我了不可得。壯年而後,又至老年,老年階段,身體方面、生活方面與壯年時期判若兩人。在這時,壯年的我了不可得。老年一過,一晃又進入骨灰罐,老年的我蹤影俱無。如是觀想,由變化無常,無有定法而我執自空。怎樣觀諸法無我呢?眾生我執略有三種:一執有自性,二執有受者,三執有作者;為破自性我執,如來特說色受想行識五蘊。認為我們的身體是五蘊假合,猶如聚沫,全是幻像,毫無實體,安有我的自性呢?為除受者我執,如來特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十二處。此十二法正和合時,方有苦樂舍的感受,一旦分離,苦樂舍的感受全無。所以人在休克時或睡眠時,全無感受。既根塵不接觸,感受全無,哪裡還有受者呢?既無受者,哪可能執此受者為我呢?為破作者我執,如來特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與其所生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十八界。此十八界因六識生才有造作。若根塵不接觸,六識不生,造作都無,哪裡還有作者?既無作者,哪能執此作者為我呢?由依蘊處界反覆觀察,人我了不可得,故名諸法無我。既破我執,則百二十八種煩惱自然不起,有漏染業亦不得作,而彼所感生雜染之果亦不得有。由此證得涅槃寂靜。初證涅槃寂靜,而根身猶存。在這時名有餘依涅槃;根身不存,名無餘依涅槃。證涅槃,六道輪迴之苦自然解脫,而永得出離世間。

2.四諦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學 其次,佛常為小乘求出離講四聖諦:一、苦聖諦,無常苦惱是世間果。二、集聖諦,煩惱、業力是世間之因。此世間因果利益少而損惱多,必須遠離。三、滅聖諦,寂滅、涅槃是出世果。四、道聖諦,菩提道品是出世之因。此出世因果利益多而無損惱,應當儘力追求。此中出世之道品即三十七菩提分法,亦名三十七道品。其品類繁多,茲一一分述如下: (1)四念住:觀身不凈:人之身體全由糞穢、毛髮、不凈物之所聚集,觀念及此,應常遠離,以求凈妙之身。觀受是苦:人之根身有生老病死,自然變化之苦,人之生活有集體互助產生矛盾之苦,內身外器眾苦交集,觀念及此,應常遠離,以求解脫。觀心無常:人之內心念念相續,無有定法,故是無常。同時貪瞋痴慢與離貪、離瞋、離痴、離慢之心情輾轉交錯,變化多端,亦是無常。觀念及此,應當遠離,以求常樂我凈之心態。觀法無我:世間之法多從緣生,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有某類因緣,則有某類之法,無此因緣,則法不有,故無主宰,亦不真實,觀念及此,亦當遠離。以求證得諸法實相。此四念住能生智慧,故佛常教人依此而住。(2) 四正斷:修行者必須令已生善法增長廣大;未生善法令其速生;已生惡法令其斷除;未生惡法令其不生。如此四法是修行者應勤修學,故名四正勤。修此四勤能令煩惱徹底斷除,故亦名四正斷。(3) 四神足:欲神足:欲謂希望,初修定者必須先有希望,欲求令心得定,引發神通。勤神足:既發心已,必須進而勤修加行,令心得定。心神足:心謂修止,止息其心,如如不動。觀神足:心既不動,專註一趣,即可依之審慮思維,簡擇諸法,以生智慧。四念住是初生智慧的修學,四正斷是初持戒律的修學,四神足是初習禪定的修學。如是三學屬資糧位。(4)五根:信根,如來所說教法應生信解,最初學習,奠定基礎;勤根,如來所說教法在修持上應勤精進,最初學習,奠定基礎;念根,如來所說教法應當明記,最初學習,奠定基礎;定根,於所觀境專註一趣,最初學習,奠定基礎;慧根,般若智慧,必須具備,最初學習,奠定基礎。

(5)五力:信力,佛所說法,必須信解,久久修習有勝勢用,是為信力。勤力,佛所說法,應勤修學,久久積累,有勝勢用,是為勤力;念力,於諸正法,必須明記,久久積累,有勝勢用,是為念力。定力,心行平等,專註一處,久久積累,有勝勢用,是為定力。慧力,簡擇諸法,能生般若,久久積累,有勝勢用,是為慧力。如是五力,與上五根,同為信勤念定慧五法,其不同者,前為低級階段的五法,後為高級階段較為成熟的五法。如是二種,均屬加行位。 (6)七覺支:念謂所依支,由繫念故,令諸善法不忘失。擇法,為自體支,此即是慧,覺自相故。精進,為出離支,由此勢力,能到所到故。喜,是利益支,由此勢力,身安適故。安定舍,此三為不染污支,由安故不染污,以能除粗重故;依定故不染污,依止於定,得轉依故;舍是不染污體,永除貪憂,不染污位為自性故。如是七支三品所攝:擇法、精進、喜,屬觀品;是慧學。安、定、舍屬止品,是定學。念,屬俱品所攝,調節止觀,定慧平等。 如是七支能生覺慧,見道所攝。 (7)八聖道支:正見。已得根本後得二智,知見極為正確。正思維。依於正見所起思維,無染無雜,極為正確。正語。由正見、正思維為依,所有言論端平正確,非常如律。正業。一切生活活動無論衣食住行,語默動止,皆得正知而住,如法如律。正命。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一切生活用品,遠離邪活命。正勤,依止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所有一切欲勤精進,有功無過,有善無惡,如法如律。正念。由前四念住增長廣大,堅持不懈,所有憶念活動,非常純凈,遠離顛倒錯訛。正定。平等持心,專註一趣,無染無雜。如是八支前二屬慧學。正語、正業、正命屬戒學。正念、正定屬定學。正勤通屬三學。如是三學屬修道位,雖未至極究竟,而與究竟非常接近。小乘聖者到此境界非常高級,故亦名八聖道支。若能繼續前進,至究竟位,成就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實證我空真如,成解脫身,永遠解脫生死輪迴之苦,成阿羅漢。

六、心心所法與大乘轉依

大乘佛法與小乘有異。小乘只求一己解脫,而不自覺覺他,自度度他。所有功德比較狹小。大乘佛法鬚髮菩提大願,上成無上佛道,下度無邊眾生,徹底破我法二執,斷煩惱所知二障、而求徹底轉依。所謂轉依,世間凡夫以識依,轉依就是轉八識成四智,依智不依識。因此所謂轉依,直言之就是轉識成智。大乘人在轉識成智過程中,修學要法,略有如下數端:1.向人定勝天的特殊科學,一乘佛法唯識奮勇前進。什麼是人定勝天的特殊科學?它就是一乘佛法所講的唯識。唯識與佛法所講的唯心是同義詞。世親《百法明門論》心法八即講八識合而為一心,一心分而為八識。此之唯心即佛陀所講的一乘法。故常言「心外無法」,又常言「萬法唯識」。《法華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解深密經》云:「法是一乘,種姓有別」。《楞伽經》云:「法是一乘,種姓有五」。《華嚴經》云:「諸佛以一道而證菩提。」為什麼心識以外別無一法可得?因為心識是每個人必具之內在的萬能珍寶。略而言之,心識有三大優異特點:一是有認識一切事理的特殊作用;二是有造作一切業的特殊作用;三是此心識有變果的作用,能變生知行的結果。《八識規矩頌》說賴耶識有五種作用:受熏持種內變根身、執持根身;外變器界能使一切動物生命相續,因果通三世。因人們的心識有如上所說三大特殊功能,所以常時業由自心作,果由自心變,報由自心受,而成為人定勝天的有力武器。人們有了這種有力武器,故能人生支配宇宙,主觀決定客觀,心不隨境轉而能轉一切境,成為人定勝天的自然規律。而唯識就成為人定勝天的特殊科學。掌握這種科學,在世間就可以創造發明,而成為戰勝自然的英雄豪傑;出世間就可以由此破執斷障,轉依成佛。故《華嚴經》云:「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釋迦佛依之成佛,並依之傳彌勒,在《解深密經》中言:「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彌勒依之成佛,同時又在《分別瑜伽論》以傳諸大菩薩,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三世諸佛掌握了一乘法的唯識,而能成就正等正覺。故人們學佛也同樣必須掌握這種特殊科學才能深通佛典,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從而學修一體化,證得大菩提與大涅槃,成為至高無上的如來。2.聞思修持,輾轉往覆,奠定雄厚基礎。佛陀常言:「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勤修加行」,都是把聞思修三者有機結合,而不是把三者分開,使之孤立發展。根據人們學佛的實際經驗,凡只重聞思,不重修持者,往往落入學術研究,不成其為學佛者;同時有些人拋棄理論的研究而言:「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又言:「寧願餓死蒲團上,不作人間布教僧」等荒謬言論,就成為盲修瞎煉,「通宗不通教,開口胡亂道」的門外漢。故學佛者必須根據佛所說「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而學修一體化。同時還必須由聞引發思,由思引發修,又轉過來,以修印證思,以思印證聞,如是輾轉引發,輾轉印證,步步落實,層層靠緊,而使通達的佛法極端正確,不致虛度時日,徒勞無功,從而奠定雄厚的學佛基礎。故《大乘莊嚴經論》云:「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譬如人們要到遠處行路一樣,必須作好充分準備,預備寬裕的盤纏,然後可以從事千萬里之遙行。行路如是,成就無上菩提何獨不然。3.現實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齊修。大乘菩薩學佛修行首須不舍日常生活。故《解深密經·序品》云:「於一切行成就大覺」。《金剛經》開篇言佛的吃飯、化緣、穿衣、洗足等生活事務作為身教,而列於言教之前,其用意就是教人學佛必須在現實生活中認真修持。藕益大師說:「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凡夫必須在穿衣吃飯、睡覺走路、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悟,才如治病一樣,對症下藥,乃生卓效。如龐蘊與其妻女談道一樣。龐婆云:「易易易,百草頭上西來意」,龐公說:「難難難,十擔芝麻樹上攤」,女兒說:「也不易,也不難,飢來吃飯困來眠」。他們能在吃飯睡覺的現實生活上用功修行,所以都能見性開悟而拔宅生西。王陽明亦云:「飢來吃飯困來眠,從此功行玄更玄」而終成為一代名儒,後人稱之為古聖先賢。六祖亦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又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本人從學佛實踐心得中,作詩以教人云:「覺聖釋迦阿彌陀,十方三世法王多,成佛只有一條路,六度齊修破二著」。在現實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齊修,是學佛成佛的關鍵,至極重要。《金剛經》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中無四相即是修禪定、般若二度,觀空遣相、破我法執以不取。同時就在不取的現實生活上認真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安忍、精進諸度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故能在現實生活中成佛作聖,而稱之為「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經》亦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色受想行識五蘊的一切法上,一方面遠離分別言說,觀照諸法實性以不取;同時必須在五蘊的一切現實生活上,善巧分別,現見一切法相,成就大悲,廣積福德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以破除實我實法的執著,故能當下證得菩提涅槃而度一切苦厄。《瑜伽師地論》亦云:「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舍,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此中所引種種聖言,都是說明學佛必須在現實生活中不取不舍,破增減二執,除斷常二見,乃能如六祖所說「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4.自覺覺他,頓漸結合。般若諸經主要言理所當然之行,故常講頓學。《金剛經》云:「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華嚴經·梵行品》云:「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唯識諸論常講如夢如幻所以然之理,故多講三大阿僧祗劫成佛而主漸修。人們學佛時必須在理論上把唯識與般若結合,在行持上必須頓悟與漸修相結合,然後是佛法之全體大用,不偏不倚,契會中道。因為在學佛、成佛過程中,主要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方得成佛。在自覺時必須重頓悟。有了現觀實證才能善達法義、能為宣說以度他。在覺他過程中不是只度少數人而必須廣度一切眾生,故重漸修。自覺重頓悟,覺他重漸修這是自然之理,先後次第,法爾如是。故佛亦有此主張,而在《大阿彌陀經》云:「先達諸法性,夢幻本來空,(頓悟)次度諸眾生,遠大無窮極(漸修),如是寶剎者,有何不可成(成佛具足凈土)」。5.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使娑婆世界變為極樂國土。一乘法的唯識既是人定勝天的特殊科學,故凡學佛者必須爭先恐後地進行認真研究弘宣,使之發揚光大,具排山倒海之勢,火燎風馳之力,迅速傳遍海內外,使在國內成太平盛世。同時還須使之對全世界「紅日照破千重暗,甘露遍灑五洲國」,而使萬民歡呼,五洲同慶,娑婆世界變為極樂國土,五濁惡世成為莊嚴佛國。太虛法師倡導人間佛教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樣一來,世界人民不但成為英雄豪傑之大丈夫,而且也可轉為大悲大智之覺雄。《大般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如此聖言之實現,豈非大快特快之幸事哉。6. 追求真理、掌握真理,以求覺為主,證得大菩提、大涅槃。佛法是重真理的科學。故《維摩詰經》佛告彌勒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法謂人生宇宙客觀絕對真理,及與之相應的教法。依義不依語。無論何人的言語必須以理衡量,若與理符,取而用之,否則棄而舍之。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講總持法門,屬實教;不了義經講方便法門,屬權教。依智不依識。知識有邪正之分,智慧唯正無邪,故此四依四不依是選擇真理、追求真理的最高準則。此四依四不依是以求真理為主。既得真理,當終生堅持,而為日常生活的指導。這裡所謂的真理,主要是指人生宇宙唯一無二的絕對真理,即一切都是心識所現的影像,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道由心悟,故學佛以求覺為主。佛陀所親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漢譯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成佛即是有此無上正等正覺之大雄。故成佛之關鍵重在時時刻刻,在在處處以求覺為主,而常觀一切都是心識所現的影像,來大徹大悟。在這種絕對真理指導過程中的現實生活,當下即有三種偉大的成就:(1)人之所以有我法二執,煩惱所知二障,主要是不明真理的無明作崇。既明真理,則無明不除而自除;(2)既明真理,則有正知正見,而實相般若、方便般若由此成就。(3)既成就般若,則其生活自然大自在、大解脫,無時無處不安樂,而涅槃自在其中。故佛常在大乘經典中雲「言善通利,義善尋思,見善通達」。以求覺悟真理。若覺悟真理,則自然大菩提與大涅槃皆得成就。若不以求覺為主,舍道由心悟之外,而別求修法,則必至顛倒錯誤,墮入外道或似教中。所謂跪倒、禮拜,求上帝安排升天,或講閻王掌握生死大權,禮拜恭敬,求其護佑,而皆成為頑鈍無知的愚夫愚婦。至於似教不知成佛作聖即在掌握真理、實踐真理的現實生活中,而別求修法,無形中墮入只重他力,不重自力,成為低級庸俗。或以咒語作為常用的口頭訣,而墮入封建迷信。又如不知以求覺為主,脫離真理,另找修法,由此成為主張前念已滅,後念未生,緊守中間空隙,便是修心,墮入玄虛空洞。如果重視真理,常常在視聽言動的活動中,衣食住行的生活中,六度齊修的行持中,時時掌握真理,觀一切都是心識所現的影像,而遠離分別言說以證勝義諦。或善用分別言說,無執無著,以照了世俗諦,當下就會轉識成智而證菩提。在此過程中,「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在修道位轉六識為妙觀察智,七識為平等性智,在成佛果位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既轉四智,則以智為主,而同時煩惱障、所知障的煩惱粗重皆得除遣,而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的心所皆得清凈。再加上各個八識的自心亦得清凈,共成二十二法以為四智的各各相應心品,主輔結合,廣度無邊眾生,即成無上大菩提。既成菩提,則其生活境界自然現法樂住,得大解脫,而有無住大涅槃。既證得大菩提與大涅槃,當然就成就了所知障盡智所行真實。實證法空真如,獲得徹底轉依,而成為覺雄如來。

七、世出世間凡聖心智之相互作用1.相反相成的觀待道理,遍世出世間。佛陀依據觀待道理談諸法之相互關係,常指出諸法間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宇宙萬類皆是有此必有彼,有彼必有此,相反相成,相待而有,這就是法爾而有的觀待道理。以內身言,有上自有下,有下自有上,無上即無下,無下即無上。有前自有後,有後自有前,無前自無後,無後自無前。從手足言,有左自有右,有右自有左,無左即無右,無右亦無左。 從外器講,自然現象中,有東則有西,有西則有東,無東則無西,無西亦無東。有南自有北,有北自有南,無南即無北,無北即無南。以精神現象言,有上智必有下愚,有下愚必有上智。若無上智必無下愚,無下愚必無上智。有賢良必有暴惡,有暴惡必有賢良。若無賢良必無暴惡,若無暴惡則賢良亦無。這個相反相成的觀待道理,自然如是。在世出世間染凈諸法,凡聖心識與智慧之關係何獨不然。

2.佛與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是極重要的大事因緣。《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諸佛如來無量無數,如恆河沙,世間有情無量無數,如恆河沙;故諸如來常常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以度有情。而諸有情亦常常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以轉凡成聖。以上下言,前前無始,後後無終。以橫遍言,有情心識與覺聖般若之間的相互作用,亦復如是,無有邊畔。為什麼這是大事因緣,因為在人世間有此聖者的開、示佛之知見,與眾生的悟、入佛之知見,輾轉往覆,無窮無盡,就使整個人類朝氣蓬勃,欣欣向榮,充滿著活潑生動、蓬勃發展的繁榮氣象。在宇宙間,能夠聖者與有情心智交相作用,不斷諸佛如來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輾轉往覆,無有窮極,就會使宇宙充滿著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活活潑潑、興隆旺盛、豐富多彩的繁榮氣象。所以佛陀稱之為大事因緣。

3.取法大聖覺雄,盡心竭力上成下化。《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聖人垂教,常常本著天地之間浩然正氣之流行充塞,以教後輩。而後輩英賢亦常本「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的大好精神,從而樹雄心、立壯志,爭取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丈夫之所為。故人們學佛亦必須度眾生出苦海,必須與佛同樣為架海的堅固金梁。在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轉娑婆為極樂方面,必須與佛同樣作為撐天的有力玉柱。在萬法齊彰、萬有咸備的一真法界中,必須與佛同樣做到昂然不動的中心主幹。有感於此,曾題詩云:「大悲大智大英雄,博學多能才德宏,自覺覺他醒萬眾,十方諸佛願心同。」從而在無量有情之轉識成智,轉凡成聖,與大宇宙之轉染成凈,轉有漏為無漏諸方面,發憤忘食,朝夕不懈。不求一己之安樂,爭取無量眾生咸能離苦,願與十方諸佛如來,諸大菩薩團結合作,共同努力,精進精進常精進,以期成功成功大成功。


推薦閱讀:

凈界法師:唯識學概要講記 卷三十一
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第二(4)
唯識和中觀
成唯識論演秘 第十四卷
三自性與三無性

TAG:唯識 | 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