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錦先生講解《道德經》

熊春錦簡介熊春錦先生,字厚金,是近代著名國學學者。熊先生1948年出生於湖北省一個道學世家,自幼隨師學習研究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對道、釋、儒三道之學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修習道家內功、武術及相關法技,達到上乘妙境。1964年熊先生考入南京醫科大學,畢業後在武漢市礄口醫院協和分院從事外科和中醫診療工作,任中醫主任醫師和外科副主任醫師,並任副院長、院長多年。其醫德醫技聞名遐邇,有口皆碑。古人雲: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熊先生看到當今世界精神文明嚴重滑坡,倫理道德日益淪喪的現實,憂心如焚。他勇擔歷史責任,一邊懸壺救苦,一邊普傳道德,救民濟世。1989年,熊先生開始傳播道家哲學思想及道德文化,並傳授修德證道之理法學,學子遍及海內外。2001年8月,熊先生應德國中醫中藥協會的邀請,去柏林進行學術訪問。9月,在柏林亞太文化周期間,應邀在德國洪堡大學附屬醫院和柏林市政府辦公廳舉辦了兩場學術報告會, 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與會者的一致好評,TVB電視臺記者對熊先生進行了採訪,並在新聞節目中作了專題報道。之後熊先生歐洲和東南亞各國傳播中華道德文化,受到廣泛的歡迎。熊先生現任世界華人藝術家聯合會理事、歐洲康復養生學院院長、歐洲道文化研究協會會長、南洋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2003年10月以來,熊先生在網路聊天室中講解道德文化的寶典《道德經》,深入淺出,融道德理論和實踐方法與一爐,治病治心、醫人醫國皆是靈丹妙藥。聽者深受教益,普遍反映明白了宇宙真理,找到了正確的人生道路。現將熊先生講解《道德經》的部分資料予以發布,願讀者從中明悟道德,並為弘揚道德、造福社會作出一份貢獻。能如此,則不負先生之辛勞也。第一章 觀妙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講解:打開門窗迎光明為什麼我們要學習《道德經》?社會的文明必須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步發展,才是理想的社會。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發展也很快,但是倫理道德日益滑坡,我們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日益惡劣。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紛紛呼籲要加強道德文明的建設。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會議結束時發表宣言,指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著說明了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中華民族有道德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老子的《道德經》就是這個傳統的集中體現。中華古老的「道德文化」是一個巨系統,這個巨系統必須要通過科學的模式,真實不虛地接受、學習和了解,並且掌握它。所以,首先得將我們的身和心調整到符合道與德要求的狀態之中。在這種狀態之中,再來學習和實踐「道德文化」的內涵,這樣才能將它的深刻的內涵解析出來,並且加以吸收和轉換。學習《道德經》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把道德落實在一言一行之中,就是要知行和一。請大家注意調節身與心。這種調適調節,也是在實踐《道德經》第一章里這樣一句話:「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個徼落實到我們身體上,也就是這些穴竅門窗,這些經絡。通過這些可感、可知和不太容易捉摸的穴位、經絡和氣,體悟一下這個徼在我們身上的微妙。要學會這種體悟和感悟,否則就沒有辦法達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狀態。不保持這種狀態,要想研究《道德經》,學習《道德經》,實踐《道德經》,那就是一句空話。所以對形的調適,首先重在對體表的穴位、經絡,進行整體的開放性的調適。再深化下去,對身體的肌肉、骨骼、神經、血管甚至全身所有的液體,都要把它們調到松、靜、自然的狀態。因為「有水必有氣」,所以對體內液體的調適非常重要。光有形還不行。也就是說把握住了穴位和經絡,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還要把握住其中的液體。有形的水是血,是神經液、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淋巴液,全身所有的水分,稱之為「體液」。人為什麼會有氣?可以說與全身的這些水有密切的關係,水的流動速度決定了氣的旺、盛、衰、弱。體內的液體流速過快,使氣不可留,不可存,容易丟失;體液的交換流動過於緩慢,會使氣滯存、氣塞、氣閉,不利於健康。「有水必有氣」,我們的身體跟自然環境的道理是一樣的。大道一理,觀之於外而知內,觀之於物而知身,道理是一樣的。在水流、河流彎彎曲曲似有情的環境里,依山傍水,山明水秀那種生氣盎然的環境里,我們會感到非常愉悅快樂,心情舒暢。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呢?這是因為彎曲之水前有生氣。這種氣滋養了山水、青草、樹木,從而使它們得了旺盛的生氣,才會使我們感知到了這個氣的存在,所以產生了愉悅的感覺現象。我們的體內如果調節得好,不過份緊張,也不是過度鬆弛,處在一種中和的狀態,那麼體內的氣也就處在一種生旺、長養的狀態。對調形要緊密地結合道德的原理來進行,緊扣著這個總的原則,來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相結合,那樣我們的形身也就容易調了,容易達到比較和諧的狀態,與場性外環境相交流,相溝通。這是對形體的松、靜、自然的要求,應當掌握好,才有利於研究和實踐《道德經》。調整心身歸道一第二個調,要調整心與神,調心調神。心,就是我們的思維。心為神宅,腦為神府。怎樣調心神呢?心在大家的觀念之中首先想到的是意識,先要把自己的意識調適到一種中和狀態,做到心不外想。通過調心來管好眼、耳、鼻、舌、身,都歸到「一」上面來,這樣才能進入更深層次的調神。這種調同樣是個松、靜、自然的過程,離不開這四個字。將心和神在它的宿舍和辦公室里都調到一種和諧的狀態,讓我們內在的場與宇宙的大場、天心、地心連接起來。我們人的身體是整個自然的縮影,在與外環境緊密聯繫在一起時,才能感知自然,體悟大道;才能體悟到什麼是德,如何增添我們體內所需要的德,彌補不足,由下德進入上德。如果不以眾生為師,不以自然萬物為師,不去跟它們聯繫的話,僅憑我們的後天意識是很難感覺到自己不足的。如果不把自己放下放開,就很難與天地之間的萬物交流溝通,難以彌補我們心的不足、身的不足,無法實現我們經常所說的「以萬物萬事為師」。如果把自己裹得緊緊的,也就失去了以萬事萬物為師的這一面鏡子,也就難以照見自己,難以獲得自補的方法。經常關注一下這個狀態,再來研究《道德經》,相信許多不解之迷,難解之迷,難解之情,通過保持這種狀態,而能進入一種真實不虛的心感體悟。這樣常常能夠解析真意、本意,同時也能促進我們體內三元系統的變化。無論你是強身健體、治病療疾、還是窺探人生或整個宇宙奧秘,相信在這一狀態之下,就比較容易獲得一種系統性的開發和應用。 為了更利於大家共同去探討《道德經》,請大家堅持這種狀態,保持住這一狀態,然後再來學習探討《道德經》。由於「道經」的第一章和「德經」的第一章,是整部《道德經》的綱領,百讀不厭,百看不煩,反而越讀越有滋味,越讀心胸越開闊,越讀對整個自然的感知,對道德的理解更為深邃。所以對這兩章我們要將全身心融匯在其中,真實不虛地去心感體悟,心領神悟。這兩大組織系統和物質系統,有為系統和無為系統,都要同步地、深刻地去了解它和掌握它。由於很多人對文言文的理解、解讀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前人在解讀《道德經》的時候,也有很多錯誤之處,所以增加了學習的困難。為了避免大家受誤導的影響而走入歧途,我在這裡再逐字逐句地進行講解,稍微展開一下。也可能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自古解經人多許觀妙章第一。「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在歷史上也有不同的斷句。首先談《道德經》的斷句。文言文以及經文,在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要靠人的靈感思維去斷句,去標識。拿來現在出版的《道德經》和其他的經典都可以看出,這種標點各有其說,其實反映的是每個人對經文、對文言文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不同的作者用他的主觀意識所作出的判定,所加上的標點也就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在解讀的時候,不要受印刷品文章當中標點符號的制約,要能夠跳出來,逐步去學會不用標點符號,而用自己的潛意識,憑自己的靈感思悟進行斷句。當然,在早期還是可以依靠這些標點作個拐棍,依著前人的經驗,借鑒他們在解讀中樸實性的經驗。像 「道可道,非常道」 這六個字,有的在「道」字後面打個逗號,有的在「非」字後面打個逗號。不同的斷句出來的意思的深和淺、廣和窄,是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我們不能盲目的接受,要真正讀懂,還有賴於我們深層思維的解讀。其他語句也都是一樣,都要自已去品悟體會。我在這裡也不劃條條,不劃框框,建議大家用不同的標點符號去讀讀,也許感覺就自然的不同,那種靈悟的開發也就會出現不同。開篇第一句就點出了道,我覺得這個「道」字後面是應該點一個逗號。因為要突出重點,開篇就是要突出這個「道」的內涵和意義,然後再來闡述它,表述它。「可道」兩個字呢?也就是對「道」的一種說明,是說道可以表述,簡單的理解就是這個意思。再看「非常道」,「非」字後面打一個標點,後面是「常道」;這和「非」字後面不用逗號的讀法意思是有差異的。這個「非常道」就總體而言,它闡述的意思是說這個「道」,不是一般平常道理對「道」的表述。先在字面上把持起來。有的人在「非常」後面打一個標點,在後面立起一個「道」。這些都可以去感悟一下,體會一下。當你一旦感悟到和撲捉到妙徼以後,那種全身性的意念融匯在宏觀宇宙之中的感覺,那一生都沒有體悟過的一種不可名狀的現象,就容易比較真實地出現在我們內環境當中。解讀這一句的時候,要掌握一些訣竅和方法,這會有利於我們加深或者逐步加深理解,從而達到自然地解悟、頓悟開來。把這些方法結合到自己平時誦經和學習過程當中,對研究《道德經》這一「萬經之王」,尋根問祖,是有幫助的。雖然「道」可以用某些方式表達,但是可惜我們是在低維空間,對於多維空間的事物、現象、物質的表述,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也同樣有這種深切的感受,所以也就用了「道,可道,非常道」這麼六個字,來表述道的根本特點。不要用我們這個三維空間的意識去曲解「道」的根本內涵。因為「道」確實是太博大、太深邃、太廣泛、太細緻了,沒有任何現成的理論方法能夠將它完整地描述出來。雖然可以從某一個角度運用三維空間的思維和語言來形容它,作意識上的形容。但是一定要明白,我們所研究實踐的和得到的成就,其實是非常小,只是世俗間的一般認識。也就是說,不是我們三維空間、低維空間世界裡所完全能夠擁有的。三維空間所擁有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僅是局部性的,不是道的全貌。要想知道「道」的全貌,必須要通過解放我們的心和身,溶合到自然大環境當中去變化,才能逐步地體悟轉換,重新再造,完成補充我們內部的德;通過這個德完善,再達到道境。這個「道」並不是一種常道。「常道」是太極順旋轉的演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象,四象生五行,這樣演變下去而展開來的,這是常道演化的一般規律,越演化就越複雜,越變化就越多越龐大。這個「道」它雖然在極為高深的空間之中,但它就是一,就是○,就是一種不可表述的信息。我們三維空間的意識、知識和文字難以簡捷地表達它,但是它的能動性、能量性、可變性又是極為宏大的、根本性的。說它是物質也好,說它是生命也好,總而言之,「道」在這裡要告知後來者掌握的,就是一種最樸素的、最簡單平易的,是構成整個宏觀大宇宙天地人的根本原動力。不能把它局限在從某一點上,某一理念上,某一個狹小的認識上,或者說某一段隻言片語上。可名非名幾人知「名可名,非常名」,這是第二句,同樣也是六個字。這個「名可名,非常名」是對上面「道,可道,非常道」六個字的延伸。如果世人能夠掌握它,那麼它也就可以「名」。雖然這是給了一定的名稱,或者說是解釋,但是也不要用後天意識去理解,不要把它局限在三維空間,不要把它局限在有為狀態,不要把它局限在主觀意識領域。跟上面所說的道理一樣,雖然給了它以命名,但不是一般的名,這個名可用也不可用。因為這個名無法包容那麼豐富的信息所蘊藏的內涵。我們到現在為止,科學發展到現在,也還無法用一種名詞或者一種方法來涵蓋道的豐富而巨大的信息量。所以,道雖然可名,但是一定要超越這個名的局限性,因為它不是常道之中、現實之中人們所理解的名。要超越、超脫這個「名」,不僅是在身心上超脫,在理性認識上,在對文字的解釋上,都要解脫出來。不為相所惑,不為肉眼所見的文字、耳所聽的語言所封閉、所束縛,這樣才能比較準確地去把握住這個「非常名」。否則,很容易陷入一種咬文嚼字,擅斷道德的可悲狀態,違背了作者的本意,距離真道相距十萬八千里。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一個問題,老子繼續展開來,談到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個「無名」,延續到了非常久遠之前,在人們沒有文字、沒有語言來表述它的時候,那它就是一個「無名」的狀態。當我們再深化再參悟它的時候,可以明白「道本無名,道本無言」那種狀態;那種狀態、那個環境只是一個開始。什麼是「始」呢?如果簡單的說,「始」好像是一個開始,但它又是一個根本,是一個最樸素、最原始、最初的一種狀態。在那個洪荒之前,它就客觀地存在著,宇宙大爆炸還沒有形成,這一動的動式還沒有產生,可以說就是個「始」。這個「始」字左邊是一個「女」字旁,右邊再加一個「台」字。在《解文說字》里,「始」是「有女之初」之意。也就是說,女性還在發育之初之始。所以「無名天地之始」也是在指「道」。「無名」在這裡也是描述「道」還在不具備名相的時候,也就是宇宙的根本。「有名萬物之母」,這個「有名」指的是什麼呢?也是指的這個「道」。無名也好,有名也好,實際上都是對「道」 的理念概念的表述。「有名萬物之母」,就是說天地是萬物,整個宇宙都是「物」,「道」就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是根本。它一動便產生了淳德,但它仍然還是一種「道」。雖然說它是萬物之母,但它就是「道」。將這個「始」和「母」連起來,它對我們了解這個「道」,體悟這個「道」,修證這個「道」,卻是很重要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在宇宙誕生之後,這麼剎那之間的變化,經歷如何的震動?你震動在大宇宙之中,還是震動在你的心?還是震動在你的腹?道的這種演化、變化與你內環境之間的關係怎樣?你如何從這些文字當中去感應天地自然對我們內部的再造?如何回歸到淳德、玄德?好好思悟這些問題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抓住了道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這個根本,建立起一種信念,一種信心,一種哲學觀,一種思維觀,這樣有利於我們掌握分析的方法,來體悟「道」、感悟「道」,從而知「道」、進「道」,從而證道、得道、了道。沒有前面這幾句話深刻地闡釋道的根本,我們就無法掌握方法,也沒有辦法親近它。在道和德上,如果我們真實不虛地感悟到了,覺悟到了,你就會建立一個真正的正覺正念,也就不會被世間眼花瞭亂的各種學說弄得神魂顛倒。「道」就是這麼簡單,很樸素,任何語言形容都是多餘的,只需要我們的心和身進入其中去實踐、體悟、感悟,感而遂通。無欲無心觀妙徼「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個「故」是承上啟下的助詞,可以譯作「所以」、「因而」。「故」指的是什麼呢?是說要了解這個「真常之道」,這個「道」的本意,這個「無名」,這個「有名」的本來面目,就需要「常無欲」。這個「欲」字,可以說點出了眾生所以遠離 「道」,丟失了德性的根本原因。真要做到了無欲,並且保持住這種無欲的狀態,在這種前提之下,才能觀到妙,知其妙。這個「欲」是遮蓋我們先天慧性、先天狀態的一種根本性障礙。能放下來,沒有它,那就能心感體悟到「道」的奧妙。這個妙是極其豐富的,只有在無欲狀態下,你就能夠觀微妙,觀玄妙,觀奇妙,觀神妙,觀仙妙。這是一種全面的觀其妙。「常無欲以觀其妙」,這是比較完整的深層次的觀妙。這種「觀」是指「心感體悟」,是第三隻眼的觀察,是心眼的通觀,是第三隻眼的局部觀、局限觀,是心眼的通觀、整體觀,前提是要在無欲的狀態下才能實現。你要體悟大道,不僅要經常在先天狀態下、在慧觀狀態下去心感體悟,去眼觀心觀道的奧妙,而且要從有為過渡到無為。後一句「常有欲以觀其徼」。「常有欲」,就是說當你還存在後天,但是這種後天意識要控制在生理容許值之下,也就是說要建立在正覺正念的範疇之內,在這種狀態下「觀其徼」。對這個「徼」字前次我已經談到了,在這裡再深入說一下。這個「徼」字非常重要,它有一種「歸」的意思,就是歸屬,分類歸屬;還有一種「邊」的意思,身邊的邊,側邊的邊。這個「邊」,我們解釋它的含義,可以拿一個鋼絲圈,左手右手拿住以後,把它扭成一個「8」字,將這個「8」字圈向中間一擠,將重合的兩個邊捆綁起來,它很容易就構成一個太極圖。這個太極圖是重合的,必定是兩條邊。也就是說,太極圖中央的弦線肯定是兩條邊組成的,一個叫陽魚的內邊,一個叫陰魚的內邊。這個「邊」可以說就是徼。你們每個人都去做一下這個實驗,對我們體悟道是有幫助的。我們曾經反覆講過,你能突破太極弦,達到一種通靈達神的狀態,自由地穿越在這兩邊之間,也就是陰魚之邊和陽魚之邊的封閉狀態,你能破它,你就復歸了道。也就是說,你把這個扭式已經翻轉過來,使你手上構成太極圖的這個鋼絲圓復歸到了○的狀態,這個弦在你手裡已經消失了。當它順轉的時候,一扭曲就構成了這個太極。因為太極是道之動,它一動就生成太極。那麼要想回到「道」的狀態,也要靠一種動,那就是復扭,把它扭轉過來以後,使這個徼消失,回到無極狀態,就歸了道。在聽課的過程當中,要想產生這個力量,在有欲的狀態下,就要把握住這個邊,把握住這個弦,時刻都不要離開這個太極弦。我們曾經談到過,既不要在陽波的顛峰去把握,也不要在陰波的最高峰去把握,過陰過陽都是錯誤的。必須在這個太極圖的中央來把握,中央點是最穩定的,是能夠解開陰陽二氣扭轉力的關鍵所在。為什麼要修中、用中、體中、悟中?道理都在這個徼上面。把握住了這個徼的中央,邊的中央,你也就學習好了、掌握好了「常有欲以觀其徼」。前人說:「無欲觀妙,有欲觀竅」。竅在哪兒?竅就在這個徼。要把它展開來,哪些東西屬於徼?你的思維最接近突破三維空間狀態的這種思想、感悟、體會,包括身體的「八觸」,心靈的一種潛意識的產生,可以說都是在有為的邊的基礎之上,都是在這個徼線上。當你津津有味地去看一部電視或一部電影、一部小說的時候,你過度地用後天意識投入到其中的時候,這不是徼。但是當你有時候在似看非看,注意力不是那麼專註的時候,而常常會有另外一種思維的出現,這種狀態就是徼。這要逐步地學會分別。因為人類經常生活在後天環境中,也就是經常處在有欲的環境中,所以就很難一步到位地去進入無欲狀態,以觀其妙。那麼「常有欲以觀其徼」也就成為我們必須要經常使用的一隻法船,要借這隻法船載抵彼岸。首先,第一站要達到「常無欲以觀其妙」狀態,這兩者都得把握好。所以老子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的版本有「此」字,有的沒有這個「此」字,這都不太要緊。那麼這兩者指的是什麼?「此兩者」指的是妙和徼,不通過這個徼,就無法達到妙。所以說是「同出而異名」。兩者的原理是一樣的,這個「徼」說到底是一種微妙,只有通過微妙才能達到玄妙。微妙和玄妙可以說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看看太極弦中央的這條線,它的陽側代表我們的後天,弦的另一側內圓代表先天。如果將太極圖的陰魚看作是我們的另一空間,即肉眼不可見的空間,那麼太極弦的這一條側也是一條徼。這一條徼其中就有妙,通過徼的這個微妙,達到另一側徼的玄妙,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說它是同出而異名,因為它在我們意識里都叫作玄。 眾妙之門源空虛實際上這條太極弦是一體兩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如果拿太極弦來比喻這個玄,如果能解開這個玄,你就可以達到系統性大統一的觀到「道妙」。因為它是系統性大統一性道妙的門戶。要體悟自然真常大道,就必須要破弦,才能歸一。這個一,這個道,都是出自於道的根本上,雖然名稱有異,但是它所反映的實質,反映的內核都是相同的,「同謂之玄」。因為這個徼已經非常接近弦線,可以說已經跟陰魚弦線同在一條弦上,所以說「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只有將這兩個方面整體地把握住,無為觀其妙,有為觀其徼;無欲觀其妙,有欲觀其徼,立體的、執兩用中式的、整體地把握住眾妙之門,你才能得到道竅、道妙,從而步入知道、得道、證道、成道、了道。離開這個關鍵性的方法論,可以說都是異端邪說。不把握這個根本,有欲也好,無欲也好;徼也好,妙也好,都把握不住。不能背離這個原則,否則你就無法達到無極狀態。道是以一代萬,要想親近自然大道,就應該好好學習《道德經》。這部《道德經》用最簡單的理論,已經把千種方法、萬種方法、各種各類的方法都囊括在其中了,所以離不開它。由此可知,熟讀了《道德經》,而且真正在體內修了德,當五德比較齊備的時候,一部《道德經》就足夠你重返無極,登臨大道。無論再造性命也好,再造身心也好;無論改造家庭也好,改造社會也好,那怕改造整個世界也好,都在其中了。因為道德是宇宙的根本法則。為什麼在當今世界上西方科學這麼發達的情況下,西方科學家反而要到兩千五百年年以前中國祖先的理論科學當中,去找推動整個西方科學向前發展的動力呢?因為萬變不離其宗,一切科學都逃不過這個自然法則。當今世界的許多東西都是人的慾望、慾念把它逐步複雜化了。道本身是至簡至易的,是一種非常平易簡單的道理。但是由於人們有了慾望,所以才愈演愈複雜,愈推論愈龐大。什麼都想搞清楚,所以就成了五花八門的科學,東一家,西一家,實際上都是在離道背德,成了大海上的一個個的孤峰小島,根本沒辦法連接在一起。現代人類雖然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科技時代,但是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論能把它們統一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相反,國外的科學家反而發現原來這個基礎在中國,在《易經》裡面,在《道德經》裡面,在兩千五百年前中國人祖先的著作裡面。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內環境的實踐與變化。自古以來論述這個問題的書寫了那麼多,一部《道藏》看得令人頭痛,非常的複雜。有人甚至窮畢生的精力去研究《道藏》,去讀,去找,去鑽,到底是精華還是是糟粕?對這種做法實在不敢恭維。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已經離道失德,太多太久,沒有辦法去真正地掌握「萬法歸一,一法代萬;與其求萬,不如求一」的法則。他捨不得既得的東西,他放不下,捨不得,所以自己給自己身體周圍,給自己的心靈周圍,築上了銅牆鐵壁,把自己封固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面,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迷,把自己的心和身封閉著。不知道去得這個一,不知道如何通過這個徼和通過這個妙,找到眾妙之門。這個眾妙之門一旦找到打開了,也就到簡至易了。我們再把這個原則顛倒過來看一看,也許就會發現這輩子白忙活的太多了,確確實實我們很多事情都在違背這個徼和妙而行持、而去做的。因為人類對這個德和道,失去的時間太遠太久了。 「一心散開萬事皆變「。你把這個中央中心點把握住了,把你的後天慾念放一點,把自私自利的追求心放下來,就會直趨佳境。一經透心萬經會有的人把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名利地位已經看淡了,但是他把實踐的方法看得比什麼都重。這是不是慾望?也是一種人心慾望。這種慾望把心封閉住了,中央震動不起來;這個繩子沒有解開,被繩索把心緊緊地捆住了,使體內的圓不能復歸出來,也就不容易近道。如果真能夠把這個看破,突破這個觀念以後,再來感覺一下,是不是節節應手?是不是層層自然變化?有些人說什麼經直指心源性海,什麼經如何如何。其實千經萬經的內容都在《道德經》里包涵著,還要到哪兒去找?宇宙間的一切真理在《道德經》里已經說得乾乾淨淨,何必再去翻那麼多經書呢?能把這一部經書讀通,也就一通百通了。何須還把自己埋在經書堆里,埋在古紙堆里呢?希望大家都認真地讀進去,而且能夠展開來,和自己的內環境結合起來,不要玩文字遊戲,不要尋章摘句,不要斷章取義,要整體去讀,整體去觀。道德文化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非常強的系統性,是一種大統一的理論體系,不允許割裂開。必須儘快地恢復到無,從有復歸於無,你才能真實不虛的全面把握。否則你再怎樣去深入討論研究,都是一種偏執,偏於有為的錯誤方法。對第一章「觀妙」,就講解到這裡。因為它太深太廣,它無所不在,無所不有,沒有辦法把它講完全。看看歷史上解釋《道德經》的書,恐怕能夠裝滿一個房子,解《道德經》的人也非常多。是否都完全解通、讀通、符合真道了呢?那怎麼可能呢?那是啞巴吃湯圓,各人心中有數。只可以借鑒,不能迷進去。最好不要輕易照抄別人的句子,要靠自己的靈感思維,讀一點,識一點,悟一點,逐步地運用「道德經」深邃的、內在的、強大的與自然完全同步的能量,對自己的內環境進行再造。這才是我們真正學《道德經》、解《道德經》的根本方法。如果玩文字遊戲,我們現代人玩不過那些專門玩筆杆子的人,他們文辭可以寫得很漂亮,引經據典,牽強附會,長篇大論,但卻是離題萬里。根據我讀經的經驗,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去讀那些亂解經文的書。如果看到一種謬誤的解釋、錯誤的見解,而你又進入了一種先天狀態在讀經,在這種前提下,你肯定就像吃了一個蒼蠅一樣的惡膩味,要得半天才能恢復到良好的狀態。所以說在讀經的時候,要將自己的身場和心場調適到與經相吻合的狀態。古人在讀經時,先要洗手、漱口,甚至還要沐浴。雖然可能重視了這種外在的表現和調整,沒有重視心靈的調整,但由此可見古人在閱讀這些真正與自然大道密切連結的經文的那種虔誠,是何等的可貴,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也是我為什麼建議大家先不要盲目去看那些雜亂解釋的原因。並不是怕你們多掌握了知識,而是說讀經要採用正確的方法。有時候讀經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你照樣讀下去,也能夠產生好的效果。為什麼呢?因它主要的東西不在文字,而是在文義之中,在在文字所負載的場性中。要咀嚼出其中的味道來,要心靈同步上去,這樣才能真正地更深入地解讀經文,這也是我的一點粗淺體會,大家可以借鑒。暗月獵手2005-9-20, 09:25 AM相關文章:道德經頌讀方法:五字訣—熊厚金下面對《道德經》頌讀方法做簡要的介紹。 《道德經》是修者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古往今來修證《道德經》形成了一種教條方式以後也就誕生了科儀派,科儀派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誦念經文,但是這種誦念方法只是掌握了理形科學的內容,而理炁科學的內容就失傳了。理炁科學退入山林,在社會上消失了。所以普通的頌讀方法,解讀《道德經》和其他經文的方法,常常難以真正的造就真人,難以造就聖人,甚至連賢人也難以造就。所以掌握好這個頌經心訣,合理的去採用誦念的方法,也是通真的一個路徑。當然主要是「修」。修「道德」,修「心靈」,心性修持大道生。這個原則、這個前提不能丟。 在頌經的過程當中首先是一個「恭」字。這個「恭」字可以說是與啟動經文當中的光、經文當中的理,與經文當中的場相連接的、必須不可離開的一種狀態。這個「恭」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的「恭」,沒有這個「恭敬」之心,沒有這個敬畏、處下之心,就無法連通道德的能量場。這個「恭」還包涵了一種清靜,身心的清靜,要將自己的心身調節到一種清靜的狀態、空明的狀態,這種狀態才能成悟,才能相溶,才能接受,才能展開。因為在頌念的過程當中只有將心這個道德場、身這個道德場,都調節到接近《道德經》的場性,實現這個「恭」,才能打開這個門。所以說這個「恭」字,不僅僅只是在心靈上的一種「恭敬」心,而且還含有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心身清靜,使之符合《道德經》的純潔、聖潔狀態。有時候我們在前邊先把內部清理清理,三調用一用,也是為了更好的達到這個「恭」,達到這個「靜」。身心的這個內環境狀態清理乾淨,打掃一番,這樣在念「太上心頭坐」的時候才能坐得進去。沒有恭敬心,沒有清靜身,沒有乾淨的心,這個「太上心頭坐」能坐得了嗎?——坐不了,觀不出來。 「恭」,她需要相應的狀態,相應的環境才能出現,雖然說每個人體內都有太上,都有佛,但是被塵埃、污垢包裹住了,封閉住了,出不來,所以就需要掃塵。有幾個人能夠達到六祖慧能的那種心修水平呢?沒有,絕大部分人都是神秀的水平。所以還是要煉己,要掃塵,要勤拂拭,調節到那種狀態,內環境之中,所以要用好這個「恭」。這個「恭」實際上是通過修心煉己來達到一種恭敬,調節自己的私慾、私心,從有為調節到接近無為的狀態,從太極圖的邊緣調整到接近太極圖的中央的狀態。整體把握住身、心的雙調整,才能建立起與《道德經》所闡述的場性和其他經文所闡述的場性接近的一種狀態。當這個調整完了以後我們才能說心即《道德經》,身即道德場。 心中有了《道德經》再頌起來那不就相應了嗎?身即道德場,那麼《道德經》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嗎?那麼「太上心頭坐」不就很自然的出現了嗎?離開了煉己,調節心和身的前提,這個「恭」是盲目的「恭」,是虛「恭」,是假「恭」,這叫不恭不敬。因為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對多維空間的潔凈、神聖,那種非常的聖潔的感悟太少太少,認為高維空間的東西也像我們這個空間髒兮兮的,什麼東西拿過來都可以吃,可以喝。其實是錯誤的。在高維空間的任何能量和物質與我們有為世界的物質在很多方面是格格不入的,是難以相容的。你不將內部的、心靈當中的、身心當中的垃圾和渣滓主動的清理掉,這些能量和物質難以進入我們的內環境,就是擺在面前你也吸收不動、消化不了。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一種現象。就像我們在泥巴地里幹了活,雙手髒兮兮的一樣,拿一塊蛋糕來,非常乾淨、潔白的蛋糕送到你面前了,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去把手弄一弄、拍一拍才把這塊蛋糕接過來。當認真時,吃之前肯定要先洗洗手。道理是相通的。所以這個「恭」的實踐不要把她小看了,她是一把鑰匙,是每一部經文的鑰匙。沒有這個「恭」字難以打開任何經文的門戶。不在這個「恭」的統領之下把身心調節到符合經文的場性狀態,那麼也難以進入其中,難以承載其中的能量。 當然在「恭」上面可以更加廣泛的展開來講。所需要做到的內容的確太多。但是證道不離「心」、「身」兩個字。也就在「心」和「身」這兩個字上面放下有為,樹立無為,放下有欲,樹立無欲,就這麼簡單,幾個字就概括了。但去實踐是一個滴水穿石的功夫。通過這個「恭」,我們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了,能夠接近無為,即已接近徼,接近太極圖的中央,真心都出現在這種狀態,而心的慾念又調節到了與高維空間連通的允許值的水平之內,在這樣的狀態下那麼這個「恭」才算是掌握了,並且調節好了,那麼打開任何經文的場性之門也就容易實踐和出現。所以這個「恭」字放在「恭」、「熟」、「忘」、「合」、「靈」五個字的首位,她的確是首要的,是一把鑰匙。 第二個字是「熟」。頌經文一定要讀熟、念熟、誦熟。這個「熟」裡面還有個「尋聲」和「找音」的問題,也是一種技術。當然前面的「熟」,記熟了,念熟了,誦熟了之後你才能「尋聲找音」。但是在邊記邊熟的過程當中也同樣要注意「尋聲」,找准「音」。因為頌經不是一般的技術,這個「熟」裡面是一個特殊的技術。我們的聲從哪兒來,是從我們的嘴,口腔,舌頭的運動,口腔氣流的震蕩來。那麼發什麼聲又出自於哪裡呢?出自於大腦。是因為我們的神處在工作狀態,他就在辦公室里指揮著。但是心能不能直接的頌呢?不能直接的頌。他是通過這種後天的頌而相應。當你注意到了其中的天人密秘的時候,反觀到心的時候就出現了「音」,叫「心音」。它與天合音在胸腔裡邊震蕩就產生一股股的熱流,再產生一種波,既震蕩了自己,也震蕩了身外的場。它不斷的擴大,散發出來,而不是像普通的說話,只是口腔裡面說而心裏面沒有相印。 在「熟」的基礎之上我們要注意「尋聲找音」,這個「尋聲」是指我們在頌念某一段經文的時候,或者整篇經文的時候你關注一下你的大腦,關注一下你的口腔,舌頭的運動,注意她產生的這個「音」、「聲」。這個聲是它發出來的。那麼要找「音」,這個「音」是什麼呢?是一種震蕩,它能聚合我們體內變化的一種波,叫「音波」,或者叫「聲波」。有的字的音我們發的時候,你不尋找的時候它這個震蕩產生不了,是從口裡面直來直去,因為要引起內環境的共鳴。 《道德經》為什麼要說「音聲相合」呀,這個「合」字可是太重要了!這個「合」字可以說是頌經的人天密秘之一。這個波的震蕩是一種相溶、相會,是彼此不分,這樣才能形成最好的音樂、樂曲、頌之聲。要把她整體的結合起來想,要主動去尋,主動去找。有的人頌的時候就是第三聲不行還非得要用第四聲,有的人用第四聲不行還非得用第一聲,每個字基本上是四種音我們要找准它。哪一種發音方式容易產生震蕩,我們就找出來那個音加以科學的、合理的應用。那麼文字當中哪一字對自己作用最強你就把握好那一個字。當然,每一段文章裡面每一字都會引起或強或弱的震蕩,但是畢竟有主有次,而且我們這個「音」,能夠引起聲頻震蕩的這個「音」,也存在著某些字先出來,某些字後出來的現象和狀態。那麼你連主要的、先出來的這一個都沒有抓住,你怎麼使後面還沒有出來的突然展開出得來呢?其實有時候我們就是當面錯過,沒有發現,非得量級很強的時候你才感覺到。「噢」,這個字震蕩了心靈,這是我的真音,找著了!但是為什麼不能主動去找呢?主動去找不就事半功倍了嗎。所以這個「尋聲找音」是在「熟」的基礎上的一種深化,非常的重要。這個過程不論是我們自己在念頌,還是在跟讀的過程當中都要注意在記熟、念熟、誦熟、背熟了的基礎之上主動的去尋聲找音,眾妙之門的天音、音符。當然,這還是要大家重視「徼」,沒有「徼」哪能抓住妙呢。有的人在那裡念了,念出名堂了沒有?沒有。 有的人跟我彙報說,老師,我念了一百零八遍了,《地藏經》我已經念了半年了,不知道怎麼樣。他反而問我不知道怎麼樣,不知道效果如何。為什麼要問我呢,為什麼不問自己呢?為什麼有的同學只念了一個來月,甚至從學習了《道德經》以後只念了幾天就找著了天音,找著了心音,進入了眾妙之門呢。差距在哪裡,思悟了沒有?光是羨慕人家是不行。《道德經》的實踐就是要落實到每個人的心裡,每個人的身中。看到人家的進步,看到人家的神奇,那是別人,那是別人的道,別人的德,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自己的德要自己放下心來在身內環境當中去務實求證,光睜著眼睛看外邊不行,光豎著耳朵聽外面也不行。你的垂簾內觀,你的閉耳內聽,去掌握自己的聲,尋自己的音,這樣才能與別的進步快的人相比美,這不就近了嗎?找著了你就相近了,這是技術,是方法,必須要掌握。掌握了這些技術和方法,要思索,要有悟性,而不要僅僅執著於我頌了多少遍。 告訴你們,真正具有心音的人哪怕一聲佛號,哪怕一聲經咒,足以驚天動地,勝過於一般普通的人頌一萬遍經文!為什麼呢?他通過他的音,他的真聲、真音開啟的是高維空間的場,調動的是高維空間的能量,道光德能產生的作用遠勝於我們「無恭無敬」、不「熟」狀態下,沒有找到「真聲真音」狀態下轉來轉去頌多少日子頌的效果。頌的遍數多其實也只是一種督促,是一種自我鞭策。在沒有進入那種狀態之前必須要遵循這個遍數,用這個遍數去敲開你尋找「真聲」、「真音」的門戶。但是你老抱著遍數不放,而不主動的去「尋聲找音」,難道一輩子就老死在念頌的遍數之中嗎?這種狀態也就太可憐了,也就是跟世人無異。與某些道觀、佛廟裡面那種狀態沒有差別了。不要忘記我們這是在實踐《道德經》啊,而不是單純表面的模仿!是進行性命再造的大工程。為什麼要舍本求末呢?為什麼總是只是抱著樹枝不肯放棄而不能登上樹榦呢?為什麼不去探根尋祖呢?從某些人執著的頌念經文的情況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學是理不通啊!道理還沒有搞通,主次都還沒有掌握,太執著了。執著於一點不及其餘,陷在陰陽裡面跳不出來呀。說心修無極說了多少年了,這個心就是陷在「陽」裡面或者陷在「陰」裡面出不來。因為他不認識陰陽,不認得為無為,不能具體實踐,不能具體對每一件事在心裏面分析。這個知白守黑停留在嘴上,而沒有在實踐當中負諸於行動,所以他的心始終不是白就是黑,不是黑就是白,他無法達到無極的狀態,無法達到無為的心態。蹉跎的是什麼,蹉跎的是在太極陰陽當中,迷失在黑白兩相之中,在這樣之中浪費時間。 「心無欲」我也強調了多少年了,這不就是「眾妙之門」嗎?從頌經反饋過來的情況來看都是這種狀態,都陷在黑白裡面沒有出來。我還沒有接到哪一個說在年初布置了化因方法以後能頌出名堂來的。相反還只是在這個道醫天地打開以後,才出來那麼六七個真的找准了音,讀到了聲,通過這個頌達到了「眾妙之門」的,這倒是可喜。從這個事里鑒別、驗證出了,我們學習《道德經》、掌握、實踐的《道德經》,的確是一部萬經之王,是我們打開任何經文寶庫大門的重要鑰匙。有了這個鑰匙,那麼我們再來頌念合音,特別是在掌握了具體的技術和方法,在「恭」、「熟」的前提下,在這個基礎之上,找准了「音」,尋准了「聲」,那麼這個大門對每一個同學都是敞開的。希望大家先把這兩點掌握好。 頌經心訣的第三個字是「忘」。「恭」和「熟」掌握好了以後一定要「忘」。「忘」什麼呢?首先是「忘聲」,第一步是「忘聲」。「忘聲」的出現一定是在「音」出現的過程當中,聲音出現的過程當中忘記這個「聲」。每個對頌經有真實不虛體悟的人都有這樣的感悟。口裡在頌這個音,聲在發出,但是突然之間這個心裏面的震蕩開始了,就好像口腔里的這個音聲沒有經過大腦似的,只是關注到了胸腔里的震蕩的那個聲波,胸腔正中心有一團團的光,或者是讀的相應的字釋放出這個光波而出現了「忘聲」的狀態,這個「聲音」的「聲」你就不在乎。實際上還是在念,但是念的時候已經理解了這個能量的震蕩為主宰,而口腔的這個聲處在輔助的狀態。如果這個狀態穩定了以後,口裡的聲不再出現,也就是說停止了頌念但是裡面還是在繼續著一團團的音、光、能在這裡震蕩,在擴散,再傳導到全身。我們同學當中不是有嗎?有的人頌的時候就感覺到裡面的字出現了,口裡面還是在頌,但是《道德經》當中的一段段的字卻是出現在中脈上,出現在任脈、督脈上,而且隨著這個頌的狀態在流動、傳輸,在運轉。這就是「忘聲」狀態下的一種真性的出現。這個「聲音」忘記了,口腔和大腦思維把它忘了,那麼「天音」也就湧現了,出現了。當然在這種狀態當中,她有左右變化、晃動的過程,你把握好,別又把自己拉回到了嘴裡邊在頌,腦袋裡邊好像不知道。「怎麼能量出現」你不要去想這個問題。你一思,一想,馬上又退到了口在念,腦袋裡面在思維,而又把胸腔裡面的真音丟失,你要善於把握這種「忘聲」。當然這樣在語言上、文字上教大家是教不熟的,非得要每個人去實踐,去體悟。就是開關得自然一點,轉過來就成功了。 深化下去「忘聲」,這個「忘聲」你能深化你就能忘記你的身體。身形都忘了只有光流在運轉,只有光團在放射,只有光波在震蕩,這個時候才是穩定的真音,這個也就是最完美的《道德經》所講的「音聲相合」。在這個相合當中更深層次的變化也就會緊接著發生。所以這個「忘」字,雖然只是忘記在念頌著什麼,關鍵是這個「忘聲」。這個聲波的傳導方向,歷史來源已經全部都忘記了,內部緊接著出現的是天音。這個天音的震蕩特點,流動的方向、方位各人都不相同。不要剛才我一說人家證出來是《道德經》的文字在任督二脈中轉你就馬上建立起妄念——怎麼不轉呢?我轉著試一試。轉不了,你這樣模仿模仿不了。有的人是在中脈上,比如「道,可道」,有的人在中脈上出現。有的人在頌這個「道」字的時候,這個「道」字就突然放大,無邊無際;頌「可道」的時候,「可」字沉到海底了;但是有的人這個「可」字又上升到了天門了。怎麼能夠模仿呢,模仿了就是執,偏執了,所以只能講說「忘聲」。「忘聲」下面出現的現象必然是天音。沒有出現這個天音,或者說在沒有出現天音的狀態下你去妄思、妄想都是不可能真實的達到忘聲而出現天音。 這個「忘聲」和忘掉身體,忘掉我心,這三忘都出現以後,音聲相合,融混在道光之中也就很自然的容易出現。這就是第四個字「合」。 「合」,聲音和心聲相合,天音合之於心,合之於身。整個的心身與道光德能,道德的能量場,在聲音這個領域同頻了,頻率一致了,就像有一句成語當中所說的「敲鐘罄響」。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個廟裡邊有一個大鐘,距離這個大鐘很遠的地方有一戶人家,家裡有一個放在拜天地君親師的供台上的一個罄,每當那個廟裡敲鐘的時候他家裡這個罄就會發出自鳴。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現代科學解釋就是這個鐘的頻率和這個罄的頻率是相同的。我們把這個例子用到這裡來,這個「合」就是這個意思。道的音、道的能量,和我們本身的這個小環境「敲鐘罄響」。音合於心聲,天音促進我們凡身內環境的變化,這樣就高度和諧,統一為一體了。在這種狀態下,這種「合」能夠保持,能夠深化,能夠全面展開的這種狀態下,「靈」也就自然誕生了。 「靈」,是指的進入「眾妙之門」在無為當中的變化,靈悟、感應、作用力,是一種對道的體悟、感知。這其中的變化也就不用深談。說多了大家可能產生追求心,模仿意,反而有障礙力。因為這幾道關口我們不突破,「恭」的關口不破,這個基礎達不到要求,聲找音」常常也找不準。冥冥當中就是有人幫助找准這個音,找准這個聲,那麼是誰來幫你呢?是通過這個「恭」來達到這個目的的,實現找准聲、尋准音。證道不離心身,要符合道德的標準自然恭敬。但是這個「禮」,這個「恭敬」,內環境的調節,禮德光明,沒有這個光明心,做不到這個「恭」,那麼第二步的「熟」的深化,也就是「尋聲找音」就難以實現,也就更不容易談到了第三步的忘聲、忘心,忘身。「音聲相合」,對我們頌經人來說如果沒有這個「恭」,沒有這個「熟」,那也就遙遙無期。只有把這個「恭」,把這個「熟」的基礎打好才能出現忘聲而合真,以至於達「靈」。這五個字說起來簡單,理解起來也不容易,要整體的把握住,環環相扣。不要只注意到現在的「合」、「靈」、「忘」,關鍵是重視「恭」和「熟」。「恭」和「熟」真正做到了,這個「忘」也就不難了。只是掌握靈機的一點感覺,一點動念。今天點破了,把這個心法告訴你們了,你們再去試,我相信只要把第一步「恭」,把第二步「熟」真正把握住的人,這個「忘」和「合」也就自然的出現了。 好,今天對這個頌經心訣我們解釋這麼多,暫時解釋這麼多,下面請大家跟著《道德經》第一段的頌讀體會一下。對於已經比較「熟」的人來說,已經比較「恭」的人來說,請你注意,內觀你自己的心,就在這個胸腔中央,就在這個太極金剛鐲,無極金剛鐲中央,這個區域去觀這個字,尋這個「聲」,找這個「音」。當然這個速度不可能每一個字都觀清楚,那麼主要是抓住觀出來的那個字,哪個字出來你就隨哪個字,也就是「隨觀」,隨著她的出現而觀,而不是想著她出現而觀。這個「隨」字特別的重要,實踐一下這個「聲」,對全面產生的「音」的出現,去感悟一下,體悟一下。還有的同學可以體會一下「忘聲」,如何「忘聲」?其實有的時候確實是在那麼一剎那之間你證得了就得到了,你鞏固她她就發展了。好,我就不再啰嗦了,就邊放邊帶著大家讀這第一章。大家邊觀,邊體會「恭」、「熟」、「忘」、「合」,暫時不要求大家的「靈」。(註:師帶頌,錄音)「 道 , 可道 。 非常道 。 名 , 可名 , 非常名 。 無名 , 天地之始 ; 有名 , 萬物之母 。 故 , 常無欲 , 以觀其妙 ; 常有 欲, 以觀其徼 。 此兩者 , 同出而異名 。 同謂之玄 , 玄之又玄 , 衆妙之門 。 ……」 再講一點,把剛才事情急沒有講完的一點內容補充一下。 這個頌經的心訣當中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集體頌的效應。我們剛才所講的都是屬於專業化的一些內容、心法,心裏面的方法,心訣,這是完整的展開眾妙之門的一種方法。那麼我們補充的一點就是如何看待我們在普通狀態下誦念的效果和作用。就是說頌經實際上存在著個體效應和群體效應。由於經文的本身帶有能量,通過我們誦念能夠展開這個場,把能量不完全性的散發出來,展示開來,所以這裡也帶有一個普及性的問題。實際上這個集體頌當中的作用也是奧妙無窮。雖然可能沒有進入「恭」、「熟」、「忘」、「合」、「靈」的狀態,但是其中有為頌念的「聲」帶動了這個「音」的生成也是一個不可低估,不可小看的能量。這是古往今來確實存在的一種現象。 西方國家也曾經特地組織了這方面的實驗,也就是群體頌念經文能夠減輕某一個區域甚至城市的犯罪率,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效果?其實這裡的經文的「聲」帶動了「音」而抒發了能量,散發了能量。當然,西方有些科學家不僅僅只在這個環節上作了實驗,而且對醫院的病人也曾經作過實驗。就是組織眾多的人一起頌念經文迴向給所有住院的病人,結果這些病人的痊癒率大大提高,治療病程變得短,大大的縮短了,與對照組相比較效果都出來了。還有其他範圍也採用了這種方式,結果是相同的。 頌和不頌群體效應出現的科學實驗結果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向好的方向轉換,減輕、縮短痛苦,改善不良的環境,這些效果都出現了。那麼這些實驗反過來也就反映了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方法的確是科學的,也驗證了這經講過,凡是能囊括陰陽,或者能夠穿透太極弦的一些文章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經」,而且歷史上只有「經」才是永世不衰。她不會消失,她不會像某種科學家的思想那樣有時代的局限性,完成了一個時代的使命那種思想也就難以繼續存在或產生能量作用。「經」是穿越太極弦的,而《道德經》更加奇妙,她是高居在太極之上的。她所攜帶的意境、境界連無極都無法準確的描述她。所以她的能量是極其巨大的。可以說在學習「經」的心法當中,就如《道德經》當中所言的「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這個作用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推演開來。我們可以看到,可以估量到她的無窮的作用力和能量,的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就像東北女老闆雷諾馬來訪,她說他跟道挺有緣的,她講了一個事例,給我也留下了較好的印象。她雖然是中國正在崛起的一個新老闆,但是她卻對道家的文化比較重視。在 SARS「非典」期間,她的公司有將近三百名員工(在瀋陽),她推出一項較好的措施,這項措施就是全體員工每天早上都要集中在一起學習和朗誦。學習和朗誦什麼呢?太上的《感應篇》。結果她的公司整個書聲朗朗,全體員工都積極的去朗誦《感應篇》。而且她還採用了措施和手段,誰先背會了這個《感應篇》獎勵一百元。只要會背了,到財會室去拿一百塊錢。她說,她在組織全體員工每天早上半小時頌念太上《感應篇》的幾個月當中,是她公司成立以來出勤率最高的時期。幾乎沒有人感冒,更不用說感染上SARS「非典」。而且整體員工的向心力、作用力、團體精神、敬業精神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員工的道德水平出現了極其明顯的變化。整個公司的業績直線的上升。而且有的員工的家屬帶著自己的子女來一起念頌,有的子女出現了一些特異的現象:學習成績,表達能力和應變的能力都出現了奇妙的變化。員工都主動的感謝這個總經理出的這個良好的主意和採用的良好辦法。 從這個事例當中也可以說,實踐驗出了集體頌念《道德經》的群體效應,經文的群體效應。任何經文只要我們真心去頌都能夠產生相應的效應、效果。當然,個體頌要注意「恭」、「熟」、「忘」、「合」、「靈」。只要不輕易的排除、排斥她,同樣能產生良好的作用。更加值得推薦的是集體的頌。如果同學們有條件不妨開展這項實驗,在你的家中開始,「修之於家,其德乃余」嘛。早上規定十五分鐘,全家人一起誦念誦念《道德經》的幾個章節,形成規矩,反覆的誦。訓練一個月下來你再看是不是家中更和睦了,家庭的禮氣更足了,矛盾減少了,你這個家長更好當了,孩子更聽話了,夫妻的矛盾減少了。這些試驗,我相信這些良好的效應和作用在你組織好的情況下一定會產生的。如果你是老師,你不妨在你所帶的班級上試一試。就取《道德經》的第一章讓你的學生頌一頌,頌一個月總結一下,看看這些學生是不是好帶多了。這個《道德經》是大家都可以頌的。不像教育部在有的地方開展《三字經》的教育,家長群起而攻之反對,不願意讓孩子接受《三字經》的教育。說那樣會把孩子教傻、教呆。但是《道德經》不同,我相信家長不會反對。頌念可以將我們群體效應發揮出來,這個群體效應發揮出來可以開發學生的智慧。可以做,可以跟校長講一講,大膽的開展這方面的實驗,注意好總結。更何況我們在西北地區還有一所道德教育試驗小學,正在運籌之中。大家不是感到到我們課堂來發言的小孩非常的可愛嗎,非常的純真嗎? 《道德經》是不會把孩子教傻、教呆的,只會教得更聰明,具有智慧,更加符合自然規律,這個能量實際是一種潛在的能量,就像道德的能量暫時還沒有被我們發現一樣。如果誰發現了這個能量的結構,發現她的存在那麼對人類的貢獻確實也就太大了!因為人類只相信驗證出來的東西,對暫時沒有驗證出來的東西總是抱著一種似信非信的狀態,不相信,非常的可惜!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實踐出真知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用這一基本法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法則,進行實驗,注意好總結,看一看這種效應,群體效應。 當然,我們是強調頌經當中的「樸實性」和「專業性」。在「樸實性」當中用好這種集體頌念的效果。只要把握住了頌經心訣的整體綱要,無論是「修之於家」,還是「修之於鄉」,我們都可以廣泛的進行一些科學實驗,使這個德真正的「立」起來、「長」起來,不就是功德無量嗎!什麼叫功德無量?實際上就是一種能量,你放置到四方永遠也不消失。這些最好的作用我們要把她肯定下來,並且保持住,發展她的一些相應方法,掌握其中的一些機變,更好的推廣《道德經》的學習和實踐。 我們在前面講了五個字: 「恭」、「熟」、「忘」、「合」、「靈」,這是每個專業性的,內證道德的人,修真者,應當掌握的。但是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去這麼做吧,很多人是在自然場性的作用力下、正向作用力下才能達到這個狀態,那麼你就不要忘了頌經的「樸實性」和「樸實性」的一些方法。整體的把握住,在家裡,在單位好好的應用。你如果是個老闆,你覺得現在的員工像刺頭一樣難以領導,難以統領,那麼就組織集體頌,在集體頌當中由於每個人的聲都打開了,言於心聲,首先把這個聲規範到了經的要求之中、內涵能量之中,那麼反饋到心裡,對每個人的心都起到了調節的作用,使每個人的後天處在一種校正的狀態,校正到正確的狀態,校正到符合道德的狀態。這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力是通過這個「音」來震蕩,音的「波」來產生的,作為一種功境再一起帶到每個人的大腦之中。同時經文裡面的能量也通過這種出聲的頌,通過音聲的震蕩結合在一起釋放出來反饋到每個人的心靈之中,起到了一種妙不可言的啟迪作用,改善、修改作用。如果說很多的人都應用這一方法,那的確真能產生一種很巨大的變化。 實際上頌經的妙處的確是一部非常高深的高級方法。早在多年前,在未改版的教材中就提到了,那麼今天通過這個機會給大家強調一下這種個人作用、群體作用、家庭作用和社會作用。我們把這個「音」,把這個「聲」科學的應用起來。當然不能離開這個「經」。把這個掌握好了都可以去實踐。希望大家每個人都能成為這方面實踐的科學家,好好總結總結經驗。大的科學家當不成,家裡的科學家恐怕很多同學可以當吧。建立一種共識,大家一起抽一點時間頌一頌我看完全是可以的。 由於這個原因,我們今後每天正式講課前,建議大家,建議管理員就放頌,就帶頌《道德經》的相關章節,使大家在這個群體效應和作用當中逐步的深化,帶往這個 「恭」、「熟」、「忘」、「合」、「靈」的專業境界。 丟開了「樸實性」而專門去談論專業性的東西也就有點顯得像陽春白雪,不能適應一般人了,那樣不符合道的總規律。可以把這兩塊,「樸實性」的內容善加利用,或者把大家帶往專業性的 「恭」、「熟」、「忘」、「合」、「靈」的境界,那麼就需要大家在課堂上,進入課堂之前或之中抽一點時間將自己調整好,進入特定的狀態,去把這個 「恭」實踐好。在實踐好這個 「恭」的前提下來「熟」,完成這個「熟」的變化,大家再一起同步的進入「忘」,從而與道相合,與道的能量相融合,去實踐「敲鐘罄響」,互相「合」、「靈」從而達到「靈妙」的狀態之中。 好今天補充這一點,也是為了防止大家「偏」。
推薦閱讀:

轉盧昭源先生擇日名課
【許西川先生流年逆推】二
【轉載】王虎應先生卦例:比丘特的神箭遇到了牆
「威猛先生」哪兒去了?
道先生講風水:楊公救貧水法與向上飛星水法訣竅

TAG:道德 | 道德經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