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將會改變美國商業版圖的合併

撰文:Tim Loh

翻譯:楊璽

兩家300年歷史的大公司正磋商合併事宜

若合併成功,新公司將分為三大全新事業群

美國化工業巨頭杜邦公司(DuPont Co.)和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 Co.)12月11日正式宣布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被命名為陶氏杜邦公司,雙方各持50%的股份,總市值約1300億美元。19世紀以來這兩家美國巨頭參與塑造的美國商業版圖將重新改寫,一個悠久時代或從此結束。這次合併既是非凡創新,也頗引人爭議。

雖然兩家公司的產品一直飽受批評,比如橙劑(Agent Orange)和轉基因種子等,但最近的爭論矛頭卻指向另一個方面——激進投資者認為兩家公司的集團結構效率低下,應打破這種現狀。

杜邦公司產品

於是,「陶氏化學」和「杜邦」這兩個美國家喻戶曉的名號可能正面臨一場危機。

企業與工業歷史研究(Enterprise and Industry Historic Research)駐紐約負責人、美國金融博物館(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編委喬治·莫里斯(Gregory DL Morris)稱,老字號有很多好處,不能只是因為合併就捨棄不用。

一名分析師建議可以保留名稱,但也要覆蓋到合併後較小的一些業務。

研究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 & Co.駐紐約分析師奧克斯加德(Jonas Oxgaard)在客戶報告中寫道,農業業務可能考慮命名為「新先鋒」,這針對的是杜邦的種子部門。他表示,合併後的杜邦將成為一家特殊化學品公司,生產防彈背心用的凱夫拉縴維等。合併後的陶氏化學則專註陶瓷業務,生產食品包裝等產品。

杜邦公司和陶氏化學均未置評。

杜邦公司的歷史可追溯至1802年。當時在法國出生的E. I. 杜邦(E. I. du Pont)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附近樹木蔥鬱的鄉村,沿布蘭迪萬河岸建立了一系列火藥鋼廠。後來這家公司成長為一家工業巨頭,產品包羅萬象:尼龍、凱夫拉和可麗耐(檯面材料),還有太陽能面板中使用的材料。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歷史學家弗里德曼(Walter Friedman)稱,杜邦是家非常有趣的公司,因為年頭太久了。「可以說是美國商業歷史的活化石。」

美國商業歷史的活化石

陶氏化學的歷史則要追溯至1897年,那時加拿大籍化學家赫伯特·亨利·陶(Herbert Henry Dow)發現了一個新辦法,可以從密西根米德蘭各地水井的鹽水中提取溴元素(在當時是醫藥和感光材料的重要成分)。不出幾年,陶氏化學的業務拓展至氯產品和有機化工領域,到現在已是鼎鼎大名的聚合物生產商。這些聚合物的應用非常廣泛,從運動鞋到電纜塗層的幾乎所有東西里都有它們的身影。

陶氏化學

雖然早已在全球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杜邦和陶氏化學還是留在了當年發家的小鎮附近,彼此總部也挨得很近。杜邦的發展豐富了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文化氛圍,使其不輸於大西洋沿岸那些大得多的城市。米德蘭的小聯盟棒球隊——大湖懶人(Great Lakes Loons)隊則在享用陶氏化學捐贈的球場用地。

當然,兩家公司也各有各的難題。1984年,美國聯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 在印度博帕爾的農藥廠發生爆炸,毒氣泄漏導致數千人死亡。幾年後,陶氏化學將美國聯合碳化物收至麾下。然而即使到今天,博帕爾事件的遺留影響仍對陶氏化學造成困擾。

杜邦則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氯氟烴的商業生產,當時氯氟烴被用作製冷劑,後來發現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杜邦還生產轉基因種子,號稱能保護植物不受蟲害;批評者則指稱轉基因種子會使濫用合成除草劑的現代工業化農業生產方式一直持續下去。

多年來,杜邦和陶氏化學一直處於全球行業領先地位。截至今年夏天功能化學業務拆分,杜邦的全球員工達到6.3萬人,年銷售額347億美元。陶氏化學員工人數5.3萬人,年銷售額580億美元。

陶氏化學

莫里斯稱,即使因為合併進行了裁員,有一些共同財富還是會留下來,比如機構知識、員工與客戶、供應商、銀行人士、監管機構建立的關係等。

莫里斯稱,僅有一個悠久的名號是不夠的,還要做一些品牌管理,尊重品牌背後的歷史。如果只是不管不顧地加以利用,那麼到最後品牌的光輝也會消失不見。

莫里斯說,杜邦和陶氏化學的名號在美國家喻戶曉,這給他們帶來了先發優勢。


推薦閱讀:

葡萄籽,膠原蛋白吃了有效果么,歐緹麗,明治這些保養品怎麼樣?
實用度120%!!美成小仙女的髮型推薦
雙眼皮好看還是單眼皮好看?哪些雙眼皮貼好用?
想讓家裡變美,你只需要這幾樣小東西
線雕隆鼻作為新概念的隆鼻方式,它好在哪裡呢?

TAG:美國 | 商業 | 改變 | 變美 | 合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