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奇門遁甲之術_道教雜談_道教之音_《,道德經,》,與,奇門,遁甲,之術,《,奇門遁甲,
06-02
《奇門遁甲》是傳統的數術預測學之一,它與「太乙」、「六壬」等合稱為「三式之學」。也是古代天文學者的必修課,並作為司天台考試的科目之一。其創作時期出自軒轅黃帝戰蚩尤之時,大約在周秦時代名「陰符」,漢魏時名「六甲」,晉唐宋元稱「遁甲」,明清以來謂之「奇門遁甲」,或者有時稱「奇門」,有時稱「遁甲」。關於《遁甲》的用途,在明永樂十二年欽天監五官司歷王巽曳《景佑遁甲符應經》後序中說「聖人立法、可以出軍征伐、戰勝克敵、遇寇捕賊、立營置陣、出天門入地戶、隱跡藏形,無出其右也。至於民間日用,上官嫁娶、遠行移徒、參賢謁貴、商賈求財、登科取索、萬事皆準,無有不驗,上以利用,下以利民,萬世之良法也」。老子是黃帝學說的集大成者,奇門遁甲術在《道德經》中有多處描寫,今以(一)隱身無患,道高無上;(二)趨生避死,趨吉避凶;(三)皈依三寶,戰無不勝;(四)主動備戰,進攻防禦,為題目抽出幾處寫出,求教於術士方家!(一)隱身無患,道高無上《道德經》第十三章曰:「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得寵或失寵就驚慌失措,像大禍臨頭一樣。什麼是寵辱?寵是指褒揚、偏愛,寵欲人知,不是真寵,故寵為下。得寵或失寵就會驚慌失措,叫做寵辱若驚。什麼叫做貴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驚慌失措及災禍,是因為我有身體;若我沒有身體,我又有什麼災禍呢!這就徹底指出了有身乃是患根,無身即可無患。吾人既已有身,如何才能無身?若是說滅身可以無患,而吾又何存?實則無身有術,即隱身之說。《道德經》是經典全生論著,全生包括內以養生延年,外以攝生驅患亦稱奇門遁甲術,此乃趨吉避凶、趨生避死之術,隱身乃攝生之術。佛家追求涅槃重生、滅身既無患;可見不得《道德經》之要義,僅此一處孰高孰低亦顯而易見。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所以將個人的利益融於天下,貴天下若貴其身,愛天下若愛其身,這樣的人才可以將天下寄託之。道教貴以身為天下,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可托天下。道教是地地道道的華夏名族的心靈救治良方,是漂泊無依的靈魂的家園,也許正基於此,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今附上道教愛國經文一篇,其餘不勝枚舉,再此不贅述。上壇齊舉步虛聲,祝國迎祥竭寸誠。當日陳情金闕內,今朝香靄玉爐焚。皇圖鞏固山河壯,帝道遐昌日月明。萬民瞻仰堯舜日,歲稔豐登樂太平。香供養常清常靜天尊(二)趨生避死,趨吉避凶《道德經》第五十章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此章內容,明顯為古《遁甲》式。《老子》第五十七章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後世「奇門」之名源於此。「出生入死」,乃《遁甲》中的生門死門。所謂「生在生兮死在死」,「出生入死各有其門」。「徒」為徒步,走向。十有三,即十分之三。《遁甲》用十天干佈於九宮之內,三奇六儀有定位,唯六甲隱於六儀之中而無定位,故稱遁甲。三個十分之三,已盡九宮之數。休開生為三吉門。死驚傷為三凶門,景杜中三門或吉或凶。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出生時生命就已經奠基了!據說:「聽說有善於攝生的人,可以人為改變的。走出死門而進入生門。這樣,陸地行走遇不著兕虎猛獸傷人,進入軍隊也不被刀刃殺傷,兕虎雖猛烈,找不到對象用其爪,兵也無處用刃施殺。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沒有走入」死地「去的原因。」這個「無死地」的內容頗富神秘色彩。唯有用《遁甲》說近乎原意。也明白地表示了「攝生」一詞之內涵,為趨吉避凶、驅災除患之術。老子甚慎重,而以「蓋聞」二字引述之。(三)皈依三寶,戰無不勝《道德經》第六十七章曰:「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器長。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天下人都說我行的「道」巨大,似乎不具體。就是因為太大,所以很難具體。如果具體了,「道」就會像每個具體物那樣渺小了。我的「道」內含著三個寶:其一是仁慈(性命),其二是儉(運勢),其三是不敢為天下先(風水)。因為慈愛故能勇敢,充分運用運勢故能取得廣大的成績,不敢為天下先,故能超過所有器物,天人合一。今舍掉慈愛而追求勇敢,舍掉充分利用運勢而追求做事不擇時機,舍掉有力的地形追求軍隊的前行,必死無疑。有慈愛之心,戰必勝,守必固。天道的運行是有利於慈愛的。此章寫出老子對作戰的論述,三寶:戰爭中決定勝負的三個主要條件。慈為性,為命,為性命,夫慈者謙讓,眾歸悅服,引申為人和;儉為充分利用,為運勢,運勢強勢應奮力做為,引申為天時;不敢為天下先,為不能貿然前進到對方陣地上,因為本方陣地為為風水寶地,引申為地利。戰爭中天時、地利、人和為三寶,老子提倡人和為戰爭中首重因素,孟子對老子這一說法極為崇拜。(四)主動備戰,進攻防禦《道德經》第六十九章曰:「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扔無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遁甲》與「太乙」、「六壬」合稱「三式之學」,太乙占國運,六壬佔百事,遁甲占兵機。中古代,一切傳統學術首重天道,遁甲也不例外。《遁甲》為兵機而設,首重主客之分,《遁甲大全》太公曰:凡主客不定,變化莫測,故主客不定之象。或以先動為客後動為主。或以先動為客靜為主,或以先聲為客後聲為主,或以天盤為客地盤為主。諸事統有用決,成敗勝負皆貴乎主與客之緊要也。用兵指揮戰陣的箴言是:「我應主動備戰,採取攻勢而不敢被動應戰採取守勢,離卦為戈兵,戰爭之事,數為九,進為坎卦,數為一,為兇險,休門;退為艮卦,數為八,為少陽之氣,為生門。所以「不敢進寸而退尺」。行軍布陣運用奇門遁甲術,行軍不被敵人發現,戰爭動員不被敵人輕易察覺,戰爭進行時,敵人必敗,未發動戰爭,動用武器時,敵人已怕。最大的禍事就是輕敵,輕敵就幾乎喪失了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所以,兩軍對陣,在兵力相等的情況下,誰勝誰負,其結果取決於哪支軍隊剛健、勇敢,就能勝。哀是戌,戌是滅的意思,指萬物皆哀滅,戌為十二消息卦之一,十二地支來源於《歸藏易》,在奇門遁甲中戌為乾卦,為剛健、勇敢,為開門吉!結束有些專家、學者研究《道德經》武斷地認為:老子反對戰爭,鄙人不敢苟同。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崇文尚武的名族,炎黃時期中華名族就應經進入了文韜武治的文明時代,中華名族也是一個崇尚智慧的名族,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除法家外,無不崇尚智慧,老子也不例外。老子的政治主張和黃帝的思想是一致的,希望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反對為了個人私利而發動的不義戰爭,對於那些很難教化的蠻夷之地,只好為了國家和名族的發展,採用征伐的手段,使之重歸於「道」的路上!自知限於水平,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切盼讀者指正,不吝賜教!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企劃小哥哥】行走在愛與恨之間
※寫在23歲第一天的一些碎碎念
※釀酒的基本原理與過程:
※花自飄零水自流,富豪能有幾多愁【百家雜談】
※轉載:凡耳之所屬皆從爾——開創時代的蒂德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