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曆法與紀元20110522

中國歷史上的曆法與紀元2011-05-22 14:40:24 來源: 新民晚報作者:丁凌華

  ▲ 《春秋》書頁

  ▲ 劉師培

  ▲ 《爾雅》書頁

曆法和紀元都是與時間的長度有關的。我們的祖先在長期觀察自然的過程中,發現時間是最為詭秘的,其無色無形,似虛卻實,決定了人類與萬物生命的大限,必須要有一些看得見的客觀坐標來丈量其長度。於是以一晝夜為一日,以月亮的盈虛圓缺的一個周期為一月,以氣候的春夏秋冬的一個輪迴為一年。但這種時間的長度畢竟過於粗糙,尤其是無法確定年、月、日三者間的精確關係,於是就有了曆法。文字發明以後,出於對祖先的崇拜和對鬼神的畏懼,需要記錄幾十年、幾百年的祖先活動與自然或人為的災情,年與年之間需要一個時間遠近的排序,和一個確定遠近的坐標,於是就有了紀年或紀元。

曆法是確定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關係的法則,曆法主要可分為陰曆、陽曆、陰陽合曆三種:陰曆是根據月亮望朔圓缺的周期制定的,也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一個月。我國古代用的就是陰曆,每個月為29天半,所以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但是每年的哪一個月算正月也就是第一月呢?於是就有了夏曆、商曆、周曆、秦歷的不同,夏曆就是我們今天還在用的陰曆,以夏曆為標準,那麼夏曆是以一月為正月,商曆則以十二月為正月,周曆以十一月為正月,秦歷以十月為正月,每個新曆都比前歷提前一月。所以我們閱讀先秦古書記載的時間,首先要搞清楚它是採用哪個歷?比如《春秋》用的是周曆,《左傳》用的卻是夏曆,《春秋》里說正月,在《左傳》里則是上一年的十一月。中國從漢武帝以後就固定改用夏曆了,也稱農曆、舊曆。中國古代的月的長度是按照月亮繞地球周期確定的,但它的年的長度仍是按地球繞太陽周期確定的,年和月無法精確統一,於是就有了每四年一個閏月來協調,所以中國古代的曆法嚴格來說是陰陽合曆。

陽曆則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周期為基礎制定的,地球繞太陽一周就是一年。陽曆也分為12個月,但是跟月亮的圓缺沒有關係,「十五月亮十六圓」指的是陰曆,跟陽曆的15、16沒有關係。但是中國人講的24節氣卻是和太陽有關的,因此在陰曆里節氣的時間很不固定,今年在二月,明年就可能跑到三月去了。而在陽曆里,中國傳統的節氣則是比較固定的,因為節氣是和太陽有關的,比方「春分」永遠是陽曆的3月21日或22日,「清明」永遠是4月4日或5日,「夏至」永遠是6月21日或22日,等等。陽曆也有多種,最早的是古埃及的太陽曆,被古羅馬繼承後又創立了儒略曆和格里高歷,今天公認的陽曆就是格里高歷,也叫公曆,是在羅馬帝國初期創立的。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陰曆,從1912年開始改用陽曆,這是和世界的一次大的接軌。

紀年是確定年與年之間的關係排序的,紀元則是紀年的最重要的坐標,也就是確定紀年的起算點,這個起算點就叫元年。世界上的紀元五花八門,很多跟宗教特別是教主的活動有關,比如佛教紀元以公元前543年釋迦牟尼涅槃之年為元年,即東周景王二年;伊斯蘭教紀元以公元622年為元年,這一年穆罕默德從麥加遷往麥地那,相當於中國唐朝武德五年;猶太教紀元為公元前3761年,這大概是紀元中最早的了,那時候的中國夏朝還沒開始,大概處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所以這個紀元是比較荒謬的;基督教紀元以耶穌誕生為元年,這也是今天世界上公認的元年,因此叫公元,相當於東漢平帝元始元年。除宗教外,各個國家都有紀元,比如希臘紀元以公元前766年為元年,這一年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國這一年是東周平王五年,春秋時期剛開始;日本紀元從公元前660年神武天皇在位為元年,相當於中國春秋的中期,東周惠王十七年。

嚴格地說,紀元只應該有一個元年,一個坐標,才能將漫長的人類歷史串成一個時間上前後的序列。但中國古代的紀元卻有無數個元年,每個帝王都把自己登基後確立新元年的舉動稱為「改元」,一個紀元多則60年(如康熙、乾隆),少則幾個月(如明光宗的「泰昌」年號),中國歷史的時間長度就是由無數個「新紀元」連綴而成的,實際上就等於沒有紀元,只有紀年。中國古代的紀年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帝王紀年,從《春秋》以來的編年體史書、從《史記》以來的紀傳體史書都是採用帝王紀年。帝王紀年又可分為尊號紀年與年號紀年,大抵漢武帝以前以帝王尊號紀年,漢武帝以後則以帝王年號紀年。比如《春秋》起始為魯隱公元年,結束為魯哀公二十七年;劉邦在公元前206年即位,這一年就稱為漢高祖元年,到十二年他死了,這個紀年就結束了。漢武帝以後有了年號,就以年號紀年,比如唐太宗在公元627年即位,年號貞觀,這一年就叫貞觀元年,23年後他死了,這個貞觀紀年也就結束。帝王紀年的最大問題是時間重疊,前一個帝王的末年與後一個帝王的元年往往重疊在同一年,如三國魏時曹芳的嘉平六年和曹髦的正元元年就同在公元254年,唐玄宗的天寶十五年與唐肅宗的至德元年也同在公元756年;最常見的,是同一個帝王的兩三個不同年號重疊在同一年,如漢武帝元鼎七年和元封元年同在公元前110年,武則天的天冊萬歲二年、萬歲登封元年、萬歲通天元年也同在公元696年;甚至有三個皇帝、四個年號重疊在同一年的,如東漢末年的靈帝中平六年、少帝光熹元年、昭寧元年、獻帝永漢元年同在公元189年;這些複雜的情況使歷史學家在作公元換算時經常出錯。帝王紀年最為規範的是清代,雖然入關前如皇太極時期也有重疊,但自1644年順治帝入關至1912年宣統帝退位,268年間一帝一年號,新帝即位後改元也必始於第二年的元旦,年號間從不重疊。

第二種是干支紀年,也稱甲子紀年。既然單憑帝王紀年比較混亂,為了讓紀年有一個連貫性,中國人創造了「干支紀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配合,組成60個干支年一個輪迴,比如甲子年、丙寅年、戊戌年、辛亥年等等。60個干支年在一個人一生中夠用了,不會搞錯,但記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當然不夠,好在中國的書面歷史從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開始記載得很完整,沒有缺過一年,所以只要有朝代、有帝王、有干支,一算就知道是公元多少年,絕不會錯。干支紀年至今在陰曆中仍在使用,如2011年春節後即為陰曆辛卯年。

第三種是太歲紀年。太歲即木星,以木星繞太陽運行一周為十二年來計算,主要是在漢代以前所採用的紀年法。如《爾雅》《史記》中均有記載,其名稱與天干、地支皆可對應,如甲寅年稱為「閼逢攝提格」,戊戌年稱為「徒維淹茂」,等等,可以說是干支紀年的前身。

清末西學東漸,維新黨和革命黨起來,對舊王朝的紀年很抵觸,再加上幾千年的泱泱大國沒有系統的紀元總覺得不舒服,因此就想造出一個紀元來。於是就有了四種紀元說:

一是康有為主張的孔子紀元,康自己主張的是以孔子誕生之年(公元前551年)為元年,但其創辦的上海強學會機關報《強學報》則在1896年1月12日的創刊號上標示紀元為「孔子卒後二千三百七十三年,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是以孔子卒年為元年。

二是章太炎主張的以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為紀元,因為史書上從這一年開始才有了明確的紀年。

三是高鳳謙(曾任浙江大學總教習、上海商務印書館社長、復旦公學校長、《辭源》主編)主張的以世界通用的耶穌誕生之年為紀元,也就是公元紀年。

四是劉師培主張的黃帝紀元,1903年夏,當時比較傾向革命的著名學者劉師培發表了一篇《黃帝紀元論》的文章,鼓吹從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開始紀元,文章的署年便是「黃帝降生四千六百一十四年閏五月十七日」,其依據其實是從北宋邵雍的《皇極經世書》推演而來,但正如錢玄同所指出的:「然實無歷史的根據。」這篇文章其實只反映了當時革命黨人反對帝制和反立憲派的情緒,後被1905年創辦的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所首先採用,發刊號刊登了黃帝畫像,其版權頁署年即書「中國開國紀元四千六百零三年」,它的計算方法是:公元紀年+2698年,比劉師培計算的少了13年,亦不知根據何在。《民報》之後,革命黨人的書報紛紛採用黃帝紀年。

1912年1月2日,即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第二天,向全國發表改元改歷通電:「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但這個通電改得很奇怪,它的曆法改用陽曆,也就是公曆,但它的紀元卻不用公元,而是創造了一個中華民國紀年,其實還是不脫帝王紀年之窠臼。並且不是稱「以大清宣統三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而是以革命黨人書報中採用了僅僅不到七年的黃帝紀元為正統,來作為中華民國紀年的鋪墊,這就給了黃帝紀元以合法性。中華民國紀年在大陸上用到第三十八年也被廢棄。

大陸上以公元紀年取代中華民國紀年則開始於1949年9月27日,即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紀年。從此曆法和紀元都採用公曆與公元,沒有所謂中國特色了。

今天的陰曆,只用來昭示幾個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的準確日期,以及佛教寺廟初一、十五的免費開放而已。至於干支紀年,大概只與生肖有關,以及文人墨客偶爾拽詞,寫寫「辛卯年吉祥」之類的賀卡或者「甲申三百年祭」之類的文章罷了。


推薦閱讀:

中華曆法文化
為什麼會上13個月的班,秒懂東西方曆法
(1)歲差對古代曆法的影響[轉]
藏曆節氣的劃分
瑪雅曆法石碑碎片再出土 2012預言或被推翻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曆法 |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