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33/69(發大誓願第六)

33(發大誓願第六)就是這樣迴向啊,我們這樣迴向跟《往生論》就很恰當了,跟這個經就很配合了,因為它是凈土宗曇鸞大師的。願生我國就是咱們的目的地了,願我共一切眾生都生到極樂世界,十念,乃至十念,乃至十念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念的不多,乃至只念了十念,念多了更好,乃至是這個意思。十念呢,《觀經》說:"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第十六觀,眾生在臨終看見地獄了,讓他觀想,觀想不成,就改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念十句,地獄就消滅了,就往生了。我有一個老朋友的弟弟就是這樣,趕緊念佛吧,大家都念,他自己也念,這個時候是真誠啊!你地獄都看見了,你還信不信?轉眼油鍋裡頭就是你了,刀山上的就是你了,這時候想不想躲開,這時的念就真誠了。他弟弟念了之後,大家又助念,地獄沒有了,佛來接了。這個就是二三十年之內的事情,這個人姓王,他是名醫,在中醫學院當輔導,江蘇省人民代表,他弟弟的事。所以十念稱阿彌陀佛就可以。十念怎麼解釋呢?觀經的話就是念阿彌陀佛,丁福寶的《無量壽經》"箋注"說十念就是十遍稱名,望西的解釋"經十念頃,專稱佛名,為十念也",也是稱佛的名字。有人這麼問:"經中只說十念,沒有說持名啊?"為什麼解釋為持名啊?我們念佛還有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相念佛、實相念佛。十念怎麼見得就是持名啊?宋譯說得很清楚,宋譯是無量壽經原文,因為翻譯是有局限性,說:"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發至誠心,堅固不退,彼命終時,我令無數比丘現前圍繞,來迎彼人,經須臾間,得生我剎"。宋譯這裡,"念吾名號",只能解釋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作任何其它解釋,這是有根據的。還有《般舟經》中也說,阿彌陀佛對菩薩說:"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觀經》剛才說過了,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以這就可以證明,這十念,確信無疑,就是指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但是,古來有些注經家對於這個十念有不同解釋。凈土宗善導大師有大功勞,他改正了一些在他以前古人的一些錯解。古人有些人認為三輩往生的上輩是菩薩的事情,不是凡夫的事情。所以有人說了,十念是上品人的事,上品十念可以,因為他至心,窮盡心源,一念也可以往生,他們認為是這一種,不是指下品,不承認下品十念可以往生。他還以為十念是什麼?《彌陀發問經》彌勒將來還是弘揚凈土的,大家不要認為彌勒就是弘法相,他來娑婆世界度眾生就是法相,不是如此,法相當然要說,《無量壽經》最後要託付給彌勒,彌勒所問的還是凈土法門,《彌勒發問經》中佛答覆彌勒的話,這個十念他講的很深,我們簡單的說一說。"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養國土,何等為十。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往生。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五者,身心清凈,不染利養。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九者,近於覺意,生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所以這裡很深,例如除去諸根,正念觀佛,誰辦得到?所以《宗要》說,如是十念,不是凡夫所能。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菩薩也往生極樂世界,無量菩薩都往生,這是指的那些說的,這樣的十念。如果說是阿彌陀佛發了第十八願是讓這樣程度的人十念才能往生,那麼凡夫怎麼辦?所以這些說法不符合凈土宗普度的本義。所以日本的義寂說,他就是拿觀經下品十念就是念阿彌陀佛,來註解第十八願的十念是很對的。望西也是反對上面這種說法,這個十念要這麼深?望西說宗家(宗家他們稱善導,他們對善導非常遵從,稱為宗家,他們的本宗、本家、宗家)不爾,今之十念,但是口稱。這是善導大師的意見,善導大師改正了一些前人的錯誤,所以日本人最尊敬善導。有的日本人說阿彌陀佛是第一代,善導是第二代,日本接著就第三代了。他們尊善導是彌陀化身,蓮池大師雲棲說:善導縱然不是彌陀化身,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流。善導說這十念就是口稱,沒有包括那麼多內容,那麼多內容只有菩薩才能做的到。就是嘴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也是想著阿彌陀佛。上者,你根基好,一生都在念。最低的只念一聲也可以往生,臨終獲得一念凈心,得到、達到窮盡心源,極清凈的心,達到這樣的凈性,這樣一句,這個功德,也可以往生。所以這就把過去的兩種不同說法,十念到底指深指淺,我們還是歸到凈土宗、彌陀、釋迦牟尼的本意,就是指口稱就是了。"至心信樂"。《觀經》上介紹那個人見了地獄讓他念"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這個願是至心,《觀經》也說,至心令聲不絕。那麼大家就懷疑,至心到底指的是什麼心,到底怎麼算十念?這裡,我們可以引用鳩摩羅什大師的話,這個最恰當了,我們就可以明白,我這是不是至心,怎麼叫十念。譬如有人在曠野中遇見惡人,碰見強盜了,拿著槍、拿著刀,想要殺他,這個人趕緊跑,看見一條河,後邊有追兵,前邊有河,如果不渡河命難保,這時就想,要活命就渡河。到了江邊,你體會這是什麼心情,怎麼過這河,我穿這個和尚衣裳渡,不好過,脫,來不及,追上了,怎麼辦呢?他想的就是這個事,怎麼過河,沒有別的,他不會想:「我還有兩萬元帳還沒還呢,怎麼要帳」,什麼事也不想,這個時候就是想渡河,就是這樣一個念頭,沒有其他的念頭。你修行念佛就是跟這一樣,這就對了,就是至心,這就很具體,不是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一會兒想這,一會兒想那,唯獨就是這麼一個想法了,沒有間斷的念,達到十句就叫十念。上面是鳩摩羅什的話,就是身在此時,心有所思,就是怎麼過河,沒有別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叫做一念,這樣的念累積到十個就是十念,這樣念佛,念到第十句就是十念。底下再引申一下,把前面這兩種圓融一下。《宗要》說,現在經的願文里說的十念,具有隱密(不大明顯的叫隱密)、顯了(明顯)兩個意思。顯了的十念,說的明白大家都懂了,就是我剛才說的,羅什大師所說的十念。隱密就是上面《彌勒發問經》中,慈心等十念,那樣的十念。義寂說: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此等十念,這話說的好。他就是說,你按照鳩摩羅什所說的意思這樣十念,你自然每一念裡頭就具足了彌勒所問的十念的內容。這個意思就是《華嚴》的意思,一和多,你真正能夠專一,多就出來了,所以寂就能照。你真正一了,萬法歸一。歸一,歸何處,你現在管歸何處幹什麼?你現在歸一再說吧,你萬法還沒有歸一,你(先)歸一,你真正能專一,能到鳩摩羅什這樣的十念,到彌勒所問所說的十念,那些功德也就都在裡頭了。一就是一切,一切的垢污染都沒有了,不念其他事了,無所住,念還在生其心,一念生心,這樣念那功德就不可思議了,無限大。所以這樣的十念之中自然隱含深密之深意,這句話就道破凈宗的玄妙、微妙的意思。世上人多喜歡談玄說妙,而不知道最玄最妙的是什麼?最玄最妙的就在平常之中,所以宗門說平常心是道。平平常常、老老實實、綿密地去念,自然暗合道妙。於念念之中就是一念,念而無念,所以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為最易,靠打坐,靠坐觀,靠什麼什麼,靠研究教,困難很多,只有這樣才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念佛可以有如是功德,因為念念暗合實相故,暗合道妙,自然契合了無住生心,無住生心要到了別教的菩薩才能達到,凡夫怎麼能做的到呢?如果說我能無住生心,我告訴你,你犯了大妄語戒,那是要入地獄的保證。未得謂得,說是得沒有證,沒有開悟說自己開悟了,大妄語!那麼這個十念就清楚了。這麼念的話,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蓮池大師說:《觀經》說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念念是理一心,這很難懂,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念念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不想一想,八十億劫是多麼長時間,罪是什麼罪,是生死重罪。八十億劫這麼長的時間所犯的無量無邊的生死重罪,一句就消滅了。蓮池大師是彌陀化身,理一心,到了理一心,總之是不可思議。所以夏老師說:"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你不知道,總喜歡玄妙,不知越玄妙就越遠。底下又一個問題,十念就可以往生,唯獨除開五逆和毀謗正法,《觀經》說五逆都可以往生啦,這裡為什麼五逆不行,這很好解釋,因為多了一個毀謗正法,五逆還可以往生,五逆加上毀謗正法除外,這一條他不適合。毀謗,毀的意思和謗一樣,就是把人家的罪惡說的過其實了,就叫做謗。別人的話不是不可說,但是不要過實、添枝添葉,添葉就成為謗。你要是謗的是法,謗的是大德,你的罪就很大了。五逆可以往生,加上謗正法就不能往生。有人就設問,如果有人謗正法,不五逆能不能往生?五逆不謗正法可以往生,只謗正法,他沒五逆,可以不可以往生啊?一般人就想,這個只是說說而已,寫寫文章而已,沒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等,那麼他可以往生了吧,恰恰你想錯了,不行。這是曇鸞大師說的,二祖啊,為什麼,他沒講理由,講了一個事實。五逆十惡入了阿鼻地獄,將來世界要毀的時候,一個大爆炸,都沒了,地獄也空了,地獄的人都解放了。但是謗法的人,在這種情況下照樣不解放,換一個地方,轉移了,那個地方還有地獄,到那個地方去受罪去。為什麼呢?毀謗正法罪極重,別講理由了,為什麼罪極重?佛法都是有據有理的,沒有武斷的,我的法觸犯了不行,不是這個意思。曇鸞大師說的很好,為什麼會犯五逆呢?就是因為他沒有正法,如果人知道因果報應,為善得福,為惡要受報,解除貪嗔痴,聞見了正法,他就不會五逆了。五逆根源在於沒有正法,因此謗正法你的罪比五逆還重。這個地方咱們就把這個跟觀經都分別解釋了。底下還有一個解釋,又一個新的意思,是善導大師的,他這更慈悲了,他說,這都是為了讓眾生警戒,不要犯了這樣重的罪,所以說五逆、毀謗正法,這兩個罪太重了,不得往生,不是說你犯了這個罪,佛就不再攝受你了,你如果犯了這個罪,你還可以懺悔,你還可以得到攝受。但是生了之後你有三種障礙,在蓮花中不能開,見不著佛和聖眾,聽不到正法,更不能出去供養諸佛,沒有別的不好。日本佛教也說唯除五逆毀謗正法是什麼原因呢?是對沒有造的人來說的,對沒有造這個罪的人來說的,警戒你,不要造這種罪了,是止惡。但是已造者,已經造了的,你能回心向善懺悔念佛,還是攝取,沒有遺漏,彌陀的大願是攝受無盡。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迦牟尼佛所以到世間,就是要說阿彌陀佛本願海的功德。所以善導大師,對凈土宗的看法,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出現就是為了說這個來的,說《阿彌陀經》,說《無量壽經》,說《觀無量壽經》。上面看來這兩個矛盾,一個說不行,一個說也還行,到底怎麼樣?我們可以這樣看,《論注》之說,就是一種抑止之意,令人千萬不要謗法,不要五逆十惡。《論注》說:"此生愚痴人即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這樣愚痴人他在那兒毀謗,他還會發願求生凈土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不得往生。《觀經疏》所說的當然成立,他既然都謗法,他怎麼能夠明白,他認為佛法都是不對的。《觀經疏》是顯彌陀願力是無盡的,五逆謗法果然臨終還能念佛,懺悔發心,你還可以往生。這一種人一億之中難得有一兩個,你想想看,他的觀點,他的思想都是不贊成,最後會懺悔,很難得,所以兩說並存。最後就是讚歎第十八願,善導大師的話在裡面啦。《甄解》說:"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遍攝一切,所以說:"謂由此願故",因為第十八願使眾生能生到無三惡趣的國土,沒有惡趣,不再生到惡趣,都相好,都有神通,而且都還得到滅度,圓一切德,消一切障,入光壽海故。為什麼如此?因為有無量光、無量壽,這樣的大智慧海之故,所以此願殊勝,此願就是攝受眾生,都能得往生的願。所以《箋注》說,這一願是大願中的王,所以這個願就顯出彌陀的究竟方便,一乘願海。大願之海是一乘,一切眾生讓他成佛,這個願就指出六字洪名,大家稱名。凈土宗就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的功德啊。這個名號是什麼呢?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名號就是佛所證得實德。聲字就是實相,諸塵皆實相,這是密教的話,聲音和字,也就是說在"大楞嚴"三昧的境界中,首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先是破妄,後來地水火風空都是性德,妄了就是真,聲和字都是實相。因此持名的功德就是佛的果德,而且聲字就是實相,所以第十八願的功德不可思議。【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底下就要講發菩提心了,「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這是聞名發心愿,後頭還有臨終接引願。書里引證的比較廣,我們把重複的和差不多的精簡掉了,我們挑選一點,精簡一點,適應時間,關於發菩提心,我們把元曉師在《宗要》解釋,拿出來給大家介紹,因為他非常重視《無量壽經》。元曉是朝鮮人,《無量壽經》的注釋中國古代就有兩本,另外兩本都是朝鮮人,一個是元曉,一個是憬興,我們國內對《無量壽經》的研究不足,現在我們要回頭。元曉對凈土宗的著作還不只是一本。朝鮮佛教是不錯的,禪宗也是不錯的,當時水平很高,覺悟很高。元曉《宗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特別重視發菩提心,所以拿來給大家介紹。他講了兩種:一者隨事發心,二者順理髮心。"隨事發心"在前邊《往生要集》里是"緣事菩提心",這叫隨事發心;"順理髮心"在《往生要集》里是"緣理菩提心",也是密教的勝義菩提心,殊勝的勝。第一種緣事菩提心,和【66-00:01:41,似乎音為:四弘四願】是一致的,煩惱無邊誓願斷之,是如來的斷德正因,善法無量願悉修之,願去修,這是如來的智德,修這麼多法啊,很大智慧;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是恩德的正因,對眾生有恩啊。所以三個德,斷德、智德、恩德合起來無上菩提之果,無上菩提圓滿證之。這樣就是三心,就是無上菩提的因,因、果,既然是一個因一個果,當然是不同,但是兩個都無所不包啊。經中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發菩提心,當初發心是一種,畢竟成就又是一種,初發心是因,畢竟成就是果。這兩個雖有不同,但是兩個沒有分別。你有這個因定得這個果,從黃河的這個因發源起一直流到大海,從地圖上看大海和黃河不都是一片水嗎?哪能划出界線,都連著,一個是果,一個是因,畢竟發心二無別,黃河的水畢竟流到大海。如是二心先心難,這兩個心中,初發心難,所以我們要珍重自己,真要發菩提心,千萬護持,不要退。咱們第一班的畢業生就有,要好好護持。如是二心,在這煩惱惡濁中,你能發起菩提心,火里生出蓮花一樣,如是二心,先心難。我既已經發心,你只要護持就可以了,但是你能在這種情況下,疊說紛紜、群魔亂舞,在這種時候,你能發出正覺之心,正的覺悟這很難啊。"自未得度先度他",大乘心先要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對初發心的人要頂禮,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這樣就是發菩提心,這個心的果報己成佛果。但是有華報,華報是往生凈土,菩提心量廣大無邊,無有極限,所以得到往生,只為花果成佛作為實果,這個就是隨事發心,斷德、智德、恩德。順理髮心,信解諸法皆如夢幻,《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相信,有的人讀了並不信,得到美金,不當是幻夢,是命根子,沒有真理解,要真相信,非有非無,離言絕慮,原理是很高啦。不是前頭,很難啊,比成佛還要先受頂禮啊,這個更不容易。非有非無,離開兩邊。一般人不是著有邊,就是著空邊,佛說諸法空,未空諸有故,若不著於空,諸佛不能度。講諸法空是幹什麼?著有就是空,就是執著"有"就是空。你著了有,佛就沒法度你了,所以是非有非空,不落兩邊,是邊見。見惑中,頭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邊見,落在兩邊,不是此,就是彼,不能圓融,非有非無啊。離言絕慮,離開言說,沒有思慮,絕慮,思慮之路絕了,所以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這是行不到的地方,若是你走所能達到的地方,你怎麼能到走不到的地方呢?你得除盡有所得的心。《心經》說:"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有所得、有所求,好的是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說法等等,這都是有所得心。離言絕慮,依此信解,以這樣的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沒有煩惱善法的區別,不見煩惱和善法。不是無,而是不見,不見什麼?不見他們的分別。而不拔無可斷可修,一個老居士說這裡錯了,拔無是什麼?日本人和高麗人的看法,在譯註中拔無就是排除,拔不就是排嗎,無不就是除嗎,不排除,不見有煩惱善法,但也不排除有煩惱可斷,有善法可修。有人說有煩惱可斷,有善法可修,有人看到煩惱、菩提的分別,沒有分別,沒有可斷可修了。下邊發願,願意煩惱無盡誓願斷,一切善法誓願修,有這個願去斷去修,而不違於無【66-00:10:00,似乎音為:願】三昧,我們要體會這部經,經中好多地方是這個樣子,我們要圓融,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要度無量有情,而沒有能度所度之別。故能隨順於空無相,這才是隨順於空,隨順於無相,一般都把空和無相體會偏了,成了頑空,把無相當作沒有,當成龜毛兔角了。如《金剛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順理髮菩提心,如是心不可思議,這是發菩提心,順理髮菩提心,隨事發菩提心,有可退義,這是一個缺點,隨事發心,還可以退,像舍利弗到了六度發大心,別人找他要了眼睛,得了一個,又得一個,第二個得了臭了、踩了,這個還不行,我不幹了,我不度人了,所以退了,我別度人了。所以「隨事發心,有可退義」,這是舍利弗的例子,而且是不定性的人亦能得發,不定性,也可以發。順理髮心沒有退轉,因為他合乎這個理啊,沒有退轉之因。菩薩性人才能得發,決定成菩薩的人,就是已經證了菩薩了,如是發心,功德無邊。就是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諸佛窮劫來說的功德也說不盡,這就是這兩種發心。咱們這兒的發菩提心就是這兩種,都可以。所以品位不同,都是智慧的問題,智慧太差的人生邊地,現在有人期盼神通、期盼入定,不知道智慧比定、禪定、神通重要的多。《勸發菩提心文》說:"發菩提心是諸善中王。"善中之王,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這是魔做的事,這是《華嚴》的話。《無量壽經起信論》曰:"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菩提心是佛的本源,為什麼成佛,因為菩提心,是慧命,是智慧的命,比我們生命重要。你有生命不見得有慧命,有時保住了生命,可是斷了自己的慧命。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所以佛教中師父的恩比父母的恩重,父母給你身體和生命,善知識給你的是慧命,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才發此心已成佛道",所以初發心時便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圓教就是這個意思,原話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前邊有「如是二心,先心難,是故頂禮初發心」,初發心功德很大。為什麼這個心這麼重要,因為初發心後與五種智慧相應,以與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上無倫最上勝智相應故,是菩提心和智慧相應故,所以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本經是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見發菩提心是首要的事情。第十九願是聞名發心,後面還有聞名得福,聞名得忍,此願是"亦可",現在改一改,改為"理應",應當解釋為「因為聞了佛的名號,得了佛的加被,而引發了聞名得福,或者聞名得忍」,都是如此。"修諸功德晝夜不斷"。六度的功德都要修,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以上大願大行不退轉,沒有改變,注意善根迴向,用善根來迴向,迴向什麼?願生我國,極樂世界,一心念我,一心過去解釋過了,就是堅定信心,這個心不為他心所奪,什麼憎恨心、榮譽心,把念頭搶過去了,所佔領了,就不行了,一心就是堅定信心,不為他心所動搖。如《教行信證文類》說:"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也是解釋過了,一心就是心無異念。《止觀》說:"一心者,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余緣"。一心念我,一心專在這一事上,心不余緣,不想其他事。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上面所說是事一心,入了諸法實相就是理一心。一心念佛,沒有告訴你一定是事一心,理一心,都好。現在說不上是事一心還是理一心,你先從不去想別的事入手。善導大師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遠,念念不舍",就這樣專念,行也念,住也念,坐也念,卧也念,不管時間多長,念念不舍。善導大師念佛,當年在長安城裡沒有不念佛的,他教大家念佛,他念一句佛就是一道光。現在有個邵康,也是凈土宗住持,念一句「【66-00:18:55,似乎音為:南無阿彌陀佛就出一座佛像】」現在我們不以這個來教導,但確實有這樣的事情。就這麼不雜余念,已經合乎一心念佛了,你就這麼去念,慢慢自然而然就會達到理念了。彌陀要解里說,從事持達理持。前面說聞名發心是第十九願,是因。是聞佛的名號發菩提心,修種種功德,不退轉,迴向極樂世界,晝夜不斷念,就能往生。【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底下是第二十願。一共二十四段,段是二十四,願就是四十八。底下是臨終接引願,"臨終佛來接引,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諸大菩薩都來接咱們,現在面前,他看到了。"經須臾間",很短的時間,四十八分鐘,就生到極樂世界,做阿惟越致菩薩,就是阿鞞跋致菩薩。臨終時候人是混亂的時候,宋朝靈芝師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識神做不了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你這一生所做的善事、所做的惡事,這些個種種他都要發現,人臨死時,一生所作所為都要在心裡頭體現。你做的壞事心中特別痛苦,還有起惡念、起邪念、要吃的,種種很多很壞的現象。"或生繫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要受煎熬,這是臨終顛倒,四大分離苦不可言,加上要顛倒,這時要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的,沒有深的修持是辦不到的,這時全是仗著彌陀大願的加被。《圓中鈔》說:"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一切沒有斷,不但沒有斷,伏都沒有伏住,壓一下怎麼壓得住呢?"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在臨終心不顛倒而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自己是沒有辦法了,這就是很顯著的分別,是藉自力還是靠他力。在禪堂里要靠楞嚴咒,沒有咒的加持,你打坐就著魔了,你不能念咒,要把咒寫在那裡。你完全靠自力,種種因緣干擾,自力不能主持。下面是《圓中鈔》的話"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救濟你,雖然不是正念,而能正念,這個正念是佛的加被力,我們都不可能離開佛的加被力。現在我們做的事情,都在佛的加被力之下了。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才能圓滿所願。我們再來引證小本唐譯和《悲華》兩個經,玄奘翻譯很詳細,比鳩摩羅什詳細,《稱讚凈土佛攝受經》中說:"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悲華經》更清楚了:"臨終之時,我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以見我故,以歡喜故,他就歡喜了,有佛來接了,入了無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即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故得寶真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顯出他力臨終接引非常重要,臨現其前,做阿惟越致菩薩。(在學習中遇到不確定處,請以錄音原話為準。)原稿的提供者:天津居士、應化居士參加初次修訂校對的蓮友網名(按開頭字母循序):安住、bzheng2005、比煙花寂寞、dong、尕丫兒、H2O、弘明、境隨心轉 、南無阿彌陀佛、清寧、隨緣、天下無賊、Wendy、雪野、鷹、易者、只愛白玫瑰
推薦閱讀:

《跟我學預測》系列講座─第八講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第三集)
王元五老師愛心家庭講座(五)夫妻之道
劉東亮老師《金剛經》講座 (67)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