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情真意切陳景潤

陳景潤?

作者:閱讀公社綜合整理

來源:新華網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景潤因病逝世。今天,是他逝世20周年的日子。我們編輯整理此文,以示紀念,同時向讀者展示在科研之外,血肉豐滿、情真意切、愛妻憐子的陳景潤。

熱愛數學,「痴情」哥德巴赫猜想

1933年5月22日,陳景潤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郊的閩侯縣臚雷村。父親陳元俊在閩侯縣郵局工作,靠他一個人的微薄收入養活全家人。陳景潤到了快上學的年齡,因為父親的工資太少,供大哥上學,母親還要背著不滿兩歲的小妹妹下地幹活掙錢。這樣,平日照看3歲小弟弟的擔子就落在小景潤的肩上。陳景潤從小喜歡算術,白天,他帶領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數手指頭玩;晚上,哥哥放了學,就求哥哥給他講算數。稍大一點,陳景潤擠出幫母親下地幹活的空隙,忙著練習寫字和演算。母親見他學習心切,就把他送進了學校。從小學到高中,他的數學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在高中時代,陳景潤聽沈元老師極富哲理地講: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這一至關重要的啟迪之言,成了他一生為之嘔心瀝血、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在廈門大學讀書時,陳景潤聽老師們說,早在20世紀30年代,華羅庚就研究過哥德巴赫猜想,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因此,他首先鑽研了華羅庚的名著《堆壘素數論》。1953年秋天,陳景潤從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被分配到了北京四中當數學教師。因為講課口齒不清,他被四中史無前例地設為只負責批改作業的老師。這使陳景潤十分苦悶,課餘時間研究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成了他生活的唯一寄託。

陳景潤在工作中1954年秋天,他被北京四中解聘,回到福州老家,擺了個書攤。正當他決定一輩子以書攤為生的時候,1955年2月,母校廈門大學把他召回數學系任助教。在母校的日子,陳景潤完成了論文《他利問題》,改進了華羅庚在《堆壘素數論》中的結果,當時他只有23歲。1957年9月,華羅庚把陳景潤調到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成了他的入室弟子。為了使自己夢想成真,陳景潤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潛心鑽研,他對「哥德巴赫猜想」達到了入迷的程度,光是計算的草紙就足足裝了幾麻袋。經過10多年的推算,他證明了每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表示為一個素數和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2的整數之和(簡稱「1+2」),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他的結果被國外數學家稱為「陳氏定理」。1966年,陳景潤患嚴重的結核性肺膜炎,有時疼得昏了過去,可醒來又繼續演算。有一次他又昏倒了,同志們把他送進了醫院。醒來後,他又要他的書和筆。大夫讓他全休一個月,他卻偷偷地跑出了醫院,病魔也沒有使他停止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愛妻憐子,真性情

1978年,因為作家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的事迹傳遍神州大地。陳景潤和他的哥德巴赫猜想成為科學廢墟上的一朵奇葩,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1986年,陳景潤(左一)與著名數學家王元、楊樂、張廣厚一起研究數論問題。在收穫幾多榮譽和尊敬的同時,求愛信也堆成了小山,組織和領導也十分關心他的「個人問題」。然而,他都淡淡地推卻了。直至遇到由昆,那朵屬於數學家的姍姍來遲的愛情之花終於綻放了。1978年,27歲的由昆從武漢軍區被選派到北京解放軍309醫院進修實習已近一年。這一年,全國科學大會在京召開,多年來積勞成疾的陳景潤在鄧小平的親自關懷下,被送進了這所醫院的高幹病房。由昆當時並不是陳景潤的主治醫生,但值班時每天要到高幹病房查房,接觸漸漸多了起來。由昆愛學習,那時每天查完房,她都會在病人晾衣服的陽台上聽廣播學英語。一次,陳景潤問由昆:「我們能一起學外語嗎?」從此,兩人開始結伴學習。事實上,從學生時代起,為了能直接閱讀世界各國文獻和最新學術成果,陳景潤不僅擅長英語、俄語,還自學了德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語言。一次,陳景潤忽然問她喜歡吃米飯還是麵食。由昆雖然非常不解,但還是回答說喜歡吃米飯。陳景潤手舞足蹈地說:「那太好了,我喜歡吃麵食。」原來,當時米和面均限量供應,一家人喜歡吃不同類糧食更能「互補」。由昆也覺得陳景潤人很好,非常有才華,但是,「做夢也沒有想過要嫁給他,就把他當作一位師長。」忽然有一天,陳景潤自言自語地說:「我們要是能在一起就好了。」由昆脫口而出:「你開什麼國際玩笑?」陳景潤趕緊說:「是的,是的,您那麼年輕漂亮,我年紀大,身體又不好……」由昆嚇壞了,趕緊收起書就跑了。幾天後,輪到由昆值班查房。陳景潤小聲地說:「對不起,由醫生,我們還是一起學英語吧,是我不好,亂說話。」又過了一段時間,陳景潤忍不住再次舊事重提。由昆告訴他真的不可能。「第一,女孩子做的事,比如做飯、打毛衣之類,我全不會。第二,我的脾氣也不太好。」陳景潤卻說:「不會做飯,我們可以吃食堂。你穿軍裝,就把你穿剩下的給我穿也沒關係。我會讓著你,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最後,陳景潤使出了「撒手鐧」:「如果你不同意,我就一輩子不結婚。」這一次,由昆被打動了。

陳景潤、由昆在北京拍攝的結婚照兩年後,陳景潤和由昆結為伉儷。生活中,由昆和陳景潤能在一起的時間不多。陳景潤大多數時間都花費在「辦公室」,即家中的書房裡,研究生也是來家裡上課。而由昆要到醫院上班,還時常值夜班。但讓由昆感到暖心的是,上班前,陳景潤一定要和她道別;下班回家,陳景潤聽到腳步聲,一定會從書房出來,拍著手歡喜地說,「由回來了!由回來了!」「由」是陳景潤對妻子的愛稱。陳景潤也希望能像別的丈夫那樣陪妻子逛街、逛公園。由昆說:「其實,我先生的感情很細膩,他只是沒有多少時間去跟別人交往、閑聊。」因此,他會帶著由昆清晨五點坐公交車去北京植物園,到了八九點其他人前往時,他們已經在返回的路上,絲毫不影響工作。他聲稱要陪由昆逛街,又掏光兩人身上的錢,說:「帶錢的話,買東西很浪費時間。我今天先陪你看一看,選好了明天你再自己來買。」只為讓妻子體會一下有丈夫陪著逛街的感覺。1981年12月18日,對48歲的陳景潤來說,絲毫不亞於當年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所帶來的興奮和快樂———他的兒子就要降臨人世了。

陳景潤和妻子、兒子在一起那年,天出奇地冷,下著鵝毛大雪。陳景潤一個整夜沒有合眼。因為,他知道妻子今天就要生產,而且是剖腹產。他既高興,又緊張。半夜,他就起床,叫醒母親從南方帶來的阿姨。「婆婆早點給我起來做飯吧!」他懇切地央求道。「哎呀不行,才四點鐘怎麼可以去?外邊那麼冷,下大雪。」阿姨答道。「不行的,由,今天就要生小孩了,剖腹產的。」陳景潤顯得有些焦急。「你可以早點去,但醫院不開門,你去那麼早幹嘛呀。」阿姨一邊說,一邊故意慢騰騰起來給他燒飯。因為她怕他在醫院外等太久,凍壞了。好不容易熬到清晨5點多鐘,陳景潤再也忍不住了,匆匆吃了兩口飯,便往醫院趕。果然,醫院還沒開門。他在外面又等了好幾個小時。凜冽的寒風,打在他孱弱的身軀上,但他卻一點不覺得冷,因為他的心在燃燒。兒子出生時,需要家屬在手術單上簽字,可陳景潤無論如何不肯簽,一定要院方保證不出現任何危險。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陳景潤認認真真地在別人簽「同意」的地方寫下一行字:「務必保證我妻子由昆術後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醫生又問:「一旦出現問題,保大人還是孩子?」「當然是大人!」陳景潤毫不猶豫地回答。由昆回憶說:「生了小孩以後,他非常非常辛苦,我想他一生也沒有干過那麼多的家務活。我先生每天要出去幾趟買東西,那段時間真苦了他。晚上,他還要給我帶孩子,孩子一哭他馬上爬起來,抱孩子。開始,他去熱奶,我抱孩子;後來,他抱孩子,我去熱奶。因為婆婆年紀大了,白天辛苦一天了,所以,我和我先生都要婆婆在對面單間休息,就我們倆支撐這個孩子。後來孩子滿月以後,我想這樣也不好,因為我們睡了以後,他還要工作很辛苦的。後來,我叫他去單間,我和婆婆帶孩子算了。但他一會兒過來看一下,一會兒過來看一下。每天晚上要過來幾趟,看看孩子,看看我們……」「當初,我沒有奶水,他到處求人,那時候不是什麼東西都限量供應嘛,連豬蹄子也買不到,費勁死了。他跑到屠宰場去,跟人家說,我愛人生小孩了,沒有奶。人家看他去了還不錯,師傅一眼便認出他是陳景潤,給他開了個"後門』。看著他拎了一大袋回來的高興樣,真是難為他了。那時候,他一天跑幾趟喲。所以我想他這輩子也沒幹這麼多活兒。一會兒缺這個買一下,一會兒缺那個買一下,整天都是他在跑。」

由昆在廈門大學陳景潤的塑像旁陳景潤對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在家裡利用桌子、椅子、床、水果等,教孩子說英語,在全家人吃水果或糖時教孩子數學,孩子上小學前,英語單詞量就接近了200個。他自己的睡覺時間都不能保證,卻與由昆商量:「小歡歡不要上學,我自己來教他怎麼樣?」由昆說:「不可以的,孩子要與小朋友在一起,接觸社會。」兒子上小學時調皮搗蛋,他對由昆說:「由啊,能不能把小歡歡的書桌放我書房裡,叫他坐在我邊上,看著爸爸學習,他就不好意思了。」「結果,小書桌搬到書房不到一天,就搬出來了。」由昆說,「那時,我和阿姨進先生書房都很小心,怕打斷他的思路,只有小歡歡進出自如。剛開始,我警告小歡歡不能隨便到爸爸書房,但過一會兒他又進去玩了,先生就無可奈何地笑著說:"這個小歡歡太調皮搗亂了。』有一次,他玩爸爸的計算器,把每個鍵盤都摳出來了,我當時特別生氣,就吼他。先生說,你不要生氣,不要管他,他在動腦筋,他想看看裡面的結構。先生就是覺得兒子什麼都好。」

愛國、尊師,大丈夫

在妻子由昆眼裡,陳景潤永遠是先人後己,他不僅是好丈夫、好父親,還是一個胸懷寬廣、心存大愛的大丈夫。一石激起千層浪,陳景潤攻克「1+2」的消息使他名揚海內外。1979年1月,陳景潤應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沃爾夫博士的盛情邀請,首次出訪美國。那裡豐富的數學研究資料和信息,使精通英語的陳景潤猶如進入神話中的「太陽島」,他恨不得節約每一分鐘每一秒,用於學習和研究。他沒有去任何地方遊玩,整天泡在書房、辦公室、圖書館。為了節省時間,陳景潤買了一大桶牛奶,整箱麵條和雞蛋。他每天的伙食就是:牛奶煮麵條加雞蛋。

20世紀70年代,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左)和他的兩位老師——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沈元在一起。四個月之後,陳景潤飛回北京。面對到機場採訪的中外記者,陳景潤宣布:把在美國做研究工作節省下來的7500美元,全部捐獻給國家。陳景潤是認真的,回到數學所,他就把一本存摺交給了領導。錢以活期形式存在美國的花旗銀行,隨時可以取用。7500美元,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它是陳景潤靠吃麵條節省下來的!它凝聚著陳景潤的一腔心血,更凝聚著陳景潤對祖國的赤子情懷。1984年,陳景潤患了帕金森綜合症,長期住院。為了照顧他,領導決定讓他的妻子由昆不用上班,專職照顧他。當由昆把這個消息告訴陳景潤時,陳景潤堅決不同意,他說:「你一定要去上班,你是部隊培養出來的,光為我一個服務不可以。另外,我生病已經影響了工作,如果兩個人都不工作的話,心裡就更過意不去了。」作為蜚聲世界的數學家,陳景潤始終懷著對老師的感恩之情,他明白,如果沒有恩師的指導和提攜,就沒有他的未來。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念念不忘老師們的恩情:沈元教授把他引入數學的天堂;廈門大學王亞南校長曾挽救他於街頭;華羅庚教授給他太多的支持與鼓勵,等等。

1985年華老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當重病的陳景潤得知這一消息時,要求人把他背下樓,坐著輪椅參加了華老的追悼會。在追悼會現場,生活無法自理的陳景潤以驚人的毅力站了起來,藉助別人的攙扶,整整站了40分鐘。他感念華羅庚無私的提攜之恩和真摯之情,他希望能完成老師一生未了的心愿。

風流年代看風流人物。

推薦閱讀:

?陳景潤和Jiang青
江青曾建議救活陳景潤 為之感動落淚
陳景潤:世界第一位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中國數學家
絕望中他選擇跳樓自殺,今天我們必須還原一個真實的陳景潤!

TAG:陳景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