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拜師才能學到的補瀉手法!

【編者語】上周正安聚友會推出一篇《艾灸,這一次說明白》一文,受到聚友們的廣泛歡迎。小編收到聚友會資深會友、多年專註中醫藥等傳統文化傳播的媒體人青茶的反饋說,這艾灸還有補瀉手法的區別,你沒有提到呀!補瀉手法小編只是知道有這回事,但怎麼操作還真不清楚。在過去這等功夫,「不給師傅磕頭不傳給別人的」。青茶是採訪了學習實踐艾灸養生20餘年、現為北京灸草堂主人范長偉先生才學到其中的訣竅。如何選艾與制炷、施灸時如何「調火調息」、補與瀉的手法如何操作……且看范先生一一道來。

作者:青茶(林濤)

圖為范長偉先生用心方能灸出效果

范長偉先生說,艾火熱陽有穿穴透骨之效力。古人艾灸的火源來自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把天上太陽的能量通過「艾」這一介質轉入人體內,作為治病保命長壽大法,他推崇的是古法明灸。

在這一過程中,灸火只是一個介質。同時中醫治病主要通過調理氣機使身體達至平衡狀態,「氣機一瞬間就給你調了。所以有朋友以為艾灸時間持續越長越好,艾絨用得越大越好,灸的次數越多越好,未必如此。」他說,用術之道在於心念,攝神調息,用「心」方能灸出效果。

選艾與制炷

艾灸時,需要備置艾絨、線香、火柴、蒜或姜等,這其中艾絨最有講究。

艾絨宜選用陳年熟艾,陳年熟艾不傷陰不傷血,灸時不痛。范長偉給出幾條標準幫助大家判斷何為陳年艾。艾色土黃者為佳,發綠的為當年艾;陳艾氣味芳香,當年艾聞之有一股青草味;燃燒時,陳艾煙氣輕柔,裊裊而上,當年艾則是一條線筆直而上;陳年艾燃燒後的灰為灰白色。最重要的是,陳年艾火不急不燥,柔和通透不烈,使人感覺舒服。

選好艾,第二步是搓絨制炷。把艾絨放入手心輕輕揉搓,「放手心是有講究的,手心是勞宮,手背是火門」,搓的過程中閉上眼睛,安神調心,「想像艾絨被心火熾熱」,直到艾絨、手心都微微發熱,艾絨柔軟了發出淡淡的香氣,再取米粒大的艾絨搓成圓錐體,便於放置在身體上。此為制炷,「炷者,塞也」。

以上兩步驟之後,是「炷穴燃艾」,把圓錐體的艾炷放置在人體相應穴位上,可取用大蒜汁塗在身體上便於放置穩妥,用香點燃艾炷進行治療。

明灸訣竅「調火調息」

艾灸有很古老的歷史,灸者,灼也,把灸直接放到皮膚上燒灼。古人用灸多以艾炷施火,發展到今天艾灸具體方式有三四種,最古老的是明灸。大眾實用較多的熏、烤之類的罐灸、隔物灸屬於溫灸範疇,但范先生更推崇明灸,也稱知熱灸。明灸要使艾條直接接觸到皮膚。

明灸最關鍵的訣竅在於「調火、調息法」,范長偉調侃道:「這是門裡的東西,過去不給師傅磕頭不傳的」。

所謂「調火」,即是掌握艾灸時的火候。虛、寒之症需要「補」, 「補」是受納,點燃艾柱,感覺一熱就拿下來;實、熱之症要用「瀉」法,艾柱燃到皮膚微微發燙、還感覺不到疼痛的時候,把艾柱摘下來。

所謂「調息」,即點燃艾後,用鼻子吸氣,摘下艾柱後,把氣從嘴中緩緩吐出。感覺施灸的過程是美好的享受,受納陽氣,輕鬆、舒服。范老師給出一個要領幫大家掌握;鼻快吸、氣不泄、嘴慢吐。這整個過程中,艾柱越小越好,心越靜越好,因為中醫重在調節人體的氣機,靠「氣」的運轉與變化給人康健。

施灸中的補與瀉

施灸手法,是補是瀉很有講究。古人早就認識到了這點,在《靈樞·背腧》中對艾炷灸補瀉有記載:「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人,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針灸大成·艾灸補瀉》篇則對補瀉方法作了更詳細的說明和補充,指出:「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待自滅,即按其穴」。意思是說艾灸補益就是將艾點燃,使其產生的熱緩慢地傳人體內,施灸後立即、快速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氣聚而不散,從而達到補其不足的目的,這就是艾灸的補法。

又曰:「以火瀉者,速吹其火,開其穴也。」意思是說在艾點燃之後,不斷地吹火,使艾火迅即燃燒,以使所產生的熱能很快傳人體內;在艾灸後,不要按壓施灸的部位,使機體內所藏之熱邪能隨艾火之熱發散到體外,達到驅邪外出、瀉熱瀉實的作用。這就是艾灸的瀉法。

五個開關調節人體氣機

人體有幾百個穴位,施行艾灸時如何選擇拿捏?大道至簡,再多的穴位,總有關鍵的幾個緊系全身,關乎性命的。范長偉推薦足三里、太沖、合谷、陽池、太溪五個穴位,稱它們是「調節人體氣機的五個開關」,通過開關調順人體的氣機升降,扶養一身,使正氣不絕、脾土肥沃、腎水充盈,由此潤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健康長壽。

足三里穴用天地真氣補充後天脾臟。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凡胃腑的疾患皆可使用。胃和脾互為表裡,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生命的根本,故常灸足三里,四季脾旺不受邪,不但能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增加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濡養全身而且可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壽。方法:每天灸三炷或者一月灸9次,此為九九灸,注意用「補」的手法,一感到熱就拿下來。

太沖穴

若是升發不夠,人會感到虛弱,就要通過太沖穴調節肝經。

取穴法: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搏動,即是太沖穴。

方法:用「補」法,一周一次,每次5壯。

合谷穴反之若沉降不足,自然火氣大,感覺口乾、上火,這時要調節主沉降的肺經,通過合谷穴實現。

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最高處取穴,或者拇指、食指張開,以另一隻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虎口第1、2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即是。

方法:瀉法,一周一次,每次4壯。

陽池穴

主瀉、寒。

取穴法:陽池穴位於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或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方法:瀉法,一周一次,每次4壯。

太溪穴主補氣,主浮、熱。

取穴法:取穴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方法:用「補」法,一周一次,每次5壯。

——編輯:米忽——


推薦閱讀:

揭秘陳家溝太極拳:拜師要查祖上三代,大師多是自封

TAG:艾灸 | 才能 | 拜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