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晚清李鴻章訪美:發明名菜「雜燴」風靡紐約

2014-03-28鳳凰視頻

李鴻章在紐約1896年8月28日,在結束歐洲的考察訪問後,大清帝國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乘「聖-路易斯」號郵輪抵達美國紐約,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紐約時報》當時報道稱,李鴻章在美國受到了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的接見,並和美國一些要員及群眾見面,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禮遇」李鴻章訪美宴請賓客無意發明名菜「雜燴」

李鴻章一行抵達紐約港,圖為當時歡迎的人群相傳1896年,李鴻章奉旨到俄國參加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順道訪問歐美。一路上吃了兩個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國就叫使館的廚師用中國徽宴請美國賓客。曾宴請美國賓客,因中國菜可口美味,深受歡迎,連吃幾個小時洋人還不肯下席。此時總管向他稟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麼辦?」李鴻章略加思索後說:「把撤下去的殘菜混在一起加熱,用大盆端上來」。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菜端上桌,洋人嘗後連聲叫好,便問菜名,李鴻章一時答不上來,只是說:「好吃多吃!」豈料歪打正著,「好吃多吃」與英語雜燴(Hotchpotch)發音相近,後來此菜便被命名為「李鴻章雜燴」。經歷了百年的演變,如今的李鴻章雜燴菜和常年相去甚遠,它味道也未必像傳說中那樣神奇。在李鴻章離開美國七年後,梁啟超步李鴻章後塵訪游紐約,仍然能夠感受到李鴻章帶來了旋風,在《新大陸遊記由加拿大至紐約》中,梁啟超這樣記載,雜碎館自李合肥游美後始發生,僅紐約一隅雜碎館三四百家,遍於全市。李鴻章訪美引起了美國人對中國的濃厚興趣,這種興趣以具象化的方式表現出來,就是中國菜的一度走俏。李鴻章絕非是一位刻板守舊的外交家,從他發明這道李鴻章雜燴,我們既看出他的中國式聰明,也體會到他出訪歐美背後的特殊意義。李鴻章的歐美之行既有國家利益的謀求,也有科學技術方面的考察,更重要的是他謀求政治翻身的企圖,李鴻章雜燴似乎象徵著李鴻章美國之行,是一次關於西方民主、自由、科學、槍炮的紛雜收穫。他的內心也像這道菜的味道一樣,五味雜陳。李鴻章出訪美國紐約消費"李鴻章"成潮流

1896年8月28日,李鴻章一行通過華盛頓拱門曾幾何時大清帝國也曾是一派,四夷賓服萬國來朝的大國風範,然而當時間來到十九世紀末,大清帝國卻已是步履蹣跚,被四夷搞得焦頭爛額。有趣的是就在大清帝國搖搖欲墜,李鴻章也已經大權旁落之際,李鴻章的這次出訪歐美,卻引發了強烈的關注。他訪美所攜帶的龐大的隨從,奢侈複雜的生活用品令人嘆為觀止。在李鴻章的潛意識中,大清帝國應該是世界第一強,只是現在衰落了,以後還會強盛。他來到美國,還保持著大排場,表現出來自天朝上國的優越感。李鴻章的訪美,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轟動,除了種種國家社會層面的大意義,對於普通人來說恐怕是這背後蘊含的無限商機。唐人街的華人參觀,彩燈高懸招攬生意,《紐約新聞報》更是將這位老人閱讀該報的漫畫,作為報社的形象廣告。作為當時繁華的商業花都市,消費李鴻章也成為了一種潮流與時尚。傳言李鴻章出訪抬棺而行以免萬一客死他鄉

李鴻章一行訪問費城時的歡迎場面這次美國之行,李鴻章還有一段「贈杖之約」的趣聞讓人津津樂道,17年前李鴻章在天津總督府設宴款待格蘭特夫婦,格蘭特所持的手杖設計精巧,令李鴻章很感興趣,格蘭特見主人喜歡便通過翻譯委婉的說,中堂喜愛這根手杖本當奉贈,但是這是我卸任時全國各界紳商共同製作送給我的,我不便私自送人,不過如果我回國徵得公眾同意,定將給中堂寄來。在美國各界紳商歡迎李紅昂的宴會上,格蘭特夫人當中講述了丈夫與李鴻章的交誼和贈杖之約。說格蘭特生前曾叮囑她了結此願,最後當中將手杖奉送給李鴻章。作為晚清的重臣,李鴻章更多的體會到的是一種大廈將傾兮,一木難扶的悲涼與無奈。手杖似乎寓意著這個時候的李鴻章,急需一個能讓他走得穩站得直的依靠,據說此後李鴻章一直隨身攜帶此物,形影不離。曾有傳言說李鴻章為這次出訪,帶了一口華麗的棺材,以免萬一客死他鄉,李紅臟是否真的抬棺出行,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作為年逾古稀的老人,仍要以一己之力,撐起大清的江山這本身就透著一種悲涼。李鴻章接受美媒採訪稱清國編輯不愛講真話

1896年9月1日,張燈結綵歡迎李鴻章的紐約唐人街在李鴻章下榻的紐約當時最著名的華爾道夫酒店中,李鴻章接受了美國記者的採訪,他讚揚美國的報紙,並為「清國的編輯們不愛將真相告訴讀者」感到遺憾,他說,他們不像美國的報紙講真話,他們只講部分真實。但是李鴻章也並非對美國全盤接受,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表達了對美國的疑問。李鴻章在美期間曾會見了美國基督教教會領袖,在李鴻章看來儒家文化與基督教文化雖然表面上是不同的主張,實際上卻殊途同歸。儒家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基督教則認為,「己之所欲,必施諸人」。這兩種觀點在精神實質上,有著鍥合之處。1886年10月28日,也就是李鴻章訪美十年前,矗立在美國紐約自由島的自由女神像正式對外開放。自由女神腳下,環繞著斷裂的鎖鏈,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在黃岡眼構築的基座上,鐫刻著一手膾炙人口的詩《新巨人》。這次歐美之行,讓李鴻章對於世界的認識更加清晰,對大清的前途既感到迷茫又包含希望,就這樣,他帶著無比複雜的心情回到了大清王朝。
推薦閱讀:

潘曉婷紐約時裝周大秀香肩
紐約春拍:藤田美術館專場斬獲18億元!(完整版)
食記:紐約,美食還有異鄉人(1):Sake Bar Hagi
戴夫:他跑了41場紐約馬拉松
紐約紐約我來了---Arina的紐約之行

TAG:紐約 | 發明 | 李鴻章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