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與持咒---凈空法師開示
問:「有位年輕同修,也經常聽老法師講經,但他試過,仍覺得念咒比念佛更能伏住煩惱,他是否能把念咒的功德迴向到西方凈土,也能往生到西方極樂凈土,等念咒能徹底伏住煩惱後,再轉為念佛。是否他念佛時有不如法之處?」 答:他的問題就在《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上,這一品經里有四段經文。前面三段是講上輩、中輩、下輩,這是專修凈土的。最後一段是講修學大乘的,咒也是屬於大乘。但是修學其它法門一定要迴向。他念咒,然後迴向求生凈土,這就對了,跟《無量壽經》上講得完全相應,所以不必改念阿彌陀佛。念咒就可以,能降服他的煩惱,能得清凈心。這是他過去生中與密咒有緣,過去生中念得多,這一生中接著再念有效果。最重要的是有信心,有願心求生凈土。(凈空法師《佛學問答》2004.4.5澳洲凈宗學院講堂)問:「我持誦楞嚴咒咒心,先前一段時間很感到清凈味道。但近來重聽法師講《無量壽經》的磁帶,又念阿彌陀佛,很不得力,心裡不如常持楞嚴咒咒心平靜,請問法師,這是什麼回事情?」 答:這是因為你平常念楞嚴咒念成習慣,你的心是定的。現在咒不念了,再換一個新的法門,不習慣,造成的苦惱。這就像改行一樣,你原來是學經濟的,現在你不想學了,去學醫,兩個隔行如隔山,佛法修學亦復如是。所以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心是定的,你容易得力,不要常常換,常常換叫雜修。 你念楞嚴咒,一生就持楞嚴咒;持到身心清凈,發願求生凈土,你肯定往生。阿彌陀佛心量很大,不是說你不念我阿彌陀佛,我就不來接引你,阿彌陀佛怎麼會這麼小氣?你在《無量壽經》「三輩往生」這一品裡面,你去看,經文一共分四大段,上輩往生,中輩往生,下輩往生,後面那一段是讀誦大乘者。楞嚴咒是大乘。不管你修學哪個大乘法門,只要你將你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凈土,阿彌陀佛統統來接引你。 但是要記住,修學的功德,功德是什麼?清凈心。也就是說,你用持咒的方法念到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真正的條件,大家一定要曉得,「心凈則佛土凈」,這是往生基本的條件。無論你修學什麼方法,只要你清凈心現前,你念主耶穌念到清凈心現前,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能往生。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一定要得清凈心,那是功德。你修行的功夫,清凈心現前是你的德,沒有妄念、沒妄想,這個時候就跟凈土相應。(凈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82)問:「我念大悲咒一年了,如果皈依之後,早晚課以後大悲咒還要念嗎?如果我去外地,早晚課怎麼做?請問拜菩薩是否需要燒金紙?以前我不懂,燒金紙一直到今天。請問法師,我應該怎麼做?」 答:佛法的修學,最重要的是要專精,所謂「一門深入,長時熏習」,功夫才能得力。功課做多了、做雜了,只能跟佛菩薩結個善緣,這一生成就非常困難。你這些問題,初學人在所不免,你應當多聽經,能夠聽個一年、兩年之後,你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都能夠化解。出去旅行,早晚課一樣的可以不中斷。你旅行的時候,可以帶佛像供養,尤其現在佛像的卡片很多,面積不大,在旅館房間裡面也可以供養。你做早晚課,早晚課做完之後,佛像收起來,攜帶很方便的。 拜佛、拜菩薩,決定不要燒金銀紙,不要燒這些,這些東西是民間祭祀鬼神的一種方式,決定不是供養佛菩薩。供養佛菩薩,《華嚴經》上講得最好,用什麼方法供養?「如說修行供養」,佛在經上怎樣教我們,我們老老實實去做,這是最好的供養,依教奉行。所以不必燒這些金銀紙,甚至於供具都不需要。供具,諸位曉得,它是表法的。道場需要,因為這是提醒大眾的,個人要不要都沒有關係。通常家裡頭有佛堂,供一杯水,或者燒一支香,香花燈燭供養,一定要曉得供養真正的意義。(凈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51)問:「有些人在修行過程中,特別在跑香或般舟的行中,身體升半空中,倒下行,地面不停的轉動,這與四大有關係嗎?什麼原因?」 答:與四大有關係。四大是「地、水、火、風」,這是佛在經典裡面講的,就是現代的科學,現在一般人講的科學,而且是屬於物理的科學。四大「地水火風」四個字是形容詞,講的是什麼?講的是基本的物質,在我們過去講的是原子、電子,現在講到基本粒子,最新的名詞講到夸克,這是不能更小的東西了。這樣小的一個物質,這個世界是這些物質組成的。現在我們都有這個知識、都有這個常識,是基本粒子組合成為電子,電子組合成為原子,原子組合成為分子,排列方程式的不相同構成了整個宇宙,動物、植物都是這個基本物質組成的。所以佛家講萬法歸一,在物質上,確實萬法歸一,那是一個基本的物質。基本的物質它有四個現象,現在的科學家講基本粒子它帶電,它帶的有陰電、帶的有陽電。它雖然很小,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它還是一個物體,「地」就是代表物體,它是一個有體積的東西,我們用「地」代表;它帶的陽電,我們佛法講「火大」,火是陽電;它有濕度,濕度就是陰電,它帶陰電,陰電叫濕度,濕度是「水大」,所以我們用「水」;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動就是「風大」,這是一個基本物質的四個現象。它是一個物質,「地大」;它帶陽電,「火大」;帶陰電,或者叫濕度,溫度是火大,濕度是「水大」;動的是「風大」。這個與四大當然有關係,與四大決定是有關係的。修行過程當中要曉得,我們到底是修什麼?我們的目的是在哪裡?佛法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喜歡動,佛就教你用動的方法修,從動的當中你要能夠修到不動你就成功;你喜歡靜,佛就教你用靜的方法修。所以佛教化眾生是隨順眾生的根性,佛沒有定法教人。無論哪一法都能歸元,歸元到最後是什麼?動靜不二,你就回了頭。你動不是靜、靜不是動,你回不了頭。什麼時候你用動的方法歸到靜、靜的方法歸到動,證明動靜不二,這就成就了。你自己喜歡用哪一種方法,但是要有老師指導;沒有老師指導,如果發憤用功用錯了,就屬於著魔,出了毛病。一定要有過來人幫助你、指導你。若沒有人指導,最安全的一個方法是念佛,念佛這個方法是很安全的,沒有人指導,自己修也行。 般舟三昧難!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躺下來當然更不許可,只可以站在那裡走動,這不是普通人能夠修的。我們現代普通人最好採取諦閑老和尚教誨我們的方法,就是「一心專念」,念累了就去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這個方法好!他的學生鍋漏匠,三年多他修成功了,他往生預知時至,他也不生病,他站著走的,走了之後還站了三天,等他的師父諦閑老和尚替他辦後事。死了以後站三天,成功了。諦老非常讚歎他,「天下叢林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講經的大法師也比不上你!」就是一心專念,沒有妄想,三年成功,這個例子太多了。真干,真放得下,這個世間一切都不要去管它,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我管它幹什麼?等我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之後,回來再幫助大家。要發這個心。我到那裡是求學,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回來再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這個就是菩提心。不是「這裡的業障太重了,我到西方極樂世界享福去了」,這是避難去了,這種心去不了,這個念頭就錯誤了。一定是我現在想幫助大家,沒有本事,幫助自己都沒有法子,怎麼辦?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回過頭來幫助眾生,意思在這裡。 問:「般舟三昧,經中說修行這種方法是得禪定最快快捷方式的方法。」 答:沒錯!可是你要記住一句話,中國古諺語常常說:「欲速則不達」。在三個月當中如果禪定沒有成就,你著了魔障變成神經病,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方法確實是好方法,得禪定的快捷方式,你求得禪定的心切,這就是魔障。佛法的修學一切都順其自然,它自己成就,這是正確的。有心想成就,這個心是妄想,這個妄想跟魔相應,魔就來了。只要你有慾望,「我想成佛、我想得定、我想什麼」,魔都來了。所以佛菩薩沒有念頭,任何境界裡頭,就是廣度眾生,他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魔對他一點辦法也沒有,他沒有念頭。你有念,魔就有辦法來整你。你念頭沒有了,我們今天做不到,到這個境界那就是完全用真性,你是法身菩薩了。 我們業障深重,會起心動念,晚上睡覺會作夢,這就是凡夫。會起心動念,用什麼方法?用念佛的方法。念佛,佛在《大集經》上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深妙禪」,你們相信嗎?般舟三昧那是勇猛精進,這一句佛號九十天當中不間斷。念佛的原則: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九十天當中守「不間斷」,你要曉得,還要有個「不夾雜」,如果夾雜妄念在裡頭,你就不能成就,你就會出麻煩。善知識在旁邊輔導你,輔導什麼?把你妄念打掉。禪堂參禪也是一樣,一看到這個人起心動念了,香板就打下去,把你的妄念打掉,不許可你懷疑、夾雜、間斷,你的功夫才能成就。那是要有真正上根利智的人,不是普通人。念佛根性也有上、中、下三等,對於普通人就是普通的方法,諦閑老和尚的方法是對普通人、我們一般人,非常有效。累了睡覺去、休息去,休息好了到念佛堂再接著念;換句話說,無論世法、佛法不可以有壓力,我們精神有壓力、身體有壓力都不能成就,都會著魔障,這都是魔障的緣,這個緣要把它斷掉、要離開。身心一切放鬆,一絲毫壓力都沒有,心地清凈快樂,法喜充滿,你功夫才能得力。不能有絲毫壓力。 弘法利生,我們建道場,我常講:「錢多多做,錢少少做,沒錢不做」,絲毫壓力都沒有,一切都是自然成就的,我們不會開口問人家要一分錢,去化一分錢的緣,為什麼?那我們就是攀緣,我們的念頭已經錯了,哪裡會成就?現在的科學都很進步,像這些機器都很方便的,我要動一個念頭想要一台,請一個人化一個緣,錯了。你是得這個方便,你能不能成就?你不能成就,你煩惱不能斷,你智慧不能開。有人供養送過來就可以,我要暗示叫人家送給我都錯了,為什麼?你有盜心,你的心不清凈。一絲毫念頭都沒有,跟大眾相處雖然是在五欲六塵當中,一絲毫都不沾染,念頭都不起,我們成功了。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把握,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憑什麼?就憑這個,「心凈則佛土凈」;你還有一念、還想著這個,你就糟了。我常常勸人,無數次的勸人,他聽是聽清楚、聽明白了,境界現前都不管用,他還是起心動念,所以他不能成就的原因在此地。信不過!這個東西要它幹什麼?我們要開自己的智慧,不需要聽別人的、不需要記別人的,連釋迦牟尼佛的東西都可以不要記他的。開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智慧開了跟佛的智慧沒有兩樣,佛的經典一展開什麼意思,統統都自己就出來了,哪裡還要去想!講經還要去準備,準備就用頭腦、就用思惟了,錯了。一個純凈純善,你就成功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一接觸就通達,不需要學的。怎樣在生活當中、在工作裡頭、處事待人接物裡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裡頭去練,練純凈、練純善。練什麼?練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功夫在這裡,這是真功夫。所以快捷的方法,這才是最穩當的,要知道原理、原則。般若三昧是一種方法、一種助緣,理跟事都要清楚。(凈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90)
問:「師父說讀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我每天早晚讀《無量壽經》一遍,念往生咒三遍,念聖號十口氣,三管齊下,其餘時間專看老人家講經說法及開示,這樣修學是否妥當?」 答:這樣修學很妥當。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不是我說的,是古來祖師大德勸人念佛的話,用意在什麼地方?專精,功夫愈專註愈得力。修行的總綱領,我們總是要記住,戒定慧三學,這是佛法的總綱領。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行證果、教化眾生,都離不開這三個原則。 「戒」就是如法,守規矩、守法。守規矩、守法,你就能得定,定是修行的樞紐;定到一定的程度,他就開智慧,智慧是我們學佛的目標。綱領總需要知道,我們現在只能夠說依照規矩方法來修學。這個地方求定,甚深的禪定,是不容易得到的,但是很淺的定,我們凈宗裡面講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很淺的小定,我們一定要能夠得到。你得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了。有人問:什麼叫做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麼樣子?我們簡單講,你一天到晚心裏面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世出世間一切事都不放在心上,都真正放下了,這就叫功夫成片。如果心裏面還摻雜別的事情,牽腸掛肚的事情,你功夫成片就破壞了,這是最簡單的說法。由此可知,功夫成片也不容易,這真是許許多多大德所說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原因就在此地。我們修凈宗,也可以把它分成幾個階段。我們現在在外面教學也有這麼一個概念,對年輕的人,對現在還有家庭、還有工作、還有責任沒有完成的這些人,我們的重點是把佛法介紹給他,認識佛法、認識大乘、認識凈宗,他可以在他公餘的時候、他有空閑的時候學習。我們因應現在社會環境,真正專心修學應該在什麼時候?退休之後。所以現在世界許多國家地區都有退休村,在美國有老人公寓,美國、加拿大稱為老人公寓,澳洲稱為退休村,馬來西亞最近講的銀髮計劃,這些人他工作已經放下了,進入養老階段,那應當是專修,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以念佛為主,一面要聽講經,為什麼還要聽講經?聽經是讓他明了事實的真相,認識西方極樂世界,堅定他的信心、願心,用意在此地。如果他的信願非常堅定,經就可以不必聽。所以,老人退休村,我們想到最理想的,它應該有個講堂、有個念佛堂,讓他在晚年時間好好的用功,力求功夫成片,這就是帶業往生,這是一般人都可以能夠做得到的。(凈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33)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修六度里的前五種如果沒有「般若」,不能稱五度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二一卷——第一三0卷
※凈空法師:現前佛教有難,沒人出來辨別,唯有宏琳法師出來辨別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六一一卷——第一六二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