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開示(五)
轉載
標籤: 佛教 | 分類:智悲佛網 |
《金剛經》開示錄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經
堪布索達吉 傳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十節課
前面說不管是預流果、一來果,都必須遠離執著,證悟法無我空性,否則連自果的解脫也無法獲得,同時還提到沙門四果如何包括在「二十僧伽」中。昨天已經講了兩個,今天接著講第三個不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不來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不來果?」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不來果雖然在名言中不來欲界,但勝義之中沒有來與不來的分別,這才是真正的不來果。」
〖阿那含〗:亦名不來果、不還果,是小乘三果。此果斷除了五種「順下分結」[3]、欲界的最後三品修惑,能安住於色界或無色界,不需要再來欲界受生,故稱為「不來」。不來果有10個僧伽位,即1個不來向、1個中般、3個生般、3個超越、1個現法寂靜、1個身證。
與前一樣,不來果雖在名言中不來欲界投生,但依勝義理論觀察,所謂「來」與「不來」根本不可得。
按理來說,佛經理應由弟子提問,釋迦牟尼佛回答,但有時候恰恰相反,就像這部《金剛經》,很多地方是釋迦牟尼佛提問,須菩提回答,然後佛作個印證就可以了。大家熟悉的《心經》也屬於這種情況。故而從這部經也能看出,佛經可以是佛陀親口宣說的,也可以是佛陀予以印證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阿羅漢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阿羅漢果?」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就勝義而言,根本不存在實有的阿羅漢。」
〖阿羅漢〗:是小乘的最高果位。此果斷除了五種「順上分結」[4]、三界九地的81品修惑,已出離輪迴,不再轉生六道。但觀待大乘而言,仍有細微的所知障未斷,因此並不究竟。
阿羅漢,在藏文中是炯巴,直譯為勝敵,表示戰勝了煩惱敵人。雖然還沒有戰勝所知障的敵人,但他完全斷盡81品修惑,解脫了輪迴,從這個角度也可以叫戰勝敵人。六祖的《金剛經口訣》和江味農的講義中,將阿羅漢譯為無生,名言中也可這麼承認,但若參照原來的意思,譯為勝敵可能比較恰當。
小乘中,阿羅漢是最高的果位,但依大乘《妙法蓮華經》、《定解寶燈論》等的說法,他最後一定要回小向大、趨入大乘。現在有些人對大乘、小乘分不清,他們認為阿羅漢已經獲得了無生法忍,境界與八地菩薩等同,更有甚者聲稱:密宗的最高果位就是阿羅漢果。持此觀點的某些人,儘管弘法利生的事業相當廣大,但如果自己的聞思不太究竟,沒有看過《俱舍論》,也沒有學過《現觀莊嚴論》等大乘教典,在理解佛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符合佛經的說法也是情有可原的。
此處,須菩提說阿羅漢肯定沒有「我是阿羅漢」的執著,為什麼呢?因為在實相中阿羅漢滅盡了五蘊,斷除了意識分別。小乘如此承認,大乘也這樣認為,如《入中論》云:「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現為諦,能仁說名世俗諦,所有假法唯世俗。」意思是說,凡夫由於無明障蔽,妄將世俗的顯現執為實有,所以叫做「世俗諦」;但在阿羅漢和佛菩薩面前,已經斷除了這部分實執,故一切假立之法唯是「世俗」,而非諦實。因此,阿羅漢出定後也知道自己是阿羅漢,但相續中卻沒有諦實的執著。
阿羅漢若有這種執著,會有什麼過失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阿羅漢若認為『我已經得到阿羅漢果』,則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
如果阿羅漢認為「我」是阿羅漢,就會有我相;知道自己是阿羅漢,別人是凡夫,便有了人相;認為三界輪迴中很多眾生沒有得到阿羅漢果,即是眾生相;我這個阿羅漢何時入滅盡定,融入法界中,則為壽者相。只要有了「我得阿羅漢道」的念頭,四種執著便應運而生。《入中論》說,眾生輪迴之因即是我執與我所執,假如阿羅漢沒有斷除這些,就跟凡夫沒有任何差別了,又怎麼會是阿羅漢呢?
第十一節課
前面說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都要斷除執著,阿羅漢也必須如此,若沒有斷除執著,則不能稱之為阿羅漢。此問題還沒有分析完,今天繼續講下去。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須菩提說:「世尊,您說我獲得了無諍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離欲第一的阿羅漢。」
〖無諍三昧〗:藏文中是「無惱禪」,玄奘和義凈法師譯為「無諍住」。《華嚴經》云:「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俱舍論釋》中說,在家人由於貪圖樂受,為了財產、田地、牲畜、女人而爭論不休;出家人由於對自他宗派有好壞的想法,進而展開辯論破立。不管是世間人、修行人,如果沒有遠離爭論,不要說獲得無上涅槃,就算處理人際關係也非常頭痛——今天兩個人相處融洽,明天就可能勢同水火。因此,《涅槃經》云:「一念不生,萬法無諍。」只有息滅執著分別念,才能斷除一切爭論,證得須菩提的境界。
〖人中最為第一〗:佛陀的十大弟子雖然都是阿羅漢,但證悟的境界各有所長。如迦葉是頭陀第一、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富樓那是說法第一、阿難是多聞第一、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說離欲第一)。這些都可稱為「人中第一」。
〖第一離欲阿羅漢〗:所謂「離欲」,是指離開一切煩惱。本來阿羅漢都是離開一切煩惱,但根據小乘的論典,其境界也有高低之別,須菩提在阿羅漢中是最殊勝的阿羅漢。
在世俗現相上,須菩提對般若空性的領悟最高,每次說出自己的體會,佛陀都讚歎「善哉、善哉」,完全同意他的說法。佛為了印證弟子的根基,也曾於大眾面前說:「我的十大弟子中,須菩提是離欲第一、解空第一。」但這也只是名言中的說法而已,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有增上慢,認為「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下面從勝義中分析阿羅漢的境界: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f020e0100ky06.html) - 金剛經開示(五)_飛龍_新浪博客須菩提說:「儘管佛陀說我是離欲第一阿羅漢,但實相中我根本沒有這種執著,如果我有這種執著,自認為已得阿羅漢道,那佛陀根本不會說我是離欲第一、喜寂靜者。正因為證悟了實相,無有所行,佛陀才稱我為喜寂靜者。」
阿羅漢雖有各種顯現,但已斷盡我與我所的實執。就像大乘菩薩一樣,《寶性論》中說,在眾生面可以顯現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但他的真實境界中,並無有凡夫的絲毫執著。大家若能通達緣起性空,就會知道一切法根本不矛盾,不但不矛盾,且其中頗有甚深意味。
〖樂阿蘭那行者〗:「樂」是喜歡,「阿蘭那」是寂靜,「樂阿蘭那行者」是喜寂靜者。此處的寂靜,指身口意寂靜、調伏煩惱,這一點只有阿羅漢才做得到。最殊勝的阿羅漢,就是最寂靜者。我們凡夫不是寂靜者,而是憒鬧者、散亂者,身口意三門整天為了名聞利養而奔波忙碌。
只有遠離了能所執著,才可證悟阿羅漢果,成為最寂靜者。《定解寶燈論》講義中就曾引用過七個教證、三個理證,說明阿羅漢必須要證悟法無我。其實用《金剛經》的教證也可證明:阿羅漢若沒有證悟法無我,而僅僅證悟了人無我,就會墮入一個邊,故對緣起性空必須有所了悟。
在勝義中,須菩提並沒有執著自己是離欲第一的阿羅漢,但名言中佛陀的確如此讚歎,這就是「現即是空,空即是現」的緣起之理。《七十空性論》中云:「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緣起之理,唯有佛陀方能徹底了知,世間人則很難通達。但若不懂這個道理,縱然你是名聲蓋世的大法師,解釋佛經也有一定的困難。龍猛菩薩在《出世論》中說:「戲論說眾苦,自生及他生,俱生無因生,佛說是緣起。」依靠分別念承認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的戲論者,由於尚未通達諸法實相,難免會遭受種種痛苦,而佛陀所說的緣起生,才是一切萬法的真相,是宇宙唯一的真理。
緣起性空之理非常重要。假如通達了這一點,就會明白須菩提在實相中沒有任何執著,但在如夢如幻的現相中,可以稱之為離欲第一!
第十二節課
以上講了四聖者都要斷除對果位的執著,接著講往昔佛陀的授記、器世界、有情世界三方面也無實有。
先講第一個問題——佛陀的授記無實有: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佛告訴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如來往昔在燃燈佛前,是否得到過授記,是否真實有所得之法?」須菩提說:「名言中雖可如是承認,但依勝義諦觀察,如來在燃燈佛前並未得到任何法。」
看來須菩提什麼都說「不」,就是最好的答案了。當然,勝義中須菩提說得非常對,但名言中釋迦牟尼佛也曾得過法。《賢劫經》中說,在91劫前,釋迦牟尼佛是法雲童子時,在燃燈佛面前得無生法忍[5],獲得八地菩薩的果位,然後燃燈佛給他授記:「在91劫後的賢劫,你將於娑婆世界成佛(第四佛),號釋迦牟尼。」所以,名言中釋迦牟尼佛確實得過授記,並在燃燈佛面前得過法,獲得無生法忍。
但勝義中,這一切是不存在的。嘎瑪拉西拉講過:「沒有所得之法,沒有能得之人,也沒有獲得之相,能所本來就是大空性。」世親論師說:「獲得法是一種分別念,理應值得捨棄。」其他經典中講:「菩薩若有已得授記的念頭,這不是真正的授記,而是魔的授記。」法王如意寶也常告誡我們:「假如認為得到本尊授記,從此不用精進也肯定會成就。有了這樣的傲慢和執著,就不是真正的授記。」六祖大師認為,佛法廣大無邊,猶如太陽光般周遍一切,沒有能得所得,故無有任何可得。六祖的解釋跟前面的略有不同,但究竟意義沒什麼差別。
總之,從勝義上講,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前沒得過授記和法,但名言中必須要承認得過,不然許多經典中的公案講不通。因此,學《金剛經》一定要分清勝義諦和名言諦!
第二個問題——器世界無實有: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菩薩有沒有真實莊嚴剎土?」「沒有,世尊。什麼緣故呢?因為所謂的莊嚴佛土,並非勝義中的莊嚴,而是名言中的莊嚴。」
一地到十地的菩薩,都要建立莊嚴自己的剎土。如釋迦牟尼佛因地時發下五百大願,將來要住持娑婆世界;阿彌陀佛當法藏比丘時發過四十八願,將來住持極樂世界;藥師佛也曾發了十二大願,將來住持琉璃世界。依《現觀莊嚴論》的觀點,清凈三地(八至十地)時,專門要修持清凈剎土。故從名言來說,菩薩必須要莊嚴自己的剎土。
現在有些道友也是如此,一邊在五明佛學院求學,一邊聯繫外面的居士和大和尚,希望自己以後有個道場,不然回去沒有弘法利生的地方。同樣的道理,菩薩將來成佛時,也需要有一個剎土,否則度化眾生的誓願不一定實現。因此,名言中這一切都成立。
但須菩提回答是從勝義來講的。因為菩薩莊嚴剎土,從實相上而言,能莊嚴的沒有,所莊嚴的也沒有,莊嚴的形象也不存在。如果真實存在,必定是以微塵的方式或器世界的方式,但這樣的器世界或這樣的微塵,用勝義智慧來觀察,是根本找不到的。所以,顯宗了義經典《維摩詰經》中說:「心凈則國土凈。」名言中只要心清凈,一切的顯現必清凈,在具髻梵天的眼裡,娑婆世界也全是清凈剎土。但若進一步觀察,勝義中剎土並沒有一個實有的微塵,都是自性清凈而現前的。禪宗有這麼一句話:「心的本性是清凈道場,除了心清凈以外,並沒有其他的凈土。」《廣幻化網續》云:「若無知性自證慧,佛剎亦見惡趣處;若證勝乘等性義,惡趣亦見密嚴剎。」
總之,了義經典中的究竟意趣,就是心清凈則剎土清凈,此外不存在一個實有的琉璃世界、娑婆世界、極樂世界……這些世界在名言的觀現世量面前雖可成立,但實相中莊嚴剎土是不存在的。這就是「即非莊嚴」的含義。
那麼,「是名莊嚴」是什麼意思呢?從名言來說,這些剎土應該是有的。比如在夢境中,自己去一個花園裡享受快樂,這是可以承認的。因此,名言中莊嚴剎土,是夢幻般的存在——菩薩以如幻的發心,莊嚴如幻的剎土,最後現前如幻的果位,度化如幻的眾生,這都是合理的。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說:「所以,須菩提,發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薩應如是生清凈心[6],不要被世間的貪嗔痴所轉,不要執著色、聲、香、味、觸、法,應無所執著而生清凈心。」
六祖證悟的就是後面幾個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前五祖讓大家唯一念修《金剛經》,若實在念不來,只念「摩訶般若波羅蜜」也可以代表《金剛經》。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智慧到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包括了所有的般若經,而般若經又統攝在一句「摩訶般若波羅蜜」中。所以現在漢傳佛教仍有這樣的傳統,如果一些老年人不識字,凈土宗的就念「阿彌陀佛」,禪宗的就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大菩薩應當發清凈心,不要對外境的色法生心,分別「這是白色紅色」、「那是長方形三角形」,因為這些全部屬於執著。同樣,對聲香觸法生心也是執著,理當一併斷除。我們要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像《現觀莊嚴論》中所說,遠離一切所緣和能緣。
以前六祖大師依此而證悟,因為這裡面有中觀最殊勝的要義。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應無所住」是講空性方面,萬法沒有能緣所緣,跟虛空和石女兒無有差別,故應對其斷除實執。「而生其心」是講空性的同時顯現不滅,智慧可以在空性中產生。《入中論》中說諸法都是空性,空性中卻可以顯現。所以,此處抉擇了中觀最究竟的密要——現空無二。空性方面來講,與龍猛菩薩的《中觀六論》觀點一致;顯現方面來講,與彌勒菩薩《寶性論》的道理無別。心的本體雖然是空性,但智慧的妙用不滅,這就是究竟實相。
因此,按照我的理解,「應無所住」是大空性,「而生其心」是大光明;用大圓滿來解釋,「應無所住」是本來清凈,「而生其心」是任運自成;就顯宗而言,「應無所住」是第二轉法輪的密意,「而生其心」是第三轉法輪的密意。這樣的一句話,完全能讓人證悟心的本性。六祖開悟之後,五祖在印證時曾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如此殊勝的金剛語,大家應該好好祈禱。尤其是對《金剛經》有大信心的人,通過這次學習,若能精通其甚深含義,臨死前應該有證悟的機會。
第三個問題——有情世界無實有[7]: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問:「須菩提,你是怎麼認為的?若一個人[8]的身體猶如須彌山[9],這樣的身體大不大?」「非常大,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勝義中諸法皆空,不是身體就是最大的身體。」
須菩提答得很好!眾生的身體依靠蘊聚而成,乃至螻蟻以上、須彌山以下,每個眾生都有不同的身體。假使有的身體像須彌山那樣大,比如阿修羅王羅睺羅,身體正好與須彌山大小相同。這種身體在名言中雖然大,但在勝義中,一切諸法皆是空性,根本無有大小的差別。
佛陀之所以這樣提問,主要是為了破除加古巴外道的實執。他們認為整個器情世界的創造者是一位大尊主,他的身體極為龐大,且堅固不變、永恆存在。在名言中,若真有人的身體是這樣,那確實很大,但實際這是不存在的,身體是一種色蘊,仔細去觀察時,所謂的「大」是沒有的。
現在世界上最高的是一個黑人,有三米多高,儘管他非常高大,但須菩提卻不這樣認為,他說:「佛說非身,是名大身。」沒有固定的形體,才是真正的大身。樂行法師在《金剛經釋要》中引用佛經的教證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入行論》也抉擇身體為空性,勝義中連一個微塵也沒有,最後得出結論:「是故聰智者,誰貪如夢身?」
真正有智慧的人,決不貪戀夢幻般的身體,畢竟夢中的身體再高大,也不過是迷亂的顯現。伏藏大師列繞朗巴在色達佛塔那裡,曾見過三四層樓那麼高的聖尊,但就實相而言,這只是如夢的身體,而是不是真實的身體,因為因緣所生的一切法,均無有真實,正如《龍王請問經》所云:「何法緣生則不生,諸法不生皆空性。」同樣,眾生的身體也是因緣所生,故必定是空性。
佛陀最究竟的觀點,就是身體無有大小,在勝義中都是空性。世親論師說:「依靠名言諦,如夢的身體是承認的,但依靠勝義諦,身體連微塵許也不存在。」
因此,大家務必要分開二諦。我們沒有觀察時,身體也有,剎土也有,好像什麼都有,但真正通過觀察,萬法完全是無實空性。若分析一個人的身體不存在,就能推出三界輪迴所有眾生的身體都不存在,身體不存在的話,依靠身體而產生的做飯、走路等行為哪裡會有?所以,待會兒你們回去不用做飯了,因為沒有身體之故。(眾笑)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f020e0100ky06.html) - 金剛經開示(五)_飛龍_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
※金剛開合樁
※金剛三昧(凈挺《閱經十二種》)
※《蓮師金剛七句》第二講-索達吉堪布傳講
※《佛說大乘金剛經論》又名《金剛經總持論》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六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