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海法師開示(一)

空海法師開示(一)2010-07-16 17:47

空海法師心路歷程:一、民國四四年(一九五五年)九月,出生於嘉義縣大林鎮的鄉下。本名郭永進。二、國中時期,看世間苦難而生悲愍之心,發願將來要濟世救人。 三、一進入嘉義高中,因緣際會下,當起了班長。從此開始探討人生哲學。四、為了擴展視野,高二轉往台北就讀。因緣際會下,仍又被選為班長與模範生。繼續探討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生命的意義在哪裡?漸漸涉及一些偉人的內心世界。五、大專時期,為了探討生死之謎與生命的意義,動、靜雙管齊下;理論與實務並重。靜態方面:接觸各種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一貫道。也深入探討各種心理學、東西方哲學及老子道德經。後來漸漸轉向佛教,尤其禪宗。六、大專時期,動態方面則積極服務人群。除了當班代表外,先後擔任過校友會會長、學生會主席、畢聯會主席。從服務人群中,去體悟人生哲學、找尋生命的意義。同時也實際去體悟「名、利」的腐蝕性,也實際去參悟為什麼世間人看不開名與利?從領導與服務中,去觀察「我慢、我是、我能」。七、七十年(一九八一年)起,為了專攻中醫,曾在佛寺住三年。當深一層了解佛教現況後,卻引起很多的迷惑:佛教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原因出在哪裡呢?決心將來一定要找到佛陀的本懷、佛法的真髓。八、七十四年(一九八五年)初,通過中醫師特考。曾拜師馬光亞。與師學習之際,有所體悟——當我成為名醫,也不能讓眾生不死、也沒辦法讓眾生內心不苦,而且自己的生死大事,誰能醫治?應該更上一層,像佛陀一樣——治療生死的病根、病源。九、七十四、七十五年(一九八五年、八六年),常出入北投農禪寺,學禪、學凈土。不斷探討生死之謎及安心之道,也研習易經。十、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初,放下一切工作,前往南投凈律學佛院,深入經藏與專修。十一、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八月,轉往台南開元禪學院研究部,專心覓道、求道、修道。從中國、西域、印度佛教史發現阿含經的珍貴後,在研究所的兩年,都以專攻四部阿含為主。除了打開國際視野外,大乘佛教的一些問題,也找到了答案。(此階段深受四位長者的啟蒙,由衷的感恩明復老法師、會清法師、印順長老及楊郁文教授的指導。) 十二、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只身前往泰國叢林道場禪修參訪。拜訪過佛使比丘及阿姜查的道場。隨後也參訪韓國及日本的佛教。十三、一九九○年,因覺機緣不成熟,辭去在研究所的教學,退回社會行醫。想編「阿含解脫道次第」的動機也暫時擱下。但仍繼續找尋能指導真修實證的善知識。十四、一九九一年,接觸○○禪一年。十五、一九九二至九五年,行醫、打網球、覓道、求道、修道。研習現代天文物理,擴展視野。十六、一九九六年起,參加葛印卡的內觀禪修數次。十七、一九九七年二月起,參加某一共修團體兩年半。從九六年起,就更積極加強實修實證。十八、一九九九年三月,辭掉醫生工作,前往台南慈蓮寺專修兩個多月。十九、一九九九年九月,放下一切,再次前往台南慈蓮寺專修。一場九二一大地震……改變了一切。二十、二○○○年,在慈蓮寺專修。編寫「阿含解脫道次第」。二十一、公元二○○一年起,願和決心實踐解脫道的眾生互動結緣。二十二、「空海」已現出家相一、前言各位法師、各位菩薩,大家好。 今天是第二次前來久仰、且熟悉的閩南佛學院,卻是首次在此公開場合與大家結緣。來到閩南佛學院,讓我有一份回家的特殊之感,除了世間的語言相通之外,最重要是在我學佛修行過程中,對我產生深遠影響的二位大師,都與閩南佛學院有很密切的關係。一位是太虛大師,他的宗教改革精神,深深啟發著我勇於去突破;另外一位也是對空海影響非常深遠的,就是幾年前曾到本學院參訪過的印順導師。 這兩位中國佛教近代的改革者,默默的耕耘、默默的奉獻,不計個人的任何名利,為佛教、為眾生付出一生,他們這種典範讓我非常欽佩,也很感恩他們把解脫之路做了披荊斬棘的工作。所以,當我在今年二月份初次踏進閩南佛學院,首站就是到太虛大師的靈骨塔祭拜,當看到太虛大師的靈骨塔,以及這裡又設有一間太虛圖書館,與大師的那一種心靈交流,真是不言而喻,就是感恩!也是讚嘆! 今天能夠在全國很有名的佛學院深造,這是大家的福報,也是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緣,要好好珍惜。這裡,曾經是孕育兩位中國近代佛教改革大師的溫床,而且中國近代佛教的改革是從這裡開始推動,將來也希望我們這裡是整個中國佛教復興的發源地,正法復興的根據地、發源地,我對各位的期待很深、很深。二、修行次第簡介 每一個人都是在找「解脫道」,不管是世間人,或者是入佛門要修行的人,每一個人都是在找解脫。世間人一樣有苦、有煩惱,他們同樣也在找解脫,認為某種方式可以幫助他,解除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但是卻很不容易覺察到,那是不究竟的、是短暫的。 然而,對人生有更深一層體悟者,會往深層的苦、深層的不安,去探討、解決。這時候,就進入了佛門。但是在茫茫的佛法大海之中,要釐出一條解脫之路,不容易啊!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學佛十年,佛不見了」有的人在學佛的路途之中,越走卻越沒有信心,為什麼呢?最主要是因為你沒有接觸到真正的解脫法。 如果能夠接觸到真正的解脫法,要邁向解脫就很快了。如果你的觀念、方向、知見錯誤,要邁向解脫至少要「三大阿僧祇劫」,簡單的換算是至少一百億年。如果你的方法、知見錯誤,要邁向解脫之路至少要一百億年。但是,如果你的觀念、方法、知見正確,想要邁向解脫,佛陀就在保證七年之內,至少能夠證到三果;如果因緣具足,可以證到阿羅漢果。如果你的根基、各方面具足,不必等到七年。在北傳的「大念處經」,以及《中阿含》的「念處經」,佛陀都有提到:如果善根福德因緣、以及聞思具足,要邁向解脫、要見法,是不待時節因緣啊!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到正確的解脫道,這樣要邁向大安心、大自在、解脫,就很容易了。三、何謂「佛法」、「三法印」? 佛法,其實不是佛教所專有。因為「佛法」是講述宇宙的真理實相,「佛陀」是什麼呢?佛陀這是個音譯而已。真正的意思、以及意義,是覺悟者、覺醒者,覺醒什麼呢?就是覺醒宇宙的真理實相,以及我們身心內外的真理實相。何謂「無明」呢?就是你不了解宇宙的真理實相。把「無明」轉為「明」,就是我們下工夫聞、思、修、證之後,來到「明心」、來到「見性」,了悟大自然的法則、真理實相之後,從此不再背道而馳,來到「明行足」的世界,遠離了顛倒夢想,就是成為一個覺悟者。 所以,成佛之路的一個很重要關鍵,就是怎麼樣把「無明」轉為「明」。什麼叫做「無明」?要破除「無明」,非常不容易啊!首先,要了解何謂「宇宙的真理實相」?它是佛陀所歸納出來的,就是「三法印」。一般在苦海中的眾生、凡夫的「三法印」是什麼呢?簡稱為「無常」、「無我」、「苦」。但是,其中只有「無常」、「無我」是宇宙的真理,「苦」不是真理,「苦」是來自於眾生不了解真理,錯誤的認知、錯誤的抓取,所導致內心世界的「苦」。 「苦」若是真理,「苦」就無法消失。正因為「苦」不是真理,真理是超越時空的,是超越種族、宗派、宗教,是經得起任何的考驗、求真求證。佛陀所講的「法印」就是真理,拿到哪裡都可以讓你去印可、去印證,都可以讓你求真求證。經得起考驗、求真求證的,才叫做「真理」。 所以,最終的真理,一定是超越時空、超越宗教宗派。佛陀是為了解決內心的苦悶、為了出離苦海,不斷用生命去修、去找解脫之道,後來他大徹大悟了,發現原來一般眾生,是因為不了解大自然的真理實相,不了解大自然的咿D法則,於是處在「無明」的情況之下,你的所作所為,與大自然的咿D法則,是背道而馳,就是自討苦吃啊!佛陀發現了大自然的咿D法則,還會跟大自然法則在對抗嗎?還會背道而馳嗎?不會了!這時候他就來到遠離顛倒夢想的世界。 今天我們想要解脫,初步是詳細去研究、透視「三法印」。來到佛學院,進入佛門修行,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核心,就是要了悟真理實相,了悟「三法印」、「四聖諦」。再來,進一步解析大自然的咿D法則、真理實相、「無常」、「無我」。 「無常」是敘述現象界所存在的一切,你所看到的、所觸摸得到的一切,都是「無常」,都是無常生滅變異。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如此,都是生滅變異、成住壞空,這是任何人所無法改變的。不管從多微細或是多粗大,不管從內心的各種角度、五蘊六根,從任何一個角度去檢驗,都在宣說「無常法印」。我們的身心,以及外面的山河大地,外六塵--色、身、香、味、觸、法…這些,你也可以慢慢去考驗、去檢驗,是不是一切都是無常、生滅變化? 佛陀觀察出來,整個自然界的咿D法則,就是不斷的流動變化、川流不息。當他了悟這些以後,才照見到過去的顛倒夢想,我佛陀過去就是在抓「常」,所以有那麼多的苦。當他照見到真理實相之後,那種想要抓「常」、想要抗衡,想要抗拒大自然法則的錯誤觀念就消失了。因此,他就不再跟大自然的法則對抗,了悟「無常」,從此也就遠離了顛倒夢想。 一般眾生,因為不知道大自然的咿D法則--「無常法印」,在內心裡面一直在抓常、一直在追常,一直構築你所要的恆常不變化。因為你所要的,與大自然的實相,是背道而馳。因此,你怎麼有可能實現呢?也許部分是有可能實現,但是沒多久,還是一樣,你沒辦法對抗的、沒辦法掌握的。你的苦、一般眾生的苦,就在於跟「無常法印」對抗,在抗拒「無常」、在懼怕「無常」,大家可去檢驗,你所有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是不是都在懼怕「無常」?大家要好好去檢驗,不管是出家眾或在家眾都一樣。 除非是來到究竟解脫,你的苦才會消失止息,在你還尚未到達究竟解脫之前,你的苦一定存在。請大家靜下來,好好去思惟、好好去檢查,你內心裡面的苦,其中是不是源自於對抗「無常」?大家要去求證。其次,佛陀敘述法界、現象界的一切,都是「緣起」,所謂「因緣生、因緣滅」,現象界的一切,不是背後有一個大力神在操控、在主宰。佛陀觀察到的實相是整個法界、大自然,包括整個太陽系、銀河系都是一樣,因緣具足而產生,因緣不足、渙散的時候,現象界就消失幻滅。 「緣起性空」是佛陀非常重要的發現,當佛陀了悟這些緣生、緣滅之後,他不會再抗拒因緣,不會再構築夢幻世界。眾生、一般人不了解,就一直在追你所想要的,然後一直逃避你所不要的,常常都在抗拒因緣,抗拒當下的環境、條件、情況,導致你不斷的在逃或是不斷的在追,你的心就很難安靜下來。所以,當一般眾生沒有了悟真理實相,就不斷在構築一個所要的夢幻世界,可以稱為「顛倒夢想」。 第三個很重要的法則,就是「無我」。我以前一直在探討宇宙人生哲學、生命哲學,不斷往內心、往外去探討真理實相,當看到佛陀對「無我」的解析,令我非常震撼,發覺佛陀的智慧真是高人一等啊!真理實相--「無我」,是如此真實的存在,但是一般眾生卻不了解「無我」,然後內心裡面卻一直在抓「我」、「我的」、「我所」。剛才講說你在抗拒「無常」,但是更深入解析苦的根本原因,最核心是在於懼怕「無我」。真正所有苦的根本核心,在於懼怕「無我」、抗拒「無我」。於是「身見」、「我見」就牢牢的抓住,當你有了「身見」、「我見」之後,衍生出來「我」、「我所」的問題,就這樣牽連出來。 所以,內心的種種結縛、十個結,就是從「我」、「我見」,這裡衍生出來的,從此無邊的苦海就這樣構築出來。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去透視真理實相?能不能真正了悟什麼是「無我」?佛陀已經講得很清楚,「無我」是真理實相,但是我們能不能真的跟佛陀一樣,了悟徹證這些真理實相呢?如果可以做到,就能夠真的跟佛陀一樣,成為一位覺悟者、覺醒者,遠離顛倒夢想,來到「究竟涅槃」境界,就是《心經》所講的世界。 雖然《心經》的內容很簡短,但是涵義卻是非常、非常的高深,所描述的是阿羅漢的世界,是解脫者的世界。《金剛經》是講三果邁向四果,以及四果的境界。大乘佛教的這兩部經典,雖然內容都不是很長,但是卻都把佛教的精髓核心襯托出來。當我以前在青年時期看這兩部經典的時候,就很法喜、很喜歡,尤其是接觸到禪宗的經典,領會大禪師的灑脫、解脫自在,於是很嚮往那種境界。但是,當我越深入之後,就產生一個問題,我怎麼樣才能夠做到呢?怎麼樣來到《心經》所講的「沒有苦集滅道」?怎麼樣才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怎麼樣才能夠證悟到《金剛經》所講的「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而生其心」,我覺得相當好、相當高啊!問題是,我怎麼能夠做到呢?所以,後來為了找尋這些解脫路、這些方法,我放下醫生的工作,就到佛學院去讀書。因為就讀佛學院研究所,風氣較為開放,老師、法師講授一半之後,其餘就可以自己去自由發揮、去找尋。因為在這麼廣大的開放空間裡面,讓我把過去所疑惑的,為什麼原始佛教與當今的佛教,會有這麼大的落差?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四、空海法師探討佛法、學佛修行的歷程 因為在研究所研習的兩年,很多的疑惑都解開了,讓我清清楚楚找尋到一條很清楚、有步驟、有次第的解脫之路。我自16歲開始到46歲的卅年期間,前面16年,都是在大乘佛法的薰息之下成長,因此我對任何宗派、宗教,沒有任何成見。當我在1987年開始,進入佛學院之後,觀念就不斷的轉換了。我從佛教歷史、佛教思想史的演變,慢慢去了解,一方面解開過去很多的疑惑,一方面也找到了方法,也讓我追本溯源來到了原始佛法。 以前常聽人家講:《阿含經》是小乘的、《阿含經》是不了義、阿羅漢是不了義…。當我後來深入去探討、研究之後,發現這些論斷是不正確的,我們要重新來評估。當今在台灣的一位高僧大德,也就是各方公認、也很尊重的印順長老,就是設法把原始佛法呈現出來,引導眾生回來扣住原始佛法的核心。然後以「解脫道」為主,再發展「菩薩道」,這樣的一個理論架構是非常好、非常完整的。空海也是步著這樣的後塵,而且更重視一步一腳印的實修實證。 當我研究所畢業之後,如果要當學院裡面的教師,當然也是可以,但是我卻覺得:今天我是為解脫而來,不是為了成為一位講經說法的法師,我要的是實修實證,怎麼讓內心裡的憂悲苦惱止息?怎麼讓內心深層微細的不安能夠消失?我要的是能夠了悟真理實相。 於是我後來就放下學院的教學工作,然後一邊行醫,一邊不斷找尋能夠指導空海實修實證的大德,國內、國外到處找,不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不斷再去找尋,前半階段是建立聞思的基礎,後半階段就是著重在把聞、思、修、證做完整的結合。所以,後半階段是更重視修行。因為,如果只是懂得佛法,而沒有落入實修實證,這樣的佛法還只是一個空中樓閣,還只是一個知見。就像你的肚子飢餓,只是畫一個餅在充飢,還只是很抽象,還是沒辦法止渴、止飢餓啊! 所以,我很如實的面對自己,雖然我懂得這麼多的佛法,讀過那麼多的經藏,但是我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為什麼還存在呢?為什麼還有那些「身見」?還有那些我慢呢?怎麼樣讓這些都消失,來到大安心、大自在?…。因此,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不斷去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就算是在行醫的時候,也是一樣。 在1999年之後,我的一些因緣情況轉變了,也感恩過去所走的路程之中,有很多的大德、大師們,陪伴空海成長,感恩世間的種種因緣。於是在公元二千年的時候,我編寫這一本「阿含經解脫道次第」,也是以一種回饋的心、佈施的心與眾生廣結善緣。在公元二千年,這本書正式發行出版之後,也正式走上弘法之途,向有緣人介紹「解脫道」的次第。五、解脫道的次第 「解脫道」是有次第、有步驟的,如果引用禪宗所講的四個字就是「明心見性」,但是這四個字又被很多人誤解。如果正確理解我們所有的方法,包括聞、思,佛陀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種種的方便法,是為了讓我們回到「明心」階段。這一面心鏡要清明,在「明心」之後,才能夠照見清楚的真理實相,真理實相就是「見性」。 「見性」不是去見一個「佛性」或是「自性」,「見性」的「性」是大自然的法性、大自然的法則,你、我的身心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同樣不超出佛陀所講的「三法印」歸納。所以,「明心見性」就是要去體證這些真理實相,在「見性」之前,一定要先來到「明心」的階段。怎麼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呢?這又是很有次第的。 以前當我在大乘佛法的薰息之下,不錯!我以前是很喜愛、很熱愛禪宗方面,也接觸過很多。但是,很多人講說要從果地起修,或是參公案,或是參話頭…,這些我也是去做過。然而,我內心裡面所要找的答案,還是沒有找到;我內心裡面的疑惑、困苦、困難,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就不斷的繼續再找,後來就在原始佛法《阿含經》裡面,佛陀所指引的一條解脫之路,一步一腳印的深入聞思,然後實修實證。 所謂「聞、思、修、證」,前面的「聞、思」基礎非常重要,否則你就只是抱著一個法門一直深入,這樣很容易走偏差了,都不自知。就像眼睛沒有打開、閉著眼睛,這樣橫衝直撞,很容易出問題,但是我們卻沒有覺察到。「解行合一」,才是最安全、最好的,唯有在你正確理解之後,就能夠知道如何正確修行。所以,大家在學佛的過程也一樣,要重視「解行合一」,聞、思、修、證做完整的結合。今天大家在學院裡面,就是為了具備聞、思基礎,以後大家有因緣,再進入實修實證,要見法就很快了。 實修的過程是有次第的,所有的十萬八千個法門,是要讓我們的心來到安靜、靜止下來的情況,就是來到「停止」的「止」階段。一匹「心猿意馬」能夠安靜下來,才能夠來到「觀」。 在學院裡,我們都知道「戒、定、慧」,然而不是「持戒」就能夠生定、定裡面生慧,問題不是那麼簡單。「持戒」是幫助我們減少惡緣、增加善緣,讓我們具足更多很好的因緣,能夠聞法、修行。所以,持戒是幫助我們增加各種善緣、減少惡緣。當你具足各種的福德善根因緣,就能夠聽聞正法,慢慢加上配合方法修行,就能夠產生正確的「定」,亦即「正定」。有了「定」之後,又加上前面的聞思基礎,這時候就會知道如何止觀------六、何謂「世間法」?「出世間法」? 如果你不曉得怎麼樣去觀,或是錯誤的觀,後面的智慧是無法開發出來。有的人偏於修「定」,就會落入在「世間定」裡面。所謂的「八正道」,有「世間八正道」及「出世間八正道」之分,所有的修行法門,包括「四念處」也一樣,都有「世間道」與「出世間」的分別。 如果你的聞思基礎沒有深入,不知道何謂「世間法」,以及何謂「出世間法」,結果在「世間定」或是「世間的知見」裡面繞,你都不知道。因此,深入聞思非常重要,要清楚知道何謂「世間法」?何謂「出世間法」?包括八正道、四念處…等各種修行方法都是一樣,都有「世間法」及「出世間法」。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最主要的一個分水嶺,是在於有否與「苦集滅道」、「四聖諦」結合?如果你的修行沒有與「苦集滅道」的思惟結合,叫做「世間法」。如果你的聞、思、修、證,與「苦集滅道」、「四聖諦」結合,就是走在「出世間」的解脫道上。 當你有深入聞思,而逐步去修行,就會知道如何正確「起觀」。一般人觀察的「觀」,是帶著染污的心在看,帶著成見、錯誤的觀念知見在看,因此一般眾生很難看到實相。所以,包括有些人在修行上,以一種法門深入,就會覺得已經修…到最後,觀察到什麼相、什麼佛像,或是觀察到什麼光…,或是觀察到什麼…。當然,這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但是這個「觀」還不是「如實觀」。 七、何謂「如實觀」、「如來」?「如實觀」是沒有個人主觀的投射,是我們的心來到很客觀、很明覺,沒有帶著成見。你的心是一面清明的鏡子,沒有凹凹凸凸、貪瞋癡、我慢,來到很客觀的境界。所以,這時候你才能夠看清萬事萬物的實相,真正來到「如實觀」的境界。當你真正來到「如實觀」,就可以稱為「如來」。 「如來」是什麼?不是很玄、不是很虛,是能夠如同萬事萬物本來的面目來看清萬事萬物。「如來」就是能夠如同萬事萬物本來的面目來看清萬事萬物,一句話很快講過去,很多人也會自認:「我很客觀啊!我學問很高、我是知識分子,我做事情的判斷都很正確、很客觀…」這些都要保留啊!因為你有可能帶著偏見,帶著一付凹凸的鏡子在看這個世間,只是你不知道、沒有覺察到。 如果真正能夠如同萬事萬物本來的面目來看待萬事萬物,就能夠很清楚真理實相,就不會顛倒夢想、背道而馳,也就是你的苦海是消失了,來到安心自在的境界。今天,只要我們還有苦、還有不安,就要檢討、反省一下,是不是我們的判斷、看法有何問題呢?是不是不夠客觀呢?是不是不夠如實呢?所以,學佛很重要的過程就是要回來反觀我們自己,而不是要拿著一把寶劍去跟別人較量、比高比低。學佛也不是充填一些知見,表現我很懂、我知道很多。 真正的佛法,是治療眾生心病的良藥;真正的佛法,是讓我們遠離顛倒夢想,讓內心的憂悲苦惱能夠消失、止息。所以,大家要學到活生生的佛法,佛法是非常活潑、非常生動的,佛法就是活的法,活生生的法。如果打開智慧眼之後,就可以看到活生生的「三法印」,就可以處處見法。八、沒有『末法時期』 佛教界普遍流傳一個觀念,認為:「現在是『末法時期』,我們今天是業障深重,因此沒有因緣見法,要開悟成佛很難、很難!…」事實上,不是這樣啦!空海認為:沒有所謂的「末法時期」,法、法印就是真理實相。真理實相一定就是超越時空,也就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必然如此。 佛陀當時可以徹證「三法印」、「明心見性」,我們現在難道不可以嗎?可以的!只要大家一步一腳印的聞、思、修,跟隨著佛陀所走過的「解脫道」,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去修,一樣可以來到「明心見性」,一樣可以見法。所以,對自己要有信心,佛陀就講是不待時節因緣。九、「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如何實修實證? 「四念處」的修法要怎麼樣應用?大乘佛教所講的真理,佛法的法義也都非常高、非常好,空海受到很大的啟示,吾心亦嚮往之,問題是:我怎麼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此讓我更重視方法,讓我怎麼樣做到?坐而談、不如起而行,說一丈、不如行一尺,腳踏實地去修很重要。當我慢慢溯源到原始佛法,發現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引導弟子們實修實證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扣住「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今天的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南傳地區,修行的法核心都是扣住「四念處」修行方法,空海品嚐過這些方法的實用,也覺得相當好,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 「四念處」是講身、受、心、法,但不要把他界定為小乘、阿羅漢、不了義…,我們現在把那些觀念知見通通放下,因為空海也一樣是從沒有任何成見的情況,來接觸各種法門,今天是把覺得很好的一些修法、有次第的修行步驟、解脫方法,毫無保留的跟大家分享,不妨把過去的方法暫時做一個保留,把過去的觀念知見暫時保留,重新去體驗什麼叫做原始佛法的修法、解脫道,為什麼以前佛陀在引導弟子修行的時候,大家要開悟、要見法都很快?那都是有原因啊!大家不斷的聞思,然後修證都結合起來啊!所以這樣見法就很快。十、「身念住」的開發 「四念處」修法,首要是「身念住」。三種是有粗、有細的,最粗的就是我們的「身行」,其次是「口行」,「意行」是很微細、很不容易覺察到。如果我們的「身行」沒有明覺,意根的「意行」就更看不到,你的起心動念就更看不到。 所以,禪宗所謂的「參話頭」,其實是要清楚看到起心動念之前的那一剎那。在說話之前最前頭一開始有波動,也就是最初起心動念的念頭,你都要清楚看到,也就是要念念分明。問題是:要能夠來到念念分明,談何容易!是要來到「明心」階段,沒有前面「身念住」、「受念住」的基礎功夫,想要來到「明心」、「念念分明」,不容易! 由於空海走過這一條路,發現很容易變成只是口頭禪,空口說白話。所以,後來就回到一步一腳印,依著「四念處」的方法實修。至於,「四念處」的「身念住」要如何開始?大家在聽聞過後,現在就可以開始練習、開始應用,包括在學院或在家居士,回到個人的工作崗位,或是在家庭裡面,一樣都可以應用。然而,要怎麼樣應用呢?「身念住」所要掌握的一個要領,就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保持清楚明覺、都正知之。不管當下正在做什麼,都保持清醒明覺。 如何保持當下動作的明覺呢?我們平常走路都是很快,尤其身處在工商業社會,越是都市化,腳步就越快。大家都急急忙忙的走,趕時間、趕時間,趕快、趕快…,都在那裡趕、在那裡衝,這就是衝動。當你在趕快、衝動的情況下,這個行就叫做「無明行」。今天落實到修行上面,第一個要領就是要把腳步放得比平常緩慢一點,慢個八分之一拍、六分之一拍,每一個腳步都能夠清楚覺察,右腳左腳、右腳左腳。 走路的時候,請清楚覺察當下正在走路的情況。不要以為這不重要,誤認為修行是要在禪堂裡面打坐,如果平常「身念住」沒有辦法開發出來,在禪堂裡面還是在打妄想。所以,「身念住」的開發很重要。佛陀是一個覺悟者、覺醒者,「身念住」的開發就是覺醒過來的第一個最重要步驟,如果這個步驟沒有做出來,後面的覺醒就免談。因為,粗的方面,你沒辦法覺察出來,微細的就更無法察覺出來。 修行是越來越微細,我們的心越來越清越明,觀察力越來越微細。所以,要從粗的動作開始覺察到,當下走路的腳步,左腳、右腳,保持清楚覺察。再者,請你的腳步放輕、放柔,當你在衝動的時候,走路是啪、啪、啪…,尤其在上、下樓梯之時,更是這樣啪、啪、啪…,都是很大聲。如果真的有把「四念處」方法應用上來,你的走路會是輕柔明覺,但也不是怕踩到什麼的躡手躡腳,你會很安詳、輕柔明覺的走路。所以,在走路方面,把速度放慢一點,腳步放輕、放柔,不會那麼粗重。 在掃地的時候,也是一樣。掃地、掃地是掃心地,但是當下在掃的過程,請你也保持手的動作姿勢,掃把到哪裡,你也覺察到哪裡。武士道的人練劍,劍到哪裡,覺察力就全神貫注在哪裡。能不能也將掃把當作劍一樣,掃把到哪裡,你的覺察力就到哪裡,不要在那裡邊掃邊在打妄想。如果你的心與境一致,當下真的就是在修行,連掃地也是在修行,幫助你醒過來。 不要以為說我現在的眼睛睜得那麼大,難道就沒有清醒過來嗎?!這是一般人所認為的「醒」,現在所比喻的是佛陀所講的覺醒、覺悟。如果你的智慧眼沒有打開,雖然你有兩個眼睛,但是因為你的法眼、智慧眼沒有打開,你還是看不到法。如果見不到法,以佛陀的標準來講,就是你還沒有醒過來。「覺醒」就是智慧眼打開、處處見法。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法眼開」就是醒過來。 因此,「身念住」的開發,就是幫助你法眼打開的重要基礎。當你在做各種工作,包括洗衣服、洗澡,也是一樣,請清楚覺察你當下的動作,包括穿衣服也一樣,把你的心安住在當下的動作,你要洗衣服、寫字…等其他事情,也一樣要「置心一處」,這樣就能夠「無事不辦」,清楚明察你當下比較明顯的動作。走路當下比較明顯的動作,就是覺察腳步,如果現在當下走路的步伐不是很明顯,是手的動作比較明顯,你就覺察當下在手各方面的動作、工作,安住在當下,這樣你的心就會越來越清涼。 包括吃飯也是在修行,不要急急忙忙的,或是邊吃邊怨嘆:「我業障深重、沒有智慧…,佛學院這裡的照顧不夠好、哪裡不夠好…,院長很少來看我、教務長也很少來看我…」邊吃邊抱怨,這樣就錯失掉很多修行的機會。我們一方面要體諒師長們的辛苦、辛勞,當你能夠處處去體悟,就會充滿著感恩,而且會珍惜當下的因緣,我們每一餐飯都是來自十方法界、眾生的佈施,大家要好好的惜福。 在吃飯的當下,要怎麼去用功呢?一樣大家保持輕鬆放鬆,當你把飯菜放在缽碗之中,在挾菜的時候,請你也清楚覺察到,我的手伸出去,再夾回來送進口中,這個過程都保持清楚覺察。然後,把飯菜送到嘴巴裡面的咀嚼過程,你也清楚的覺察。當飯菜在口中,由粗漸漸咀嚼變細、吞嚥下去的過程,你也能夠清楚覺察,不要囫圇吞棗。囫圇吞棗、動作粗魯,就叫做「無明行」。 我們今天學佛,就是要把「無明」轉為「明」,把「無明行」轉為「明行」,慢慢不好的習慣就會變成良好的習慣,有一天就真的能夠來到「明行足」。「明行足」就是佛陀的十個名號之一,因此不要小看這個過程,我們的「身行」要保持清醒覺察。現在我喝這一口甘露水,是法界的恩賜。包括喝水,我都抱持著感恩的心,今天來到閩南佛學院與大家結緣,空海也是以一種感恩、知恩、報恩的心來回饋大家。十一、「口行」的修法 口行」怎麼修呢?我們平常講話就像機關槍一樣,唧哩呱啦的一直彈射出去,講話都很快。現在請你把講話的速度稍微放慢一點,假如你平常一分鐘講300個字,能不能減為250個字?如果你平常一分鐘講250個字,能不能減為200個字?講話的速度稍微慢一點,慢個八分之一拍、六分之一拍。 再來,請你清楚聽到當下自己正在講話的聲音、聲調、內容,不容易喔!如果沒有相當的覺察力、反觀力,你沒有辦法清楚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不信你自己回去檢驗看看,包括說從以前到現在,你有多少時間清楚聽到自己當下正在講話的內容、聲音?這是修「口行」方面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則。包括在家居士也是一樣,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可快、可慢,但是不管是快、或是慢,你要清楚覺察,清楚聽到我們講話的聲音,在講話的聲音裡面,有沒有諷刺別人?有沒有展現我慢?有沒有講酸澀的話語?…。 所謂「禍從口出」,為什麼呢?如果講話的「口行」是「無明行」,在講話的過程,無意中造很多的惡緣、散播很多的惡因,卻不自知。這些惡緣、惡因散播出去之後,就會結惡果,禍就會從口出。所以,修「口行」非常重要,我們每天面對眾生,處處都是要講話,如果能夠把「口行」修好,保持清醒明覺,你的惡因、惡緣就會漸漸減少,當下又能多播種善因、善的種子,將來善的果就會越來越多,這是修「口行」。十二、「受念住」的開發 「意行」方面的開發,就是「四念處」裡面,「心念住」開發。在這個過程中,「受念住」的開發就相當重要,剛才介紹的是屬於「身行」、「口行」方面。至於「四念處」的第二個步驟-「受念住」,怎麼修呢?如果要能夠清楚覺察你內心裡的各種感受,當然最好是有禪定、禪修的基礎,就能夠很容易覺察到。在平常的時候,你可以覺察到比較粗的,但是如果有禪定的基礎,就能夠覺察到更微細的。 「受念住」是除了清楚覺察身體的各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外,你內心裡面的苦悶、不安、恐懼、恐慌…,也要清楚覺察到。「受念住」主要是著重在現在、當下是在苦受、還是樂受?身體的酸、脹、痛、麻、癢,要能夠清楚覺察,現在內心是很苦悶?或是內心裡面是很快樂、很高興、很興奮?是喜、是樂?也要清楚覺察。 為什麼覺察「受念住」很重要呢?因為你內心潛意識的心態,是不容易覺察到,潛意識是會透過你的身心、身體的展現,身體的各種感受、覺受暴露出來。當你在生氣的時候,會覺得好痛心、火冒三丈,如果有清楚覺察,事實上整個身體裡面的氣血會繃緊的往上衝,身體的當下是很苦的,你的心也是很苦的。如果你有覺察到當下的身心是這麼苦,當我在罵別人、在生氣別人,到底第一個受苦的人是誰?是自己。 當你在罵別人、在瞋恨、在生氣,事實上第一個受害、受苦的是自己。所以,透過「受念住」的開發,你會覺得自己何苦來哉?!何必如此折磨自己?!每一個人都想要快樂、想要安詳,於是你的生氣方面,就會大大的減少。當你要生氣的時候,就會覺察到你的血氣就要上升了,當如此覺察到了,就會認為說不要生氣了,生氣是跟自己過意不去。所以,當「受念住」有覺察到,你的種種衝動就會漸漸減少,因此各種苦受、樂受,你都要清楚覺察。十三、「心念住」的開發 「心念住」的開發,是非常重要。我們身體的感受,一方面是透過酸、腫、脹、痛、麻…反映出來,另一方面還有內心的苦悶、不安,也會透過身體的覺受顯露出來。事實上,覺受方面,是內心無形的一個語言。因此,要來到「心念住」,前面的「身念住」、「受念住」必須要經歷過,有了這些覺察之後,再來才能深入到去觀看你的心,來到「四念處」第三個階段--「心念住」的開發。 「心念住」的開發,非常重要。如果「四念處」能夠依循著一步一腳印的,深入來到「心念住」的開發,就是來到禪宗所講的「明心」階段。如果「心念住」階段能夠開發出來,後面來到「法念住」就可以見法,就好辦了。 「心念住」怎麼開發呢?前面「身念住」、「受念住」的基礎要具足。能夠掌握「心念住」,因為你的心越來越寧靜、越來越清明、越來越微細。所以,當你在起貪的時候,可以覺察到我現在有起貪心;當你在起瞋心的時候,「心念住」就是開發深入到觀察你的潛意識,一般眾生是表裡不一,嘴巴講的是一回事,內心裡面卻又是不同的心態。一般眾生所表現出來的,都是表面意思,而潛意識是非常不容易看到、非常不容易覺察到。 當今最深的心理學領域,也無法像佛法如此深入剖析,到達人類最深層的心裡。真正的佛法,真正「心念住」的開發,是最深奧的心理學,把心理方面解析得非常深入。所以,真正「心念住」的開發,是來到「明心」的階段,你當下有沒有起瞋?潛意識裡面有沒有起瞋?表面上像是說對人家好,說:「歡迎你來!」其實內心裡,卻是期望對方早點走。當我們表裡不一,能不能清楚看到?當我們說話言不由衷,能不能清楚覺察到?當我們說話裡面有在設計、陷害別人,能不能清楚覺察到?當我們的心量狹窄、看到別人好,有沒有「見賢思齊」的雅量?還是看到別人的好,內心興起我慢之心?或是狹窄之心?或是忌妒之心?…這些都是「心念住」要開發的。 「心念住」方面,是來到「意根」的修行,我們的「身念住」、「受念住」,包括「身行」、「口行」,都是屬於外相,真正潛伏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根源,修行能夠來到「心念住」的開發,看到你的起心動念能夠「念念分明」,「意行」、「意根」的衝動,才會漸漸地止息,才會漸漸淨化,才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才能夠把「意行」修好。 當你的「身行」、「口行」、「意行」,都修正、都淨化,很自然就會展現出「三妙行」。這時候,起心動念能夠清楚覺察,有沒有在播種惡因?有沒有在結惡緣?當下就可以馬上覺察。所謂「眾生怕果」、「菩薩是畏因」,如果眾生的「身行」、「口行」、「意行」沒有修好、沒有清淨,常常在無明、衝動之下,播種很多的惡因而不自知、而不以為然,就是無明衝動的可怕。 修行就是「身行」、「口行」、「意行」,都能保持「明行」、身心柔軟,「三妙行」的展現,當下身、口、意所造作的,自然會過濾、會淨化,惡因、惡緣就會逐漸減少,善因、善緣就會逐漸加深。因為具有「受念住」及「心念住」的開發,又能夠「將心比心」,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喜歡別人這樣對待我,因為我會有痛苦,於是會「將心比心」,也不應該這樣去對待別人。 如果我們所造作出來的,會讓自己苦、不安,而且也會帶給眾生苦或不安,就會知道這是惡業、惡因,你當下就會停止,不會去播種那些惡因。所以,善、惡的界定,包括慈善界,都是從我們的心開始出發。各種善行、或者惡行,都是從我們的心出發,如果深入我們的內心世界,能夠「將心比心」,就真的來到所作所為,都是從慈悲喜捨出發,跟眾生廣結善緣。因為你也想要安詳、快樂,「將心比心」,眾生也是喜歡安詳、快樂,我們不希望別人帶給我們痛苦,我們也不要帶給別人痛苦,這時候會慢慢來到以愛己之心去愛每一個人、愛護一切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量,就會慢慢擴展出來。 所以,「明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轉折點,所有的聞思基礎就是要來到身心寧靜下來,來到「明心」的階段,然後才能夠進入第四個階段--「法念住」。

推薦閱讀: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第五講(文字)講記
大安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如本法師:凈土法門
智慧的語言 ( 六 )-------慧律法師
為什麼佛說的法,在用的時候往往有出入?—夢參法師《地藏經》講記29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