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陸民間關係三節點:大逃港、北進、捍衛本土
香港近來多有反對向內地開放自駕游的集會。HK9413「諧音」車牌成為流行「道具」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 攝
南方周末記者 葉偉民
南方周末實習生 孫毛寧
一百五十餘年分隔,香港發育成一個既與內地相似又獨特的社會。在改革開放前,陸港兩地的關係僅靠民間零散而薄弱的來往牽連,但1980年代後,兩地交往上升為官方共識,屢創經濟奇蹟的香港更一度成為內地的老師。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作為中國「一國兩制」政治構想的首個試驗場,香港樹立了優秀的標杆,但經濟上一度遭遇重挫。而另一側的內地則續寫著三十年高速增長的經濟神話。
陸港關係,也在這一消一長中發生著或微妙或深刻的變化。
為逃港者加油
1979年,40歲的深圳寶安居民張大成在單位受了委屈,砌磚好手被分配去種地。在那個仍不能自主擇業的年代,張大成準備到「對岸」試試。
新中國成立後內地先後有過4輪大規模的「逃港潮」,分別發生在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據統計,在內地漫長的困難時期,自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共有100萬人偷渡香港。
1979年的8月16日,張大成耗盡家財換來一艘80匹的漁船,並帶上了數十個同鄉。深夜出發,有人求神,有人念毛主席語錄以自勵。兩個多小時後,一行人抵達香港屯門。「剛上岸,船就沉了。」斷了後路的張大成只得安心做起了黑市勞工。
香港正處於經濟起飛的階段,但市民主體仍是移民。懷著對共同經歷的理解,新舊移民間守望相助,一些偷渡者剛上岸,就有人給送來食物和衣服。1980年10月,抵壘政策取消的前夕,全港華人或守在電視機前,或站在街道上為偷渡同胞加油,一些華人警察甚至撥開隔離繩拉落後者一把,還有偷渡成功者和市民在街頭相擁而泣。
逃港者們經過艱辛努力大多融入了香港主流社會。統計顯示,上世紀末香港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40多人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逃港者。而「大逃港」也讓內地意識到經濟改革的迫切,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的橋頭堡深圳,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成立。
給內地當老師
到港兩年後,張大成用6000元港幣買了一張身份證。從此他不用再躲避那些趾高氣揚的洋警察。
這一年張大成回了一趟深圳,隨手帶了一些海產和衣服,收到禮物的親戚快樂得如同過年。對物資仍短缺的內地來說,香港隨便一件「街邊貨」都是奢侈品。而香港導演張堅庭則記得當年一件碎花睡衣在內地被當成了時裝的片段。
1980年代香港迎來歷史上最好的光景。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所留下的政治遺產仍在惠及香港。1966年的「反英抗暴」運動後,港英政府成立了廉政公署,興建地鐵,並施行「居者有其屋」和九年免費教育等措施,「香港人」的身份因此得到廣泛認同,港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進一步確立。當時流行的一曲《獅子山下》,堪為新老香港人共同奮鬥的寫照。
1988年,鄧小平提出「我們在內地還要造幾個『香港』」,第一次在官方話語層面賦予了香港榜樣的榮耀。香港的經濟、文化魅力在內地到達了頂峰。香港從內地通向西方的「窗口」變成了內地的「老師」。
1990年開始,八成以上的香港上市公司北上內地,僱用了約300萬內地工人。而香港本土在產業轉型的同時,也將經濟重心轉向金融和服務業。
1994年內地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後,香港進一步成為內地幹部在法律、證券、房地產等領域的課堂。一個叫梁鳳儀的香港作家的書開始風行,成為受官方推崇的財經小說。此外,年產近300部的香港電影橫掃亞洲乃至世界,萬人空巷看港劇也成為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那時候的香港人信心空前高漲,覺得無所不能,相信港式文化和生活能影響並同化整個中國內地。」香港專欄作家梁啟智說。
在內地面前的焦慮
1995年,一本《北進想像》對回歸前的港人心態進行了剖析:一方面,香港人作為從經濟到價值觀多元傳播者的優越感,這充分體現在對內地人的稱呼上:「表姐」、「表叔」充滿著鄙夷和憐憫。
另一方面是香港人對回歸莫名的恐懼。1997年,香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西方也認為回歸後的香港會消亡於金融混亂、高犯罪率和市民逃離。
「北進夢想」也破滅了。1997年10月,在幾乎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亞洲金融風暴襲港,過分依仗金融服務業的經濟體系風雨飄搖,股市狂瀉,無數香港人一夜負資產。1998年8月,港府入市干預才挽救整個城市。
香港為此付出沉重代價,經濟肌體奄奄一息;加之2003年SARS重擊,港式經濟神話破滅。與之對照的則是內地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北進豪情急轉直下,變成一種對於內地的防範心態。」《北進想像》一書的作者之一盧思騁說。
2003年,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正式簽署CEPA,自由行政策也開始實施。自此,圍繞「救港」還是「毀港」的爭論從未停息。港人一方面承認自由行解決了7萬人的就業,另一方面卻為資源的被搶佔而憂心忡忡。
內地方面,對港優惠政策仍陸續出台。在「十二五」規劃里,中央將在貿易開放、貨幣、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企業聯動以及交通能源等方面支持香港。
2011年,《香港城邦論》出版,作者陳雲反對香港與內地過度融合,認為應保持距離來維持港式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一年,改編歌曲《蝗蟲天下》風行,內地人的形象從老土寒酸的「表叔」變成了極具攻擊性和災難色彩的「蝗蟲」。
而香港人「守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地在社會轉型期所附帶產生的貪腐、道德下滑和不公現象。「葯家鑫案」、「我爸是李剛」和「小悅悅」等內地熱點事件也在香港引發巨大的討論,很多人擔心這是內地社會的常態而遭到同化。
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的看法頗具代表性:「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守住我們的城市,至少避免這些不文明的因素摧毀我們的家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