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尷尬的龍王們

尷尬的龍王們

年少的我們請教老師:為什麼說我們是「龍的傳人」?老師語焉不詳:咱們中國人,特別崇拜龍,皇帝就叫「真龍天子」……說到最後她和我們一起都雲里霧裡,這個問題不了了之了。

在中國,龍確實是眾多動物中最為神聖、高貴的。大概因為它是虛構的。畫鬼容易畫人難,所有的好處都可以加之頭上。——「就其形態而言,其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種九似說強調了它作為複合性動物的特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其生態。"欲小則化如蠶蠋,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這段話是日本學者中野美代子在她的書里寫的。

然而,《西遊記》中的龍王們似乎沒有什麼威風,或懦弱、或無能、或潦倒、或古怪,或者乾脆很倒霉。

比如四海龍王。先看看著名的情節:孫悟空怎麼去欺負東海龍王的。

當時聽了四老猴的建議,孫悟空徑入東海龍宮,一來到就不客氣地聲稱要來告求一件「神器」。老龍王並不認識孫悟空,但態度十分謙恭,口中頻稱「上仙」。

老龍王「獻鋼叉嫌小,奉畫戟嫌輕」,後來領他去看這塊「鎮海神針」,孫悟空發覺它能大能小,當場丟開解數,打轉起來,「唬得老龍王膽戰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龜鱉黿鼉皆縮頸,魚蝦鰲蟹盡藏頭。」孫悟空收了寶貝,笑嘻嘻只說一句「多謝賢鄰厚意」。龍王的反應是:不敢,不敢。如果給他配一付畫像,必定是點頭哈腰。

拿了寶貝後的孫悟空卻還不走,說如果沒有這個金箍棒,那倒也罷了,現在有了金箍棒,就得有一套好衣服來配它。好衣服哪裡來?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坐一家,老龍王你就「為人為徹」,給我配身好衣服吧!沒有?真箇沒有?那就和你試試此鐵!

東海老龍王嚇得哆嗦,趕緊叫來另三海龍王。大家都不敢對孫悟空怎麼樣,於是這個拿出一雙藕絲步雲履,那個貢獻一副鎖子黃金甲,這個奉上一頂鳳翅紫金冠,湊了一身華麗披掛。孫悟空打扮停當,口裡對眾龍喊著「聒噪!聒躁!」一路打出去了。

孫悟空固然一向囂張,但東海龍王也著實太低聲下氣了點。這大概可以說明他的地位: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莫明其妙地就有孫悟空這類強盜隨便闖入,騁凶騁勢,看樣子,老龍王沒有什麼自我保護的好辦法。

龍王確實是個被欺負的主,不妨插播一下,東海龍王還曾受到哪吒的欺負,他的三太子敖丙,讓哪吒打死,連筋都抽去作龍筋絛,要給李靖束鎧甲用。東海龍王去告狀,哪吒隱身衝上去,又踏又打又抓鱗,弄得老龍王大叫饒命,好不狼狽。——虧得老龍王還是龍中之首呢,被一個七歲孩兒這麼糟蹋,還有啥身份可言——這是《封神演義》中的故事。

就算這樣,四海龍王在西遊記里的龍王們中,也算是最有優勢的。他們遇到這等不平之事,起碼事後還可以跟玉帝告告狀,在龍王群里,這算是與上面「說得上話」的。

涇河龍王就更慘了。河比海小,管轄範圍就小,涇河龍王的地位更低。涇河龍王算得上取經事件的關鍵人物,如果不是他與算卦先生袁守誠爭一口氣,他就不會去擅改下雨的數量和時辰,如果不改雨量時辰,他就不會被告死罪,如果不被告死罪,他就不會去求唐太宗救他,如果不求唐太宗,唐太宗就不會「許救反誅」,因此被拉到地府去走一遭,如果唐太宗不去地府走一遭,也就不知自己還有二十年陽壽,也不會承諾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超度無主的冤魂,普諭世人為善,如果唐太宗不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陳玄奘開建大會,那麼也就不會有取「大乘佛法三藏」一事。所以說,取經一事由是而來。

問題是,涇河龍王只是擅自更改了一下雨量和時辰,怎麼就罪足以致死?怎麼著都只是一次工作失誤。在《西遊記》里,玉帝是個喜怒無常的角兒,沙僧打破一個玻璃杯也可致死罪,所以不能以常理論之。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所謂的龍王,地位確實不怎麼樣,上邊要處死他,簡直是不需要什麼理由的。這樣的地位和形勢,要是像涇河龍王那種拎不清的,妄求要賭一口氣,最終氣不一定出得了,很可能從此就斷氣了。

西海龍王敖閏(後面章節說其名是敖順)就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的性格一向小心謹慎。他的兒子小白龍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他告為忤逆,打了三百,不日遭誅。這事件里,西海龍王的表現真是大義滅親,鐵面無私,但似乎也有點小題大作,中國傳統里一個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傳統,也就是「親親相隱」,為親人隱瞞罪行從人倫上講都能獲得同情,這位西海龍王倒來個對著干。這被燒掉的「殿上明珠」真有那麼重要嗎?就算是玉帝賜予的,也不至於有兒子的命那麼大吧?

假如這裡面沒有陰謀,那麼只能解釋為,西海龍王一直是謹慎作「龍」,不惹是非,小心才駛得萬年船。所以對自己的兒子過度嚴厲,以至出離常情。

小白龍確實很苦命,差一點就因燒了一顆明珠而死掉,而且是死在自己父親的手裡。被觀音救活之後,加入了取經團,算是走上贖罪之路。但卻是作為一隻坐騎去加入取經團的,於唐僧而言,他連「徒弟」都說不上,僅僅是工具。如果說他是勞改犯,那麼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哪個不是勞改犯呢?而且他們哪一個罪孽比他輕呢?如果說他是動物,那麼孫悟空、豬八戒不也都是動物?——單由小白龍的情況來看,龍這種動物,完全不比豬和猴這些動物高貴。

《西遊記》里還有兩個出鏡率比較低的龍王,一個是洪江龍王。唐僧的親爹陳光蕊出門當官之前的某天早上,放生了一條金色鯉魚,尋條河就是洪江龍王。後來陳光蕊被劉洪打死,這個洪江龍王便給了陳光蕊的屍首一顆定顏珠,方便他還魂報仇。——怎麼搞的?洪江龍王變成鯉魚居然也被撈到市場上賣了,自身不保啊。

另一個是烏雞國的井龍王。當時豬八戒沉到井水裡,見到井龍王的住處家徒四壁。井龍王要豬八戒背走烏雞國國王,豬八戒索錢,他什麼都拿不出來。看情況,不是裝窮,是真沒有。

而亂石山碧波潭的萬聖龍王呢?「牛魔王戰罷赴華筵」,赴的就是萬聖龍王的筵。當時孫悟空正因借芭蕉扇的事在積雷山與牛魔王大戰,忽聽到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爺爺,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賜早臨,好安座也。牛王聞說,不打了,趕緊往亂石山碧波潭去了。

以孫悟空的眼睛看來,萬聖龍王當時的生活情調還是不錯的,呼朋喚友,觥籌交錯,一眾龍婆龍子龍女龍孫陪伴在側,熱熱鬧鬧。誰知,萬聖龍王禍起東床,他的女婿九頭蟲,野心勃勃地偷了祭賽國金光寺國寶塔上的舍利子,女兒萬聖公主,又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那舍利子由靈芝草養著,便「千年不壞,萬載生光」。

唐僧師徒幾位來到祭賽國,就像神探降臨。鋤暴安良成癖的孫悟空前去向九頭蟲索要寶貝、大打出手,戰鬥結果是,九頭蟲負傷逃走,萬聖龍王、以及龍子龍女龍孫們,則全部被打死掉。老龍婆被穿了琵琶骨,鎖在金光寺塔心柱上,長期給他們看守寶貝,「少有差論,即行處斬。」對了,金光寺從此還改名稱「伏龍寺」。

萬聖老王一家,就此被滅了門。特別是萬聖龍王,十分不經打,卻又沖前陣,孫悟空只一下,就把他的老龍頭打得稀爛。死得如此草率。——他好歹也是一條龍王,但看孫悟空對待他的態度,何威風之有?何地位之有?就算他的附馬九頭蟲,還換得一聲「窮寇勿追」呢。

黃周星曾點評:行者於此,但當殲渠追寶,治老龍以脅從之罪足矣,而乃殺其身,瀦其宮,俘其妻,殄滅其子女及孫,不已甚乎?嘗漢涇河老在之改雨數,與此龍之竊佛寶,俱罪不至死者,而一則殞軀,一則滅門,何老龍之多不幸也!……故吾謂西方諸怪中,有罪重而罰輕者,通天河吃男女之金魚是也;有罪輕而罰重者,碧波潭下血雨之老龍是也。

依開篇所述,龍在中國,曾很顯貴,為何到了《西遊記》里,龍王們的命運一個個如此不堪?

首先,也許是因為,龍與龍王,是兩個概念。據說,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來並無龍王一說。在漢代之前的古文獻里,沒有龍王二字。「古文獻中的龍,是自由地馳騁於天地之間的存在,然而,龍王卻是統治地上某一特定地域的。這種龍王思想的介入,大概是在漢譯佛教經典出現之後。……所謂龍王,並不是作為龍家族一族之長的王,而是指受封於某地為王的龍。因此,龍王必定與某一特定地域維繫在一起。」(中野美代子《西遊記的秘密》)

這大概是龍王社會地位的一種約束,尤其是一些「小領地」的龍王,比如在中國的農村,很多傳說認為,池塘里、水井裡都住著龍王。龍王龍婆的後代繁衍眾多的結果,是使他們的管轄範圍越劃分越小。物以稀為貴,地小龍王多,自然就不那麼「貴」了。

大家都有印象,西遊記里的土地爺,地位很卑微,經常受孫悟空他們的氣。比如號山的土地爺,就像紅孩兒的家奴。這就是因為,土地爺管轄的地方小,郵票大的地兒、彈丸大的地兒都會有個土地爺,屬於最最最最基層的神仙。而龍王,與土地爺比,工作性質有點接近,只是一個管地,一個管水。龍王們好也好不了多少。

「龍王」這個概念,其實是隨著佛教經典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在印度,龍遠遠沒有中國傳統龍的神聖,比如,佛經中的天龍八部之「龍」,不過是普通的護法神而已。在印度的動物崇拜中,金翅鳥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龍經常是金翅鳥的獵物。金翅鳥每天以龍為食,一天需要一條大龍王,五百條小龍。這說明,龍的地位遠在金翅鳥之下,與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佛教里還有「降龍伏虎」羅漢,龍是降伏的對象,與虎一樣,甚至隱隱有妖孽的意味在。

所以,從佛教經典傳入的「龍王」形象,地位不高,也不難理解。

但龍王們也有不甘心的時候。比如小白龍,取經團成員一直當它透明,孫悟空有次帶著調戲的口氣拿他打諢,在朱紫國讓他撒點馬尿糊弄國王,小白龍忽然「跳將起來,口吐人言,厲聲高叫」道:「師兄,你豈不知?我本是西海飛龍,因為犯了天條,觀音菩薩救了我,將我鋸了角,退了鱗,變作馬,馱師父往西天取經,將功折罪。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木得味,變作靈芝,仙童採去長壽。我怎肯在此塵俗之處輕拋卻也?」

小白龍每天忍辱負重,沉默行走。唐僧師徒遇到什麼災難,彷彿都與他無關,他也不幫忙,也不慌張,真說不清他到底是冷漠,還是低調,還是自認卑微,恨不能變成隱形存在。

想不到在他內心,也有這樣一股傲氣,比起孫悟空來一點也不弱,從來不拿自己等閑視之。而小白龍的父親小題大做地告他忤逆,是否也有一種可能:因為西海龍王把自家形象看得很重,才格外不能接受這個「迷爺娘的業子」?

涇河龍王與賣卦先生賭一口氣,把自己的命也賭丟了。那一口氣就那麼重要?其實是巡水夜叉那一番話,正中了他的痛處:「若依此等算準,卻不將水族盡情打了?何以壯觀水府,何以躍浪翻婆,輔助大王威力?」

至於碧波潭被滅了門的萬聖龍王,也許本是安分謹慎之人,二郎神聽到他家偷佛寶之事,便是十分驚訝:「萬聖龍王卻不生事,怎麼敢偷塔寶?」但「卻不生事」的同時,卻往來無白丁,他的過往甚密者,是如牛魔王這類大佬式人物,牛魔王雖然也不算「主流」,卻也是「名流」。

也許,正是他的心高氣傲,才不甘被孫悟空侮辱,衝到了頭陣,這也是他速死的原因吧。

說起來,《西遊記》真是一部顛覆性的小說。唐僧作為一個「有德高僧」,我執,無明,虛偽,打誑語,貪嗔痴怨,無一不漏。師徒四人到了靈山之顛,功成行滿見真如,誰知就在這西方極樂世界,竟然也有貪污受賄之事,阿儺伽葉向唐僧直言「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佛祖聲稱這事情他知道,也同意,說「經不可以空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叫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真是讓人無語。有這樣迷愚貪孌「聖僧」「佛祖」,也有這樣潦倒窩囊的龍王,這些,都是西遊記里顛覆性的遊戲筆法,我老早說了啊,吳承恩就不是一個正經人。


推薦閱讀:

「韓國第一美」紅毯禮服遇尷尬
雨一直下,穿什麼不會尷尬?
奶爸故意在寶寶面前親了媽媽,寶寶的反應讓奶爸尷尬,媽媽樂了
[轉載]女星走光的尷尬瞬間

TAG: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