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掌眼的日子】| 淺談當代玉雕造型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去的少了,所以很多文章都是師傅來更新的,因為市場逛得久了,即使再美的東西未免也有些審美疲勞。很多到過翡翠市場的小夥伴似乎都有這樣一種經歷,期初好奇滿滿,在市場中怎麼逛也不會累,看什麼都覺得有趣,但是時間長了,就會覺得真沒意思,到哪兒都是這麼幾件東西。不是貔貅、龍牌,就是觀音、佛,以及各種仙佛造像,一點都不好玩。料子是各有不同,但是造型、寓意卻都差不多,很少又讓人能眼前一亮的東西存在。
好吧,這個市場確實如此,可能因為傳統的造型比較好賣吧,人們對熟知的東西會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如果去創造新的造型,可能並賣不出去。我們現在的玉雕造型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是沿用清代乾隆時期的感覺,以乾隆時期的玉雕造型為基礎,再加以優化、改進,除了工藝上有很大改進,造型,也是大相徑庭,總是做一些千篇一律的東西。畢竟是匠人做的東西嘛,與玉雕大師、藝術家是無法睥睨的,技藝施展的再好,總是覺得少了一些什麼。
(左圖:台北故宮收藏翡翠白菜。有圖:市場常見翡翠白菜)
我覺得現在的玉器造型需要創新,需要更多人文的東西,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東西。一千個戴玉的人中有六百個是佩戴觀音、佛公的,但是他們並不一定了解其中所賦予的內涵,只是知道有男戴觀音女戴佛這句老話。師傅常說:「玉器是以有形之器,載無形之道。」但是現在道被局限了,所以很多年輕人便對器忽略了,因為老舊的造型不符合我們的審美,偏離了我們的三觀了。
很多人買玉是為了讓玉器保佑自己,或是旺財,或是旺事業,或是旺姻緣……在我認為,玉器可能真的會有這樣的作用,但更多的是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如果有人每天都在你身邊不停的說「你要慈悲做人,你要對人慈悲,要懷著一顆慈悲之心……」24小時不間斷的去講,估計脾氣再好的人也煩了,也逆反了。但是你要把一件翡翠觀音掛在頸間,翡翠的重量,和觀音的寓意會無時無刻的提醒著你,無言的陪伴,勝過千萬次的叮囑,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叛逆都是父母無盡的嘮叨造成的。
很多人問我:「一筒,你說我找人雕一個《大魚海棠》中的湫行嗎?」這當然可以,雖然我沒看過這部電影,但是喜歡自然就有喜歡的理由,自然就有自己所嚮往的一種品質,難道崇拜就只能崇拜神佛嗎?只有神佛才能帶給我們啟示嗎?因為一個人身上的某種優秀的特質而改變自己,這不是很好嗎?當你落入低谷時,當你垂頭喪氣的低下頭時,就會看到掛在頸上的玉器,變會想到他的優秀品質,這難道不好嗎?
下個月,我將去到山東待一段時間,我希望在這片廣袤的齊魯大地,儒家的發源地之上,去尋找遺失已久的玉文化的蹤跡。孔夫子提出玉有十一德,然不知千百年後的今天,人們是否還會對玉有如此的感情。我會邊走邊記錄,邊與小夥伴們分享此次旅行的心得。7月5日晚將抵達第一站目的地——省會濟南,小夥伴們來狙擊吧!
一雙慧眼千人用,半片薄唇萬人談
推薦閱讀:
※這樣的玉雕美絕了!玉雕的極致意境——化境
※中國玉雕的魅力
※秋高氣爽,大獎登場,玉雕行業獎項賽事知多少?
※巧奪天工 -- 玉雕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