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探討歷史之謎—殲滅金軍主力的究竟是蒙軍還是宋軍

成吉思汗一生東征西討,以征伐為樂。當時的金國也是成吉思汗的目標之一。成吉思汗在世時,蒙金雙方經過多年的戰爭,蒙古軍隊已經佔領了山東、山西、河北等地區(一些地方為依附蒙古的漢族軍閥所控制),金國僅余陝西、河南兩地,在黃河以北只剩下河中等少數據點。

蒙金戰爭期間,宋朝不再給金歲幣,嘉定十年,金為擴大疆域,彌補對蒙古戰爭的損失,以宋歲幣不至,派軍度淮南侵。金軍的野蠻侵略理所當然遭到了宋朝的抵抗,雙方陸續打了數年,據《金史.完顏合達傳》記載:「初,宋人於國朝君之、伯之、叔之,納歲幣將百年。南渡以後,宋以我為不足慮,絕不往來。故宣宗南伐,士馬折耗十不一存。」金軍在南侵中損失慘重、損兵折將,不得不停止了攻勢。

成吉思汗死後,蒙古窩闊台繼位,繼續執行成吉思汗的滅金政策,大舉攻金。雙方軍隊在三峰山進行了一次著名的戰役,據《續資治通鑒》記載:「乙未,蒙古游騎至汴京,金完顏哈達、伊喇布哈自鄧州率步騎十五萬赴援。蒙古圖壘問蘇布特以方略,蘇布特曰:「城居之人,不耐辛苦,數挑以勞之戰,乃可也。」遂以騎三千尾之。哈達等謀曰:「敵兵三千而我不戰,是弱也。」進至鈞州沙河,蒙古兵不戰而退。金軍方盤營,蒙古兵復來襲。金軍不得休息、食飲,且行且戰,至黃榆店,距鈞州三十五里。丁酉,大雪三立,金尺僵立,刀槊凍不能舉。圖壘以其眾衝出,蒙古兵自北渡者畢集,前後以大樹塞道。楊沃衍奪路而前,金軍遂次三峰山,軍士有不食至三日者。蒙古兵與河北兵合,四面圍之,熾薪燔肉,更迭休息,乘金困憊,開鈞州路縱之走,而以生兵夾擊之。金軍潰,聲如崩山,武仙率三十騎入竹林中,走密縣;楊沃衍、樊澤、張惠步持大槍,奮戰而死。哈達知大事已去,欲下馬戰,而布哈已失所在,乃與完顏彝(即《金史》中的完顏陳和尚)等以數百騎走入鈞州。」

歷史界傳統的觀點認為,三峰山之戰後,金的主力已經不復存在,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呢?下面將予以分析。

在三峰山之戰戰死的金軍主要將領有樊澤、張惠等、上文所引的《續資治通鑒》稱:「(金軍統師)布哈已失所在,」布哈在《金史》的名字叫「移剌蒲阿。」移剌蒲阿其實在三峰山之戰被蒙古軍活捉。「蒲阿走京師,未至,追及,擒之。」

在三峰山之戰成功逃跑的金軍主要將領有完顏哈達、[1]完顏陳和尚、[2]楊沃衍等,《續資治通鑒》稱楊沃衍在三峰山之戰中「奮戰而死」是錯誤的,根據《金史.楊沃衍傳》的記載,楊沃衍逃到了鈞州。完顏哈達、完顏陳和尚成功逃脫之後本來應該收擾潰兵,以便再戰,可是完顏哈達、完顏陳和尚卻以「數百騎走入鈞州,」坐困愁城。這其實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後來,蒙古軍包圍了鈞州,完顏哈達、完顏陳和尚馬上成了瓮中之鱉、束手待斃。完顏哈達、完顏陳和尚、楊沃衍都在蒙古軍攻陷鈞州之戰中死亡。

根據上文所引的《續資治通鑒》的記載:「金完顏哈達、伊喇布哈自鄧州率步騎十五萬赴援。」可見金軍在三峰山之戰的全部兵力是十五萬,也就是當時金軍的主力。那麼,這十五萬金軍究竟是否在三峰山之戰中被蒙古軍全殲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蒙古軍在三峰山包圍了金軍之後,採取了「圍三缺一」的戰術,結果有大量金軍逃出了重圍(「蒙古兵與河北兵合,四面圍之,熾薪燔肉,更迭休息,乘金困憊,開鈞州路縱之走,而以生兵夾擊之。」)[3]

那麼,到底有多少金軍逃出了重圍呢?據《金史武仙傳》記載:「合達、蒲阿敗績於三峰山,仙從四十餘騎走密縣,趨御寨,都尉烏林答胡土不納,幾為追騎所得。乃舍騎,步登嵩山絕頂清涼寺,謂登封蘭若寨招撫使霍琢僧秀曰:『我豈敢入汴京。一旦有急,縛我獻大國矣。』遂走南陽留山,收潰軍得十萬人,屯留山及威遠寨。立官府,聚糧食,修器仗,兵勢稍振。」武仙竟然在三鋒山之戰後還可以「收潰軍得十萬人,」而這個數目佔了三鋒山之戰中十五萬金軍的三分之二左右,可見,那些認為三峰山之戰後,金的主力已經不復存在的觀點是錯誤的,蒙古軍並沒有能夠在三鋒山之戰中全殲金軍,只是打了個擊潰戰。

武仙率領的十萬金軍雖然在其後與蒙古軍作戰中也受了一些挫折,但實力並沒有受損,直到「(金天興二年)二年正月,仙閱兵,選鋒尚十萬。」[4]

真正全部殲滅在三峰山之戰中漏網的十萬金軍是什麼部隊呢?答案是宋將孟珙的部隊。史載孟珙曾多次擊敗武仙,迫使武仙「易服而遁。」[5]孟珙最後「降其眾七萬人,獲甲兵無算,」[6]七萬人只是投降的數目,並不包括殲滅的人數在內。由此可知,武仙部在孟珙的打擊下已經全軍覆滅了,這是發生在宋朝紹定六年的事。我在《南宋滅殘金史事之考、評》一文中說得較詳情,現不厭煩,引用如下:

……金國一些將領在與蒙古人議和失敗且北竄無望的情況下,購思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決策,即是企圖集中力量佔領宋朝四川,以待時機捲土重來。被《續資治通鑒》譽為「南遷以後,將相文武忠亮,始終無瑕者,仲德一人而已」的金將完顏仲德,自始至終都是這一戰略決策的擁護者。《金史.完顏仲德傳》記載:「仲德提孤軍千人,歷秦、藍、商、鄧,擷果菜為食,間關百死至汴。至之日,適上東遷。妻子在京師五年矣,仲德不入其家,趨見上於宋門,問東幸之意。知欲北渡,力諫云:『北兵在河南,而上遠徇河北,萬一無功,得完歸乎?國之存亡,在此一舉,願加審察。臣嘗屢遣人奏,秦、鞏之間山岩深固,糧餉豐贍。不若西辛,依險固以居,命帥臣分道出戰,然後進取興元,經略巴蜀,此萬全策也。』上已與白撒議定,不從,然素重仲德,且嘉其赴難,進拜尚書省右丞、兼樞密副使,軍次黃陵岡。」可惜,金帝憂柔寡斷。不過,即使是後來在坐困蔡州之時,完顏仲德也念念不忘西遷。「仲德有文武材,事無巨細,率親為之,選士括馬,繕治甲兵,未嘗一日忘奉幸秦、鞏之志(《續資治通鑒》)。」金國一些將領購思的佔領宋朝四川的計劃,與遼亡之後,殘餘的遼軍進軍中亞,建立西遼,實在是有某些相似之處。金將武仙是執行這一戰略決策的急先鋒。武仙是殘金的實力派,他在三峰山之戰後,「收潰軍得十萬人。」[7]這個時候,「武仙時與武天錫及鄧守移剌瑗相掎角,為金儘力,欲迎守緒入蜀,犯光化,鋒剽甚。」[8]而金將武天錫亦實力超群,「天錫者,鄧之農夫,乘亂聚眾二十萬為邊患。」[11]鄧守移剌瑗也一樣實力不靡,殘金憑著這龐大的數十萬大軍,似乎復興有望。然而金國占蜀的計劃遭受到宋朝名將孟珙的力挫,武天錫在與孟珙作戰時全軍覆沒,「珙逼其壘,一鼓拔之,壯士張子良斬天錫首以獻。是役獲首五千級,俘其將士四百餘人,戶十二萬二十有奇。」[9]另一金將鄧守移剌瑗因為作戰失敗,不得不向孟珙投降,「瑗遣其部曲馬天章奉書請降,得縣五,鎮二十二,官吏一百九十三,馬軍千五百,步軍萬四千,戶三萬五千三百,口十二萬五千五百五十三。珙入城,瑗伏階下請死,珙為之易衣冠,以賓禮見。」[10]孟珙多次擊敗武仙,迫使武仙「易服而遁。」孟珙則「降其眾七萬人,獲甲兵無算。」[11]至此,數十萬金軍灰飛煙滅……

宋將孟珙在紹定六年期間成功的全殲了數十萬金軍,而蒙古軍在同一年中沒有一場戰役有這樣的輝煌的戰績。因此結論是,殲滅金軍主力的實際是宋將孟珙部。

[1]]《金史.合達》:「合達知大事已去,欲下馬戰,而蒲阿已失所在。合達以數百騎走鈞州。」[2]《金史完顏陳和尚》:「三峰山之敗,走鈞州。」[3]《續資治通鑒》[4]《金史.武仙傳》[5][6][7][8][9][10][11]《宋史孟珙傳》

推薦閱讀:

民族的脊樑,永不彎曲
揭秘秦宣太后誘殺義渠王真正原因
社會主義的核心是什麼?
縱橫於歷史深處3
音樂的發展歷史和分類

TAG:歷史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