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斷代初探
目錄
序
一、原生代(1902-1949)
——中國科幻先驅者八仙
二、中興代(1949-1983)
——中國科幻中興代七賢
三、新生代(1991-2000)
——中國科幻新生代的十二根頂樑柱
四、更新代(2001-2010)
——中國科幻更新代22顆明珠
五、全新代(2010年至今)
——19顆希望之星
六、中國科幻的海外兵團
——「十雄」助陣中國科幻崛起
七、中國少兒科幻作家
——十二員大將組成的強大方陣
八、引領潮流的的科幻活動家
——中國當代科幻的領軍人物
註:本文統計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科幻總目錄》(來自網路)《科幻世界雜誌總目錄》(來自網路)《新科幻目錄》(來自網路)《中國銀河獎歷屆獲獎名單》(時光幻象科幻博物館藏)《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獲獎全名單》(時光幻象科幻博物館藏)《20世紀中國科幻小說史(吳岩主編、內部資料)》,以及直接向50餘位科幻作家發函採訪所得資料為依據。
序
中國的科幻文學是晚清時期隨著被迫門戶開放從西方引進的,梁啟超和周樹人是這個文類的肇始者。1902年,梁啟超在自己主編的《新小說》雜誌上連載《新中國未來記》,發表翻譯小說《世界末日記》及譯後記,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始作俑者,開啟了中國科幻文學的元年;1903年,周樹人(魯迅)出版翻譯凡爾納名著《月界旅行》;1904年,荒江釣叟發表了中國第一篇原創科幻小說《月球殖民者》,開啟了原創中國科幻文學的元年。
以後,在一百餘年的發展史中,經歷了清末及民國時期的原生代,新中國建立後至改革開放初期的中興代,到20世紀末的新生代,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更新代,至快速跨越期的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全新代,整體呈加速發展的態勢。
一、原生代(1902-1949)——中國科幻先驅者八仙
除翻譯和原創科幻文學的肇始者梁啟超、魯迅、荒江釣叟外,從晚清至民國時期重要的科幻作家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舍和顧均正,還有徐念慈、勁風、筱竹、包天笑、徐桌呆、魯哀鳴、老虯、吳鎮之父、吳趼人、陸士鍔、碧荷館主人、周塄伽、許地山、畢倚虹、熊吉、秋山等。40多年間,原創科幻小說作家寥若晨星,屈指可數的僅20餘人。
原生代科幻小說家不少人將科幻當成科普的工具,寫作科普型科幻小說,還有不少人寫未來的理想社會,理想中的中國,被稱為「理想小說」。還有寫「反烏托」的狂想型科幻。總之,著力創作社會型科幻和科普型科幻是原生代科幻作家的特點。
1、荒江釣叟(本名不詳,生卒年不詳)
他是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始作俑者,他創作的科幻小說:《月球殖民者》,是中國第一篇原創科幻小說。
2、徐念慈(1875-1908)
原名蒸乂,字念慈,以字行;後又改字彥士,別號覺我、東海覺我、晚清諸生。江蘇常熟人,著名翻譯家。1905年,徐念慈創作科幻小說《新法螺先生譚》,是中國原生代科幻作家原創科幻小說的先驅者之一。
3、顧均正(1902年11月26日-1980年12月16日)
現代科普作家、出版家、文學翻譯家。出生於浙江嘉興,逝世於北京。後來寫的一些科學小品,刊登在《周報》《新文化》《科學大眾》等雜誌上,於1948年合成為《從原子時代到海洋時代》出版。
1926年,顧均正在《學生雜誌》上發表科幻小說《空氣天國》。1939年,顧均正與索非先生合辦起科學雜誌《科學趣味》(共4卷),發表根據外國科幻小說改寫增補的科幻小說《倫敦奇疫》《和平的夢》《在北極底下》等。
4、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中國現代文豪,小說家,戲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
1932年,老舍創作科幻小說《貓城記》,並在《現代》雜誌連載,講述的內容是一架飛往火星的飛機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剎那機毀人亡,只剩下「我」倖存下來,卻被一群長著貓臉的外星人帶到了他們的貓城,開始了艱難的外星生活。
5、筱竹(本名高行健,生卒年不詳)
1935年-1938年間,在《科學世界》上發表科幻小說《冰屍冷夢記》《杞人囈語記》《橡林歷險記》《未來空襲記》,其中,《冰屍冷夢記》幻想了人體冷凍技術,不同凡響。
6、包天笑(1876-1973)
中國「鴛鴦蝴蝶派」文學的始作俑者,亦創作科幻小說,以1915-1942年間,創作了《三十年後的西湖》《愛之電》《活動的家》10餘短篇科幻小說。
7、徐桌呆(1880-1961)
原名徐傅霖。從1912年起創作《秘密室》《不老泉》《訪賊器》等數十篇科幻小說,並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萬能術》。
8、許指嚴(l875-1923)
1909年開始創作《電世界》《新舊英雄》《北極出險記》等多篇科幻小說。
二、中國大陸中興代科幻作家(1949-1983)——中國科幻中興代七賢
從1949年至1983年,新中國出現了兩次科幻熱潮,一次是建國後至「文革」前,一次是「文革」後至1983年。在這兩次高潮中,湧現出數十人組成的科幻作家隊伍,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有七個:鄭文光、童恩正、葉永烈、肖建亨、劉興詩、王曉達、魏雅華等「七傑」。
新興代科幻作家的特徵是為兒童寫作,大多為少兒科幻,以科普為目的,大多為科普型科幻。但在後期,通過科幻「姓科還是姓文」之爭,在鄭文光、童恩正、葉永烈的帶領下,突破了科幻小說以科普為目的模式,同世界接軌,初步實現了與文學接軌,與國際科幻文學接軌,向科幻小說創作多元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鄭文光(1929-2003)
中國著名科幻作家,被稱為中國大陸的科幻文學之父。1954年,鄭文光在 《中國少年報》上發表了新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成為中國科幻小說史上第一次高潮到來的標誌。1957年,鄭文光發表《火星建設者》,獲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大獎,是中國第一篇獲國際大獎的科幻小說。
鄭文光前期的科幻文學作品主要是寫給少年兒童看的,代表作有《火星建設者》《猴王烏呼魯》等,中後期的科幻文學創作則成為與世界接軌的主流科幻文學,其代表作有中篇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命運夜總會》《太平洋人》,長篇科幻小說《神翼》《戰神的後裔》等。他是中國科幻作家向世界水平進軍的第一人,他的小說被介紹到歐美日本,被世界看重,並有許多國外研究生研究他的科幻文學作品。
2、童恩正(1935-1997)
考古學家、科幻作家。四川大學本科畢業,先後任峨眉電影製片廠編劇,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教授,美國匹茨堡大學終身教授。曾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是中國中生代重文學流派的代表作家。1960年大學時代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古峽迷霧》,影響了一代考古學者。他的科幻代表作《珊瑚島上的死光》,獲中國優秀小說獎,獲中國科協成立50周年以來最受讀者歡迎的十部科普圖書之一,並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攝成電影,是我國大陸第一部科幻電影。童恩正的另一部長篇傑作《西遊新記》,是中國大陸奇幻小說的始作俑者。
3、葉永烈(1940- )
中國大陸科幻小說影響力最大的作家,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現為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1979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國科協聯合授予「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獲1000元獎金,引起全國轟動,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人物。葉永烈的科幻小說代表作《小靈通漫遊未來》於1978年出版,累計銷售量達300萬冊,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學創作一等獎,是中生代中國少兒科幻的巔峰之作。以後,葉永烈向文學領域進軍,發表《腐蝕》《黑影》,為文學界重視,不料,1982-1983年被當成「精神污染」被批判,從此退出科幻界。
4、肖建亨(1930- )
肖建亨是中生代影響較大的科幻作家,蘇州市文化局創作室專業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一、二、三屆理事,科學文藝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蘇州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他的科幻代表作《密林虎蹤》獲1980年上海新長征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科幻小說《布克的奇遇》(選入中等師範學校全國統編語文教材)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中篇科幻小說《夢》獲中國優秀少兒文藝讀物獎二等獎。1980年和1981年在《人民文學》雜誌上發表《沙洛姆教授的迷誤》和《喬二患病記》,與童恩正、葉永烈、魏雅華一起,使中國的科幻小說進入主流文學的視野,是他對中國科幻文學的最突出的貢獻。
5、劉興詩(1931- )
中國中生代科幻重科學流派的代表作家1961年開始科幻小說創作。他主張科幻小說要以現有的科學研究為根據,甚至當作科學論文來寫,把參考文獻都寫上。他用這樣的理念寫作的《柳江人的傳說》至今未發表。但劉興詩的優秀少兒科幻作品文學性很強,《美洲來的哥倫布》《北方的雲》為其代表作。
6、王曉達(1939- )
任教於成都大學,曾任《成都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常務副主編、編室主任、編審、教授,是中國中生代科幻作家中不多見的重文學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79年王曉達發表處女作科幻小說《波》,後陸續發表50多篇科幻小說,有多篇作品被譯為英、德、日和世界語在海外發行。
7、魏雅華(1942- )
是中國中興代言情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溫柔之鄉的夢》《神奇的瞳孔》《丟失的夢》等。魏雅華曾以《溫柔之鄉的夢》榮獲「北京文學獎」,以《女媧之石》榮獲「青春文學獎」,以《遠方來客》榮獲「中國科幻小說首屆銀河獎」,以《天火》榮獲「第二屆銀河獎」。
他是中國科幻小說文壇最有爭議的科幻作家,其作品《溫柔之鄉的夢》《神奇的瞳孔》《丟失的夢》《與機器人離婚》都曾經引起過激烈的論戰和強烈的爭鳴, 曾數次被中國作家協會所辦的《作品與爭鳴》所轉載。
8、其他中興代科幻作家
此外,30餘年間,還有吳岩、魯克、遲叔昌、饒忠華、王亞法、宋宜昌、尤異、繆士、譚楷、吳顯奎、遲方、鄭淵潔、金濤、綠楊、稽鴻、達世新、晶靜、姜雲生、趙世洲、王國忠等30餘名優秀科幻作家和發表過科幻小說的科幻作者300餘人。
三、新生代(1991-2000)中國科幻新生代的十二根頂樑柱
中國新生代科幻作家是在中國科幻界1983年因反精神污染被打壓,沉寂八年後,在中國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孤軍奮鬥,逐漸培養出了一批新生代科幻作家。
1991年,《科學文藝》改刊為《科幻世界》,專發科幻小說,一批人才陸續湧現出來,
1991年2期,韓松初露頭角,在校園科幻中發表科幻小說《流星》;1992年5期,韓松的科幻代表作《宇宙墓碑》發表。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1991年5期,何宏偉(後改名何夕)發表《一夜瘋狂》,1992年發表《光戀》。這個未來的中國科幻頂樑柱之一開始嶄露頭角。
1993年,另一員大將出現了,王晉康發表幻文學處女作《亞當回歸》,逐漸成為獨領風騷十來年的中國新生科幻作家的頂樑柱,逐漸形成以王晉康倡導的「核心科幻」理念為特色,由王晉康引領的中國新生代科幻作家群。
「四大天王」之首、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是最後出現的,在1999年才嶄露頭角。1999年6月,劉慈欣在《科幻世界》首次發表兩篇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同年首次憑藉《帶上她的眼睛》獲得1999年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新生代科幻作家還有潘海天、楊鵬、柳文揚、趙海虹、凌晨、楊平、蘇學軍、鄭軍等代表作家,同「四大天王」一起,形成中國科幻新生代的十二大頂樑柱。以及一大批科幻作家和500餘名在20世紀90年代發表過科幻小說的作者。陳楸帆、張冉、程婧波等更新代、全新代科幻作家的領軍人物,也在《科幻世界》的20世紀90年代「校園之星」欄目中發表處女作,「小荷才露尖尖角」。
新生代科幻作家是中國「斷代」八年後獨立發展起來的,他們沒有「框框」,受世界科幻大師的影響大於受中國科幻前輩的影響,具有國際化的視野,有更寬廣的心胸容納科幻創作多元化的理念,出現了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家和具有世界水準的代表作品。比如,「核心科幻」的旗手王晉康,「社會型科幻」的旗手韓松,「言情科幻」的旗手何夕等。
1、王晉康(1948- )
高級工程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迄今已發表短篇小說近百篇,長篇小說10餘部,代表作《生命之歌》《蟻生》《天父地母》等,曾連獲十餘屆中國科幻銀河獎、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及終生成就獎。
王晉康提出了「核心科幻」理論,他主張,在科幻小說是文學而非科普文這個共識的基礎上,一篇科幻小說應有一個與科學有關的核。以一個好的科幻構思作為一篇科幻小說的核。核心科幻作品與其他科幻不同的是,它特別依賴於一個好的科幻構思。什麼是好的科幻構思?他認為,這個科幻構思應該具有新穎性,是前無古人的,具有衝擊力的,在作品中能夠自洽。它同故事應該有內在的邏輯聯繫。抽去這個內核,整個故事就塌架了。科幻構思最好有一個堅實的科學內核,能符合科學意義上的正確。這兒所謂的正確,只是指它能夠存活於現代科學體系之中,不會被現代科學所證偽。
王晉康一方面主張核心科幻,但是,並不排斥其他類型的科幻作品,主張科幻文學的多元化。這樣,在新生代科幻作家中,就出現了以核心科幻為特色,後來居上的劉慈欣,科幻大家何夕,以及非核心科幻的代表作家韓松等四位新生代科幻作家領軍人物,我稱他們為中國新生代科幻作家中的「四大天王」,亦是中國當代科幻的四根頂樑柱。
2、劉慈欣(1963- )
中國科幻新生代四大天王之一,中國當代科幻四大頂樑柱之一,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第一人,其科幻長篇小說《三體》,被公認為中國當代科幻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1年獲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2015年8月23日,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作家首次獲該獎者。2015年10月18日,憑藉《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並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雲勳章,該等級勳章只有獲得國際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的作家有資格獲得。
3、韓松(1968- )
中國科幻小說具有世界水準的軟代表作家和旗手,中國科幻新生代中的「異類」,中國當代科幻四大頂樑柱之一,其代表作《紅色海洋》《2066之西行漫記》(新版更名為《火星照耀美國》)《地鐵》《醫院》,是中國科幻的重大收穫。
4、何夕(1971- )
原名何宏偉,是中國科幻新生代四大天王之一,中國當代科幻四大頂樑柱之一。代表作《六道眾生》《傷心者》《愛別離》等,長篇科幻小說《天年》是中國科幻的重大收穫,獲第27屆中國銀河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第七屆華語科幻星雲獎科幻電影創意獎金獎。
5、潘海天(l975- )
中國科幻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現為竺燦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代表作為《克隆之城》《偃師傳說》《大角快跑》《24格每秒天堂》等,多次獲得銀河獎。他在科幻小說創作中銳意創新,將「奇幻」引入科幻,模糊「技術」與「魔法」的界限等。
6、楊鵬(1972- )
新生代中少兒科幻的旗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楊鵬在科幻文學領域辛勤耕耘,創作了大量獲得讀者喜愛的優秀科幻小說。十多年來,楊鵬一個人撐起了少兒科幻的天空。(詳情見中國少兒科幻作家一節)
7、柳文揚(1970-2007)
中國科幻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畢業於畢業自北京工業大學,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科幻世界》等科幻雜誌上發表多篇作品,代表作《外祖父悖論》《毒蛇》《去告訴她們》《一線天》《漩渦與大船》《冰蓋》《去北方》《故事床》等,擅長創作驚悚懸疑類的科幻小說。
8、趙海虹(1977- )
趙海虹,女,中國科幻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浙江大學英語美文學碩士,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史博士,常年任教於浙江工商大學;教育部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詩畫中國——中國山水畫史英文專題講座」主講。1996年開始在《科幻世界》《小說界》《少年文藝》等刊物發表小說,主要為科幻小說,已發表長篇科幻小說《水晶的天空》、中短篇科幻小說《樺樹的眼睛》《伊俄卡斯達》《永不島》《蛻》《寶貝寶貝我愛你》《1923年科幻故事》《世界》三十餘篇四十餘萬字,小說集四部;翻譯中短篇小說三十餘萬字,《群星,我的歸宿》等譯著3部,英文小說「Exuviation(《蛻》改寫的英文版)」兩度在美國發表。她的科幻小說風格獨特,擅長立用浪漫主義的文學手法,表現科學技術對人類感情的衝擊,充滿青春氣息。她的許多科幻小說卻依然有一個推動小說發展的技術內核,諸多以奇想醞釀發揮的科幻點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
9、凌晨(1972- )
凌晨,女,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現為《大眾軟體》雜誌主編,中國科幻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鬼的影子貓捉到》《月球背面》《神山天機》《幻島激流》,中篇小說《深淵跨過是蒼穹》《睡豚,醒來》《黑暗隧道》,短篇小說集《天隼》《提線木偶》《信使》《貓》《潛入貴陽》等。作品以抒發浪漫熾烈的英雄主義情懷為特色。
10、楊平(l973- )
中國科幻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現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培訓中心任職。1994年開始創作科幻小說。代表作品:《為了凋謝的花》、《裂變的木偶》《神的黎明》《MUD--黑客事件》《千年蟲》等短篇小說,以及長篇科幻小說《冰星紀事》。楊平在科幻小說創作中,擅長使用詩意的語言賦予小說朦朧豐富的哲學意蘊。
11、蘇學軍(1972- )
中國科幻新生代代表作家之一,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現從商,代表作短篇小說《遠古的星辰》《火星塵暴》《火星三日》,長篇小說《冰獄之火》和《星星的使者》。他的作品擅長於抒發英雄主義的情懷。
12、鄭軍(1969- )
1990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教育系學校教育本科。1997年10月開始發表作品。迄今累積在大陸、港、台等地出版長篇小說九部、評論著作兩部、心理健康讀物四部、中短篇小說三十餘篇、評論文章三百餘篇、各類科普文章二百餘篇,總計四百餘萬字;而且他還參與了一些科幻影視節目的製作工作。
四、更新代(2001-2010)——中國科幻更新代22顆名星
更新代科幻作家是在21世紀才發表科幻作品後「躥紅」,而為讀者所知的。更新代科幻作家承上啟下,這一批在中國科學的春天裡成長進來的以80後為主體的新銳科幻作家,普遍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其中的佼佼者,有名校背景、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學歷,不少是高新技術行列的從業者,他們一方面傳承了新生代科幻作家,特別是「核心科幻」作家的寫作方法,但他們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他們的科技背景更加深厚,科幻視野更加開闊,並開始形成各自獨特的風格,比如陳楸帆的科幻現實主義,郝景芳的「無類型科幻小說」。他們的風格不能用其他三代科幻作家的某一位名家的風格來概括,而被稱之為某某名家的「第二」。活躍於新世紀的這批科幻作家,學術界有人命名為後新生代科幻作家,有人命名為更新代科幻作家,我認同後一種命名。
更新代科幻作家中,有的在20世紀末己初露鋒芒,如陳楸帆、程婧波、蕭星寒、馮志剛等,都曾在這一時代在《科幻世界》「校園科幻」「每期一星」等欄目上發表過科幻小說,但大批量發表有影響的科幻小說卻是在21世紀頭十年。而更新代的另一些代表作家:江波、夏笳、郝景芳、錢莉芳、遲卉、拉拉、長鋏、飛氘、梁清散、謝雲寧、羅隆翔、陳茜、馬伯庸、萬象峰年、米澤、尹冰峰、燕壘生、七月等,都是在21世紀伊始才開始發表科幻作品,並嶄露頭角的。
1、江波(1978- )
清華大學微電子專業研究生畢業,現在上海某外資企業從事半導體研發,是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及旗手之一。2003年發表處女作《最後的遊戲》,迄今已發表中短篇科幻小說二十餘篇,其中以《隨風而逝》《洪荒世界三部曲》《濕婆之舞》《追光逐影》《星球往事》《十七號塔台》《千千世界》《時空追輯》最受讀者喜愛,其代表作《濕婆之舞》曾被譯成日文,在日本科幻雜誌上發表。他是更新代作家中首先完成科幻長篇小說三部曲創作並出版的,他的《銀河之心》三部曲(《天垂日暮》《暗黑深淵》《逐影追光》),是《三體》之後最受期待的銀河尺度太空史詩。它展示了輝煌燦爛的人類銀河文明、撲朔迷離的奇異空間謎題、空前慘烈的星際生死之戰、永不熄滅的人類精神火焰。特別是第三部《逐影追光》,是一部有世界水準的傑作,獲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金獎和科幻電影創意金獎。
2、陳楸帆(1981- )
北京大學中文/藝術雙學士,清華大學/港大IMC碩士,現任國內估值最高的虛擬現實創業公司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是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及旗手之一,曾多次獲得科幻星雲獎、銀河獎、世界奇幻科幻翻譯獎等國內外獎項,作品被廣泛翻譯為多國語言,在許多歐美科幻主流雜誌均為首位發表作品的中國作家。他提出了科幻現實主義的理論,其作品風格較為多元化,遊離於現實與虛構的夾縫中,視角獨特,注重語言的節奏感及結構上的形式感,題材涉獵廣泛。陳楸帆的很多作品都有很強的哲學思辨和宗教意味。
雖然陳楸帆1997年就開始發表科幻小說,但他的大量使之成名的科幻小說卻是在21世紀前十年發表的。代表作長篇科幻小說《深瞳》2006年才出版。他的長篇科幻小說《荒潮》,獲華語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金獎;短篇小說《開光》《巴鱗》,獲華語科幻星雲獎短篇小說金獎。
陳楸帆代表作品還有《誘餌》《麗江的魚兒們》《墳》《遞歸之人》《鼠年》等。
3、郝景芳(1984- )
郝景芳,女,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更新代「軟科幻」的旗手。出生於天津,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2006-2008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畢業。《祖母家的夏天》榮獲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說銀河獎讀者提名獎,2014年,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16年,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第74屆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獎。2016年6月,長篇科幻小說《流浪蒼穹》出版。她的其他科幻代表作品有:《孤獨深處》《去遠方》《流浪瑪厄斯》《星旅人》等。
陳楸帆對郝景芳科幻小說的特點評論道:「景芳的小說令人著迷之處在於,它們並不能用單純的科幻、奇幻、童話或者其他文學標籤進行簡單粗暴地概括。它們身上散發著詩意的純粹的光芒,卻又不失對現實細緻入微的觀察與體認,正像景芳本人一樣,展現了中國(個人)在走向世界與開放過程中種種成長的可能性,這種美是獨一無二的。」
4、夏笳(1984- )
夏笳,女,本名王瑤,是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2002年考入北京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2006年於中國傳媒大學攻讀電影史論碩士學位,從事科幻電影方面的研究;2010年9月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成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
科幻代表作《關妖精的瓶子》是夏笳2004年在《科幻世界》發表的科幻小說處女作。她的代表作還有《卡門》《百鬼夜行街》等。在第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獎評獎活動中,夏笳的《百鬼夜行街》獲得了最佳短篇小說銀獎。
夏笳作品語言幽默詼諧,情節妙趣橫生,她的科幻小說《Let』s Have a Talk》發表於全世界頂級科學刊物——英國的《自然》雜誌,成為全中國第一個登上Nature雜誌的文科生。
5、程婧波(1983- )
程婧波,女,是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1999年以手寫草稿《像蘋果一樣地思考》投稿《科幻世界》獲發表,曾獲1999、2000年度《科幻世界》校園科幻徵文一等獎;2001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提名。2009年,以短篇小說《趕在陷落之前》獲得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北京天下智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主辦的「首屆青春文學大賽」特別大獎,2010,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短篇獎。中篇小說《開膛手在風之皮爾城》2016年獲得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科幻電影創意銀獎。程婧波科幻小說的特點是跳躍的思維和奇特的表達方式。
6、錢莉芳(1978- )
錢莉芳,女,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中學歷史教師,代表作長篇科幻小說《天意》《天命》,是中國歷史科幻小說的旗手。
7、遲卉(l984- )
遲卉,女,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專業科幻作家,2003年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獨子》,2010年首部長篇科幻小說《卡勒米安墓場》出版,2010年《偽人演算法》 獲得銀河獎讀者提名,2013年《大地的裂痕》獲銀河獎讀者提名,2015年10月《偽人2075·意識重組》獲得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銀獎。
8、拉拉(1979- )
更新代科幻作家的代表之一,現代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為重慶市某區教育寬頻城域網技術負責人。
2002年憑處女作《春日澤·雲夢山·仲昆》摘得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新人獎」桂冠的。此後,拉拉陸續發表的科幻小說:《彼方的地平線》《真空跳躍》《綠野》《多重宇宙投影》,都是風格獨特的作品:想法古怪,下筆奇絕,十分好看。
9、長鋏(1984- )
更新代科幻作家的代表之一,本名劉志鵬,2007年本科畢業於在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在中國地質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在在南方某城市工作。
長鋏於2000年開始科幻寫作,在《科幻大王》上發表處女作《同情自己》。2004年12月第一次以「長鋏」為筆名在《科幻世界》發表小說《男人的墓志銘》,迄今為止在《科幻世界》《世界科幻博覽》、《九州幻想》等各大幻想雜誌發表科幻、奇幻作品20餘萬字,其中,《崑崙》獲2006年「銀河獎」,《674號公路》獲2007 年「銀河獎」,《扶桑之傷》獲2008年「銀河獎」首獎,《佛指傳奇》獲《世界科幻博覽》首屆校園科幻徵文「大學組」一等獎。他的科幻小說《昔日玫瑰》獲第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銀獎。
10、飛氘(1983- )
原名賈立元,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清華大學文學博士,現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他的第一篇科幻小說《皮鞋裡的狙擊手》發表在《科幻世界》2003年12期上。他的科幻小說《滄浪之水》獲得了第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獎最佳短篇小說銀獎。科幻代表作《中國科幻大片》《去死的漫漫旅途》,科幻小說《魔鬼的頭顱》(The Demon』s Head)、《一個末世的故事》(A Story of the End of the World)等作品被譯成英文、義大利文、德文等。此外,《在Science Fiction Studies》《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讀書》《中國比較文學》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他根據自己同名小說改變的科幻電影劇本《去死的漫漫旅途》榮獲了「第二屆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獎。
11、謝雲寧(1982- )
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四川大學學士,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現在成都一家電子公司任工程師,業餘科幻作家。自幼喜愛科幻,曾擔任四川大學科幻協會會刊《臨界點》主編,於2004年發表處女作《回溯》,此後陸續在《科幻世界》《新科幻》《文藝風賞》等刊物發表作品三十餘萬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宇宙漣漪中的魔法師》。作品視野開闊,多以天文,計算機,生物工程為主題,追求科學硬核與人文關懷的有機結合。他的科幻小說《深度撞擊》獲2005年度中國銀河獎最佳新人獎,《外面的宇宙》獲2012年度銀河獎一等獎、第四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銀獎,《太陽知道答案》獲第四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中篇小說銀獎。
12、羅隆翔(1982- )
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畢業於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現在廣西玉林市工作,2003年他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代表作《寄生之魔》《囚魂曲》《村莊里的高塔》,六次獲「銀河獎」。羅隆翔的作品注重年輕人的喜好,故事性強,輕鬆有趣。
13、劉維佳(?- )
長期擔任《科幻世界》編輯,但也是一名出色的科幻作家,1996年便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發表科幻小說,曾獲銀河獎最佳科幻編輯獎,科幻星雲獎最佳編輯金獎,代表作:《我要活下去》、《高塔下的小鎮》、《燭光嶺》、《來看天堂》、《售夢者》等,有作品集《時光捕手》。《我要活下去》、《高塔下的小鎮》獲銀河獎。劉維佳的作品著眼於科技發展對人類的負面影響,充滿憂患意識。在其文章中,很少有赤裸裸的技術描寫,而更多的是突出一種人類社會在未來科技條件下的制度異化。《高塔下的小鎮》《來看天堂》代表了劉維佳的最高水平,是中國現今最優秀的「反烏托邦」類型小說。成為《科幻世界》編輯後,劉維佳逐漸停止了科幻小說創作,但在編輯的崗位上,劉維佳仍然為讀者們貢獻著優秀的科幻作品。
14、梁清散(1982- )
中國科幻更新代優秀作家,專業科幻作家和理論研究工作者,代表作長篇科幻小說《文學少女偵探》,其他代表作有《游日本記》《三季一生》《眼魔》等,多篇作品入選多部科幻精選集。《晚清科幻研究論文》及《中國近代科幻小說書目》於《科幻文學論綱》(吳岩 著)中出版。曾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網路原創金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評論獎金獎。他的作品具有日系私小說的沉鬱華麗,又具有日式輕小說的詼諧幽默,故事中科幻構想的開發創造力極強。
15、陳茜(1986- )
陳茜,女,中國科幻更新代代表作家之一,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專業,目前從事文獻修復工作,是《科幻大王》《新科幻》的主力作者,2006年在《科幻大王》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代表作《量產超人》《太空診所里的一天》《黃金窗》《重建遊戲之地》等,《量產超人》獲2013年第四屆華語科幻星雲獎中篇小說銀獎,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具潛力新作者金獎。
16、糖匪(1978- )
糖匪,女,中國科幻更新代作家之一,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主要創作中短篇作品,發表作品近四十多萬字。2005年開始創作科幻小說,以糖匪筆名創作的第一篇科幻小說《宇宙哀歌》發表於《科幻大王》。主要作品發表在《科幻世界》《九州幻想》《文藝風賞》等。代表作《八月風燈》《面孔》《看見鯨魚座的人》等。2013年起,短篇小說陸續被翻譯到國外發表,其中,劉宇昆翻譯的《黃色故事》發表在APEX,入選當年美國最佳科幻年選;John Chu翻譯的《佩佩》發表於《Clarkes World》,入選2014年APEX美國最佳科幻年選,是繼韓松、夏笳、陳楸帆後第四個進入該選集的中國科幻作者。目前為止共有五篇科幻小說被翻譯成英文在英美澳等國家正式發表。
17、萬象峰年(1984- )
本名黎屹,中國科幻更新代優秀作家,曾任果殼網科幻編輯,2007年發表科幻處女作《城市,城市》,其他作品有《後冰川時代紀事》《草荒》《三界》《播種》《旱魃》《了不起的本傑明》等。曾獲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以及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科幻小說銀獎。
18、米澤(?- )
中國科幻更新代優秀作家,米澤專註寫喜劇的作者。米澤筆下的人物基本上是小人物,像那位開便利店的馬爾文,就是懷才不遇的典型。他擁有尖端的基因技術,可以改變人的外形,能力,甚至性格。但不為專家們接受。而他的顧客也是在生活中屢屢碰壁,才想到付冒風險來改變自己的身體。而使用高科技的結果更是笑料百出,他們確實得到了改變,生活卻越變越糟糕。
19、龔鈷爾(1980- )
中國科幻更新代優秀作家,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專業。大學開始發表文學作品,2003年4月在《科幻世界》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新摩登時代》。畢業後,赴京從業媒體,創辦《中國國家天文》雜誌,後入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期間出版了長篇科幻小說《雪城》(百花文藝出版社,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銀獎)及其他航天科普著作,多次榮獲科技部、中國科協獎勵。
20、蕭星寒(1977- )
中國科幻更新代優秀作家,本名秦建,1996年短篇科幻《星的心》獲得科幻世界主辦的校園科幻大賽三等獎。2002年短篇科幻《異形原理》獲得科幻世界主辦的「異形2」全國大賽小說組一等獎。自1996年開始,致力於長篇科幻小說及科普作品的創作。迄今為止,已經出版《雙魚的秘密花園》《星空的旋律——世界科幻小說簡史》《光明的右手——世界科幻電影反派集中營》《獨狼原理》《光影中的科學秘密:生命的奇蹟》《光影中的科學秘密:與未來有約》《藍色聚寶盆》《終極失控》《章魚帝國》《決戰奇點》等十餘本圖書。其中;長篇科幻小說《終極失控》2015年10月獲得由世界華人科幻協會頒發的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銀獎;長篇科幻小說《決戰奇點》2015年12月獲得由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頒發的第一屆晨星獎最佳長篇提名暨晉康獎;長篇青少科幻《章魚帝國》2016年9月獲得由世界華人科幻協會頒發的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科幻電影創意入圍獎。
21、馮志剛(1977- )
中國科幻更新代優秀作家,1999年畢業於天津理工大學航海專業,長期從事廣告設計工作,現任八爪魚互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內容官。1997年在《科幻世界》雜誌發表《塤和薩克斯的慢板》,2014年出版長篇科幻小說《海藍羽翼》,2016年原創科幻劇本《日覆一日》獲得科幻水滴獎劇本類第一名。2016年 開始在《科幻立方》雜誌連載長篇科幻小說《靜星簡史》。
22、何大江(1969- )
中國科幻更新代優秀作家,1991年畢業於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系,2001年進入《科幻世界》雜誌社任文學編輯,主持科幻影視等欄目,參與了少年版《飛》的創刊。曾任《青年作家》副主編,現為《成都日報》社責任編輯。
長篇科幻小說《讀心機》2002年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長篇科幻小說《超能腦波》(又名《心靈三部曲·讀心》)於2015年獲得首屆晨星·晉康獎最佳長篇小說提名獎,於2016年出版。
23、其他:在21世紀頭十年,除湧現出22顆科幻明星外,還有尹冰峰、七月、馬伯庸(非主業,偶爾寫科幻小說)、燕壘生(非主業,偶爾寫科幻小說)、柯夢蘭、趙洋(科普作家活躍於科幻界的代表)等50餘名優秀科幻作家,以及在《科幻世界》《新科幻》兩個專業科幻刊物及其他文學刊物和科普刊物發表過科幻小說的科幻作者600餘名。
五、全新代(2010年至今)——19顆希望之星
這是在21世紀第2個十年出現在中國科幻上空的希望之星。
這是一批在中國科幻逐漸走向熱潮的階段出現的80後及90後新銳科幻作家。他們面臨的社環境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一是科幻發表陣地持續擴大,除《科幻世界》《新科幻》與四川人民出版社和重慶出版社發表科幻作品的老陣地外,許多大型名牌文學刊物《人民文學》《收穫》《十月》以及新刊物《文藝風賞》《超好看》《科幻Cube》《最幻想》《科學畫報》等雜誌,人民郵電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新星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希望出版社、湖北少兒出版社、大連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等許多出版社,發表科幻小說,出版科幻圖書。二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舉辦,除科幻世界的銀河獎以外,中國有了另一個科幻作品和作家的激勵機制,推動著中國科幻的熱潮興起;三是隨著劉慈欣、郝景芳獲雨果獎,政府重視科幻,使這個熱潮不斷發酵。四是大批以培養科幻新人為目的官辦和民辦獎項的興辦,如清光紫育集團與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合辦的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徵文活動、北京蝌蚪五線譜的科幻徵文活動,深圳幻想基金的科幻徵文活動,華為終情局與北京青蜜科技聯合舉辦的超短篇小說徵文活動,成都賽凡空間舉辦的未來科幻大師徵文活動,等等,打破了《科幻世界》獨家培養科幻人才的窘境,使批量優秀科幻新星在每年數萬科幻作者的基礎上湧現出來。這批優秀的科幻之星,傳承了新生代、更新代的優良傳統,銳意創新,形成了基礎更加牢固,思想更加解放,視野更加開闊的全新代科幻作家,湧現出張冉、寶樹、滕野、墨熊、付強、阿缺、顧適、王侃瑜、灰狐、吳霜、陳奕璐、康乃馨、念語、陳梓鈞、索何夫、王立銘、桂公梓、廖舒波、鈦藝等19顆中國科幻未來的希望之星。
1、張冉(1981- )
中國科幻全新代的旗手之一,曾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編輯、評論員,獲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網路新聞評論二等獎。2012年開始創作科幻小說,處女作《以太》發表於《科幻世界》雜誌。《以太》英文版《Ether》2015年1月發表於美國科幻雜誌《Clarkes World》,並被美國OR出版社科幻選集收錄。目前已發表中、短篇小說十餘篇,受到讀者喜愛。《晉陽三尺雪》英文版2016年6月發表。2013年中國科幻銀河獎傑作獎 《以太》、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短篇金獎 《以太》、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中篇銀獎《起風之城》;2014年《起風之城》獲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獎、《晉陽三尺雪》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中篇小說銀獎;《大飢之年》獲2015年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中篇金獎;2015年獲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新秀獎;2016年,中篇《太陽墜落之時》獲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獎、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小說金獎。他還是深圳市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髮起人之一。
2、寶樹(1980- )
北京大學學士,比利時魯汶大學碩士,中國科幻全新代的旗手之一。自2010年開始科幻創作以來,在《科幻世界》《超好看》《最小說》《知識就是力量》《人民文學》等刊物發表數十篇作品,多次榮獲華語科幻星雲獎。出版有《三體X:觀想之宙》《時間之墟》等多部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古老的地球之歌》《時間狂想故事集》等。
3、阿缺(1990- )
中國科幻全新代代表作家之一,四川大學畢業,現就職於微像文化,擔任高級故事買手一職。就讀於四川大學後,加入了川大科幻協會,適逢首屆全國高校幻想類社團聯合徵文舉辦,完成《悄然蘇醒》參賽獲得一等獎,發表於《科幻世界》2012年10月刊。隨後開始大量創作,尤愛人工智慧題材。寫作近五年,發表文章五十多萬字,散見於《科幻世界》《萌芽》《最小說》ONE·一個、蝌蚪五線譜等雜誌或平台,一次獲得銀河獎,四次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出版有作品集《與機器人同行》。
4、滕野(199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專業本科生在讀。2012年,他讀高中二年級時第一篇作品《造物主》於《科幻世界》校園之星欄目發表,到高中畢業時在該欄目陸續發表五篇作品。2016年暑期參與華為終情局超短篇科幻徵文大賽,兩篇小說分別獲金獎、銀獎,並在《科幻世界》發表。被公認為科幻創作潛質最大的希望之星。
5、墨熊(1983- )
本名李慶揚,南京師範大學畢業,現為上海利歐元力影業專業編劇,中國科幻全新代軟科幻代表作家。2011年出版了長篇科幻小說《紅蝕》。2013年出版了長篇科幻小說《黑靈》。
2011年11月憑《斑鳩》一文獲得第二屆華語科幻星雲獎中篇小說銀獎。2012年3月憑《蒼髮的蜻蜓姬》一文獲得2012角川華文輕小說暨插畫大賞長篇組金賞。墨熊的作品風格同時具備輕小說和科幻小說的特色,行文流暢,語言大氣,尤其對具有動作感和動態效果的細節刻畫深入,他的小說具有強烈的畫面感,《混沌之城》正在被上海利歐元力影業改編成科幻大片。
6、陳梓鈞(1993- )
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現在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流體力學研究所攻讀博士,研究方向為高速空氣動力學。自高三開始創作,大一(2012年)發表第一篇作品。作品《愛爾克燈光》獲銀河獎最佳新人獎,《卡文迪許陷阱》獲銀河獎最佳短篇小說獎。自初中看過劉慈欣的《球狀閃電》後開始迷上科幻,一發而不可收,特別喜愛太空探索的主題與科學基礎紮實的硬科幻故事。《海洋之歌》獲第七屆華語科幻星雲獎短篇小說銀獎。
7、王侃瑜(1990- )
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科幻蘋果核創始人之一,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篇科幻小說《雲霧》連載於《萌芽》,短篇科幻小說《重返彌安》獲彗星科幻2015年2月比賽優勝。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科幻電影創意獎、最佳科幻迷獎、最佳新秀獎、最佳中篇科幻小說獎。
8、吳霜(1986- )
吳霜,女,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中文碩士,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科幻小說家、上海竺燦文化專業科幻影視編劇。獲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新人。 2015年,她同王侃瑜合作創作的科幻電影劇本《雲霧》獲得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科幻電影創意金獎。先後在《Galaxy』s Edge 》《科幻世界》《文藝風賞》《新科幻》《最小說》等雜誌發表科幻小說、翻譯作品二十餘萬字。部分小說被譯成英文,在海外發表。代表作《宇宙盡頭的餐館》系列及《天元》《捏臉師》等。
9、付強(1983-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畢業,現就職於中國石化,擔任高級工程師,業餘時間從事科幻小說寫作。小時看《哆啦a夢》時便愛上了科幻這種題材,高中時第一次讀到劉慈欣老師的《鄉村教師》,驚嘆於「科幻作品還可以這樣寫!」,於是與科幻小說結下了不解之緣。博士期間開始嘗試創作,致力於將傳統的科幻小說與其它類型文學相結合,碰撞出全新的火花。目前的主攻方向是科幻 推理,目標是創作出「只有在科幻設定下才能成立的詭計」,拓寬科幻以及推理作品的範圍。2016年,出版長篇科幻小說《時間深淵》,小說構思新穎,故事性強,一出版便受到業界關注。
10、顧適(1985- )
顧適,女,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城市規劃師,白天在屏幕前設計人們未來的生活,夜晚在鍵盤上構建自己心中的世界。2011年起在《超好看》《科幻世界》《懸疑世界》《新科幻》等雜誌上發表科幻、懸疑短篇小說十餘篇,獲得第七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金獎、2014年華語科幻星雲獎最具潛力新作者銀獎。 主要作品包括《嵌合體》《莫比烏斯時空》《時間的記憶》等。
11、念語(1996- )
念語,女,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現就讀於上海交大,年齡小而文筆老練,故事清奇,將女性特有的細膩柔情融進理性的科幻創作,別具一格。其以《野火》出道,驚艷科幻文學圈,且執著於幻想領域的開拓,不僅堅持科幻創作,在奇幻和童話領域也斬獲頗豐。於《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發表多篇作品。
12、康乃馨(1984- )
本名康秀東,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億星博納影視無錫有限公司,入職編劇。2016年開始科幻創作,多次在《科幻世界》《科技日報》《科幻立方》、蝌蚪五線譜等平台發表作品。2016年6月短篇科幻小說《漫長的中途》獲網易雲閱讀「等一個故事」科幻徵文比賽最佳人氣獎,9月短篇科幻小說《兒童節禮物》獲華為「未來全連接」超短篇科幻大賽入圍獎,11月電影劇本《鯤》獲晨星獎最佳科幻劇本獎。
13、王立銘(1983- )
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興趣是動物行為的神經生物學,特別是與機體能量和營養物質代謝相關的行為調節。工作之餘熱心科普寫作,在微信公眾號和知乎專欄「以負熵為生」發表文章三十餘萬字。2015年,部分作品已結集出版《吃貨的生物學修養:脂肪、糖和人類代謝病的科學傳奇》,入選「中國好書」月榜、《環球科學》年度最美科學閱讀等榜單。科幻小說的處女作《守夜人》,獲2016年第七屆華語科幻星雲獎短篇小說獎銀獎。
14、陳奕潞(1989- )
陳奕潞,女,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陳奕潞的個人風格強烈,你很難不被她所塑造的世界吸引。她觀察生活,解構現實,重建世界。她的文字不僅有魔幻作品獨特的張力,更有優秀奇幻小說具有的嶄新閱讀體驗。她的科幻小說《回到原點》,獲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銀獎。科幻代表作有《神的平衡器》(長篇)《狗影子》《雞毛》《客神》等。
15、桂公梓(1983- )
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本名趙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法碩士研究生,現為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業餘作家,出版有長篇小說《決不妥協》,隨筆集《不寫判決時寫些什麼》等。2014年12月在科幻世界發表短篇科幻小說《金陵十二區》,並獲得同年銀河獎和華語科幻星雲獎。
16、索何夫(1991- )
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2010年前後曾從事網路文學創作四年有餘,2013年下半年轉向《科幻世界》投稿,至今發表中短篇科幻小說近二十篇,作品主要有《草的語言》《出巴別記》《風暴之心》《唯死而已》等。2015年獲銀河獎最佳新人,《出巴別記》獲第六屆華語科幻星雲獎中篇小說銀獎及年度新人銀獎。2016年獲華語科幻星雲年度新人銀獎。
17、灰狐(1982- )
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高考時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管理學院,從軍六年。後棄武從文,離開部隊之後做過動畫設計師、職業培訓教師、室內設計師,期間還創辦過一個小規模的搏擊格鬥網站。經過多次身份轉換,娶妻生子之後安頓下來,目前在一座五流城市做一名普通公務員。科幻寫作是從2012年開始,處女作《守門人》刊登於2013年7月科幻世界,原本抱著試試的心態得到了極大的鼓舞,同年12月又刊登了一篇《狩獵季》在科幻世界上,從此堅定了科幻寫作的信心。代表作《招魂》獲第四屆科幻大師徵文獎冠軍、《雲狸》獲蝌蚪五線譜科幻徵文大賽優秀獎、《夢境》獲蝌蚪五線譜科幻徵文大賽二等獎、《剪紙》獲蝌蚪五線譜光年杯微科幻徵文獎冠軍,長篇小說《固體海洋》獲晨星·晉康獎長篇資助資格,並最終獲得晉康特別獎,長篇小說《英雄互助會》獲晨星·晉康獎長篇資助資格。2016年榮獲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年度新人銀獎。
18、廖舒波(1988- )
廖舒波,女,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畢業,曾用筆名立習習、李茜茜、翊,2011年以第一篇科幻小說《您好,異星人陪聊》獲銀河獎,其餘作品發表於《故事世界》、果殼網、星雲網等雜誌及網站,有《二維人生》《地圖師》《郵差》《秋日黃昏》《小耳》等。
19、鈦藝(1987- )
中國科幻全新代希望之星之一,山東大學自動化本科畢業,現就職於一家與鋼鐵行業相關的信息化公司。小學時讀到蘇聯時期的科幻小說《賣報姑娘》,然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2016年在《科幻世界》上發表《響》《聖誕夜》《生命的河》《小小的幸福》《英雄》這五篇作品。
六、中國科幻的海外兵團——海外「十雄」助陣中國科幻崛起
在中國科幻崛起的過程中,海外華僑華人科幻作家的助陣很重要,他們或者將中國作家的作品譯介至海外出版,或者在中國內地的刊物、出版社發表自己的作品,使中國科幻新的高潮更加熱鬧。與中國大陸科幻界保持緊密聯繫,並在大陸發表作品,積极參加大陸科幻界活動的海外兵團,有八位科幻名家:劉宇昆(美籍華人)、北星(趙如漢,美國華僑)、西夏(夏彤,加拿大華僑)、譚劍(中國香港)、狐習(胡紹晏,新加坡華僑)、黃海(中國台灣)、張系國(中國台灣)、李伍薰(中國台灣)、平宗奇(中國台灣)、林健群(中國台灣)。
1、劉宇昆(1976- )
美籍華人,著名科幻作家,世界科幻最高獎項雨果獎、星雲獎雙獎得主。他在8歲時,與父母從蘭州移民美國,法學專業畢業,目前在波士頓從事律師工作,業餘寫作科幻小說。在2009年4月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刊載了劉宇昆的兩篇小說《愛的演算法》和《單比特錯誤》。其中《愛的演算法》一文深受讀者好評,此後,他的許多科幻小說在中國國內發表,逐漸為國內的科幻迷熟識。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劉宇昆的科幻小說集《愛的演算法》《殺敵演算法》,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劉宇昆的科幻小說集《思維的形狀》。
2012年,在芝加哥舉行的第70屆世界科幻大會上,劉宇昆的小說《手中紙,心中愛》(The Paper Menagerie)獲得了2012年雨果獎的最佳短篇故事獎、星雲獎最佳短篇故事獎 。2013年《物哀》再次獲雨果獎最佳短篇故事獎。由此劉宇昆也成為了繼姜峰楠之後又一位華裔世界科幻最高雙獎獲得者。劉宇昆也成為繼特德·姜之後又一位獲得星雲獎的華裔科幻作家。
劉宇昆還將劉慈欣、陳楸帆、郝景芳、馬伯庸、夏笳等中國國內科幻名家的作品譯成英文在國外發表,起到了溝通中西科幻的橋樑作用。2014年因為把《三體》等優秀中國科幻小說成功譯介到西方,獲第五屆華語科幻星雲獎特別貢獻獎。2015年,劉宇昆翻譯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的第一部,英文版的名稱被譯為《The Three-Body Problem》,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獲得世界科幻協會2015年度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劉宇昆翻譯並推薦的郝景芳著《北京摺疊》於2016年獲得「雨果獎」。
2、北星(1964- )
本名趙如漢,旅居美國華僑。出生於武漢市武漢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芬蘭約恩蘇大學(University of Joensuu)數學系博士。1999年後在美國多所大學作訪問學者,現在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魯克波特學院數學系任教授。
1987年開始在《科學文藝》發表科幻作品,以原名和筆名北星在《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世界科幻博覽》《知識就是力量》等雜誌發表原創小說和譯作多篇。代表作有《超腦》(獲得1995年中國科幻銀河獎三等獎)《玫玫》《21世紀考察筆記》《黎曼的貓》等。他開創了中國偽科學幻想小說流派。偽科學幻想小說代表作有《自由墜落》《超音速》和《最深的是馬里亞納》等。曾獲全球華人科幻星雲獎最佳電影創意獎銀獎以及最佳科幻迷獎銀獎。現為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北美地區聯繫人,以及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組委會成員。
3、西夏(?- )
本名夏彤,加拿大華僑,電影剪輯師、電視編導。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系、加拿大Emily Carr藝術大學電影系,曾在地震監測、人工智慧、廣告創意等多個領域工作。1998年移居加拿大。電影作品多次參加國際電影節並獲獎,自2007年起在中央美術學院電影系任教,曾為《科幻世界》雜誌主持影評專欄,曾擔任首屆華語科幻短片影展策劃人、華語科幻星雲獎評委,譯著包括《眨眼之間》《剪輯之道》《溫斯頓特效》《科幻電影批評導論》等。
4、黃海(1943- )
原名黃炳煌,另有筆名凌霄子,中國台灣作家,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長期在聯合報工作,退休後擔任多座大學的科幻講師,是中國台灣科幻小說的鼻祖之一,現擔任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副會長。他的少兒科幻小說在大陸受到歡迎,代表作《納米魔幻兵團》由希望出版社出版,銷量15000冊,獲2015年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少兒圖書銀獎。《時間畫廊》獲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銀獎。
5、譚劍(1972- )
中國香港科幻作家,英國倫敦大學電腦系學士、布拉褔特大學企管碩士,曾任程序設計、系統分析及項目管理學等工作,並開設顧問公司。2007年,科幻小說《免費之城焦慮症》獲「倪匡科幻小說佳作獎」,有「倪匡」的傳人之稱,擅長運用網路、科技、文化及商業趨勢,其科幻小說《人形軟體》獲首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其後,《人形軟體》及《人形軟體2》在大陸出版。《光柵謀殺案》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
6、李伍薰(?- )
中國台灣青年科幻作家。2010年,他的長篇科幻小說《海穹英雌傳》獲全球華語科幻小說獎最佳長篇小說入圍獎。《海穹英雌傳》極具台灣特色,是台灣傳統的海洋文學代表作之一,在台灣很受推崇。李伍熏是學生物的,曾在台北市立動物員實驗室、中華自然生態保育協會任職,後來在3D動畫公司擔任科學節目編劇。獲獎消息在台灣報刊披露後,李伍薰的名聲大噪。李伍薰應邀作為特邀佳賓前來中國大陸參加了首屆至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活動。《科幻世界》雜誌社也發表了他的科幻小說,使大陸科幻迷們開始認識他。2014年,《海穹英雌傳》在中國希望出版社出版。2015年,《3.5:強迫升級》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長篇科幻小說銀獎。
7、平宗奇(1983- )
中國台灣青年科幻作家,生於台北市,先後在六和高工機械工程科、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畢業。寫作較喜歡任近未來技術演進與社會變革進行對話。短篇小說《智能人生》獲2014年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短篇金獎。現在大陸工作,在上海浩林文化公司負責科幻產品的開發。
8、狐習(1974- )
本名胡紹晏,新加坡華僑,科幻作家與翻譯家,上海交通大學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學位,現旅居新加坡。自2006年以來翻譯出版的長篇譯著有《冰與火之歌》系列(與屈暢,譚光磊等合譯),《遺落的南境》系列,《實時放逐》,《地疤》和《城與城》。從2015年起開始創作原創科幻小說,在科幻星雲網主辦的第四屆聯合徵文中入圍十五強。2016年,在第七屆全球華語科獲得最佳新人金獎,《異質紀年》獲最佳中篇小說銀獎。另外,他也是《科幻世界》驚奇故事(Amazing Stories)網站駐站博客撰稿人,用英語向全世界介紹中國科幻的情況,迄今已發表十餘篇專欄文章。
9、張系國(1944- )
中國台灣科幻小說鼻祖之一,台大電機系畢業,留美獲伯克利加州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知識系統學院院長。著譯除電腦科學專著數十種外,另有長、短篇小說等;科幻小說創作計有短篇《星雲組曲》及《夜曲》二種,長篇《城》三部曲:《五玉碟》《龍城飛將》《一羽毛》。《多餘的世界》獲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下沉的世界:海默三部曲之二》獲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銀獎。
10、林健群(?- )
中國台灣科幻評論家,是中國科幻海外兵團中評論界的代表人物。2006年,林健群著《在經典與人類的旁邊——台灣科幻論文精選》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該書薈萃了台灣新老作家15篇科幻論文,這些論文從各個時期、不同層面、不同角度論述了科幻文學的起源發展、不同作家的作品特點及寫作手法、科幻與跨學科等問題,分析了科幻文學的本土化發展前景,為海峽兩岸的科幻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本有益的參考書。近年來,為吳岩主編的《20世紀中國科幻史》撰文。
七、自成體系的中國少兒科幻大軍——中國少兒科幻的十二員大將
「成人科幻」、「少兒科幻」,這兩個並未成為正式科幻理論學術術語的片語,在現實的科幻創作中卻客觀存在著。當前,在「成人科幻」廣受關注的同時,中國的一批「少兒科幻」作家群和少兒科幻作品卻被相對地忽略了。
新中國的科幻創作,是從少兒科幻開始的。1954年,新中國的科幻文學之父,當時中國科協科普局《科學大眾》雜誌編輯鄭文光,為少兒寫了一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在《中國少年報》上發表,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響。北京城裡掀起了火星熱。那時候,北京天文館還沒有成立。編輯部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在建國門上的古觀象台里,架起子一座天文望遠鏡。孩子們吃了晚飯後,就到古現象台排隊看火星。孩子們排起的長龍,直至深夜也不見減少。
鄭文光為孩子們對科幻小說的熱情所感動,全心全意為孩子們寫起科幻小說來。兩年間,他在各種兒童、青年期刊上,先後發表了一系列少兒科幻小說:《第二個月亮》《太陽探險記》《征服月亮的人們》,並於1955年由上海少兒出版社輯成《太陽探險記》一書出版。《太陽探險記》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歡迎。鄭文光的科幻小說作品,也引起了世界的重視。
以後,不少作家投入了為少兒寫作科幻文學作品的熱潮中,出現了葉至善《到人造太陽去》、遲叔昌和於止的《割掉鼻子的大象》、肖建亨《布克的奇遇》、童恩正《五萬年以前的客人》、劉興詩《北方的雲》、尤異《瓊島仙蹤》、金濤《小黑人的夢》、葉永烈《小靈通漫遊未來》等等少兒科幻佳作。
後來,科幻理論界和科幻作家本人,把「少兒科幻」當成「幼稚期」的作品,追求文學性,轉向寫「成人科幻」,「少兒科幻」被逐漸冷落下來。
於是,不少人認為,「少兒科幻」作家和作品屬於「小兒科」,作家和作品都是二、三流的,甚至不入流的。其實,由於「少兒科幻」與「成人科幻」的讀者對象不同,其寫作方法、寫作技巧與「成人科幻」迥異,用「成人科幻」的標準來衡量「少兒科幻」的水平,既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科學的。
須知,「少兒科幻」有很大的讀者群,能對「民族素質」的提升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其市場前景亦不可限量。
其實,在當代中國,少兒科幻自成系統,在獨立發展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以少兒科幻為主要創作對象的楊鵬,他創作的少兒科幻小說系列《校園三劍客》,發行量達300多萬冊,超過了歷史上最暢銷少兒科幻讀物《小靈通漫遊未來》(300萬冊),在他的培養帶動下,超俠、陸楊等一批少兒作家成長起來,重文學流派的少兒科幻作家——馬傳思、彭柳蓉、彭緒洛、鄭重、伍劍、姜永育,暢銷網路作家周敬之等也脫穎而出,產生了當代以楊鵬為旗手的中國少兒科幻的十二員大將:楊鵬、超俠、陸楊、馬傳思、周敬之、彭緒洛、伍劍、彭柳蓉、銀河行星、姜永育、柯夢蘭。
同時,除一部分專業從事「少兒科幻」的作家群體外,還有一些著名的科幻作家同時從事「成人科幻」、「少兒科幻」創作,如鄭文光、童恩正、葉永烈、劉興詩、肖建亨、劉慈欣、黃海、王晉康、韓松、程婧波等,他們的「少兒科幻」作品與成人科幻作品一樣棒!
1、楊鵬(1972- )
筆名雪孩,中國少兒科幻的旗手,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童書作家、動畫編劇。他是中國首位迪士尼簽約作家,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出版作品100多部,計1000多萬字,發行上千萬冊。2016年3月22日,楊鵬以年430萬版稅收入入選「第十屆作家排行榜」第29名。主要作品有:《裝在口袋裡的爸爸》(45本)、《校園三劍客》(40本)、《幻想大王奇遇記》(12本)等,動畫片《少年狄仁傑》(104集)、《千千問》(128集)、《福娃》(52集)等,中國首部大型科幻話劇《帶綠色回家》等,理論專著《卡通敘事學》、《科幻類型學》、《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在中國》等。曾3次獲官方文藝最高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另外還獲兒童文學界最高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中國科幻界最高獎——「銀河獎」和「華語科幻星雲獎」、中國科普界最高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中國圖書界最高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國電視最高獎——「金鷹獎」、中國動畫最高獎——「美猴獎」等各類國家級以上大獎20多次,多篇作品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在海外出版。
2、超俠(1979- )
原名尹超,科幻、兒童文學作家,2002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同年參與創建中國作協官方網站中國作家網,2004中國作家網榮獲全國優秀文化網站稱號,現為中國作家網科幻、少兒、民族等頻道負責人。主要作品有《少年冒險俠系列》《深海驚魂》《奇奇怪史前大冒險》《使命召喚:狙擊手們的戰爭》《小福爾摩斯》、《藍貓淘氣》《快樂星球》等,編劇作品有《高手》《皇城相府》《常夜燈》等,均被拍攝為影視。作品暢銷百萬,曾被新華社、網易、騰訊等數百家媒體採訪和報道。科幻小說多次榮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劇本榮獲八一製片廠優秀劇本提名獎。
3、陸楊(1979- )
少兒科幻作家,四川大學畢業,現任職於雅安市委組織部。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少兒專委會主任,出版作品90部,計900多萬字,圖書總發行量達260萬冊。其中,「探險小龍隊」少兒科幻系列的14部作品版權輸出到香港、澳門和泰國。編譯作品:美國科幻大片《超級戰艦》影視同期書,義大利少兒科幻童繪本《太空探險手冊》、《神秘怪獸事件簿》。作品入選 「花地文學榜」年度類型文學(科幻小說)前十榜單」、「香港第十二屆十本兒童好讀」。作品榮獲第四屆、第五屆和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少兒科幻圖書銀獎。
4、馬傳思(1978- )
少兒科幻作家重文學流派代表作家,現任《奧秘·智趣版》副主編。作為一名70後作家,他起步比較晚,但作品具有比較獨特的詩意與哲理性,以其對少兒科幻的探索引起文壇關注。少兒科幻小說《你眼中的星光》獲第三屆「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一等獎,並獲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少兒圖書獎,被《科幻世界(少年版)》全書轉載;近日,作品《冰凍星球》再次獲第四屆「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一等獎。
5、周敬之(1989- )
少兒科幻網路暢銷作家,中國當代少兒科幻的代表作家之一,北京科技大學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在讀,喜愛哲學、航空航天、科幻電影。高考成績為全校第一名。8歲接觸第一本科幻小說《神秘島》,大四萌生寫作科幻念頭,碩博連讀第一年在百度貼吧連載科幻冒險小說《星隕》(曾用名《KDA》),社會評價較好。小說完稿後成功出版,獲得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少兒科幻圖書銀獎、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少兒科幻圖書金獎及科幻電影創意銀獎、入選首屆海峽兩岸新銳作家好書。
6、伍劍(1958- )
教師,資深兒童文學作家、少兒科幻作家,出版兒童小說、科幻、科普作品46本,主要科幻作品《夢幻魔盒》等五部,科普作品《軍事王國曆險記》等三部。科幻作品《飛天小皮蛋》獲得台灣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幻影魔盒》獲得全球華語星雲獎少兒科幻最佳原創圖書獎,《鴿子樹花》獲大白鯨幻想兒童文學獎 ,《野性的呼喚》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7、彭緒洛(1981- )
兒童文學和少兒科幻小說作家,筆名洛清、清江水,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原創兒童探險小說領軍人物,15歲開始發表作品, 27歲開始全職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有中長篇科幻小說《宇宙龍騎士》《重返地球》等10餘部。
8、鄭重(1964- )
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現任職於北方交大附中教育集團,從事多種文體的創作,其中,有一部分是少兒科幻小說。從1996年起創作出版了系列長篇少兒科幻小說《太陽風行動》《太空英雄傳奇》《飛向哈瑪星》《東方生死戀》《千古奇謀》等,短篇少兒科幻小說《大海嘯》《尋找失落的世界》《天坑之謎》《水戰》《行星風暴》《魔症》《最近E星有點「晃」》《太空姻緣》《老牛師傅其人其事》等,總約200萬字的文學作品。科幻小說《行星風暴》榮獲2011年第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
9、彭柳蓉(1978- )
青春小說著作家,女,少兒科幻作家,四川師範大學畢業,高中發表科幻小說於《科幻世界》雜誌,獲凡爾納校園科幻大賽一等獎。大學組建四川師範大學科幻迷協會。畢業後在科幻世界雜誌社從事編輯工作。擔任《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執行副主編、擔任《科幻世界畫刊·小小科學家》執行副主編、《科幻世界·少年版》執行副主編。現全職寫作。創作數部少兒科幻長篇小說。短篇科幻小說《怪物》獲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科幻電影創意銀獎,售出影視改編權。長篇系列科幻小說《控蟲師》,已售出影視改編權以及遊戲改編權。
10、銀河行星(1964- )
本名吳信才,少兒科幻作家,1986年起在《中國作家》等刊物發表、出版作品近200萬字。代表作有長篇科幻小說《第三個太陽》《病毒紀元》《清洗人類》等。2007年,《第三個太陽》獲「首屆和慧杯科幻小說大賽最佳科幻經典獎」,《病毒囚欲》獲評委特別提名獎。2015年,《病毒紀元》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人氣獎」。
11、姜永育(1972- )
少兒科幻作家,是少兒科普型科幻的旗手,氣象學專業本科畢業。2010年至今,連續8年在《少年百科知識報》連載科幻小說。出版有《虎嘟嘟魔幻大曆險》《震顫的大地》《復活的火山》《怒吼的巨浪》《狂暴的山洪》《天外來客》《地心歷險》《千年穿越》《行星大淘金》等多部科幻小說。姜永育的少兒科幻小說的特點,是把科幻與科普、防災避險、懸疑等因素結合,讓青少年讀者在感受閱讀樂趣的同時,展開豐富聯想,並從中學到科普知識和逃生知識。
12、柯夢蘭(1975- )
原名何冬梅,女,科幻作家,編劇,資深文案策劃。現擔任影視動漫谷網站(影視動漫遊戲產業鏈宣傳平台)主編, 少年科幻代表作品有《浪基島傳奇》 《小糊塗神勇闖太空門外之戰》,少年科幻網路小說《凱瑞號飛船歷險記》《九龍星島》《始盜霸王龍》。近年來創作的長篇科幻網路小說有:《羅布泊時空之門》《神堂灣異域時空門》及星際太空戰三部曲《星際謎諜》《星際勇士》《雙宇宙的陰謀》 等,其中少年科幻小說《始盜霸王龍》榮獲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網路原創科幻作品銀獎。《星際謎諜》系列三部曲已授權四川科技出版社,將於2017年上半年出版。
八、引領潮流的的科幻活動家——中國當代科幻的領軍人物
中國科幻有一支由專業評論人員與業內資深人士組成的評論隊伍,還有一批由科幻迷組成的科幻活動家。專業的評論隊伍領軍人物是吳岩,他率領著一批學院派的科幻碩士、博士,如任冬梅、李廣益、夏笳、飛氘、梁清散、姜振宇、肖漢、林健群、高寒凝,佔領著中國科幻的理論高地,引領著中國科幻的前進方向。中國科幻迷的「頭」、資深科幻編輯家姚海軍,與業內的科幻活動家和科幻編輯,如董仁威、楊楓、姚予疆、甘偉康、羅拉、張譯文、付方明、李軼男、蔡駿、傅復強、董晶、丁丁蟲、西夏、劉兵、三豐、成全、拉茲、劉健、鄭軍、阿賢、小姬、蕭星寒、李兵、孫悅、王文、王超、李雷、顧備、李英、潘海天、李凌已、雷永青、喻京川、金霖輝、曉威、楊波、趙國珍、趙曉旭、張立紅等,與新生代、更新代、全新代三代科幻代表作家及中國科幻海外兵團、中國少兒科幻作家一起,組織科幻活動,推薦優秀科幻作品,通過科幻銀河獎及華語科幻星雲獎系列評獎頒獎活動,積极參与組委會工作,支持扶助科幻新人。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當代中國科幻的兩個領軍人物:吳岩與姚海軍。這兩個領軍人物,從理論與實踐上,引領著中國科幻的發展方向,向世界科幻強國進軍。
1、吳岩(1962- )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科幻方向博士生導師。1978年開始發表科幻作品,主要科幻作品有長篇《心靈探險的故事》《生死第六天》,短篇集《抽屜里的青春》《出埃及記》等,是中國科幻理論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
2、姚海軍(1966- )
《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兼《科幻世界》主編,中國當代科幻的領軍人物之一。1988年,姚海軍在林場當工人時創辦科幻愛好者雜誌——《星雲》,堅持十餘年,成為「科幻迷」的「頭」。1998年加入《科幻世界》,從《科幻世界》基層的讀者俱樂部做起,一直做到副總編,其間,先後組織主編大型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引進科幻名著130餘種,以及主編「中國科幻基石叢書」,培養出新生代、更新代、全新代具有國際視野的數十名科幻大家和新星,成為中國當代科幻作家的「頭」。
推薦閱讀:
※《中國神話故事》十二生肖
※中國是太陽曆的創始國
※醒醒吧,我的中國同胞!!!!
※中國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句
※亞洲小國終逆襲 經濟增速超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