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學佛團體中如何對待別人的過失?
06-02
共修學佛團體中如何對待別人的過失?
「我有時候說一些別人的過失,但這並不是與某人有矛盾而發出來的,只不過我們作為佛教徒,如果沒注意的話,的確對自他的身心都不利。」——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34課「看見別人就開始說過失,是非常不好的現象。作為大乘修行人,應當像那天《佛子行》所講的一樣,盡量把別人觀為清凈,最好不要說入了大乘的佛子過失,不然將失毀自己的大乘戒律。以前上師講過,即使有些管理人員不得不說,也應該在正知正念的攝持下,知道「我今天要說某某人的過失,不是我自己跟他有矛盾,或者以自己心眼不清凈而說的。這個不說的話,對僧眾、對佛教可能會造成一些危害」,然後一邊懺悔,一邊在私下或公眾場合說出來,這種情況是允許的。除此之外,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這個是壞人、那個是仇人,這種做法是失壞大乘佛子的一種行為。」——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143課不管人家有沒有這種過失,有些出家人或在家人特別喜歡講,你們一定要注意,造口業是非常可怕的!我們到一些居士團體中,經常能聽到很多是是非非,這個居士不好、那個居士不好,除了自己以外全部都是壞人,這樣會不會犯菩薩戒?肯定會的,這種語言中自贊毀他的成分是相當多的,所以我們說話一定要注意,這就是第五條。」——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16課「根索曲扎在《妙瓶》中也作了詳細教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對境,千萬不能以惡意作損害,也不能以惡意說別人的過失,始終要以慈心、悲心、愛心來擁抱整個世界,以寬容心對待所有的眾生。"」——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86課「總而言之,希望大家盡量地幫助別人,不要讓他們退失信心。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好心地批評他、指責他的過失:"你原來不是說要圓滿這部論典嗎?現在怎麼了,你著魔啦!"雖然說點不太好聽的語言,但按照正理來講,這是相似的煩惱,不是真正的煩惱。因為這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現在很多人口頭上說幫助你利益你,但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宣傳自己,這樣不太好),完全是想誠心誠意地幫助別人,只要能夠幫助他,語言上再怎麼難聽、行為上再怎麼過分也都是可以的。既然大家已經發了這樣的大乘菩提心,在多生累劫中是非常不容易的,為了給將來的生生世世打好穩固基礎,最好在短暫的人生中不要退失道心,這就是我的希望!」——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45課「希望大家以後不要誹謗任何人,有必要的時候,你可以跟別人辯論,說一些正當的過失,但不要開口閉口就是「邪師」、「惡知識」,整天把講經說法的法師當作攻擊對象。」——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162課「因為很多真理隱藏在我們心裡或者法本中,不通過辯論就無法了知,如果能解釋明了最究竟的實相,縱然遮破別人的觀點,我們也不會有過失。」——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162課「我們學佛一定要打好基礎,不管講經說法,還是聽經聞法,都應懂得最基本的術語,要不然,溝通起來非常困難。如果你的理解離題千里、不符合佛教,那聞者、講者獲利都不會很大,反而可能有一些過失。當然,我在這裡並不是說誰不對,而是在提醒大家——講經說法必須要嚴格,千萬不能信口開河、隨隨便便。學院的輔導員也好、法師也好,平時務必要注意這一點。假如有一句話你不懂、解釋不來,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畢竟十地菩薩也有不懂的地方,我們凡夫人不懂很正常。但如果你不懂裝懂,在別人面前故作權威,把佛法的意思亂講一通,這完全是自欺欺人。」——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165課「……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並不是自贊毀他,事實就是這樣。」——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92課「我們這裡有些道友真的非常好,對業因果的信心、對守持戒律的精進心,我都非常隨喜;有些法師的行為和正見,我也非常感動。當然,這並不是自贊毀他,說其他的地方不好,只是我比較了解這裡而已。」——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109課「因此,佛教徒一定要學習因明和中觀。現在有些人只喜歡簡單的因果法門,甚深的空性中觀理,一點也不懂,對空性的推理完全是陌生的,看到一個生詞就依文解義,然後開始大肆毀謗。其實,因明中的辯論,並不是人人都能通達的,佛教也不是隨便就能破得了的。多年以來,我們絞盡腦汁學習佛法,確實感到佛陀的智慧無與倫比,任何一個名人也無法否認。這一點,並不是我們自贊毀他,世界上了不起的科學家、文學家,也是異口同聲地讚不絕口,不像某些孤陋寡聞的人,始終認為科學很了不起,覺得佛教是消極的教條主義。」——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162課「不是自贊毀他,我們學院一些大德的修行,遠遠超過藏地和漢地很多大德,原因也是當年去五台山祈禱文殊菩薩所致。」——引自 索達吉堪布 講授 《入菩薩行論·善說海》講記 第201課關於菩薩戒中自贊毀他的界限請詳細參閱益西彭措堪布仁波切《走向解脫*菩薩戒品》索達吉堪布仁波切講解的《弟子規另解》節選見未真 勿輕言知未的 勿輕傳事情還沒弄清楚之前,不要隨隨便便亂說。事情沒能搞明白之前,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傳出去。這是在告誡我們:評論他人要小心謹慎。看別人有錯、行為不如法,一定要再再觀察,否則,妄加揣摩就開始誹謗,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會給他人帶來終身的傷害。我們見到某些現象時,首先應觀察自己是否看錯了,同時要站在別人立場上想一下:「如果我是他,本來好好的,卻被人無緣無故冤枉,謠言一傳十、十傳百,全世界都認為我是壞人,那我有什麼感受?」因此,不要輕易斷定一個人的好壞,也不要輕易說別人過失,因為很多複雜情況我們並不了解,在沒搞清楚之前,不要給人亂扣帽子,更不能把這些話傳出去。我們作為大乘修行人,按大乘經論的要求,不能隨便說人過失。當然一句也不說,有些人恐怕做不到,但至少也應調查清楚,看你說的是否屬實。不然,把道聽途說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想像編出一個精彩的故事,然後在有關媒體前大肆宣傳,那麼話傳開來之後,會越傳越離譜,對別人的傷害也非常嚴重。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有時就算是耳聽的謠言,重複的人多了,也能使人信以為真。古代就有個「三人成虎」的故事:魏國大夫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假如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恭說:「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將信將疑。」 龐恭又說:「倘若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相信了。」龐恭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現在趙國離魏國比這裡的街市遠多了,議論我的又不止三個人,如果我走後有人說我壞話,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但魏王果真聽信了小人讒言,沒有再召見龐恭。可見,判斷一件事的真偽,不能偏聽偏信,必須經過細心考慮,不然就會誤把謠言當真。所以,學院的管家或負責人在處理問題時,不能只聽一面之詞,一定要仔細調查雙方的情況。多年來,我因為一直管理漢僧,這方面的經驗比較豐富。比如兩個人發生了矛盾,我會聽取雙方意見後再作決定。否則,一個人口才好,嘴巴特別會說,我就認為他說得對,很可能就冤枉了另一個人。畢竟語言這個東西,只要以分別念稍加改造,整件事情就會改頭換面。所以,平時許多人對某個人的看法,不一定就是真相。有些人可能因前世業力所致,今生中明明沒做壞事,卻有許多無中生有的謠言加在他身上;有些人是因為得罪了某些人,他們就故意添油加醋地毀謗,最後謠言越傳越廣,假的好像也成真的了。可見,世間人的語言難以相信。正如月稱論師在《四百論大疏》中說:「在這個瘋狂的世界上,無有慧眼的愚者漸滿天下,他們的話又豈能當真?」《入中論》亦云:「愚人為量亦非理。」把愚者的語言當作正量是不合理的。或許有人認為:「耳朵聽到的多為虛假,那我親眼所見的事,總該是真實了吧?」也不一定。《呂氏春秋》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絕糧於陳國與蔡國之間時,七日七夜沒吃到飯,只能無精打采地躺在那裡。一天,弟子顏回找來一點米,準備煮給老師吃。煮到快熟時,顏回就先抓起一把吃了。孔子悄悄地看在眼裡,覺得顏回有點失「禮」,所以不大高興。過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先吃。孔子善巧地說:「我剛剛夢見先君了,故應把乾淨的食物先供養再吃。」(類似於佛教中的「獻新」。)顏回馬上回答:「萬萬不可!剛才有土灰掉進鍋里,我雖把它抓出來吃了,但飯已經弄髒了,所以不能供養先君。」此時,孔子才知道錯怪顏回了。事後,孔子深有感觸地嘆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也就是說,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有時並不可靠;我依賴自己的心,但心分析的有時也靠不住。弟子們要切記:了解一個人,本來就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們憑分別念判斷別人的好壞,不一定特別可靠,很可能雜有不實的成分。去年,智悲學校施行德育教育,並在年底評選了「德育獎」。但我事後私下調查,好多班主任根本不了解情況,最壞的孩子反而得了一等獎,最好的孩子卻挨了批評。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事比較複雜。我們自認為六根的對境真實不虛,眼睛看到的、心裡判斷的,應該不會錯,但最終也不可靠。佛陀在《三摩地王經》中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諸根為量,聖道復益誰?」意思是,凡夫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是正量,如果是正量的話,那聖道還能利益誰呢?佛陀還在有關經典里說:未獲聖者果位之前,凡夫人的根識決定有錯誤。當然,有些錯誤也許你當時意識不到,但隨著年齡增長、思想成熟,就會看得愈發清晰。像我就是如此,剛來學院時所寫的書,現在再看就覺得:有些教證不該這樣解釋,有些道理不該那樣闡述,有些見解不太成熟、比較幼稚……最後對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既然我對自己尚且不能把握,何況是去判斷別人了?有些人不了解情況時,經常輕易下結論,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錯的。其實就算是大成就者,顯現上也有不成熟的地方。如麥彭仁波切在《七句祈禱文釋》最後的小字中就說:「我年輕時為此作過一個講義,但後來總覺得啰啰唆唆、含糊不清,所以現在重新加以修改。」像他老人家這樣文殊菩薩的真正化身,顯現上尚有智慧不成熟的情況,那我們凡夫判斷錯誤就更是在所難免了。所以,不要認為自己所見所聞都千真萬確、不容懷疑,給別人講話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小心謹慎。以前,蘇東坡到王安石那裡拜會,恰好他不在家,蘇東坡就呆在他書房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意思是,昨晚西風吹過園林,菊花的花瓣落了一地,猶如黃金鋪滿大地。蘇東坡不由得暗笑當朝宰相連常識都不懂,菊花開在秋季,最能耐久,就是乾枯也不會落瓣。於是,他在詩句下面寫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說是秋菊不像春天的花會落瓣,請詩人你仔細審查一下。王安石回來看到後,並沒有說什麼,次日上朝時,暗地裡請皇上把蘇東坡貶到黃州。蘇東坡被貶後心裡很不服,只道是王安石因詩而報復他,但自己也沒辦法。他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轉眼到了九九重陽,便邀好友到後園賞菊。由於秋風颳了多日,到園裡一看,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他頓時目瞪口呆,詢問友人之後,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但黃州的比較特殊,是落瓣的。又想起給王安石續詩的往事,蘇東坡醒悟到自己見識不廣,只看一面而不知總體。經過王安石這一難,使他也長了一智,從此不敢輕易笑人。所以,判斷一件事或一個人,務必要先詳細觀察。尤其是修行人,在不了解真相之前,千萬不能輕信謠言、隨便亂說。《毗奈耶經》中講了很多誹謗出家人的公案,不管是有因誹謗,還是無因誹謗,都是戒律中所制止的。因為即使你親眼見別人不如法,也不一定是真實的,這背後或許有不為人知的隱情。因此,了解一個人並不容易,正如剛才所言:「知人固不易矣。」我們作為大乘修行人,應當時時牢記《佛子行》的教言:「以惑談他菩薩過,則將毀壞自功德。」對每個人都應觀清凈心。一旦見到或聽到不如法的事情,開口之前要先想想。倘若你覺得確實沒有錯誤,有必要時才可以公開,沒有必要的就不要講。總之,一定要用正知正念守護根門! 團結和合(選自益西彭措堪布仁波切的《關於弘法的幾點忠告》) 團結和合,在當今時代,著重需要做到的是各個法脈、各個傳承的佛弟子,都能打破凡夫的狹隘情見,拋開門戶觀念,共同把佛法弘揚開來。因此,首先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一切佛法圓融無礙」。 1、一切佛法圓融無礙 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給我們對治煩惱、獲得快樂的方法,因為眾生有不同的根基,所以在層次上有深淺之分,但實際上目標、意趣互不相違,本自圓融。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對我們有這樣的教誡:「顯密本圓融,愚執自他宗,聖法原一味,無偏應普弘。」但現在的人對待佛法的態度上不大嚴肅,容易在沒有多少根據的情況下,隨意地作出各種評論。對於我們初入佛門的人,在對於整體的佛法產生完整正確的認識之前,極有可能因這種習氣的誘使,而對聖法這個嚴重的對境,生起很多貪嗔分別,造下舍法、謗法的深重罪業。 比如說,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雖然究竟意趣是一致的,但所用的方便不盡相同。如果—位藏族弟子沒有深入學習過漢地的佛教,就妄評禪宗、凈土宗、天台宗,那就會因為無知造下大的罪業:同樣,一位漢族弟子對於在藏地弘揚的佛法如果沒有深入地學修,就隨意進行評述,也容易造下極嚴重的罪業。其實,只有依止了善知識,經過學習、思惟、實踐,在自己通達之後,才有能力分辨佛所安立的法門,否則就象盲人評論五彩斑斕的景色一樣可笑。所以當前極為緊迫的問題,就是要幫助佛弟子建立起一切佛法圓融無礙的認識,從根本上消除來自佛教內部的種種紛諍和對立。 為什麼說一切佛法都不相違呢?因為顯教密教、大乘小乘所統攝的一切聖法,它的源泉,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慈悲。假如一個人的智慧和慈悲不夠,那麼他所傳的法中有可能部分是清凈,部分有垢染:或者—部分能利益眾生,另—部分會損害眾生。但是佛陀已獲得了究竟的智慧和慈悲,他所說的聖法,不可能會有矛盾之處,表面上看起來相違的地方,實際上並不相違,而且對待不同的眾生,確實也需要宣說不同的法門。 比如,為了有效治療人們的各種疾病,一個大型的醫院會開設外科、內科、婦科、兒科等等科室,在每一科當中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有針對性地開藥、做手術等。如果只有一種專科,那就不能對病人提供全面服務,如果只用一種藥方,也不能治療一切疾病,所以,治療的方法和藥物多種多樣,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是必需的。同樣的道理,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心中存在的煩惱病也是多種多樣,針對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具有圓滿智悲力的佛陀自然會宣說八萬四千種對治的妙法,這些法門都有讓眾生離苦得樂的作用。 《法華經》當中說,佛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因緣呢?就是為了讓一切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所說的法都是引導眾生成就佛果的方便。在一切佛法當中,必定不會有一種是成佛助緣,另一種是成佛障礙的相違之處。 其實,一切佛法都是在詮釋心,在這個「心」上就能圓滿含攝一切佛法,比如說,一切基道果都是在心上安立的。輪迴和涅槃是建立在心的基礎上的,離開了心,一絲一毫輪迴涅槃所攝的法也不可能找到。一切因果緣起的法則無非是心的規律,一切緣起的顯現無非是心的現相。所謂的空性、如來藏、圓覺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指心的實相,種種法相都完全是心的相狀,三乘所攝的一切道無非是心的不同層面的智慧,一切五道十地的功德無不是從心中顯現的。既然都是無誤地顯示「心」,怎麼可能一者應理、另一者非理呢?之所以有人認為有相違,除了本人對自己的心不了解之外,再沒有其它原因。 再從法門的前後次第來看,真正進入了上上道,一切下下道自然會含攝在裡面。以十二緣起和十業道因果為例,十二緣起當中完全含攝了十業道因果,而十業道因果內在的規律,就是十二緣起,這兩者沒有什麼相互矛盾的地方,認為其中一個正確,另一個不正確的,完全是凡夫的錯誤理解;又比如對於空性,佛宣說了人無我和法無我,這只是對空性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解說的不同,在空性的法義上不會有任何相違的地方:或者談到緣起,有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如來藏緣起等等,也是後後完全含攝了前前;或者有些法著重於解說顯現、有些法著重於解說空性,並不是學習了空性就會毀謗顯現,也不是承認了顯現就要否定空性,空性和顯現本來是無二雙融的,沒有任何相違的地方。 避免謗法、舍法的最好辦法,就是抱著一個開明、謙虛的心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自己懂一點,就宣說一點,不要不懂裝懂。對自己不了解、不通達的地方,先不做評論,要發願早日通達。如果在這些方面做到了,自己的認識會越來越全面,對於佛法各不相違就會產生越來越堅定的信解。 2、團結護教 我們靜下心來思惟,自己是一個佛弟子,應當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無量無邊的聖教法。作為—個善良的人,對於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應當珍惜,而不是去破壞。就像對於花草,不能只愛護幾種自己喜歡的花,而對其它的無數種花都摧折掉,這樣一種排斥、破壞異類的心態,顯然只是惡劣的嗔心。 對於微小的花草都應當同樣愛護,何況是對待世間中最殊勝、最希有、最能利益眾生的聖法呢?正確的想法,應當是從慈悲的立場出發,只要是能利益眾生的法,就要希望能廣被弘揚,而且祈願和這個法有緣的眾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大家把自己的心放大一點,看問題要從整個人類、整個眾生界的利益出發,這樣才會比較客觀。尤其在當今時代,每個佛弟子都有責任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奉獻,自己的力量。人類未來是興盛還是毀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彼此之間的態度。如果能夠求同存異,彼此溝通思想、消除隔閡,共同為人類的和平幸福努力,那人類的前途將會是很光明的。如果因為彼此的意識形態有所不同,就互相敵對,這樣只會造成無法解決的衝突和矛盾,憑這種貪嗔的執著,最後帶來的只有痛苦的結果。 求同存異的方式是:只要彼此在某些方面有共同點,就可以在這些方面共同努力,這樣一種方式,是教我們從因地就要遠離貪嗔的執著,避免惡性的諍論,由此才能做到和平共處、同心協力,才能把一切正面的力量發揮出來,最後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如果一開始就以煩惱心打擊對方、貶低對方,結果也只能是得到對方同樣的還擊,這樣相互鬥爭,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利益。 從全人類的利益來看是這樣,在特定的佛教範圍內,更應當這樣行持。雖然各種佛教宗派在見修行果上存在一些差異,但是我們不能互相攻擊,而是應該團結起來,攜手共進,集中正面的力量來共同振興佛教。彼此不同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探討,暫時有不理解的地方,應保持不贊不謗的心態;而在觀念一致的地方,應當共同努力,讓這些良好的觀念在人們心相續當中樹立起來。比如說,因果的觀念、斷惡行善的觀念、慈悲的觀念、出離輪迴的觀念、皈依的觀念、依止善知識的觀念、空性的觀念,這些理念是佛教所有宗派所一致認同的,而又是目前人類迫切需要的,如果佛弟子能在這些相同點上,共同發心來弘揚,就有希望復興佛教。 佛陀教導我們,即使對一根焦木也不能生起嗔心,何況是對待宗派不同、傳承不同的神聖佛法呢?如果佛教徒之間彼此針鋒相對,互相鬥諍,這是佛教毀滅的惡相,因為佛弟子自身都處在一種貪嗔迷亂當中,內心和聖法的廣大、平等、清凈、慈悲完全相違,這不是滅法又是什麼呢? 我們在因果上不能糊塗,不同的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比如對一切佛法,如果是以隨喜讚歎的方式來讚歎他宗,那得到的也會是對方的讚歎,如果是以一種毀謗、攻擊的態度,對方也會還擊,這樣惡性循環,最後會造成兩派之間強烈的矛盾,彼此都會造下墮落地獄的罪業。 我們看世間一個團體,如果每個成員都各司其職,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能與別人配合、為別人提供幫助,這個團體就會興盛,會有很大的發展前途。相反,成員之間彼此內心不和,這個團體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甚至會因此而滅亡。 佛教的團體應當是這個世界中最重要的一種團體,比別的任何一種團體的意義都要重大。所有佛教的寺院、經論、法門、修行者乃至各種佛教的形象,都是釋迦牟尼佛事業的體現。我們都生在佛的家族中,各宗派的佛弟子互相之間象兄弟一樣團結和合,這樣佛教才會興盛。 比如一個家庭中,兄弟姐妹在一起和睦相處,這個家就會興盛發達。如果彼此之間互相諍論,這個家很快就會衰敗。同樣,我們對待一切佛教的宗派,都要尊重、護持、平等皈依,這樣才能把佛教護持好。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應該學習、實踐自他交換,應當從他人的角度出發,以他人適合的方式來幫助他,對一般的眾生都需要這樣做,何況是對待同在釋迦佛教法下的各種佛教團體和修行人,更不能有破壞、製造違緣的心,應當心裡常常希望一切佛法都能興盛廣大,修學任何佛法的人都能按他的因緣得到最大的利益。 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大乘菩薩恆順眾生的偉大行願,普賢菩薩對待一切眾生,不論是哪種生類、哪種族姓、哪種相貌、哪種語言、哪種意樂,都是同等隨順,就像對待父母師長、聲聞緣覺、諸佛菩薩的態度一樣,我們對待眾生都需要這樣,更何況對待幫助眾生解脫的珍貴的佛法僧三寶和三寶的所依形像呢? 下面再把範圍縮小到我們的顯密學會。我們組織了各地的佛弟子共同來學習佛法,這種集體共學的形式能夠持續多久、能取得多大的成效,關鍵是看大家能不能彼此團結和合。如果能做到團結和合,那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克服困難,而且學佛的效果會越來越明顯,假如道友之間出現了矛盾,甚至互相攻訐,那麼這種良好的共學形式將受到很大的破壞。 所謂的團結和合,具體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第一要各盡其責,每個學會的負責人要服從顯密佛教交流中心的統一安排,每一組的輔導員要服從負責人的安排,而每一組的學員要服從輔導員的安排。這樣整個系統就能有效地運轉。 第二就是各學會、各組、各學員之間要同心協力,互相配合。衡量一個人的人格好不好,其中一個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和別人配合。大恩上師在《勝利道歌》當中說:「言行恆時隨順友」,不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能隨順道友,這就是賢善人格的體現。 怎麼配合呢?首先要認清大家一起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學習佛法。有利於這個目的事,要積極去做,對這個目的有害的事,要堅決放棄。 其次,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在佛法融入到我們的心相續之前,我們在說話、做事的心態、立場、方法上,會有很多自以為是,很多不恰當的地方,如果在和道友們一起學習時,每個人都不知道控制、改變自己的習氣,只希望人家做出讓步,而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那麼每個人將會是帶刺的荊棘,團體內勢必矛盾重重。 說到這裡,有人會發愁,我的壞習氣養成已經幾十年了,怎麼可能說改就改了呢。大家都知道佛法是智慧,佛法里就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那就是自他相換,按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換位思考。以前我們說話、做事容易一意孤行,容易傷著人,是不是我們很少考慮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我們用自他相換,先設想如果我是他,我是否會希望聽到這句話,孔子也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導,可見這一點,不但是我們學佛人理應做到的,也是世間人做人的基礎。這樣考慮之後,自己的言行就會在很快的時間裡得到改變、提高。 有了上面這兩點認識之後,我們就自然會考慮到別人,主動和別人配合。他人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的困難,我們都會主動幫助,這樣,妒忌、兩舌之類的不如法行為就會慢慢減少了。 要保證一個團體的清凈,關鍵是團體當中的每個成員要學會觀清凈。怎麼觀清凈呢?就是看其它道友都是佛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能這樣觀想,心裡就不會增上煩惱、口裡也不會談過失,對自己的修行會有很大的好處。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每個人能常常反觀自己的過失,那就沒有時間去呵責別人,每個人心裡沒有是非、口中不說是非,整個團體就會清凈。 大家有福德因緣組成學會,共同在一起學習佛法,這樣一個共同學習的團體和每個學員都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自己能做到團結和合,這個團體就會成為快速積累功德的對境,如果在這個團體當中鬧矛盾,道友之間不說話、不配合,也會造下極其深重的罪業。佛在《三摩地王經》當中說:如果道友彼此之間互相嗔恚,這種異熟果報不是以戒律能救護,不是以禪定能救護,不是以住在靜處能救護,也不是以布施供佛所能救護。我們很多道友,都入了密乘,有些是同壇灌頂的金剛道友,都有誓言,如果和金剛道友發生矛盾,那就會造下墮入地獄的極為可怕的罪業。《本事經》當中說:如果僧眾和合,佛法會大興,如果不和合,就會損壞佛法。這句話用在我們的學會上同樣適用,如果每個學會中的學員們能相互團結,那我們的共學就會越來越廣大興盛。 大家是為了法而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名聲恭敬而相聚的,所以應當一心依止正法,在清凈的佛教團體當中不能搞人我是非,不能拉幫結派,誰這樣做,就是破壞團體共學。如果每個人都以佛法的見行要求自己,那就能真正出現團結和合、共同聞思修行的良好現象。 交友竅訣摘自《山法寶鬘論》 扎嘎仁波切著 堪布 索達吉 譯 我們如果結交一位對上師與正法具有虔誠的信心和恭敬心,能吃苦耐勞、意志堅強、悲心切切、利他心大的道友,久而久之,自己的功德也會與他並駕齊驅或者勝過他 (她)。與此相反,倘若交往一位秉性惡劣、心不入法、與眾同修道友格格不入的友人,那自己甚至很有可能會變成一位比他更下劣的罪人。我們這些人善妙的習氣 可謂少之又少,而罪惡的習氣多之又多,所以從賢德的好上師、好道友的身上吸取善妙的功德難之又難,而從凡夫惡友的身上沾染不良的過患可謂易之又易,就如同 破衣爛衫投在塵屑中,它不會粘上優質的金銀之粉,反而卻會粘滿污穢不堪的毛髮、灰塵等。《因緣品》中云:「何時何地交,如敵凡愚苦,不見不聽聞,不依凡愚妙。」又如《入行論》中云:「剎那成密友,須臾復結仇,喜處亦生嗔,凡夫取悅難」。 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如何棄離作惡多端的惡友以及結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同修摯友。假使自己對結交摯友一竅不通,那麼即便是一位賢良的好朋友,也難對你有任何利益。會不會交友的差別就在於是觀察朋友的過失還是注重對方的功德。無論與任何友人交往,如果總是以審視的目光觀察他的缺點過失,對他的優點功德卻熟視無睹、視而不見,並且在其他人的面前也是口若懸河地說他有如是如是的缺點,談論朋友的許多過失。這種人就根本不懂得如何交友。 擅長交友的人則與之恰恰相反,即使明明看見對方的過錯,也會立即想到這不是別人的過錯,而是我自己的錯覺。舉個例子來說,自己照鏡子時,面容會清清楚楚地現於鏡中,如果看到眼睛瞎盲、滿面皺紋等缺陷,理應知道那顯然不是鏡子的錯,而是自己面部的缺陷。 如若自己從不去尋視朋友的過患,而唯一觀察他的功德,那麼就決定不會出現不恭敬的態度,如此也就會避免惱羞成怒、生競爭心以及瞧不起對方等類事情的發生。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應當懂得如何才能使自己與摯友的情意長久、始終不渝。如果在與道友相處的過程中,一直將注意力放在對方的功德上,那麼自己的言行舉止也 會倍加慎重、格外嚴謹,處處小心翼翼而不敢毫無顧忌為所欲為,因為深怕同修道友恥笑譏諷。真正的好朋友能解除自己三門罪業的酷惱,好似妙樹的涼蔭一樣,給自己帶來受之不盡的利益。 反過來說,如果自己的目光總是盯著道友的毛病,那即便自己的朋友是一位慈悲為懷的大菩薩,他也不會對你起到一絲一毫的有利作用。因為自己只是一味地用刻薄的語言羞辱譏笑好友,而內心從來未顧慮過如此也同樣會遭受對方的羞辱。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若是一位精通與道友和睦相處、關係融洽的修行人會常常將自己看作是有缺點過錯之人,而將道友視為是有優點功德之人。如何將自己看作有過失的人呢?心裡應當如是觀想:自己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每一天煩惱的熊熊烈火都是彌天漫地,焚燒了所有善業的妙樹,罪惡滔天的毒海洶湧澎湃,淹沒了通向解脫與佛果的大道,如此下劣的我每一日里各種煩惱惡業接連不斷地紛紛湧現,長此以往,勿庸置疑後世必然會下墮惡趣,哪裡還有像我這樣渾渾噩噩、庸庸碌碌、無所事事惡貫滿盈的人呢?假設能經常如此內省自己的過失,那麼自相續中的貢高我慢、驕傲自滿的情緒就會崩潰瓦解,也不會對好朋友輕視怠慢。 如果發現道友的缺點毛病,也要如此想:我的這位善良仁慈的法友菩薩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過失,肯定是由於自己的心不清凈所造成的一種錯覺。只憑自己的主觀感受妄自斷定事物的本質就該如此,那比方說,一千個僧人的團體里,單單憑據他們的身體全部是濁骨凡胎的血肉之軀,說起話來也是大聲嚷嚷並且所說的儘是些世間庸俗嘈雜的閑言碎語、無稽之談,心中也具有貪嗔痴的煩惱,那麼很顯然,在這些人當中讓你用手指一一來點,說這位是大慈大悲的菩薩、這位是功德圓滿的佛陀、這位是大名鼎鼎的聖者,恐怕一個也找不出來。這是現量可見的事實。如果說千數的僧眾當中一個佛菩薩也沒有,那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口業嗎? 同樣的道理,即便是親眼目睹了好朋友的過失,也無法完全斷定有這樣的過失。如此一定要滅盡觀察別人過失的分別念。請你好好想想:我們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那些暴露在外、顯而易見的缺點也不能發現,怎麼能一眼就看出別人含而不露、隱藏在內的優點呢?怎麼能妄下斷言一口咬定說他人無有功德呢? 我們必須確定自己已能夠做到只見其德、不見其過,方可與道友進一步相互往來。了解了如何交友以後,無論與任何法友交往,關係也不能過於親密,甚至密切到依依不捨、難解難分的程度。倘若如此,在所有的法友中,就必然會有一位特別親密的摯友,隨之而出現的狀況就是將道友分為和睦密切的一方與互不和睦的一方,以偏袒之心將法友分裂開來。對親密的一方貪執愛戀,對不和的一方恨之入骨,與世間人的護親伏怨無有任何差別,這實在是修行人最大的過患。 此外,也不應滿懷厭惡地說我與這位法友和不來,便與此人老死不相往來,拒彼於千里之外。由於對興緻勃勃地觀察揣摩與自己不和睦法友的過失,才造成這種格格不入的現象,結果對道友僧眾也會吹毛求疵,尋視過患,從而態度上大為不恭。我們除了僧眾之外哪還有其他的皈依處可尋?因此,對法友僧眾應當一視同仁、和平共處,對他們滿懷敬意、彬彬有禮,自己舉止應當莊嚴穩重,始終如一。誠如久負盛名的大智者珍吉貢巴曾說:「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雖住何處不應交親友,於誰相觸不怨亦不親,穩重自主即是吾忠告。」所以,與任何人都長久保持一種不即不離的關係,也就是既不過於親近也不過於疏遠。 那麼怎麼掌握這種關係的分寸呢?如果你沒有任何關於佛法上的問題要研討,只是心血來潮想和言語投機的人漫無邊際地談論些無聊的話題、為了尋開心而和別人玩耍嬉鬧,就不要到任何一位道友那裡去;即便是有關於教言引導等佛法上的問題要請教或研討,解決完正法上的事情後也應當毫不遲疑地立即回到自己的禪房裡。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