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島如何又文藝又盈利?日本直島做到了
「你知道嗎?這個南瓜曾被颱風吹走過。」
2016年春天的一個周末,溝渕祥明看著那個位於日本瀨戶內海直島,如今已經名聲大振的草間彌生作品說,「後來還是當地漁民發現它漂在海上,把它救了回來。如今,只要是颱風天,島上的人就會把它運走藏好,等天晴再放回來。」
在海天之間,這個帶有草間彌生典型設計風格、斑點條紋的大型黃色南瓜靜靜坐在伸向海面的一個小碼頭上。很多剛上島不久的人還來不及褪去乘船顛簸的疲憊,但仍然會在發現它的第一時間興高采烈地跑去和它合影。
今年是溝渕祥明在日本香川縣東京事務所產業振興部負責海外觀光推廣的第五個年頭,比起前幾年,海外觀光客正成為日本地方日益重視的群體。如今,碼頭上的這兩個南瓜幾乎是直島乃至香川縣吸引海外遊客最有效的話題——在今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官方指南書上,紅色南瓜就登上了封面。
毫不意外,瀨戶內國際藝術節這個藝術三年展,已成為直島每隔三年遊客數大漲的關鍵原因。2010年那一屆,拜訪直島的遊客第一次突破了60萬人,2013年那一次更是突破了70萬。最近5年,即便是沒有藝術節的年份,遊客數量也會在40萬人以上。
如果追溯直島的歷史,它並沒有多少可以拿來當賣點的地方。與如今島上風貌關聯更大的是它煉銅企業生活區的身份——1916年,三菱在直島設立了煉銅廠,之後島民大多是在工廠職員和家屬。隨著全球銅價下滑,島上產業衰落,常住人口也逐漸減少,更糟糕的是,二氧化硫煙霧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產業廢棄物,讓這個島嶼乃至香川縣都備受牽連。雖然此後經過環境整治,直島納入日本國立公園規劃範疇,但沒有可持續的支柱產業,居民人數仍在不斷減少。
但這個島嶼在基礎建設上有超乎尋常的耐心。尤其舉辦藝術節以來,比起其他藝術節上那些用完就拆的裝置,它留下了更多可以長久留存的建築。而且,吸引人們不斷前往「朝聖」的,是那些在日本乃至全球都頗有聲譽的藝術界人士。
安藤忠雄是第一個在島上設計建築的知名建築師。1987年,Benesse控股的老闆福武總一郎請他去居酒屋喝了一次酒。那是福武總一郎第一次跟他提到想要在直島做點什麼。
福武家族在日本運營以「塾」為中心的事業——「塾」在日語里,就是我們常說的課外輔導班。說起來,Benesse控股在中國也有生意,巧虎系列圖書、玩具、電視節目、舞台劇都是它近年來成長極快的海外項目。
福武總一郎的父親很喜歡直島,想利用島上的地方做一點與文化有關的事。但他突然逝世,福武總一郎繼承他的遺願,在直島買了塊地,他請求安藤忠雄為他在這塊地皮上設計一些能夠給孩子們當作露營場補習班用的屋子。這批建成於1989年、由安藤忠雄監修、以蒙古包為靈感的「直島國際露營場」,也成為了直島第一個文化項目。
安藤忠雄第一次踏上直島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太遠,必須坐船」。即便是今天,從南邊的高松搭渡輪去直島也要花50分鐘(快艇則是25分鐘),從北邊的宇野過去要快一點,但也要20分鐘左右。這和日本提倡的「便利舒適」旅行目標相去甚遠。
但福武總一郎還是決定繼續他的文化項目。他修建了一個當代藝術美術館Benesse House,它同時是提供住宿的酒店。在1992年至1995年3年間,它正式在直島不斷推出各種企劃展覽。其中,1994年9月的一場名為「Out of Bonds」的展覽具有旗幟意義,它邀請藝術家走出美術館,在戶外展出裝置並留存下來。草間彌生的「南瓜」就是當時的出展作品之一。
「Out of Bonds」展覽後,直島上留下了許多草間彌生創作的巨型南瓜。
名人參與——這件事在日本社會具有不小的說服力。福武家族以這種方式開始吸引設計師與建築師們關注直島。1995年,安藤忠雄設計了橢圓形概念的Benesse House Oval,這是個為了適應更多住宿需求,包含6間海景房的酒店新館(只針對投宿客人開放)。當年,上島遊客一共只有4.6萬人,直島只有極少酒店,幾乎沒什麼民宿。
「讓直島居民真正認同我們的做法,花了大概10年。」福武總一郎說。即便人口遞減,島上還是有約3000常住居民。想想那些因藝術展、發展地方旅遊而給當地居民帶來困擾的例子吧,隨時可能遇到因好奇而探頭探腦舉著相機的遊客——如果沒有給島上居民帶來合理利益,這絕不是一個吸引人住下去的好理由。
而直島的特殊之處也在於這個島的衰落。一些古民居年久失修,隨著居民減少逐漸變成空屋,當地政府也沒有什麼保護歷史建築的條例與規範。即便有心去做一些保護工作,居民的第一反應也是,「反正很危險,這種落後於時代的東西就讓它快點自生自滅吧。」
「家·項目」就是在這段時間誕生的想法。方案並不複雜,Benesse集團出面買下那些廢舊古民居,然後將它們改造成展示藝術品的空間。日本當代藝術家宮島達男改造完成了第一個「家·項目」——角屋,它原本是兩百多年前的一幢老房子。上漆、房瓦、板牆都用了島上傳統的技法,一些島民也參與了這個項目的重建。
安藤忠雄設計了第二個「家·項目」——在位於居住區南部的寺廟遺迹上重建一座南寺,如今它成為島上另一個頗有特色的藝術展示空間。緊接著,攝影師杉本博司也參與進來,他設計重修了島上的「護王神社」——與此前的項目不同,這是當地居民主動要求重建的項目。如今僅在直島,「家·項目」就有7處,作為一個與當地居民友好共生的藝術項目,這個模式也複製到了瀨戶內海另一座島嶼犬島上。
「家·項目」的推進也促成當地政府制定了《街道建設景觀條例》,將居住區本村地區指定為景觀保護重點地區,地方政府會支援保護活動。居民們可以申請補助重修房屋牆裙擋板——島上用這種燒黑的木板隔絕濕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隱私。針對一些非營利性公共社區項目,經過審核,政府會給予占預算2/3、最多40萬日元(約合2.6萬元人民幣)的補助。
「像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這樣的藝術活動的確很有名,但基本上,藝術作品都不會留存下來。一般而言,藝術活動並不是為了地方上的人,而為的是藝術相關人士,」福武總一郎說,「這也是直島,以及瀨戶內海區域的藝術活動與一般藝術活動最大的區別。」
隨著遊客增加,島上也有人逐漸做起生意。根據直島觀光協會《直島地區地圖》今年發布的信息,上面已經登載了43家餐廳與51家民宿信息。3年前,島上餐廳與民宿總量還不到40家——即便如此,其中3/4還是在地中美術館開業之後出現的。
2004年,安藤忠雄設計的「地中美術館」在這個約8.13平方公里的小島南部落成。正如其名,這個美術館全部建在地下,從外部俯瞰,美術館只是在地表開了幾個方形或三角形的口,但建築內部卻在用光上用心獨到。透過它的下沉式天台,可以對瀨戶內海景色一覽無餘,人們也更願意將這個建築本身當作藝術品的一部分,它更是讓直島遊客數從上一年的5.9萬人升至10.7萬人。
建在地下的「地中美術館」,在地面只能看到看到幾個幾何圖形的口。
地中美術館開啟了直島地區藝術項目運營方式的試驗。在開業當年,福武總一郎成立了公益財團「福武財團」,這個公益財團持有Benesse控股接近5%的股份。每年,Benesse控股會維持約2億日元(約合1293萬元人民幣)的預算,用於購買藝術作品、整修建築。
福武財團不僅負責位於直島的地中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直島錢湯,以及部分「家·項目」等項目的運營,還負責運營瀨戶內海其他幾個島嶼共計17個藝術項目,另外,瀨戶內海有13處美術館商店、餐廳與關聯商品銷售也由它負責。2015財年,福武財團美術館門票及關聯商品銷售額約7.1億日元(約合4592萬元人民幣),超過財團總收入的一半。
福武總一郎辦三年展的想法,來自日本新潟縣十日町市的藝術項目「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越後妻有這個有些拗口的名字其實是個地名——意為包括日本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內的760平方公里的土地,那裡是日本的農業區,也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帶,與直島一樣,面臨少子高齡化難題。2000年開始,當地將藝術帶入農田,邀請藝術家去當地創作作品,新潟縣政府期待以這種藝術三年展的方式重振日益衰退老化的農業地區。
與直島一樣,大地藝術節也邀請到了一些知名藝術家。俄羅斯概念派藝術家Ilya and Emilia Kabakov夫婦為第一屆藝術節創作了一組名為「梯田」的作品,一直保留至今。草間彌生也在那裡創作了室外雕塑「鮮花盛開的妻有」。
梯田/設計:Ilya and Emilia Kabakov/圖|中村脩
鮮花盛開的妻有/設計:草間彌生/圖|中村脩
「藝術節的主體是我們本地的居民,需要地域的人一起做,他們平時還要顧及農業,所以3年一次、每次集中3個月舉辦,這個頻率對我們來說剛剛好。」越後妻有里山協動機構運營者原蜜說。這個NPO(非營利組織)機構是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運營方。
2015年,第六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展出了約380件作品,吸引了大約51萬名遊客,即便沒有舉辦藝術節的日子,也常設近200個作品。事實上,從2009年第四屆大地藝術節開始,福武總一郎的福武財團也成為它的贊助方,為其提供資金支持。
所以,當福武財團牽頭在2010年張羅起第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時,它既有新潟縣這個可借鑒的範本,本身也有了不少藝術活動運營經驗。當年,它從7月中旬一直辦到10月底。到2013年第二屆時,已分成三段,橫跨春、夏、秋三個季節共108天——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更充分地展現瀨戶內海地區在不同季節的生活形態,另一個原因是藝術節人氣太高,島上為了分散客流,不得不分段展示。今年是第三屆,春夏兩季展期已經結束,秋季展期將從10月8日延續到11月6日。
如今,在為這個藝術節專門設立的實行委員會架構中,除了藝術節當年獨自製作的作品,福武財團與Benesse控股負責購買藝術作品、整修與運營藝術空間,還有一個名為「小蝦隊」(Koebi)的NPO負責訓練並提供志願者。香川縣政府以及各地區政府,加上地區的商業工會、農業協會、漁業協會、銀行、運輸業、大學等機構共同聯合,在這個委員會中發揮作用。
在這種協助地方發展的項目上,政府與商業力量都有重要作用。「我們的影響力可能不如瀨戶內國際藝術節,」越後妻有里山協動機構的山口朋子說,「這與項目預算也有關係。」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既有像Benesse控股這樣的商業公司成立的財團負責運作,也得到了縣級政府的支持——在日本,縣是比市更高一級的行政單位。而越後妻有藝術項目1996年開始時雖有縣財政支持,但這種「用稅金搞藝術」的做法並不能說服所有人。後來,大地藝術節轉由十日町市主辦。
如今,直島是更讓人羨慕的樣本。比起1989年,這個小島已經大不一樣。從公共基礎設施上看,島上新增了自行車租賃點,以緩解地方巴士運力不足的狀況。新的藝術家們——大竹伸朗、藤本壯介、妹島和世、三分一博志已經在那裡留下了新的建築與作品。
今年,建築師三分一博志完成了新項目「直島居民禮堂」,它的外觀像一個有設計感的藝術空間,但設計目的卻是當地居民的公共體育及休閑文化中心。三分一博志花了兩年半時間研究島上風的流動,在居民禮堂中,即便是夏季也可以不開空調、保持足夠通風。
唯一沒有得到發展的是到島上的交通——從高松出發去直島,每天僅有5班渡船、8班快艇。另一側的宇野由於距離較近,班次稍多一些。它足以應付平日客流——但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期間,遊客們必須多花點心思規劃好各個島嶼的逗留時間。
海上交通不屬於福武財團運營管轄範疇,這種有限的運送方式至少保障了一件事——讓直島的餐廳、商店、民宿都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發展的水準上,這似乎是日本各地運營地方發展項目的機構的共識——沒有那麼躍進,但或許是剛剛好。
推薦閱讀:
※成為一個有情懷的國產獨立遊戲開發者現實嗎?
※請問像懂球帝這樣的免費軟體(無廣告)如何取得盈利?
※想問問,維基,ted,bili是如何盈利維持運作的?
※B 站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如何進行波段操作實現盈利:板塊的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