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聞在地方台的生存狀態研究_江南影視藝術學院

News in the local Taiwa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state research新聞編導系 高晶【摘要】:在重新定義了的地方台概念下,「民生新聞」在經過了發展、穩定、趨於飽和的過程,顯露了它自身特有的種種優勢,同時在逐漸趨於模式化的同時也暴露出其中的缺憾。在通過了解、分析今天民生新聞在地方電視台的生存狀態後,歸納出地方台民生新聞應該擔負起的責任。【關鍵詞】:民生新聞地方台新語境責任一、引言當前媒體行業,特別是電視台,面臨的形式可謂:群雄逐鹿、狼煙四起。 號稱媒體「巨無霸」的中央電視台與全國30多家的省級衛視,在佔據了大事件新聞採訪權和衛星轉播權以後,大肆侵入地方,與各個地方電視台搶奪收視率、搶奪廣告市場。面對這樣的殘酷競爭和強烈衝擊,地方台創新觀念、獨闢蹊徑——從1995年北京電視台的《第七日》;到成都台的《今晚800》;再到2002年江蘇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依靠著民生新聞的獨特定位,地方台成功的與強勢媒體爭奪受眾群體。對於「民生新聞」的定義,相信不需要過多的去解釋,因為從它首次露面在電視觀眾面前,對與它內涵的討論就不斷的在進行。本次論文主要討論的問題,是從「地方台」的角度去談一談如何來利用民生新聞作為電視台的「基本」,分析其成功之道和禁忌,對其優勢和缺憾作一個梳理,對地方台這一「民生新聞」定位的未來發展進行討論。二、民生新聞所在「地方台」的新語境解釋地方台這個概念,由於人們的給予的語境不同,而反映出的概念也不相同。在這裡,我所說的並不是狹隘的指各個由於行政區域而劃分的各個城市電視台,而是以關注具體地區生活、發展動態的頻道,它們並不局限與各個地級市的城市頻道。因此,我覺得「地方台」這個名詞在這樣的語境下,將是帶有以下一系列的特質的頻道:存在於各自所關注的特定區域中,帶有當地性的文化特質,因而也各有風格,在表現形式上也各不相同。那麼「地方」就成了一個約束電視台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的模具。現在我們回到開始我們談到的話題:為什麼民生新聞在地方台發展的如此的如火如荼?記得美國著名的新聞節目主持人——丹拉瑟曾經提出過「後院籬笆原則」(Back-fence principle),意思是說:兩個家庭主婦在後院的籬笆上聊天的時候談及的話題往往是她們一天或是最近一段時間內最感興趣的話題。而最能讓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莫過於她們身邊之事,也就是本地的最新的、最貼近百姓的新聞。在中國,民生新聞最根本的一條理念就是:以人為本、以受眾為本;依靠「平民視角、民生內容、民本取向」來拉近電視與電視觀眾的距離。那麼,不難理解為什麼民生新聞會在地方台發展的如此的形式大好了。三、民生新聞在地方台發展的優勢1.民生新聞的本土化特徵使地方台獲得競爭力由於電視受到政治、覆蓋面等因素限制,在不具備大事件新聞採訪權的情況下,地方台將新聞重點放在當地,要想吸引受眾的目光,必須產生新的定位。本土化是地方台唯一有別於省台和中央台的優勢所在。[1]依靠地域特質,孕生當地、本土化的民生新聞是地方台的出路。因此,民生新聞也為各個地方台電視台視為發展之根本。事實上,強調地域性也已經成為民生新聞的競爭手段和價值體現,如江蘇台的《南京零距離》、山東台的《民生直通車》、浙江台的《阿六頭說新聞》都是以省會城市作為新聞報道的範圍;揚州台的《今日生活》、《關注》;無錫台的《民生直通車》、《今晚60分》;蘇州台的《天天山海經》都是以電視台所在地的城市作為新聞報道範圍的。2.民生新聞的貼近性獲得民眾認可和大一統的央視、高高在上的衛視相比,地方台具有最貼近民眾的優勢。如何貼近民眾?「要貼近民眾,就要關注民眾;服務民眾,就是關心民眾。」。由於地方台把工作重心重新轉移到民眾身上,依靠民生新聞去關心民眾、去服務民眾,做到貼近民眾。而越貼近越為民眾服務,越為民眾服務越貼近民眾,形成了良性的循環,因此地方台也更容易得到民眾的認可。3.民生新聞具有充滿人文化的特質充滿人文化的特質,相信也是民生新聞能夠在地方台火速竄紅的「助燃劑」。在強調了「口語化」、「人文化」、「家常化」之後,民生新聞,由原來的「播」改為現在的「說」、「評」,原汁原味的百姓話語,讓百姓聽起來倍感親切。這樣的舉動再次拉近了與電視受眾之間的距離。江蘇台的《南京零距離》的孟飛那一口的南京話、揚州台《今日生活》主持人「小陸子」那略帶揚州曲藝的腔調、山東齊魯台的《拉呱》主持人「小么哥」那地道的濟南話,無一不讓當地觀眾喜愛。綜上所述,可見民生新聞成為了地方台立足腳跟,獲取受眾的至尊法寶。但是在電視業內,卻有學者對其進行了批評,並且在全國各地的民生新聞上台之後,為數不少的民生新聞欄目出現收視率下滑現象。那麼從興起時的輝煌,到現在的被批判,地方台的民生新聞也在發展的過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四、民生新聞在發展過程中顯露的缺憾1.為獲得收視率民生新聞走低俗化路線首先,由於受到「收視率」的影響,民生新聞在采編的時候,不斷的為了追求高收視率而迎合觀眾走低俗化路線。通過暴力、血腥、性、隱私等缺乏理性的內容吸引觀眾,煽情、獵奇成為不少民生新聞的主要元素。無錫電視台2008年10月份《今晚60分》中的一檔節目,對於報道一件受害人舉報自己妻子因被某老闆包養並被人發現後自殺的事件中,私自暴光被舉報老闆的工廠、私人住宅,而引起了不必要的糾紛。揚州電視台某民生新聞欄目中對一起高郵市某小學教師強暴未成年女學生案件的報道中,不顧《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等法律的約束、和受害人小女孩的個人權利,在沒有對未成年的受害人進行畫面處理的情況下,將受害人被強暴細節的採訪公布出來,從而導致重大影響。這樣的由於將重點放在血腥暴力上的民生新聞雖然能在「收視率」上微微贏得一點市場,卻導致觀眾對整個節目低俗的評價,甚至出現個別報道「畸形」的現象——捕風捉影、製造賣點,背離新聞原則。一些民生新聞節目為了一味地吸引觀眾眼球和追求高收視率,甚至違背「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的原則。例如:南京地區某民生新聞欄目記者,安排熟人在鬧市區假裝暈倒,引發話題,進行報道等。賣弄噱頭,迎合某些人的低俗心理,片面追求收視率,是新聞媒體對自身的放縱。無論是捕風捉影還是製造賣點,都是在對媒體的公信力的考驗。這對以民生取勝的民生新聞欄目更是如此,如果民生新聞節目一旦因此失去民心,那還有什麼高的收視率可言?2.民生新聞雷同化現象嚴重其次,由於受到地域限制,地方台對於新聞事件的線索往往表現出「供不應求」的現象,特別是在同一個地域多個電視台的地區,新聞事件的「雷同化」、「同質化」更為嚴重。例如在南京地區,同為民生新聞的節目就有很多:除了江蘇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在大火特火的同時,利用收視特點,衍生的姊妹欄目《絕對現場》外;同在南京地區,其他頻道類似的節目還有《直播南京》、《服務到家》、《1860新聞眼》、《標點》、《法制現場》、《社會廣角》等等。同樣在其他省份、城市,相比南京地區,類似的同一地區多個民生新聞相競爭的情況在全國各地也屢見不鮮,在安徽台就有《直播合肥》和《第一時間》相抗衡;在成都就形成《成都全接觸》和《第一現場》、《直播60分》、《絕對貼近》共同爭奪市場的局面。那麼,對於這樣同一地區,有多家媒體同時進行民生新聞題材報道,分搶新聞資源。往往為了滿足類似《南京零距離》大時段報道的形式而濫竽充數,對「民生」的概念狹窄化,節目中一味的碓砌生活瑣事,如鄰里糾紛、施工裝修、交通事故、節假出遊等,這些新聞並不是偶爾出現在某一天的節目中,而是長期地、不斷地被報道,日益成為民生新聞節目的主角。這樣體裁重複、事件相似、人物雷同的新聞,在不同的頻道常常能夠看到。例如:開春時住宅區發現遷徙鳥類、黑中介單位欺騙大學生、某路段施工水管爆裂交通不能正常運行等新聞內容就不止一次的被《南京零距離》、《服務到家》報道過。其實,民生新聞的線索,除了以上的內容外,還可以涵蓋政策服務、生活資訊等內容,例如:《南京零距離》中也包含了一些類似《孟非讀報》、《小璐說天氣》的資訊版塊;而對於同一個新聞線索,採取不同的視點、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思維方式進行報道,不僅不會重複,往往會是一篇優秀的報道。3.民生新聞欄目越俎代庖扮演專職部門由於民生新聞關注民生,常常通過輿論監督,關注百姓生活中的焦點問題和難點問題,並時常促使相關部門解決不少老百姓的生活問題。在媒體因幫助百姓而沾沾自喜的同時,老百姓也產生了一種「有事情找媒體」的錯誤觀點。因此媒體越俎代庖的事情時有發生,充當警察、法官、裁判等角色而忘記自己原本的「信息傳輸」和「交流」的功能。在南京,由於《南京零距離》的火熱,其中的新聞報道也成為老百姓相互議論的熱門話題,大家無論是碰到大事還是小事都希望找《南京零距離》去要個道理、討個說法,不少本應該由專職部門來解決的事情,市民往往會先通過先讓媒體出面的形式來進行解決。如:某路段由於施工將水管挖裂,水柱衝天,一般情況下,應該直接向自來水公司報修,而往往市民的做法是先向媒體投訴,待媒體將新聞畫面拍攝完畢後,再報修,甚至是出現「記者於是撥通了市自來水公司的維修熱線」的情況,這種越俎代庖的事件許多媒體還不夠重視,尤其是「在記者的調解下,某某問題得到順利解決」這種刺耳的解說,仍然能在新聞中聽見。4.民生新聞的預設立場容易缺失公信力還有,新聞工作者對於新聞的報道,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觀情感,常常出現「一邊倒」或「兩邊推」的情況,將自己的預設立場對新聞事實進行取捨的情況在民生新聞欄目中並不少見。這不僅是一種幼稚的表現,更容易讓媒體的公信力缺失。一些記者見到了消費投訴就立刻想到「假冒偽劣、黑心商家」的大帽子,而不願對其它的當事人進行實地採訪;見到弱勢者只會哀其不幸,而將其不幸的責任一味推給社會。這些都是市民話語中主觀化、非理性化、平面化的表現。這樣的新聞不但不能對輿論進行引導,只會將問題簡單化,而將社會利益推向對立。在對於新聞線索主要依靠熱線投訴的民生新聞來說,不少新聞在對於家庭、個人糾紛等問題上由於並不能做到幫助解決,而採取對問題雙方進行冷漠的記錄;暴露、挖掘人的醜態;或是在當事人身上尋找娛樂元素,從而使得觀眾覺得雙方都是新聞記者攝像機前的小丑,而讓觀眾覺得心冷,如此下去原本打算向節目反映問題的熱心觀眾也將不會撥打熱線了。例如無錫電視台《今晚60分》的《都市熱線》就是此類的節目,而節目主持人文莉在對於這樣的新聞,往往在結束的時候會提出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幫助當事人分析處理的方法、指出事情的出路,這樣的節目才能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一個好的品牌形象。而在對於一些電視台確實沒有辦法幫忙的投訴問題上,用滾動字幕的方式,給出主持人文莉個人對此事的看法,這樣不僅能夠真正意義上對老百姓起到幫助作用,同時還是對欄目本身品牌的一種宣傳。那麼作為民生新聞,要怎樣才能在繼續發揚優點的同時,避免缺點的出現呢?我個人認為是可以避免這些缺點的。除了要端正一個新聞記者本質態度的基礎、有一顆關注民生、體察民情的心外,更重要的是真真理解民生新聞的作用。五、民生新聞在地方台應該承擔的責任的確,民生新聞當初在出現的時候,是地級台和央視、衛視競爭的產物,而有雛形發展到今天這樣有具體規模、準確定位的情況下,無形中,民生新聞有了它應該擔負起的責任。1.民生新聞要成為一個客觀的呈現媒介作為地方台的民生新聞,它的主體是民生,是地方內的廣大市民。那麼在長期的新聞報道、民情體察的過程中,客觀的對民眾行為規範、民眾利益、社會道德標準、階層狀態的一種呈現和公開展示。1.1民生新聞為政府分擔責任在這樣的要求下,民生新聞將與普通的公共新聞意義不同。它將處於民眾、政黨之間,形成一個中間層,上代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辦事,民生新聞在這樣一個狀態下,要比民眾和政黨的直接關係更加的和諧。對於政府而言,民生新聞是將民眾直接引入集團利益較量過程中來,讓百姓為主體,體現政策上的「人民為主」。1.2民生新聞為民眾傳達民意對於民眾而言,民生新聞還要擔負起引發輿論的責任,引發民眾對文化、環境、政策的討論,使得民眾能夠積極的討論、參與到地方領域內的對於輿論本體的討論過程中去。例如《南京領距離》每期的觀眾簡訊投票討論時事話題等。2.民生新聞要樹立品牌意識其次,作為地方台的主推內容,民生新聞還要擔當起地方形象的使者的責任,也就是民生新聞要具有品牌意識。當今的社會,競爭必然依靠品牌,媒體的競爭也是如此。若要想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生存下去,首先就要創出自己的品牌。電視競爭正在向一個新的競爭方式發展——品牌。向商品一樣,電視節目的品牌概念毫不遜色與其他商品。民生新聞在現在發展到如火如荼的勢態,其具有商品性的品牌特性應該被重視起來,它包括到三個層面:首先是知名度;其次,要具有相對其他競爭對手的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最後,還要具有相對穩定的質量和標準。電視節目的品牌是一種匯聚了競爭力、吸引力和信任度的特殊能量。電視節目能夠藉助這樣的力量,吸引住一定數量的觀眾群,並在長時期內贏得觀眾的信任,使自我在激烈的媒介市場競爭中佔據特有的位置。民生新聞如果能將品牌概念深入節目製作,那麼將會給民生新聞節目本身甚至欄目所在的地方電視台帶來無法估量的收益。從文化的角度看,電視節目的品牌是電視文化的象徵和代表;從市場的角度看,它是電視產業的拳頭產品;從觀眾角度說,它是觀眾心目中值得信賴、能給自己帶來較大收益的消費對象。民生新聞節目想要能擔當的起地方台的「經營之本」,必須加快品牌的建設,持續長久的發展。打造概念化、框架化、模式化、定型化的欄目,發掘形象亮眼、內涵豐富、親和力強、感性理性兼備的主持人,同時還要不斷改革創新,這才是民生新聞在地方電視台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六、結語 民生新聞的本質是貼近民眾,報道其生存和發展的情況,因此,民生新聞應該使受眾認可,獲得民眾的公信力是前提,承擔一定的責任才是目的,也是民生新聞在地方台生存發展的終極價值和意義。民生新聞的存在和發展,是中國社會進步,走向政治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表象之一,而在發展中存在的種種缺憾,是民生新聞當前必須正視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不斷的思考、嘗試和探索中,作為地方台的戰略定位,民生新聞依然會奮然前行。七、注釋及參考文獻[1]李幸:《大眾立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270頁【參考文獻】[1] 朱壽桐:《民生新聞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現代傳播》2003年第2期[2] 景志剛:《我們改變了什麼?》,《視聽界》2004年第1期[3] 朱雯:《從「民生新聞」現象看傳播理念之嬗變》,紫金網,2004年4月5日[4] 樊偉:《著名主持人丹—拉瑟談「後院籬笆原則」》,中國播音主持網,2006年10月30日[5] 吳信訓:《都市新聞傳播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6] 於文、王寶亮:《民生新聞與「三貼近」》,人民網,2007年4月18日
推薦閱讀:

[藝術其實很簡單] 新媒體持續觀察 —— 經典作品讓我心動
陌生風景的一百擊
雅量高致——嶺南畫派陳德鴻書畫藝術展
畫家沈婷——溫文爾雅 神秀造化
魔鏡魔鏡你告訴我

TAG:藝術 | 新聞 | 影視 | 生存 | 民生新聞 | 狀態 | 影視藝術 | 地方 | 藝術學院 | 藝術學 | 江南 | 學院 | 研究 | 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