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神秘的《河圖》與《洛書》

在《禮記·禮運》里有這樣一段話:「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

儒家認為天不隱藏育民之道,地不隱藏養民之寶,人也不隱藏真實之情。於是天降雨露,地涌甘泉,大山奉獻出製作器具、車輛的物料,黃河中出現了背負寶圖的龍馬!

這段話中的「河出馬圖」,是關於伏羲的一個傳說。這個傳說在儒家經典《周易》《尚書》《論語》和先秦諸子的《墨子·非攻》《管子·小匡》中都曾提到,可見夏、商、周時期它廣為人知。

多年以來,伏羲對日月星辰、季節氣候、草木興衰等等,有深入的觀察,思想深度處於一點點的量變當中。現在黃河中忽然蹦出了「龍馬」,特別是那張《河圖》,使他突然處於一種強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與所膜拜的自然之間,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龍馬背上的圖案,與他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

《山海經》中說:「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連山》是我國已經失傳的古文化典籍,歷來人們認為它是《周易》的前身。所以,人們把伏羲畫「八卦」與龍馬身上的圖案聯繫到了一起,「河圖」與「八卦」有了拆不開的因緣,成為上古流傳下來的奇寶。

《河圖》也同《周易》一樣, 似乎蘊藏著人們無法勘破的奧秘,後人讀得懂就讀,讀不懂,它就獨處一隅,等待著更遙遠的後人……

地處中原腹地的歷史名縣孟津,有會盟鎮雷河村,北臨黃河、南依邙嶺、西望漢陵、東眺叩馬,據說就是龍馬負圖處。這裡有一座始建於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的負圖寺,它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黃河故道上建起的祭禮場所。初名「浮圖寺」,不久便改為「河圖寺」,梁武帝改稱「龍馬寺」,唐高宗麟德四年更名為「興國寺」,明嘉靖四十二年仍叫「負圖寺」,清乾隆十九年又改「羲皇廟」,民國後又稱其為「負圖寺」。山門兩側分立「圖河故道」「龍馬負圖處」兩通巨碑。伏羲大殿是寺中的主殿,內塑伏羲聖像;殿右側塑有高3米的龍馬像。寺內存有宋、明、清歷代著名學者程頤、朱熹、邵雍、王鐸等人撰述的碑銘詩賦。

負圖寺過去規模宏偉,大殿巍峨,山門峻拔,香火鼎盛,遠近馳名。清河南府尹張漢有詩云:「性癖耽奇古,重遊河水隈。行過負圖裡,接近讀書台。七月初陽發,先天一畫開。歸時夸父老,親見伏羲來。」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元月四日,蔣介石偕宋美齡由陳繼誠陪同,遊覽負圖寺,並題「河圖洛書」四字。1998年10月,孟津縣委、縣政府,對「龍馬負圖寺」進行了大規模修復。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後來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治理社會,定九章大法,後人稱作《洪範》,收入《尚書》中。

《周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遠古聖人如何使用《河圖》《洛書》,未見文字記載。不過自古以來人們還是普遍認為,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十分奇妙。二者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中原人士更是堅信,《河圖》與《洛書》是「宇宙魔方」,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


推薦閱讀:

保持神秘感是戀愛成功的不二法寶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神秘極光
深藍兒童是否真實存在,科學上有相關解釋嗎?
男人最愛女人八個神秘部位

TAG: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