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展之玉器(2)

漢代規格最高的葬服——金縷玉衣,西漢,江蘇省徐州市博物館藏。尺寸:長174cm、寬68cm。這是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玉質最好、工藝最精的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闐白玉、青玉組成,包括頭罩、前胸、後背、左右袖筒、左右褲管、左右手罩、左右腳罩等十餘部件,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縷1576克。需10萬人工才能完成。按照漢代的喪葬制度,玉衣是必需的喪葬品,因為漢人相信金玉可以保持屍體不朽。但只有帝王才能使用金縷玉衣,此件玉衣的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即漢高祖劉邦的弟弟劉交之子。劉交深受劉邦之子、漢文帝劉恆寵信,致使其幾個兒子貴比皇子,顧劉郢客死時能穿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的金縷編製方法。(本圖片取自《中國記憶》圖冊)

官位等級標誌——鑲金嵌珠寶玉帶飾,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此帶由扣、四銙(音:跨)、八環、一口眼、一蹀躞(音:碟、謝)帶尾飾及鞓(音:聽,意:腰帶)組成,鞓為皮質,出土時已朽壞。玉帶之制始於唐,是一種由數塊乃至數十塊扁平玉板鑲綴的腰帶,是古代官階品味的標誌,以金玉最為珍貴。唐代玉雕師借用傳統的金銀錯技術,將黃金鑲嵌在和闐白玉內,造就了一種精美絕倫的特殊工藝——金鑲玉。因其製作工藝難度大,白玉易破損,成品率極低,只有少數皇親國戚和高級貴族才能享用,民間有「有錢難買金鑲玉」之說,足見其稀少珍貴。

親王的腰帶——金鑲青白玉鏤空龍穿牡丹紋帶板,明永樂至正統年間,湖北省博物館藏。明代玉帶已形成定製,即一條玉帶由2件鉈尾、8件長方形銙、4塊細長條形銙和6銙桃形銙組成,共計20帶銙為一套。並規定一品官員才可佩玉帶。此玉帶主題紋飾為龍穿牡丹,寓意大富大貴。此玉帶出土於明代梁庄王墓中,梁庄王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個兒子,他生前沒有顯赫的功績,但其墓中卻出土了金、銀、玉器等珍貴文物5300多件,是全國已發掘明代親王墓中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

分享:
推薦閱讀:

中國糖尿病診療手冊(2015)節選之——口服藥物
高血壓患者心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紐約時裝周T台的中國超模軍團
PBM的中國故事即將謝幕
中國古代史為何總也擺脫不了「治亂興亡」的周期現象

TAG:中國 | 記憶 | 文明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