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定的方法

禪定的方法所謂八識是:第一眼識,實即視覺;第二耳識,實即聽覺;第三鼻識,實即嗅覺;第四舌識,實即味覺;第五身識,實即觸覺,此五

識,通稱「前五識」。第六意識,義近通常所說的意識。前五識,只能攀緣「了別」、色等外境,第六意識,則能緣慮內、外諸境。

第七識,也稱意識;為了與第六識相區別,一般稱「末那識」。「末那」,即「意」的意思。此處之「意」表「意根」,由它而有第

六識,所以第六識又是意「之」識;第七識在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第六識的思慮作用則時有中斷。第七識依第八識而有,第七識所

「緣」的也是第八識,第八識既是第七識的「所依」,又是第七識的「所緣」。第八識具有三種體相,因而也有三種名稱:①「阿賴耶識」,意謂「藏識」,又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能藏」謂能儲藏各類「種子」;「所藏」謂所儲藏的各類「種子」

及其棲藏之處,第八識猶如神奇的「倉庫」;「執藏」謂第七識恆常地執第八識為「我」。此三種「藏」義,是第八識的「自相」。②異熟識,也有三義:變異而熟,第八識里的各類「種子」,在「成熟」時要起變化,猶如谷、麥等種子發芽時必起變化一樣;異時

而熟,第八識里各類「種子」,因果異時,如前世種下的「種子」,今生成熟,召感果報,今生種下的「種子」,來生成熟,召感果

報,異處而熟,在人間種下「善」的「種子」,召感更好的人間以至「天堂」的果報,種下「惡」的種子,則召感地獄、餓鬼、旁生

(各種動物)的果報,因果異處,也稱「異熟」。此三種體相是第八識的感果之相,亦即「果相」。③「一切種識」,或「種子識」。此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是謂第八識的「因相」。

唯識宗認為,第八識是世界本源,「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由於第八識里儲藏無數的各類「種子」

,不斷「成熟」,展轉不斷地變,宇宙間千差萬別的各類現象,相應地分別而生起。「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一切都唯識所變

,表現出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第八識並不隨人們肉體的死亡而消滅。唯識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認為人們死後仍有生,並把人們從生

到死,又從死到生的過程分為4段:初出胎(一說初入胎)的一剎那,名「生有」;既生之後,未死之前,稱「本有」;臨死的一剎那

即彌留之際,謂「死有」;既死之後,未生之前,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們既死之後,未生之前間隙中的第八識

。所謂「去後、來先作主公」,即指此種情況。第八識近似靈魂的精神實體。[1]

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見,而不會分別;如果你在區別這個是書、那個是筆,這已

經是意識在作用了。耳識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只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分這個是長笛的聲音、那個是小號的聲音。一區分,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鼻識鼻子具有嗅覺,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分香臭,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舌識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只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分甜和咸,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身識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同樣他也只具有觸覺的功能,一區分快感和痛感,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意識意識是第六識,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此外,意識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心理學上

,研究到前六識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還有第七、第八——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前六識合稱了別境識。末那識末那是梵語manas的音譯。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因為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

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

。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中最重要的

三句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嗔

(chen)、痴、疑、慢和愛戀與憎惡等種種煩惱。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

么呢?就是最後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音alaya的音譯,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在六識之外,肯定有潛在的阿賴耶識存在,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無明二字的含義見我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

,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

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

義。初發菩提心菩薩須修行『六波羅蜜』,方能成就佛道。何謂『六波羅蜜』?即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

蜜、般若波羅蜜,此六波羅蜜可使學佛修道者,從生死苦惱此岸,度到涅槃安樂彼岸。而所謂『般若波羅蜜』,乃指因眾生無明煩惱

,痴迷無知,故應靠智慧光明之般若來度脫,菩薩若修行般若波羅蜜,即能『轉識(八識)成智』,以了脫生死、超出三界,達到涅

槃之彼岸。至於何謂『八識』?依《大乘義章》云:『八識』之義,出《楞伽經》,所言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隨義分別;識乃

無量,今據一門且論八種。八名是何?即所謂:(一) 【眼識】。謂眼根對色塵,而生見的了別作用,故稱眼識。(二) 【耳識】。謂耳根對聲塵,而生聞的了別作用,故稱耳識。(三) 【鼻識】。謂鼻根對香塵,而生嗅的了別作用,故稱鼻識。(四) 【舌識】。謂舌根對味塵,而生味的了別作用,故稱舌識。(五) 【身識】。謂身根對觸塵,而生覺的了別作用,故稱身識。(六) 【意識】。謂意根對法塵,而生思的了別作用,故稱意識。(七) 【阿陀那識(又名『末那識』)】。此方正翻名為無解,體是無明痴暗心故。隨義傍翻,差別有八:(1)無明識,體是根本無明地故;(2)業識,依無明心不覺妄念忽然動故;(3)轉識,依前業識,心相漸麤,轉起外相分別取故;(4)現識,所起妄境,應現自心,如明鏡中現色相故;(5)智識,於前現識所現境中,分別染凈違順法故,此乃昏妄分別名智,非是明解脫為智也;(6)相續識,妄境牽心,心隨境界,攀緣不斷,復能住持善惡業果,不斷絕故;(7)妄識,總前六種非真實故;(8)執識,執取我故,又執一切虛妄相故。(八) 【阿梨耶識(又名『阿賴耶識』)】。此方正翻名為無沒,雖在生死,不失沒故。隨義傍翻,名別有八:(1)藏識,如來之藏為此識故,是以經言,如來之藏名為藏識,以此識中涵含法界恆沙佛法,故名為藏,又為空義所覆藏故,亦名

為藏;(2)聖識,出生大聖之所用故;(3)第一義識,以殊勝故,故《楞伽經》說之以為第一義心;(4)凈識,亦名無垢識,體不染故,故經說為自性凈心;(5)真識,體非妄故;(6)真如識,論自釋言,心之體性無所破故,名之為真,無所立故說以為如;(7)家識,亦名宅識,是虛妄法所依處故;(8)本識,與虛妄心為根本故,名別如是。由此觀之,八中前六,有所了別可名為『識』;後之二種,云何名識?釋有兩義:(1)後二雖非了別之因,而是了體,故名為識;(2)八識並有了別之義,故通名識。云何了別?了別有三:(1)事相了別,謂前六識;(2)妄相了別,謂第七識;(3)真實自體了別,謂第八識。了別既通,是故八種俱名為『識』,名義如是。八中前六,隨根受名;後之二種,就體立稱。根謂眼耳鼻舌身意,從斯別識,故有六

種;體含真偽,故復分二。就前六中,對色名眼,乃至第六對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別故,名眼識乃至意識。總而言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如法(三藏十二部經典)』修學,將能獲得『般若波羅蜜』而登涅槃之彼岸。何以故?蓋『般若』

能度愚痴,般若意譯為凈智妙慧,簡稱勝慧,又名智慧。是從實相般若本體,生起觀照般若妙智。因有智慧,故對世間出世間一切諸

法,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能把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把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把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把第八識轉

成『大圓鏡智』,而至究竟涅槃

唯識宗,又稱為法相宗、慈恩宗,實際創始人是唐朝三藏玄奘大師,集大成者是玄奘大師門下高足窺基法師。玄奘大師作《成唯識論

》,高深玄奧,若能讀懂,即入神妙。唯識學最後的目的在轉識成智,所以不是唯識學而是唯智學。

轉識成智是唯識學成佛理論的核心。「識」分為八,「智」有四種。「轉識成智」就是轉舍有漏之八識,轉得無漏之四智。八識與四

智的相應關係是: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第一,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又叫「鏡智」。所謂大圓鏡,比喻此智光明、平凈、圓滿,映照萬象如其所是,纖毫

不離,完全無遺。在八識中,阿賴耶識積聚萬法種子,是其餘七識及整個世界的依止;轉識成智後,大圓鏡智也有類似的屬性,它是

其餘三智的藏所,稱作「大藏」,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具有整體、連續、徹底、無相等特點。

第二,轉第七識得平等性智。第七識末那識是自我意識的直接來源,妄執「我」為實在,恆與痴、見、慢、愛相伴。轉依之後,成為

平等智,其特點恰恰是否定「我」的優先性,主張眾生平等,並且消除煩惱,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無有窮際。

第三,轉第六識得妙觀察智。第六識是「意識」,是具有邏輯推理的知性認識能力。它轉依為「妙觀察智」,尤擅認識萬法的自相與

共相,在認識上沒有任何障礙,且能應機說法,斷惑解疑,教化眾生,予人利樂。

第四,轉前五識得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又叫「事智」,是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利益有情之智,由眼耳鼻舌身五識轉來。《

大乘莊嚴經論》說:「事智於諸界,種種化事起,無量不思議,為利群生故。」

轉舍之八識與轉得之四智,在內容上是相互呼應的,與八識一樣,四智也有分工與側重。成所作智是處理種種具體世俗事物的智慧,

妙觀察智是圓融地認識世界個性與共性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超克自我意識優先性的智慧,大圓鏡智則統攝三智,是圓滿、絕對、永恆

地把握萬有的智慧。擁有四智,便能在任何時間地點、任何條件下,對任何對象都擁有的真理性把握,達到這種境界即已成佛。

轉識成智之後,成就無上,唯識學稱其為獲得「法身」。法身是無量無邊無畏等大功德法的體性與依止,有三種形態,「一由自性身

,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佛的三身囊括了佛的一切形態,唯識學認為,三身即是四智,兩者表裡不二。佛身以佛智為內涵,密

不可分,轉識成智即是成佛《清凈道論》中共有四十種修習禪定的方法,它們是: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量心)、四無色、一想和一差別。此中的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為十遍。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

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為十不凈。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隨

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為十隨念。慈、悲、喜、舍為四梵住。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為四無色。食厭想

為一想。四界差別為一差別。3、慧--------十六觀智,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

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夠斷除煩惱

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後即證悟相應的聖果。道智與果智兩種屬於出世間慧。在證悟四果阿拉漢道智的時候,就是解脫了一切煩惱,徹

底脫離了輪迴。十遍是指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虛空遍。這十種是取物質的質材和顏色為對象來修習的

當知這裡所說的地、水、火、風的遍相是概念法,不是修習四界差別的地、水、火、風,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地遍的「地」是指概念的地,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大地、土地。水是指平常看到的水,火是燃燒的火,風是吹來的風,它們都屬

於概念法,不是究竟法。但是在修四界差別的時候,所取的對象就必須是究竟法,例如身體中的地,表現為硬、軟等。遍業處中的地

水火風和四界差別的地水火風雖然名字相同,但所緣涉及的範疇卻不同。兩者不可混淆。

接著是四種色遍,取青、黃、紅、白四種顏色做遍相。這裡的顏色也是概念法。青,相當於藍色、綠色或深褐色。取青色為遍相來修

習,也是可以證得禪那的。黃,即黃顏色;紅,紅色;白,白色。

光明遍:可以取平時所看見的光明為所緣,無論太陽光也好,蠟燭光也好,取光明為所緣可以證得禪那。

限定虛空遍:通過專註某一特定空間中的虛空,然後再把它擴大,從而證得禪那。

十遍的修法是:在取得遍相之後,還要把遍相不斷擴大,擴大到十方、上下、一切處,然後專註於遍一切處的相,從而證得禪那。所

以,遍的巴利語kasi?a也可以翻譯為「一切處」。十不凈是指一個人死後屍體由開始腫脹一直到腐爛成白骨的十個過程。它們依次是:腫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

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現在修習不凈一般是用意門取相法,但是這種修習法還是要以禪那為基礎,對於沒有禪那的禪修者就比較困難。因此,建議想要修習

不凈的禪修者,可以先通過修習其他業處,在證得禪那之後,再取不凈相就非常容易。一名有禪那的禪修者可以只看屍體一眼就取到

相,然後再通過所取的相來證得禪那。他甚至有能力回憶很多年前曾經見過的屍體,取其為不凈相,然後進入初禪。十種不凈只能夠

達到初禪。

***十隨念依次是: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入出息念以及寂止隨念。1. 佛隨念(Buddhànussati):Buddha是佛陀,anussati,直譯為隨念,即時時地憶念。佛隨念屬於一切處業處,即護衛業處的一種,

是每一位禪修者都必須修習的方法。想修習佛隨念的禪修者應先記熟佛陀的九種功德:「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漢、全自覺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導師、佛陀、世尊。」然後選擇其中一項自己最喜歡的功德號,如「阿拉漢,阿拉漢……」了解這些德號所包含的意思,時時憶念思惟。修習佛隨念只能達

到近行定,不能證得安止。

2. 法隨念(Dhammànussati)是憶念佛法的六種特質:1.法乃世尊所善說,2.是自見的,3.無時的,4.來見的,5.導向[涅盤]的,6.智

者們可各自證知的。

3. 僧隨念(Sa?ghànussati)是憶念僧寶的九項功德:「世尊的聲聞僧團是善行道者,世尊的聲聞僧團是正直行道者,世尊的聲聞僧團是如理行道者,世尊的聲聞僧團是正當行道者。也即是四雙八輩,此乃世尊的聲聞僧團,應受供

養,應受供奉,應受布施,應受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4. 戒隨念(S?lànussati)是憶念自己的戒清凈、戒的無垢、戒的不破、戒的不穿、戒的無染、沒有斑點。通過憶念自己的戒清凈來培

育定力稱為戒隨念。

5. 舍隨念(Càgànussati)是憶念自己布施的品德、樂善好施的行為:「以遠離慳吝之垢的心住在家中,是施捨者,凈手者,喜歡舍與

者,有求必應者,喜歡布施分與者。」

6. 天隨念(Devatànussati)並不是思惟天界的殊勝、天界的欲樂,而是取天人所擁有的功德來跟自己對比。因為天人具足了信(對三

寶的信心)、戒(他們持五戒)、聞(多聞)、舍(布施)、慧(具足智慧),因為他們具足這些功德,所以能夠投生天界,我也同

樣具足這些功德。通過天人所具足的功德跟自己對比來培育定力,稱為天隨念

. 死隨念(Mara?ànussati)是思惟死的必然性。這也是上座部佛教傳統四種護衛業處的其中一種。

8. 身至念(Kàyagatàsati)又稱為三十二身分,是思惟身體三十二個部分的厭惡與不凈的業處。

身至念跟十不凈一樣,都稱為「不凈業處」。其中,身至念叫做「有意識的不凈業處」,因為所緣是有生命的身體。十不凈叫做「無

意識的不凈業處」,因為所緣是無生命的屍體。

9. 入出息念(anàpànassati),即專註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

10. 寂止隨念(Upasamànussati)。upasama是寂止、寂靜、寂滅的意思,為涅盤的異名。寂止隨念是憶念涅盤的寂靜、寂止:?Etam

santaü, etam pa??taü.?「這是寂靜,這是殊勝」。

在這十種隨念當中,有八種隨念只能達到近行定,不能得安止,連初禪都不得,它們分別是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

念、天隨念、死隨念以及寂止隨念。身至念可以證得初禪,入出息念可以證得第四禪。***

四梵住又作四無量(catasso-appama¤¤àyo)。無量就是心的無量、無邊,沒有界限、沒有邊際。由於修習慈心等所取的對象無量,

無量的有情是其對象,以所緣無量故為「無量」。四梵住分別是慈(mettà)、悲(karu?à)、喜(mudità)、舍(upekkhà)這四種無量。

第一種梵住叫做慈心修習(mettàbhàvanà)。mettà是慈、慈心、慈愛的意思;bhàvanà的原意為培育,通常也譯作禪修、修行。因此修

習慈心也可稱為修慈或培育慈愛。

慈梵住的所緣是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界限。不是說我只對這個人修慈,不對那個人修慈;只對我喜愛的人、我的朋友、認識的

人修慈,對我討厭的人就不修慈。假如是這樣的話,這種慈是有限的,不是無量的。因為眾生無量,慈心也應當無量,如果還有限量

、還有分別、還有界限,那就不叫無量心,這種心是有量的、有限的、狹窄的、狹隘的。

當一個人證得慈心禪那的時候,他能夠對一切眾生平等無餘地散播慈愛,這種慈愛就好像大海之水充滿大地一樣,遍滿一切眾生,一

切的眾生都是他散播慈愛的對象。眾生無邊,他的慈愛也是廣大無邊的。

我們通常會依照《無礙解道》(Pa?isambhidà- magga)裡面的教導來培育慈心,教導禪修者以528種方式證得慈心禪那,而且要用每一

種方式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如此,禪修者可以平等無餘地獲得慈心解脫。

接著是修悲(karu?à)。我們平時常說慈悲、慈悲,但慈和悲的所緣略有不同。修慈的對象是眾生的福樂、有情的幸福安樂;修悲的對

象是眾生的痛苦。修慈是與樂,祝願一切有情快樂、安穩;修悲是願一切眾生解脫痛苦、拔除痛苦,是不忍見到眾生受苦。

喜(mudità),這裡的喜不是歡喜的喜,而是隨喜的喜。隨喜是對一切眾生的成就感到歡喜。

舍(upekkhà),這裡的舍不是施捨的意思,而是中舍,內心保持平等、不偏不倚的狀態。舍心的基礎是業果智,清楚眾生的苦、樂是

由於他們的業所造成的,他們只是在承受自己所造之業的結果而已,故此不會因為眾生的苦樂而緊張,其心處於中舍的狀態,這稱為

舍。

修習慈、悲、喜、舍四梵住所證得的禪那也不同。修習慈、悲、喜能夠證得第三禪,而修習舍直接證得第四禪,沒有初禪、第二禪、

第三禪。如果一位禪修者培育了慈心禪那、悲心禪那、喜心禪那、舍心禪那,他就成就了四無量心,具足了慈、悲、喜、舍四種功德

****四無色即四種無**定,它們分別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要修習這四種無**定必須先具足**的四種禪那,達到**第四禪。修習入出息念等業處達到第四禪並不能直接修四無色。四無色定的基

礎禪那是遍業處。禪修者可以先以地遍進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在地遍第四禪的基礎上再修習空無邊處定,從空無邊處

定出定後再修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

禪修者也可以通過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光明遍來修四無色定,然而不能以限定虛空遍來修,因為限定虛空

遍的所緣跟空無邊處定的所緣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不用限定虛空遍為基礎來修習無色定。

接著是一想——食厭惡想。食厭惡想是通過思維食物的厭惡來修習。

最後是一差別——四界差別(catudhàtu- vavatthàna)。四界是地界(pathav?dhàtu)、水界(àpodhàtu)、火界(tejodhàtu)、風界

(vàyodhàtu)。這裡的四界並非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地、水、火、風。這裡所說的地、水、火、風是指究竟法,它們跟前面提到的遍業

處里的地、水、火、風是有區別的。

這裡的四界又稱為四大,它們是一切物質現象(色法)都具有的最基本的元素,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乃至空氣,都有地、水、火、

風存在。如果我們用觀智去分析空氣裡面的物質,將會發現裡面也許許多多的色法。我們同樣可以取任何的物質現象來分析,都可以

見到地水火風四界。地、水、火、風是構成一切色法的最基本的究竟法、最基本的元素,它們是不可分離的。

修習四界差別也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簡略法;第二種是詳盡法。


推薦閱讀:

金剛禪定的止觀雙運(止觀雙運略釋)
若不布施。則無有戒。若無有戒。則無悲心。若無悲心。則無慈心。若無慈心。則不能忍。若無忍辱。則無精進。若無精進。則無禪定。若無禪定。則無智慧。
何能久坐
禪定:禪法要解經

TAG:方法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