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界語錄(151---217條)
151、人們心念不死的,要常作我身已死的想法。明道之後,對人要生可憐心。常人看世人都是明白人,所以爭理,我看世人多是糊塗人,所以不但不爭理,而且發出可憐心。世間好事為陽,壞事為陰,陰陽相生,才可有成。按: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意思是說,所有的憂患,都是把身看得太重了,而產生的;所有的私心妄念,也是因為身的存在而產生的。如能把身看得輕了,作身已死的想法,心自然會靜下來。看見他人不對時能生出可憐心,不和他爭理,這樣你就比他高得多了。否則,爭理生氣,你就與他劃等號了。天地間總是陰陽相對的。大自然為何這樣美好呢?因為多姿多彩,有高山、有平地、有深谷、有草原、有小溪、有大海、世界才顯得這樣美。人也是這樣,有善、有惡、有智、有愚、有強、有弱、有剛、有柔,這個世界才會這樣千姿百態,豐富多彩。老子說:「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善人為陽,不善人為陰,善人教化不善之人,正是陰陽相生,才成為世界。否則,要善人有何用?152、人都因為好高、好好(貪好),捉大的,所以不得道。按:好高之心是來自於妄想,貪好之念是來自於虛榮心,捉大的是來自於貪心,都屬於不實事求是,不從實際出發的心界人,沒有穩固的基礎。這樣人,不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而是跳著走,很容易跌跟頭,諸事難成,何況學道!153、心界人困難時還可以守分,稍得志就要壞了。按:心界人有要好心,爭強心,在困難時,有自強心在驅使,所以還能守分。但他沒有遠大志向,稍得志就得意忘形,私心膨脹,所以必然流入下坡。154、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貶,才算是有志。155、佛國世界,仇人是恩人;地獄世界,恩人是仇人。按:真正的佛國世界是無恩無怨的,此處所說的佛國世界是指志界人而言的(「志界人」距「志界」尚有一定距離)。「仇人」對志界人來說,是成我的,可為我消罪業,所以認為是恩人。地獄世界所謂的恩人,是助我走下坡路的,如酒肉朋友,狼狽為奸,認為是好友,實際是向罪惡的深淵裡拉我呢!所以說地獄世界,恩人是仇人。156、有所憂患倒志,有所恐懼倒意,有所好樂心不正,有所忿懥身不正。這四樣不可不慎。按:孔子說「君子不憂不懼」。志意兩界人是君子,所以不憂不懼。孔子又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志界人無憂患。一旦有憂患,說明他內省有疚,不能坦蕩蕩,必然倒志。意界人,如有恐懼,就樂不起來,不樂就是倒意了。有所好樂,就是有所貪戀,有貪戀,心必然不正了。有所忿懥,就是發脾氣,發脾氣是身界人,身當然不正了。(「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出自《大學》)157、天堂人家不容人世的人,人界的人家,不容因果的人,所以不變就換。按:天堂人家是意界的「清底家庭」,人界人家是心界的「混底家庭」,因果的人指身界而言,其家庭為「臟底」。此處所謂不容,並非指思想感情的不容,而關鍵是無形中的陰陽消長、氣化上的彼此不相容。此類實例很多。如懷德朱耀庭家,把所有家庭全數施捨,辦義務女學和道德事業。其四子一女大力支持,惟長子媳和次子媳反對,長期作梗。後來,長媳次媳相繼去世。這便是明顯的「天堂人家不容人世(心界)的人」。不過,這是在「清底家庭」的人不與之相攪,不與之「接陰」的情況下才形成的結果(不變就換)。其三子媳發現「不變就換」的道理,便幡然省悟,一心向道,順利地登上了之艘清底家庭的航船,直到老年。同樣道理,心界家庭也不容身界的人。158、心界人好佔便宜,意界人雖然有便宜也不肯占,志界人以佔便宜為吃虧。按:心界人以私心為主,越多越好,所以好佔便宜;意界人以公益為重,能推己及人,所以不佔便宜;志界人深知佔了有形便宜,卻損了無形的天性、天命,所以以佔便宜為吃虧。159、空就是先天,不空就是後天。按:人的心靈被私慾佔滿了,如財產、名利、地位、情慾等等,必然煩惱叢生,這便是後天;如能從心靈里清除這些污垢,心無一物,清涼洒脫,純然正氣,大公無我,空靜自如,即是先天,先天即是與天合一。160、志界是絕對無說的,一言也不辯;意界人見人不對,他就著笑;心界人見人不對,他就爭論,假如見著火性人,就是犧牲性命,也要撲滅他;身界人就要設法暗害,所以他的五行都是苦惱的。按:志界人是無說的,他對人看得很透,洞悉對方的心性,並掌握其規律,所以不與人爭辯,他是用實際行動來感化人教育人的,而不是用強詞去壓制對方。他更不想用爭辯來表白自己的正確,而是用事實來說明問題,所以一言也不辯,表現如如不劫,意界人比常人高出一個境界,他看人有不對,感到可笑,發可憐心。心身兩界人就都露出其境界的本來面目。161、善人必勤儉,惡人必奢華。按:善人以道德為重,以濟人利世為懷,不重物質享受,所以必然勤勞儉樸,嚴以律己。惡人以肉體的享樂為主,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所以必然奢侈浪費,揮霍無度。162、避不住惡人,當不了善人,避不住邪人,當不了正人。按:善人、正人屬陽,惡人、邪人屬陰。此處所說避住惡人、邪人,並不是用強制的手段制服他們,而是用正氣、陽氣去勝過他們,或感化他們,所說的「一正降百邪」,就是此意。163、意誠能支使神,志誠能支使天,天就是眾人。按:立志學哪一位古人,意念專誠,哪位古人的靈就真來相助。這就是「意誠能支使神」。先生為了救女子出苦,立定死志創興女子義學。結果真有千千萬萬的人大力相助,甚至罄產興學。眾人是天,這不是「志誠能支使天」嗎!164、行道是真假虛實都得有。按:為人要真誠,不說假話,這是沒錯的。然而要看對誰,對真人必要說真話,對假人就不一定完全說真話了。比如一個壞人,正在追殺一個好人,問你這個好人往哪裡跑了?你能如實的告訴他嗎?又如某甲背地裡講某乙的壞話,你能如實地講給某乙嗎?如在家庭,有令人不愉快或擔憂的真實情況,也不應講給年邁的老人聽。諸如此類,等等,應該說的便說,不應該說的,絕對不說。古人說的「惟義所在」,就是此意。所以說「行道是真假虛實都得有」。165、今人拿「心」學佛,離佛界有億萬里,那又怎能成佛呢?按:此處的心是指心界。以私心貪心去學佛,求著發財陞官,為了享受去學佛,正是與佛的教導背道而馳,越學離佛越遠。只有逐步破出我執,去掉我相,你不求佛,佛自然距你越來越近。166、志像水似的,能向裡邊滋潤著,在木頭上就能潤進木頭裡去,雖然鐵石之堅,也能潤進去。被日光一曬,水就能化氣飛升天上,潑在地下,它就滲透到地里去,所以志像水似的,無微不入。167、平常人當著不好的時候,求好,既然好了,還要求好。志界人就不那樣了,好也好,歹也好,總是無說。按:不斷的求好,是常人的心態,其實,求好和求道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求好是貪得無厭,永不知足,越好越想好,越多越想多,舊的慾望滿足了,新的慾望又產生了,永無滿足之日,便永無幸福之時。總是自己欺騙自己。而志界人是以道為重,永遠知足。把物質享受看得非常淡泊,只求自己「真」了,不問外界的好與歹。所以「好也好,歹也好,總是無說」。168、當了,不了的,不對。不當了,而了的,也不對。沒了,而說了的,是妄;已了,而說未了,也是妄。按:「學道、行道、成道、了道」是人生四季修道的步驟。沒到冬季了道的時候,卻說自己了道,當然是妄語。倫常未盡圓滿,心未死性未化,成道都談不到,怎能說了道,必須人道無虧,意念了啦,真正定在志上,才能談了道。但已到了道的時候,仍說未了,當然也不對。169、某人問「自己居官很廉潔,怎麼還遭難呢?先生道:這個世界本來是個孽世界,你幫助孽世界做事,你還能沒孽嗎?就像為大煙(鴉片)館做事,還能沒有孽嗎?按:這段話講於公元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東北地區),翻閱一下歷史,就知道當時世界的情況了。170、我專說不怨人,是要一切都不怨。現在的人壞,不是人要壞,是遇著這個天時了,既然知道是天時的關係,那又何必怨呢?現時即將進入春季(古今四季)。當著佛出世時,正是秋季,雖說是佛法無邊,但也不能改秋為春啊。這好像農人種莊稼似的,地只能叫它春種夏長,而不能使秋天不衰是一樣啊!按:「達天時」是先生講「真五行」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識天時,還必須適應天時,便自然不怨人了,天時的發展變化,時代的頻仍更替,乃天道使然,是不以人的心愿而轉移的,所以要不怨人。171、現在教學的人,見著好學生就愛他,見著愚魯的學生就輕視他,這就是最大的惡人。要能把愚人托起來就是佛界人。按:這一教導,在現實社會的教學領域中,有極強的針對性。172、志屬水,是生萬物的。心屬火是化萬物的。拿著苦心而去求著為佛為聖,是越求越遠。按:志是道的體現,而道是萬有的本源,所以志如水,能夠生養萬物。心屬火,要心存道理,掌握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故可「開物成務」變化萬物,此乃陽火的功能。然而,心不存道理,只是期盼心重,苦苦貪求,不能把心放下,陰火用事,求著成佛是不可能的。173、人們供神供佛也都是迷,將來我們也不能專供哪一尊聖佛。按:這是先生明確地告誡後學們,不要專供哪一尊聖人和佛祖,不走宗教路線。他發現各宗教流傳數千百年來,已產生許多弊端。宗教之間,分門別派,相互攻擊,卻忘了修自己。更為嚴重的是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令人慘不忍睹的可悲事件,竟背離了教主們原有救人救世的本懷。為此,才發出「供神供佛也都是迷」的概嘆。174、古佛成時最矮最損(生活極清苦,極簡單)。不像現在的廟裡金身佛像,金身佛像是世間好恭敬佛的人們塑造的。哪知他故意的塑造這金身,使世人敬畏,以為佛是不可學而能的,所以他們的罪反倒很大。按:鳳儀先生這一獨到見地,可說是空前的。只要不抱成見,不存偏見,客觀地來認識問題,就不能不承認鳳儀先生敢幹大膽地,實事求是地還歷史本來面目。佛是人,不是神,但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覺悟了的人。我們可以想像,佛離開王宮後,不論在成佛前成佛後,都一直保持非常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衣食住行都極其簡單。至於把佛描繪得富麗堂皇,金光閃閃的,都是後世的佛門弟子乾的。致使大多數人,對佛教敬畏而不敢親近,只能求佛保佑幸福發財,無形中助長了信徒們的私心,都不敢學佛的慈悲心和佛的行為。這不是一種罪過嗎?其實,只有在人們心中,去掉那種認為佛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敢於學佛,才是佛的心愿。我國古代禪宗有「不立佛殿,唯樹法堂」的記載《宋高僧傳》。說明原始禪林並不存在佛殿,根本沒有如現在塑有金身佛像的大殿,僅有禪師上堂說法的法堂。再看看現在的南傳佛教(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樸實,注重佛教的精神,而不偏重於形式,使佛法與世間法結合起來,所以才使佛法有強大的生命力。175、凡是不樂的,都是沒矮到底,都是不知足。按:「矮到底」,說到究竟處,就是落實到「無」上,我沒有私有財物,世上所有的一切,什麼也不歸我有,心無一物,輕鬆自然。到此境界,沒有牽心的事物了,無負擔,無壓力,處處知足,豈能不樂!176、志就是水,合萬緣而不變;意是由水裡出來的溫乎之氣,所以稱為意氣;心是火,它一出來,不是燒己就燒人;到身界上就是因果了。按:志就是道,道是周遍一切的,萬事萬物的生成和變化,都是離不開道的。志屬水,水裡不論摻進什麼顏色,仍不失水的本質,所以說志是「合萬緣而不變」的。意屬溫暖,所以是由志(水)里發出來的溫乎之氣(志是萬有的本源)。177、你自己好了,別人來照你學,這叫做度人。你要硬拉他入道,他就要有說,你准糟心。按:度人,當然有多種形式,多種方法,但其先決條件是度人者必須足以為人之所法,方有度人之資格。如果他人不敬服你,你勉強拉他學道,他是抱著私心,做點好事,就想求好報,一旦沒能如願,他必要後悔,反而埋怨你,這樣,他便要離道更遠了。178、事來了,而心要先了;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就對了。按:人們的習慣是事情辦完了,才感到凈心,才能「了心」。而修道者,應該心不執著,「應無所住」,在辦事中練心,盡心不累心,所以能事未了,而心要先了。事情來了,應該怎辦就怎辦,事情過去了,仍保持凈心。這就是「事來則應,事去則靜」。179、無量光佛就是性,無量壽佛就是命。按:無量光就是不受空間的限制,超越空間,其光明普遍無量空間。什麼東西能超越空間呢?那就是人光明澄澈的天性。無量壽就是不受時間限制,超越時間永存宇宙間,什麼東西能超越時間呢?就是人萬古不朽的天命。所以人的性與命可光華宇宙、貫滿乾坤,不正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嗎!180、學道非傻不能學,非把閑話去凈不能學。若論人長短,說人是非,都是足以障道的。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以及「難得糊塗」等古訓,都是教人「藏道藏德」,不可鋒芒外露。如此,可免除許多災禍。尤其修道的,可避開諸多干擾和煩惱。如果顯得太精明,不僅不能養道,且可成道中之賊。至於議論人非,道人長短,更是多造口業,足以障道,並且由於多言,可引起許多禍患。181、真人都有護法。按:人當陽氣(或正氣)盛時,邪氣(或陰氣)便無法靠近;如陰氣盛時,邪氣便可趁機而入。例如,古代的高僧,當戒律精嚴,性光顯耀時,所有的冤孽債主無法近身。一旦七情頓現,墮入塵勞時,護法神必然遠離,邪祟便立即趁機報復。所以說「真人」才有護法。當其心身墮落,失去「真」時,當然就沒有護法了。182、心界可看這一頭,意界可看到那一頭。善於教人的人,是要看對方到什麼程度,明應當說五句就可以使他達到目的,然而他僅能接受三句,那兩句就不能說了。你若一回都說出,他接不去,你說的話他也恍惚了,時間長了,你也恍恍惚惚地失掉了。我知道這火候,所以我善於教人。按:心界人私心重,我相深,所以只能看到自己這一頭,看到事情開始這一頭;意界看的比較全面,所以能看到對方那一頭(即達透事情的因果)。鳳儀先生教人,能知道對方心理與接受能力,所以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83、「接命法」如接樹(嫁接法)似的,收尾收在四大界上。以進為退,以退為進;讓過有形的,得著無形的;得著有形的,消耗無形咧。按:接命法即是「奪志」,奪古人的志,就像果樹嫁接似的,他的結果可從四大界中反映出來。「以進為退,以退為進」,增進了後天有形的(如貪求財產地位等),但在先天(天命德業等)上卻是退步了;反之,讓出後天有形的(捨出財產為公益),卻增長先天無形的(天命和德業)。世人多在有形和無形之間本末倒置,其結果天壤之別。從這裡便可看出迷和覺的分水嶺。184、有爭就是偏。我怎能有這種驚人的大力量呢?只因我能自立,我能不怨人,不包屈、不後悔、不貪、不爭、不攪。只這六樣,行真了我便能有這樣的成就,豈是還有別的嗎。按:凡有所爭,爭名、爭利、爭財、爭功、爭理、爭情等等,心就不正了,不正就是偏。自立是自己主宰自己,心不隨外境所轉。「不怨人」就能做到不動惱怒恨怨煩。「不包屈」自會隨遇而安,不怕吃虧,不求報酬,勇往直前,永不退轉。「不後悔」便能從現實出發,自強不息,不悔恨失去的一切(如機會、財物、金錢、愛情等等),便不能自我折磨。「不貪」就能做到不動心,永遠知足常樂。「不爭」就能斷除煩惱,了卻循環。「不攪」就沒有敵對面,心地永遠坦蕩。這六樣都能做到,便是超塵拔俗。了脫生死的聖者了。185、瓦盆坯子(沒經過窯燒的)盛干東西也行,可是一遇著水就要頹了。不成的人見錢(錢屬水)就動心了,和瓦盆坯子壞了是一樣的。所以修道的人,打不破財關成不了道啊!按:錢的誘惑力最大,人們為了錢財,晝夜奔忙,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喪品敗德,走向犯罪。修道的人首先要去掉貪心,所以佛家把貪字列為三毒(貪、嗔、痴)之首。能否打破財關,是衡量一個修道者真與假的重要標誌。修行了多少年,但沒能經過實際考驗與鍛煉(像沒燒過的盆坯子),一遇金錢便動了心的人,是必要墮落的,雖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必將毀於一旦。186、凡是貪財的都是忤逆。按:子女對父母大不孝者稱為忤逆。錢財是世人所共好的東西,怎麼能說貪財是忤逆呢?這是心界人的疑問。如能認真探討一下,便會理解的。人的元性都是光明澄澈、妙用無窮的。那麼為什麼不明了呢?只因為縱情恣欲,迷於財色而蒙蔽了天性,墮落深淵,競而糟蹋了父母給的寶貴生命,不正是大不孝嗎?所以說貪財的都是忤逆。這乃是提到了高度來認識,是修道者應有的覺悟。187、人須要知道個人享的是哪界的福,遭哪一界的罪,受哪界的苦。按:使脾氣的福,先生說那是「陰朝的福」,也就是身界的福。實際不是福,而是一種罪過。至於為了眾人造福而受的挫折,是志意兩界的苦,他們問心無愧,所以苦後必樂。以心身兩界行事而受的罪和志意兩界做人而受的苦,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是罪惡行為應得的懲罰,後者是仁人志士必然經過的考驗與鍛煉。所以一個人享福、遭罪或受苦,卻有境界上的不同。如意界是享「善有善報」的福,志界是享「一切無說」,「道法自然」的福。188、自己若這樣說,我怎不如他呢?這句話,就是志界人的一個大漏。按:學道是要從個人的現實基礎出發,按步行去。如果說「我怎不如他呢」,這便是貪高要好,受虛榮心的驅使。比高低、分上下,重表面,是學技能,求知識的心態。而學道者重實質,腳踏實地,不求人知,純屬心性上的功夫,所以一和人比高低,便落心界,正是志界人的大漏。189、世道之壞,是由於明白人看不起愚人壞的。明白人嫌惡愚人無用,侮辱他,打罵他,愚人也就越發愚了。但愚人的罪,無形中又加到明白人身上。世人還不知道呢!按:托起愚人是志界人的行為;愛護愚人是意界人的行為;瞧不起愚人是心界人的行為;欺侮愚人是身界人的行為。190、打死我,也不怨人。按:「打死我也不怨人」和「殺了也不動性」是一個意思。只有修行達到了最高程度,方能有此境界。如釋迦牟尼過去世被割截肢體,毫無怨氣,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復活後,仍救世人;古希臘偉大哲人蘇格拉底被冤枉地判處死刑,無怨無悔,視死如歸,泰然自若;鳳儀先生曾被殘酷屈打,毫無恨怨。這絕不是他們膽怯、懦弱,相反的,正是顯出他們巍巍不動的崇高偉大的志界形象。191、人能志誠無我,聖佛的靈立時就來投入,我也就是聖佛了。人必得能和聖賢仙佛接氣,才是先天。按:所說的「聖佛的靈立時就來投入」,是說明和聖佛合一了,心性與聖佛已打成一片,其中間沒有任何障礙了。這也是和「聖賢仙佛接氣了」。但關鍵在於「志誠無我」,志誠就是無私心無我相,後天的污垢徹底清除,一切無說了。192、氣是陰,火是陽。誰使你不樂意呢?就是他們兩個。志是能化它們的。按:此處的陰陽是指相對的二個方面,非性理上的陰陽。常人都被氣和火所奴役,不是生氣就是上火,所以才生災長病。其實,氣火都是來自於看他人的不對或貪得無厭。用志當人,是能定住位,能掌握住自己,不被外境所轉移。看破一切,放下一切,所以能化除氣火。193、誠意要看你怎樣誠,你要在進時誠意,誠也白誠,必得在退時要誠意。按:誠意,是生出來意念後能靜下來,才能誠意。如果意念紛飛而不知止,怎能誠意?所以必把那些心急似火,競相拼搏的勁頭止住,退回來,才能誠意。194、今人不達對方的意,偏要管人,要叫對方像我,所以很費勁。按:不達對方的意,就是不懂得對方的心理與意向,只是要求對方,要像我想像的那樣。我願意的事情,也要求對方去做;我煩惡的人,也不願意他去接近,凡是我所喜歡的,也讓對方喜歡。總之,要求對方處處都像我。這種現象常發生在親人近人之間,尤其是夫婦間更是如此。不考慮他人的心意和接受程度,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主觀要求別人,結果常常事與願違,彼此都很苦惱。195、意是知足的,挨打也知足,挨罵也知足,知足就了啦。按:意界知足,不是單純在物質生活上知足,而對一切都知足。修道者必須如此。知足才能止住,才能不漏才能保持常樂。吃虧忍辱,是考驗意界人的重要一關。受冤受屈還能知足常樂的,才是意界誠的表現,知足不怨,方能了因果,斷煩惱。196、用脾氣辦事,是和「因果」辦事;用心辦事,是和人間辦事;用意辦事,是和神辦事;用志辦事,是和佛辦事。用什麼字(哪界)有什麼感應。按:「和因果辦事」就是發脾氣,動肝火,正是和身界打交道,沒出離地獄;用心辦事,機謀巧算,正是在心界里沉浮,未脫離苦海;用意辦事,是和神接茬,是意界,屬天堂;用志辦事,不用找佛,佛自然找你,不正是佛界嗎!所以佛、神、人、鬼,都在自身求。197、人定勝天,若是能定得住,天上地下的諸佛諸聖諸人諸物諸鬼,都來助你,不能定,神佛也沒有法子。我和李子和朱允恭不立業,不掙錢,正是要定啊!按:所說的「真能定得住」,是指定在道上,定在志上。如此,則佛神人鬼自能相助。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很多。如歷史上有些修行人,達到一定境界時,與佛菩薩的慈悲力相應,「機感相稱,感應道交」,這樣的實例是常有的。比如「老虎皈依」,「猿猴獻果」等等奇異之事,絕非虛構。鳳儀先生守墳時,競有諸佛諸神都來相會,更為奇特的是茅廬的炕洞里有「巨蛇助暖」。所有這些,都是「入定」的感召。古人說:「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誠哉斯言。李子和讓產,把悌道行真了,並能全心全意勸世化人,稱為李善人。朱允恭真能立住三剛「為老人消因果,為世界正風俗」,盡了大孝,眾稱為「朱狀元」。所以先生教他們也同樣不立業(不儲金立業)不掙錢,正是定在志界上。198、一切事沒有不是由因果上來的,事來時,要能樂哈哈地受過去,以為是當然,自然了局。若是受過而心不了,還含有怨氣,這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有逆事重來,正因為受而未了的緣故啊!按:對待因果問題,重點在一個「了」字,「了」才能「挪界」。199、人雖不在家,能把家人的道都悟明白了,全家終久能齊,這正是用志。按:心中常格物全家人的道,把家人的道悟明白了,這叫心存道理,心存道理就屬陽,陽氣足了,家人自會逐漸轉變。這正如陰暗角落的積雪,太陽不必特地去照它,但四季照常運轉,到一定時期,積雪自化。所以用志正像陽光照化積雪一樣。200、人必和天合一,才是神。神是光明的,像燈一樣,一室里掛一盞燈,無論它的光是強是弱,總能充滿全室。若再設百千萬盞燈,屋就越發亮了,但光與光之間,並不發生衝突。我因這知神在天地間,是無在無不在的,是貫滿虛空的。按:此處所說的神,是宇宙的真神,純正無邪,而非一般低級的神祗,所以才能與天合一。真神之間絕無抵觸,光明澄澈,所以無在無不在,貫滿虛空。201、有人自言他家中不肯作善。先生道:不是你家不作善,是你不作善,你化人舍錢,人家本來不明白,你偏叫人家作,這正是你不善。你在家不把你的本分作善了,你家怎能信你。按:人家不明白,他偏讓人家信,很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其實,他不知從自己的本分上入手,把自己在家中所充當的角色,當好了,讓人家佩服了,你才有化人的資格。202、真人辦假事也真,假人辦真事也假;正好像正人讀邪書也正,邪人讀正書也邪是一樣的。按:戲劇都是演員扮的,這本來是假的,然而演到精彩處,可引起觀眾的共鳴,同哭同笑。這是什麼道理呢?只因演員們真正「進入角色」,演真了,所以能引人們的真實感情。這不是把「假事」辦真了嗎!又如先生提倡「認母奉養」的「大同」之道,雖然不是親母子,但做到「不獨親其親」,結果與親母子毫無區別,這不也是「真人辦假事也真」了嗎!與此相反,有的親母子,老人到晚年卻無人奉養,這不是「假人辦真事也假了嗎!」讀書也是這樣,比如正人讀低級趣味的書,卻能從書中吸取反面教訓;與此相反,邪人讀正書,卻要從書中吸取為我所需的低級情節,或吸取損人利己的陰謀伎倆,這不是「正人讀邪書也正,邪人讀正書也邪」嗎!203、人們舍了自己的本,而去求佛道,這好像把樹砍倒,而求這樹還能枝葉茂盛是一樣的。像冬天砍倒的樹,春天也可以發芽,但終不能長大,人哪如在本上成呢?按:「本」就是你現在的本分。當下你所充當的角色,如當父親,當丈夫、當兒子、當妻子等等,以及在社會上的職業和工作,都是本當下你應乾的事和工作,都沒幹好,卻想成神成佛,這不是捨本逐末嗎!先生常講「黃瓜在黃瓜上成,茄子在茄子上成」。佛家講「人成即佛成」,即是此意。人都沒會當,妄想成佛,豈不是欺騙自己嗎!204、我在道里,道在我里,是一時也沒離開。按:用道的標準來凈化自己的靈魂,存心行事處處合於道,便是「我在道里」。到在不必特意用道來嚴以律己,便自然不違於道的時候,如孔子的「從心所欲不踰矩」,完全與道合一,就是「道在我里」了。到這種境界時,自有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的妙趣!205、人不到「自立世界」,不能成自立人,什麼時候也不能出苦。按:自立,一般的理解是在經濟和生活上獨立,不依賴他人。然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立。不論在富裕優越的條件下,或處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都能做到不動搖、無怨尤、不氣餒、不變節,這才是真正的出苦。所謂「自立世界」,是指造成自立的心態和自立的環境,則其自立品格便會更有保障。206、當進則進的是志,當退則退的是意。按:為了濟人之危難,勇往直前,即是志;當功成名就之時,不居功自傲,能激流勇退,把功勞讓給他人,即是意界。207、一草一木一物,無故的傷害它,就是失忠恕之道,就傷天地之和氣。按:古人說:「盡己之為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謂之恕」。無故傷害一草一木一物都有失忠恕之道,實際上,也正是傷了自性中的「仁」。從宏觀來講,有傷天地的太和之氣。《易》曰:「保合太和,乃利貞」。朱熹註:「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有此沖和之氣,萬物才得以繁茂生長,各得其性命以自全。」208、我學道先學損,學窮;他人都學高,學著講學問,所以都沒趕上我。按:學損、學窮,正是損去不利於學道的後天障蔽。「空出來」,才能存道。學窮是矮到底,實際正是起步高,一開始就定在志上,從「無」開始,心性中的障礙少,有利於凈化,有利於道業的成就。結果,先生遠遠超過他人,其原因的實質就在於此。209、佛以志為主,純陽,在儒曰聖人,無人無我;神以意為主,陽中有陰,為公,在儒曰賢人;人以心為主,陰中有陽,即是凡夫,是常人,為私;物以身為主,是純陰,完全為私,是物。此處的陰陽,非生理和自然界的陰陽,而是性理上的陰陽。這四種境界是鳳儀先生通過一生的實踐而徹悟的,是客觀存在,是發現,而非創造。為人類指出四條不同的去路與歸宿,是出離三界,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大道。210、我從前為救楊柏,曾學「羊角哀捨命全交」的故事,哪知羊角哀之靈真的來助我。所以我做一事學一古人,再做一事,再學一古人,事事皆學古人,奪古人的志,則我們的性中,即含有多數古人的靈光,做起事來,也就有多數古人相助呢。古人的名至今猶存的,即古人之德和靈依然存在,那是一點也不錯的。按:古人的靈猶存,即古人的信息猶存,宇宙是個巨大的「信息庫」,存在著無數的各類信息。凡是在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人物及其學說等等,其殘留信息無不潛存於這巨大的信息庫中。更有層次高者,如聖人、佛祖,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些信息可與人進行著無法統計的信息交換,從而影響著人們的生命性質。由此可知奪古人的志與古人相接是確實存在的。211、志屬水,意屬木,心屬火,身屬金。按:志與道是合一的,上善若水,水主智慧,故曰「志屬水」;木主仁德,有大愛力,能含容一切,故曰「意屬木」;火是照亮的,明達一切,是非分明,故曰「心屬火」;身是行道立功的,是受心性支配的工具,可完成一切任務和工作,故曰「身屬金」。212、三界不清,四界不定位,好像還關著門。三界清神能進來,四界清聖能進來,五行轉啦,道能進來,五倫的人也都進來啦。按:性心身三界都清了,就可與神搭茬,與神合一了,所以說神能進來。四大界分清了,處處以志為主,不用找佛,佛自然來找你,這是與聖佛合一了,所以說聖能進來。五行推轉了,倫常都圓滿了,應盡的道不虧了,所以說五倫的人也都進來了。213、四大界和三界都是立著的,五行是平推的。比如當父親的,得明白兒子道,男人得知女人(妻子)的道,天盤地盤人盤,一界一界的推,三界若都推開,自然就出佛了,達到志界就是佛。按:三界性心身,四大界志意心身,都是上下層次不同的關係,所以說是立著的。五行,在家庭來說主要調正人與人的關係,其中不外孝悌慈(包括夫婦道)三個環節,這三樣都行得圓滿,五行圓轉,便是三盤都推開了,三盤齊轉了。如此三界俱足,能以志為主,便可升華為佛界了。214、人都念己成的佛,佛反而不理他。我念未成的佛,使他成佛,才是真念佛。誰是未成的佛呢?世上人都是。我勸他盡人道,就是念他成佛呢。按:「我念未成的佛,使他成佛。」這是先生的自述,對我們常人來說,必須首先念自己的佛(自己的人道行圓滿),才能念他人成佛,即從做人開始,從性心身上下功夫,按佛的教導存心行事,把人道盡圓滿,即「人成即佛成」了,成己方能成人。215、我們人能定得住,助者固然是助你的,攪者也是助你的。但看你是否能定得住。按:是助人,還是攪人,其中的關鍵是看你能否「定得住」。能定得住,攪人的可變為反面的助力,考驗你,磨鍊你,為你增加分量,使你增長智慧。如果你定不住,攪人者不僅不是助力,反而雪上加霜,成為妖孽了。216、到意界的人,還得邁大步。像我手中無錢,就敢接辦「善德當」,這正是邁大步。按:鳳儀先生於清光緒三十四年,為了解救萬民的困境,大膽地接辦歇業的「永慶當」,更名為「善德當」(詳見王鳳儀年譜)。又如朱循天本是一介書生,沒有土地,既不懂農業生產,又不懂經濟管理,竟敢創建「道德新村」,以落實鳳儀先生的遺志,也正是「邁大步」。217、隔界如隔天。按:四大界每界之間的距離是非常大的。如身界人是破敗的,吃喝玩樂,盡量地揮霍,有多少財產,也不夠他敗散的;心界人貪得無厭,越多越好,是聚財的;意界人是講讓的,有多少財物,他都要布施給他人,志界人是無人無我的,人我一體,一切無說。身界和心界一散一聚,正是背道而馳,越走距離越大;心界和意界,也是一聚一散,心界聚財,而意界是向外「散財」(布施),把好處和功勞讓給他人,自己才感到欣慰,所以心界和意界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意界雖然是講讓的,但仍有我相,到志界就無人無我之相了,所以意界和志界之間的距離仍然是很大的。這是從每一界人的行為上看出他們的差距之大,若從心性和言語上來看,他們之間的距離就更大了。心界人所講的道理,身界人不能接受和理解,意界人所講的道理,心界人也是無法理解的(比如布施),志界人的心理,意界人也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所以先生說四大界之間相距都有「十萬八千里」,「隔界如隔天」。由此看來,欲「挪界」必須有極大的決心、堅強的毅力和功德的積累。
推薦閱讀:
※女人經典語錄,話里話外不離女人
※《最好的我們》經典語錄有哪些?
※光棍節搞笑語錄
※董卿個人語錄
※珠璣語錄(142)
TAG: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