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光明現源--------劉立千居士文集

光明現源 劉立千

一、光明是覺性菩提心的性能,屬覺性的元成智(智能),是覺性的明分,只有力用,非有實體。眾生皆有覺性,故眾生心中皆有光明。如吾人外見一切境相,內起心識活動,無不是光明的潛能作用。無奈眾生由於無明障覆而不得見。尤其對於覺性內本具之佛三身功德,更是不識不知的了。求解脫者應重視光明,因為他們可以以光明為道,通過光明而見自心本性(覺性),徹底了卻生死(輪迴),通過光明而證三身究竟成佛,所以這些都是在自心之內的,不須外求。光明在吾人心中有內明和外明之分。內明住內界,稱內五光,外明往外界放射稱外五光。光明內界,即內法界(《實相藏》66),此光明能攝持萬有種子,含藏體內,又能照顯萬法猶如明鏡。「一切均從法界出,一切還歸於法界」,「本性光明具有五光三妙色,從本以來則是自明」(《句義藏》16A)。

「覺性自然智如水晶球。於廣大本凈空明之中,有本性五光,元成內明。此內明分,即五大種,由此其光外現時則為色塵等,猶如水晶球之內光外顯」(《實相藏》85A)。塵等指五色塵,即色、聲、香、味、觸。五光即地黃、水白、火紅、風綠、空藍。五光為五大種(《句義藏》36),這是五大精微種子,非粗陋之色塵。

光明內住本位時,並無光相,只有明分之潛在現源,明分是自明而住,不變動、不緣境、不分別。《法界藏》說:「覺性本面是自明而住,自現元成報身,為不改之大平等,空明不變之本性」(《法界藏》15A)。這自明而住只起覺照和顯現之用,頗類似禪宗之靈光獨耀、孤明朗照的境界。

「自覺之體如晶球,彼之空分法身性,光明本色圓報身,現門不滅是化身,本元界中三身圓」(《實相藏》77B)。三身本具於一心之中,作為三身現源而住,並無頭面身手之相,稱為本元三身。「覺性空湛如水晶為法身,其內五光為覺性明顯分,是為報身,從水晶能外顯現,但尚未起現者,其不滅明現分則為化身」(《實相藏》77B),此即本元三身。

《大圓勝慧》中亦說:「自心寶宮秘密管中,有明點智慧種子,其體分,非空非有,其本性明分不滅,其大悲妙用分,顯現三身與智慧不二」(《大圓勝慧》l29)。

「法身本來清凈之體雖具有三身無別之現源,但無少許分有相之面手;本性光明住有五光,雖各別分明,但無能作所作和心境之相」(《句義藏》l6A)。

二、光明外現。光明內住稱為內界本光。外現之時作為現源,為大悲妙用所現之妙光,能照顯三有輪涅和宇宙萬相,此為覺性之妙用。「於身內明本元界具有大悲不滅之本色妙光,為明現法身之本智光明,作為元成受用之遊戲」(《阿旺全集》)。

此現源即外五光,實為內五光外現。初現則稱為「根元顯現」。

「覺性妙光能攝取三有輪涅諸法萬相,作為顯現之源。妙光能照顯境相者為覺性之清明分」(《法界藏》194A)。

光明為何能照顯境相?顯現境相是光明之本有性能,是作為其受用而照顯的。現是覺性妙用,法爾如是,故不可不現。

「此中一切境相三有情器皆於心中自現元成,猶如夢中之自現,任運成就。一切覺性之法,乃覺性任運而現起之遊戲,猶如晶體顯現五光。此則名為菩提心廣大本凈,本自元成,猶如虛空」(《實相藏》89A)。

「菩提心非任何所成,然能作任何之現源,猶如虛空。其妙用現法不滅,猶如清亮之無垢鏡面,能現各種戲法,所現如幻八喻」(《法界藏》114B)。

「輪迴涅檠之現出,應知皆覺性之妙用,覺性本身並無輪涅可得,應知能現之本不滅"(《實相藏》16A)。

萬有境相在何處現?即在覺性妙光上現,故覺性妙光喻之如鏡。

「大悲妙用之妙光不滅中,境相在其上明現,如鏡中照顯之影像」(《法界藏》168A)。「覺性之本性(光明)如同明鏡,內中能起現妙用影像,作為一切之現源而住,因此輪涅情器之各種顯現則不能玷污覺性,亦不能改變覺性,如同影像不能玷污鏡面和改變鏡面」(《法界藏》47B)。

「因為覺性之體,非任何所成,是普賢故,空明而通徹」(《法界藏》190B)。覺性之體可以不動,起用可以隨緣。

「覺性之本面(體)猶如明鏡,妙用如妙光,從其上面能現受用之影像,然覺性仍住法身本位不動」(《法界藏》209B)。

「覺性菩提心空明大元成,其『根元顯現』明顯出一切三有輪涅之法皆由元成之門而顯,故無美惡」(《實相藏》77A)。

「如同黃金,作佛像則莊嚴,作環釧則美麗,作唾器則污穢,然其本質仍是黃金一界」(《實相藏》79B)。

那麼覺性一體為什麼顯現凈染之顯現?這染凈所現是由無明而有迷悟的關係所造成的,其根則在「根元顯現」上。

三、「根元顯現」為覺性光明之妙用,攝持萬有之種子,稱為內界,能顯明元成之妙光。在內住時如晶球之光內隱,外出之時,現五光相。由於有元成之門隨緣顯現,故光明可現凈相,亦可現染相。無論凈相染相皆是覺性光明照顯出來的。此顯明的作用是自現不滅的。凈相即在妙光中現佛之三身三密無盡德相,染相則在光明中現三有輪迴之濁相。

同一清凈光明,何以又能現染相?現染相是由眾生的無明執著之業風鼓動光明,光明受蒙蔽而造成的。

「心性本明,由於持命五氣攪動明分,光明自現之時,因不能認識,遂照顯出妄相和內外情器以及根身依報等」(《虛幻休息》l3)。

又說:「心性本來如虛空,元成智慧似日月,本廣希有境自現,由於無明能所執,成就三界六道幻」(《虛幻休息》l3)。

這就是說光明現染相,系由俱生無明之風鼓動妙光,以及在眾生對光明生起執著而顯現出來的。眾生執著之情,在《智者喜筵》中說:「一切佛與眾生、輪迴與涅檠,其體並無有二。由此體中起現妙用元成境界時,以不認識其本面,遂與俱生無明相應,又被業風鼓動,在未悟本面之中,把本性光明(自明),誤執為我,光明所起的本有妙用(自現),誤執為他:起能(心)所(境)二執,顯現生死輪轉之相,即輪迴。然即於彼時,其體並未動搖」(《智者喜筵》)。

光明本身並無染凈,由於眾生迷悟的關係造成染凈不同境界,故說「根元顯現」為迷悟之根,亦為萬有顯現之本元。

「根元顯現」本身上雖有如是顯現能力,但是它並無迷與不迷之分。只是迷悟是從「根元顯現」而起的。

由於俱生無明業風,使妙光受蒙蔽成為妄心,妄起能所二執。又與本性光明之功用相應,遂顯現出五蘊、五大、五煩惱、五境和五根等,變現各種境界。此所顯現的內容,非光明所造,光明是照顯者,非製造者,如凈相為佛智慧之力所造,染相為眾生業力習氣所造。所造即是隨緣之用,緣起和合則有生,緣散則滅,故所現均如幻,佛為智慧幻,眾生為業幻,僅此差別而已(《虛幻休息》l5;《法界藏》283B)。然所現皆如幻,因為是因緣生法,無自性,無實體,如同睡眠中出現各種夢境,除睡眠外並無其他,「故一切顯現皆是無而明現之空色」 (《實相藏》14A)。所以凡有所現,不要貪戀執著。無論何種顯現,現的功能是自現,明現不滅。若知自心自明、自現不滅的道理,加上所現皆如幻化,則對所現不起執著,迷相即歸消失。光明融入晶體,如雲融入太空,所有三有輪涅亦皆融入於本空、本凈之地,於元成境中而得解脫。

「如雲融入所生處,晶光亦隱於晶體,『根元顯現』顯明輪涅,住於本凈本元體,元成無始界中轉,此乃諸法大決定,戲論分別則歸於空」(《實相藏》)。

或者不作收攝想,只了知顯現為本體功能,無論何現均作為受用莊嚴和遊戲想,若不現時則將光明收歸本凈之大空。

總之,求解脫者既要了解心的空分——本凈,又要見到心的明分——元成,心體雖空,但有光明能顯明萬有,若不悟此,它即成為無盡流轉變化現象界的根子,若能徹底了悟它,它就成為脫離纏縛而得解脫的根子,或可把顯現轉為覺性妙用和遊戲,於光明中求得解脫。

又境相為妙光所現,但現出來與現過去仍有差別。「於大悲妙用妙光不滅之上,有境相來現,如鏡中顯現影像一般,又向外現出時如紅日放射毫光一般,此二有大差別"(《法界藏》168A)。

關於光明的顯現,大圓滿法中,又有以光明為道的觀法,可以見到自心妙用的法性現量境界,起現報化二身,此即為「妥嘎」教授。新派修報化身是以修風、脈、明點,由業氣化為光明細身成報化身,此屬有功用法門。寧瑪派認為光明為自身本具,光明中有三身種子,不須特別去修,只除去光明顯現的障礙,則可自顯三身,換言之,只觀光明即可現證三身,這是最高的微妙法門。

說光明是本具,因為出現光明之脈道明點,在父母生我身時則已生成。有人說光明屬勝義,世俗肉眼如何能見勝義?這是不知人身中有秘密竅穴之故。此應有師指點,方能體認。


推薦閱讀:

菩薩戒本宗要雜文集(大正藏2352部)
國學寶典《文集類:曹子建集》
蘇轍文集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 王雷泉 编
印順法師文集 凈土新論

TAG: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