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死
作者:湘潭淵淵
為什麼趙高一死秦國跟著滅了!
為什麼十常侍一死漢朝滅了!
為什麼李蓮英一死清朝滅了!
今天說說魏忠賢死------大明亡
崇禎在北京即將攻破危難之時,大起百官不起,城門都被闖軍堵住。四處求援官員卻緊閉大門不納。此時崇禎內心肯定十分崩潰且憤怒不已。後來於煤山自縊前,就一太監死隨,言下「滿朝文武皆可殺」及「忠賢若在,事不至此」之類的遺言。
話說崇禎帝滅掉魏忠賢這個無鳥人後,覺得自己很牛逼,也深知帝國病入膏肓,於是起用大批賢能之人,希望改變明朝滅亡的命運。但崇禎帝太過急切,就跟我們大躍進時候的心情一樣,但事與願違,越急切國家沒得救,於是他就殺人,殺了一批又一批,奸臣,殺;忠臣,殺;大臣進諫說出逆耳忠言,殺。反正看不順眼的都殺,於是本來有希望的朝政沉淪在大臣們的沉默中,這個國家是徹底沒救了。
明朝東林黨就會叫,皇帝什麼事情都辦不了
皇帝失去了魏忠賢這把利刀,更辦不成事情
李自成兵圍北京的時候,皇帝問朝臣借錢,一個個摳門要命。
如果魏忠賢在,這些垃圾還敢不出錢么
李自成一進來,就收颳了他們7000萬
魏忠賢死------大明亡
從天啟二年直至天啟七年,魏忠賢將東林黨眾幾乎全部排擠出朝廷,平心而論,魏忠賢為鞏固個人權勢,未免有黨同伐異、殘忍歹毒的罪惡一面,但從他曾經力排眾議、大膽起用遼陽戰敗後遭受讒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斷罷免寧錦一戰中畏縮不出的袁崇煥,拋開私怨、違心推薦趙南星、孫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還是心繫國家、講求原則的。魏忠賢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遼東局勢平穩,這層能力、這種魄力、這份功績,還是應該被認同和肯定的。
亂作為比不作為更可怕,有人一直認為明實亡於萬曆,而我個人認為明朝的滅亡其實是崇禎自己一手造成了,萬曆二十年沒上朝還能取得三大征的勝利,而崇禎一步一步將明王朝推向深淵。
而真正到實際問題上來,全部都變了樣。真正的政治問題需要一定特殊手段,而這些特殊手段的施壓者只有魏忠賢等願意去做,這最後卻成了為其組織的罪名。
然而,魏忠賢卻被殺了。政治平衡被完全打破,以前為真正政治問題的解決做臟活累活的魏公公死了。留下一群只會叫的鴨子-----東林黨。東林黨空談誤國,這個空談就是總想一些不切合實際的事情,和遠大崇高的聖人思想,而真正到實際問題上來,全部都變了樣。朱由檢登基之初,要魏忠賢死,他同樣也沒有反抗。說明皇權是仍然牢牢掌握在皇上手中,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魏忠賢對皇上的忠誠,對於皇權的維護。
明熹宗臨死前曾專門叮囑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後時刻對魏忠賢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固然摻雜著個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認識到了魏忠賢在處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決,尤其是在維護大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的關鍵問題上,在事關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場上,所表現出來的深明大義和遠見卓識。
崇禎十七年,崇禎在大勢已去、大廈將傾的絕望中,太監曹化淳說的那句「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的話之後,終於領會到了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深意所在。國難當頭,非常時期,個人恩怨和個人私慾是不是應該暫時放一放呢?
畢竟,國祚永存,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時,也讓無力回天的崇禎在精神上徹底崩潰。
收葬魏忠賢遺骸,既是對魏忠賢價值和功績的重新肯定,也是對自己的執政生涯的全盤否定。
魏忠賢死------大明亡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作者湘潭淵淵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明朝為什麼會出現:除魏忠賢易 去李自成難
※東林黨爭?魏忠賢亂政?其實這才是大明滅亡的真正原因,警醒後人
※魏忠賢到底該不該殺,「忠賢若在,不至於此」崇禎真的理解了嗎
※魏忠賢才是明朝後期最大的功臣,如果他不倒,明朝能多活幾十年!
※他18歲登基,誅殺魏忠賢,重用盧象升,34歲自縊煤山-今日頭條
TAG:魏忠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