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man宇宙網路: 2005年互聯網群雄四起

2005年互聯網群雄四起
互聯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創業激情,有經濟泡沫,更有一批批無畏的精英、闊佬和草根向前衝鋒。失敗在WWW傳遞間濃縮成瞬間,成功卻在Internet光榮榜上榮載千秋,所以當第二波浪潮襲來時,又一批精英、闊佬和草根沖在了互聯網的浪尖。 2005年對中國互聯網而言是全面回暖的一年。Google的網路神話讓國內搜索引擎廠商百度看到了成功的一縷曙光;Yahoo對於電子商務的曖昧讓阿里巴巴抓住了聯姻的絕妙契機;騰訊七周年終於萌生了QQ2005一通江湖的雄心;博客中國、天涯論壇、碰碰網等紛紛獲得數千萬美元風險投資,搜索、電子商務、即時通訊、WAP增值、Web2.0等領域個個炙手可熱,互聯網公司個個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三台戲:搶人、上市、聯姻 毋庸置疑,2005年是中國互聯網搜索的元年。經歷了三年多的「互聯網冬天」,搜索吹來了第一縷春風。風險投資開始回歸,互聯網精英開始創業,搜索廠商準備著海外IPO上市,門戶也開始搶奪搜索的「乳酪」,於是出現了「三戲同演」的壯觀景象。 4月Google悄悄進駐上海,並在中國搜索市場推廣桌面搜索和地圖搜索。正當人們猜測微軟MSN也可能侵入中國搜索市場之際,Google卻傳出了驚人的消息。7月19日,Google正式宣布將在中國建立產品工程研究院,並聘請原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博士擔任Google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總裁,負責公司在中國的發展。7月20日,微軟立即向美國華盛頓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Google和李開復違反了競業禁止協議(non-competition promise),以阻止李開復加入Google和開展中國區的工作。經過一系列的「口水戰」和「法律戰」,微軟贏了,李開復沒有去Google從事搜索引擎技術研發;Google也贏了,李開復授權到中國招人籌建Google分公司。微軟和Google的「搶人」戲上演之時,百度也積極為自己的海外「上市」拉票。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股票在當天從27美元的發行價飆升到了122.54美元,漲幅高達354%。據說,這是自1999年以來,納斯達克最有力的一次當日暴漲,百度在這一天的市值逼近40億美元,刷新了目前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IPO融資的記錄。李彥宏一夜塑造了7個億萬富翁、上百個千萬富翁,就連百度前台接線小姐都身價百萬。但在「百度神話」的後三天,「中國概念股」百度一波三折,股價又跌到了70美元,百度股民個個「心有餘悸」。 貌不驚人的阿里巴巴馬雲最後出場,但手筆之大絲毫不遜於「二李」。8月11日,馬雲宣布以阿里巴巴網站40%的股權從雅虎酋長楊致遠的手中置換到10億美元現金和雅虎中國。在此次交易中,雅虎中國旗下的搜索業務,包括一搜、原3721的地址欄搜索、雅虎頁面搜索全部轉手給了馬雲。馬雲當天高調宣布,未來將打造中國最強大的搜索平台,甚至在全球範圍內超過Google。但在8月17日,雅虎向美國SEC提交阿里巴巴併購案文件中透露,其實馬雲吹了牛皮,真正到手的只是2.5億美元。

兩條路:門戶搜索和搜索門戶 放眼成熟的美國互聯網市場,Google、雅虎、MSN三大廠商控制著超過八成的搜索市場,而這三個廠商中只有Google是唯一一家真正的搜索門戶,雅虎是門戶搜索,MSN也算準門戶搜索。在2004年以前,國內互聯網市場格局十分清晰,但現在圈子大了、公司多了、事情也就複雜了。 以前,國內三大門戶的搜索引擎都是採用跟專業搜索技術提供商合作的方式,2000年最早是百度,2002年後換成中搜,還有Google。直到2004年搜狐推出自主研發的搜索引擎 「搜狗」,才打破門戶搜索無自主技術的尷尬。今年6月30日,新浪也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新搜索引擎「愛問」。至此,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了門戶搜索和搜索門戶兩條道路。 究竟是採取合作的方式好還是追求自身研發好?這個問題引發了2005年互聯網市場的前所未有的爭論。搜狐和新浪都高調推出了新搜索引擎,就目前來看對其改變市場地位和收入水平幫助甚微。網易跟Google合作以來,憑藉一系列自身開發的新產品也大大拉進了跟搜狐、新浪這兩家門戶搜索先行者的距離。可見這個問題是由每個企業自身的定位和規劃決定的,不管怎麼選擇都不存在對或錯。 但是搜索引擎市場的乳酪又大又甜,即使存在「門戶情結」也不忍放棄搜索,典型代表就是新浪和搜狐。網易雖然靠遊戲已經可以吃飽,但也在悄悄研發自己的搜索引擎。另一類就是搜索背景,進軍門戶,譬如中搜、琦虎和ChinaBBS等。進入中搜任何一個搜索版面,各種頻道樣樣俱全;進入琦虎和ChinaBBS的首頁,布局與新浪一模一樣。 10月9日,百度正式宣布與中國工商銀行達成電子商務戰略聯盟,開展一系列電子商務合作。分析人士指出:「搜索門戶極高的流量和單一的商業模式,可能出現一種新的可能——多元化。單一的商業模式已經束縛了搜索巨頭的成長,因此拓展其他業務領域、尋找新的增長空間,最終導致了『搜索異化』。」 搜索引擎要擺脫收入過於單一的發展模式,就必然要進行多元化。但搜索引擎的天職就是要以更快的速度、搜出更多更好的信息,這是它的終極目的。如果要進行多元化,搜索引擎就很容易改變它的終極目的,改變它的性質,甚至淪為其他網路業務的一種工具。當馬雲提出「Google+eBay 模式」的那一刻,雅虎中國的命運就是如此。 過去的一年,Google已經滲透到通訊、電子商務、軟體、門戶網站等多個業務領域。「或許有一天,人們將因為使用Google talk而知道Google原來也是一個搜索引擎。Google因此可能成為多個領域、多種用途的工具。」這可能是一種杞人憂天。

一部法:電子商務保駕護航 近幾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之迅猛,肯定讓大多數網民眼花繚亂,淘寶、易趣、噹噹、卓越、一拍等等層出不窮。但電子商務要突破網路經濟的瓶頸,其一要可供選購的商品非常豐富,其二要購買的手續非常簡單。目前來看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都基本滿足了第一條,但是,網路安全和信用問題仍舊困擾著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 2005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正式實施,電子簽名將與傳統的手寫簽名和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這對於我國的電子商務絕對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阿里巴巴馬雲評述說:「2005年是中國電子商務的安全支付年。不解決安全支付的問題,就不會有真正的電子商務可言。而安全支付的問題一旦解決,電子商務將讓阿里巴巴和淘寶網商踏踏實實的賺到錢。」 但是,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市場競爭對手齊刷刷跳出來了。9月初,噹噹網突然宣布即將在年內進入C2C市場,並計劃投資5000萬美元。悶聲不響的噹噹網出其不意高調進入C2C,並提前公布「2006年終身免費」,跟易趣、淘寶玩起了陣地戰。隨後,擁有眾多即時通訊客戶的騰訊公司也啟動了籌劃已久的C2C平台拍拍網。 繼2004年73.7%的高速增長之後,2005年電子商務逐漸步入穩定增長期,市場規模達到6800億元人民幣,同比2004年增長了41.7%。目前中國電子商務細分市場表現可謂各有千秋,B2B、C2C、B2C火爆程度不同,但有一點為三者基本一致:市場競爭重新開始,跑馬圈地、爭取最大限度的用戶資源是企業未來發展乃至盈利的根本。 慧聰網與買賣網奮力在運營方式和渠道上創新,積極進入由阿里巴巴一手遮天的B2B市場;淘寶網、噹噹網、拍拍網大肆宣揚免費策略;eBay易趣的收費越來越低,不惜斥巨資在C2C市場上跑馬圈地;噹噹、卓越在B2C市場的價格競爭愈演愈烈,都試圖將對手排斥出局……種種現象表明,投資者和企業所看重的不僅是眼前的利潤,更是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巨大的潛力,因此他們才不惜重金,在市場培育和用戶競爭上下工夫。 經過這兩年的激烈競爭和收購兼并,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競爭格局暫時穩定,但模式融合的大幕已經拉開。eBay同環球資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藉此進入中國B2B市場開始B2X2C電子商務運作,噹噹利用資源優勢開展C2C業務都是電子商務模式融合的前兆;阿里巴巴早在2003年就開始了C2C運作,B2B平台和C2C網站的融合將給兩個平台上的商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雖然明年電子商務的三種模式將繼續存在,但其相互融合則是大勢所趨。

通不通?即時通訊標準之爭 近兩年,國內IT企業、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入到即時通訊軟體的開發行列來,目前國內市場除了騰訊QQ一家獨大,還有新浪UC、搜狐搜Q、網易POPO、盛大圈圈、淘寶旺旺等近40種即時通訊工具,但是它們之間不能互相溝通。 面對國際巨頭微軟MSN、雅虎通、Skype等打著「互聯互通」的旗號進軍中國市場,2005年10月27日,騰訊公司一改以往低調傳統,在北京隆重發布QQ新版本——QQ2005。這是騰訊公司七年來首次為QQ新品發布舉行發布會。會上,騰訊公司不僅發布了在多個方面有所突破的新產品,其總裁兼CEO馬化騰還高調宣稱,要成為即時通訊產業標準的「領舞者」。 在騰訊公司看來,從1996年以色列人發明即時通訊工具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缺乏行業的通用標準。而隨著用戶需求特徵的日益明顯、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即時通訊市場需要一個產業標準來牽引。 「標準要靠產品說話,產品受到用戶認可並且能夠引領整個產業的趨勢,它客觀上就已經成為標準。」馬化騰當天的發言用意很明顯,就是用騰訊QQ產品自立中國即時通訊自主知識標準,打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民族牌」,婉拒微軟和雅虎「互聯互通」的橄欖枝。 據馬化騰分析,未來的即時通訊產業的走向將呈現出6大趨勢:「首先,在應用上將更加豐富;其次,即時通訊將更加匯聚人氣,體現出社區化和互動性;第三,即時通訊還將更加突顯個人信息處理功能;第四,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將更加強調與無線互聯網資源的整合;第五就是安全性和穩定性;第六是與本地化應用的融合。」 在騰訊QQ準備一統江湖之際,新浪UC、搜狐搜Q、淘寶旺旺、貿易通等,均有意加入「軟虎」合作陣營。微軟等新聞發言人高調宣稱,即時通訊全面開放是大勢所趨,符合市場競爭規律,封閉市場不符合網民的需求。 顯然這種市場「逼宮」很具威懾力。如果騰訊QQ接受互聯互通,佔國內八成市場的QQ用戶群資源將無條件共享,騰訊公司一年近10億的純利潤將付之東流;如果騰訊QQ拒絕加入,一旦中國其他近40家即時通訊廠商全面互聯互通,馬化騰將背負阻礙中國億萬網民在即時通訊上互聯互通的罵名。 就在標準之爭難分難解之際,雅虎通正式推出了VoIP功能,微軟則在悄悄測試著MSN Messenger8.0,並在12月份聯手中國聯通把MSN延伸到了收集終端;Skype被eBay收購之後也加大了和TOM的合作,積極進軍中國市場,一場無硝煙的通訊之戰一觸即發。

博客:他人栽樹新浪摘果 2005年下半年,新浪、搜狐以及改版後的博客網分別推出中文博客大賽,一時間互聯網世界湧現了成千上萬的博客。短短2個月時間,100萬網民入住新浪博客,徐靜蕾等「名人博客」更是創造了每日200萬次訪問量的奇蹟,「精英」與「草根」居然通過博客這個平台第一次親密接觸。 其實如果從1997年12月Jorn Barger第一次提出Weblogs(網路日誌)概念算起,博客在全球互聯網屆已經走過了八個春秋;如果從2002年方興東嫁接引進博客算起,博客在中國落戶也已有三四個冬季。雖然2003年「木子美」和「竹影青瞳」等曾以其大膽出格的網路行為,給博客贏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點擊率,但博客本身一直遊離於互聯網世界的邊緣。2003年方興東率先推出了「第一屆全球中文博客大賽」,但大浪未起,漣漪散去。 今年9月,隨著新浪依託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大規模宣傳,互聯網「精英」和「草根」大談Web2.0應用,新浪博客大賽瞬間席捲了整個中國互聯網。余華、劉震雲、徐靜蕾、余秋雨、韓寒、吳小莉、潘石屹、張海迪等名人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名人博客。 博客大賽成功之際,分析人士不禁質疑:新浪博客頻道名人薈萃,倒是給了某些名人炫耀個人經歷,點閱歌迷影迷「粉絲」的擂台。一場「博客到底是精英的還是草根的?」大辯論突然爆發。新浪網總編輯陳彤解釋說:「博客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真正實現了平等互動,是每一位網友的自由王國。新浪舉辦博客大賽的目的就是要推廣博客文化、弘揚博客精神,推動博客的未來發展走向主流化。每一個熱愛寫作,熱愛生活,熱愛Blog的人,都能夠輕鬆體驗到Blog的快樂。」 博客中國第一個引進博客並搖旗吶喊,第一個舉辦中文博客大賽,到了2005年卻讓新浪摘了果實,這也證實了世人皆知的真理——「互聯網只有第一」。雖然目前為止Blog還沒有直接的商業模式,但相比較RSS、Wiki、BBS、Podcasting、SNS等今年曾經炒作的概念,博客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博客帶來了流量,博客籠絡了人氣,門戶巨頭巧手一轉,居然轉化成了盈利,而其他互聯網互動體驗還仍在摸索。

推薦閱讀:

2005—2009年世界GDP前20強  
個11(2005) 喜上眉梢

TAG:互聯網 | 宇宙 | 聯網 | 2005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