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的寫作技巧

文/玉衡

楹聯的基本常識

我國最早的一副楹聯,通常認為是五代學士辛寅遜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最初這副楹聯是題桃符板於寢門的,到了宋朝,才開始題於楹柱。由於漢字的單音節特點,我國文字很早就形成了獨特的對偶形式,《詩經》中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秦漢瓦當的「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等,都是對偶文,雖然還沒有形成嚴格的對聯形式,但已經具備對聯的雛形了。

楹聯的特徵,是上下聯相對,這包括三層意思:一是字數相同,二是內容相稱,三是平仄相反。字數相同,不僅僅指上下聯的字數相同,還指兩句相對應的詞的字數相同,比如曹植的「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這一聯上下句都是五個字,字數相同,「名都」對「京洛」,「多」對「出」,「妖女」對「少年」,相同性質的詞也都是字數相同。內容相稱,就是所對應的詞的意思要有聯繫,同時為著一個主題服務。平仄相反,就是所對應的詞的平仄,正好相反,才是好對子。

楹聯的種類

楹聯最初只有五字對和七子對,由於這種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深受喜愛,也因為賦體文學的發展和強勢影響,對聯逐漸又出現三字對,四字對,六字對,等等,甚至出現長對,昆明大觀園樓古今第一長聯180字,比較震撼。但長聯的特點還是把長句分成若干個短聯,所以掌握好短聯是關鍵。

此外就內容分類,楹聯又分為春聯,喜聯,壽聯,節日聯,門聯,職業聯,名勝聯,堂聯,書畫聯,寺廟聯,慶賀聯,學術聯,題贈聯等等。

就藝術形式劃分,可分為集句聯,疊字聯,頂針聯等等。

楹聯常用專業術語

上聯:指楹聯的前半部分,仄聲收尾。懸掛於楹柱的右面。

下聯:指楹聯的後半部分,平聲收尾。懸掛於楹柱的左面。

出句:也稱「出對」,指先出來而讓人續對的句子,出句可以是上聯,也可以是下聯。如果出的是下聯,就要對出上聯,反之亦然。

對句:也稱「對對」,意思參見「出句」。

全聯:指一副完整的對聯,包含上下聯。

副:對楹聯的稱呼,不稱「一幅」,而稱「一副」,有上下聯才叫「一副」。

言:指每一句的字數,三字就是三言聯,五字就是五言聯,七字就是七言聯。

聯腳:上下聯的尾字,就是聯腳。

句腳:長聯中,每一句的尾字,稱為句腳。

楹聯的寫作

初學楹聯,要先學工對,先解決平仄問題。

首先,要有一定的音韻知識。無論是學寫詩詞還是楹聯,先要確立一個音韻系統,因為古音系統和今音系統的四聲分類是不同的。

聲調,是漢語的主要特點,正因為漢字有聲調,才能構成這千變萬化的音聲系統,當然難點也就在這裡。今音系統,分四聲,「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其中,一聲二聲,為平聲。三聲四聲,為仄聲,這是使用今聲系統所要掌握的漢字平仄規則。

如果要使用古音系統,就要掌握古音韻,古音韻也分四聲,「平、上、去、入」,其中「平」又分「陰平」和「陽平」,基本上相當於普通話的一聲二聲。古音韻中的「平」就是平聲,「上去入」在古音系統都是「仄聲」。掌握好哪些字是平聲,哪些字是仄聲,就可以寫對聯了。

今音系統,只要普通話發音準確,基本上都沒有問題。如果想使用古音系統,那就要好好在《平水韻》上下一番功夫,尤其是入聲字,比如蝴蝶的「蝶」,家屋的「屋」,在普通話中分別是二聲和一聲,屬於平聲字,但在古音系統中,都是入聲字,入聲字是屬於「仄」。這些都是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當代對聯撰寫,這兩個音韻系統都是可以用的,但不能混用,要麼用古音系統,要麼用今音系統,否則就容易被指責出律,出律就是平仄不對應,就是不工。平時自己對對也就算了,一旦參加楹聯展之類的大賽,評委們對聯語的平仄會格外嚴格,一旦出律,字寫的再好也是枉然了。所以,一定要具備一定的音聲音韻知識,為自己的楹聯撰寫服務。

掌握了字聲的平仄,就可以開始撰寫對聯了。首先是出句的問題。

如果是自己撰寫的對聯,我們首先想的就是出句,以七言句為例。七言句一共七個字,那麼哪個字用平聲,哪個字用仄聲,就大有講究了。作對聯為什麼要講究平仄?就是要講究音韻美,要平仄交替著出現才夠美感,才有韻律。因為漢字是單音節,一般的重音都會放在第二個字上,因此重要的音節會依次出現在二、四、六這個位置,如果這個位置的字平仄交替著使用,那麼這個句子就會具有音樂美。比如「歡天喜地」,第二個字「天」是平,第四個字「地」是仄,讀起來非常舒服。如果換一種說法「歡喜天地」,「喜」是仄,「地」也是仄,讀起來就很不爽。再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偶數位置的字分別是「個、鸝、翠」,這三個字就分別是「仄、平、仄」,讀起來就很響亮。(鸝是二聲哦^_^)

所以,我們在出句的時候,要著重考慮偶數位置的字,並且平仄交替著出現,就完美了。然後對句的偶數位置的字,和出句正好相反就可以了。這些地方完成了,句尾就不是問題了,句尾只需要注意,上聯是仄尾,下聯是平尾,就可以了。

完成了平仄的對仗,之後再來考慮詞性的對仗。這個雖然有些難度,但也是對聯的基本功,不容忽視。

在詞性的分類上,古人和我們現在有些不同,古代只分「虛實」,現在我們分類更詳細了,分「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副詞,代詞,顏色詞,方位詞,虛詞」等等。作聯語時,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這才是工對。名詞和動詞是不能對應的,但如果遇到沒辦法的時候,動詞和形容詞倒是可以對應,這個是可以被允許的。

除了詞性的對應外,詞的結構、節奏點、字數,包括長聯的句數,都要一一對應,才能稱得上工對。

寬對是相對於工對而言的。寬對和工對,也並無明顯界限,有時候為了情感和思想的表達,尤其涉及到專有名詞的時候,形式為內容服務的時候,個別字會有出律的情況,如果意思和意境極好,也可以姑且存之。

此外還有流水對,杜甫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都是流水對,上下句合起來才能說出一個完整的意思,單句是不成立的,這種流水對相當高級,沒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技巧,不容易得來。

還有借對。如杜甫的「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二字,八尺為尋,倍尋為常。此處的「尋常」,既為平常之意,又借來數詞以對後面的「七十」,十分巧妙高級,也是非常人所能及的。

掌握了這些基本點之後,就是提煉主題和思想,表達情感和營造意境。這個直接關乎創作風格,其實還是對作者自身的文化要求,多閱讀古詩詞、古楹聯。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名聯鑒賞辭典》,對古代優秀對聯進行賞析,對初學者撰寫對聯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除此之外,古人為我們提供了好多聲律啟蒙讀物,如《笠翁對韻》《聲律啟蒙》,《訓蒙駢句》等等,都是很好的偶對啟蒙讀物,大家要想寫好對聯,多讀這些書是大有好處的,裡面的字句對應,有些甚至可以直接鑲嵌進去,省了好多力氣。


推薦閱讀:

網路小說興起的原因?
《清潔工》之一
堅持寫作,對普通人成長的意義何在?
那些很酷很酷的錯誤
55 差、爛?不,請說「我不喜歡,不適合我」

TAG:寫作 | 寫作技巧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