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阿Q正傳(魯迅)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練,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最重要的傑作。它是魯迅筆下最長的一篇(中篇)小說,發表於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署名是巴人。原載於《晨報副刊》,後收入《吶喊》。v《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未庄為歷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動為線索,以批判阿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為重點來組織材料。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作者從中國的現實社會出發,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以「雜取種種人」的手法,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這樣,就使阿Q這個形象,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v小說還著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設計了未庄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為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阿Q正傳》又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更是中國近現代社會變革的一個縮影。v《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後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v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內憂外患,政治腐敗,民眾愚昧,中華民族面臨著滅亡的危險。以孫中山為首的少數有志之士,披荊斬棘,浴血奮戰,試圖挽救危亡的中國,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結束了,中國似乎出現了希望的曙光。v但是,由於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資產階級沒有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一起參加革命,壯大革命隊伍,反而對要求革命的農民採取排斥和壓制的態度;他們也沒有徹底打擊和鎮壓封建勢力,反而採取了妥協、寬容和姑息的態度,所以革命遭到了失敗。當時,在「咸與維新」的幌子下,封建軍閥和官吏個個狡詐善變,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紛紛鑽進革命陣營,一旦得勢,便回頭來屠殺革命黨,在這種形式下,帝國主義得以與封建勢力相勾結,一起向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反撲,辛亥革命便失敗了。v但是,由於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資產階級沒有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一起參加革命,壯大革命隊伍,反而對要求革命的農民採取排斥和壓制的態度;他們也沒有徹底打擊和鎮壓封建勢力,反而採取了妥協、寬容和姑息的
推薦閱讀:

《百年孤獨》為什麼讓加西亞·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魯迅經典名言
李敖:雜評魯迅和他的孫子
魯迅說她是舊事物 如今看來她活得最高級

TAG: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