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因素促使宋高宗下了殺掉岳飛的決心
岳飛是南宋初年最傑出的抗金將領,在張俊、韓世忠、楊沂中、劉光世、岳飛五支抗金大軍中,岳家軍軍力最強,紀律最嚴明,戰功最顯赫,是南宋王朝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岳飛本人因戰功卓著加官至太尉、少保,官至正一品,在武將中軍階最高,位居三公之列,兵權之重,天下無雙。由此可見宋高宗是十分器重岳飛的,那為何後來宋高宗又要殺掉岳飛,自毀長城呢?
宋朝一直實行的是由文官指揮武官的政策,而且軍隊的規模都有明確的限制。岳飛的官位之高已經超過了當時樞密院的最高官級,所以兩者間的關係很微妙。而岳家軍剛成立是僅有一萬人,後來不斷發展到了十萬人,大宋規定岳家軍最多設立三十個將軍,而岳家軍的將軍數為84個,這深深引起了朝廷的恐慌。
由於岳家軍的規模擴大,轄地也與日俱增,內部的行政、財物人員都需要單獨配置,大批讀書人來到岳家軍,他們為軍隊書寫文書、布告、奏章,甚至參與政治謀劃和軍事行動。這些都被朝廷內的一些文官身為忌憚,由於岳飛在軍隊內威望極高,有次趙高宗想將王德、酈瓊的兩支軍隊給岳飛掌管,而張俊卻想另作安排,兩人為此起了衝突,岳飛當即要辭去兵權,他手下的將領也紛紛要求辭去兵權,這件事對朝廷震動很大。
紹興十年,岳飛北伐連戰連捷,他本打算一舉收復中原卻被宋高宗12道軍牌召回,第二年,金兵入侵江淮,宋高宗命令岳飛前去江州救援,岳飛卻不肯發兵,想要趁金軍後方空虛,直搗中原。宋高宗連下17道文書,岳飛不得已發兵救援,朝廷上下對岳飛的抗旨行為議論紛紛。
宋朝的以文抑武的政策是想把軍隊當成一種作戰機器,直接服從命令即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而特立獨行的岳家軍顯然背離了宋朝的制度,所以不能被朝廷所容忍,紹興和議簽訂後,秦檜在宋高宗的默許下對岳飛下了毒手,一代名將慘死於風波亭。
推薦閱讀:
※是誰在岳飛脊背上刺「盡忠報國」?
※【海峽之鷹】杭州謁民族英雄岳飛墓廟
※岳飛行草《大江流》
※岳飛之子岳霖留下的廣西傳奇
※岳母刺字的故事是如何來的,岳飛背上真的有精忠報國四個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