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南懷瑾大師論道(上)

與南懷瑾大師論道(上) 2016-08-02 08:51閱讀: 與南懷瑾大師論道(上)法性海一、辯論的理由(一)為佛法正本清源當前佛教界對金剛經的講解,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尤其是一些講經者,不特望文解義,隨意發揮,而且錯解經義,於聖教不利,於眾生有害。很多觀點經不起推敲,種種臆測離題萬里,既不符合經論旨趣,也難以契合佛陀本懷。當今邪說盛行的種種亂象,令諸志求解脫之士,痛心疾首,亟待正本清源,彰顯解脫正道。而解脫須依靠智慧,智慧須依靠聞思,因為先有聞所生慧,然後才有思所生慧,進而才有修所生慧。是故,聽聞至關重要。要聽聞,就要依止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因為善知識有來自清凈教法的傳承,所講所說皆依聖言量,皆依靠正理之量。如果依於惡知識,就如一盲引眾盲,一起落火坑,原本想解脫,實則離解脫道越來越遠。故此,我們應依於師長之清凈傳承,樹正見之法幢,摧邪惡之謬論,而為佛教正本清源,此是發起這次辯論的理由之一。(二)為倡導辯論學風開先河辯論是指彼此依理說明自己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取得共識。辯論學風,即辯論式的學習風氣,它盛行於藏地。這也正是我們極力倡導的學習方式,因為藏式辯經有諸多優點:其一,可令所學知識更加紮實。總括經論的學習方式,有輸灌式學習,有破立式學習。輸灌如填鴨,被動而機械;破立即辯論,主動而靈活。我們漢地佛教多是輸灌式學習,很少有思維空間,而藏傳佛教則尤其注重辯論式學習。方法不同,優劣立判,因為兩者的學習效果是迥異的。事實證明,經過系統的辯經式學習的人,其所學的知識,要比自學者紮實得多。他們不但知識廣博,理解深入,而且長於思辨,擅於辯論,能將所學融通運用,此是自學者所不能及的。而且對於一個問題,可以辯論幾個月甚至數年。這種辯論學風,數百年來一直如此。其二,可令思路更加開闊。同樣是《現觀莊嚴論》,藏地各寺所用版本不一,因而對同一問題各有表述,這種教材的多樣性,也已存續了幾百年。反觀我們自己,以為只學一種共許為正確的版本就可以,不必要各自執持不同的版本。這種想法局限性大,容易令思想禁錮。由於教材版本不一,同一主題可從多個角度來討論,以多種理由來安立,儘管所給的結論截然不同,但是,只要理由充分,皆可承許。就如花有五彩,斑斕絢麗,而不至於單調乏味。其三,腦力激蕩。積極進行辯論,我個人的體驗叫腦力激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盪。因為未經辯論的觀點,並非十分堅固,只是自認為正確。通過辯論,可從多角度契入問題,有助於掃除思維盲點,因此思路會更加開放,心量也會更加寬廣,能接納包容不同的觀點。其四,破除我執效果顯著。積極進行辯論,可以訓練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而言,老師被學生辯倒,會覺得沒面子,而辯經中不存在這個問題。學生把老師辯倒了,老師是高興的,因為老師認為教了個好學生,只會引以為榮,而不會有絲毫懊惱,這就是多年辯論訓練的結果。我們目前就做不到,兩三句辯論之後就面紅耳赤,甚至惱羞成怒——金剛經里說的「我執相」就出來了。在辯論學習中,「我執相」被打磨得很薄很淡,這本身也是一種修行功夫。圓悟禪師語錄中說:「大凡為善知識,應當慈悲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自處。彼以惡聲色來加我,非理相干,訕謗毀辱,但退步自照,於己無嫌。一切勿與較量,亦不嗔恨,只與直下坐斷。如初不聞見,久之魔孽自消耳。若與之較,即惡聲相反,豈有了期。又不表顯自己力量,與常流何以異,切在力行之,自然無思不服。且夫見性之人,聞人毀謗,如飲甘露,心自清涼,不生煩惱,則能成就定慧之力,不被六盜竊家寶,功德法財。遂從此增長也。」如此說來,辯經確有很多好處。縱觀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也是為證。比如春期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學術風氣,造就了中華思想學術上的空前繁榮。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和教育家蘇格拉底,他以獨特的辯論方式,引導人們產生正確的思想,也將自己的理論體系推到了頂峰,以致後來西方無有人能超越。既然辯論如此殊勝,所以我們就夢想,以後能有個辯經場,令儒釋道等各宗各派,以及每一宗派的內部門派,相互之間皆可立宗辯論。同修之間可以辯論,內外道之間也可以進行辯論。金剛經的不同講解版本之間,就可以通過辯論來抉擇錯對,從而促進我們更好地學習。比如立宗:眾生都希求快樂、厭背痛苦嗎?如果是,藉此推而廣之,那麼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就可推理而得。趨樂避苦,此是補特伽羅我執使然,而不論信仰如何。因為動物也有補特伽羅我執,也是追求快樂的,也是愛生惡死的。既然如此,我們為何去殘害它們,把我們的快樂建立在它們的痛苦之上呢?再進而加以比較:儒家的「惻隱之心」,佛家的「自他相換」,老子的「以萬物為芻狗」,耶穌的「大愛」等,相互之間頗具互通性。從而使人認識到:各個教派皆是導人向善,只是在哲學見解方面有一些差異。假如有了辯經場,就能帶來三重利益:一是共贏格局:眾生既可以根據自己的根基愛好,選擇合宜的宗派起信學修,也可以有機會了解其他宗派。二是彰顯真理:不同的思想相互交鋒、碰撞激蕩,而令真理愈辯愈明!三是廣弘佛法:通過辯論與比較,即可了知,開顯諸法實相的究竟真理唯在佛法,而益顯佛法的正確與偉大!這樣,就能讓佛法的真理之光遍滿三界。如此就能再造一個百家爭鳴的盛世,再造一個和諧的大同世界!目前漢地還沒有這樣的辯經場,我們與南大師論道,就是要開漢地辯論學風之先河,此是發起這次辯論的理由之二。(三)為勇捍正教不敗世親菩薩在《俱舍論》結尾這樣寫道:大師法眼久已閉,堪為證者多散滅,不見真理無制人,由鄙尋思亂聖教。自覺已歸勝寂靜,持彼教者多隨滅,世無依怙喪眾德,無鉤制惑隨意轉。既知如來正法壽,漸次淪亡如至喉,是諸煩惱力增時,應求解脫勿放逸。這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大車論師世親菩薩,在《俱舍論頌》結尾處說的一段話,彷彿就是當前佛教界的寫照:導師釋迦牟尼佛,他是三界的眼目,其身既然已經涅槃,世界的眼目便已閉合;許多明察真理精通佛法的大師,業已示寂散滅。人們道德敗壞,智境低下,憑迷執妄情,隨意亂解佛法,利欲熏心如脫鉤的瘋象,隨心所欲地踐踏正法。種種亂象到處可見,如來正法漸漸淪亡,有如命終之氣漸絕至喉,實在是很悲哀。在這個煩惱炙盛的時代,我們不應繼續放逸,更要勤求解脫。——正法衰微到如此地步,世親菩薩感到十分悲傷。我們作為有良心的佛門弟子,絕對不可麻木不仁、對佛教的命運不聞不問,絕對不可苟且偷生,應該奮起戰鬥,破除邪說,導引眾迷,勇捍佛陀聖教不敗,竭盡全力破邪顯正。《六祖壇經》說:「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要想成佛,就要善加分別諸種法相。何為正,何為邪;何為是,何為非;何為如理,何為不如理:都要一一分辯清楚。一味稀里糊塗地打坐,決不可能成佛。此種分辯能力,佛教稱之為思擇力。七、八年前和師尊一起在三亞的時候,曾跟蕭平實他們在網上有過一場論辯,師尊為鼓勵我捍衛真理,為我起網名叫「真理衛士」,可見師尊捍衛真理的態度多麼旗幟鮮明!我們是師尊的弟子,當然應該沿襲捍衛聖教的宗風,此是發起這次辯論的理由之三。(四)遵照佛陀的親語教誨,從懷疑中覺醒佛陀的偉大之處不可思議、言說不盡,其中之一即是佛的自由民主思想。佛陀不止一次地教導說:「眾比丘、眾善知識:要像鍛煉、切磨、鑒別真金那樣,對我的言論經過鑒別再進行取捨,不要因為敬仰我而加以盲從。」由是觀之,佛教的信仰是理性的,因以三量(現量、比量、聖言量)推究故,允許經過思辨產生正滅疑。如提婆大師說:「僅僅對空性產生懷疑並且進行思索,也能粉碎輪迴之道。」這表明,若對空性產生疑惑,進而思維諸法的究竟本質(即自性空),就能動搖三有的根,此謂正滅疑。若謂佛經所說的空純是胡說,世界怎麼可能是空性的,進而對此進行毀謗,這種懷疑即是邪知疑,是要不得的。為什麼呢?因為理由無法安立。佛教所說的空,是對自性的否定,不是一無所有的空。既然佛陀親語鼓勵,對他老人家的話可以通過懷疑,認為合理的才接受,那麼其他的佛教大師們,皆應如此鼓勵弟子,對他們的話起正滅疑。若能因疑而辨,因思辨而斷疑,因斷疑而正信,去蕪存菁,便能令正確的見解,作為人類優秀文化的瑰寶保留下來,發揚光大。後人亦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前行,猶如接力賽般,一棒一棒遞傳不斷,臻至佛法正理的巔峰。約而言之,佛陀的親語教誨,是我們發起這次辯論的理由之四。(五)是正法久住的需要其實,原先我們並不准備辯論,是因為考慮到,某些人會覺得我們是在毀謗他人,甚至認為我們是想通過打倒名人的方式出名,以致誤把純學術辯論,跟毀謗他人畫等號。這當屬思想封閉、重情不重理、愛屋及烏之表現。正確的做法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因為佛法講依法不依人。比如放棄婆羅門教皈依佛教的尚迦羅說:「我不偏向佛陀,也不歧視黃髮(數論派外道祖師),誰說得有道理,誰就是我的導師。」由是當知,我們是來學習正法的,我們是來尋求解脫方法的,如果理論見解不透徹,那麼修行是無法深入的。而唯有辯論,才能令見解更準確、更周密、更精闢;唯有辯論,才能令解脫之道愈加鮮明。故平等自由、公開嚴謹的學術辯論,能重現佛法原意,清流蕩濁,扶正黜邪,能令正法長久住世——此是發起這次辯論的理由之五。(六)是網路學習的需要前段時間對於金剛經的學習,是採用網路傳播模式進行,多數人是通過網路聽講的。因受網路所限,大家所提問題數量偏少,深度也不夠,尤其不能當面提問,我也不能當面解答。有鑒於此,現從南大師所著《金剛經說什麼》中,找出了120個問題。這些問題,或錯解經義,或主觀臆測,或另類別解,頗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許多也是大家易犯的毛病。今提供出來,以資共同辯駁解答,既為重溫所學,也為破邪顯正。此是發起這次辯論的理由之六。有鑒於此六條理由,我們還是決定開講《與南大師論道》的辯論。幸福是全球生命共同的永恆願景,真正的幸福是生命的自覺,是自我的消解。法性海老師轉動幸福之輪,通過內觀技巧與禪的證悟,引領行者快速進入幸福三昧,體證喜樂與空無的智慧!二、辯論的宗旨、原則與方式我們這次辯論的宗旨,是「四依四不依」,即《維摩詰經?法供養品》中所云:「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具體的辯論原則有四:第一,勿論人非。辯論針對的只是錯謬的思想認識,而非作人身攻擊。譬如,龍樹菩薩在《中論》中,破斥了小乘實有見;月稱菩薩的《入中論》,重點破斥了唯識見;提婆菩薩的《中觀四百論》,破斥了外道思想及部分小乘錯見。他們都是登地菩薩,不可能有說人非的過失。故而,要將辯論與人身攻擊區分清楚。第二,勿論名氣。佛法講依法不依人,主張正理至上,正理為王。觀點正確與否,不在人的名氣大小,弟子多少,而在於正理安立是否有正因。第三,平等交流。即使對於我的觀點,大家也不一定全盤接受,也可以起而疑之,疑而辯之,並列舉理由,來反駁我的觀點。只要你能舉出正因,講得更有道理,亦可從之。總之,要以開放的態度對待異己觀點,惟就見解、學術進行研討,心平氣和地辯論交流,若能如此而行,則既展現了恢宏的心量,也增廣了個人的學識。平等交流的辯論原則,我們要一直保持下去,這在經論學習交流中,是特別需要的。第四,合理取捨。我們既不能斷章取義,錯解南大師的本意,也不能借名人來炒作自己,而應為真理而辯,惟依佛法而作取捨。即該質疑的質疑,該澄清的澄清,該接受的接受。比如為顯己獨勝,而問十四無記等問題,或者合理的也不接受,胡攪蠻纏,就不是為真理而辯了。如果南大師的弟子們另有異議,我們可以再次進行深度辯論。我們先聽兩個小故事,思考其中蘊涵的道理。其一,佛陀與琥珀的故事琥珀是印度外道離見子的弟子。一次,他來到佛陀的禪修中心。佛陀當時正在打坐。目犍連見到琥珀,問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個開悟的人,無明愛結已斷,過去的業是否還要受報?琥珀說,會受報,過去業報報盡,才能出離三界輪迴。目犍連則認為不應受報,二人就此展開辯論。此時,佛陀出定了。眾人恭敬頂禮佛陀後,目犍連重複和琥珀辯論的問題。佛陀對琥珀說,我們本著一個原則,該質疑的質疑,是合理的就應接受,以此態度探討,你是否接受?琥珀表示接受。佛陀舉例說,一棵樹被砍掉,鋸為細末,再燒成灰,撒入大海,請問樹的影子還在嗎?琥珀說,不在。佛說,當我們心中的無明愛結去除,不生貪嗔痴,過去的業就不會再成熟了,就如同沒有了樹,樹影也不再存在一樣。琥珀聽後,恍然大悟,當下便皈依了佛。外道觀點,認為業一定要受報,報完才結束。因此外道以各種苦行的方法,令業報盡,如持狗戒等。此故事說明,在佛陀時代,各種各樣的觀點都可以並存,呈現了一種學術自由、百花齊放的狀態。這種開放狀態,有利於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時也說明,外道和佛教徒,是可以和諧相處的。其二,佛陀與善樹的故事某天,佛陀感覺化緣時間尚早,就來到外道的道場。外道問佛陀:「僧團中是否有個叫善樹的弟子離開了你?」佛陀回答:「是的。」善樹認為,佛陀不教給他神通,所以要舍離佛陀。佛陀教導他,神通不能解決生死問題。善樹又說,你也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這個世界是常還是無常。佛陀說,你的問題屬於十四無記的問題,與生死無關;善樹很不滿意。有一次佛陀乞食時,善樹跟隨其後,看到外道持狗戒,像狗一樣行走,像狗一樣在地上舔食。善樹認為,持狗戒的外道很了不起,一定是個阿羅漢。佛陀說善樹愚笨,善樹反問佛陀,是不是嫉妒人家是阿羅漢。可見善樹智慧實在是太低劣,最後他離開了佛陀。這個故事說明,度人是很複雜的。有人以為,有神通就能夠搞定一切,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佛陀在世時,也無法度化善樹,最後,善樹還是投奔了外道。善星服侍佛陀多年,認為佛陀沒有什麼偉大之處,只是比別人多一道光環,也因此而捨棄了佛陀。如果大家不好自種因修福,業障現前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狀況。我們現在學習佛法,就是為了消除業障,累積福報。比如我們現在修彌勒法,就是與彌勒佛結緣,待未來彌勒佛降世時,便可成為他的首席弟子,因而對於彌勒佛的教言,一聽便能明白。否則,即便見到佛陀,也會如善星一樣,捨棄佛陀而去。一般人總希望佛陀能夠現前,可一睹佛的聖容。其實只要我們內心清靜,佛自然會現前,因為水清則月顯,心靜則佛現。那麼,佛陀是否會批駁錯誤觀點呢?當然會批駁的。現在我們和南大師論道,有疑問的地方是否需要審辨?依佛陀之行持,肯定是需要的。約而言之,辯論方式有兩種:一是先舉出錯誤的見解,然後再行辨析。如果剛好有人持同樣的錯誤見解,一聽就明白了。二是直接給出正確答案,如佛陀與琥珀的問答。佛陀一開始並沒有說琥珀的觀點是錯誤的,而是逐次展開問題,讓答案自然呈現。此次辯論,只列舉南大師對於金剛經解讀值得商榷之處,通過這次深度的思辨,希望能令大家對金剛經的學習,進入更深、更廣的層面。南大師:「佛在金剛經里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說,佛認為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法性海:此處有兩點申論。其一,「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是說,佛教三乘聖者,皆因體證無我空慧此無為法,而得成就;但因各各修證的程度不同,所以智證的深廣度有所差別。如小乘羅漢,依悟證淺深的不同,而有四果的差別。小乘四果擬比大乘菩薩,所證空性的廣度,有如針孔與虛空的差異。《寶積經》曰:「迦葉!譬如小芥子孔所有虛空;一切聲聞有為智慧亦復如是。迦葉!譬如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菩薩有為智慧甚多,為力無量,亦復如是。」大小乘的勝義慧,都是觀空的,所以舉虛空為譬喻。芥子孔的空,與太虛之空,雖然本質是平等的,但它們的量,相差得實在太遠了。無為法,即非因緣所生之法。小乘講到三種無為法: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唯識宗的《大乘百法論》,講到六種無為法: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無為、真如無為。除此之外,別無其它無為法。其中擇滅無為,這是二乘行者,析色明空所證的涅槃。佛陀在此經所說的無為法,是指真如無為,即一切諸法的究竟法性——無我空性。它是眾生於輪迴中,獲得解脫的唯一路徑,不二之門。惟有現證了此空性無為法,方可成為聖者。但是此空性真理,唯佛教有之,其他任一宗教都沒有。否則,釋迦佛還會有來此世間的必要嗎?佛在《法華經》上說:我因一大事因緣,來此世間,即是為眾生開示悟入,甚深空性真理。這就清清楚楚地說明,世間無有此種真理,為宣此真理,佛才來到世間。依南大師所說,「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那麼孔子、老子,默罕默德和耶穌,都是得道見道的聖者了。既然他們是得道者,所以必是現證了無我空性。世間既有空性法門,世尊來此世間,豈不是多此一舉嗎?其二,佛說一切聖賢,是從內道來說的。不管大乘小乘,只要現證空性,即可成為聖者,成為三寶之一的僧寶。此聖者並不包括外道教主,更沒有說,一切外道教主也會得道。所謂內道,即是我們佛教的自稱,以區別其他宗教而言;所謂外道,是指異於佛教的他教。依南大師的說法,一切宗教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了。但是空性真理惟佛教掌握,而現證此空性,才能成為得道聖者,方可安立為僧寶;那麼這些外道教主,因為得道,也就變成佛教的僧寶,成為佛教徒的皈依境了,那還有什麼內道、外道的區別?如果內道、外道沒有區別的話,佛的弟子也可以說是默罕默德的弟子了,佛教徒也可以是穆斯林教徒。南大師你自稱為佛弟子,如此也可以說你是默罕默德的弟子,你同意嗎?學佛者皈依三寶,豈不亦成了皈依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了?既然已皈依一切宗教教主,那請問南大師:你到底是佛弟子,還是默罕默德、耶穌的弟子?若說都是,那你就會成為什麼弟子都不是。因為既已皈依三寶,則不應皈依一切天魔外道,否則即已違犯了皈依戒,就不再成為佛弟子。其他教派的皈依,也都是這樣的,因為信仰貴在專一,失去了專一,即失去了皈依,心不專一便無皈依,所以什麼都皈依,就等於什麼都沒有皈依。既無皈依,你的佛弟子稱謂便是子虛烏有,只是自稱為佛弟子而已。南大師:「金剛經在中國,為什麼那麼吃得開呢?是鳩摩羅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文字的格調,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特殊優美、感人的佛教文學。這些是講文字般若,在悟道以後自然發生,不是憑我們的聰明來的。」法性海:文字功夫怎麼成了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指詮說般若的語言文字,即指宣說般若的經典。佛宣說金剛經的聲是能詮,所詮的是般若空性,故佛聲也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和文字功夫,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文字功夫再漂亮,也不會成為文字般若。莫說世間文學,即使禪宗語錄,亦不能成為文字般若。因為唯有佛所說的,才可稱為般若。反過來說,縱使文辭不很優美,但所詮內容為般若,也稱文字般若。因此,文字般若與文字功夫,風馬牛不相及。依南大師的說法,「是鳩摩羅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而「文字的格調,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特殊優美、感人的佛教文學」,很顯然,這是把文字般若,解讀成「優美、感人的文字格調」。以南大師的邏輯,像《紅樓夢》這樣優秀的文學作品,也都成了詮釋般若的文字般若了,因為文字很優美故。南大師說文字般若「在悟道以後自然發生」,如果是這樣,會有以下的過失:1、所有的得道聖者都有文字般若了,小乘阿羅漢亦有文字般若了,因為小乘阿羅漢也是悟道的聖者。2、但文字般若性唯屬大乘所有,若小乘阿羅漢也有文字般若的話,那麼他就成為大乘聖者了。3、若小乘阿羅漢能成大乘聖者,那大乘聖者就等同於小乘聖者,阿羅漢等同於登地菩薩,小乘羅漢與佛也無差異。4、若是這樣,佛陀對大乘和小乘的劃分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是一故。總之,如果文字般若和文字功夫畫等號,以及認為文字般若是悟道以後自然發生的,若這些觀點成立的話,就會有如上過失。南大師:「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和雲,是一樣的世界。未來人看到的也是。風月雖是一樣,但是情懷有淺深。有些人看到風景很高興,痛苦人看到一樣的風景,卻悲哀的要想死,都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法性海:其一,日月山河是否永遠不變?佛法有「四法印」(漢地是三法印),其一就是「諸行無常」,此言一切有為法,皆是剎那壞滅。無常有粗分和細分之別。粗分無常,指看得見的變化,此凡眾和外道皆知。佛法講細分無常,言一切有為諸法,即因緣產生之法,皆在剎那剎那的壞滅。一剎那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剎那有九百個生命誕生和消失。一彈指為7.2秒,一瞬間為0.36秒,一剎那為0.018秒。萬物即生即滅,比電子顯微境所見的變化還要快。譬如我們的身體,由小到大,由壯轉衰,這些都是粗分無常。其實,身體內的細微組成,每一剎那,都在進行生命代謝。我們的心續,也在剎那變化之中。所以,嚴格來講,後一刻的我,不是前一刻的我。現代科學的新陳代謝周期理論,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新陳代謝這種變化,在我們的心識,在剛入母胎之時,就已經開始了。故說在未出生時,死亡就開始了,即生即滅。但也要知道,雖則我是剎那生滅,但依著蘊體而立的名言我,是可以成立的,所以造業還是要承擔相應的果報。世界上無一永恆的存在,這是法性如此。所以,豪宅名車,金錢美女,皆是無常之物,不可執恃。死亡迅疾,應常念死無常,生起出離之心。亦應珍惜有限的生命,善待自我。如果貪戀這個無常的色身,為其費心儘力,可能衰老更快;若能放寬心態,則有益於壽命的延長。活著是一種心情,不要總是在得與失之間,追求著所謂的理想,不要總是在七情六慾的圍牆裡糾結著、迷茫著。南大師:「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和雲,未來人看到的也是。」真的如此嗎?即使是小學生,也知道天上的雲,是瞬息萬變的。略懂科學的人,都知道太陽月亮有生住壞滅,怎會「永遠如此」?即使是世間哲學,兩千多年前的赫拉克利特,也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一切皆流,無物常住」,又怎能說「是一樣的世界」?其二,看風景時或高興或悲哀,「都是個人自己唯心所造」?一切外境皆是唯心所造,此種唯識觀點,在《入中論》和《入行論》中,月稱和寂天菩薩皆已作了破斥,此中就不詳述了。心境不同,看到同樣的景物,感受可能迥異。譬如放鞭炮,小時聽到鞭炮聲,會很高興;但現在聽到,便會覺得無所謂,甚或會想到無常。杜甫的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抒寫在安史之亂後的長安,看到花鳥,反而生髮出傷時恨別的獨特心境。這些感受的迥異,其實是受到了貪嗔等情緒的影響,正體現了中觀思想。鮮花無有自性,本無令人高興、痛苦的成分。是因貪而產生增益,便有了虛假的成分,因增益而產生高興,因高興而帶來興奮,因興奮而將增益出來的虛假成分投射到花上,就更增益了花的美,超出了實況,從而產生不切實際的誇張、離奇。又如美女,對老虎來說,只會是一餐美食。帶有貪慾看美女,會越看越美;可一朝反目成仇,便覺面目可憎。這些截然不同的認知,完全為情緒所左右,皆是不同因緣所導致的結果,所以說外境是自性空的。若外境有獨立不變的自性,則悅意境應恆常為悅意,且對每個人來說皆為悅意,不會因受文化背景、審美情趣的影響而不同。諸法本身遠離增益,無有自性;但因為我們自心的增益,故遠離了中道。於美女增益貪愛,會更覺其美麗;於子女增益貪愛,會更覺其可愛。孩子可能可愛,但其程度被我們的增益誇大了,遠離了實際。這個道理,完全是中觀的理趣,與唯心無關。再如,林黛玉的美,是一種病態美。賈寶玉是花花公子,覺其楚楚可憐。但在病人,更希望娶強壯的老婆,能承受家庭重擔,就可能覺得她不美。所以,美不美依於因緣。強者喜歡柔弱,弱者需要幹練,這叫心理互補。這主要不是與心理相干,而是與因緣有關。若是唯心所造,自心認為是美女,醜女也當變成美女;自心認為是醜女,美女也會變為醜女,唯心所造嘛!那麼別人是否這樣看呢?故說,「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應是中觀意趣。這種理論,對於實際修行,有其利益。若有愛恨,即知是情緒所投射,與我的增益有關,意味著此愛此恨,非對境客體的真實情況,因為彼非想像中的那麼可愛或可恨。藉此就可以平息煩惱,增長內心寧靜,從而提升幸福指數。這都端賴於受持金剛經,學習中觀義理,如實洞見諸法真相。總的來說,凡事皆變,此一刻的我,非下一刻的我。不要言佛法必唯識,把萬法唯心的唯識見,視為萬能公式,當作普遍真理。南大師:「在科學上的了解,時間是相對的,在佛法上時間是唯心,不是絕對的。痛苦的時侯,一分一秒卻有一萬年那麼長,幸福快樂的時侯,一萬年一百年,也不過一剎那就過去了。因此佛法已經點題了,一時,就是無古今,也無未來。」法性海:此處有兩點申論。1、時間是唯心的嗎?「在科學上的了解,時間是相對的,在佛法上時間是唯心」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時間是相對的」,這句話是對的。不特時間如此,一切諸法皆是如此。大和小,長與短,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存在。一切存在,或曰法,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兩大類。有為法分三:色法、心法與不相應行法。色法,指眼識等五識所能接觸的對境,涵括內色、外色、內外色三類。內色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外色指色、聲、香、味、觸五處。內外色指眼等五根所住之處。所有這些,皆屬有為法範疇。有為法也稱為物,但與科學上的物質,不是完全等同。譬如心,科學不承認它是物質,佛法把他劃分為物,因為心屬於有為法,而有為法和物是同義。所以,解釋佛法,一定要用佛法的定義來解釋,不能與世間法混為一談。心法,分為心王和心所。心王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六識。心所,有觸、作意、思等五十一種。一切煩惱都屬於心法。除了色法、心法以外的一切有為法,即是不相應行法,包括時間、速度、方向、補特伽羅等。人也屬於不相應行法。因為人能看到的部分,是色法;而人的思想是心法,是看不到的。所以人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而是色法與心法的混合,故屬於不相應行法。結論是:時間既不是色法,亦不是心法,而是不相應行法。若如南大師所說,「在佛法上時間是唯心」,若是唯心,那時間就是心法了。若是心法,它是心法的哪一種呢?六種心王,五十一種心所,沒有一個是時間。而且佛法任何一部經典,都未講時間是心法。即使是唯識的理論,講一切外境唯心所現,但沒有說外境是心。否則,心與外境一體了,又有什麼談境由心造的必要?心情快樂時,感覺時間很短;心裡痛苦時,感覺時間很長。個體感受的變化,並不能證明時間唯心,只能說明時間是相對的,而這恰好舉證了時間無自性。若時間有自性,則無論誰來感受,皆應相同:自己感受時間長,其餘人的感受亦應長;自己感受短,其餘人的感受亦應短,以其有自性故。時間會隨人的感受而發生變化,就是證明其無有自性,因是依賴因緣而生故。時間無自性,實證了中觀緣起性空的思想。一萬年如一剎那,只是你個別的感受,別人未必有此感受。2、「一時」是什麼意思?依南大師的說法,「一時,就是無古今,也無未來」。「無古今,也無未來」,是時間靜止了嗎?略懂科學就知道,有宇宙的運動,就有時間,就有三時。沒有時間,那是什麼狀態,恐怕唯有南大師清楚。你南大師既然說無古今無未來,那就表明,你是在有古今、有未來的時間觀念承許下,來談超越之事,在談理上破執之事。若你否定了古今未來此等世俗諦,你往哪裡超越呢?經中講「一時」,固是有其原因。佛同時對六道眾生說法,讀過佛經不會不知。《俱舍論》說到,四天王天的一天,等於人間五十年,每上升一層天,時間就翻一倍。時間最短的等活地獄,其一天的長度,相當於四天王天五百年,相當於人間一萬六千二百億年。六道時間長短不一,依哪一道的時間好呢?故泛稱一時。另一種解釋:佛所說法皆為真理,真理超越時空,即不因時空而變化,故不需要以具體時間來表達,故用泛指「一時」,來表正信即可。若一定要說無古今未來,當知是在講勝義諦,否定的是時間的自性,而不是否定時間的事相。世俗上的時間、古今未來,是人們共許的,必須要給予肯定,俗諦是不能破的,否則即成斷滅見。總之,不懂佛所說的二諦理論,不明白理觀與事行,往往就會把理上所應破的,連同事相也破了,就會說出這樣誰也聽不懂的話。南大師:「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人道吃飯,晚上鬼道吃飯。佛採用的制度,以人道為中心,日中一食;後世弟子們,過了中午一點鐘就不吃飯了,這個是佛的制度。」法性海:此處有三點申論。1、日中一食是佛制嗎?日中一食,不是佛制。經中說,吃飯時間快到了,佛便托缽去化緣。此時化緣,是好給眾生培積福報的機會。若越過吃飯時間去化緣,會給眾生帶來不便。經中只說「食時」,未說日中一食。其它經典,也沒有日中一食之說,只有過午不食之說。過午不食,即不吃晚餐,所以是一日兩餐。而且過午不食,只對持受八關齋戒者適用,不持者則不適用。若說佛是日中一食,即會變成戒律了。我們此次赴泰國,看到泰國的僧人,都是至少兩餐。西藏也是如此。漢地有的甚至三餐。若依南大師的說法,「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那麼寺院里的僧人——泰國的、藏地的、漢地的僧人,都犯了佛戒。認定這些僧人都犯了佛戒,難道說南大師更懂得戒律?2、早、中、晚分別是天、人、鬼的吃飯時間嗎?經說佛看到乞食時間已到,便著衣托缽去乞食。這裡的「食時」,有說在上午九至十點。南大師說,「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人道吃飯,晚上鬼道吃飯。」這種說法不知何出,但絕對是錯誤的。首先,天人不吃飯,沒有人的段食。天人以觸為食,聞到香味即可。色界以上天人,以禪悅為食,也沒有飲食。其次,如前已說,六道時間不一。人道的早上,會是天道的何時,算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絕對不是天道的早上。四天王天一天,相當於人間五十年,六欲天各自時間也不一樣。我們的晚上,也不見得就是餓鬼的晚上。所以,南大師的說法,無有任何根據。《阿含經》講到一則故事。有一次,釋迦佛至忉利天為母說法。因為佛弟子與世尊相處過久,便產生了一些懈怠。於是佛悄悄來到三十三天,未讓任何人知道,即便是神通第一目犍連,也不知世尊去處。天子天女,以鮮花、美食承侍供養。天人就問世尊,佛是否需要飲食,是以天道,還是人道的時間飲食?因為釋迦佛在人間成道,對人間眾生懷有深情,縱使到了天上,也還是按人道時間吃飯。於是,天人就看到釋迦佛不停地吃,覺得十分訝異,後經解釋才明白:忉利天一天為人間一百年,佛在人間一日兩餐,但按天人的時間,豈不是成了吃個不停?可見,六道的時間,差距是很大的。至於南大師的話,是唬鬼的,鬼才會相信。3、怎樣理解段食、摶食?南大師說到「我們人類吃飯,叫做段食」,這是對的。但說到「印度人吃飯用手抓,中國人用筷子,外國人用叉子,反正都是用手,所以也叫做摶食」,便又犯了錯。段食指分段的吃飯,一口一口的吃,也叫做摶食。這與手抓沒有關係。這在《俱舍論》中有論述。在《成唯識論》卷四亦有記載:「段食,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分段而飲啖,故稱段食。」南大師:「除了吃飯外,還有思食,是指精神食糧。當一個人苦悶到極點,灰心到極點時,如沒有精神食糧也會死掉。另外還有觸食,觸食就是感受,譬如我們在房間里,衣服穿得不對,悶得非常難過;或者被埋在土裡,感覺氣不通了,就是感覺沒有氣可吃了。更有識食,阿賴耶識的功能,支持生命的存在。所以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也可說都是人的食糧。」法性海:此處有需要申論的是:段食、觸食、思食、識食,都是人的食糧?1、思食,又叫念食、意念食、意食、業食,就是眾生的思心所,於悅意的境界,生起希望的念頭,從而滋養色身。望梅止渴、畫餅充饑,都屬思食所攝。當知思食,不屬精神食糧,而是一種念力,的確可以活命。《俱舍論》第四卷,有這樣一個故事:大災之年,一位父親外出尋找糧食。臨走前,父親把一個口袋懸在樑上,告訴孩子,袋子里有糧食,自己很快就回來。兩個孩子信了父親的話,就坐在袋子下面,等父親回來。因為想著袋子裡面有糧食,依靠這種念力,很長時間過去,孩子們仍然活著。鄰居覺得奇怪,問孩子們在幹啥。聽了孩子們的敘述,鄰居說:「口袋裡哪有什麼糧食?你們的父親在騙你們。」放下口袋一看,裡面果然是灰,兩個孩子當場就死掉了。兩個孩子能夠存活很長時間,端賴的就是思食,這是念力的奇特功用。人苦悶時需要安慰、鼓勵,找到方向,這屬於精神食糧,和思食無關。只有能維持有情生命的,才叫食。南大師說,「思食,是指精神食糧」。從南大師所說的「苦悶到極點,灰心到極點」,可知此「精神食糧」,就是通常所說的精神生活,精神追求。那麼南大師能否不吃飯,以此「思食」活命?「精神糧食」,只是譬喻,怎可作為「四食」之一?2、觸食,又作細觸食、細滑食、溫食、更樂食、樂食。即是由雜染的根、境、識和合,所產生的樂等覺受,能有益於心、心所,長養諸根大種。《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提到,衣裳、香華、熏火及香油等,為更樂食(即觸食)。《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亦以衣服、洗浴為細滑食。鬼神的食物就是觸食。民間供祭以飯,不是很好,因為香味不足。用香味較濃之物,會比較好,像點香、煨桑之類,就是供養觸食。3、依南大師所說,「或者被埋在土裡,感覺氣不通了,就是感覺沒有氣可吃了。」這是將呼吸空氣當做了觸食。這並不符合觸食的定義,以其不是樂受故。再說,埋在土裡,再怎麼憋氣,氣也是存在的,只是氧氣不足而已。憋悶是因為缺氧,不是「沒有空氣可吃」。這些常識,南大師竟然不知道?南大師:「善現就是「須菩提」,是中文的意譯,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法性海:「善現」是「道德至善」?須菩提這個名字,有兩種版本的解釋:一為善現,是玄奘大師譯的,是意譯;一種為須菩提,是鳩摩羅什大師譯的,是音譯。「善現」的來由,有個傳說:須菩提尊者誕生那天,家中所有的財寶、用具都忽然不見,全家人都非常憂心,所以很快請相師來卜卦。相師卜卦後,說道:「這是一件可喜的事,你們家所生的是貴子。室中金銀寶物,在貴子初生時,會一切皆空,這象徵著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為他取名『空生』吧!」直到三天以後,尊者家中的財寶和用具,才又恢復原狀。家內財寶無中生有,神奇美妙地出現,故又曰「善現」。南大師將「善現」,解釋為「人生境界,道德的至善」,雖然解釋美妙,但完全風馬牛不相及。講佛法,不能只看字面,憑一點雜學知識隨意發揮,而應該慎重嚴謹,言必有佛理作依據,講必對眾生負責任。南大師:「時,就是當時,就是佛把飯也吃好了,腳洗好了,打坐位置也鋪好了,兩腿也盤好了,準備休息。可是我們這一位須菩提老學長,不放過他,意思是你老人家慢一點休息吧!我還有問題,代表大家提出來問。」法性海:此處需要申論的是:佛吃飯後就準備休息?南大師說,佛「兩腿盤好了,準備休息」,試問:佛盤坐,真的是為休息嗎?若是休息,為什麼不躺下休息呢?若讀過《阿含經》,就應知道,佛打坐是為了入定,意味著佛準備說法。《阿含經》中,詳盡展示了佛的起居作息,是如何安排的。佛每次化緣回來,吃完午飯,必洗足敷座,打坐入定,演說佛法,解答疑問。佛的說法時間,均是在下午。故說,佛敷座而坐,必是準備說法。說法之前要打坐,是為顯明慧從定出,亦表對法的敬重。教授世間知識的孔子,講課之前,也要沐浴、更衣、齋戒,以表敬重,更何況為眾生開示無上的解脫之道呢?所以,佛每每以此表示對法的敬重。而且,打坐不是休息,休息是昏沉狀態,打坐完全是三摩地狀態,心會非常清明,兩者豈可並論?佛吃飯後即休息,亦與科學相違。懂點科學的都知道,飯後立即休息,於身體不好。佛是具量士夫,諸行皆合乎軌理,對此怎會不知?所以,佛不會違反世間常識。若說吃飯後打坐,則無相違。講解佛法,最忌諱的是:信口開河,以自己之淺陋,妄度經義。這樣會造很重的罪業。南大師:「希有世尊」佛經上記載印度的禮貌,向長輩請示以前,要先來一套讚歎之辭。……弟子們起來問佛,都是先說一大堆恭維話。法性海:此處需申論的是:須菩提說「稀有世尊」是恭維話?「希有世尊」,是須菩提對佛衷心的尊重,也是對世尊如實的稱謂。譬如稱某人為大德,而此大德,確實德高望重,德行眾所讚許,因此稱之為大德,是名副其實,而不是恭維,不是客套話。若是江湖騙子,我們恭維他,稱他為大師,這才是恭維話。那麼,為何稱佛為「希有世尊」呢?1、從時間上考慮,釋迦佛為賢劫第四佛。從過去佛燃燈佛至現在,歷經了若干億年。釋佛的出現,猶如優缽曇花,其駐世的時間,僅八十一歲,擬比於漫漫的時間長河,可謂白駒過隙。如此難逢難值,是否堪為希有?2、後文說「希有,師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在此世間,佛對弟子的教化,最為徹底圓滿,故名希有世尊。難道還有別教大師,能如此教導弟子嗎?3、更何況,佛以王子身份出家,捨棄王位,甘為乞士,只為眾生開顯解脫知見,指示涅盤正路。這樣的偉人,還不堪為「希有」嗎?若依南大師之言,「弟子們起來問佛,都是先說一大堆恭維話。」沒有某種特質,不能擔當某種稱呼,故意說其有之,才叫恭維。依此推論,如果說「希有師尊」是恭維話,就有以下過失:1、佛沒有稀有之處,與凡夫一樣。2、這些弟子虛偽,故意奉承世尊。3、若真的如是,那皈依佛也是虛情假意的,因為佛沒什麼希有,故你也不會發自內心去投靠他,而尋求解脫。那你的皈依,就是虛偽的,就不是真正的皈依。4、既然你的皈依是虛偽的,你自稱為佛弟子,只能說是有其名而無其實了。皈依的條件是:一、對輪迴的苦,生起恐怖,產生希求解脫的心;二、堅信三寶是唯一的救星和投靠,除此之外,再無依怙。如果不認為佛是希有的,就不會堅信三寶是唯一的依怙,便失去了皈依的第二個條件。不符合皈依的條件,皈依也就形同虛設。南大師:「譬如如來這個翻法,真是非常高明。我們注意啊!來的相對就是去,他沒有翻『如去』,如果翻成如去,大家也不想學了,一學就跑掉了。翻譯成『如來』,永遠是來的;來,終歸是好的。佛已成了道,所以就叫如來。金剛經上有句話,是佛自己下的註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無來也無去,換句話說,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當然無喜亦無憂,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遠存在,這個道理就是如來。」法性海:此處有五點需要申論:1、如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梵語曰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譯言如來,佛十號之一。《成實論》說:「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轉法輪論》說:「如實而來,故名如來。」《智度論》說:「如實道來,故名為如來。」2、佛有十大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來是其一。對於道德、智慧等可尊的勝德,趨於究竟完美的補特伽羅,從一個角度來稱呼,無法言表我們的敬意。唯從各個角度,贊說如來完美的特德,才能表徵如來的勝證。3、「如」,指諸法的究竟本質,或曰真如實相。「來」,是契入,即契入諸法實相,悟證真如空性。這也說明,說「來」也可,說「去」也可。譬說「心入空去」,即指心進入空性,等持空性。皈依三寶,是「來」還是「去」?應該是「去」,是我們的心去皈依,是從此岸去到彼岸。「如來」,即是心契入諸法實相。或者說,三世諸佛,皆是依同一道路走來。因為過去、現在、未來的佛,走的是同一條解脫道,所證皆為空性。從這法性不變的角度來說,叫「如」,即如如不動;「來」,依諸法法性規律來修行,然後取證正覺果位。南大師說「譬如如來這個翻法,真是非常高明。為何翻譯成來,沒有翻譯成去?來總是比去好。」如來一詞,其實與來去沒有關係,如果你喜歡,完全可以翻譯成如去,來去只是相對的意思。《大日經疏》曰:「梵雲修伽陀(Sugata),譯言如去,又譯好去,是如實去生死之義也,故如來如去相對,則如去者向上自利,而如來者向下利他也,以此二名顯佛之無住涅盤。」4、至於「調御師」的稱號,是從教化手段來說的。不論你屬何種根器,你的心多麼難調,佛總有法門能攝化你,這就是調御師。印度有調象師,能用利鉤將野象調伏。佛所調伏的,主要是人的心。人的心,比老虎、大象、獅子更難馴服,因為人心一旦變壞,起一惡念,就有可能毀滅整個世界,譬如希特勒。唯有佛才能調伏人心,故稱佛為調御師。我們每個人,都如同醉象,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佛的法語甘露,能正對治我們的煩惱,所以能將我們調伏。5、「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當然無喜亦無憂,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遠存在,這個道理就是如來。」「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是說勝義諦,「當然無喜亦無憂,不高也不矮」在說世俗諦。一句話中,將勝義諦和世俗諦混為一談,實在弄不清是在說什麼了。再加上「都是平等,永遠存在」這類詞語的堆砌,真的是一頭霧水,汗!除非你是信仰上帝的,否則,世上永遠都不會有一法是「永遠存在」的。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南懷瑾的江湖|大象公會
    南懷瑾老師:冬天適宜補養身體,吃補藥有講究!
    《習禪錄影》--(摘錄)南懷瑾著
    《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

    TAG:南懷瑾 | 大師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