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文化常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一、古代稱謂

1.謙稱與尊稱

(1)自謙稱謂

古代的自謙稱謂,大都帶有「卑、下、鄙、賤、愚、小」等語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賤子、小可」等;或者是帶有這種意思的詞語,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學淺。不但稱呼自己有謙稱,稱呼自己的親屬也有謙稱。如:

「家」常用作稱比自己輩分高或年長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稱比自己年幼的親屬,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稱已去世的己方長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稱同輩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稱稱謂

自謙稱謂是以卑己的方式間接向對方表示禮敬,而尊稱稱謂是直接向對方表達敬意。其方法有四種:①稱人之字。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君實」是司馬光的字。②稱人以美德之辭、美稱詞語。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③稱人以爵位、職銜、身份。④稱人以其近侍、所在。這類尊稱多用於君王、尊者。常用的詞語有「陛下」「閣下」「殿下」「足下」「執事」等。

2.年齡稱謂

襁褓(qiǎnɡ bǎo):未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總角:幼年泛稱。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及笄(jī):女子十五歲。

弱冠:男子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半百:五十歲。

耳順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歲。

期頤(jī yí):一百歲。

3.親屬關係稱謂

過去曾有人把中國古代的社會叫宗法社會。宗法是以家族為中心,根據血統遠近區分嫡庶親疏的一種等級制度。先解釋兩個概念:

六親: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兩種解釋,一是縱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一是橫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牽連到親屬也被殺戮,所謂滅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謂誅九族,包括從高祖到玄孫的直系親屬,以及旁系親屬中的兄弟、堂兄弟等。這是封建專制時代慘無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親屬稱謂:

父之父為祖父,父之母為祖母;祖之父母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為高祖父、高祖母。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母之父為外祖父,母之母為外祖母。妻之父為岳父(丈人、泰山),妻之母為岳母(丈母、泰水)。夫之父為公(舅),夫之母為婆(姑),連稱為公婆或舅姑。如唐代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這裡的「舅姑」即公婆。

兄弟排行:伯——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排行最小。

二、姓名字型大小

1.名字

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稱。名是社會交往中每一個人的代號。古人對命名非常重視。據《禮記》記載,孩子出生三個月,父母要選擇良辰吉日為孩子舉行命名儀式。而在正式命名之前往往還有乳名,又叫小名。如曹操小名阿瞞,劉禪小名阿斗,劉裕小名寄奴,至今農村還有取小名的習慣,目的是為了容易養育,避免嬌貴,故多以賤物為名,如阿毛、二狗、石頭、鎖柱、鐵蛋等等。

人到成年,又要取一個名字,就是「字」。古禮,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結髮加冠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結髮加笄時取字。取字時一般遵循「名字相應」和「字以表德」的原則,即「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互為表裡的,所以又叫「表字」。

名和字既然互為表裡,兩者往往就有意義上的聯繫。這些聯繫主要有:

(1)同義的:班固,字孟堅;曹操,字孟德;許慎,字叔重。

(2)反義的:端木賜,字子貢;韓愈,字退之;王念孫,字懷祖。

(3)連義的:司馬牛,名耕,字子牛;趙雲,字子龍(《周易》「雲從龍,風從虎」);蘇軾,字子瞻。

2.號

稱呼一個人,還可以稱號。號有別號、謚號、廟號、年號。

(1)別號。別號不受名字規則的約束,是名之外的另一個名字,它往往跟一個人的興趣、專長、志向、經歷、愛好等有關。這多半是騷人墨客用來寄情托興的。如:

歐陽修喜歡飲酒,自號「醉翁」。

陸遊因不拘禮法,為人放蕩不羈,故自號「放翁」。

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居士,有隱居、淡泊名利的意思。

歐陽修,號六一居士。六一,是指一萬卷書,一萬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

蘇軾,號東坡居士。「烏台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團練副使。黃州有一個地方叫東坡,白居易也曾居住過,蘇軾仿照白樂天的志趣愛好,自號東坡。這個號記載了他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2)謚號是周代才有的。這是給貴族上層人物,如天子、諸侯、卿大夫等死後的一個帶有蓋棺論定性質的稱號。

古代帝王、諸侯、大臣、高官死後,朝廷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據其生平事迹,給他評定一個稱號,以褒貶善惡,就叫作謚號。如:北宋范仲淹、司馬光的謚號都是「文正」,歐陽修、蘇軾的謚號都是「文忠」。

(3)廟號。封建皇帝在謚號前還有廟號。帝王死了之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叫廟號。從漢代起,每個朝代一般是第一個皇帝的廟號為高祖、太祖或世祖,以後的承位之帝為太宗、世宗。如: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

(4)年號。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漢武帝公元前140年即位的那一年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為建元二年等等。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

三、天文曆法

1.陰陽五行

(1)陰陽。古代認為任何事物都是互相區別、互相對立的,相互對立的雙方就稱為陰陽。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凸為陽,凹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2)五行。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是古人認為構成世界的五種元素。五行相生相剋,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是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2.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兩兩相配而成的一種紀年方法。正式使用干支紀年一般認為始於東漢光武帝時期,其方法是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以單數配單數,雙數配雙數。按順序配合,當天干輪完六遍時,地支輪完五遍,即整個過程從甲子開始,最後以癸亥結束,剛好六十次,一次代表一年,即為六十個年號。

甲和子都占干支的第一位,六十年輪為一周,這一周就是一個甲子,或稱「六十花甲子」,所以「干支紀年」又叫「甲子紀年」。

3.地支計時法

古人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即23~1點,丑時即1~3點,寅時即3~5點,卯時即5~7點,辰時即7~9點,巳時9~11點,午時即11~13點,未時即13~15點,申時即15~17點,酉時即17~19點,戌時即19~21點,亥時即21~23點。後來又將一個時辰分為初、正,如子初即等於23點,子正即等於0點。這樣就和現在的24小時制大體對應起來了。所謂「小時」,也就是古人半個時辰的意思。

4.風俗節日

古人把一年中的一些特殊日子作出特殊規定,稱為節日,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下面把一些主要節日按月加以敘述。

元旦——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多集中在這一天,一向極隆重,叫作過年。從五代起有貼春聯的習俗。近代普遍使用陽曆後,多把陽曆的1月1日叫作「元旦」,而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節」。

上元——農曆正月十五。古代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全稱「三元」。上元又叫「元宵」。中古以後我國有元宵節張燈觀賞的習俗,故又稱「燈節」。

清明——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日,古人往往要祭祖掃墓,現為國家規定的傳統節日。

端午——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人們要吃粽子、劃龍船,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或伍子胥。

七夕——農曆七月初七,據說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人們陳酒脯、瓜果於庭中,未婚女子對月穿針引線,向織女乞求智巧和婚姻幸福。

中秋——農曆八月十五,古人認為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是全家團圓賞月的佳節。有洒掃庭院、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又稱重九。古人以「九」為陽數。日月都逢九,所以稱為「重陽」。古代有登高飲酒的習俗,相傳登高是為了避害,插茱萸飲菊花酒可以避禍。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叫作「歲除」,「除」是除舊布新的意思,要吃豐盛的年夜飯。其夜叫「除夕」,俗稱大年夜。古代有兒童守歲不睡以迎接新年的習俗,叫作「守歲」。

四、地理政區

1.古代地理名詞的特殊含義

江,指長江;河,指黃河;關,指函谷關;山,指崤山;江左,指長江以東地區;江右,指長江下游以西地區;江表,指長江以南地區;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山東,指崤山以東地區;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塞外,指長城以北地區,即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和西部一帶;關外,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的地區,明清稱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為關外,因位於山海關以外而得名;陽關,西漢置,故址在今甘肅敦煌縣,因在玉門之南,故名。

2.一些地名的合稱

三山:指神仙居住的蓬萊、方丈、瀛州。

四海:本指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後泛指全國各地。

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六合:東、西、南、北、天、地,泛指天下或宇宙。

八荒:東、南、西、北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荒野之地。

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3.政區

國家的產生是形成行政區劃的先決條件。歷代地方區域的劃分,各有不同。有時候,同一個區域名稱而含義大有區別。現舉出一些例子來加以說明。

中國——夏代是我國古史傳說中的第一個朝代,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到了周代,人們就開始自稱「夏」了,後來又有稱「華」的,這就是現在中國又稱「華夏」的由來。但是,直到春秋戰國時,對古代中國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毛澤東詩詞「長夜難明赤縣天」,「六億神州盡舜堯」,這裡的「赤縣」和「神州」都指中國。後來,「中國」指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到了清代,凡清政府所轄範圍都叫「中國」。

州——相傳堯時禹平洪水,分天下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郡——行政區域,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國——是漢代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區。國的區域略等於郡,所以「郡國」連稱。

道——唐代的道是監察區,略相當於漢代的州。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為徵收賦稅轉運漕糧而分的區域,後來逐漸帶有行政區劃和軍區的性質。

省——本來是官署的名稱,即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自元代開始,省成為最高一級行政區劃單位,歷經元、明、清三代直到現在。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稱為府,因為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護府,唐代府隸屬於道,宋代府隸屬於路。

縣——是地方基層行政區域,秦漢的縣隸屬於郡,後代的縣隸屬於州或府。

五、職官

我國古代的職官,歷代建置不同,其詞因革損益,情況複雜。我們不可能敘述歷代官制的發展,只能大致談及幾個重要問題: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文職官制。

1.中央官制

政府機構部門的劃分,大致是從西周開始的,西周分管政務的官主要有六個,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這六個官職代表了六個部門。

春秋戰國時代,各國情況不同。

秦設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合稱為「三公」。丞相官位最高,尊稱為相國,通稱為宰相。「宰相」一詞最早見於《韓非子》。《韓非子·顯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宰相是輔佐封建君主管理國政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其職責是輔助帝王總攬國政統率群僚,被視為「百官之長」。漢朝沿襲秦制,東漢時設太尉、司徒、司空,稱「三公」。隋代開始設「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長官都叫宰相。六部隸屬於尚書省,六部的職掌大致是:

(1)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核、調動、升降等。

(2)戶部:掌土地、戶口、賦稅、錢糧、財政等。

(3)禮部:掌典禮、祭祀、科舉、學校等。

(4)兵部:掌武官選用及全國軍政。

(5)刑部:掌刑法、獄訟等。

(6)工部: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交通等。

各部的長官稱為尚書,副長官稱為侍郎,如韓愈官至吏部侍郎。部下設司,司的首長稱為郎中,副首長稱為員外郎,如柳宗元被貶官永州之前即為禮部員外郎。

2.地方官制

地方官職的設置與建構,是隨著地方行政區劃的變更而變化的。西周實行分封制,地方長官為諸侯與大夫兩級,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邑」,也叫「家」。

秦朝郡的長官稱郡守;漢朝稱太守;隋唐州的長官稱刺史;宋代州官為知州;清代省級行政長官叫巡撫,又叫撫軍。

郡、州、府、省以下的行政單位就是縣。秦漢萬戶以上的縣,長官稱令;不及萬戶的縣,長官稱長。漢代縣令有兩個助理——縣丞和縣尉,縣丞助理縣政,縣尉掌管治安。隋唐縣的長官統稱令,宋和明清稱為知縣,元代則稱為縣尹。

3.文職官制

太史:掌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並編寫史書。

諫議大夫:掌管規勸朝政,對政府各部門提意見,舉薦人才,如唐代的魏徵。

學士、博士:這兩個名稱在古代不是學銜,而是官職,一般負責草擬詔令,應和文章,侍奉皇帝講讀等。博士中不乏著名的文學家和學者,如唐代的韓愈就是貨真價實的國子博士。

國子監:掌管教育的機構,國子監的主管官叫祭酒。

翰林院:為文人、卜醫等技術人員待詔的住所,並非官署。

六、科舉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製度,和官制密切相關。科舉制經過唐宋的發展到明清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考試取士制度,共分四級:

1.院試

各地考生參加縣、府的考試,由省的提督學政蒞臨主持,及格者稱生員,俗稱秀才。

2.鄉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參加鄉試的是秀才,鄉試取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3.會試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於禮部舉行,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4.殿試

殿試名義上由皇帝主持,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考試的主要文體是八股文,即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

七、方位

中國古代,尊卑貴賤等級制度相當森嚴,就是東西南北左右這些方位詞,也都肩負標誌人尊卑身份的職責。

1.左右

單用表示尊卑,古代尊右卑左,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降職為左遷。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有些官職名稱,冠以左右以分高下,如「右丞相、左丞相」,「右將軍、左將軍」,右職高於左職。古代連住址都有講究,「閭左」即住在街巷左邊的地位低的平民;豪族住在右邊,故稱「豪右」。古人乘車,其尊卑就不同了。大人乘車,尊老在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驂乘,又叫車右,因御者是右手拿鞭子,故左為主位。如《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2.東西

一般來說古人以東為主位,以西為賓位。現在「東道主」「房東」即延續古義,如《鴻門宴》:「項王、項伯東向坐。」古代有些帝王的正妻住東宮,稱正宮娘娘或東宮娘娘;偏妃住西宮,稱西宮娘娘。

3.南北

古人一般把南面視為尊,所以帝王的座位都向南,根據這個意義,古人把稱帝叫「南面」。如賈誼《過秦論(中篇)》:「秦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與此同時,臣見君必然北面,所以又把稱臣叫「北面」,如《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對孫權說:「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八、文化常識中的一些合稱

1.三墳五典

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籍。「三墳」指傳說中伏羲、神農、黃帝的書,「五典」指傳說中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的書。

2.五音

古人把宮、商、角、徵(zhǐ)、羽稱為「五音」,大致相當於現代音樂簡譜上的1(do)、2(re)、3(mi)、5(sol)、6(lɑ)。後來再加上變宮、變徵稱為七音。

變徵

變宮

1

2

3

4

5

6

7

3.六畜:馬、牛、羊、雞、狗、豬。

4.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5.歲寒三友:松、竹、梅。松竹經寒冬而不凋,梅則在寒冬開花。

6.春秋五霸:春秋時五個諸侯國的霸主,即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7.三皇五帝:我國傳說中一些最古老的帝王。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為三皇;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8.八仙:傳說中道家的八大真人,即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

9.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道、法、名、陰陽、墨、縱橫、農、雜九種流派。

10.三綱五常:「三綱」指我國古代三種主要的道德標準,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五種不變的道德規範,即「仁、義、禮、智、信」。

11.三從四德:「三從」指舊時女子「未嫁從父,已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是封建禮教束縛和壓迫婦女的道德規範。

12.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13.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4.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15.三玄:《老子》《莊子》《周易》。

16.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17.蒙子三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18.十三經:宋代把儒家經典擴大為十三部,即十三經,《周易》《尚書》《詩經》《儀禮》《禮記》《周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19.二十四史:舊時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需注意的是:「二十四史」從漢代《史記》開始,到《明史》為止,不包括《清史稿》;另外,《資治通鑒》曾為正史,卻非紀傳體,因而不在其中。

20.四庫全書:清代乾隆年間官修的一部叢書,共收古籍3503種,按照經(儒家經典)、史(歷史著作)、子(諸子百家)、集(文學作品)四部分類,所以稱為「四庫」。


推薦閱讀:

小動物和古人的二三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上)
黑白無常是一對兄弟嗎?
那些年我們建過的墓
民俗文化——人類文明的瑰寶

TAG:中國 | 文化 | 常識 | 中國古代文化 | 古代 | 古代文化 | 文化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