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忽如一夜朝鮮來!!!
2018年4月27日,在世界戒備最森嚴的邊境線上,朝韓兩國領導人發布《板門店宣言》,向世界宣布將在年底前終結持續了59年朝韓戰爭狀態。而僅僅在幾個月之前,朝鮮半島還籠罩在核武和導彈的陰影之下,沒有任何人能想到變化會像冰山解體一樣,迅速而轟然。
忽如一夜朝鮮來,這片我們熟悉而陌生的土地,以及它未來的可能性,倏忽間闖入我們的視野。
1989年11月,柏林牆倒塌,分裂41年的東德和西德自此走向統一。同年,首都展覽館舉辦「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演唱會,全城轟動,崔健在台上聲嘶力竭地唱到:「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這世界變化的確快。2018年4月27日,在世界戒備最森嚴的邊境線上,朝韓兩國領導人發布《板門店宣言》,向世界宣布將在年底前終結持續了59年朝韓戰爭狀態。而僅僅在幾個月之前,朝鮮半島還籠罩在核武和導彈的陰影之下,沒有任何人能想到變化會像冰山解體一樣,迅速而轟然。
忽如一夜朝鮮來,這片我們熟悉而陌生的土地,以及它未來的可能性,倏忽間闖入我們的視野。
中國人對於朝鮮的近代史了解較多,但對於朝鮮經濟、產業、貿易、資源等情況,知之甚少。由於我們也是從封閉走向開放,經過40年的磕絆坎坷後才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所以中國人對可能重複我們道路的地區,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它們的經濟家底。
所以,我們在這裡拋開半島錯綜複雜的歷史和政治話題,純粹從財經角度,來為大家展現朝鮮經濟發展的版圖,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
1、朝鮮的經濟歷史全梳理
2、38線南北巨大經濟鴻溝
3、封閉體制中的市場萌芽
4、半島經濟的機遇和未來
本文將圍繞以上線索來展開。
1. 朝鮮的經濟歷史全梳理
朝鮮半島從1910年「日韓合併」,到1945年日本投降,被日本侵佔長達35年。在日本殖民期間,朝鮮的基礎設施得到一定發展,識字率等教育指標有較大提升,等級制度被取締,半島北部由於靠近中國東北,工農業發展情況好於南部地區。
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使半島經濟遭受嚴重破壞。與1949年相比,1953年的工業產值下降36%,農業產值下降24%,國民收入減少30%。戰爭最大受惠者反而是日本: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採購,促進了日經濟復甦,同時停止了原本肢解日本財閥的計劃,為日後日本經濟騰飛埋下伏筆。
從朝鮮戰爭結束的1953年開始,朝鮮經濟可以明顯地分為四個階段:
快速發展期(1953-1970年)
增長放緩期(1970-1990年)
困難挫折期(1991-1998年)
艱難恢復期(1999-2012年)
快速發展期(1953-1970年):戰爭結束後,朝鮮在1953年提出「優先發展重工業,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的蘇聯式經濟路線,並制定了跟中國類似的「恢複發展國民經濟三年計劃」(1954-1956年)。到1956年,朝鮮各項經濟指標已經有了較大改善,工農業生產全面恢復並超過戰前水平。
重建平壤,朝鮮,1954年
1957年開始,朝鮮開始執行新的五年計劃,朝鮮領導人在1956年底的中央全會上提出了著名的「以跨上千里馬的氣勢賓士」的口號,並視察降仙鍊鋼廠,開啟了「千里馬運動」。這項運動意義深遠,不但於1961年4月在平壤萬壽台樹立了一座46米的雕像,還將其印刷到朝鮮發行的各類紙幣和硬幣上。
千里馬雕像,平壤萬壽台,建於1961年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朝鮮迅速推進工業化和電氣化,並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在此期間,蘇聯、中國、東歐等國家為朝鮮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技術援助,這他們的幫助下,朝鮮工業產值在1957~1960年間增長了2.5倍,平均每年增長36.6%。到1960年,朝鮮人均GDP產值居然達到了韓國的3倍,首都平壤也煥然一新。
平壤街景,朝鮮,1960年
1961年,朝鮮又提出了新的規劃:1961~1967年發展國民經濟七年計劃,並在之後延長3年之1970年。這期間唱主角的仍然是工業,1961~1970年間,工業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12.8%。工業在朝鮮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從1956年的25%,提升到了1970年的65%,比例遠超同期的中國(37%)。
平壤街景,朝鮮,1970年
這一期間朝鮮經濟是亞洲的明星,甚至被譽為「遠東發展的奇蹟」。當然,此時韓國經濟也開始起飛,1961年朴正熙上台後,以國家資源推動大企業大集團的崛起,GDP總量在1965年超越朝鮮,人均GDP在1970年超越朝鮮。
增長放緩期(1970-1990年):進入70年代後,朝鮮仍然繼續沿著計劃經濟道路發展,但增速有所放緩。朝鮮政府相繼提出國民經濟六年計劃(1971~1976年)、第二個七年計劃(1978~1984年)和第三個七年計劃(1987~1993年)。
手錶製造工廠,開城市,1972年
1975年3月,朝鮮在全國工業積極分子會議上宣布:朝鮮人均國民收入摺合美元已經超過1000美元。同期中國人均國民收入不到200美金,達到1000美金更是要等到2000年。很多年後,有網友戲稱說:假如不改革開放,我們經濟狀況等同於朝鮮,而事實上,假如沒有改開,中國經濟可能還遠不如朝鮮。
電視機生產線,平壤市,1972年
儘管發展迅速,但朝鮮經濟這一期間已經面臨隱憂。一是經濟結構不平衡,跟蘇聯和東歐國家類似,重工業佔比高,輕工業和農業佔比低;二是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協作關係已經面臨世界貿易體系的挑戰。受此影響,朝鮮經濟增速放緩,韓國人均GDP在1980年已經是朝鮮的2倍還要多。
1989年7月1日,朝鮮舉辦了盛大的「第十三屆世界青年和學生聯歡節」,共有177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出席,朝鮮藉此用來跟1988年漢城奧運會競爭。為此,朝鮮投入巨資,興建了世界最大的體育場、最高的飯店(後爛尾)、設施完備的運動村等設施,這幾乎就是朝鮮「由盛轉衰」的標誌。
第十三屆世界青年和學生聯歡節開幕式,平壤,1989年
困難挫折期(1991-1998年):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地緣突變。朝鮮傳統盟友蘇聯和東歐國家陸續陷入動蕩,原本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協作關係瓦解,朝鮮因此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也失去了原材料和能源來源。朝鮮傳統的計劃經濟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缺乏競爭力,貿易額大幅度下滑,經濟開始逐年下滑。
由於無法得到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經濟援助和扶持,朝鮮的外匯儲備大幅度減少,導致原油、化肥、機械等進口量銳減,使大量農機無法開動,農業重新回到較為原始的耕作水平。90年底初期,由於糧食緊張,不少農民伐木墾田,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進而導致土地退化。
較為落後的農業生產,朝鮮,2007年
這一期間朝鮮自然災害頻繁,其中1993年遭遇凍災,1994年遭遇冰雹襲擊,1995~1996年連續兩年發生嚴重水災,1997年遭遇高溫乾旱和海嘯,1998年遭遇海嘯和霜凍,僅1995年的特大洪水就捲走了超過100萬噸庫存糧食。這一階段被官方稱之為「苦難的行軍」,一度推行「一日只食兩餐」運動。
艱難恢復期(1999-2012年):1999年之後,朝鮮經濟困難得到了一定的緩解,糧食產量有所恢復。另外,各國援助朝鮮糧食逐年增多,1999年首次突破100萬噸。根據世界糧食組織的統計,朝鮮糧食援助最大來源分別為韓國、中國和美國。
從1999年-2005年之間,在外部援助和政策調整的促進下,朝鮮經濟緩慢恢復,GDP增速均為正數,最高達6.1%。然而好景不長,由於「先軍政治」和核試驗的影響,經濟在2006 至2010年期間再次進入負增長軌道,經濟恢復和發展較為艱難。
今日平壤,2016年
綜上所述,朝鮮經濟在50~70年代飛速發展,在80年代達到頂峰,在90年代重挫艱難,在2000年緩慢恢復。在50-70年代,朝鮮經濟實力不遜色於38線以南的韓國,但如今再與之相比,則差距懸殊驚人。
2、38線南北巨大經濟鴻溝
世人對38線南北對比最直觀的印象,多半來自於衛星照片,如下圖這張:
除了這種直觀印象之外,朝鮮和韓國之間的巨大經濟差距可以直接用數據來反映:
發電量:朝鮮的發電量在過去20年幾乎沒有太大變化,與韓國的差距已經從2001年的15倍左右,拉大至2016年25倍左右。
朝鮮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實並不缺發電燃料,煤炭的探明儲量高達147.4億噸(差不多是大同煤礦的六分之一),但煤炭的開採和運輸離不開石油和大型機械。另外,朝鮮發電設備多數比較老舊,有不少前蘇聯的設備仍然在服役。
發電廠,清津,2007年
鋼鐵產量:朝鮮的鐵礦石儲量非常巨大。根據韓國「北韓資源研究所」2013年發布的報告稱,朝鮮的鐵礦石儲量接近世界前十位,潛在價值為6207億美元,相當於韓國的133倍。目前朝鮮的鋼鐵廠分布如下圖所示:
但由於設備、焦炭、電力的缺乏,朝鮮的鋼鐵行業開工嚴重不足,全國鋼鐵產量只有韓國的六十分之一左右。
人均國民收入:根據韓國央行的統計,朝鮮人均國民收入大約只有韓國的5%(二十分之一)左右。
朝韓之間的收入差距與70年代末深圳河兩岸類似,但戒備森嚴的38線和布滿地雷和鐵絲網的朝韓非軍事區(DMZ)阻擋了任何可能的人口流動。
朝鮮工廠,2016年
除上述之外,朝鮮在幾乎所有經濟數據方面都大幅落後於韓國。另外,儘管韓國已經是發達國家,經濟體量巨大,但近幾年在面板、晶元等行業的帶動下,仍然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可以預見,如果朝鮮在經濟方面沒有新的改革舉措,那麼朝韓之間的經濟差距將會繼續擴大。
3、封閉體制中的市場萌芽
2018年4月的「文金會」之後,媒體上談論最多的就是朝鮮的「改革開放」。事實上,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先把這四個字給拆成兩半,一個是「改革」,一個是「開放」。
先談「開放」:朝鮮目前所有的「開放舉措」,都可以用一個詞來總結:「蚊帳式開放」。即掛起蚊帳,讓「空氣」—外國的資金、技術透進來,卻不讓「蚊子」—外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思想、價值觀、生活方式等鑽進來。這個問題中國在改開初期也遭遇過,得出的經驗也很簡單:完全不可能。
因此,目前朝鮮從1991年開始設立的各種「經濟特區」,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其原因就在於「魚與熊掌兼得」的思想作祟。從1991年-2000年,朝鮮利用外資僅為1.2億美金,且集中在賓館、飯店等服務業,製造業近乎為零。2016年2月,僅存的「開城工業園區」也停止運營。
再談「改革」:參照中國經驗,改革最大的方向就是「確立市場化」。在這一方面,朝鮮目前的進度是遠超絕大多數國人認識,即:朝鮮經濟中目前已經存在相當比例的市場化因素,這跟1978年之前的中國有很大不同。
朝鮮在絕大多數人眼裡,都是一個封閉、僵硬、落後的經濟體,尤其是在「開放」方面的舉步不前,更是加深了世人的這種印象。但實際上,從90年代「苦難行軍」以來,就存在著兩個朝鮮:表面上封閉僵化的朝鮮,表面下市場涌動的朝鮮。
朝鮮市場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萌芽,限制,重燃。這一切開始於改變一整代朝鮮人的「苦難行軍」。
萌芽階段(1995-2004年):根據前文所述,朝鮮經濟在1990年之後進入「困難挫折期」,1995年更是遭遇饑荒。在餓殍遍地的艱難時刻,人民自己會想辦法活下去,途徑就是去地下市場交易糧食,來解決政府配給無法果腹的問題,這就形成了最早的黑市。
黑市的糧食來源有很多,比如外國援助糧、自留地糧食、政府儲備糧等,這些交易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被朝鮮政府默許。2001年,朝鮮領導人訪問中國,在繁華的上海待了四天,回國後,朝鮮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市場化措施,史稱7.1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市場化。
農村集市,朝鮮,Photo by Moravius
根據韓國方面對在韓脫北者的調查發現,大饑荒之後的1998~2003年間,朝鮮民眾通過參與地下市場經活動帶來的收入,已佔他們總收入的75% (與之相比1964~1990 年間蘇聯的這一數值為16%,中國可類比期間的比例可能更低)。
限制階段(2004-2009年):跟多數從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國家一樣,市場化進程很容易出現反覆和階段性倒退。2003年朝鮮官方媒體發布社論,稱「貓知道肉的味道後不會去抓住老鼠,革命者在知道錢的味道後不會去進行革命。」這為之後的限制市場化埋下伏筆。
2004年,朝鮮開始限制私人使用手機;2005年,開始禁止在市場上買賣糧食和農產品;2006年,宣布禁止「身體健全的男性」參與市場貿易;2007年,限制商品價格和個人可出售商品總額;2009年,啟動貨幣改革來打壓私人商業活動。
私人水果攤,朝鮮,2016年
但這些限制活動作用有限,朝鮮的地下市場仍然活躍。事實上,2008年4月清津市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起因就是因為當地婦女被禁止參與市場貿易活動,但政府卻不按時配給規定的糧食[丁思齊,趙立新,2017年]。從這些細節來看,朝鮮的市場化趨勢已經形成星火燎原的態勢。
重燃階段(2010-至今):在朝鮮第三代領導人等上歷史舞台後,公開將經濟增長和開發核武器列為議程的核心,這一雙軌政策被稱為「並行路線」(byungjin line)。在這種實用主義路線的引導下,市場化再次被默許。
這種默許帶來的結果是驚人的: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對超過1000名脫北者進行調查,發現這樣的數據:
85%的朝鮮人到非官方市場購買食物;
單純依靠國家配給的比例只有不到6%;
40%的朝鮮人在某種類型的私企工作過;
90%以上的朝鮮人參加過市場經濟活動。
家庭雜貨攤,朝鮮,2014年
即使最嚴厲的批評家,也不得不承認:「北韓已從一個控制非常嚴密的國家社會主義經濟變為一個基本上在進行市場化的經濟。現在可能是前進兩步,後退一步,但長期而言,真正壓制並回到由政府管理的經濟似乎非常難了。」(Sokeel Park,Liberty in North Korea)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一旦朝鮮確定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朝鮮群眾很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內,就走過中國從1978年到1992年之間的思路轉變歷程。畢竟在如何搞市場經濟方面,它的南面就有一位很棒的老師。
4、半島經濟的機遇和未來
除了在市場化方面探索已久之外,朝鮮經濟還有一些優勢:人口、資源和鄰居。
人口方面:朝鮮人口為2500萬左右,跟吉林省人口數量相仿,是韓國人口的一半。進入2000年之後,由於糧食問題得到了逐步改善,朝鮮人口緩慢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勞動力大都具備不錯的勞動素質。朝鮮在1975年開始普遍實行11年制義務教育,2014年普遍實行12年義務教育,因此朝鮮勞動力素質不是非洲、中東甚至東南亞等部分國家可以相比的。
朝鮮學生,平壤,2013年
資源方面:朝鮮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礦物有300多種,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占整個半島儲量的80~90%。
其中鐵礦石儲量位居世界前十,煤炭探明可開採儲量147.4億噸,其中無煙煤儲量117.4億噸(出口中國的主力產品),菱鎂礦儲量65億噸,佔全球儲量的40~50%。
朝鮮礦山,2013年(圖片來源: Kobiz Media)
鄰居方面:兩德統一後的德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使得半島經濟前景經常拿來與兩德對比。儘管朝鮮半島現狀和德國統一的情形相差萬里,但兩者有一點卻是相同的:(東德和朝鮮)都有經濟實力強大的鄰居(西德和韓國)。
兩德統一後,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嚴重落後於西部。為了促進東部地區的發展,西德開始徵收的所謂「兩德團結互助稅(solidarit?tszuschlag)」,稅率為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查定金額的5.5% ,從1995年開徵收,至今仍然在繳納,每年差不多能征繳140億歐元。
相比之下,如果由韓國主導朝鮮的「經統」,要花的代價會更大。1990年時,東德的經濟規模相當於西德的8%~9%,東德的人均GDP則相當於西德的25%~33%,而朝鮮這兩個數字目前分別為2%和4%。
田裡勞作的農民,元山,2016年
不過東德當年經濟發展水平比周圍的東歐國家和蘇聯都要高,而朝鮮周圍的中國、韓國和日本都是全球經濟強國,具備雄厚的外匯儲備,有能力讓朝鮮迅速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但實現這些這一切需要政治障礙進一步被突破。
排隊等公交車的人們,平壤,2016年
目前看,要讓朝鮮大規模接受鄰居們的投資,意味著要實質性地突破「蚊帳式開放」,這對目前朝鮮的體制來說比較困難。更加可能的路徑是:朝鮮自下而上的市場化力量不斷發展,發揮人口和資源的優勢,實現「緩慢但可控」的經濟發展。
尾聲
在「文金會」上,有一個安排的細節很有意思:韓國儀仗隊的士兵們穿著19世紀李氏王朝的服飾,來展現傳統的儀式,這讓人想起朝鮮半島長達500多年的統一時代。
無論是兩德的統一,還是中國的改開,對半島的借鑒意義都相當有限,半島的未來需要朝韓兩國自己從自身歷史和地緣夾縫中挖掘和尋覓。但無論如何,2500萬人的和平和溫飽,是三八線南北和鴨綠江兩岸的人們所共同希冀的,無論是下一代人、這一代人,還是上一代人。
發起衝鋒的志願軍戰士,清川江,1950年
作者:戴老闆
延伸閱讀:
站在風口上的丹東:歷史上的朝鮮「改革開放」都不成功......一句「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戰鬥口號,外加一場影響力堪比當年柏林牆倒塌的「文金會」,讓朝鮮這個神秘國度躍入人們的眼帘。隨著相關探討的與日俱增,曾經的陌生與擔憂也漸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人們對半島局勢的普遍看好與無限憧憬。
在我國,之於一個區域,重大利好從來都扮演著「熱錢的吸收器」與「房價上漲推手」的角色,更何況是一個即將穩定的、持續發展的東北亞釋放的巨大經濟紅利。於是果不其然,5月2日一早,人民日報旗下《證券時報》用一整版報道刷屏了朋友圈:短短48小時內,丹東房價便暴漲驚人的57%,沉寂多年的樓市重新煥發生機,無數炒房客絡繹不絕地大舉進入丹東投資置業。
海南的樓市「全劇終」餘溫尚未褪去,丹東已然將「續集」拍好,並搖身一變成了下一個區域性財富風口。
話說回來,之所以有那麼多人願意到丹東購房,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對這座城市的前景充滿信心。可是一提到丹東,國人首先想到的還是「毗鄰朝鮮,鴨綠江邊」,對於它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貌卻極有可能不甚了解。
所以,且不談丹東樓市能火爆多久,本文旨在從經濟發展與城市進步的維度,對丹東做一個系統的刻畫,並對其困境與前景進行探討,以求能夠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這座身居東北的「邊境小城」。
1很多人切身感知到丹東,是從鴨綠江斷橋開始的。而今站在斷橋上,眼望四周,似乎還能感受到曾經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丹東,曾經叫做安東。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丹東,意為「紅色東方之城」。它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坐落在鴨綠江畔,北依長白山脈,南臨黃海,東隔鴨綠江與朝鮮相望,是我國最大的邊境城市,也是中國萬里長城的最東端起點和中國萬裏海疆的最北端起點,更是連接朝鮮半島與中國及歐亞大陸的主要陸路通道,具有沿海、沿江、沿邊的地理特徵。
全長795公里的鴨綠江,在丹東境內有263公里之多。因此,這座依江而建的城市成為了對朝鮮貿易的理想轉口地。1992年,國家在丹東邊境線上設立了國家級經濟合作區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是首批14個國家邊境經濟合作區之一,以求大力發展中朝貿易。有數據顯示,對朝貿易約佔對外貿易的40%,通過丹東口岸進行的對朝貿易總額佔全國對朝貿易總額的70%以上。
那麼,丹東的經濟狀況如何?我們不妨通過幾個經濟指標來加以探討。
1)GDP
從經濟規模來看,丹東並不具備較大體量,其GDP占遼寧全省的比重從未高於過5%。雖然1989年曾經有過GDP全省第5名的巔峰,但此後再未能重現這一壯舉。進入新世紀後,在遼寧省14個地級市中,丹東的經濟總量基本長期處於第9或第10的中下游位置(參見圖1)。
2)產業結構
自2005年以來,丹東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較為劇烈。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均經歷了一個先減後增的過程,第二產業則是呈現出先增後減的態勢。到2016年,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7.01:30.77:52.22,不難發現,丹東的一產佔比過高,農業在推動當地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產近年來萎縮速度較快,說明工業未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三產發展相對迅速,側面凸顯出丹東較為發達的旅遊業(參見圖2)。
3)人均可支配收入
通過對丹東與遼寧城鎮居民及農村居民的分別考察,可以看到,2013-2016年間,丹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始終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且差距有逐漸增大的態勢;而丹東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卻要略微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這反映出丹東整體的收入差距相對較小(參見圖3)。不過,考慮到遼寧省與丹東的城市化率分別為67.4%和45%,可以判斷丹東居民富裕程度仍大幅度低於全省平均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
至此,丹東的「肖像」已大致勾勒完畢。
2前兩年,網上評選出一份名為「全國十大養老聖地」的榜單,身為東北城市的丹東「意外」上榜,無疑顛覆了很多人對它的印象。
與其他城市或地區相比,丹東似乎與東北的「嚴寒」有些格格不入。位於亞歐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的丹東屬於暖溫帶亞濕潤季風型氣候,年平均氣溫南部在8-9℃,北部在6-7℃。丹東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間,是我國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區,降水2/3集中於夏季。
此外,丹東生態環境較好,水質優良,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超過6成。受季風影響,丹東四季分明,溫暖而又濕潤,因而享有「北國江南」、「東北地區最溫暖濕潤的地方」、「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等美譽,入選榜單自然也不意外。
由北京睿智名流傳媒公司創辦時長22分鐘的《文明中華行》欄目中,有一期名為《月亮之上之丹東行》,其中對於丹東的評價是這樣的:
「丹東是東北有江南氣質的城市,擁有江南的秀美和濕潤,但卻沒那麼嚴寒與酷暑。」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持續深入,近年來,養老產業受到了丹東有關部門的格外重視。丹東市政府還專門發布了《「十三五」丹東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用以對當地養老產業的發展進行有關指導。同時,溫泉療養和以月亮島為代表的風景區也正在成為吸引外地老年遊客到此一游的重要元素。
可以說,丹東這座邊陲小城一直在平穩地尋找著適合自己的經濟模式加以發展,卻從未高調地進入人們的視線範圍內。若不是此次動靜巨大,它或許依舊不會得到太多的關注。
而今,朝鮮半島的局勢愈加穩定,讓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巨大經濟帶都迎來了重大利好;緊鄰朝鮮的丹東自然在這股浪潮之下引起了國人的興趣。一時間,丹東處在了風口之上,不僅熱錢湧入房價暴漲,甚至還被不少人拿來同深圳做對比,似乎下一個改革開放的奇蹟即將在東北大地上重演。
3丹東究竟會不會成為東北的深圳?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先說筆者的個人結論:這個問題無法回答——畢竟小弟只是個凡夫俗子,不是算命的,更何況現在的丹東還沒有「特區」這一頭銜。未來的事情又如何預料得准呢?
不過,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和東北人,筆者當然希望國家能夠再多一個像深圳這樣成功的經濟體,當然也希望東北能夠再多一個輻射區域、帶動發展的經濟增長極。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先探索一下深圳的取勝之匙,再來為丹東尋找需要完善的各個短板。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成長為今天的國際化大都市,從經濟總量到產業結構,從科技創新到人民生活,從城市建設到文明程度,均實現了質的提升與飛躍,堪稱城市發展的典範。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在筆者看來,深圳之所以會成為深圳,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使然。
1)天時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是深圳得以崛起的首要根源。在國家的種種政策優惠與資金支持下,深圳很好地承擔了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歷史任務,率先打破體制藩籬,發展外向型經濟,大膽以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三來一補」等方式大規模引進外資,通過不斷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來為本土的經濟建設服務。
同時,深圳特區還充分發揮了特區的「窗口」作用,把各種資金、技術、信息、管理、知識、政策向內地轉移、傳遞和推廣,對內陸起到了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了內陸地區經濟的發展,為確定我國的對外開放格局和實施沿海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此外,深圳還形成了極佳的體制優勢,民營經濟成為城市發展主體,政府甘當企業的服務部門而非指揮官,由此構建了優越的市場化營商環境,再配以高度的開放,自然會迸發出無限的活力,騰訊、華為、萬科、平安等知名創新龍頭企業的誕生也便不足為奇。
2)地利
深圳之所以會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離不開它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的深圳,南鄰珠江,面向海洋,被譽為我國的「南大門」。同時,深圳海陸空鐵口岸俱全,這使其可以在自身發展乃至「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重要陸、海、空、鐵交通樞紐作用,承載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功能。
更為重要的是,深圳毗鄰香港這個自由貿易和金融中心,由此造就了深圳無與倫比的貿易優勢,這讓它不僅可以依託香港來發展物流、電子、金融、服裝等行業,還與周圍城市形成產業聚合發展走廊,大大助推了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位造業的發展。
3)人和
深圳自發展伊始,就率先進行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和試驗,比如率先改革勞動用工制度和工資制度、改革計劃管理體制、改革幹部調配製度、改革物價等等,只要是對經濟建設有利的,都敢於觸犯「禁區」和「盲區」。這也無形中塑造了深圳人民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從而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此外,從深圳的人口結構來看,戶籍人口與非戶籍人口比例「倒掛」現象極為明顯,常住人口中大部分都是非戶籍人員。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約113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為355萬人,非戶籍人口約為783萬人(參見圖4)。
同時,深圳人口結構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兩頭小中間大」的特徵,15~64歲的人占絕大多數,人口老齡化處於較低水平(參見圖5)。這些都充分表明,深圳對於來自全國各地的適齡勞動力具有極大的持久吸引力,大量的外來人口構成了深圳經濟建設的主力軍。
相比之下,丹東要想成為東北的深圳,大概並不容易。
4拋去丹東目前尚不具備的「經濟特區」地位之外,丹東與深圳至少還有以下四方面的差距。
首先,丹東面對的外部環境還有待觀察。
儘管各方普遍認為朝鮮已決心改革開放,這也被視為丹東光輝前景的一個重要動因,但這次的改革開放究竟能貫徹到什麼程度,仍是一個問號。
以史為鑒,這並不是朝鮮第一次改革開放。早在1991年,朝鮮在羅先設立了第一個對外開放的自由經濟貿易區,其歷史意義相當於中國的深圳,都是探索改革開放的先頭兵。而後,朝鮮又搞了鴨綠江經濟開發區、新坪旅遊開發區、滿浦經濟開發區等多個經濟開發區。可是後來的結果眾所周知,沒有一個經濟特區獲得成功,朝鮮的改革開放也如同「過家家」一般,從未真正實現。
說到底,朝鮮歷史上的「改革」,從來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只是以發展經濟為手段來維護政權的穩定性,經濟發展也必須在官方容忍度之內;而朝鮮歷史上的「開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蚊帳式開放」,即掛起蚊帳,讓「空氣」——外國的資金、技術透進來,卻不讓「蚊子」——外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思想、價值觀、生活方式等鑽進來,即便是做生意也不是以經濟利益作為基本出發點。
所以,倘若一旦朝鮮的「改革開放」事業再度受阻,丹東便會成為第一個受影響的城市。
其次,丹東的鄰居遠沒有香港那般強大。
雖說丹東與朝鮮的區域分布同深圳和香港類似,丹東也是對朝貿易最大的口岸城市,但是朝鮮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顯然與香港不是一個量級。深圳能夠崛起,香港的資本注入與成功經驗功不可沒。可距離丹東最近的朝鮮新義州,能夠給丹東帶來多少積極影響?
只怕新義州的發展還要藉助丹東的力量。
(高樓林立的片區是遼寧丹東,中間隔著的是鴨綠江,對岸房屋低矮的片區為新義州)
(近處的樓盤屬於丹東,遠處是新義州)
(鴨綠江邊的新義州)
再次,東北經濟困境亟待衝破。
作為一個東北城市,儘管丹東擁有較為發達的鄉鎮民營經濟,但也不得不面對整個東北地區所共有的經濟發展困境。
由於計劃經濟思維根深蒂固,滲透到政府、企業和民眾的方方面面,固化了東北的發展理念,使之成為難以扭轉的體制慣性;而資源優勢隨著資源價格的回落、去產能的推進也變成了「資源詛咒」。東北地區各級政府的危機和憂患意識缺失,加之法制化、市場化程度始終落後於建立創新型國家和服務型政府的要求,給東北經濟轉型帶來了多重阻礙。
與此同時,在長期的振興東北計劃中,國家的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主要放在以國有企業改組改製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上,設法通過國有企業扭虧為盈,擺脫困境。這一系列舉措在無形中進一步鞏固了東北地區國有企業的絕對統治地位,強化了行政色彩的同時也放緩了市場化進程。作為市場經濟最為活躍的主體,民營經濟在東北的體制環境下著實難以健康成長。直接表現便是2014-2016年,遼寧省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速均為負值(參見圖6)。
最後,丹東的人口規模與結構並不佔優。
與深圳不同的是,整個東北地區都在遭受著人才的流失。對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得出的結果,東北地區10年間總共流出200萬人口,「孔雀東南飛」的困境已然成為了掣肘東北經濟振興的「老大難」。
對於丹東來說,自2008年起,人口總數便呈現出逐年縮減的趨勢,2016年僅有237.9萬人,創20年來的歷史新低(參見圖7)。與此同時,丹東已經表現出較為嚴重的老齡化態勢,截至2016年底,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超過20%,高於全國16.7%的平均水平。需知,城市的發展最為關鍵的核心資源便是人。適齡勞動力的缺失與人才的外流,也將對丹東未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5
不管怎麼樣,今天的丹東,的的確確是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機遇。特別是在全球市場大融合、生產要素大重組和國內外產業大轉移背景下,丹東沿江沿海想不蓄勢待發都很難。
至於如何抓住機遇,實現丹東經濟社會的再度騰飛,也算是留給人們的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然而有一點是明確的:這種「騰飛」,不應該僅僅體現在房價和樓市的沸騰上。
推薦閱讀:
※實體經濟就是這樣崩潰的!
※專業分享 | 帶您深度解讀【椎關節錯位】及其鑒別診斷
※深度解讀「佔領華爾街」
※? 深度開髖,練完這套序列你的髖部一定可以打開!
※深度三國:權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