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際關係來自兒童期的安全感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我們每個人能夠構建完整人格,獲得自尊,完成自我整合的關鍵條件。而能夠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來自兒童期安全感的獲得程度。心理學家沙利文在論述人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人際需求時列出如下表格:發展階段人際需求0-2、3歲 需要得到他人接觸,需要得到母親或替代人溫柔的照料。2、3-6、7歲 需要成人參與到兒童的遊戲活動中。6、7-9、10歲 需要同齡玩伴,需要被同齡人構成的社會群體接納。9、10-12、14歲 需建立和同性朋友的親密關係,並且彼此接納認同。12、14-17、18歲 需要同異性朋友建立親密關係。17、18- 需要融入成年人的社會中人在嬰兒期能夠獲得母親或替代人溫柔精心的照料,他的需求呼喚及時得到滿足,他對生活的環境是滿意的,有很自信的安全感。當他不斷成長,生活活動範圍不斷擴大時,她/他需要不斷擴大與其他人的交流,建立聯繫。達成新的人際關係的基礎是前一階段人際關係建立中的體驗,如果前一階段經驗良好,獲得很好的安全感,就為後一階段人際關係建立鋪平道路。如果經驗系統存儲了太多的人際關係建立中的障礙,後面在與他人交往時就會感到非常焦慮,很難與他人建立關係,更使其感受到在人群中沒有安全感。在青春期到來的時候,會非常害怕與他人發展親密友誼關係。因此,客觀上會受到同齡人的排擠,更會孤單寂寞落落寡歡。由此得出:父母需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嬰兒期,需要陪伴在他們身旁,對他們的呼喚及時給予回應,幫助他們驅除痛苦,滿足他們生理和精神安慰的需求。如果忽視了孩子在這個階段對家長的需要,只顧忙於事業的發展,有可能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留下終身遺憾。在我的個案中有不少缺失安全感的人,其中一些人在早年生活中與父母分離,替代撫育人又不稱職,因而對生存環境總有不安全感。當然,如果有一個稱職的替代者來撫育孩子,也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的生活,順利完成這階段的感受人際關係的任務。還需要注意的一個環節是孩子上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年齡階段,他們開始有時限地脫離父母陪伴,生活在同齡群體中。脾氣秉性各不相同的孩子來到一起,他們在相互交往中開始發生摩擦碰撞。這是成長中的一個必由階段,本不值得我們去迴避它。但是,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虧」,於是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與其他孩子玩耍,只能在家做獨處的遊戲;或有的老人鑒於自己年老體弱,不願意與孩子一起到室外走動,如此剝奪了孩子與同齡人遊戲中取得相處經驗的機會,在同齡人當中他們在處理朋友關係時顯得更缺少方法、更稚嫩,這成為他們渴望被同齡群體接納的障礙。在孩子今後各個年齡階段的發展中,與人相處就會成為一個難題,會制約孩子社會能力的發展。我曾經遇到一位24歲研究生畢業的白領,她雖然學習成績優異,專業能力也較強,但是在工作中總不能與同事相處。她的處世的方式還停留在「一起玩」的童齡期,難以在坦率、親密的基礎上與他人建立成年人的友誼。因為缺乏社會支持,她覺得自己很孤單,生活得很辛苦。在回顧生活經歷時,她因為上學早於同齡人,母親總叮囑她防備受到別人的欺負,放學就回家,少與同學交往。恰巧在上中學時,她遇到同班兩個男生的言語攻擊,母親教她要更加謹慎,卻沒有採取其他有效的保護措施,沒有抗爭。這位白領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一遇到與人打交道就發憷,就往最壞的地方考慮。直到今天,與人交往的不安全感害得她難以在同一個工作環境中持續呆下去。家長朋友們,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很重要,既要給他們創造建立人際交往安全感的環境,幫助他們順利渡過人際發展的各個關鍵期,完成相應的任務,同時還需要我們以身作則,在維護家庭關係上給孩子做出榜樣。這樣的付出才是真的愛孩子。
推薦閱讀:

袁弘和胡歌的關係有多好?
房屋朝向與主人屬相風水的關係
[搞笑圖文]時間與女人的關係,原來就是男人與女人的關係
四大名著里的男女關係(三)
每一段糟糕的婆媳關係背後,都有一個無能的老公

TAG:安全 | 兒童 | 安全感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