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歷任領導人制衣的「紅色裁縫」

 在紅都公司大堂內,放置著公司為毛澤東製作的灰色中山裝,其後寫著:「1949·勝利者的選擇。」在新中國建立的幾十年中,紅都為從毛澤東到胡錦濤的歷任領導人制衣。

紅都公司的東交民巷門店老照片,地址即透出其特殊背景圖片來源:紅都公司官網

紅都門店陳列著為毛澤東製作的灰色中山裝(複製品)王緢/攝

  胡耀邦是第一位請紅都製作西裝的中央最高領導人。一個充滿政治意味的服裝品牌,也一直參與和見證著中國政治的變遷。

  政界始終是紅都最忠實的顧客。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紅都獨家承擔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制裝的任務,它也是目前北京唯一的國有服裝企業。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王緢發自北京

  一家服裝企業很難有什麼特別的,哪怕它剛剛舉行了一個55周年的紀念慶典。

  這家名叫紅都的公司主營高級服裝定製,有8家直營門店,一年營業額3000萬元。公司也有成衣品牌,但城市裡隨處可見的廣告中,找不到它的痕迹。

  紅都公司總部位於東交民巷28號,若從地址上看,則有可能出身顯赫。不過它真正的特別之處,在於其顧客:包括了從毛澤東開始的新中國所有最高領導人,以及眾多的中央領導們。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上,國家主席胡錦濤身著的深色中山裝禮服,就是由紅都公司設計製作的。

  國慶當天,紅都公司制裝師高黎明一大清早就打開電視,等待典禮直播。當胡錦濤走上主席台時,他一眼就認出自己設計的中山裝:其領子稍寬,前襟平挺。他懸了兩個月的心才放下了。2009年7月,紅都接到為胡錦濤製作國慶閱兵典禮禮服的通知。自中共「八大」起,紅都接到這樣的任務,總是確保穩妥完成。

  在設計胡錦濤禮服時,高黎明考慮到閱兵時間、天氣等因素,選用了高織紗花呢,裁剪時將領口加寬立翻,4個兜里也壓了層粘膠,使衣服更為平整板挺。高黎明還在縫合衣服下擺時特意加了一個褶,以備閱兵時廣場起風,避免衣角上翹與擺動。

  這樣的設計得到了認可。國慶典禮上,其他8位常委身著西裝,胡錦濤的中山裝當即引發了海內外媒體對中國領導人著裝政治的解讀。而紅都,也再次被媒體提及。事實上,這個充滿政治意味的服裝品牌,北京市僅存的國有服裝廠,也一直充滿著特有的政治敏感———比如它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推出的「高端中山裝」,其樣式就是由胡錦濤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禮服稍作改動而來。

  南方周末記者獲知,隨著辛亥革命百年一系列事件的到來,中山裝正在成為諸多政界人物的選擇。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便穿著中山裝露面。

  半個多世紀以來,由「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服裝加工部」與滬上服裝名店合併發展而來的紅都公司,幾乎獨享了為中央領導人制衣的政治殊榮,也一直參與和見證著中國政治的變遷———從鄧小平出席聯合國會議,到改革開放初胡耀邦的西裝,再到胡錦濤閱兵。

  從毛澤東開始的「紅都」時代

  在紅都公司大堂內,櫥窗里放置著紅都為毛澤東製作的灰色中山裝,其後寫著,「1949·勝利者的選擇。」如同「紅都」這個名字所寓意的「紅色首都」一樣,這個品牌的開始,也充滿著特殊的政治色彩。

  1956年2月,中共八大召開前,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次代表大會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在國際社會引發巨大反響。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在八大籌備中,認為要以蘇聯為鑒戒,獨立思考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道路。

  此時,中央辦公廳也意圖為毛澤東特別制裝,塑造其全新的形象亮相八大。

  當時的中南海制裝技師是京

  城名剪王子清。在北方,這樣的頂級技師實屬鳳毛麟角,更多業界高手集中在「上海灘」。他們大多師出「紅幫」,即為「紅毛」(洋人)縫製洋服。根據中央辦公廳的指示,王子清等人前往滬上,挑選了田阿桐、王庭淼、王富成等12名服裝技師進京。

  12名服裝技師被安排住進中南海一個小院里,組成了「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服裝加工部」,專為中央領導人製作服裝。他們上午9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遇到緊急制裝任務還會通宵工作。

  技師們對外統稱「中南海工作人員」,日常通信也必須遵守保密制度,外出還要特別批條。他們獲知,服裝加工部的首要任務,是在八大召開前為毛澤東設計合體的著裝。

  12名服裝技師中,31歲的田阿桐最被看好。其13歲到上海奉化幫學藝,三年後應聘到租界一家英國服裝公司,不僅做西裝、皮裝、旗袍,還做各種時尚淑女裝,很快便成為上海灘頂尖裁縫高手,擁有了自己的「田阿桐服裝店」。中央辦公廳抵滬舉行技藝評比時,田阿桐摘得了頭魁。

  1956年8月,田阿桐接到為毛澤東制衣的任務。中央辦公廳人員再三叮囑他,這是高級機密。

  半夜12點,工作人員帶領田阿桐來到中南海書房。出於安全考慮,他只能站在毛澤東5米開外「目測量體」。但憑著豐富的經驗,田阿桐一次目測成功。

  根據毛澤東額頭寬,臉龐大,身材魁悟的特點,田阿桐對傳統中山裝的款式進行了改造。他設計了一種新型衣領,將傳統小領改為闊而長的新型尖領,並根據毛澤東脖子特點將領口增開到46公分。在裁剪上,為突出毛澤東身材挺拔,田阿桐特地將上衣前闊及後背做得稍寬,後片比前片略長,墊肩稍微上翹,中腰稍凹陷,袖籠也略有提高。

  毛澤東對這樣的設計非常滿意,還特地拍了一張半身標準像。後來,這張標準像被掛上了天安門城樓。1956年9月16日,毛澤東身穿大尖領中山裝亮相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及毛澤東的嶄新亮相受到了海內外矚目,習慣從細節尋找寓意的西方媒體將這款改造後的中山裝稱為「毛裝」(Maosuit)。

  隨著新中國國際交往恢復、外交活動增多,中南海也亟需塑造新中國領導人和外交人員的形象。通過周恩來協調,1956年3月至4月,滬上多家西服名店遷往首都,陸續在中南海、外交部、使館區附近開設西服加工門店,主要服務對象是各國使館和出國人員。

  1958年,波緯、雷蒙、造寸等7家遷京服裝店合併成立了北京友聯時裝廠。1966年「文革」開始時,原東交民巷門店改稱為「反帝服裝店」,但為方便別國使館人員前來制裝,第二年又更名為「紅都」,並沿用至今。

  完成八大制裝任務後,王子清、田阿桐等服裝技師也從中南海遷往紅都。

  見證政治風雲

  「毛裝」令田阿桐聲名大噪,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也要求田阿桐前往製作中山裝。高黎明說,「那是田師傅的時代,中辦一來人,廠里人就知道,田師傅又要去中南海了。」高黎明1981年到紅都工作,1992年跟隨師傅田阿桐出入中南海,逐漸接手領導人制衣工作。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是江蘇揚州人,田阿桐是江蘇常熟人,他們時常用家鄉話聊天。江澤民有時會問,「小高,你聽得懂嗎?」高黎明說聽不懂,他們便改回普通話。

  往後,高黎明到中南海去,領導人也會聊一聊,問他工作忙不忙,紅都現在怎麼樣。儘管氣氛輕鬆,高黎明接到制衣任務還是會失眠,一直到領導人穿上才能踏實。

  自田阿桐時代起,紅都設有一個「第六車間」,精心配備十多個工人,機器也從國外進口,以便處理進口面料。首席服裝技師層層把關,不僅需要技術高超,還要熟悉領導人的體型、臉型、個性偏好和穿衣習慣。

  毛澤東青睞大尖領,對中山裝的顏色也只認準灰色。田阿桐為他做的中山裝春秋以中灰色為主,冬天以深灰色為主,面料則主要是啥味呢和嗶嘰呢。

  在為鄧小平設計中山裝時,田阿桐根據他的身材,將領子減小,領口降低,這樣就顯得精神。1986年12月19日,田阿桐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說,第一次給鄧小平做衣服是在1956年,直到現在30年了,但他的體型基本沒有變化,也一直沿用老尺寸。

  紅都「保證完成每一次政治任務」,並以此為豪。其辦公樓里多處陳列著中央領導人與服裝技師的合影,見證了新中國閱兵、出訪和重要會議的召開。他們的制衣史,也成其為中國政治風雲流變的縮影。

  百年前,孫中山提出廢除長袍,盡易舊裝,試製出後世以其命名的中山裝。1929年,中華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以之為「推翻帝制」的標識。

  新中國建立後,中央領導人和外交人員也選擇穿著中山裝出席重大會議、慶典或是重要外交場合。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外交部長喬冠華將率代表團出席第26屆聯大。出發前夕,周恩來特別要求:出席正式會議時,中國代表要穿中山裝,不要穿西服。紅都接到為中國代表團制裝的政治任務,僅用4天半的時間就制裝100套。

  1974年,鄧小平出席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發言闡述「三個世界」的理論時,也穿著田阿桐製作的中山裝。

  隨著改革開放,中共領導人著裝風向也在變化。

  1983年2月,胡耀邦與深圳市委、市政府同志座談。他問道,「你們穿的衣服怎麼還是老樣子?我贊成你們穿西裝,因為你們要同外商打交道。」任仲夷笑著說,「耀邦同志你先帶個頭穿西裝,我們才沒有顧慮,膽子才會壯起來。」胡耀邦則回答,下次來深圳一定穿西裝。

  1981年,田阿桐師傅就開始為胡耀邦製作西服。高黎明回憶,胡耀邦總書記是第一位請紅都製作西服的中央最高領導人。紅都技師為中央領導人製作的西服,通常採用平駁領、前襟兩粒單排扣,顯得幹練莊重。

  「紅頂企業」的競爭與擴張

  改革開放前,紅都不對外營業。但各地政府為分沾「殊榮」,紛紛邀請紅都到當地開設連鎖門店。到紅都門店定製服裝的人須持有省部級以上介紹信,他們多為政界、文藝界名望人士。

  1985年12月,為順應改革開放潮流,紅都更名為「北京市紅都時裝公司」,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1993年,「紅都集團公司」組建成立,下屬全資公司、參股公司等15家。公司成立慶典上,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為紅都題詞「繼承優良傳統再接再厲」,時任北京市市長李其炎也到會祝賀。

  紅都不僅延續著為中央領導及各界名流制裝的地位,也向普通百姓敞開了大門。1980年代,北京的工資水平多在每月幾十元,一套幾百元的西服,一般市民仍是消費不起。每當下班時間,紅都兩千多員工穿著西裝或中山裝從工廠魚貫而出,令周圍市民艷羨不已。至1990年代,人們的荷包逐漸殷實,慕名者也紛至沓來,紅都技師每年的接單量也由百至千。

  紅都獨有的身份也帶來了數量可觀、名利雙收的團體服裝定製業務。比如1984年為中國重返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隊員制裝;1999年為50周年國慶閱兵國旗、國徽方陣提供製裝,該服裝已經被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2009年,紅都再度為60周年國慶典禮4個群眾遊行方陣製作服裝,中標金額四百餘萬元。

  紅都為領導人制裝也不再限於中山裝等禮服。現任中央領導人在一些非正式會議場合越來越多地穿著休閑夾克,高黎明說,我們在設計這類服裝時,優先考慮舒適大方,也會加入一些創新元素。

  經歷近30年轉制,紅都服裝公司是目前北京市僅存的國有服裝企業。服裝行業市場競爭激烈,改革開放前的老牌子大都銷聲匿跡,紅都則因其獨有的歷史標籤得以創新發展。

  政界人士始終是紅都最忠實的顧客,其制裝份額大致佔去了公司定製總量的30%。

  每年兩會期間,紅都獨家承擔為全國人大、政協委員制裝的任務,會場駐地有專車往返門店。1999年後,紅都進入代表駐地服務。

  在紅都做衣服已經是部分代表、委員的習慣,服裝技師們也經常見到熟臉。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孚凌、全國政協委員梅葆玖等就是紅都的老顧客。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紅都專為兩會服務製作的成衣和定製服裝銷售近1600件。這其中,有200餘件中山裝。

  值得一提的是,紅都的定製服裝仍保持著一檔2000-3000元的中低端價位,這是為照顧當年持介紹信前來的顧客,諸如老領導、老教授,紅都集團副總經理史海燕認為,「他們是紅都的老顧客,也是紅都得以持續發展的動力。」


推薦閱讀:

不要急著去買一件衣服:快時尚文化下的制衣行業
制衣工廠"產前準備"全流程!
怎麼樣做出一件不掉色的衣服?
草木染的工序是怎樣的?

TAG:中國 | 裁縫 | 制衣 | 領導 | 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