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確定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確定
「一堂好課的最低標準是要有適宜的語文教學內容」。也就是說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要有意識。知道自己在教什麼,並且知道自己為什麼教這些內容,一堂課的教學內容要相對集中,使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篇教材,它包含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怎樣才能達到有效、有用,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先有一個定位,一個目標,再據此去擇取合宜的教學內容。
一、合理地把握文本所彰顯的價值。
學習教材首先要把握整體,並以此來理解教材的脈絡結構和教材各部分的地位和關係。新教材是一本書共有四單元,每個單元的文體是不一樣的,比如第一冊有通訊,詩歌,小說,文言散文,每單元是四課,每個學期要教兩本書,那麼這樣一來,我們的每一節課堂就沒有必要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三個維度面面俱到、平均使力了。每堂課必須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取捨不應該取決於參考書,而應該是由學生的學況與教師個人對課的理解而定。從目前已壓縮成40分鐘的課堂結構來看,一課有一得,得得相聯繫,最終匯成學生語文素質之海的做法,無疑是較好選擇。那如何預設文本價值呢?
我們來看洪鎮濤先生《鄉愁》的教學實錄片段,探討大師在合理把握文本價值方面的做法。《鄉愁》教學片段:
問題一:這首詩一共有四個小節,大家覺得它們之間的順序能夠改變嗎?(學生研讀課文略)
問題二:第四節中「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覺得「淺淺的」用得不好,我想改為「深深的」,好嗎?
師:請看,這樣一改,就強調了台灣跟大陸隔離的狀況,大家贊不贊成?贊成我的舉手(一個也沒有);不贊成的舉手(喲,百分之百!)那你們說說理由,要說服我!(學生與老師的交流略)
問題三:我總覺得這首詩表達的意思較為含糊,詩人內心的思想沒有明確表達出來,我改寫一下,大家評評怎樣:(「小小的郵票」改為「對母親的思念」、「窄窄的船票」改為「對愛人的戀掛」、「矮矮的墳墓」改為「對親人的哀悼」、「淺淺的海峽」改為「對祖國統一的渴望」)
問題四:還有一個問題,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個「是」,把所有的「是」改為「像」,行不行?為什麼?
《鄉愁》一詩,洪鎮濤先生只取「順序、用詞、意象、比喻」四點,卻高屋建瓴統起了全詩。學生很好地把握了文本,學習了最基本的知識點,同時也彰顯了文本價值選擇的高明。這得益於老師對教材內容的把握,這也緊扣著了語文的內涵 。
要體現語文的個性,就要發現不同文體的個性。同樣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不同的文體形式來表達,因此,學習不同文體的文章,就要體會其不同的語言表現形式。例如,小說的學習與散文的學習,就不盡相同,而議論文、說明文,差別就更大。要確定教學內容,教師在研讀文本的時候,就要敏銳地感受到不同文體的個性特點,要知道學生學某一類文體時,當掌握哪些最基本的東西。語文課程改革的初始階段,曾流行過一些片面的說法,其中有一個說法就是「淡化文體」,如果文體真正淡化了,那麼學生通過閱讀來學什麼呢?寫作該怎麼寫呢?
葉瀾教授認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教學內容的確定首先要考慮教材因素,要發現教材本身的教學價值。一般地說,選入教材的閱讀篇目,都具有一定的典範性,要使學生由口語向書面語轉換,就要讓學生走進「閱讀」,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獲取知識,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形成價值觀,而學生這個發展過程的主線是語言的學習與運用——這裡所說的語言,不是靜態的語言知識,而是動態的語言規律的發現與掌握。因此,教材的教學價值,首先就在於語言學習的價值,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思維能力培養的價值,就是在生活中會聽,說,評,寫。
二教學內容要關注學生的需求
備課只是準備上課,是預備性行為;到了課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表現,師生、生生交往,教學過程定有變化,教案理應改變,變是必然的。備課是動態的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不斷修改的過程。備的課到了課堂上出現了意料之外,正是備課的關注點、著眼點。對於這意料之外,應看成是可貴的資源,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盼望出現的生成資源。到了課堂上,教師胸中有教案,目中有學生,應全神貫注地觀察學生的表現,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應及時掌握。針對發現的情況,迅速、準確究其原因,分析是教案不足的原因,或是學生理解的原因,還是學生創新的火花,思考解決辦法。思考後,應立即作出反映,調節教學,做出應變。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應變不是讓學生回到教師的預案上來,而是順學而導,修改預案,師生互動,課堂生成,促進學生髮展。
因此,教學內容的確定,必須考慮學生的需求。不同學段、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怎樣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來處理教材,也是要重點考慮的,尤其是在達到通識、通論的教學目的之後,要著眼於學生的興趣點、障礙點、發展點,要把知識的學習、掌握、運用與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掌握結合在一起,要發現學生的已有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不斷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調動學生已有的積累,學生的需要就是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以本人這學期所上的《蘭亭集序》為例:本課要講的東西很多,字詞理解、作者資料、作者的感情變化、文章的表現手法、文章的主旨、課後練習題等等。由於學生已學過兩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積累,本人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認真讀課文,了解作者有關的材料,找出生字詞,自己概括文章內容,分段寫段意,做課後練習題。學生充分地理解了課文,並且在處理比較簡單的問題如字詞等的基礎上,發現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才給與解決,。如「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含義,作者的生死觀等。有了這樣的基礎,課的設計也就和傳統意義上的從字詞到課後練習題不一樣,而是以學生感到最難理解的問題作為這節課的重點,做預習和課後練習題時記錄一次聚會的盛況問題最大。我就把它作為這節課的難點。上課時讓學生動筆寫,發現問題及時給與引導。
學生通過已知來認識未知,在不斷反覆的過程中鞏固舊知,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三 社會需求需要我們的教學內容要有合理的取捨。
社會需要我們把學生培養成會和他人合作,善良,懂事,有責任的公民,這就要把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放到重要位置。因此語文課不僅有其工具性,還有其人文性。教材中的文本能夠進入語文教學的,很大部分不是為了語文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而是凝結了民族精神源泉,滲透到每個人心靈深處的經典作品,是要學生汲取精神養料,積澱人文底蘊的。我們在教學內容確定上不能只把它當作例子來教,要重視作品的原生價值,要讓學生作為一種精神文化進行積累。在關注教學內容取捨的同時,我們決不能對其作品肆意多元的解讀,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我們用以進行閱讀教學的文本,「豐富多樣」,面對內容和教學價值的豐富和多樣,我們重點拿什麼教給學生,這就需要根據實際合理地對文本價值進行合理的把握。
而人文素養的培養需要一定的語言材料的積累,在動態的語言環境中體驗、感悟,要通過一篇篇具體的課文,讓學生學習、吸收、內化優美。如我在講授<巨翅老人》時,設置了一道題,請同學們談生活中的天使形象,有的說媽媽是天使,有的說老師是天使,還有白衣天使,馬路天使等,我進一步舉了具體的例子,如叢飛,任長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語文課堂還是多一些人文教育,因為我們承載著教育的責任,人人德育,很多課文本身就有可塑性,如《陳情表》不僅讓我們學習了古代散文的寫法,更讓我們懂得「羊有跪乳之情,鳥有反哺之恩」的道理,何況有情有意的人?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時候再行孝,為時已晚矣。
當然,教學內容的取捨還與教者眼光、教師的學養以及他對學科的理解和把握密切相關,也只有具備個人的這些素養,教學在取捨的過程中所做才會更有效。
課程目標與內容、教材、學生,這就是確定教學內容時主要考慮的因素,只有有了相對確定的教學內容,再加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新的發現與調整,教學效益才有突破、提高的可能。沒有適宜的教學內容,所有的教學將失去意義。不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篩選,不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將是語文教學致命的失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能力,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境界。
推薦閱讀:
※《萬界天尊
》講了什麼故事?
※通靈秘法內容
※李庄案二審辯護意見(最新版本,有新內容。之五)
※《首席內容官》讀書筆記:內容營銷4P策略
※吸血鬼騎士內容講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