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最喜歡什麼樣的人
古人常說:士農工商乃是國之根本,這可能是文化人劃分的。不過書籍上又留下十種人之說,即:鄭所南在他所著《鐵函心史》卷下《鞭法》的記載中,曰:「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謝枋得在其所著《疊山集》卷六《送方伯載歸三山序》一文中也說:「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耳吏,先之者,貴也。貴之者,謂其有益於目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於國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今之儒也。」可見讀書人的地位自古就不是很高,淪為老九實在有其歷史根源。
地位不高的讀書人要麼通過科舉或者別人的推薦,成了人上人;要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成了社會的多餘人,默默地堅守在社會的底層。不過即使如此,文人也有自己的底線,那就是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一般認為,文人最喜歡兩種人,一曰莽夫,一曰娼妓。
你看一部三國,傑出的文人莫過於諸葛亮,對於張飛之流的莽夫,
文人不僅喜歡莽夫,也喜歡妓女。中國文化,有些是文人和妓女創造的,比如宋詞,當然唐詩裡面也有這樣的例子。歷史上,文人和妓女常常被緊密的聯繫起來。大詞人柳永年少時置身於花街柳巷,喜歡和妓女交遊。他的詞作寫出了對妓女生活的深切同情、真摯的感情、美好的祝福。時人記載:柳永「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為詞,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他甚至為此作出了犧牲。在進士應試之前,他曾寫過一首《鶴衝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變,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時人記載:柳永「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為詞,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他甚至為此作出了犧牲。當時這首詞傳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以致在柳永考進士臨發榜時,特地把他的名字勾掉,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後有人向仁宗推薦柳永,希望朝廷任用他,仁宗說:「得非填詞柳三變乎……且去填詞!」由是不得志,日與儇子縱游娼館酒樓間,無復儉約。自稱云:奉聖旨填詞柳三變。雖然仕途斷送,他與妓女、樂工間的友誼卻更深厚了。他寫妓女的離愁別緒,留下了堪稱千古絕唱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而在《蝶戀花》(即《鳳棲梧》)中,更寫出了他對妓女的一往情深,無怨無悔:「……似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不僅是柳永如此,當時的好多文人都是這樣。
推薦閱讀:
※嘛叫文人書法,介就叫文人書法
※歷史上有哪些「文人相輕」的段子?
※讀書有何用?
※《左傳》雜談:視死如歸的史官
※文人寫月
TAG: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