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青:城市是怎麼成為藝術中心的
06-02
羅青:城市是怎麼成為藝術中心的
羅青
2014-08-15 02:12 來自 澎湃研究所 【編者按】城市的美術館、博物館,最集中地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文藝特徵。台灣地區著名畫家、詩人羅青,不僅是位優秀的文藝創作者,還是一名出色的文藝觀察家。對一個城市的文化運作,尤其是城市的美術館如何運營,羅青老師有著深入的觀察和思考。
羅青1948年出生,1949年抵達台灣。現任東大書局滄海美術叢書主編,明道大學英語系講座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及上海大學客座教授。其多幅畫作為大英博物館、柏林國家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等處收藏。 以下是羅青老師在「笑望書讀書會」上的分享。2013年10月27日,上海,一名市民在陸家嘴中心綠地觀看用廢棄電腦主機創作的藝術作品「山色」。 魯海濤 澎湃資料
藝術不同於一般民俗,它的門檻比較高,因為要欣賞,要理解,要參與,這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在21世紀後半段,我們基本會進入後工業社會。所謂後工業社會,不同於工業社會的資本生產,其最大的特點是:知識就是資本。也就是說,生產的機器,也是生產的產品,還是生產產品的原料。最後,人們在消費知識的同時,仍然需要知識。這就是文化創意產業。這在我們的社會已經部分實現了,可大部分人還沒注意到。
文創中心:從巴黎到紐約 一般認為,當瓦特發明蒸汽機,從而帶來工業革命之後,真正的文化創意產業在巴黎發端。因此直到現在,我們仍將巴黎視作世界藝術之都。法國名作家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任法國文化部長時,撥了巨款,向世界的藝術家宣傳蒙娜麗莎。曾經有人質疑他,蒙娜麗莎已經十分出名,為何還要如此宣傳?他說,因為還有很多嬰兒不知道。這正說明了文化藝術產業的重要性。 在我年輕時,很多朋友都跑到巴黎去,只為了證明自己是藝術家。這是城市發展的經典案例。 對於巴黎來說,100年之中,在巴黎產生的天才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吸取全世界的天才,那麼這些天才就用不完。所以,雖然很多藝術家匯聚在巴黎,但他們大多數是外國人,例如畢加索是西班牙人,等等。而一旦巴黎成為藝術之都,就連小裁縫都能賺大錢了。簡單來講,在藝術的金字塔上,最頂尖的美術館、藝術家等活躍起來之後,底端的產業,如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傢具設計等,也都跟著提升起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約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幾乎可以跟巴黎相抗衡。那麼,紐約又是如何經營的呢?
紐約當時在美國的地位,與深圳過去在中國的地位是一樣的,只有金錢、沒有文化。當時,看戲、買畫要到芝加哥,一些美國的藝術家都跑到芝加哥去賣畫。作為一個典型的民主國家,在美國,只有符合一般大眾口味,一件事情才能成功,例如美式足球。 美國的美術館基本上都是私人的,例如,我們看到的美國最有名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芝加哥美術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完全都是私人的。 當時負責芝加哥美術館的是一個畫廊老闆,他勸美國的闊太太們,去巴黎買一種新的畫派——即畢加索、馬蒂斯等人的畫。而當時畢加索、馬蒂斯在巴黎沒有市場,不被認可。後來,該館長決定給這些畫做個展覽,可第二天就被董事會否決了,理由竟然是,芝加哥美術館是一個非常有尊嚴的、有品位的美術館,不能展覽這些不入流的作品。 於是,洛克菲勒等藏畫人便集合起來,在紐約重新辦了一個美術館,即今天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該美術館一經成立,便吸引了歐洲所有的流浪藝術家。美國就此迅速取代巴黎,成為新的世界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心。世界上能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只有很少的幾個城市。紐約興盛了大約有40年,一直到1995年紐約股市大崩盤,英國順勢起來,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就是那個時候蓋的。
就最近10年來說,英國成長為世界創意產業最興盛的地方之一。據德國一個機構的統計,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創意產業聚集地,第二是英國,第三是瑞士和德國。法國巴黎已遠遠落後了。 現在全世界都在找第四個藝術創意產業中心,很多人推測會是上海或北京,這就要看北京和上海能不能出現人才,是否有這個遠見。有遠見者,就像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第一任館長阿弗烈德·巴爾(Alfred H. Barr, Jr),他從24歲任館長直至去世,幾乎一手撐起了整個紐約的藝術產業。 日本的東京,在20世紀80年代有機會成為藝術中心,但因為日本人非常排外,因此失去了機會;到90年代,台灣地區也有機會的,但當時台灣內部政局混亂,所以失去了這樣的機會。我們現在再看上海,要把這個大的宏觀的地圖放在腦袋裡。
海派文化與商業化操作模式 目前優秀的海派畫家被嚴重忽視。我認為,吳友如是最早的都會畫家和科技畫家,是中國第一個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的畫家。曾建議上海世博會將吳友如在《點石齋畫報》中所畫的潛水艇、火車之類的畫作收集起來。 有人感慨,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金錢至上的觀念,讓人們忽視了自己的寶貴文化。但我認為,即便從物質的角度講,海派文化也是一塊可以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金礦,只是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在倫敦泰特現代博物館,有一幅畫作是其鎮館之寶,描繪了風雨中一輛火車飛馳而來的場景。自瓦特發明蒸汽機以來,火車便成為由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變革中最重要的標誌。而在中國,能將重要歷史轉折點通過藝術的方式傳世的,只有上海的畫家。因此,海派畫家的作品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 或許西方在藝術方面的商業化操作模式,對我們會有所助益。比如美國紐約的大都會美術館的商業化運作過程。大都會美術館的一樓是小賣部,地下一樓為餐廳,可以說,最好的位置都用來做生意了。 在一樓與地下一樓的夾層間,有間十分豪華的餐廳,是大都會美術館之友的所在地。這是一個收藏傢俱樂部,凡是入會的會員都要經過審查,除了要交60萬美元的會費外(這筆會費用來補貼美術館的日常運作),每個會員都還要有一定量的藏品。 那麼,會員能從這一俱樂部得到什麼回報呢?事實上,這是一個類似內部股票交易的組織。會員可提前獲知美術館未來五年的展覽計劃,展覽目錄中,有些畫是需要向其他美術館或博物館借的,有些是需要向私人收藏家購買的。然後俱樂部成員根據目錄將那些需要購買的畫先買下來,此時由於未作宣傳,畫作的價格比較低,等到展覽時,成員再將畫作捐給或借給大都會美術館。 這一做法,實際會產生四贏的效應:一、美術館不用花很多錢就能得到非常好的作品;二、收藏家可以提前購買好畫,藉助美術館的展覽效應,獲得豐厚收益;三、美術館的學者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研究尚未出名的好畫,獲封各類獎項;四、美術館通過展覽可以進行很好的大眾美術教育。 前不久,大都會美術館有個非常好的案例。著名畫家王季遷先生收有一幅非常好的作品《溪岸圖》,大都會美術館顧問、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史講座教授方文看中了這幅作品,便向美術館推薦。於是方文聯繫了自己的妹夫,由他的企業——德州一家大型化學廠——出資購買,之後再捐贈給美術館。這個交易的關鍵性運作在於,在提前簽署捐贈合同時,並未寫明日期。也就是說,當此畫在美術館展覽時,持有者還未正式捐贈,只是承諾捐贈。這樣做的好處是,首先,美術館白白得到一幅好畫,獲得了好的名聲;其次,企業以低價購買畫作,在展覽之後再進行捐贈時,畫作價格已比原價高出很多,這不僅可為企業免除很大一部分稅務,還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 再回想我們中國的博物館或美術館,在這方面還很落後,這些西方先進的藝術市場的運作模式可為我們所借鑒。由此也可見,紐約超越巴黎,成為世界藝術中心,並不是一個偶然。 (本文根據報告者2014年2月受笑望書讀書會所邀而做的分享內容整理,未經報告者審定。感謝「笑望書讀書會」何采桐、馬祥軍、史美林、胡天翼的採訪記錄)推薦閱讀:
※當代佛像第一人王新畫家 爐火純青 出神入化
※半畝藝樹杯第一屆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正式開賽啦!
※污污的希臘神話——神王更迭 宙斯登基
※[東南視線]中國水墨畫家吳立民教你如何欣賞山水畫
※美國藝術家Scott.Harding繪畫作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