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與格律詩的區別

古風也叫古體詩,產生於漢,盛行於六朝時期。唐以前並不叫古風,也不叫古體詩,當時有其面而無其名。唐以後,近體詩(或泛稱律詩)興起,相比之下,人們才把漢魏六朝時期的那種詩體稱為古風或古體詩。古風和律詩的不同之處,可以句數、字數、平仄、用韻、對仗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比較。
      

律詩,每首有固定的句數,每句有固定的字數,而且只有五言和七言兩種形式(五律和七律只是五言七言的延伸)。古風則不同,可以四言,可以五言,可以七言,也可以雜言,即四言、五言、七言、甚至六言、八言、九言在同一首詩中交錯使用。古風的句數不固定,而且也不必是偶數。有時偶數句之後還可以出現一個孤零零的押韻的句子,稱為「畸零句」。如:....蠻夷長老怨苦寒,崑崙天關凍應折,玄猿口禁不能嘯,白鴿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補地烈!(杜甫《後苦寒行》)其中最後一句「安得春泥補地烈」即為「畸零句」。「畸零句」都是押韻的。
      

律詩必須講平仄,有固定的平仄格式。古風則平仄自由,而且越是不同於律句越有古味,越象古風。所以唐以後有些模仿作古風的,在平仄上有時故意避免入律。在律詩里每句詩的倒數第一字和倒數第三字的平仄,通常都不相同(變格除外)。而在古風裡「....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的句式很普偏。當然,古風並不完全排除律句。六朝以前沒有律句的概念,自然也就不會有意的避忌它。唐以後,詩人受律詩的影響,入律古風漸漸多了起來。
      

律詩要求同一首詩用一個韻,不能出韻。當然古風也有一韻到底的,但並不要求一定這樣,古風可以出韻,可以「轉韻」即轉換韻腳,究竟應當幾句一轉韻,沒有規定,但每四句轉一次韻的古風頗多,律詩以平聲韻為正則,仄韻詩很少,而仄韻古風很多。在律詩中除首聯以外出句都不入韻,對句「對偶句」才入韻。古風則並不一定如此。一首古風中可以有隔句押韻的,同時又有連續押韻的。還有一種「柏梁體」,全是句句押韻。據說,漢武帝在柏梁台召群臣聯句作詩,用此詩體,故名。典型的「柏梁體」有四個特點,句句押韻,一韻到底,用平聲韻,純七言。
      

律詩要求在同一首詩中最好不用相同的字,而古風則不避忌重複字。古風不要求對仗,但也不排除對仗。如用對仗也不必追求工對,更沒有固定的位置。
     

根據上述特點,一般古風和律詩都不難區別。如李白的《將進酒》、《夢遊天老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石壕吏》,白居易的《長恨歌》等等,一望便知是古風。但也有古風表面上和律詩相似,既然古風在句數、字數上沒有嚴格限制,所以有的古風也可以是八句,並且也可以是純五言或者是純七言,其中甚至有對仗的形式。     綜上所述,對於喜愛古體詩的朋友來說,可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   

推薦閱讀:

這句詩孤平?
《重樓疊月》是否能當做詞牌來看?
格律詩譜
 詩詞格律講座稿
【詩海選粹】格律詩(130)三八節專輯(2)

TAG:古風 | 格律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