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最好的職業人

  態度決定事業高度

  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

  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

  而我們的工作態度完全在於我們自己。

  工作的態度體現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處。想做一個對工作充滿激情的人,就得有著積極的工作態度。有人在雨天對公共汽車停車的方式作過觀察,在一個路邊有寬100公分積水的車站,有8個司機把車停在距候車乘客180公分左右的地方,這個位置,一般乘客無法一步上車,大部分人要涉水上車,還有4名司機快速駕車駛進站台,用濺起的泥水與乘客「打招呼」,只有兩名司機將車停在乘客抬腳即可登車的地方。停在標準的位置,讓乘客安全方便地登車,這一點在技術上對哪個專業司機都不難,但因為工作態度上的差別,工作的結果就完全不同。可見,人的能力其實是相差不遠的,差距最遠的是工作的態度。

  作為一個職業人,面對競爭激烈的職場,如果連工作的態度都無法端正,那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競爭力,被淘汰也就不足為奇。所以,要想成為一個最有激情的工作者,最重要的不是工作的好壞,而是你有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

  艾倫十多歲的時候,利用假期在南達科他州祖父的農場里,開始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撿牧場上的牛糞餅!一般人都不願意做,可艾倫做得好極了,即使這看上去實在不算好工作,但他很認真地在做,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僅僅一個假期,祖父的儲草間里,全是他的工作成果。

  一年後,又到了假期打工的時候,艾倫的祖母開著福特車來接他,並告訴他說:「艾倫啊,祖父就要把你想要的新工作給你了。你將擁有自己的馬匹去放牧,因為去年夏天你撿牛糞時表現得極其出色。」這樣,他在工作崗位上得到第一次提升,他很開心。一個小小的信念也在他腦袋中生根發芽。

  後來,艾倫成為南達科他州一名每星期掙1個美元的肉鋪幫工,這份工作在別人看來很臟很累,但是艾倫卻沒有嫌棄,仍然努力做好肉鋪師傅下達的每項任務。也正因為他的態度,不久,一次機遇,讓他成為了美聯社的一個實習生,後來,他成為了每星期50美元的美聯社記者。而態度端正地去工作,也成為艾倫工作的信條。很多年過去,最後,他成了年薪150多萬美元的首席執行官。

  艾倫-紐哈斯現在是全美國受人模仿最多、閱讀面最廣的報紙《今日美國》的總裁。回想起童年的生涯,他只感嘆了一句: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人的一生的命運。

  事實上,很多的公司現在越來越重視人員的態度,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比技能更重要。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不愛用那些「頂尖」人才。因為這種人往往自負甚高,容易抱怨環境,抱怨職務、待遇與自己的才能不相稱。持這種態度的人,往往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和工作熱忱,干起工作來不會出色,他有的那點才能也發揮不出來。而能力僅僅及這類人70%的人,能力雖然不夠高,但往往沒有一流人才的傲氣,工作踏實、肯干,反而能夠為公司盡心儘力。因此,松下對公司僱用到能力只能打70分的中等人才,不僅不生氣,反而說這是「公司的福氣」。松下本人就認為自己也不是「一流」人才,給自己打的分數也只是70分,但是他的態度分,肯定比那些「一流」人才要高得多。

  我們往往會發現那些成天抱怨,到處求職的人卻都是一些受過專業教育,能力比較突出的人。也正是這點成了他們出走的「罪魁禍首」,因為這讓他們蒙蔽了雙眼,認為自己就應該是高高在上,自然也就無法正確的對待工作,也就無法做一個最好的激情工作者。

  美國西北大學理事會主席兼心理學博士史各特說:「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態度比能力更重要。」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成功、成就、升遷等原因的85%是因為我們的態度,而僅有15%是由於我們的專門技術。然而,現實中,我們往往花費著90%的時間、精力、金錢,來學習那15%的成功因素,而對於佔85%的成功因素卻從未意識到。

  環境是無法改變的,但自己是可以改變;過去是無法改變的,但現在是可以改變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但態度是可以改變的。端正工作態度,是對工作充滿激情的第一步。

  不只為薪水而工作

  只有在追求「自我實現」的時候,

  人才會激發出持久強大的熱情,

  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許多管理學家在總結中得出這樣的結論:普通的職業人和最好的職業人的差別也許就在於,是為了大的人生目標而工作,還是為了眼下小小的利益而工作。工作固然是為了生計,但是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做能超越自己,證明自己價值的事情。

  一位心理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為了實地了解人們對於同一個工作在心理上所反應出來的個體差異,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訪問。

  心理學家問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工人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鎚,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這真不是人乾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資,我才會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誰願意干這份敲石頭的粗活?」

  心理學家問第三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閃爍著喜悅的神采:「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落成之後,這裡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並不輕鬆,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在這裡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就會激動不已,也就不感到勞累了。」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卻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種工人,是完全無可救藥的人。可以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他可能不會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顧,甚至可能是生活的棄兒,完全喪失了生命的尊嚴。

  第二種工人,是沒有責任感和榮譽感的人。對他們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勞的,他們抱著為薪水而工作的態度,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不是企業可信賴、可委以重任的員工,必定得不到升遷和加薪的機會,也很難贏得社會的尊重。

  在第三種工人身上,看不到絲毫抱怨和不耐煩的痕迹,相反,他們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他們充分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和榮譽,同時,因為他們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帶給了他們足夠的尊嚴,和實現自我的滿足感。他們不僅真正體味到了工作的樂趣、生命的樂趣,而且他們才是最優秀的職業人,才是社會最需要的人。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身邊總會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在工資上、福利待遇上,喜歡相互攀比,似乎薪水成了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如果他們在這方面沒有佔有上風,於是就有了許多怨言。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採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於人們對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人因為自己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放棄了,實在太可惜!這讓人不由得想起這樣一個員工,他在一家外貿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年,薪水卻從不見漲。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內心的鬱悶,當面向經理訴苦,問這一切倒底是為什麼。經理顯然對他早就胸有成竹。馬上回答他說:「你雖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卻不到1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這名可憐的員工在他最寶貴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員工工資外,其他一無所獲。先暫且不說這個經理對這個員工的評價是否有失偏頗,但從這個員工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只注重薪水,而不提高自己的人,是不會有什麼發展的,能力比金錢重要萬倍,因為它不會遺失也不會被偷。許多成功人士的一生跌宕起伏,有攀上頂峰的風光,也有墜落谷底的失意,但最終重返事業的巔峰,俯瞰人生,原因何在?是因為有一種東西永遠伴隨著他們,那就是能力。他們所擁有的能力,無論是創造能力、決策能力還是敏銳的洞察力,既非一開始就擁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到的。一個人如果總是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資而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麼能看到工資背後可能獲得的成長機會呢?他又怎麼能意識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未來將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呢?這樣的人只會無形中將自己困在裝著工資的信封里,永遠也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在此,還是讓我們看看成功人士是怎麼看待薪水和工作的。

  比爾-蓋茨的財產凈值大約是466億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一億美元,他們要466年才能用完這些錢——這還沒有計算這筆巨款帶來的巨大利息,那他為什麼還要每天工作?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財產凈值估計為10億美元,不像比爾-蓋茨那麼多,不過也足以讓他的餘生享受優裕的生活了,那為什麼他還要不停地拍片呢?

  美國Viacom公司董事長薩默-萊德斯通在63歲時開始著手建立一個很龐大的娛樂商業帝國。63歲,在多數人看來是退休、盡享天年的時候,他卻在此時做了很重大的決定,讓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總是一切圍繞Viacom轉,工作日和休息日、個人生活與公司之間沒有任何的界限,有時甚至一天工作24小時。你認為他哪來的這麼大的工作熱情?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那些擁有了巨額「薪水」的人們,不但每天工作,而且還是熱情高漲地去工作。那麼,他們為何還要這麼做?任何有思維的人都不會認為他們是因為薪水和錢去工作的,還是讓我們看看薩默-萊德斯通自己對此的看法:「實際上,錢從來不是我的動力。我的動力是對於我所做的事的熱愛,我喜歡娛樂業,喜歡我的公司。我有一種願望,要實現生活中最高的價值,儘可能地實現。」是的,就是這種自我實現的熱情,使他們熱衷於他們所做的事業,而非單純地為了名和利。

  不要只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一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尚的目標,並不是一種好的人生選擇,受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即使你還沒有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你也不要麻痹自己——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了賺錢。不要對自己說:「既然管理者給的少,我就少干,沒必要費心地去完成每一個任務。」或者安慰自己:「算了,我技不如人,能拿到這些薪水也知足了。」而應該牢記,金錢只不過是許多種報酬中的一種,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消極的思想會讓你失去前進的動力和信心,會讓你放棄很多寶貴的機會,使你與成功失之交臂,也永遠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人。

  有付出才有回報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美國諺語

  雖然都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天底下沒有那麼好的事情可以不勞而獲。人們如果知道要想出人頭地,就得辛苦付出。但遺憾的是,有許多人仍然不動手去做,仍然夢想奇蹟會發生,仍然想不勞而獲。

  大多數老闆都是十分精明的,他們都希望擁有更多優秀的員工,期望優秀員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如果你能夠努力付出,儘力完成自己所能完成的工作,那麼總有一天,你能夠在眾多員工中脫穎而出,贏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惜的是,在現實的工作中,有很多員工只知道報怨公司,卻不反省自己的問題,他們整天應付工作,並發出這樣的言論:「何必那麼認真呢?」、「說的過去就可以了。」「現在的工作只是個跳板,那麼認真幹什麼?」。結果,他們失去了工作的動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不能在工作中取得斐然成績。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失去了本應屬於自己的升遷和加薪機會。

  奎爾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不停的發牢騷,什麼「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得」,什麼「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每天,奎爾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奎爾每時每刻都窺視著老闆的眼神與行動,有空隙,他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奎爾一同進廠的三名員工,各自憑著自己精湛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大學進修了,獨有奎爾,仍舊在抱怨聲中做他的修理工。

  只知報怨而不去努力去做,看來是於事無補的,只有真正的付出後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輝煌。同樣是在企業中沒有受到重視,安德烈卻在友人的提醒下過上了完全不同於奎爾的生活。

  安德烈起初只是一家汽車公司下設製造廠的雜工,在不計個人得失,辛苦付出後最終成為這家汽車製造廠的副總裁。這是件在常人看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從一個雜工到副總裁,簡直不可思議。

  安德烈剛進入工廠時很年輕,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對於工作很漫不經心,工作起來很沒有勁頭,直到他的父親對他說:「你不可能在沒有付出的情況下就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安德烈開始反思了。他開始轉變了。開始細心觀察工廠的生產情形,甚至不計辛苦的向一些老技術工人去討教。當他知道一部汽車由零件到裝配出廠,大約要經過13個部門的合作,而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不相同。他當時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車製造這一行做點事業,必須要對汽車的全部製造過程,都能有深刻的了解。於是,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雜工不屬於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是製造廠里最苦最累的工種,哪裡有零星工作就要到哪裡去。安德烈沒有被嚇倒,他一直牢記父親的話,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得到。通過這項工作,安德烈和工廠的各部門都有接觸,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也有了了解。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墊的手藝學會了。後來又申請調到點焊部、車身部、噴漆部、車床部去工作。不到五年的時間,他幾乎把這個廠的各部門工作都做過了。現在安德烈懂得各種零件的製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優劣,廠里沒有任何一個工人能夠像他一樣。這一切自然沒有逃過老闆的眼睛,順理成章地安德烈被提升為車間領班。他的任勞任怨、不計得失的精神被大家普遍認可,最終成為了這家製造廠的副總裁。

  奎爾和安德烈剛開始的境遇是何其的相似,但結果卻大相徑庭,究其原因就在於奎爾除了報怨沒有任何改變,而安德烈的轉變始於真正地全身心付出。當安德烈真正去努力做好做精時,機會就降臨在他的頭上。看來,沒有付出辛勤的勞動就要收穫成功與希望,那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穫,沒有付出就不可能有回報。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真理。

  很多人經常埋怨公司的福利待遇不夠理想,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否為公司創造了價值?創造了多少的價值?這種不願付出卻又指望得到高回報的思想,永遠不可能如願以償。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作為一個以利潤以目標的經濟組織,任何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都必須服從於一個基本的「投資回報」的原則,也就是說,企業在考慮支付員工報酬的時候,必然要權衡員工對公司的勞動付出以及他為公司所創造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員工想要得到更高的報酬,就必須要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和利潤。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下面的這個小故事同樣發人深省。

  從前,有一位愛民如子的國王,在他的英明領導下,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連外敵也不敢來騷擾。

  深謀遠慮的國王卻擔心當他死後,人民是不是也能過著幸福的日子。於是他召集了國內的有識之士,命令他們找到一個能夠確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則。

  三個月後,學者們把三本十寸厚的帛書呈給國王說:「國王陛下,天下的知識都彙集在這三本書內,只要人民讀完它,就能確保他們生活無憂了。」

  國王不以為然,因為他認為人民不會花那麼多時間來看書。所以他再命令這班學者繼續鑽研。

  一個月後,學者們把三本簡化成一本。國王還是不滿意。

  又過了一個月,學者們把一張紙呈給國王。國王看後非常滿意地說:「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能真正按這張紙上所說的去做,我相信他們一定能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說完後便重重地獎賞了這班學者。

  原來這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其實,天底下哪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惟有肯付出血汗與時間者,才能享有成功的果實。

  無論你做什麼工作,無論你面對的工作環境是鬆散還是嚴謹,你都應該辛勤的付出與工作,不要老闆一轉身就開始偷懶,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你只有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斷提高,加薪升職的事才能落到你頭上。反之,如果你凡事得過且過,從不認真工作,那你就會被老闆豪不猶豫地排斥在他的選擇之外。

  誠然,我們無需迴避這樣一個現實,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在薪酬制度設計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但從某一個角度來說,這可能是因為你在企業中的砝碼還不夠,或者是你的價值還沒有顯現出來。你的價值和你的付出無疑是成正比的。付出的越多,你的價值也就會越高,甚至成為不可替代的員工。只要是能為公司創造高價值的人,作為一個聰明的老闆是不會吝嗇的。所以想要得到老闆的尊重和更高的報酬,做最優秀的員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努力付出干出成績,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我」也是主人

  主人翁精神,並不是說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主人這麼簡單,

  而是以一種與公司血肉相連、心靈相通、命運相系的感覺,

  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去面對每一個客戶。

  常常聽到有的員工報怨,「憑什麼讓我們加班加點,管理者苦幹是應該的,這又不是我的企業!」甚至以得過且過的心態去面對工作,管理者在時裝裝樣子,管理者不在時就自由散漫。這樣的員工在每個企業里都會找到他們的影子,但是人所共知,這種沒有工作激情的員工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掃地出門」。

  在企業中,企業的領導者,可以說是在為自己而工作,但他更要為企業創造業績,同時也要對自己負責任,對員工負責。如果你有為自己工作、是企業主人的心態,那麼你就具備了一個優秀職業人的素質。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很值得人們思索。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

  「這是你的房子,」老闆說,「我送給你的禮物。」這個工人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里!

  有些員工又何嘗不是這樣,他們漫不經心、湊湊合合地去工作,認為那是老闆的事業,老闆的「房子」,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直到有一天,他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老木匠正是缺乏以主人翁意識,最終陷入了自己構築的困境中。所以,作為企業的員工,只有具備了不管老闆在不在,主管在不在,不管公司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願意去全力以赴,願意幫助公司去創造更多財富走出困境的主人翁心態,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

  在一家知名企業中,剛剛招聘了一個新的銷售業務員。當她被公司派到外省去做銷售員的時候,所碰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前任銷售人員所留下來的一筆欠款。本來她也可以不去理會這筆欠款,重新開拓屬於自己的業績,但她還是決定要把欠款收回來。正是這種主人翁精神,使她走了一條非常傑出的旅程,雖然這條道路是困難的,但這條道路卻是一直往上提升的。

  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主人翁精神,因為她知道,她的個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是一致的。

  她用了很長的時間,通過各種努力,歷經許多挫折,終於在四十多天後追回了這筆債務。她寫道:「經過40天的鬥智斗勇,終於追回了屬於我們的貨物。」從「我們的貨物」可以看出,她已經把企業和自己連成了一體。也正因這種我也是主人的心態與意識,讓她做出了更明智的抉擇。企業在外省的營銷部門,被集體挖走了。她這樣的出色人才當然在被挖之列。對方以高薪來誘惑她加盟,但她卻拒絕這種誘惑,接受公司的派遣,到廣州做營銷主管,因為是領薪水,不拿提成,反而收入比以前還低了一些。可是她很樂意接受這樣的一個挑戰。這也可以給現在那些以短期利益為導向的年輕人一些啟發。人們會發現,當初跳槽的人可能現在都不知道在哪裡了,可是她卻已經成為這家知名企業的總經理,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優秀的職業人。

  員工是企業的主人,企業興,員工榮;企業衰,員工恥。這是一個淺而易見的道理,無論在何種體制下,都是如此。「我靠企業生存,企業靠我發展」。這就如天平的兩端,一方是企業,一方是員工,要保持天秤的平衡,必須達到兩方的和諧與統一。企業創造了價值,服務了社會,造福了員工。社會得以安定團結,員工得以幸福安康。做企業的主人不能只表現在口頭上,更應該體現在行動上,任何的不利於企業榮譽和利益的言論都是極端錯誤的,任何不利於企業穩定和發展的行為都必將導致眾叛親離的下場。可以肯定的說,作為一名有工作激情的員工,你的存在會使企業更強,企業的發展會讓你更美!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

  不可能獲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

  也不可獲得上司的信賴和尊重。

  一個現代職業人,首先應該是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極強責任心的人。在任何時候,責任感對自己、對國家、對社會都不可或缺。作為一個職業人,無論做何種工作,都必須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履行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一個人品格和責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種履行不是為了獲得獎賞或者別的什麼,而必須完全是發自內心的責任感使然。

  在一所大醫院的手術室里,一位年輕護士第一次擔任責任護士。

  「大夫,你取出了十一塊紗布,」她對外科大夫說,「我們用的是十二塊。」

  「我已經都取出來了,」醫生斷言道,「我們現在就開始縫合傷口。」

  「不行。」護士抗議說,「我們用了十二塊。」

  「由我負責好了!」外科大夫嚴厲地說,「縫合。」

  「你不能這樣做!」護士激烈地喊道,「你要為病人負責!」

  大夫微微一笑,舉起他的手,讓護士看了看這第十二塊紗布:「你是一位合格的護士。」他說道。他在考驗她是否有責任感——而她具備了這一點。

  杜魯門有一句座右銘,「責任到此,不能再推。」這名負責任的護士將這句名言詮釋得淋漓盡致,也將自己的職業生涯帶入一個良好的開端。而與此同時,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責任。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會出現錯誤,但是,當問題發生後,有些人從開始就推卸責任,會找出許多借口為自己辯解。其實,這樣做並不能把責任推個一乾二淨。

  一個員工與其為自己的失職找理由,倒不如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上司會因為你能勇於承擔責任而可能不責難你;相反,敷衍塞責,推諉責任,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不但不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反而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糕,讓別人覺得你不但缺乏責任感,而且還缺乏誠意。

  其實,人難免有疏忽的時候,沒有誰能做到盡善盡美,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看待已經出現的問題,就能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勇於承擔責任。

  傑克和哈森是速遞公司的兩名職員,他們倆是工作搭檔,工作一直很認真,也很賣力。上司對這兩名員工很滿意,然而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一次,傑克和哈森負責把一件很貴重的古董送到碼頭,上司反覆叮囑他們路上要小心。沒想到送貨車開到半路卻壞了。如果不按規定時間送到,他們要被扣掉一部分獎金。

  於是,傑克憑著自己的力氣大,背起郵件,一路小跑,終於在規定的時間趕到了碼頭。這時,哈森說:「我來背吧,你去叫貨主。」他心裡暗想,如果客戶看到我背著郵件,把這件事告訴老闆,說不定會給我加薪呢。他只顧想,當傑克把郵件遞給他的時候,一下沒接住,郵包掉在了地上,「嘩啦」一聲,古董碎了。

  「你怎麼搞的,我沒接你就放手。」哈森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遞給你,是你沒接住。」傑克辯解道。

  他們都知道古董打碎意味著什麼,沒了工作不說,可能還要背負沉重的債務。果然,老闆對他倆進行了十分嚴厲的批評。

  「老闆,不是我的錯,是傑克不小心弄壞了。」哈森趁著傑克不注意,偷偷來到老闆的辦公室對老闆說。老闆平靜地說:「謝謝你,哈森,我知道了。」

  老闆把傑克叫到了辦公室。傑克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闆。最後說:「這件事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另外,哈森的經濟條件不好,他的責任我願意承擔。我一定會彌補我們所造成的損失。」

  傑克和哈森一直等待著處理的結果。一天,老闆把他們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們說:「公司一直對你倆很看重,想從你們兩個當中選擇一個人擔任客戶經理,沒想到出了這樣一件事,不過也好,這會讓我們更清楚哪一個人是合適的人選。我們決定請傑克擔任公司客戶部經理。因為,一個能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哈森,從明天開始就不用來上班了。」

  「老闆,為什麼?」哈森問。

  「其實,古董的主人已經看見了你們倆在遞接古董時的動作,他跟我說了他看見的事實。還有,我看見了問題出現後你們兩個人的反應。」老闆最後說。

  傑克由於比哈森多了幾分責任心,於是在工作中得到了重用,相信他肯定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有責任心的人對工作的態度是積極負責的,能夠將工作的目標與結果統一起來考慮,並主動的為達成工作目標付出更多的努力。缺乏責任心的人往往對待工作消極被動,機械地服從命令,對結果不負責任,缺乏創造性,所以很難得到提升與重用的機會。

  因此,工作中承擔責任,把它當成一種習慣去培養並固定下來,一旦出現問題,就敢於擔當,並設法改善。慌忙推卸責任並置之度外,只會傷害公司和客戶的利益,同時,也會傷害到你自己。絕大多數老闆都不願意讓那些習慣於推卸責任的員工來做他的得力助手。在老闆眼裡,習慣推卸責任的員工,便是一個不可靠的人。

  有較強責任感的員工,不僅能夠得到老闆的信任,也為自己的事業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奠定了堅實的人格基礎,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

  忠誠勝於能力

  忠誠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

  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統帥與核心;

  缺乏忠誠,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忠誠,已經成為人才的第一競爭力。人才越來越市場化,人才的競爭,已經從單純的技能競爭,轉向了品德與技能兩方面的競爭。而在所有品德中,忠誠排在第一位。任何企業都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那種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所有企業最想要的。有時,企業寧可任用一個能力一般卻絕對忠實的人,而不願重用一個缺乏忠誠的人。

  在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各個領域都離不開信息,員工的忠誠更是關係著一個企業的興衰。一個忠誠的員工,總會受到老闆的青睞,進而加以重用,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這一點,在IR電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斯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當時,IR電子公司正面臨赫赫有名的比利孚公司的擠壓,處境非常艱難。

  有一天,比利孚電子公司的技術部經理邀請斯特共進晚餐。在飯桌上,這位經理對斯特說:「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產品的數據資料給我,我就會給你一個出乎意料的回報,怎麼樣?」

  一向溫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憤怒了:「請你不要再這樣說!我的公司雖然效益不好,處境艱難。但我決不會出賣我的人格,做這種事,我不會答應你的任何要求。」

  「對不起。」這位經理不但沒生氣,反而頗為欣賞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說:「這事當我沒說過。來,乾杯!」

  過了段時間,IR公司終因經營不善而破產。斯特失業了,沒過幾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公司總裁的電話,讓他去一趟總裁辦公室。

  他疑惑地來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總裁熱情地接待了他,並且拿出一張非常正規的聘書——聘請斯特去公司做技術部經理。

  斯特驚呆了,喃喃地問:「你為什麼這樣相信我?」

  總裁微笑著說:「原來的技術部經理退休了,他向我說起了那件事並特別推薦了你。年輕人,你的技術水平是出了名的,你對工作的忠誠更讓我佩服,像你這樣的人,任何一個企業都會歡迎你的。」

  斯特一下子醒悟過來,這就是忠誠的回報。但如果當時,斯特當時沒有拒絕比利孚公司技術部經理的誘惑。那麼,後來的好機會是不可能降臨到他頭上的。

  一個忠誠的人十分難得,一個既忠誠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難求。忠誠的人無論能力大小,管理者都會給予重用,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有條條大路向他們敞開。相反,能力再強,如果缺乏忠誠,也往往被人拒之門外。畢竟在人生事業中,需要用智慧來做出決策的大事很少,需要用行動來落實的小事甚多。少數人需要智慧加勤奮,而多數人卻要靠忠誠和勤奮。

  在馬爾他流傳著一個有關忠誠的古老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一位馬爾他王子在路過一家住戶時看到他的一個僕人正緊緊地抱著一雙拖鞋睡覺,他上去試圖把那雙拖鞋拽出來,卻把僕人驚醒了。這件事給這位王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立即得出了結論:對小事都如此小心的人一定很忠誠,可以委以重任。所以他便把那個僕人升為自己的貼身侍衛,結果證明這位王子的判斷是正確的。那個年輕人很快升到了事務處,又一步一步當上了馬爾他的軍隊司令。最後他的美名傳遍了整個西印度群島。

  戰場上,需要人的忠誠,忠誠是認可命令的前提條件,只有大家齊心合力才能戰勝一切對手。同樣,職場上,忠誠的人才能在組織中採取對主體的認可、將直接影響到主體目標的實現;而組織目標的實現,又要靠個體去執行。因此,組織必須保證個體的行為與組織目標的一致性,才能保證預期結果的實現。

  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都是靠員工的忠誠來維持的,同樣,一個員工也只有具備了忠誠的品質才能受到老闆的器重,最終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恩坦因曼思的成功就說明了這一點。

  恩坦因曼思是德國的一位工程技術人員,因為失業和國內經濟不景氣,不遠千里來到美國,希望在北美這塊熱土上找到自己的夢想。

  但舉目無親的他根本無法立足,只得到處流浪。最後他幸運地得到一家小工廠老闆的看重,聘用他擔任生產機器馬達的技術人員。

  恩坦因曼思是一個對工作極其嚴謹而富有鑽研精神的人,很快他便掌握了馬達的核心技術。

  1923年,美國福特公司有一台馬達壞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術人員都未能修好。正在焦急萬分的時候,有人推薦了恩坦因曼思,福特公司就派人請他來。

  他來了之後,什麼也沒有做,只是要了一張席子鋪在電機旁,聚精會神地聽了三天,然後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時,最後他在電機的一個部位用粉筆畫了一道線,寫上「這兒的線圈多繞了16圈」幾個字。福特公司的技術人員按照恩坦因曼思的建議,拆開電機把多餘的16圈線取走,再開機,電機正常運轉了。

  福特公司的總裁福特先生得知後,對這位德國技術員十分欣賞,先是給了他一萬美元的酬金,然後又親自邀請恩坦因曼思加盟福特公司。但是恩坦因曼思卻對福特先生說,他不能離開那家小廠,因為那家小工廠的老闆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他,他要與小工廠共榮辱。

  福特先生先是覺得遺憾萬分,繼而又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國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人們都以進福特公司為榮,而恩坦因曼思卻因為忠誠而捨棄如此好的機會。

  不久,福特先生作出了一個決定,收購恩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廠。

  董事會的成員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樣一家小工廠怎麼會進入福特先生的視野?

  福特先生說:「人才難得,忠誠更難得,因為那裡有恩坦因曼思。」

  確實,有很多人一面在為公司工作,一面又在打著個人的小算盤,一旦公司遇到挫折,他們就另闢蹊徑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對於這樣的人,雖然看似他們在職場中有著自己的位置,但那也只能是暫時的,他們終將會為自己的不忠誠吞下苦果。絕大多數人都必須在一個社會機構中奠基自己的事業生涯。只要你還是某一機構中的一員,就應當拋開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誠和責任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將身心徹底融入公司,盡職盡責,處處為公司著想,對投資人承擔風險的勇氣報以欽佩,理解管理者的壓力並給予體諒。一定要記住:做為一名優秀員工,忠誠於公司,實際上就是忠誠於自己。

  在工作中尋找樂趣

  每一份工作都提供了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這些和薪水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

  因為它們能夠使你終身受益。

  福布斯曾經說過:「工作對我們而言究竟是樂趣,還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其實全要看自己怎麼想,而不是看工作本身。」

  仔細想想,工作給我們的回報是什麼?多數人回答可能是工資、獎金、福利,其實,在你的工作報酬單上,還有以下更為重要的東西:

  *認識朋友,改善人際關係;

  *充實自我,開拓生活領域;

  *加強工作技能,提升自身附加價值;

  *肯定自我,享受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其他你想得到的東西。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費曼教授有句名言——「享受物理」,所謂「享受」就是樂在其中,把工作的焦點放在獲得樂趣上。他的研究總是隨興之所至。

  一天,費曼坐在餐廳里,旁邊有些人在玩耍,把一個餐碟丟到空中。碟子冉冉升起時,他注意到餐碟邊飛邊擺動,邊緣上的校徽也轉來轉去,而且校徽轉動的速度比碟子轉動得快。於是費曼開始著手計算碟子的運動。結果發現當角度很小時,校徽轉動的速度是擺動速度的兩倍,剛巧是2比1。

  他跑去告訴他的同事貝特:「嘿!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餐碟這樣轉時……是2比1,原因是……」

  貝特說:「費曼,那很有趣,但那有什麼重要?你為什麼要研究它?」

  費曼答道:「那沒什麼重要的,我只是覺得好玩而已。」他繼續推算出盤子轉動的方程式。隨後他又思考電子軌道在相對論發生作用的情況下知何運動,接著是電動力學裡的狄拉克方程式,再接下來是量子電動力學。而後來他獲諾貝爾獎的原因全部來自這天他興味十足地把時光「浪費」在一個轉動的餐碟上!

  當我們把焦點放在樂趣以外的收穫上時,我們就會給快樂設下條件:「等我換了工作就會快樂」,「等我賺夠了錢就會開心」或「等我換了上司就會高興」,這樣就無法找到快樂。能夠體會工作的樂趣,才會愈做愈有趣,愈做愈有勁,才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心理學家發現,沒有所謂「通往快樂的道路」,因為快樂本身就是道路。一個無法感受快樂的人,即使中了六合彩也依舊找不到樂趣。而一個擁有體會快樂能力的人,不論外在環境狀況如何,都能時時感受到輕鬆與喜悅。所以,快樂工作的動力來自心底,而非建立於外在的收穫。

  想想我們的童年,無論是奔跑、嬉戲、跳皮筋、踢毽子,還是到野外的山林中探險,我們都會沉浸在無憂無慮的歡樂中。我們不企求得到什麼,只是全身心地投人其中。在這種忘我的投入中所體驗到的生命的歡樂,恐怕是成年人難以體會到的!如果我們能夠用童年時做遊戲的心態面對工作,就可以把工作和快樂鏈接起來。

  許多人從早忙到晚,總是感覺自己一直是被工作追著跑,感覺到身心十分疲憊。實際上,這些疲憊感並不是因為工作太多太忙,而是因為這些人對工作感覺不到興趣,沒有找到工作中的樂趣。所以才會讓工作變得越來越複雜,時間越來越不夠用,身體越來越疲憊。其實,只要你學會了在工作中的用樂趣替代那些不快和煩惱,你就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帶著興趣去工作。

  英國19世紀偉大的道德學家塞繆爾斯-邁爾斯在他的著作中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爾斯-蘭博曾在東印度公司從事文書工作,干久了,他自然十分厭煩這個工作。終於有一天,他從這份工作中解脫出來了,他感到說不出的輕鬆和喜悅。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十餘年的無聊工作就換來這萬把英鎊,太不值了。」「我自由了,我終於自由了!我將自由自在地度過剩下的50年。一個人最痛快、最幸福的日子就是什麼也不幹。」漫長的兩年過去了,查爾斯享受著清閑的時光,但是他的心情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現在才發現那些單調乏味的工作原來一直挺適合他,可他卻一直未曾認識到。時間以前是他的朋友,而今卻成了他的敵人。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真的相信,沒有工作比過度勞累更糟糕,一個人一旦沒有工作,他的心就會折磨自己。我幾乎對什麼東西都失去了興趣。天堂的雨水也從來不會傾瀉在那些無所事事者的頭上。我唯一能做的,也是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周而復始的散步。我真是一個謀害時間的罪惡殺手,神的啟示與我無緣了。」

  這是一個失去工作的人的真實想法,我們或許會產生共鳴,也就是說當我們停止工作時,我們並不會感到輕鬆快樂,反倒會不安和迷茫。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工作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人內在的需要,是源自人性深處的一種渴望。

  工作本身就有美麗、快樂的原因。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所從事的是怎樣的工作,而是你是否忍耐住枯燥、沉悶,帶著興趣找到了這些美麗和快樂。

  你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對工作保持興趣。有時候你必須強迫自己採取熱忱的行動,這樣你才能漸漸變得快樂起來。深入發掘你的工作對象,盡量搜集它的有關資料,研究它,學習它,和它生活在一起,這樣做會在不知不覺之中找到快樂。

  不管你現在從事什麼職業,你都應該抱著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其實只要你願意去尋找,總會找到工作中的樂趣。學會帶著興趣去工作,你就可以做得更好,從而成為一個快樂的工作者。

  效率最簡單的含義就是:同樣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或者,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費時更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掌握職業化的工作方法,從而提升工作效率是每一個優秀職業人的必由之路。

  分清輕重緩急

  看一個人是否有工作頭腦,

  關鍵看他處事能否分清輕重緩急;

  智慧之道,就在於明白何事可以略過不論。

  古人云:「事有先後,用有緩急。」工作也是如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工作者,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但做起事來井井有條,完成後的效果也是不同凡響。次序處理好了,不但能夠節約辦公時間、提高辦公效率,最重要的是能給自己減少許多麻煩。決定好做事情的輕重緩急,是為自己找到更多時間去完成最為緊要的工作的最為有效的第一步。也就是說,如果你把為自己尋找更多的時間視為第一需要,而你計劃優先去做最緊要的事,那你就能找到更多的時間。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

  在一次上時間管理課時,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能裝水的罐子。然後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里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放完後問他的學生:「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後又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又加了一些,直至裝不進了為止。他再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次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後班上有位學生小聲回答道:「也許沒滿。」「很好!」教授說完後,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里。倒完後再問班上的學生:「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讚這些「孺子可教」的學生們。稱讚完後,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中。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後,教授正色問他班上的同學:「我們從上面這些事情中得到了哪些重要的啟示?」

  班上一陣沉默,一位自以為聰明的學生回答說:「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擠一下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教授聽到這樣的回答點了點頭,微笑著說:「答得不錯,但並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說到這裡教授故意停住,用眼睛掃了全班同學一遍後說:「我想告訴各位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里去,也許你以後永遠都沒有機會再把它們放進去了。」

  工作中有長遠目標、短期目標、即時目標。這些目標有時候會像熱氣球遇上麻煩一樣到處亂撞,照顧了這一點又忘記了那一點;無論怎樣權衡利弊,始終不能盡善盡美。這時一定要善於發現並解決最迫切的問題。只有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解決其他問題。

  在美國總統中,卡特被認為是「最繁忙」的總統。他為什麼忙?

  因為他事無巨細,渴望掌握所有問題的第一手資料。這使他淹沒於細節中,而忽略了對整體的把握。

  那麼,他忙出政績了嗎?

  當然有一些,但肯定不突出,他被美國公眾看作一個成效不彰的總統,在他下台的時候,他的支持率只有2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包括尼克松總統在內所有總統中支持率最低的一位。

  作為一國總統,應該分清輕重和主次,不能什麼都抓在手裡。作為一個優秀的職業人呢?也應該分清輕重緩急的關係。凡事都有輕重緩急,重要性最高的事情應該優先處理,不應將其和重要性最低的事情混為一談。對於那些零零散散的事務,我們可以先把它們按照「急重輕緩」的順序,整理好再著手處理:

  1.重要且緊急(這些是必須立刻或在近期內要做好的工作)。

  現在,除非是這些情況都同時出現,否則你就能夠處理它們。因此它們的緊急和重要性,要比其他每一件事都優先。如果拖延是造成緊急的因素,則現在已經不能再拖延了。在這些情形下,時間管理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了。

  2.重要但不緊急(注意,這類工作可分辨出一個人辦事有沒有效率)。

  我們生活中,大多數所謂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緊急的,我們可以現在或稍後再做。在很多情形之下似乎可以一致拖延下去;而在太多的情形下,我們確定這樣拖延著。這些都是我們「永遠沒有著手」的事情。

  例如:你要參加提升你專業技術的培訓班;你想找出時間先做一番初步資料搜集之後,再向老師提出你的計劃。

  這些工作都有一個共同點:儘管它們具有重要性,可以影響到你的健康、財富和家庭的福利,但是你如果不採取初步行動,它們可以無限期的拖延下去。如果這些事情沒有涉及到別人的優先工作,或規定期限而使它們成為「緊急」,你就永遠不會把它們列入你自己優先要辦的工作。

  3.緊急但不重要(表面上看起來需要立刻採取行動的事情,但是如果客觀地來檢視,我們就會把它們列入次優先順序裡面去)。

  例如:某一個人要求你主持一項籌集資金的活動、發表演講或參加一項會議。你或許會認為每一個都是次優先的事情,但是有一個人站在你面前,等著你回答,你就接受了他的請求,因為你想不出一個婉拒的辦法。然後因為這件事情本身有期限,必須馬上去做,於是第二類的優先事情就只好向後移了。

  4.不緊急也不重要。

  很多工作只有一點價值,既不緊急也不重要,而我們常常在做更重要的事情之前先做它們,因為它們會分你的心——它們提供一種有事做和有成就的感覺,也是我們有藉口把更有益處的工作向後拖延。如果你發現時間經常被小事情佔去了,你就要試一下學會克服拖延。

  5.浪費時間(是不是浪費時間,當然是屬於個人的主觀認定)。

  「事後覺得不好的任何事情」=「浪費時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可以獲得最大回報的事情上,而別將時間花費在對成功無益或很少益處的事情上。

  建議每一位有心人都能制定一份自己在一段時間裡的詳盡工作計劃,並在每天結束前精確地安排明天的工作。同時還要制定一份科學的休息時間表,從而保證自己的一生始終在精力充沛地從事最有意義的工作。大多數的人是根據緊急性,所以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去救火而不是制定一項計劃,直到期限臨頭才手忙腳亂。所以說,處理事務分不清輕重緩急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進一步說,它是工作的隱形殺手,它常常把辛勤勞動的成果弄得亂七八糟,它如同包裹在美麗蝴蝶身上的那一層難看的蛹衣,會掩蓋住你的一些出色的工作能力。所以,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就能幫助你輕鬆應對每一項工作,成為一名名符其實的最有效率的工作者。

  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

  要充分利用時間,就要制定時間計劃。

  只要你有時間計劃,

  就可以按照計劃順利進行,做事到位。

  工作必須要有計劃。無論是對於自己未來的整體計劃,還是處理每一天的工作的計劃,都是你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為自己的事業大廈不斷夯實基礎所必不可少的。

  對於職場中人來說,如果預先沒有周詳的計劃,沒有想好自己將要走的每一步,即使有再多麼宏偉的目標也只能是望洋興嘆。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都被所走的彎路消耗掉了,當他們好不容易回到正軌上來時,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力氣走下去了。所以,必須從一開始就在每一次行動之前定好計劃,儘可能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花費最少的精力能夠取得有效的成果。

  現在,讓我們一起分享一個小故事,或許它比一板一眼的說教更能使你領會到計劃的重要性。

  1976年的冬天,當時的邁克爾19歲,在休斯頓大學主修電腦。他是一個狂熱的音樂愛好者,同時也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對於他來說,成為一個音樂家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目標。因此,只要有多餘的一分鐘,他也要把它用在音樂創作上。

  邁克爾知道寫歌詞不是自己的專長,所以又找了一個名叫凡內芮的年輕人來合作。凡內芮了解邁克爾對音樂的執著。然而,面對那遙遠的音樂界及整個美國陌生的唱片市場,他們一點渠道都沒有。

  在一次閑聊中,凡內芮突然從嘴裡冒出了一句話:

  「Whatyouaredoingin5years?」(想像你五年後在做什麼)

  邁克爾還來不及回答,他又搶著說:「別急,你先仔細想想,完全想好,確定了再告訴我。」邁克爾沉思了幾分鐘,開始說:「第一,五年後,我希望能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而這張唱片很受歡迎,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第二,五年後,我要住在一個有很多很多音樂的地方,能天天與一些世界一流的音樂家一起工作。」

  凡內芮聽完後說:「好,既然你已經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過來看。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那麼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簽上合約。

  「那麼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個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

  「那麼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

  「那麼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準備錄音的作品全部編曲,排練好。

  「那麼你的第六個月,就是要把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修飾好,然後讓你自己可以一一篩選。

  「那麼你的第一個月,就是要把目前這幾首曲子完工。

  「那麼你的第一個禮拜,就是要先列出一個清單,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凡內芮一口氣說完了上述的這些話,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你看,一個完整的計劃已經有了,現在你所要做的,就是按照這個計划去認真的準備每一步,一項一項地去完成,這樣到了第五年,你的目標就實現了。」

  說來也奇怪,恰好是在第五年,1982年時,邁克爾的唱片開始在北美暢銷起來,他一天二十四小時幾乎全都忙著與一些頂尖的音樂高手在一起工作。

  看完這個故事,這中間的道理大家應該都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情,僅僅低頭努力去做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個詳細的計劃,然後把計劃中的每一步的準備好,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只要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就行了,當你把最後一步完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目標已經實現了。

  譬如你準備建造一棟房子,那你首先得有一張詳細的設計圖紙,能夠讓人一眼就看清楚房子的結構、外觀,房間的規格多少,窗戶如何安置等等。而為了將這棟房子建好,你就必須得反覆思考,再三斟酌,認真制定行動的步驟。然後,依照設計圖紙,從打地基開始,一步步地進行下去。

  這和我們每天的工作也是如此的相似。如果從早上一上班就毫無頭緒,抓起那個做那個,那結果不是完不成工作,就是有的工作忘了做。精心安排好的計劃尚且有意外的出現,更何況本就沒有預先的設想呢?所以,每次開始工作前必須想好要走的每一步。

  事情是如此的多,而工作又千頭萬緒。不少人抱怨:每天總是忙碌而凌亂,有時候累得暈頭轉向,卻又常常將一些重要的事遺忘,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在工作中,如果你準備制定計劃,把自己的時間合理地安排好,請記住下列這些成功的要訣:

  1.時間計劃要詳盡而且實際。

  制定計劃時不要超過你的實際能力範圍,而且內容一定要詳盡。比方說,如果你想學習西班牙語,那麼你不妨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安排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5:30開始聽20分鐘的西班牙語錄音磁帶,星期二和星期四學習語法。這樣一來,你每個星期都能更實在地接近、實現你的目標。

  2.設定起始日期。

  強制自己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是讓時間增值的有效方法。有些意志不堅定的人,也許會不自覺地寬容自己,少做一天也無所謂,推遲一天也不要緊。要知道,任何事都有期限,有時候往往是由於設定期限的觀念不強,而壞了大事。

  3.負責任地制定計劃。

  不要為自己的間題去埋怨別人,而應該設法解決這些問題,並且防止它們再度發生。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並把它們用在最有意義的事情上。如果你從來沒有過屬於自己的時間,那麼停下來,不要再去埋怨或責怪外部因素,間題可能出在你自己的身上。

  4.平衡分配時間。

  在你每個星期的時間規劃中,不要忘記了平衡分配時間的重要性。時間規劃的內容應該包括工作、娛樂、家人相聚、朋友相會以及精神領域的追求。在規劃每周的時間時,一定要給自己留出一點時間,並且像做其他事情那樣把要點記在你的記事本上。

  比如說你在記事本上註明了星期三的晚上21:00至23:00閱讀書籍,那麼除非在那個時間裡發生了特別緊急的事情,否則不要因為是留給自己的時間而掉以輕心,隨便改變計劃。這樣做不但能保證你得到屬於自己的時間,還能讓你每個星期都有一個愉快的期盼。這兩個小時是你送給自己的札物,要由此開始,慢慢地增加留給自己的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漸漸地對在掛曆或記事本上計劃時間的做法習以為常,養成合理使用時間的好習慣。反過來,這個良好的習慣又有助於你更好地計劃時間和決定優先順序。

  每隔幾周安排一天作為「預備時間」,在這一天里不要安排任何活動,也用不著規劃它。這一天只用於去完成前面未完成的工作。

  5.講求效率與效果

  效率和效果永遠是衡量做事程度的標準。要想講求效率與可從以下4點來做:

  (1)採取快捷的工作方式。

  完成一項工作有多種方式去工作,將不知節省多少時間如果一生都能採取快捷的方式比如通知各個部門召開一個會議,你是一個個打電話通知,還是寫信或發傳真?顯然寫信的方式最慢,傳真和打電話同樣快。如果打電話,受話人不在辦公室,你還需要再聯繫,半天后才能找到受話人,還是沒達到快捷的目的。而如果發傳真,無論受話人在不在辦公室,他回到寫字檯時都會看到,可以節省再次打電話找受話人所浪費的時間。對於完成同樣的工作而言,高效工作者總是善於動腦子,能比別人更加快捷迅速地完成任務。

  (2)只做自己該做的事。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做事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身份,該你做的事要努力去做,不該你做的事就不要多管,除非有特別的原因。

  (3)激勵自我。

  為了達到工作目標,你可以事先給自己制定一個獎懲措施。例如,每完成一項工作任務,為自己記上一筆,等到完成若干項時,允許自己去遊玩一番,或者獎勵自己和同事、朋友到大飯店吃一頓。如果工作完成不了,你必須受到懲罰。

  (4)全力以赴衝刺。

  做事情全力以赴,任何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善用時間者在任何時候都在向時間的終點全力衝刺。你若決定幾點鐘之前做什麼,就要在這個時間到來之前毫不鬆懈地干到最後。以工作時間為例:如果5點鐘下班,那麼在表的指針完全指內5點以前對工作要全力以赴,5點以後再做回家的準備,才是正確的態度。

  一個最有效率的工作者要想在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不能只是盲目地去「奮鬥」、「拼搏」,你必須先對自己的行動做一個周詳的計劃。要具體到每一次的行動都這樣做,才能確保每一次行動的有效成果最後累積成為事業的成功。

  專註才能高效

  專註是生活中一切成功地關鍵所在,

  專註才會產生效率,

  並且你將發現其他人所忽略的細節。

  所謂專註,就是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不受任何內心慾望和外界誘惑的干擾,對既定的方向和目標不離不棄,執著如一、不懈努力。《ENN》雜誌編輯埃爾沙-克蘭斯說:「專註就是在專業技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對工作極其投入的品質,體現在人對工作有一種近乎瘋狂的熱愛,他們在工作的時候能夠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同樣的工作,有的效率極高,有的效率卻低下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專註。因為:保證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就是:專註。做工作要專註於這個目標,不能因為其他事情的出現而分散你的注意力。如果你今天想成為一個營銷高手,明天想成為一個管理專家,後天又想當一個出色的設計師。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這樣,顯然無法把接下來本應該做的很好的工作完成得令人滿意。

  成功人士都能認識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法國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喬治-西默農在寫作的時候,就把自己完全和外界隔絕開來,不接電話,不見來訪的客人,不看報紙,不看來信。正如他說的,生活得「像一名苦行僧」。只有這樣,他才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他的創作中,才能寫出一部又一部的不朽名作。

  而有這樣一則故事更是說明了這個道理:

  曾經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邁克爾、大衛、勞,到森林去獵殺野兔。

  到達目的地以後。父親問邁克爾:「你看到了什麼?」

  邁克爾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野兔,還有森林。」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便以同樣的問題問大衛。

  大衛回答說:「我看到了爸爸、邁克爾、勞、獵槍,還有樹林。」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又以同樣的問題問勞。

  勞回答:「我只看到了野兔。」

  父親高興地說:「答對了。」

  工作就如同打獵一樣,你必須專註,哪怕一秒鐘的分神,都會使「獵物」跑掉,或失去準星,最後一無所獲。你在一項計划上用了多少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從一開始就能「連貫而沒有間斷」地去做好事情。

  1945年7月的一個星期一的早晨,世界第一枚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沙漠爆炸。40秒鐘後,強烈、持久、令人可怕的爆炸聲傳到了試驗基地,第一個有所反應的是1938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恩里科-費米。他先是把預先準備好的碎紙片舉到頭頂撒下,碎紙紛紛飄到他身後約2米處,然後,他就開始了對原子彈威力的測算工作,過了一會兒,費米宣稱這顆原子彈的威力相當於1萬噸黃色炸藥。數星期後,精密儀器對震波的速度、壓力進行分析,果然證實了費米的準確判斷。

  然而,事後費米夫人問他爆炸時的情景,費米竟說他只聽到了第一聲爆炸聲,而沒有看到爆炸時的情景。「沒看到那麼壯觀的場面,這怎麼可能呢?」他的夫人驚愕了。

  費米解釋道:「我當時只注意數據測算了……」

  你瞧,當原子彈爆炸時,費米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數據測算中了,竟然連眼前「眩目的閃光」都沒看到,這是一種多麼罕見、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專註力。

  專註的力量是驚人的,集中精神在忘我的境界里工作,做起事來不僅輕鬆、有效率,而且也更能把事情做好。但事實證明,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悲哀,就是,做事情無法專心去做,精力不集中,效率可想而知,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個懂得集中精力專註做好一件事的人往往沒有時間可以像一般人那樣浪費。因為他要以有限的生命,完成一流的事業。他就必須要有所選擇,有所堅持,有所放棄。他也許不能在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上,像普通人那樣反應。他要減少花在交遊、娛樂、愛恨糾纏、爭執、答辯和澄清上的時間;他必須忍住不為小事所纏;他要能很快分辯出什麼事不重要,然後立刻丟掉它。

  大家不知是否還記得《天龍八部》中非常聰明、琴棋書畫無所不精的蘇星和嗎?他為什麼被並不很聰明的丁春秋追得到處跑,最後還不得不想盡辦法,裝聾作啞來求生呢?道理很簡單,金庸也說了,蘇星和誠然聰明,但他的大把時間都花在了與武功無關的琴棋書畫上,丁春秋天分差了點兒,只好一個勁兒的苦練武功。而真正能決定兩人命運的不再藝術修養的高深,關鍵時刻,比的是實力,於是蘇星和輸了。他以生命作代價印證了這樣的道理,去分散精力不如專註做好一件事。

  專註需要堅持,堅持就是力量。要成為一個最有效率的工作者,是離不開專註的。把你的專註力放在對你最重要的事情上,只有當你專註於做對你最重要的事,你才能更有效的使用你的精力。徹底完成一件事後,再開始做下一件事才能提高效率。不是隨便什麼事情都要你投入相同的精力,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其它裝置一樣,人體的器官一旦停止運轉就失去了動力,在停止一段時間後再去啟動時,就必須花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所以頻繁地從一項工作轉換到另一項工作,是非常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做法。所以你應該先做最重要的事,依次而下。分不清重點,一時東一時西,摸不清楚方向只會使你自己陷入混亂,降低效率。

  決不拖延

  在工作中,我們必需在有限的時間內,

  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行動,決不拖延。

  在《個人聖經》一書中,作者凱利-葛理森曾提出一個檢驗工作是否有效率的簡單問卷:

  你是否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

  你是否覺得工作總是做不完?

  你是否常覺得淹沒在辦公室的瑣事和文件中?

  你是否覺得處理E-mail耗時費事?

  你是否常超時工作,深夜不得休息,每到周末還得加班完成當周工作?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是的」,顯然,你的工作效率出了大問題。

  葛理森發現,工作效率出問題,主要原因在於人們總是不斷累積待辦事項,拖延愈久就愈難處理。

  他曾經向銀行申請一張帳款發票,兩個月後尚未收到,卻發現這張兩個月前即已簽發的支票,仍然躺在出納小姐的抽屜中。他向銀行抗議,出納小姐說,「我太忙了,每天都在回答客戶詢問帳款的電話,沒有時間出帳。」這是很典型沒有在第一時間,把該辦的事情做好的後續效應。

  「立即行動」是高效率工作者的格言。許多事情並不是真的有多困難,讓你無從下手,也許只是先放一放,明天再做的想法使這項工作無法完成。這種想法的危害很像下面這個愚蠢的獵人。

  從前,有一個年輕獵人,帶著他的袋子、他的彈藥、他的獵槍和他的獵狗出發了。雖然人人勸他在出門之前把彈藥裝在槍筒里,他還是帶著空槍走了。

  「廢話!」他嚷道:「我到達那裡需要一個鐘頭,哪怕我要裝100回子彈,也有的是時間。」

  彷彿命運女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似的,他還沒有走過開墾地,就發現一大群野鴨密密地浮在水面上。以往在這種情景下,獵人們一槍就能打中六七隻,毫無疑問,夠他們吃上一個禮拜的。可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裝著子彈,此時野鴨發出一聲叫喊,一齊飛起走了,很快就飛得無影無蹤了。

  他徒然穿過曲折狹窄的小徑,在樹林里奔跑搜索,樹林是個荒涼的地方,他連一隻麻雀也沒有見到。

  真糟糕,一樁不幸又惹起了另一樁不幸:霹靂一聲,大雨傾盆。渾身都是雨水,袋子里空空如也,獵人拖著疲乏的腳步走回家去了。然而他埋怨的並不是他自己——而是命運。

  因為拖延,獵人一無所獲,也因為拖延,使我們的工作毫無進展。其實,拖延的最大來源就是為自己準備好借口。愛拖延的人總能找出拖延的借口,比如「時機不對」、「現在太忙」、「沒有時間」、「等有大段時間就能做得更好」,等等。但是,往往習慣和思想才是造成拖延的真正原因。一旦形成了某種習慣就很難改變。一個拖延成性的人總是把事情推到明天,推到以後,結果就是什麼事都沒有做,一事無成。瓊的轉變過程就很好的說明了這個道理。

  瓊在談論自己時說,她成年以後一直希望能上大學,但是總有原因(借口)阻止她實現這一理想:她付不起學費、她必須養家糊口、她的工作太忙、她沒有時間。她最近的一個借口是太老了。她丈夫最後一次建議她上大學時,她對他說:「如果我現在利用業餘時間開始讀大學,畢業的時候我都60歲了。」

  丈夫告訴她:「無論如何,你都會到60歲。而那時你可以有大學文憑,也可以沒有大學文憑。」最後,她停止找借口並註冊參加大學學習。她以為白天工作,晚上和周末學習會使自己精疲力竭,但事實完全相反,她從未感到過如此精力充沛。

  你是否也有一些借口、一些自我枷鎖,它們是如此頑固,以至於已成為你人生基本哲學的一部分?你是否認為你的拖拉與此有關?還是你認為,自己太笨、太沒有條理、意志太薄弱、或是其他的什麼原因,以致無力改變現狀。

  借口並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你還得面對現實。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找到方法克服拖延,使自己成為真正高效的工作者。你可以嘗試從以下幾點來做:

  1.建立短期目標。

  通過建立短期目標,開始啟動你前進的發動機。為自己建立一個十分鐘的目標,再用十分鐘為使自己更接近目標而行動。就這樣簡單地去做,立刻能產生結果的行動會帶來極大的動力。如果你認為十分鐘的目標還是太難以見到成效,你可以為自己建立五分鐘的目標並且努力去實現。你可以建立一分鐘見成效的目標,甚至於建立一個唾手可得的目標!比如說,伸手撿起一支鋼筆。然後是下一步,拿一些紙張。然後開始動筆寫。任何水平的行動都可以,只要具有創造動力,當你開始做出行動的決定並付諸實施時,這些動力就猶如加足了燃料的列車一樣推動你呼嘯前進。

  如果你感覺到自己拖延的毛病有點故態復萌,就迫使自己做點什麼事——任何事都可以。當你完成這件事後,行動的結果又會給予你繼續前進的動力。只要開始行動,你就能夠在行動中大有所獲。眾所周知,牛頓的第一運動原理是物理世界的最有建樹的科學發現,這個原理解釋了運動的物體保持運動狀態的道理。這條物理法則同樣適用於社會科學,當人開始行動以後,他們會發現自己能夠比較容易地繼續保持行動狀態。

  2.設定固定的行動時間。

  你應該促使自己在每一天或者每一個星期,確定一段固定的時間完全奉獻給你生活目標中的事情。時間的長度應該予以選擇確定,比如說一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裡,不要讓其他任何事情或任何人侵擾影響你。你將會發現,在這段特定的行動時間裡,你正在一步一步接近你的目標。

  許多成功人士都在自己的每一天里擠出一段固定的時間集中精力用於自己特定的目標。卡爾一直苦於沒有時間去管理自己的投資。後來他決定每天拿出三十分鐘,每天下午的三點到三點半專門用於打理投資情況。幾個月後,他的投資收益有了明顯的改觀。他對朋友說,他每天投資三十分鐘的時間為他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報。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設定一段固定的行動時間,有助於你的事業發展。

  3.向那些你信得過的人尋求幫助。

  在遇到障礙時向朋友求助,不但能更有效地清除障礙,還能提高自己的士氣,加快你達到目標的速度。或許你可以請求他們以不斷鞭策的方式給予你幫助。比如說,你要求某個關係密切的朋友每個星期都讓你就你的計划進展情況向他彙報來予以監督幫助,你也可以要求你所愛的人在你開始懈怠時給予你溫馨的提示和激勵。但是切忌與那些對你的目標毫不關心或毫無關係的人去討論你的目標。遲於行動而去做太多討論只能使你的意志消沉,進度放慢。

  4.用適當的詞語激勵自己。

  激勵詞語蘊涵著能量,因為它們意味著我們把自己的想法意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應該意識到,拖延問題並不能消滅問題,卻會使麻煩越積越多,最好的辦法是馬上啟動。隨時提醒自己:不要被惰性所控制。如果工作太複雜,龐大無比,可以將其分解為許多小工作,立即著手處理其中的第一項並堅持下去。如果一件工作令你煩惱,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解決掉它,留出一段時間,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解決一件麻煩事,你一定會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

  要時刻提醒自己,要提升效率,做一個高效的工作者,第一要務就是減少手邊的待辦事項,時時刻刻謹記:不要拖延,立刻動手做。

  勤奮產生效率

  做人勤奮一些,做事效率就會高一些。

  我們都知道勤奮和效率的關係。在相同條件下,當一個人勤奮努力工作時,他所產生的效率肯定會大於他懶散工作狀態。高效率的工作者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能夠實現別人幾輩子才能夠達到的目標。

  日本有個汽車推銷員,名叫椎名保文。他在豐田汽車公的一個分公司里工作,在不到13年時間,他就銷了4000輛汽車。

  如果把13年按月數計算,他每個月平均等於銷汽車25.6輛。除了星期天和節日,每個月的實際工作日只25天。那麼,椎名是以一天一輛的速度推銷汽車的,而他的顧客還都是個人消費者,沒有一個大批購買的客戶。他的速度真是很驚人。一般汽車推銷員平均每月推銷4到5輛,椎名一個人的推銷了幾個人的工作量。是別人的五到六倍。一般而言,一個汽車出售公司經營的一個營業所平均有7至8個推銷員,一個月大約平均推銷30輛汽車,而椎名一個人的推銷量相一個營業所的推銷量。

  椎名為什麼能夠推銷那麼多的汽車呢?

  一句話,勤奮產生效率。據說,他的鞋因為走路太多,總是在很短時間內,就不能再穿。

  左右世界金融市場的年輕富翁戈德曼說:「不奔波就好像沒在世界上。」他上午從9點鐘上班,一天連續工作14個小據傳,華爾街年輕的富翁多半在30歲以前就破產了。可戈德曼笑著說:「要想做的事堆積如山,無暇浪費時間使自己破產。」

  椎名和戈德曼都是靠勤奮向時間要效率的人,他們的工作是高效的,他們的人生是成功的。

  另外,人們有一種錯誤的觀點,以為天才不需要勤奮與苦幹,這種思想斷送了不少人的大好前程。

  一位作家寫道:「我見過米開朗基羅,他60歲的時候身體已不是那麼強壯了,但他仍然在大理石上飛快的揮舞刻刀,弄得石頭的碎屑四處飛濺,他一刻鐘乾的活比三個棒小伙一小時乾的都多。他工作起來真是精力充沛、生龍活虎。」

  天才的拉斐爾去世時才38歲,留下了287幅繪畫作品、500多張素描,每一幅都價值連城。

  達芬奇是個樂觀開朗、幹勁十足又熱情洋溢的人。每天天剛破曉就開始工作,直到工作室伸手不見五指,他才離開畫布去吃飯休息。

  這些被世人稱之為天才的人,如果只是等著發揮天才的作用,那可能早就被人遺忘了。他們的勤奮不懈才是被世人讚歎的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不管你現在所從事的是怎樣一種工作,不管你是一個水泥工人,還是一個優秀的精英,只要你勤奮工作,向時間要效率,你就會享受到高效的工作成果給你帶來的真正快樂。

  享受生活固然沒有錯,但怎樣能夠將工作做好也是最應該考慮的。一個有頭腦的、智慧的職業人士絕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可以讓他的能力得以提高,讓他的才華得以展現的工作。所以,用勤奮與苦幹去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使工作高效的一種方法。

  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一個真正明智的人絕不應該重複犯同類的錯誤。

  的確,犯錯不可怕,

  只要不犯相同的錯誤就是一種進步。

  提高效率的另一個有效途徑就是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西北鐵路公司的希爾先生對馬爾可遜先生說:「一點也沒有犯過錯誤的人不是一個笨蛋,就是一個懦夫。我曾經做過許多錯事,將來恐怕還會做許多錯事,但是每次我總能從錯誤中學到一點東西。」每個人都會犯錯,而且肯定不止一次犯錯。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總是重複犯同一個錯誤。聰明的人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為防止下一次受挫提前做好準備;愚笨的人並不能這樣做,或者說並不能總這樣做,往往是重複地犯同樣的錯誤。

  一次,一個獵人捕獲了一隻能說70種語言的鳥。

  「放了我」,這隻鳥說,「我將告訴你三條忠告。」

  「先告訴我,」獵人回答說,「我起誓我會放了你。」

  「第一條忠告是,」鳥說道:「做事後不要懊悔。」

  「第二條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件事,你自己認為是不可能的就別相信。」

  「第三條忠告是:當你爬不上去時,別再費力去爬。」

  然後鳥對獵人說:「該放我走了吧。」獵人依言將鳥放了。

  這隻鳥飛起落在樹梢上,並向獵人大聲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並不知道我的嘴裡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大珍珠。正是這顆珍珠使我這樣聰明。」

  這個獵人很想再捕獲這隻放飛的鳥,他跑到樹跟前開始爬上爬。但是當爬到一半的時候,他掉了下來並摔斷了雙腿。

  鳥嘲笑他並向他喊道:「笨蛋!我剛才告訴你的忠告你全忘記了。我告訴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別後悔,而你卻後悔放了我。我告訴你如果有人對你講你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就別相信,但你卻相信像我這樣一隻小鳥的嘴中會有一顆很大的寶貴珍珠。我告訴你如果你爬不上去時,就彆強迫自己去爬,而你卻追趕我並試圖爬上這棵大樹,還掉下去摔斷了你的雙腿。」

  「這句箴言說的就是你:『對聰明人來說,一次教訓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撻還深刻。』」

  說完鳥就飛走了。

  許多人都會和獵人犯一樣的錯誤。往往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之後,並不是及時地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步行動提前做好準備,而是匆忙地繼續將工作進行下去,想用完成另一件工作來掩蓋或者彌補已經犯下的錯,結果卻反而是錯上加錯。因此,你有必要學會聽從別人的忠告,尤其是那些和你做同樣工作,而又比你工作更久的人。這些忠告來自於工作經驗的總結,以及失敗的教訓,為的就是避免下一次犯類似的錯誤。不要因為是別人的嘲諷就失去信心,即使別人的嘲諷有時也能幫助你更加認清錯誤的本來面目。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最能幹、最傑出的外交官之一。

  當富蘭克林還是毛躁的年輕人時,一位教友會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對他批評道:"你真是無可救藥,你已經打擊了每一位和你意見不同的人。你的意見變得太尖刻了,使得沒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發覺,如果你不在場,他們會自在得多。你知道得太多了,沒有人能再教你什麼。"他指出了富蘭克林刻薄、難以容人的個性。而後,富蘭克林漸漸地改正了他的這一缺點,變得成熟、明智、能領會到即將面臨社交失敗的命運,一改以前傲慢、粗野的習性。

  後來,富蘭克林說:「我立下條規矩,絕不正面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準自己太武斷。我甚至不準自己在文字或語言上措辭太自主。我不說『當然』、『無疑』等,而改用『我想』、『我覺得』或『我想像』一件事該這樣或那樣。」這種方式使他漸漸成為事業的強者。

  由此可見,錯誤是有教育意義的,人們可以從錯誤中學習。這樣,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以警告人們避免大的錯誤。那些不肯承認自己做過錯事的人,就失掉了這種避免大失誤的寶貴經驗,而以後就會繼續犯這種錯誤。而最終的結果是他頹喪地坐下來,哀嘆自己的悲慘命運。

  芝加哥的醫學專家瑪威爾遜說:「我寧願讓一個人犯錯誤,而不喜歡他為自己的錯誤找託辭來迴避責任,只要他第二次不犯同樣的錯誤。託辭是一種危險的東西,容易使人養成很壞的習慣。一個從不找託辭逃避責任的人,雖然工作不一定都做得很好,但他總是會儘力地往好的方面去做。」可見,對待錯誤,正確的思考方法就是對錯誤的及時認識和修正,不要執迷不悟。能夠及時改正錯誤,才不會越陷越深,離完成工作目標越來越遠。

  我們都知道,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將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如果沒有錯誤,成功就在眼前。可是誰敢保證錯誤會遠離自己,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呢?承認錯誤是一種人生智慧,但不能總在錯誤發生後再去尋找原因,更重要的是不能總在重複地犯同樣的錯誤,也唯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效率工作者。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納海才能激發驚濤駭浪,個人與團隊關係就如小溪與大海。每個員工只有將自已融入集體,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作用。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團隊的發展,員工要將個人追求與企業追求緊密結合起來,破除個人英雄主義,搞好團隊的整體搭配,取長補短,形成協調一致的團隊默契,才能在團隊中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團隊的利益高於一切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職場諺語

  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曾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弟子們面面相覷,無法回答。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個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個團隊、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是大海。完美的個人要放在完美的團隊中,才能彰顯其優秀本性,一個優秀的職業人,更要得到團隊的認可,團隊夥伴的認可,才是真正成功的。

  在一個企業中,如果只強調個人的力量,你表現得再完美,也很難創造很高的價值,所以說「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這一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

  春來秋去的大雁在飛行時總是結隊為伴,隊形一會兒呈「一」字,一會呈「人」字。大雁為什麼要編隊飛行呢?

  原來,大雁編隊飛行能產生一種空氣動力學的作用,一群編成「人」字隊形飛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樣能量而單獨飛行的大雁多飛70%的路程,也就是說,編隊飛行的大雁能夠藉助團隊的力量飛得更遠。

  大雁的叫聲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大雁用叫聲鼓勵飛在前面的同伴,使團隊保持前進的信心。

  當一隻大雁脫隊時,會立刻感到獨自飛行的艱難遲緩,所以會很快回到隊伍中,繼續利用前一隻大雁造成的浮力飛行。

  一個隊伍中最辛苦的是領頭雁。當領頭的大雁累了,會退到隊伍的側翼,另一隻大雁會取代它的位置,繼續領飛。

  當有的大雁生病或受傷時,就會有兩隻大雁來協助和照料它飛行,日夜不分地伴隨它的左右,直到它康復或死亡,然後它們再繼續去追趕前面的隊伍。

  大雁結伴飛行給企業管理者的啟示是深刻的:一盤散沙難成大業,握緊拳頭出擊才有力量。任何一支團隊,成員之間必須團結一致,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無往而不勝。

  世界上許多著名企業,之所以成功,經驗之一就是有一支優秀的團隊。團隊意識就是公司職員對本公司的認可程度,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意識,個人利益服從團隊利益的意識。團隊的精髓是共同承諾。共同承諾就是共同承擔集體責任。沒有這一承諾,團隊如同一盤散沙。作出這一承諾,團隊就會齊心協力,成為一個強有力的集體。

  員工與企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當你融入一個團體,你就是這個團體的一份子,你的言行代表了團體,影響著整個團體。如果一位員工缺少團結協作的精神,即使能在短時間內帶來效益,也不可能帶來長遠利益,如果一位員工不能誠實、公正地做一件工作,那麼團隊就會受到污染,企業就會帶來損害。只有為團隊利益工作,推廣團隊聲譽,而作為個人角色工作的人才會受到禮遇。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當企業的遇到難題要解決時,總會有這樣一些員工推三阻四,找各種借口去推脫。某電子儀器設備廠因原料供應商車間出了事故,而使原料供應推後了半個月。為了使合同能如期完成,廠領導決定實行三班制,爭取在合同期內完成產品供應。這時有的員工站出來說話了:「我身體不好,不能上夜班。」「我孩子小,晚上不能沒有人照顧。」「我不掙這個夜班費,也不受這個累。」廠里只得實行兩班制,取消了夜班計劃。

  最後因為時間緊迫,儀器廠終究沒有按期交貨,貨主按照合同規定,扣除了百分之二十五的違約金。廠方受到損失,使得年終獎的額度大大減少了,直到此時,這些員工後悔極了。

  相反,日立公司員工的做法卻讓日立公司起死回生。上個世紀70年代,世界出現了石油危機,由此而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日立公司也不例外。公司首次出現了嚴重虧損,困難重重。為了扭轉這種頹勢,日立公司出台了一項驚人的人事管理決策。1974年下半年,全公司所屬工廠的大部分員工將近70萬名工人,暫時離廠回家待命。第二年4月,日立又將所錄用的工人上班時間推遲了20天,促使新員工一進公司便產生了危機意識,有了很強的緊迫感。公司所有員工都十分理解集團的決定,以團體的利益為上,不但沒有怨聲載道,反而更加奮發努力工作,最後日立得以重新振興。與此同時,這些員工也得到了最大的實惠。

  可見,團隊與個人的利益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的,只有將團隊的利益放於高於一切的位置上,服從組織做出的正確決策,才能在企業進步的同時,得到最大的個人利益。

  20世紀70年代,豐田等公司開始把團隊精神引入管理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諾基亞、通用電氣、惠普、波音、摩托羅拉、可口可樂等許多知名企業都特彆強調團隊精神。崇尚團隊精神,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儘管許多西方國家的人很崇尚個人價值,但在企業和組織裡面卻非常遵循個體服從整體的準則,這就是對團隊精神與人個價值的正確理解。

  樹立以團隊利益為重的思想已經是大勢所趨。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企業發展的大局出發,凡是有利於公司發展的事就要主動、認真地去完成它,力求做得好一點,快一點,要深刻領會「一榮共榮,一損共損」的含義,想辦法把事情做好,切不可坐失良機。在團隊中,更要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在企業內部,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前道與後道之間的關係都是供應鏈,這種聯結關係只有通過相互協作、群策群力才能圓滿地完成,一個好的企業或者一個好的部門,往往是通過自我調節,把摩擦問題降到最低點的,我們千萬不要對一些處於邊界的問題採取「踢皮球」、「守球門」的態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把這些邊界問題盡量在自己部門裡加以解決,為其他部門、為下級、為下道工序創造好的工作條件。在日常工作中,許多事情不儘是十全十美的,而一些容易被人們疏忽、或者遺漏的地方又往往是很關鍵的,這就要求我們發揚團隊精神,主動為其他部門提供優質服務,盡心儘力幫助他人解決難題,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從而為個人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團隊成員對團隊要有強烈的歸屬感,強烈的感覺到自己是團隊的一員,決不允許有損害利益的事情發生,極具團隊榮譽感,願意為團隊的利益與目標盡心儘力,反對個人主義、本位主義及「山頭主義」,在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相衝突時,個人利益應當服從團隊利益。作為一名優秀的職業人,一定要具備這種以團體利益為重的思想,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紀律是第一準則

  在團隊中,一個優秀的職業人,

  肯定是把紀律秩序與個人自由結合得最好的人。

  任何一個員工,在團隊中都要重視紀律。因為,一個積極主動、忠誠敬業的員工,也必定是一個具有強烈紀律觀念的員工。對團隊而言,沒有紀律,便沒有了一切。

  你可能會發現,在一個紀律嚴明的公司工作,工作情緒會高昂。而在一個不講紀律的公司上班,自然而然地,工作情緒也趨於散漫。對個人也是一樣,一個從開始就講求紀律的人,才能讓同事尊重,讓上司賞識,贏得發展的機會,這也體現了一個職業人的優秀品質。而從開始就不遵守紀律的人,他的隨心所欲帶來的只能失敗。

  莎拉是一個天性自由的人,最受不得約束和限制。她和莫娜是同一天來到一家著名廣告公司應聘美編的,單從兩個人的作品上看,技術水平不相上下。不過莎拉在思路方面略勝一籌,因為她在佛羅里達做過3年這樣的工作,經驗相對於才出校門的莫娜自然要豐富一些。兩個人一起被通知參加試用,而且結果很明確,只能留下一個。

  莎拉上班時間從來都是一身T恤短褲的打扮,光腳踩一雙涼拖鞋,也不顧電腦室的換鞋規定,還不在乎地說:「在佛羅里達,廣告公司的人都這樣。」不管是在工作台上畫圖,還是在電腦前操作,只要活幹得順手,莎拉一高興起來准把鞋踢飛。

  與莎拉不同的是,莫娜第一次工作,多少有點拘謹,穿著也像她的為人一樣——文靜、雅緻之外,帶著少許靈氣,她從來不通過怪髮型、亮眼妝來標榜自己是搞藝術的,只是在小飾物上展示出不同於一般女孩的審美觀點來。

  有一天中午,電腦室忽然飄出腥臭味道。後來,大家發現窗檯下面有嗦嗦的響聲,原來那裡放著一個黑色塑料袋,打開來一看,居然是一大袋海鮮。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莎拉身上,沒想到她卻說:「原來你們是在找這個。嗨,這可怪不得我,這裡的海鮮一點都不新鮮,簡直比佛羅里達的差遠了。」

  試用期才過了兩個月,莎拉就被辭退。儘管她的設計方案比莫娜做得要好,但是老闆不想因為留下這樣一個不遵守辦公室紀律的人,而得罪一大批其他員工。臨走的時候,老闆對莎拉說:「也許你更適合一個人在家裡成立工作室,但要在大公司工作,你從一開始就應遵守紀律。」

  獲得團隊的認可,就要遵守團隊的紀律。一個團隊,沒有了紀律的約束,將失去凝聚力和發展的潛力,變成一盤散沙。紀律能使團隊或者個人充滿鬥志,有條不紊地向成功邁進。而維護團隊的利益,就要從遵守紀律開始。

  對團隊而言,團隊精神永遠都比任何東西重要。但團隊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尤其是遵守紀律的習慣更是要培養。如果從開始就注重培養遵守紀律的習慣,那麼你就能夠很容易形成這種好的品質,而且完全源自於內心。就像下文中的孩子一樣,把遵守紀律當成一生的習慣。

  約翰八歲那年,在鱸魚釣獵開禁前的一天傍晚,約翰和媽媽去釣魚。裝好誘餌後,約翰將魚線甩向湖心,然後安靜地等待著。

  忽然,釣竿的另一頭沉重起來。約翰知道一定有大傢伙上鉤,急忙收起魚線。母親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我熟練麻利地操作,十分欣慰。

  終於,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條竭力掙扎的大魚拉出水面。好大的魚啊!在此之前我還沒見過這麼大的魚呢!它是一條鱸魚。

  母親和約翰緊盯著這條漂亮的大魚看呆了。月光下,美麗的魚鰓一吐一吸地翕動著。母親撳亮小電筒看看錶,已是晚上10點——超過允許釣獵鱸魚的時間了。

  「你得把它放回去,兒子。」母親說。

  「媽媽!」約翰哭了。

  「還會有別的魚的。」母親安慰我。

  「再沒有這樣大的魚了。」約翰仍然傷心不已地說。

  約翰環視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個魚艇或釣魚人。雖然沒人看見,也沒人知道這件事,但約翰從母親那平時溫和慈祥,而現在卻十分堅決的臉色中知道,決定是不可更改了。約翰只好慢慢解開大魚嘴上的魚鉤,把它放了生。

  夜色中,那條鱸魚抖動笨大的身軀慢慢游向黑色的湖水深處,漸漸消失。回想剛才釣上大魚時興高采烈的情景,約翰就像做了一場夢。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約翰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後來約翰再也沒能釣到那樣漂亮的大魚,但約翰卻為此終生感謝母親。以後的生活中,約翰碰到過許多類似的問題,但從未因沒有人知道就放鬆自律,母親給約翰的人生上了十分生動的一課。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被各種不同的紀律所束縛,紀律是社會的一種規範,有組織就要有紀律,在各種組織中放棄個人的不良習慣,被迫適應規範的行為標準,是為了保持公正的原則和維持良好的秩序。這也是一個組織正常運行,甚至發展的保證。對於一個組織而言,這個紀律就是適用於組織內的每個人的。

  紀律是保持團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團隊成員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還要強烈。當紀律已經不是一種約束和限制,而完全是一種自律,這種自律的原動力來自於團隊高尚的價值觀和遠大的共同目標。因此,這種自律能使每一個職業人在團隊中表現更優秀,更出類拔萃。

  協作才能優秀

  在團隊中,大家的協作與配合往往比個人的創造力

  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

  在團隊中,大家有著共同的奮鬥目標,每個人都願意與其他的人一起努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合作完成每一次的任務。這裡更強調集體的重要性,因為這更有利於發揮每個人最強的力量,同時,每個人也可以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取長補短,配合作戰,才能更有利於任務的完成。一個人有時是無法獨立完成一項任務的,必須要得到他人的配合,比如:發揮上司的指揮優勢,同事的技術優勢,自己的行動優勢等等。

  在今天的社會,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與協作,而這種合力才是最強大的,是提高效率、克服困難、排除障礙最有力的武器,單槍匹馬、單打獨鬥只會以失敗收場,就像這隻可憐的綿羊一樣,如果他們一開始就懂得利用大家的優勢,那就不會有後來的慘劇:

  一隻綿羊走進酒店,擦了擦眼睛,對老闆說:

  「給我來一杯酒喝。」

  老闆把酒拿來,綿羊把頭伸進碗里,喝光了,說:

  「再來一杯!」

  「為什麼喝這麼多酒?」老闆問綿羊。

  「心裡痛苦。」

  「什麼事?」

  「去年秋天,一隻狼偷偷鑽進羊舍,拖走了老綿羊——我的父親,世界上再也沒有我爸爸了!只有它的鈴還留著。」

  「既然如此,你唱歌吧,唱唱歌,也許心裡會輕鬆點。」老闆勸道。

  綿羊喝了一整天酒,從酒店出來時,已是醉醺醺的了,它用吵啞的嗓子哼著歌。

  「你唱什麼呀?」山羊問它。

  「我喝了酒,所以就唱了。」

  「看你醉成這個樣子,不好啊!」

  「我能不喝酒嗎?」綿羊爭辯說,「我心裡痛苦。去年秋天,狼拖走了我的父親。」

  「你現在去哪兒?」

  「到森林裡去。」

  「到那裡做什麼?」

  「同狼打仗,我要戰勝它,剝了它的皮,賣給土著人,讓他們給我做面鼓,鼓會發出聲音,我就可以跳舞唱歌了。」

  這時,綿羊眼睛裡閃著快樂的神色。

  「我也去。」山羊說,「我的角很尖。」

  「不必!我自己就能對付它。」

  醉醺醺的綿羊走出村莊,慢慢地向森林走去。它遇到一條狗,狗了解到綿羊去的地方後就說:

  「我同你一起去。去年夏天,狼吃了我兩個弟弟,我要用牙齒對付它,你去跟它打架,我跳到它背上咬它。」

  「你不要管我的事。」綿羊說,「我現在憤怒至極,可以一下子就把它打倒在地。」

  綿羊獨自一個去同狼打架了,可是狼把它也吃了。

  ]過了不久,山羊跑進森林來為朋友報仇,但狼把山羊也吃了。

  狗也來森林,要問問狼,為什麼吃掉它的兩個兄弟。但狗也沒能回去。

  狼直到今天還在森林裡,它心裡想:要是全體綿羊、尖角的山羊、牙齒銳利的狗一齊來向我進攻,我早就完了!森林裡也一定沒有我的位置了。可它們一個個來,就對付不了我了。

  綿羊忽略了協同精神,被仇恨沖昏了頭腦,沒有與狗和山羊團結起來,集中大家的力量共同對付狼——這個共同的敵人,而各自行動,最終丟掉了性命,失敗是他們相同的結局。

  同樣,在團隊中,優秀的職業人必須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力量,並集中大家的力量去完成任務,解決問題。

  人和人之間的合作、協調就像混凝土與鋼筋一樣,混凝土雖然好用,也還算堅固,但仍然會被人踩踏,而如果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將他們澆鑄在一起,有了鋼筋的支撐,混凝土則變得堅硬無比,成了我們今天主要的建築材料,併到處發揮著他們的作用。看看鋼筋混凝土的發明過程,你更能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

  早在古羅馬時代,人類就發現了混凝土,而在數千年前,則有了鐵和鋼,但並沒有人想過,將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更為堅固的材料。一直等到一百多年前;在一個法國園藝師手上,才有了這樣奇妙的結果。

  在當時,水泥早已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建築材料,所以,這位園藝師也用水泥做了一個大花壇。只不過,他種的花實在太漂亮,總有一些遊客站在花壇上觀賞,過不了多久,水泥製成的花壇,就會因為承受不了重負而破碎。

  望著這些愛花的遊客,這位園藝師也不忍心拒絕他們。於是,他就想如何才能造出一個能夠承愛一定重量的新型花壇。他突然注意到,有一些根系特別發達的植物,周圍的土壤非常結實,極少會鬆脫。

  他想如果在水泥中加入一個用鐵絲編成的網,是不是就會更加堅固呢?

  想到這裡,他就急忙動起手來,用鐵絲與水泥做成了一個大花壇。果然,兩者結合在一起後,變得異常堅固,再也不會被遊客踏塌了。

  後來,人們將鐵絲換成了更為堅硬的鋼筋。

  鋼筋再堅硬,如果不於混凝土配合,也永遠建造不成高樓大廈。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團隊,團隊成員之間的個性與能力互補,使團隊成員能彌補自身的不足,在工作中得到提高與啟示。協作可以保持信息的溝通順暢,而且信息的交流質量也較高。協作良好的團隊人際關係和諧,交往頻率高,不僅信息交流充分,而且伴隨著感情的共鳴。現實中,和諧的團隊人際關係往往會對團隊凝聚力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更容易發揮每個人的優勢!不要忽視協作的力量,它會助你在工作生涯中的一臂之力,這種協作精神,也正是你成為優秀職業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

  信任自己的同伴

  信任是一切合作的基礎,沒有信任,

  許多工作只能是半途而廢。

  相互信任與合作是「團隊合作」精神精髓。每一個團隊成員,必須在心目中樹立這麼一種信念:要像相信自己一樣信任你的團隊合作者。

  前幾天在一份雜誌上看到這麼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丟了斧子,他立即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的。

  當那個孩子從他身旁走過時,他覺得孩子就像偷斧子的人。聽那個孩子說話,也覺得像是偷斧子的人。於是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與偷斧子聯繫在了一起。

  後來,這個人在自己家的花園裡找到了那把原以為已丟失的斧子。第二天,他又看到鄰居家的兒子。這一次,那孩子的一舉一動卻又變得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鄰居的孩子沒有變,而是丟斧子的人發生了變化。變化的原因在於他的多疑。

  看看吧,輕易懷疑別人是多麼的可怕。良好的團隊協作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信任。沒有團隊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無論什麼樣的團隊都難以保持順利的運行。那麼要想成為團隊中人人信任的優秀職業人,如何贏得別人的信任呢?

  贏得別人的信任,最關鍵的是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贏得信賴的基礎,再加上一些人際關係與溝通方面的技巧,才能讓別人增加對你的理解。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信任才能夠產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團隊人員間的信任關係是完成任務的基礎,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才能把任務完成得更好。

  杜勒公司的傑拉德和大衛就是互相信任的一個最好例子。人們用「技術之傑拉德、經營之大衛」、「汽車上的兩個輪子」、「理想的分管經營」等等來形容兩個人的關係。兩人一直延續到引退時的良好合作關係,正是杜勒公司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大衛是一位使杜勒公司百分之百發揮才能的精明經營者;傑拉德是一位百分之百信任大衛才華的幸運天才技師。傑拉德總是呆在技術研究所里,永遠是一身工作服。而對銷售及資金周轉等經營方面的事務,他一概不聞不問。對自己的搭檔能表現出如此的信任,在其他公司的管理者中還不多見。

  傑拉德勇於解決技術問題,但卻不善理財;大衛不懂技術,但具有籌集資金、推銷產品的能力。兩人互相信任、取長補短,形成了完美的組合。兩人的關係,之所以以傑拉德為主角,是因為傑拉德是商品的研製者,推銷能力再強,如果沒有作為實體的商品便毫無意義。另一方面,不管傑拉德如何憑自己的技術研製出先進的產品,不過是個人的發明愛好罷了,若要當作商品來銷售,就必須大量生產,如此大衛便大有用武之地了。用大衛的話來講,他們兩人能做到相互信任,是因為深知信任的價值。大衛曾說:「只要為了傑拉德,我自己什麼都可以放棄,沒有任何猶豫。也許是一開始我就將此想法告訴了傑拉德,他才毫不顧忌地把很多工作交給我吧。」

  杜勒公司的這些信任不光表現在傑拉德和大衛身上。傑拉德在決定進入德州建廠之初,曾有人問過傑拉德:「道姆總經理的做法是否可行?」

  傑拉德的回答說:「老實說,我本人並不清楚,在做事的可是道姆總經理啊!不過,既然那傢伙說可以,就一定沒問題。」

  這裡包含著傑拉德的經營哲學,即:這家公司我已交給了道姆總經理。可見道姆是受到傑拉德絕對信任的。

  由此可見,在協作中,信任是多麼重要,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成員之間才能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在同伴之間的這種信任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它使人與人之間的了解更加全面,關係更加融洽,也使彼此的認可度大大提升。這也是使你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員工的一條準則之一,從而幫助你的事業更加蒸蒸日上。


推薦閱讀:

和住家保姆保持「職業距離」?——如何避免「6.22藍色錢江事件」重演
八一八我身邊的「多重職業者」(一)一個擅長拉皮條的萌男子
設計師就是一個站著收錢,跪著服務的職業
金融圈最苦逼的五個職業,你中槍了嗎?
IT薪水翻倍的秘訣

TAG: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