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的隱逸情懷
唐詩中的隱逸情懷
史飛翔
2015年12月5日《黔西南日報》
在卷帙浩繁的唐詩中有這樣一種詩:它常以唱和的方式出現,或題於牆壁上,或寫於樹葉上,意在告知友人自己曾來訪過,這種詩叫「訪友不遇詩」。筆者粗略統計,僅《全唐詩》和《全唐詩補編》中,訪友不遇詩就不下近百首。
訪友不遇詩中最有名的無疑當推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詩人聽說某位隱士品行高潔,仰慕他的名聲,特來拜訪,但是卻沒有見到他。在草廬外的松樹下遇到了隱士的徒弟,於是上前問道:「你的師父去哪了?」徒弟回答:「我師父一清早就攜著竹籃、葯鋤,外出採藥去了。我只知道他肯定就在這一帶的深山中,但云遮霧繞,究竟在哪裡,我就說不清了。」全詩淺顯通曉,直白得如同一幅畫面,但卻蘊涵著無限禪意。這首詩通過詩人尋隱者不遇經過的描寫,展示了隱者的生活環境以及他的所作所為,從而表現了他高潔的志向。整首詩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空靈飄逸,留給人無盡的想像空間。
與這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丘為的《尋西山隱者不遇》:「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及茲契幽絕,自足盪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這首詩,緊緊圍繞「尋西山隱者不遇」這一主題,展開描述,寄託情思。前四句一一暗扣隱者、西山、尋訪、不遇這幾個關鍵詞,並在情感表達上故意造成一種跌勢。次四句悠悠嚮往中,表達詩人既憾又慕的悵惘之情。緊接著又出人意料地借景生情,抒發了作者欲超脫世外的幽情雅趣。從而在「不遇」和「有得」的巧妙暗合之間,給讀者以深刻的心靈啟示。
有著隱士經歷的大詩人李白年少時曾寫過一首《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堪稱是盛唐之音。「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詩中所寫景色,歷歷在目,但又無處不在暗示訪友不遇。「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時見」與「不聞」,一正一反寫不遇,恰到好處地巧妙點題。最後一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更是能打動人心。
此外,高駢的《訪隱者不遇》同樣也寫的頗具意趣。「落花流水認天台,半醉閑吟獨自來。惆悵仙翁何處去,滿庭紅杏碧桃開。」詩人尋訪的友人是一個隱士,一路落花流水,如入天台仙境,詩人半醉閑吟而來,雖未見到友人,但滿庭的紅杏碧桃卻讓他流連忘返、陶醉不已。
訪友不遇詩妙就妙在不遇。有時候不遇比遇更好,更能打動人心。《世說新語·任誕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王子猷居山陰(今浙江省紹興縣)。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今浙江省嵊縣),即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還,何必見戴?」
「乘興而行,興盡而還」,這種隨心所欲、任性而為、無拘無束的魏晉風度,是多麼地讓人嚮往。海德格爾說,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今天,我們還能像古人那樣一夜泛舟,訪隱者不遇,乘興而去,興盡而歸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