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婆媳之間

婆媳之間

 

 

  □王天覺

  中國有句老話,「多年的道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前句是比喻,後句才是主題。這「熬」字用得妙,一來說明媳婦的日子不好過,二來說明很費時日。不過,有朝一日媳婦熬成了婆,地位大變,照葫蘆畫瓢,當年婆婆怎樣待我,我也照樣待你。幾乎成了傳統,於是《孔雀東西飛》式的悲劇循環上演,婆媳勢不兩立似乎成了永恆的定律。

  誠然,劉蘭芝、張蘭芝的時代早已過去,新的平等婆媳關係是不是建立?人的意識往往落後於現實,儘管程度不同,舊關係殘餘依然存留。應注意的是,有的從一極端走向另一極端,媳婦來了個大翻身,婆婆卻淪為「保姆」,甚至「階下囚」。

  小區住著一個四口之家,小兩口上班,女兒上小學,年近古稀的婆婆操持家務,買菜、做飯、清整衛生都由婆婆一人承擔。雙休日,媳婦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婆婆拎著蔬菜爬上六樓,媳婦也不去接一下,不論婆婆做飯多忙,更不肯去幫助。如感到飯菜不可口,小兩口便帶著女兒上街下飯館。最叫老人難過的是媳婦的「冷戰」,半月二十天說不了幾句話。所以,除睡眠做飯外,老太太不願在家多呆一會兒,總是獨自在小區的花園裡悶坐。

  小區長廊的條凳經常有幾個老太太聊天,有一次路過時,我聽到她們談話內容:一是身上的病痛,二是兒媳,誇讚的少,發牢騷的多,似乎有訴不完的委屈。有個老太太談起五六年前發生的一件事,對我觸動很大。

  一個農村來的老太太,把農村的房產賣掉,並把多年的積蓄湊在一起給兒子在市裡買了套房。原指望跟兒子一塊住,一家團聚,享幾年天倫之樂。萬沒想到兒媳不待見,雖不吵鬧,冷言冷語卻不斷。兒子聽媳婦的,老太太感到孤立,忙活一天,聽不到一句好聽的。老人感到冤屈,走投無路,又無處訴說,極度絕望。老太太一向性格剛烈,再也控制不住,獨自跑到郊區的鐵路上,了卻了自己的生命。聽到這裡,我急忙拖著沉重的腳步走開,這雖是個例,但婆媳不和的可能不是少數。

  造成婆媳不和的原因不外經濟條件與文化教養。如經濟上各自獨立,都有固定收入,雙方都有一定的文化教養,情況會大不一樣。各有各的家,一兩周或更長時間才見一面,必然相互客客氣氣,媳婦尊敬婆婆,婆婆關愛兒媳,即使有點兒矛盾,也能互相包容,決不會發生「冷戰」,婆媳自然和諧。婆媳如果同住,由於生活習慣不同,愛好各異,天長日久,即使經濟各自獨立,也容易產生矛盾。所以,經濟這個硬體和文化這個軟體,二者缺一不可。

  在不少家庭中,婆媳是家庭的軸心,婆媳和則家庭和,家和萬事興,這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石。

 

 

推薦閱讀:

懷孕期間和公公吵架,老公要離婚,怎麼處理這種關係。?
對老婆好,婆媳關係才會好
在婆媳關係裡面,兩個女人相互嫌棄,相互看不慣,有沒緩解的有效方法?
不拎清這兩個字,婆媳問題永遠搞不定
怎樣溫和的和老公、婆婆談想過兩年再要孩子的事?

TAG:婆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