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才是養蛙遊戲的真正目的,3個字就能概括

《家長如何培養出獨立的孩子?》

01

最近,一隻旅行青蛙刷成了大家的寵兒,不僅爆了朋友圈,連人民日報也忍不住為之評論:別做一隻孤獨的「旅行青蛙」。

好奇心驅使,我也把「旅行青蛙」遊戲APP下載下來,玩了一圈。

沒想到,這款讓大家著迷的遊戲,竟如此簡單:

每一個蛙崽媽媽,只要每天搜集家門口長出的幸運草,幫蛙崽做好簡單的飯菜,準備好旅行的行李包,就可以了。

剩下的時間,就看著屏幕那頭的蛙崽,自己吃飯,

自己看書,

靜靜地寫信……

至於他看的是什麼書,給誰寫信,我們根本干涉不了。

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小青蛙從旅行途中寄回的明信片,或者帶回一些紀念品。

通常,我們玩餵養類遊戲時,控制權都在我們手裡,遊戲角色可能會出現什麼行為,完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可這隻旅行青蛙卻特立獨行,完全不受我們控制。

所以,經常在朋友圈裡,看到遊戲配文是這樣的:

  • 「兒子,你倒是出去轉轉啊!」

  • 「崽崽,你不可以這麼沒出息啊!」

  • 「兒子你不會離家出走了吧?」

  • 「兒子,你快回來吧」

……

蛙在家的時候,盼著它趕緊出去旅遊;它出去了,又盼著它趕緊回來;晚上它不回家也會擔心,半夜睡醒了也會打開手機看看……

這種感覺,像極了現實中的父母。

聽上去,父母養娃有多麼艱辛,為娃忙前忙後,還無時不刻不牽掛擔憂。但其實,這些苦都是父母自己找的。

因為他們養娃的過程中,犯了一個育兒大忌:缺乏界限感。

02

唯有分離,才能獨立。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孩子藉由我們的身體而來到這個世界,和我們天然有一種共生關係。

然而,這種共生關係帶給孩子最初的安全感,也可能成為困住孩子的牢獄。

正如心理學家所說的:正常的共生期只有6個月;之後,就是病態共生。

不能跟母親分離的孩子,只能是一個無法長大的巨嬰。

在我們身邊,病態的共生關係比比皆是。我的朋友S就是一個例子。

S的媽媽是個典型的女強人,多年前就自己創業,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

從小到大,媽媽都會把S所有的事情安排好:小到每天吃飯穿衣,大到填報高考志願,找工作,甚至相親結婚,也是她一手安排好了的。

準備結婚時,我問她:「你喜歡他嗎?覺得跟他在一起會幸福嗎?」

她說:「我媽挑出來的,應該不會太差,就湊合著過吧。反正我自己選的,我媽都看不上。」

然而,一年後,她離婚了。因為她已經習慣了媽媽的無微不至,她覺得好老公就是要像媽媽一樣,包容她的全部,為她做一切事情。然而,經歷過婚姻的人都知道,老公跟媽媽完全是兩回事。

後來,還是在媽媽的安排下,她再婚了,並生了一個孩子。

可是這段婚姻同樣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夫妻經常兩地分居,關係非常一般;沒有什麼生活自理能力的S根本沒辦法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經常要投奔娘家;生活真是一地雞毛……

S的媽媽總跟老友抱怨,別人家的女兒怎麼就那麼懂事,我家這個怎麼就讓我操碎了心呢?

其實,從她一手包辦的那一刻開始,女兒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她不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愛註定是指向分離的,因為唯有分離,才能獨立;唯有分離,才能成長。

03

再比如,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在公司里非常努力,但是為人處事總有些欠考慮,衝動,與同齡人相比,身上總顯得稚氣、「單純」。

原來,他有一個大包大攬的媽媽。這位操勞的媽媽包攬了所有家務,家人孩子的衣食起居無不悉心照料。與此同時,媽媽管他也很嚴格,死死地控制住了他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說的:「我下班了,要跟朋友晚上出去玩,就必須得和我媽打個電話,報備下,如果她答應了,我才能去赴約。不答應的話,我就得馬上回去。」

有一回,他跟朋友一起玩,回家晚了些,他媽媽就說,你怎麼還不回來,我心臟難受死了。

他當時在開車,聽了媽媽的話,心理就莫名煩亂,亂開車,差點出了意外。

他說:「我爸爸近些年來身體不好,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更強大些,為家裡分擔。我還想過搬出來獨自住,讓我媽少照顧一個人。可是只要我在家裡待得時間少了,我媽就會在我面前哭,怪我不孝順。我若是花錢送女朋友一些禮物,我媽也會過問……」

正是年輕有為的時光,他卻一直為了如何處理好和父母的關係,如何周旋於媽媽和女朋友之間而煩惱,甚至自責。

回到家,他覺得缺少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間。

當他離開家,媽媽又會開始指責他「不孝順」,甚至以自己的身體健康做要挾。

他找的每一個女朋友,媽媽總好像不能夠滿意,甚至經常有敵意。

為此,他曾難過地說: 「我是個沒有人格的人,我沒有辦法為自己做主。」

從心理學角度說,這也是一個和媽媽未脫離共生關係的孩子。

媽媽一直把他當做小孩兒看待。他認同了媽媽的評價,屈從了媽媽的控制,一直以一個孩子的姿態而存活,稍有想要長大的意願,內疚指責各種道德壓力就接踵而至。

他未曾真正長大過,又如何在生活的其他領域中顯得「成熟」起來呢?

就這樣,他配合著媽媽的控制,沒法變得更好(真正長大、與父母分離),因為「好了」(與父母分離),媽媽不放心。

04

在旅行青蛙遊戲中,也有些人成了「佛系父母」。

這些「佛系父母」,跟旅行青蛙一樣淡定:

給蛙崽準備好生活必須品之後,就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了;

閑暇時看一眼,不管自己的蛙崽在做什麼,他們都覺得很好;

需要的時候,他會及時給蛙崽添加糧草;

有時候看它那麼認真的看書,就覺得不如也放下手機看會書吧……

慢慢地,在養蛙的過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滋養。

其實,與其說他們是「佛系父母」,不如說他們和孩子之間建立了清晰的界限感。他們知道,父母該做的儘力而為,該孩子做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做。

那麼,怎麼和不同年齡的孩子建立界限感呢?

● 1歲以前

這個時候,大多數孩子還在吃母乳,我們需要跟孩子建立穩固的依戀關係,穩固孩子的安全感,為今後的分離打下堅實的基礎。

● 1~3歲

孩子一歲開始或者說從孩子十個月左右開始,界限開始變得真正重要起來了,因為隨著他開始學走路,探索範圍也擴大了。這個時候,我們對孩子說「不」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同時,他們也開始學會頻繁說「不」。

和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建立界限,父母要學會的有3點:

① 學會接納。

我們需要在確定基本規矩的前提下,去接受孩子的「不」。當孩子說「不」、「我不要」、「我不喜歡你這樣」、「那是錯的」、「我反對」、「我想這樣」等等,這樣的話時,我們需要保持淡定。

如果我們總以「我是為你好」為由,對孩子的「不」一味打壓,阻擋了孩子說「不」的能力,那孩子就很可能會長成「順從討好型」的人:他們的界限會變得模糊,需要會不斷地被犧牲掉,而屈服於別人的需要。

② 放手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都知道孩子到一歲往後越來越頭疼,因為他們會不停地犯錯,很可能把你家裡搞得一團糟,但是孩子就是這樣去學習的。

③ 逐漸地在情感上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實在無微不至,他們所給予的遠遠超過孩子需要的,為了照料孩子,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

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孩子依賴性很強,一方面無法無天、自我中心,很難學會去尊重別人的界限;另一方面,他們很難真正離開父母,變得獨立。

所以,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一定是親密而有間的,照顧孩子的需要,同時保留自己的空間,而不是一門心思全撲到孩子身上。

④ 讓孩子自己承擔行為後果。

比如,孩子到了飯點不好好吃飯,或者吃很少,那麼他需要承擔的後果,就是在下一頓飯開始之前只能餓肚子了。

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行為後果,孩子才能真正變得有擔當,對自己的人生有責任感,並從中學會掌控感。

●3~6歲

從孩子3歲起,會進入一個特殊的階段,就是性別的發展。孩子開始認同同性別的父母,小男孩兒會想要去效仿父親,小女孩想模仿媽媽,同時,他們還想和異性的父母結婚,跟同性的父母競爭,等等。

這個時候,父母的界限非常重要。

當母親的需要做好女兒的榜樣,允許女兒對自己的模仿和認同,同時也要能hold住女兒排斥自己想要獨佔父親的想法。

同樣,在兒子說出自己想要跟媽媽的結婚之類的話的時候,不要去嘲笑他,羞辱他,而是要溫柔地告訴他,我知道你很想和媽媽結婚,但媽媽已經嫁給爸爸了。

做父親的也同樣需要如此。這樣,孩子一方面能夠得到父母很好的示範,另一方面又有離開父母去尋找他們自己的生活的可能。

這個時期,尤其要注意,始終將夫妻關係放在親子關係之上。

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過於關注孩子,將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別發展方面的問題。

因為如果親子關係排第一,那作為丈夫的男人和作為妻子的女人就被弱化了,那孩子能夠模仿的榜樣肯定就弱化了,必然會導致孩子性別發展的一些障礙。

有消息稱,「旅行青蛙」遊戲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測試人們的生育慾望,讓人提前體驗養娃的生活。

但其實,有娃的父母也可以去玩一下,它可以讓我們在養蛙的過程中,慢慢找到和孩子之間的那個界限感。

從這個角度看,旅行青蛙的角色設計得非常成功,因為它會不斷地提醒我們:

孩子也有獨立的精神胚胎,他們依賴父母長大,卻又相對獨立。


推薦閱讀:

2017年十二生肖的財運概括
《三體》講述了怎樣的故事?
結丹概括

TAG:遊戲 | 概括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