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7月31日,革命派記者沈藎被清政府杖斃,是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殉職的記者

沈藎(1872年-1903年7月31日),初名克誠,字禹希,湖南省善化縣(今長沙市)人,原籍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今蘇州市吳中區西山島)。沈藎曾參加維新變法,變法失敗後又成為革命派,並長期擔任記者。1903年沈藎因揭露清政府與帝俄打算簽訂密約的內幕被捕,7月31日在慈禧太后授意之下被刑部處以杖笞之刑,欲將其打死,後被絞死,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因新聞言論觸怒政府而被殺的記者。

沈藎早年致力於維新運動,戊戌變法時常與譚嗣同、唐才常等提倡變法的人士交往,與這些人思想相近。沈藎認為若要在湖南進行革新運動,必須有一番破壞才能有效。後來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殺,沈藎前往日本留學。由於經歷戊戌變法的失敗,沈藎由改良派變為革命派。

沈藎潛入北京、天津一帶,並在天津被聘為記者,明中從事新聞工作,暗中繼續進行反清活動。沈藎因其博學多才,擅長交際,與清政府高層一些人物和一些在華外國人有所來往,常能夠打探到一些秘密信息。

1903年,沈藎從權貴之口中得知中俄兩國要簽署密約後,決定探知密約內容,並最終從政務處大臣王文韶之子之手弄到了密約草稿。沈藎隨後將其寄到天津的《新聞西報》(英文),該報當即予以原文刊登。密約內容公布後,國內國外各媒體競相轉載,輿論嘩然,國內民眾頗為憤慨。清政府處境窘迫,不得不宣布放棄簽訂該密約。

密約泄密後,沈藎不僅沒有躲避清政府的追查,反而計劃買通大太監李連英殺死慈禧皇太后,並將此計劃告知其好友慶寬和吳士釗。結果此二人向慈禧太后告密,沈藎於7月19日晚在其北京的寓所被捕。

沈藎被捕後收到審訊。由於光緒皇帝出生於陰曆六月,該月有「萬壽月」之稱,習慣上不用極刑。而且當時朝廷正著手操辦慈禧太后生辰慶典,沈藎仍被下令「斬立決」。因喜事期間,舞弄刀兵為不吉,慈禧太后才命令「著即日立斃杖」。

7月31日沈藎受刑。其間八名獄卒對沈藎的四肢和腿部輪流捶打,長達四個小時,沈藎始終未出一聲。其後行刑官以為沈藎已經斃命,下令停止,結果沈藎說「速用繩絞我」,氣息微弱。行刑官乃將其絞死。

香港《中國日報》發表唁文:「沈君之死,鬼神為之號泣,志士為之飲血,各國公使為之震動,中西報紙為之傳揚。是君雖死之日,猶生之年!」章太炎在《浙江潮》上發表文章《獄中聞沈禹希見殺》,悼念沈藎,後來魯迅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也引用了此詩。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一瞬間讓你對「當醫生」這前途感到失望,甚至讓你想放棄?
積跬計劃——BIM政策文件
什麼政府部門容易陞官?
檔案局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法治政府建設絮談

TAG:中國 | 歷史 | 政府 | 中國歷史 | 記者 | 革命 | 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