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 | 從《論語》看孔子這個人

《中華經典資源庫》是教育部、國家語委為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實施的一項重大公益性項目, 委託人民教育出版社具體承擔。 

項目遴選了體現中華優秀文化精髓和核心價值觀的典籍佳作,邀請當代名家以誦讀、講解、書寫的方式予以展現並製作成庫,旨在「打造時代精品」,展現中華經典的豐厚意蘊,以免費發行、贈送、網路播放等方式,為全社會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為全球中華文化和漢語愛好者以及中小學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服務並供免費使用。

引領國人更多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親近經典,重塑傳統。

項目組聯合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南大學和中國書法家協會等近十所國內一流學術機構,幾十餘位國內學界權威學者參與項目建設工作。

傅教授對傳統經典的研究建樹頗豐,對傳統經典的傳播不遺餘力,先生融貫古今中西的文化視野更是無人能出其右。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作為《中華經典資源庫》項目專家,出講《論語》、《孟子》、《易經》等專題。我們希望能夠在您的引領下分享古代先賢的智慧,為重築一代國人的心靈家園,建設當代中國的精神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華經典資源庫項目組

本輯內容《 論語第一講:從論語看孔子 》

講解:台灣大學教授傅佩榮

朗誦:著名朗誦藝術家方明

書法: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龍開勝

配音:央視主持人康輝

《論語》這本書

我國在東周春秋時代末期,天子失德、禮壞樂崩、天下大亂,許多學者奔走呼號,提出改革社會與民心的方法,希望人間重新獲得秩序與安寧。這是諸子百家爭鳴的盛況,其中以孔子所倡導的儒家對後世產生最大的影響。

孔子(551—479 B.C.)是魯國人,自幼好學,精通代表傳統文化的五經六藝,又能「溫故知新」,建構一以貫之的哲學體系。他成為著名的教育家,對學生因材施教,又能有教無類,啟發了許多弟子,形成一個講學論道、傳經授業的團體,傳統文化因而得到保存、研究與發展。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指出:歷代帝王有不少傑出人物,但都難免於人亡政息,而孔子以平民身份致力於編定與教導經典,使中國言六經者,折中於夫子,「夫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死後,因其子孔鯉先他而亡,無人為他守喪,於是許多弟子主動聚集在他墳邊,為他守三年之喪。守喪期間,弟子們回憶老師生前言行的點點滴滴,分別有所記錄,後來再由有若與曾參二人的弟子編纂成書,形成了《論語》一書的初型。

「論語」一詞的「論」字有兩種讀法,一讀為「綸」,為「編輯」之意;一讀為「討論」的「論」。由於「語」字即有「討論」之意,所以以第一種讀音較為可取,意指:把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討論,加上孔子個人的言行資料「編輯」為一本書。這是代表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

秦始皇焚書之後,《論語》的原始版本已不可考。到了漢代,有魯人的《魯論》、齊人的《齊論》以及得自孔子舊宅夾牆中的《古論》三種版本,但內容互有出入。後來由西漢張禹綜合編定,並由東漢鄭玄所註解的版本受到重視。魏朝何晏撰《論語集解》。到南宋朱熹撰《論語集注》,綜合曆代學者的見解,並將自己的哲學理念貫穿其中。此書為元明以來科舉取士之主要版本,幾為人人必讀之書。

六百多年以來,國人所讀者實為朱熹所註解的《論語》。朱熹本人為南宋哲學家,有其既定的觀點與立場,在註解《論語》時未必客觀公平。到了清朝,許多學者重視考據、實事求是,對朱注提出不少批評。顏元甚至說:「必去一分程朱,乃多一分孔孟。」我們未必贊成這種偏激的說法,但應該努力回歸《論語》的文本,並以朱注為眾多註解之一。我們要學習的是孔子本人的思想,所以應該就《論語》提供的材料作完整的理解與系統的說明,希望能做到「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

孔子這個人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人,還出身宋國王室。由於古代禮制規定「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在成為公族時的祖先為孔父嘉,此後子孫皆姓孔氏。孔子三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他由母親顏征在撫養長大,接受一般的鄉村教育,包括文化常識與基本武藝,至十五歲告一段落。他曾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由於家境清寒,他學會許多謀生的技能。

孔子十七歲時母親去世,二十歲時取亓官氏為妻,翌年生子孔鯉。他年輕時做過公務員,在大夫季氏家族擔任委吏(管理倉庫)與乘田(管理牲畜),皆有優良表現。後來他精通禮儀,長期以助喪(承辦喪事)為業。他最與眾不同的,是從十五歲開始立志求學,學會了當時只有貴族子弟才有機會接觸的禮與樂,以及傳統的經典與技藝。

他在三十歲左右,受大夫孟氏之託,教導其弟子有關禮儀的細節。孔子自此開始教學生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形成一個獨特的師生團體,以講學修德與治國利民為目標。他在四十歲時,對於人間的問題(包括個人的修養與國家的治理)已達到「不惑」的程度。到了五十歲,進而「知天命」,明白自己有天賦的使命,準備從政做官、造福百姓。

孔子五十一歲開始正式從政,為魯國中都宰(中都縣長);五十二歲升任小司空(工程部門副長官),不久升任司寇(司法部門長官),位列大夫,政績卓越,三月而魯國大治,「路不拾遺,男女分途」。五十三歲更以司寇之職行攝相事,等於代理宰相,協助季氏處理國政。後因齊國送給魯君能歌善舞的女子八十八人,與一百二十匹好馬,使魯定公與季桓子「往觀終日,怠於政事」。不久,魯國舉行郊祭,又未依規定送祭肉給孔子。孔子於是決定去職離鄉,周遊列國,那年,他五十五歲。

他信心堅定,抱負遠大,猶如推行教化的天之木鐸,別人看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理想主義者,甚至有如喪家之狗。他知道自己做的是「順天命」的工作,曾經兩度(在匡,在宋)面臨生命危險,都將自己的命運歸之於天。

孔子六十八歲回到魯國。七十歲時兒子孔鯉去世,七十一歲時學生顏淵去世,七十二歲時學生子路去世。孔子於七十三歲辭世。

綜觀孔子生平,並無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是卻以身教與言教塑造了君子典型,所謂「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匹夫而為百世師」。孔子不但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他對全人類也有深刻而高明的啟發,我們身為中國人,當然要認真學習他的思想。

孔子如何教導他的學生

孔子開辦平民教育,培養學生成為人才,而所謂人才,應該兼具文化素養與行為規範,亦即「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他強調「啟發式」教學,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再隨機指點,並且還須「舉一反三」,廣泛聯想相關事例,做個通情達理的人。

他的教育原則是:由消極轉向積極。

所謂消極,是指「不做」某些壞事;而積極是指「要做」某些好事。譬如,子貢請教「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否不錯,他進而肯定了「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當子路以「不忮不求」(不嫉妒不貪求)自滿時,他提醒說:這樣還不夠好啊!他談到交友,認為如果找不到「中行」的人,必須找到狂者與狷者。狷者「有所不為」,正是指「不做」壞事而言;狂者較為理想,是指「進取」的人,「要做」好事。

這裡也涉及「被動」與「主動」的關係。顏淵請教有關「行仁」的方法,他認為要先由「四勿」做起,即是「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要先約束自己不要違禮。然後,再化被動為主動,做到「克己復禮」,其意為:能夠自己作主,去實踐禮的規範。人格挺立的關鍵,不正在於「化被動為主動」嗎?

至於世人熟知的「因材施教」,在孔子更是運用自如。子路與冉有請教同樣的問題「聞斯行諸?」亦即:聽到可以做的事就立即去做嗎?孔子的回答是:對子路說不急,對冉有說快做。理由是:冉有個性比較退縮,子路個性過於急進。當子貢請教:子張與子夏誰比較傑出時,孔子說子張「過」而子夏「不及」,然後結論是「過猶不及」。

他認為,學生只要各有專長,就可以從政做官,為國家做事。子路果決、子貢通達、冉有能幹,但還只是「具臣」,擁有專業能力。孔子希望他們以「大臣」為目標,就是「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如果像冉有那樣,只知為季氏服務,以稅收增加其財富而忘了照顧百姓的初衷,孔子就會生氣,要同學們對冉有「鳴鼓而攻之」。

他讚賞顏淵,因為顏淵安貧樂道。他不吝於肯定在「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方面,只有顏淵與他可以做到。當子貢承認自己比不上顏淵時,他安慰子貢說:我與你都比不上顏淵!他清楚了解弟子的個性、專長與志向,因此在他們請教如何從政與如何行仁時,他都可以立即回答,使學生得到啟發。

可惜的是,孔子也曾感嘆:「莫我知也夫!」他覺得沒有人了解他,因為他對人性與人生正途都有一定的見解,而那不是書本上找得到的。

孔子的天賦使命

孔子是個有使命感的人,他認為人不能只是做個平凡人,而應該立志成為君子。所謂君子,在古代原指「君之子」,是封建社會中有貴族身份的年輕人,將來要上台做官領導百姓的。現在,孔子使用「君子」一詞,除了偶爾指稱統治者之外,主要是指稱一種值得肯定的人格典型。

君子有高度修養,但仍保持純樸的情感,此即「文質彬彬」。君子是無私的,既非自我中心,也不與人爭鬥。我們讀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驕、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坦蕩蕩」等描述,就知道君子重視道義與原則,不像小人只知謀取利益,甚至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他肯定,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君子。

孔子的核心觀念是仁。仁者當然會行善,但又與一般的善人不同。一般的善人固然行善,但不知「為何」要行善,因而不可能為了行善而犧牲生命。仁者是真誠的人,由內心體察了行善的力量,要求自己主動行善,因為這是完成人性的不二法門;不僅如此,仁者在必要時還願意「殺身成仁」,以犧牲生命來完成人性向善的要求。

成為君子與成為仁者,其實是一體之兩面。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天賦使命。孔子說他「五十而知天命」,他所知的天命正是要成為君子與仁者。他周遊列國有如「天之木鐸」,正是要喚醒百姓覺悟這樣的天賦使命。

孔子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來證明這種天命觀。儒家由此展現了三點特色:

一,針對過去,要尊重傳統,認真學習古代典籍與禮儀規範;

二,針對現在,要關懷社會,承擔自己在群體中的責任,此即《大學》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此為目標而全力以赴;

三,針對未來,要重視教育,在自己溫故知新而學有所得時,認真教育下一代,包括學生、晚輩與部屬,希望由此薪火相傳,而使社會走向光明的未來。

簡單說來,個人生命不能脫離人類社會而求得自我實現。孔子與隱士有過接觸,他聲稱「鳥獸不可與同群」,我們不同人類相處又要同誰相處呢?他得知隱士尚且教導子女長幼有序的規矩,那麼如何可以忽略更重要的君臣之義呢?

最後,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不可能靠一個人達成的任務,並且古往今來也未曾實現過這種理想。孔子的願望是:如果世人皆以此為志,則由近及遠、由親及疏,人人皆朝此一目標前進,則這個世界當然會更好。

儒家的發展

孔子感嘆沒有人了解自己,孟子感嘆別人說他好辯。看來孔孟的儒家從一開始就難免於曲高和寡的命運。

歷史事實所顯示的是:秦始皇靠著法家的手段而統一了天下,但不到十五年就崩解了。漢朝接著上場,到了漢武帝接受建議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謂儒術,是以儒家為統治者所用之術;而說穿了,在沿襲帝王專制的政體之下,所用的是「陽儒陰法」,打著儒家招牌而採用法家手段。譬如,從西漢董仲舒到東漢班固,形成了「三綱五常」的觀念,就此成為儒家的標誌思想。

在帝王專制的社會,儒家註定受到利用並遭到曲解。孔子以平等心態對人的尊重,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以愛民之心所提出的「民貴君輕」觀點,都無法得到充分的重視與闡述。1919年五四運動所聲稱的「打倒孔家店」,所要針對的並非孔孟思想,而是朱熹所註解的孔孟學說。

我們今日應該以自由開放的心靈,重新閱讀儒家經典,學習《論語》中的孔子思想,闡釋其中的道理,並在現代生活中實踐出來。

我們所了解的是:人人皆可修養成為君子,而成為君子所帶來的是整體社會的安定與和諧,以及個人生命的安頓與悅樂。



推薦閱讀:

快檢查一下!指甲上有這個可能是癌症,眼尖美甲師發現罹癌客...
濕疹抹完這個就好了,你猜什麼葯這麼神奇?
張鑫龍:富命窮命只看這個字
屬馬的別跑了,這個月你的喜事到了,接二連三來的啊!

TAG:經典 | 孔子 | 論語 | 中華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