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記98課

辛二、斷除耽著惡事懶惰:

耽著惡事懶惰是所斷三種懶惰的第二種,又叫散劣事懶惰。頌詞講,

棄捨勝法喜,無邊歡樂因,

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

字面意思講,為什麼我們要捨棄殊勝正法這種能夠引發歡樂的因,反而喜歡散掉等痛苦的因呢?

這個科判和頌詞講到了如何斷除散劣事懶惰。劣事,除了惡業之外,還包括散亂的因,也就是世間沒有意義的事情。

每個眾生都想要獲得安樂,遠離痛苦。既然我們有這個願望,就必須要了知安樂和安樂因之間的關係。我們要獲得快樂,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的快樂,都必須修持快樂的因,這個因就是「勝法喜」。「勝法喜」就是對於殊勝妙法的歡喜。這裡直接就講到了精進的內容,因為「進即喜於善」。對於佛法的歡喜,其實就是無邊歡樂之因。

如果我們對善法有歡喜,那麼就會去行持善法。我們歡喜行持一分鐘的善法,就可以獲得這一分鐘善法所引發的歡樂;我們歡喜行持一生的善法,就積累了一生的資糧。一般的修行人,一天只能行持幾個小時的善法。修行好的人,白天能一直處在行持善法的意樂當中,睡覺一醒來,馬上就安住在正念當中。修行更好的人,乃至於睡覺做夢都安住在對正法的憶念狀態。這方面有很多例子,也有很多切實可行的修法,很多經論、竅訣、修法當中都提到過。

總之,對善法的歡喜是無邊歡樂之因,一切世出世間、暫時究竟的歡喜,都來自於勝法。既然如此,我們若喜歡安樂,那麼就不能捨棄對於善法的歡喜。

「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那為什麼我們捨棄對善法的歡喜,反而去喜歡「散掉等苦因」呢?「散掉」就是散亂,掉舉。說妄語,說笑,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造罪業等等,這就叫耽著惡事或者散劣事。

散劣事有什麼後果?如果我們身心散亂,由貪心、嗔心、愚痴心、嫉妒心、傲慢心等煩惱而引發身語行為,不管是行走,還是蹦蹦跳跳,這些都和善法沒有關係,它不是引發以後快樂的因。從這方面來看,令身心散亂的事情,以及直接的殺生偷盜等行為,這些都是痛苦的因,不能夠獲得安樂。因為善因和善果,散亂於惡事之因和痛苦之果,它們之間的關係毫不錯亂。

既然我們都想離苦得樂,那麼就應該認認真真地把握善法之因,拋棄惡業之因。但是,現在我們的行為恰恰相反,我們拋棄了佛法這種能夠引發無邊歡樂的因,反而去追求引發無邊痛苦的散亂,實在不應該。

因此,我們要知道,散亂於這些惡事沒有任何利益。以前沒有學習這些更深一層次因果的時候,我們總認為散亂能夠給身心帶來快樂,依靠惡業能夠快速地掙錢……就看到這些比較短的因果關係,甚至誤認為這些行為可以帶來很多利益。有些人對這些問題沒看清楚,只看到短期的利益,就覺得這些是正確的行為,可以給我們帶來身心的歡愉,所以對於善法的修持就不上心,因為修持善法和散掉等因緣,它直接有一些矛盾的地方。

比如,戒律中有一條不準殺生,有些人覺得如果不殺生,就沒有獲得財物的渠道;有些人以殺生為樂,覺得釣魚是很好的享受,如果不殺生這個享受就沒有了。戒律就通過不能殺生的方式,強制性地保護我們,讓我們終止這種行為,因為我們對這些惡習根深蒂固的習氣很難以改變。佛陀在經典當中講做這些是不對的,如果做這些的話,錯誤的行為就會引發不好的結果,把前因後果這麼一說,使我們安住在正確的行為當中,斷掉殺生偷盜的行為。因此,戒律都是強制性地保護我們,讓我們獲得安樂的殊勝方便。有些人不了知這樣的情況,把戒律、教言當成束縛他快樂的因緣,這是不了知因果取捨導致的。

寂天菩薩說,我們要快樂,就要對善法歡喜精進,不能放棄;如果喜歡沉掉,那就是在行持痛苦的因緣。就像吸毒之後,看起來飄飄欲仙,感覺很舒服,其實對他的身心有很大的傷害。所以,為了讓自己健康,就不能去沾染,而且勸告別人不去接近毒品。同理,佛菩薩把前因後果看得很清楚,比一般的人看得更高、更深遠。他們告訴我們取捨之處,殊勝的善法是歡樂之因,應該去做,困難再大也要生起歡喜;而散掉等苦因,即便有非常大的誘惑力,也要想法設法去中斷對它的耽執,盡量遠離。

頌詞講到怎麼斷除耽著惡事,使我們明白,對善法精進,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應該斷掉的,就是看起來暫時有利,但其實沒有意義的惡事。散劣事的傷害很大,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對善法精進是歡樂的因,對劣事耽著則是無邊痛苦之因。了知之後,我們就可以具有取捨辨別的智慧。後面還會講這個問題,既然有了智慧,就要對善法和劣事做一個判斷,然後就要斷掉對劣事的散亂,對善法做一些精進。以上就是第二個科判和頌詞的意思。

辛三(斷除自輕凌懶惰)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自輕凌是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想方設法讓自己不對善法產生興趣,為不精進找一些借口。這也是在修持佛法過程中,必須要斷掉的一種懶惰。我們習氣的種類是很多的,有些是通過推遲的方式不修善法,讓自己懶散;有些是散於劣事,對於散亂的因緣很喜歡,以此不修善法;還有就是自輕凌,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也不行,這也是一種懶惰,也必須要斷除。如果不斷除,我們在修善法過程中,就有可能就受到這種心態的影響,從而讓自己不修持善法。

其實每個人都有潛力,如果能夠堅持,能夠精進,就可以把內心中的潛力挖掘出來。世間中為了鼓勵生性怯懦的人奮發,有很多勵志類的文章、視影作品,激勵他們開發潛能,通過成功的事例,來說明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做得到。

當然,從佛法的觀點看,眾生的潛能不僅是世間的作品中講的潛能,佛法講的潛能是站在很高的高度來講的,這個潛能就是佛性,是如來藏。佛性的潛能,是非常深的殊勝潛能,和佛的功德無二無別。只要我們斷除自輕凌懶惰,就完全可以勝任修持菩提道的事業。下面通過這些方面的教言,來告訴我們可以精進,精進之後可以獲得佛的功德。

壬一、略說:

頌詞講,

勿怯積助緣,策勵令自主,

自他平等觀,勤修自他換。

我們不要怯弱,應該發起大心,累積精進的各種助緣,通過正知正念策勵自己的修行,然後調整身心,讓它們達到自主,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這樣就能勝任菩提道的修行。

這個略說,其實也是斷除自輕凌懶惰的總說。下面的內容和這裡完全是相關聯的。

「勿怯積助緣,策勵令自主」,上師在講記中把這兩句劃成「斷除自輕凌懶惰」的加行、正行和後行。加行是「勿怯積助緣」,「策勵」是正行,「令自主」是後行。

一、加行,「勿怯積助緣」,也就是兩種精進。

第一種是擐甲精進,也叫盔甲精進、披甲精進,把鎧甲披在自己身上的意思。古代的戰士衝鋒陷陣,在身上披一層鎧甲之後,他就敢於衝到敵陣中去撕殺。我們修菩薩道,也必須要有擐甲精進。擐甲精進是發起大心,如果我們披起誓言的鎧甲,就敢於入六道輪迴去救度眾生,修持殊勝的菩薩道。

「勿怯」告訴我們不要怯弱。有些人不敢發心度眾生,不敢發心成佛,因為成佛和度眾生都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他就怯弱了。為了斷除怯弱這種自輕凌,這裡就開始講披甲精進,告訴我們沒有什麼可怯弱的。當然,披甲精進有很多實際的內容,《入行論》很多地方和披甲精進都是有關的。擐甲精進是讓我們對於能夠成佛、幫助眾生深信不移,以此對治自己不敢發心的怯弱。

加行中第二種精進是加行精進。加行精進是指「積助緣」,助緣是第七品後面所講到的四種助緣。就像國王出戰的時候,有四兵同行一樣,有象兵、騎兵等等,我們在修持精進的時候,也有信解、自信、歡喜、放舍這四種殊勝的修法,作為我們的助緣。如果具足了助緣,我們也能夠勝任菩薩道的修行。前面的「勿怯」是對治認為自己不能發心的自輕凌,「積助緣」也可以對治自輕凌,比如覺得某些修法、精進、六度等等,很難以修持,這裡就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具足了希求心等四種助緣,那麼我們也可以行持布施、持戒。因此「積助緣」也能夠斷除某種自輕凌懶惰。

二、正行:「策勵」,是指通過正知正念的方式,護持自相續,策勵我們修持殊勝的菩薩道。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心很散亂,沒辦法安住於正知正念,像這樣就沒辦法適應修行。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策勵的方式,來斷除自輕凌懶惰。如果能夠保持正知正念,對於身語意的觀察,對於善法的安住,都是可以做得到的。在修正法的過程中,隨時觀察自己的三門,觀察自己的念頭是不是安住在善法上。因此,正行就是通過策勵的方式,來斷除相對於這方面的違品自輕凌。

三、後行:「令自主」,如果具足了加行、正行,我們的身心就可以自主,可以自由自在地駕馭自己的身心狀態。我們覺得難以約束自己的身語意,沒辦法自主。如果我們具足修法的話,按照正確的方式去修行,我們的身語意也是可以自主的。因此,在後行就可以得到自主的殊勝功德,以此斷除對於身心不自在,覺得自己沒辦法勝任菩薩道修行的自輕凌懶惰。

「自他平等觀,勤修自他換」,修持了前三種精進之後,我們進一步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自他平等、自他相換和精進有直接關係,和斷除自輕凌懶惰也是有關係的。

自他平等、自他相換,主要是在《入行論》第八品宣講。靜慮品講了一些必要的遠離身心散亂的內容之後,緊接著講正行的內容,也就是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修持菩提心有兩個體系,一個是金洲大師傳下來的七重因果教授,我們以前提起過,還有一種就是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講到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和自輕他重的修法。因此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著重是出現在第八品,後面我們會學習到。第八品在講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時候特別殊勝,學習之後,很容易接受把眾生看作自己,為眾生髮起菩提心的觀念。

當然,《入行論》每個地方都很殊勝,但在講世俗菩提心,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時候,我個人感覺第八品這部分講得非常好。我學習《入行論》的時候,身心受到很大震動的就是這部分,覺得菩提心能幫助自己產生強大的心力,也覺得自己可以去度化眾生,自己收穫很大。後面我們學習到第八品的時候,還會詳細地去了解、串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修法。這裡也出現了自他平等、自他相換,但此處只是略說,主要也是和斷除自輕凌懶惰相關。

那麼,怎樣斷除自輕凌懶惰,發起菩提心呢?怎樣斷除自私自利的作意,然後生起他愛執,生起利益眾生的想法呢?在自己以前的思想當中,眾生和我沒有關係,從來沒有想過大面積的去利益眾生。我們雖然受到為人民服務、幫助別人的教育,也有一些利他觀念,但像佛法這麼深層次、大面積的利他,而且毫無條件地去幫助眾生的思想,卻從來沒有接觸過,那麼我這樣的人怎麼可以生起強烈的菩提心呢?像這樣的話就有自輕凌懶惰,不敢修。自輕凌是覺得自己不堪能,不可能勝任這種修法。

但是寂天菩薩告訴我們,通過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換的觀修,我們完全地可以生起菩提心和利他的意樂,為了利益眾生而發誓成佛的心態完全可以生起來。修持菩提心,生起菩提心,是我們修大乘或者《入行論》中最主要的內容。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堪能,發不起那麼大的利益眾生的心態,做不了利益眾生的大事。這種自輕凌懶惰,可以通過自他平等觀和自他相換觀來斷除。

自他平等講到,我和眾生其實都是平等的。當然有很多平等的方式,勝義諦及世俗諦中的自他平等。我想離苦得樂,離苦得樂也是眾生最樸素的觀念和想法。既然想法都是一樣的,而我現在有能力,那就可以擔負眾生離苦得樂的事業。這就需要觀修自他平等。

以前自他是不平等的,自己的位置特別重要,他人的位置基本上很少,有時候甚至沒有,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傷害其他眾生的利益,忽視其他眾生的存在。現在通過自他平等,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破天荒第一次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就知道了其實我想的也是眾生想的。以前覺得只是我想得樂,其他眾生可能不想得到快樂。但是哪個眾生想受痛苦呢?沒有的。眾生想要離苦得樂的心態,的的確確是客觀存在的,你觀修不觀修,它就是這樣。但我們不觀修,就會忽略眾生的希求,如果觀修就會重視這種希求的存在,會發現其實眾生和我一樣,所以就第一次把眾生的利益放到和自己平等的高度進行審視,這是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

眾生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自己和他人之間做比較的時候,自始至終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他眾生的放在第二位,乃至更低的位置。把眾生的利益和我的利益,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處理,就是我們修利他心、發菩提心的第一步,把眾生的位置提起來,放在自他平等的位置上去審視,這樣就會知道我和眾生其實從離苦得樂的角度來講是一樣的,觀念上就產生了很大的轉變。

然後再修自他相換。作為修菩提道的人,我要幫助眾生實現離苦得樂的願望,就要把自己和眾生的利益去對換,我擁有了快樂,把它給眾生,眾生不想要的痛苦我來承受。我畢竟是修菩薩道的人,心量比他們大得多,如果我做不到這一點,那麼我背著菩薩的名字又有何用?每件事情都和眾生斤斤計較,我對你讓一步,你也要對我讓一步,這是不行的。眾生畢竟是眾生,他沒有發菩提心,我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在任何事情和想法上,必須要和對方不一樣,所以眾生不想要的痛苦我要主動來承受。眾生想要的安樂,如果我有我就給他們,乃至善因善根都給他們。

修持自他相換後,再修持自輕他重,即我很輕眾生很重要。通過這種步驟這樣修上去,最後利他的思想就完全在相續當中紮根了。自我的觀念通過這樣刻意的觀修之後,我執就越來越小,而利他的觀念越來越重,漸漸地就和菩薩道吻合了。

大乘道就是「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為了利他才成佛。通過以上的方式,內心當中生起了利他的思想,一些功利的想法諸如「我幫助了眾生,眾生怎麼回報我」「我幫助了眾生,電視上面怎麼曝光我」「我回報了眾生以後,後世得到什麼善果」……這些都不重要了。它們慢慢會徹底地煙消雲散,直至無條件地利他。

有的時候,我們幫助了人,就總想從對方那兒撈到什麼東西。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首先就觀察與這個人交往對我有沒有利益,如果有利益就交往,沒有利益乾脆不交往。很多人是以這種心態去和別人交往的。但是通過修持自他相換,自他平等的菩提心之後,就不會帶著這種功利的心去幫助眾生了。諸如幫助了眾生會不會給我說謝謝,幫助了眾生會不會以後回報我,是不是因為這個修法我自己就能成佛了……這些以自利為主的想法,通過觀修菩提心之後能夠徹底消失,完完全全以利他為主導了。我們會想,修這個法對眾生有沒有利益,我這樣做對眾生有沒有利益,而不會考慮自己在這個過程當中能撈到什麼好處。

修持利他心在《入行論》當中是這樣體現的。在《大圓滿前行》中則首先是修持四無量心,然後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通過這個步驟修成利他心。有了利他心之後,就發誓要成佛。因為所有的利他方式當中,成佛才是最殊勝的,所以我一定要成佛,這時成佛就是以利他為主導的成佛思想,完全清凈。也就是我們平時講無有造作的、無偽的菩提心生起來了。

平時我們經常問,什麼才是無偽無造作的菩提心?其實就是這種完全為利他而想成佛的心。如果生起無偽的菩提心,那就進入大乘小資糧道了,再修持中資糧道、大資糧道,然後加行道、見道就登地了,最後是無學道佛果。因此,修持無偽的菩提心是真正入大乘門的必經之路。對於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修法,沒有了解,沒有修持,也沒有生起,那說我們是大乘的菩薩,的確是有名無實的。

當然,我們每天這樣觀修有多大的實質利益呢?這不好講,可能是種下個種子以後慢慢成熟。但是我們不能滿足只種個種子等以後慢慢成熟,其實我們現在還有潛力可以更進一步的,只不過是我們有點懈怠懶惰,覺得做不到,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第八品靜慮品所講的菩提心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很殊勝,真的很殊勝,會徹底顛覆我們無始以來的想法,通過這些竅訣,自他平等自他相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接著,第九品講了勝義菩提心和空性智慧。但是,講世俗菩提心很殊勝的地方,就是在第八品。有時我是這樣想的,前面的很多品應該都是在為第八品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作鋪墊。我們通過學習第一品至第七品,內心的承受力和利他方面的思想,一路過來逐漸在醞釀播種,要準備成熟但找不到一個門徑,第八品講到自他平等自他相換,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我們就知道,自己是完全可以勝任利他的,內心當中一下子生起了承擔利眾的責任,以前不敢想的利益眾生的想法就可以生起來了。我們學到後面還會進一步有所觸動,這裡相當於提前打個廣告。

以上是斷除自輕凌懶惰的總說。 

壬二(廣說)分二:一、修思維因無有能力而懈怠之對治;二、修緣難成而懶惰之對治。

這有兩個內容,廣說還是講在斷除自輕凌,沒有離開總科判。

第一個科判主要是修持對治,修什麼對治呢?思維因無有能力而懈怠,這是我們所要對治的內容。這種懈怠源於我們認為「因無有能力」,就是說我沒有發菩提心的能力,沒有具足成佛的因,那麼我怎麼會有成佛的種姓呢?所以就懷疑自己怎麼可能成佛。從因上面就開始退失了。

第一個科判當中「因無有能力」和第二個科判的「緣難成」是對應的,對照起來看,科判的意思就比較容易理解。

第二要修持的是緣難成而懈怠的對治。緣是助緣的意思,就是因緣當中的緣。因緣分主因和助緣,我們成佛的種姓是因,後面的緣就是六度,比如布施持戒等等助緣。這種修法的緣我認為難以成立。

那麼,我們具有成佛的種姓,通過學習之後就可以產生定解,就斷除了因為思維因無有能力而懈怠的懶惰。對於第二個「緣難成」,我們有了成佛的種姓,那持戒、安忍、精進這些助緣能不能修成?比如布施就很難修,要砍斷手腳布施出去等等。也就是說,因為修持緣難成而懈怠。其實我們學了之後就會知道這個緣也是可以修成的,因為這個引起的懶散也可以斷掉。

癸一、修思維因無有能力而懈怠之對治:

頌詞有三頌,首先講前兩頌:

不應自退怯,謂我不能覺,

如來實語者,說此真實言:

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

若發精進力,咸證無上覺。

字面的意思是,我們不應該退卻,說自己不能成佛。佛陀以真實語在經典中宣講,所有的蚊虻、蜜蜂、蒼蠅以及蛆蟲……這些旁生如果發起精進力,都可以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當然這有點困難,但假如它們發起的話,也可以證悟。

頌詞講到自輕凌懶惰的一種具體表現,即是「自退怯,謂我不能覺」。自退怯是自輕凌懶惰的表現方式之一,就是「謂我不能覺」,像我這樣弱小、惡業深重的眾生,怎麼可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呢?這樣思維就想退縮,開始懈怠不願精進,不願為了成佛積累資糧,覺得我這樣的人沒有成佛的種姓,不可能成佛。

寂天菩薩告訴我們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不應自退怯」。為什麼呢?下面會引用《妙臂請問經》的教證來回答。

頌詞講「如來實語者」,佛陀斷除了妄語的因,所以是實語者。我們以前分析過,妄語的動機無外乎幾種:有時為了保命,不說妄語會被殺害。但佛陀沒有必要,他在因地為了度化眾生,主動捨棄身體,對生命的執著早已看破,這個因佛陀早就斷掉了。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中很多公案記載,佛陀為了度化眾生,不惜捨棄生命。比如為了求法,跳入火坑。為了利益眾生,捨棄生命不僅一兩次、三四次,而是無數次。這就不是偶然的,不是熱血沸騰而拋棄生命的。凡夫有時熱血上涌,說「我可以為他死」,話剛出口就後悔了。當然在某種環境中一時熱血沸騰,做出為他人捨棄生命的事情,也有這種情況。但佛陀是在很清醒的狀態中,可以權衡利弊的情況下捨棄生命的,這絕對不是偶然了。所以在因上,佛陀已經斷掉對自己生命的執著,因此不會為了生命而說妄語。

有人為了財富說妄語,那麼佛陀會不會為了錢財而說妄語呢?絕對不會。通過佛在因地的修法就知道,為了利益眾生,他連身體都可以捨棄,自己的國家、喜愛的東西、所有的財富都無數次的拋棄掉,所以,佛陀為了財富說妄語的因也沒有。在妻兒、名譽地位等方面,從佛的因地,都可以找到斷除這些執著的修法過程。所以佛陀沒有說妄語的必要,可以證明是實語者。

《經莊嚴論》中彌勒菩薩也用了這樣的理證,說明佛斷了妄語的根本因。所以可以說「如來實語者,說此真實言」。

什麼真實的語言呢?就是《妙臂請問經》中講的:「所有的昆蟲,乃至猛虎、獅子、犬等一切眾生,如果發起了精進力,也可以成就無上正等覺。菩薩如是真實隨學,成為獅、虎、犬、鷹、狼、鶴、烏鴉、鴟梟、昆蟲、蜜蜂、蚊蠅、虻之彼等,亦將成就無上菩提佛果。我轉為人時,縱遇命難,然為何失毀獲得菩提之精進?」經典中也是這樣講,如果菩薩真實隨學,即使成為這些旁生,如果發起了精進力,也可以證悟無上正等覺的果位。

況我生為人,明辨利與害,

行持若不廢,何故不證覺?

前面講了所有修法的所依中,人身是最好的。我們可以明確地辨別利害關係、取捨之道,行持如果不荒廢,為什麼不能證悟正等正覺的果位呢?絕對可以證悟!

這就可以打破,認為自己不能成佛的怯懦之心態和自輕凌懶惰。有些人會耽著自己的自卑,當成自己的優點,其實這沒有優點可言,完全是懶惰的表現。佛陀講如果發起精進力,旁生都可以成佛,何況我已經得到了人的身份?

從明辨利害的角度講,人遠遠超勝旁生。我的身體可以成為別解脫戒的所依,而旁生、天人的身體做不到。能成為別解脫戒的所依,就離成就非常近了。另外,我的思想也可以明辨利害關係。雖然旁生有些比較聰明,但也不能完完全全分辨利與害。佛陀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也沒有刻意地顯現出旁生的形象,即便顯現,也不是通過講解正法的方式來利益眾生的。為什麼顯現人的形象成佛利益眾生呢?就是因為人道能夠更加深入地接觸佛法,可以明辨佛法的意義,能夠了知利害關係取捨之道,可以思維世俗諦和勝義諦、發菩提心等等,這些都可以做,而我恰恰就轉為了這樣的身份。

「行持若不廢」,如果我能夠不放棄行持菩薩行,按照正確的道路修持下去,絕對會成佛,為什麼我就認為自己成不了佛呢?本科判的意思主要是通過三個方面,告訴我們一定能成佛。第一、佛的教證告訴我們,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潛力,也即是每個眾生皆有如來藏,皆有成佛的種姓;第二、佛告訴我們旁生因為有佛性的緣故,如果具足精進力連它也可以成佛(當然旁生也有很多種,有些是菩薩化現的旁生,有些是真正的旁生,真正的旁生到底能不能具足精進力,這個不好講,但如果具足精進力,也肯定能成佛);第三點就是,何況是我作為人,如果我精進的話,我為什麼不能成佛?佛陀講旁生具足了精進力都能成佛,那麼通過這句話就完全可以打消我不能成佛的想法。這其實說明了,人具足了精進力更能成佛,直接就把我們相續當中的自輕凌懶惰斷掉了。

以上是通過佛的實語者的身份,通過權威、正量的身份告訴我們一定能夠成佛的。在其他的竅決、教言中也告訴我們一定能夠成佛的幾個依據,我們以前也講過,這裡再講,因為這個很重要。

第一個是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妙華蓮華經》、彌勒菩薩《寶性論》等很多經論,都以佛的智慧作為教證,或通過一些推理來告訴我們,不管是人也好,旁生也好,一切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所以,成佛的第一個主因就具足了,所有因緣當中,這個是最主要的因。

第二點,既然我們具有佛性,為什麼不能成佛呢?主要原因是因為內心當中有障礙,或者說有妄想、執著。如果不去除障礙,我們便無法成佛。障礙又叫客塵,是可以去掉的。有些人問,即然這樣,那為什麼還有很多眾生沒有現見佛性呢?雖然有佛性,雖然客塵可以被去掉,但是如果沒有佛的教言,我們自己是不懂得怎麼樣去除的,而佛的教言這一點是很難具足的。

第三點就是佛救度眾生的事業是不會中斷的。佛的事業是什麼?佛的事業就是告訴我們有佛性以及去除客塵的方法。佛出世就為了做這個事情,而且是不間斷的。佛在世時以佛的形象來告訴我們,佛涅槃之後,他一代一代的傳承弟子安住世間當中,反覆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現在我們學佛依止上師,上師也在做佛的事業,上師告訴我們成佛是可以做到的,我們有佛性,客塵可以被去除掉,也告訴我們去除客塵的方法,不間斷這個事業。並且佛在涅槃之後還在無數事業當中顯現化身,叮囑這個事,所以佛陀的事業是永不間斷的。只要我們與佛法結了緣,就能一次又一次地接受這樣的信息,一次又一次串習去除客塵、現前如來藏佛性的方法。所以,每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因緣。

《經莊嚴論》也告訴我們,整個法界當中,每一剎那都有眾生在成佛,就是現在的這個當下,都有很多眾生在從凡夫成就菩薩,從菩薩成就佛果。每一剎那都有人在成佛,為什麼我們就不能?他們具足了因緣,他們成佛了,那麼我現在具足因緣也可以成佛。

這三個要點即為,第一眾生都有如來藏,第二覆蓋佛性的障礙可以去掉,第三佛陀的事業是不會中斷的,所以毫無疑問肯定可以成佛。我們通過這個方面,可以抖擻精神,去掉自輕懶惰,發起想要成佛的心。我們如果發起了想成佛的心,這就邁出了第一步,下面就是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要邁得穩,堅持地邁下去,漸漸就可以到達成佛的果。這個過程需要反覆地學習,需要堅固我們的正見,需要道友的幫助,需要上師的加持,需要一系列因緣護持我們往前走。各種因緣具足之後,資糧一旦圓滿我們就會成佛。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覺得眾生很難度化,不敢發菩提心或者發菩提心很困難。但我們想一想,自己具有佛性,當然可以成佛,這一點沒有什麼疑問。如果覺得眾生太難度化而不敢發菩提心,那我們就把自己具有佛性放在對方身上,他也有如來藏,再難度化他也有佛性,所以是也能成佛的。《寶性論》如來藏品講到五大利益,其中一個就是,因為了知眾生都有如來藏,所以發菩提心的時候就不會害怕。有什麼害怕的呢?如果眾生沒有佛性,要重新安一個佛性是很困難的,怎麼樣安也安不了,而正因為他本身就有佛性,所以我們精進地發心度化每一個眾生時就有了動力。因為他自己是具足潛力的,只要我用的加行方便到位,時間到位,他就可以蘇醒,發起菩提心。

就像我們一樣,因為有佛性如來藏,所以上師在很長的輪迴過程當中,一次又一次地轉到我們身邊,幫助我們,提醒我們。到了這一世因緣成熟,我們直接在上師面前學習《入行論》,或者通過網路通過法本,告訴我們菩提心,告訴我們可以成佛。我們現在就可以發菩提心了,而以前根本不能發的。再經過一段時間,通過上師的加持,我們的發心會越來越堅固、增長、廣大,沿著這個修下去最後就可以真正地成為菩薩,成就佛果。

從這個方面來觀察,因為了知眾生具有佛性,發菩提心就不會覺得困難,因為他必定是一個好人,只不過暫時有了污點,他是可教的。從佛法的角度來講他是有佛性的,顯現上面再兇殘,反正他有佛性,我們可以一世一世地去教化他,像上師一世一世教化我們一樣。每一世種一點善根,反正這個善根總有一天會成熟、圓滿,圓滿之後就像我們一樣也可以進入佛門學習,發菩提心,將來做弘法利生的事。即然如此,那麼發心成佛不是問題,發心度化眾生也不是問題。

大家如果有機緣可以學一學《寶性論》,裡面對每個眾生具有如來藏的道理,講的非常殊勝,這樣就不單單是聽到佛講眾生都有如來藏,而且通過甚深的教理幫助我們產生定解。我們了知這些之後,發菩提心幫助眾生方面就真正沒有問題了。通過以上的觀察,我們就可以斷掉因思維無有能力而懈怠的懶惰。

今天的課程我們就學到這個地方。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三三一卷——第三四0卷
如本法師:性空世界
淨空法師開示:如何把弘法利生的工作做好?
生從何來 死往何處---慧律法師 著
延參法師:生活過得怎麼樣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