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癌症盯上你》【醫學作品】

《別讓癌症盯上你》【醫學作品】

養生 2011-02-22 08:25:42 閱讀3 評論0   字型大小: 訂閱

《別讓癌症盯上你》:作品相關

       何裕民,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著名腫瘤治療專家。中西醫兼通,臨床診療病人4萬例,具有30年的豐富臨床經驗。曾獲全國傑出青年中醫、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等殊榮,在國際心身醫學、腫瘤臨床及中醫基礎理論等領域享有崇高學術聲譽。現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亞健康」課題第一負責人。

  國內的統計分析表明,65歲以下的中國人,每4人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衛生部部長陳竺說過,中國的慢性病(含癌症在內,且主要涉及癌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發病率正處於「井噴」前期。國外有專家預測,70歲以下的人,大概1/3以上會生癌。到了80歲,生癌的人接近四成到一半以上,甚至,高發地區還會更高。到了90歲則難免100%都會生癌,有的身體中也許已經有幾個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癌症性格,都曾經「擁有」或正在「享受」致癌的生活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在致癌的環境中生活、工作過。因此,如何防癌抗癌是大家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

精彩看點

    1.得了癌症,不一定死於癌,你完全可以帶癌生存、帶癌長壽。

    2.癌細胞只是你體內的「壞孩子」,別做被「壞孩子」嚇死的傻事。

    3.為什麼說癌症是體內的壞孩子,對待壞孩子是一棒子打死好,還是慢慢調教好?

    4.癌症不過是慢性病的一種,防範癌症比防範炎症容易。

    5.治療癌症,是中醫好,還是西醫好,還是中西醫結合好?

    6.癌症病人應該怎麼活?是把他折磨得不成人樣,還是讓他快快樂樂地活過每一天?

    7.得了癌症,先想盡一切方法活下去,別過度治療,因為人比癌重要。

    8.得了癌症,糊塗和理性的人活得長、活得更精彩;介於糊塗與理性之間的人活得最差。

    9.癌症,1/3與你的個性有關,2/3由你的生活方式「貢獻」。

    10.為什麼千萬不能做「好女人」,不能當拚命三郎?

    11.特別容易生癌的有哪五類男人、哪三類女人?

    12.有錢有地位的,和沒錢沒地位的人得了癌症最麻煩。

    13.「三光」「五光」,是治療癌症的一個巨大陷阱。

    14.癌症病人應該怎麼吃、吃什麼?

    15.癌症也有貧富之分?

    《 別 讓 癌 症 盯 上 你 》

    人之所以生癌,是有原因的。儘管這個原因一時間不一定說得很清楚,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完全一樣。但是多多少少,我們還是可以幫助他分析。為什麼要幫助他分析?因為癌症是內亂,人為什麼會生癌?如果原因不明,導致內亂的相關因素就難以消除。就算暫時控制了指標或腫塊,內亂的禍根仍然存在。過了一段時間,往往內亂還會再發生,也就是癌症會轉移複發。所以先要告訴患者:癌症只是慢性病。對策很多,很多對策能夠較好地解決問題。但要理性地、合理地、巧妙地選擇與應對。

第1章 癌症不過是一種慢性病

       現在,65歲以下,居住在城市的人中有27%是死於癌症的,農村的則25%是死於癌症。也就是說不管是居住在城市還是鄉村,因癌致命的人都超過了1/4。

    國外有專家做了一個預測:70歲以下的人,大概1/3以上會生癌;到了80歲,生癌的人接近四成到一半以上,甚至,高發地區還會更高;到了90歲則難免100%都會生癌,有的身體中也許已經有幾個癌;到100歲體內大都會有好幾個癌。當然了,體內有了癌腫不一定都會出現相應的癥狀,更不一定會死於癌。

    一般,人們認為有六大因素誘發惡性腫瘤和癌症,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因素是生活方式,它對癌症發生的「貢獻率」最大。研究表明:癌症發生過程中,生活方式的貢獻率達到了60%左右。其中,飲食因素佔了35%到40%的比例,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說抽煙、喝酒等也佔了一定比例。

    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得癌症

    個性心理因素和癌症的關係密切。在引發癌症的因素中,不良個性心理因素佔到了15%到20%。

    有位女性,前一段時間找我看病,60歲剛出頭,她從1992年開始起到2010的18年間,總共生了四種癌,並且都是原發癌:一個肺癌、一個腎癌、左右乳腺先後都生癌。她沒有癌症家族史,她說她生癌是因為她個性特別認真、特別較真、追求完美。例如:她對部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太不放心,都要重新再做一遍。生活當中,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因為她的過分較真而不和諧。

    城市裡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好女人」。所謂「好女人」,在生活上沒有一點壞習慣,工作上一絲不苟、認認真真。這些人往往工作壓力相對比較重,長期繁瑣的工作特點又造就了她們較真而又比較追求完美的個性,因此極易產生身心問題。

    多數癌症與遺傳的關係不是很密切。臨床上「全家癌」以及「夫妻癌」也很常見,萬名癌症患者當中,約有10%是夫妻癌。這主要是由所有的家庭成員或夫妻雙方都生活在相近的家庭環境當中,以及有著相似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

  你有癌症性格特點嗎

    易患癌症的人的性格特點比較複雜,大致有兩類情況:一是過於較真的人,一是過於抑鬱、過於焦慮的人。

    別做拚命三郎,「保命」比「革命」重要

    有一些癌症患者,在工作上可以說是拚命三郎。研究提示:拚命三郎的行為特徵有可能會促使癌症發展。

    比如說,胰腺癌患者很多都是拚命三郎類型的,拚命工作,不斷對自已施加壓力,這也許是胰腺癌的促進因素。

    肝癌患者發病前也有很多人在拚命工作。像這種類型的人,你要勸他: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僅是工作,還有其他一些有意義的事。人要學會去品味、體驗生活的其他樂趣。不然,人生沒有意義可言。

    總之,要讓他們痛定思痛、幡然醒悟:為了革命,拚命工作,忘了生命,或者賠上性命,絕對不值得。

    我有個胰腺癌患者,是個大企業的老總。用中醫藥治療,病情一直很穩定。有一次我們在餐桌上聊起他的病,他說他自己很清楚為什麼會生這個癌。原來,早先他是一個文弱的書生,後來走上一個大公司的領導崗位。當時,該公司的經營正值困難時期,阻力重重。他天生不服輸,一心撲在工作上。公司經營最困難的時候,他連續四天四夜沒睡覺。白天談判,晚上準備文件,白天繼續處理公司日常工作。最困的時候,就用冷水洗洗臉,再繼續工作。就是這麼一個人,當公司走上正軌、經營大有起色後,卻被檢查出得了晚期胰腺癌。

    所有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癌症是拚命拼出來的,他自己康復後也是這樣總結的。因此,他現在把公司交給了常務副總管理,他只是過問一下大事,多餘時間就養養花、看看書,偶爾打打高爾夫球,把保命放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上。

 學會減法生活,享受生命

    3月15號是「消費者維權日」,也是國際慢生活日,發達國家開始講究「慢生活」,這也是一種「回歸」。

    今天很多生活在大中城市裡的人,生活節奏太快,以至於國外近來經常有媒體呼籲:中國人為什麼慢不下來?因此,要適度學會慢生活。所謂慢生活,就是適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節奏。特別是那種拚命三郎的人,就應該這樣提醒他:生命沒有了,其他還有意義嗎?

    我有太多的患者,一經指點以後常常很後悔:「我當時就是想不通。就是知道拚命,拼到後來都不知道是為了什麼?」還有很多人生了病才覺得:「我怎麼這麼糊塗,把命都賠上了。」

    所以對那種拚命三郎類型的人,你要告訴他:除了工作、賺錢以外,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包括享受生活、體驗快樂。

    2008年底,一個大學的辦公室主任來找我治療,她生的是晚期卵巢癌。她是複員軍人,原本身體非常好,她也沒有什麼壞習慣,就是有時候身不由已,陪同時常常要喝點酒,但是從來不醉。她丈夫是這個大學裡的藝術系系主任,在旁邊說:「我夫人每天一睜開眼,就要考慮一大堆事情,回家來還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風風火火的。」

    我就幫她分析,我說:「你這個辦公室主任,天天事務一大堆,壓力很重。這些事你只能做好,不能做壞。而且,許多情況下主動權又不在你手中,評價權也在他人手中。所以,你從事的就是典型的低回報率、低成就感、低控制率的工作。」

    我建議她換一種活法,首先換一個工作,學會自我調節,學會慢生活。由於她是看了我的《癌症只是慢性病》以後才來找我看病的,已經研究過我的理論,所以十分信服。最後,學校安排她到圖書館工作。她自己也開始努力學會悠閑地生活,只上半天班,其他時間則做一些有趣的事。

    兩年多了,總體情況還不錯。不久前複診還悄悄告訴我,她剛剛去海外休假了,自我感覺好多了。

癌從心生,應從心治

    許多患者,我們追蹤他的生癌或複發歷程,可以發現他內心往往有一個死結,始終在起負面作用。對此,我們要給他們做些心理疏導工作:其實你追求的、在意的很多東西,並不像你想像得那樣好,並且,你也不是只為了這些才活著。

    臨床觀察表明: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是在反覆遭受挫折以後,糾纏於過去某個人和某件事才生癌的。例如,被人背叛了、單位某個領導不讓我評上職稱,之後就一直糾纏在這些事情中,做什麼事都不順,後來就生癌了。對此,可以藉助道家的一些理論方法,幫助他糾正這種錯誤想法。有的患者通過勸說後,常常會反問:「我為了這個,犯得著嗎?」

    上海附近的吳江縣,我有一個老患者,她是醫生,1996年生的腸癌,在我這兒治療後,恢復得很好。2000年她帶了一個患者來,介紹說這個患者是她的小妹,當時是40歲出外,人長得挺漂亮,就是一句話也不說,一直哭。原來,她和她的丈夫一起打拚多年,創辦了一個企業。就在企業發展得非常不錯的時候,她突然發現她的丈夫和別的年輕女人好上了,要跟她鬧離婚,為了慪氣,她當然不同意。

    這樣折騰了三四年後,她生乳腺癌了。她真是絕望到了極點,多次想自殺,但是因為心疼子女,她不忍心自殺。最後,她終於開口了,說:「這個女人(第三者)毀了我一輩子。」我說:「你的婚姻肯定沒法維持下去了,你還不如自己想明白一點。」好一番勸說後,她打消了自殺的念頭,願意進行治療了。

    我首先建議她:「不要死頂著。否則,你看見你丈夫就會怒火叢生,就會產生強烈的負性情緒,對你的康復不利。為了子女,也為了自己,你必須走出來。」

    她接受了我的建議,把婚離了,在子女的支持下,控制了家中的絕大部分財產。一方面積極治療,一方面繼續打點產業。大概半年以後,她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氣色很好。到現在,一切都維持得很好。她把這件事情徹底放下後,就接手管理企業。由於她丈夫是個喜歡揮霍的人,很快就沒有多少錢了,那個女人也就離開他了。

    三五年以後,她跟我說:「我現在活得比我先生好得多。」一晃,10年過去了,她另有一番天地了。來複診時,她經常說:「想想過去,我真傻。我犯得著為這些小事計較嗎?我現在比他活得更好。」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女人應有的態度。

我有個患者,得了胃癌。他的妻子來自農村,他的媽媽是寧波人,特別較真、乾淨,又很講究門當戶對。所以他媽媽就對他妻子看不上眼。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他到外地去工作。他媽就對他妻子百般刁難,她妻子實在忍受不了,就不辭而別了。他回來發現妻子走了,就很鬱悶。

    四五年後生胃癌了。在治療過程中,他反覆念叨:「我們感情這麼好,她為什麼不辭而別?」我們認為,就因為這個死結促使他生癌了。

    我們有個癌症俱樂部,是個癌症患者的自救組織。通過患友的努力,我們了解到她老婆到了郊區,儘管已經離開他七八年了,但還沒再嫁。

    當初她老婆不辭而別,是因為受不了婆婆的虐待,也沒法跟他解釋,因為他是個孝子。不久他的母親去世了,因為傷心,他的胃癌變得更加嚴重。

    我們就派人把她妻子找回來,她妻子當面告訴他:「我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你媽才離開的。」他的情結也就解開了,治療效果也明顯提高了。

    其實,癌症患者有很多情結是可以解開的。當然,有很多情結本身並不重要,比如說某些挫折,人生總會有挫折,所以,對過去有死結的患者,可以幫助他分析原因、加以開解。

    有一位姓胡的腸癌轉肝癌患者,找我診療。我第一時間就猜出他是工程師。原來,他給我看的病史和看他自己總結的檢查指標變化,都用柱狀圖、曲線圖清晰地標明了。當時,我就批評了他這種過於較真的態度。他初期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搞了一輩子橋樑,事事認真負責是很好的性格,做事情必須要弄明白才可。

    由於他是早期癌症,化療了6次,一切都很好,就是指標一直不穩定。「這是為什麼呢?」他反覆問我。看來,他用工科的眼光看待生物學問題,指標已經成為了他的心理負擔。

    對於這麼一個把職業特點異化為生活稟性的人,我能理解,且表同情,但我不能認可。我明確地告訴他,這種生活態度不利於疾病康復,並和他講道理。其一,生物學(醫學)本身是門不確定的科學,與工程學截然不同,建議他可參考相關的著作。其二,生活中萬事不放鬆、不簡單化,凡事要問個明白,人的精神心理一定處於很累、沒有鬆弛的狀態。而這從心身醫學角度而言,又不利於人體內環境的穩定,可干擾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狀態。因此,常常得不償失,無助於康復。

    我同時隨手從手機中摘出了一段經典的話送給他:「佛說:若要活得隨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輝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長久些,只能活得簡單些。」並囑咐他,有空不妨練練有助於癌症康復的心身鍛煉功——新郭林功,同時,常讀些佛學或禪宗的書。

他是工程師,且是知識分子,聽得進,也願意學。我們經常予以開導,他也逐漸改變了較真的態度,心態平和穩定多了。此後,只是認真地用中醫藥治療,也不再半月一查指標,而是改為3~4月一查,也不太計較指標高低了。約半年後,指標開始穩定,一直康復得很好。

    很多腫瘤患者不是死於癌症本身,而是死於癌症引起的恐怖、悲哀

    希望治療癌症像治療炎症一樣,去控制、殺滅,甚至徹底治好,是一個戰略上的失誤。

    簡單說,以前人們治療癌症的方法,就是希望藉助「三光政策」徹底解決癌症問題。儘管這種治療方法令人感到恐懼,可是因為對癌症的高度恐懼,人們還是前仆後繼、沒有選擇,可是結果還是「十個癌症九個埋,還有一個不是癌」。

    癌症的防治,不只是需要藥物,更需要正確的觀念。否則,生了癌,還能健康快樂地活著,在中國,只能是天方夜譚。

    當然了,我們客觀承認,癌症的發病率還會上升。每個人生癌的概率還在提高,但是生了癌活下來的更多,它就是一種慢性病。

    可以肯定地說,在中國,很多腫瘤患者不是死於癌症這個生物學危害因素,而是死於心理因素,死於癌症引起的恐怖,或者癌症引起的悲哀。我們說「哀莫大於心死」,這是千真萬確的。因此,中國的腫瘤患者50%是被嚇死的傳言絕非空穴來風,而是對殘忍事實的一種揭示,這個嚇死是多麼冤枉的啊?

    癌症只是你體內的壞孩子

    癌症只是你體內的壞孩子,這些「孩子」再壞,它們也還是人體的「孩子」。除十惡不赦者當誅殺外,也許有很大一部分更應該通過調教,使其改邪歸正。更何況格殺毋論的化、放療手段,並無法區分出「好孩子」和「壞孩子」(正常細胞和異常細胞),因為它們都是自體的孫代、重孫代「孩子」(指子代細胞),有著同種同源性。

    殺死「壞孩子」八千,也許傷及「好孩子」一萬。再加上壞孩子形成黑社會,自其有錯綜複雜的根源,可以說,癌症是種典型的「內亂」,而不是侵略戰爭。

    行醫者和家屬們都應該永遠記住:「人」比「病」重要。敬畏生命、呵護生命應優先於徵服疾病,控制指標、活下去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一般大眾對癌症的錯誤認知

    第一個錯誤認知:若不積極採取對策,腫瘤就會很快增大,因而一命嗚呼

    人們普遍認為,如不及時採取對策,腫瘤就會很快擴大,一命鳴呼。癌症是慢性病,如果心態從容、對策正確,絕大多數人不會馬上就死,臨床上得了癌症很快就死的患者很少。死得快的患者中,很多人也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對死亡的恐懼。

    河北省城石家莊,在上個世紀80年代發生過這樣的事:一個姓張的42歲的中年人,在市裡集體做體檢。幾天後,他正好有事去醫院,有個和他關係不錯的護士對他說:「老張,你的報告出來了。你的火箭電泳(那個時候叫火箭電泳,現在叫做甲胎蛋白/AFP)高了,你生肝癌了。」聞聽此言,老張當時腳就軟了,整個人立即癱下來了,第二天晚上就死了。又過了兩天,他的妻子拿到了報告,他的甲胎蛋白竟然是正常的。

    如果他沒有得知這一消息,我想他今天也許還活著。他的死,是因為錯誤的認識,十個癌症九個埋,癌症非常兇險,癌症等於死亡。因此很多人被嚇死了,嚇死的後果是又強化了這種觀念:癌症非常可怕,你看這個人生癌沒有幾天就死了。

    2005年的一天下午,門診部來了3個不速之客。由於患者多,直到快晚上7點,才輪到他們。原來他們來自東北,而且患者的名字中,姓和輩分的字竟與我熟識的學術界前輩完全相同。因為他們是最後就診的患者,也因為他們一直等了5個小時,所以我就報出姓名那位前輩的名字,沒想到他們居然是堂兄弟的關係,幾天前還見過面。

    這位患者快40歲了,因睏乏、削瘦,作了B超檢查,發現肝內有許多佔位,再作CT檢查,確定為整個布滿了肝轉移病灶,大小都在1~1.5厘米;而肺也有少量病灶,但原發灶不明確。大連醫科大學附院的醫生認為已經沒積極治療價值了,不主張用任何西醫治療方法。而與他住同一病房的一位胡姓的胰腺癌患者,一直接受我的中醫藥治療,效果理想,故建議他來找我。

    我知道這個病很棘手,原發灶不清,肝內密密麻麻轉移灶、兩肺轉移。好在患者還算年輕,自我感覺還算可以。越是這樣,越難治療。通常一旦出現癥狀,情況就會急劇惡化。當時,我給了他3條建議:馬上開始中醫治療;到上海的知名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外加PET-CT加局部穿刺;做1~2次常規化療。由於我是他堂兄的忘年交,也因為事先對自己的病已有所了解,故他都應允了。PET-CT未能發現原發灶;穿刺2次,沒有明確結論,傾向於腺癌;化療只做了一次,因為受不了,西醫主治醫生也不主張繼續化療。三個月過去了,他不僅好好活著,而且原來的癥狀都消失了,體重有增加。好了,初戰告捷。

6個月後,他一切穩定,體力大增,說笑如常,心理負擔也卸下了。我也卸下了一個思想包袱。因為他堂兄拜託我無論如何要盡心儘力。按經驗,6個月門檻一過,抗「癌」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2006年8月,他的堂兄被確診壺腹部腫瘤(胰腺癌),他是資深的西醫專家,近30年和我活躍在相近的學術領域,對我幫助很大,我自然十分焦急。到北京最好的醫院看過,各路權威也多次會診了,意見差不多,先介入,再做放療,或先放療,再介入。

    我則明確表示反對,我知道這反對的份量很重——順著他們的意見,我用中醫療法配合,以後不管怎麼樣,我不需承擔任何責任;反對他們的方案,只主張純中醫治療,康復得順利還沒什麼,萬一控制不住,我在這學術界的臉面就無處擱了。但忘年交的深厚情義是第一位的,即便沒有這層關係,我也會堅持。何況,讓癌症患者先活下去是第一位的。

    他的家屬商討後,意見並不一致。我則堅持請他們來上海實地看看,接觸一下上海多位相同的患者,有點感性認識。來了不久,便接受了我的治療方案,且認識高度統一。因為她們見到了一些讓她們重新有信心的現象。治療馬上就開始了。很快體重恢復,疼痛消除,約4個多月後的一天,我在深圳,很晚接到其夫人(我稱師母)的電話,告知B超顯示腫塊小了2厘米。我心裡的懸石也放下了。

    又過了幾個月,可能因飲食過分油膩的關係,他心窩下痛,出現黃疸了。電話求援,我建議大連醫院給他安裝內支架,癌症則僅以中醫藥治療為主。很快,一切又恢復正常。與此同時,他的堂弟仍在積極治療之中,一切安好。

    現在兩人都已過了四五年了,不久前,其弟打電話給我,一切都好。

    順便說一下,他的支架已裝了近30個月了,大大超過使用期限了(一般6-12個月),裝支架的醫師也納悶:何也這麼長效?他心裡清楚:中醫藥保護也。

    可見,「如不及時採取對策,腫瘤就會很快擴大,一命鳴呼,就會很快死了」的說法,大大言過其實了。

    第二個錯誤認知:若不趁早治療,癌症就會馬上轉移

    如果不積極趁早治療,癌症馬上就會轉移。這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看法。通常,大多數癌症的發展是個慢性過程。當然,部分患者到了後期會進展很快,呈進展態。一般來說,它在很多情況下是緩慢發展的,絕對不會今天不開刀,明天就轉移。

 因此,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當你得知得了癌症以後,有醫生告訴你只能活三個月,你真的就只能活到三個月,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高度恐懼,寢食難安。這時,你不被恐懼嚇死,也會被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害死。

    有個患者,名叫郭金奎,義烏人,抽了一輩子的煙。當時70多歲,劇烈咳嗽,一查右肺有一個大窟窿,明確診斷就是肺癌。老人當時不知道生癌,家屬也就一直瞞著他。家屬不太想給他做手術,家屬不太想讓他承受做手術的痛苦,我也建議先觀察一段時間。之後,我就以中醫藥為主,進行調整。過了冬天后情況基本穩定,沒看到有其他新的病灶,我就建議他局部做了一個伽馬刀。現在就以中藥為主,五六年過去了,老人都快80歲了,活得有滋有味的,也沒出現轉移複發。

    很多人一直認為生癌像山洪爆發一樣,其實,癌症的發生髮展是個緩慢的過程,從第一個癌細胞發生癌變至少要5年到20年的時間,有的至少要20年。有時候癌細胞還會長期休眠,甚至不發展。為什麼我們臨床上總看見有些人一經確斷,或者出現癥狀之後,病情就會加劇惡化呢?因為心理恐懼,再加上行為上應對過分,就可能加速死亡。

    第三個錯誤認知:癌症的死亡都極為痛苦

    人們通常都認為癌症患者,死亡過程都極其痛苦。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臨床上,很多癌症患者最終是死於其他因素,有的甚至人到老年自然死亡。例如,最近有一個患者是車禍死的,有一位患者死於腦溢血,還有一位患者中暑了,最後得熱射病死了。因此,多數患者的死亡過程,不見得有多麼痛苦。

    有一個姓翁的患者,他以前一直喜歡喝酒,80多歲出現了食道癥狀,做了兩次化療做不下去了,食道仍哽咽困難,用中醫藥方法——食道粉慢慢給他調整。三五個月後,胃口大開。這個老人以前是做財務工作的,生癌了還有興趣炒股,而且,誇口說即使2005年到2006年股市最低迷時,都沒有賠過錢。他一直活到2009年,大概在93歲時死於腦血管意外。因此,可以說大多數腫瘤患者,其死亡過程不算太痛苦,有70~80%的患者屬於自然死亡過程。當然反覆放療、化療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死得比較痛苦,因為反覆遭受折磨,機體功能減弱,正不御邪了。

    

第四個錯誤認知:癌細胞分裂得很快,病情會急速擴大

    癌細胞的分裂很快,病情會急劇擴大,這是人們自然聯想的錯誤結論。通常,癌症的分裂並不是很快,只有到後期進展期,它才會瘋長,特別是採取不斷化療放療等摧殘性應對措施後,體質會越來越差,再加上他自身高度恐懼,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很有可能導致癌症患者死亡過程比較痛苦。其實,癌症抗爭是人的正常細胞與異常細胞的抗爭,如果你的身體機能弱的話,癌細胞長得就更快了。

    1998年,我們曾經接治過一位晚期卵巢癌患者,美籍華人,時年49歲。就診時人十分削瘦,惡病質。到美國西海岸打拚了近十年已稍有成就的她,半年前發現體重減輕、月經失調、小腹疼痛。起初,她不當一回事。有一日,駕車時小腹疼得直冒冷汗,才到醫院檢查,結果是晚期卵巢癌,腫塊全小腹粘連,已無法手術。美國大夫一邊搖頭,一邊怪她看得太晚。唯一措施只有化療,但化療後生存期也難超一年。之後,連續4次的化療,使她骨瘦如柴、無力下地。無奈,她在上海的兄妹找到了我們求助。由於隔洋,人一時無法回國,所以只能先用中醫藥調整。與此同時,在美國醫師的堅持下,她又做了兩次化療。由於有中藥支撐著,這兩次化療她不僅挺了過來,而且體重、精力、消化功能都有好轉。故化療一結束,她就搭乘航班,不遠萬里回國求治。此後,約有一年多時間,她都僅以中醫藥辨證調理,到2000年前後,基本康復,臉色紅潤,體重恢復,脫髮已長,原來化療期間一直居高不下的癌胚指標(CA-125)也接近正常。雖還偶有小腹不適,但臨床穩定。腹部CT顯示雖結構模糊,仍粘連嚴重,但腫塊已不明顯。自那以後,她一半時間住在國內,一半時間在美國料理原先的事務。2003年聖誕前後,在美國她曾就診的那家醫院偶爾碰到了當年的主治醫生,該醫生驚嘆她居然還活著。刨根問底,始知是「草根樹皮」救了這位婦女,不禁大為感嘆。一直到2006年,我們才失去聯繫。

    第五個錯誤認知:動手術必須徹底,才能斬草除根

    動手術必須徹底,才能斬草除根。這個觀點以前不僅僅老百姓確信無疑,而且,也是專業人士的定見。因為癌症讓人非常恐懼,而手術是治療癌症非常好的方法之一,因此就導致人們產生一個極端措施:「我一定要想盡辦法,趕盡殺絕。」

    比如說,乳腺癌,以前採用擴大根治術,刀開得越來越大,創傷也越來越大。創傷本身會加劇體內「內亂」,嚴重創傷會促使癌細胞擴散。因此,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起,人們越來越強調儘可能用改良術保乳,盡量少用根治術,因為徹底根治的可能性不大。

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瞿某,患子宮內膜癌,手術切除,化療多次後,發現盆腔出現一個近3厘米大的淋巴,Ca-125等指標也居高不下。儘管換了多次方案,但只是「拍皮球」,用化療葯後,短期各項指標降下去了,但很快又會上升,淋巴腫塊則基本無效。醫師告訴她只有兩條路可走:一,繼續化療,加局部放療,但放療部位很差,放療一則效果恐怕不理想,二則大小便難免受影響。二,擴大清除術,再加化療。

    她本人是醫生,對此不能接受。我則反對手術(因為已經開過一刀,淋巴有粘連,難以清除),建議她先停止化療,以中醫藥調整結合內分泌治療(她原本就在用)。若無效,再上化療。此後,內分泌治療1~2年,因副作用過大,也只能停用。後僅以中醫藥為主長期治療。現一晃快13年了,不僅指標早就全部正常,而且轉移的淋巴結,2005年即縮小到0.8厘米,現已趨於鈣化。並且,該醫生原有的嚴重失眠、便秘等也都得到了改善。

    如果這位醫生繼續進行斬草除根,趕盡殺絕之治療思路,也許有十個、百個瞿醫生,都也早已經……

    前兩年,頗受歡迎的中央台著名主持人羅京,死了癌症。他的死讓很多人感嘆不已。其實,羅京不僅僅是死於病,更多的是死於一種錯誤的治療思路:羅京從患病到死亡總共9個月,淋巴癌是世界範圍內公認化療效果最好的,化療後五年生存率可以超過90%以上。但是,羅京在9個月里連續化療了9次,再加上兩次幹細胞移植,身體幾乎沒有一點休養生息的時間,就算鐵打的漢子,也抗不住啊!

    有個姓肖的孩子,上海青浦人,和羅京得的是同樣的癌症,惡性程度很高。從1996年起,共他療了6次,後就以中醫藥為主進行調整,儘管2000年和2002年也複發過兩次,但是,控制得很好,現在已經14年了,都參加工作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21世紀初總結說,化療對腫瘤的有效率大概是5%左右,就是說,它能夠控制5%的癌症。因此,它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我們現在卻把它變成了常規武器。

    德國漢堡醫學院有個附屬醫院,十幾年前,腫瘤科推出了一個新的化療藥物,可以治療肺癌。有人就做調查研究,找到腫瘤科的大夫,問:「假如你們生了肺癌,你們願不願意使用這個化療葯?」結果75個與腫瘤科有關的醫生,64個不願意使用此化療葯。研究者十分感慨:「為什麼醫師自己不願意使用這類藥物,卻極力推薦患者使用呢?」

    中國是禮儀之邦,孔夫子曾經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化療科醫生不願意使用化療,為什麼要叫患者使用呢?我們不否認化療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絕對不能把它高估了,很多人把它當成了救命稻草。但這根救命稻草常常是有劇毒的。

 我的患者當中,很多也是腫瘤科的醫生,對於手術化放療等問題就很謹慎,所以這個問題值得反思。

    適度治療癌症效果最好

    樊先生是上海南匯人,他的堂弟2002年被確診為原發性肝癌,未手術,做了幾次介入治療,2002年底開始在我處治療,一直帶癌生存,生存質量不錯,已有五年多了。他本人於2005年底突然發現右乳頭痛,一摸有腫塊,被確診為罕見的男性乳腺癌。因手術前他自行擠壓過腫塊外,所以,淋巴結及腋下有轉移。因其堂弟帶癌生存良好,遂來我處求治。

    這個人膽小、謹慎,老是怨天尤人,深怕不治而死,到處求治。來找我時,他在桌子上嘩啦啦地倒出這幾天里不同醫師給他開的十幾種葯。口服化療葯(化療後肝損、指標升高)保肝葯、兩種升白劑、消炎藥(傷口未痊癒時用)、抗抑鬱葯、安眠藥、止痛藥、開胃藥、退熱葯(可能是藥物反應,有低熱),還有一些維生素和增強免疫的針劑,等等。其中,保肝葯有多種。

    他還說有醫師建議他做局部放療,同時口服雌激素拮抗劑——「他莫昔芬」(因為女性乳腺癌患者常表現出對雌激素的某種依賴,故常用此葯)。他是男性,何需如此?當時,我和所有聚在圓桌旁候診的患者都有些吃驚。他的妻子指著這些葯,說他一睜開眼,就開始吃藥。不吃又怕死,吃了又胃難受。

    我笑著對他說:「醫生將你看作一輛車,他給你治療就像修車匠給你修車一樣,輪胎壞了換輪胎,車閘壞了修車閘,車鈴壞了修車鈴,唯獨沒有考慮你是人,不是車。這樣下去,再好的肝腎都會受損、衰竭。」我當即建議停用所有藥物,以中醫藥治療為主,嚴密觀察。我還告訴他「你的病比起你堂弟輕多了,只要認真用中醫藥調治,基本沒問題。完全沒有必要服用那麼多葯,唯獨晚上睡不好可適當用些安眠藥。「患者儘管心存疑惑,最後還是接受了我的建議。五年多過去了,通過中醫藥的內服外治(傷口原本癒合不好),患者一直很好地生存著,人也樂觀豁達多了。

    其實,癌症治療,方法越多證明你對這些方法都沒有把握,或者缺乏明顯療效。所以,治療方法的選擇,適合才對。就像吃藥,一種葯能解決問題,何必要七八種葯?只有沒有把握時才會亂用。所有的方法,主要是西醫方法,都是有創傷性的,方法越多,也許效果越差。比如,對胰腺癌患者用中醫藥治療,只要沒有肝轉移,一般用中醫藥就可以控制得很好。當然,如果有劇烈疼痛、梗阻等癥狀的,可以配合外敷。對於控制不了的疼痛,才考慮配合西醫治療。所以,治療方法一定要強調適度,不是多多益善。

有錢有地位的和沒錢沒地位的人得了癌症最麻煩

    我做了幾十年的腫瘤防治,我覺得有一個現象必須重視。腫瘤治療當中,有一個U字型現象,什麼叫U字型現象?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死得快,死得早。沒錢的人也麻煩。也就是U字的兩端都難治,中間這一段活得最好。

    為什麼中間這一段活得最好?因為他能夠接受基本的治療。為什麼沒錢的人得了癌症活得不好?因為缺錢,所以,沒法接受基本的治療。為什麼有錢的人,地位高的人,反而容易出問題?因為建議太多、資源太多,容易反覆瞎折騰,最後折騰而死。

    我有個中期腸癌患者,手術做得不錯,化療效果也可以。因為有錢,到處尋醫、偏尋秘方,結果呢?8個月用了200萬,居然走了。他的夫人後來得了乳腺癌,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他夫人近來一直很後悔,說:「如果我們沒用200萬,我們只用了10萬,我的先生可能還活著。有錢,就能買來健康嗎?」

    所以,腫瘤的治療,要講究合理治療、適度治療、綜合治療。

    這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使用方法要科學評估。該手術嗎?能不能手術治療?身體受得了嗎?化療放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要講究適度,所有方法都要講究恰到好處,不是多多益善。包括中醫藥,也不是各種葯都要用上,或者大劑量、長期使用。

    最後,還要講究綜合治療。這個綜合的含義是,除了中西醫學外,還必須考慮其他一些有益的措施。其中,我們特彆強調「非消費型」的醫療措施,「非消費型」的就是不花錢或者少花錢的各種有利於康復和遠離癌症的措施。比如說,生活方式調整、心理調整、行為調整。這些措施用之合理,都會有效。對此,我在後面將會介紹。

    講到這兒,我們一定要避免癌症治療的誤區:認為錢越多,方法越多,葯越貴,效果就越好。

    其實,有錢的人,走得更快。因為他感覺有錢,不在乎。反正有錢就能買來健康,反正貴的就是好的,用了再說。其實,人的身體是肉做的,癌症患者所能承受的各種東西,包括藥物,包括各種療法,是有限度的,特別是化療之類的藥物創傷,也包括手術的創傷,都是有限度的,所以治療更需要理性。

我有個朋友,搞生命倫理學的,他說其實每個人出生以後,就在路上,不是在走向醫院的路上,就是在走向墳墓的路上。因為人總是要死的。那麼,你可以悠著點,慢慢地走,當然,你也可以走得快一點兒,不斷往前插隊、亂來,包括亂治療,今天化療,明天放療,結果死得更快。

    信心是半條生命

    我們不認為精神是萬能的,但是至少在腫瘤康復過程當中,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沒有精神和毅力的支撐,即使用再好的藥物都不會產生很好的作用。

    生了腫瘤以後,家屬或者醫生怎麼幫助患者很關鍵,因為心理因素在腫瘤發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癌症原本只是慢性病,但由於特殊的文化氛圍、錯誤的社會認識,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產生一種無助、恐懼、絕望的心理,這個時候首先要去幫助他,否則,他會出大問題,或者病情急劇惡化。

    2010年春節前,我應中央電視台之邀做客「百科探秘」節目,作為嘉賓(心身醫學腫瘤專家)與一位特殊的「客人」對話。「客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微刻」專家,《紅樓夢》等四大經典名著都被他一字不漏地微刻在方寸大小的壽山石上。然而,46歲的他,十年前卻因生意場上反覆遭受挫折、不太注意生活(飲食)方式、自我過分較真的性格及暴戾的脾氣等綜合作用而患了晚期腸癌,姑息手術後不久便腹腔廣泛轉移,伴造瘺口轉移,劇烈疼痛。醫院判斷他活不過兩個月了,所以拒絕接診。

    由於疼痛難忍,他開始實施自殺計劃。也許,命不該絕,那天碰巧賣老鼠藥的老人不在,萬念俱灰的他也被妻子找到了。妻子拉著他回到家的那一刻,他突然想通了:癌症不是我招來的,我不能自殺,我先活夠兩個月,如果不死,再繼續活下去。

    當時,他身體疼痛難忍,情緒極度不安,只能用拳頭砸牆,分散注意力。看著丈夫撞牆,妻子提醒他:「你那麼喜歡微刻,為何不試試?」他心動了。因為微刻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時,甚至一連幾個小時都得一動不動。於是,他嘗試著刻自己最喜歡的《滕王閣序》。幾個小時下來,竟渾然不覺疼痛,遂大喜過望。幾天後,他便宣布要微刻《紅樓夢》。

最長時,他一連29天不下小閣樓,吃喝拉撒都在閣樓上,鬍子一寸多長。就這樣,醫生的「死刑判決」未成現實。到了2003年6月1日凌晨4時,刻完《紅樓夢》最後一個字時,他欣喜若狂。這時,不僅活過的天數超過醫生「死刑判斷」15倍之多,而且,原本造瘺口處又腫、又硬、又疼痛、一碰即出血的轉移灶也早已不知去向。

    他就這樣康復了,到現在為止已經整整11個年頭了,查體也沒再發現癌症。在這一過程中,他並沒有接受過各種所謂的抗癌治療。面對這麼一位讓人肅然起敬的生命強者,我再一次領悟到精神心理在自我保健中的無窮力量,而面臨生死考驗的腫瘤患者,激發這方面的巨大潛能,其意義則非同小可。他的生癌,因於個性及心理,他的康復,同樣源自精神與毅力。這不正是千百位癌症患者的鏡子嗎?

    這個節目,在2010年5月5日和5月6日已經播出,自然反響很大。在此,補充一個插曲,由於整個事件似乎出乎人們的意料,為了嚴謹起見,中央電視台專門調查了他治療的前前後後,並又對他做了個全面的身體檢查,確定事實無疑後才播出,故晚播出了幾個月。

    兩類腫瘤患者活得最好——糊塗到底,或徹底理性

    不管是真的糊塗還是裝糊塗,都有助於調節情緒、改善生理功能、調整免疫。有些癌症患者能夠康復,與這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和大大咧咧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要想身健康,先要心糊塗

    臨床當中,我既是一個中醫工作者,又是一個對心理問題特別感興趣的人。根據我的長期觀察,發現有一個現象非常值得我們重視。

    簡單地說,臨床上有兩類腫瘤患者往往活得最好:一類就是大大咧咧、粗線條型的。他們往往天天都開開心心的,似乎大智若愚,因為他不會始終把癌症當成包袱背在心上。佛教說:要想身健康,就得糊塗些。生了腫瘤以後,我也希望癌症患者也儘可能糊塗些。

    徐耀珠,1999年底發現得了胰腺癌。2000年初剖腹探查時見癌腫已裹住大血管,5×5.5厘米大小,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做手術了,只能關腹。家屬怕她傷心,哄她說胰腺癌已切除了。於是,她開始接受中醫藥治療。

    該女士有一種很好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什麼都不往心裡去。家屬說胰腺癌已經切除了,她就相信了。術後很長時間感覺心窩下疼痛(其實是癌痛),我告訴她是刀疤痛,她也相信了。3~5個月後,她什麼癥狀都沒有了,就想上班。經我同意後,她也就上班了。結果同事們無意中閑談,讓她知道了癌沒有切除,她也沒有特別大的反應。她說:「反正已經不痛了,沒有任何不舒服,它(癌腫瘤)願意在裡面就讓它在裡面吧。」

就這樣,徐耀珠若無其事地生活著、治療著、快樂著。2001年查CT顯示:胰頭腫塊小了。她在門診逢人就快樂地說:「我胰頭癌的腫塊小特(方言)了。」2002年底查CT顯示胰頭正常了,已無腫塊了。她仍快樂地說:「我胰頭癌消失了,沒有了。」2003年7月因肝區痛,她也不緊張,CT檢查顯示膽囊有結石。我建議切除膽囊。她也沒有任何疑義,當年10月做了一個切除術,打開腹腔一看,胰腺已經完全正常。

    就是這麼一種樂天派、大大咧咧、聰明裡有糊塗、不鑽牛角尖、不天天想病情的人生態度,使她不僅活得樂悠悠的,而且康復得「完全正常」了,現在已經進入第11個年頭了。

    阮先生,腎癌開刀後,由他妻子陪著來看門診,她妻子千叮嚀萬囑咐,不能告訴他實情。其實,以他的文化水準和每次來圓桌門診的事實,他早已心知肚明自己得了癌症了。但他很有趣,每次來總打岔:「教授,我其實是沒有病的。儂看我多好啊,吃得下、困(睡)得著。前幾天剛剛到黃山,人家爬山吃力剎(很費力),我一點唔哈哈(沒什麼)?我唔沒任何毛病,儂開方只是調補調補。」說完,還狡黠地笑一笑。

    其實,我們雙方心裡都明白是癌症。阮先生退休後,又找了份工作,他說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能夠找到樂趣,所以他天天都樂呵呵的。一晃,快術後9年了,他還是那樣紅光滿面、興高采烈的。前些天還介紹一個腫瘤患者來找我看病。

    我非常欣賞這種不管是真心還是裝出來的「糊塗」態度,因為它有助於調節情緒、改善生理功能、調整免疫,從而促進康復。至少,可以明確地說,他們能夠全面康復,很大程度是受益於這一良好的生活態度和樂天的情緒。

    因此,我主張所有的腫瘤患者學會在對待身體的一些變化時,「難得糊塗」些,必要的檢查與治療是不可少的,但許多情況下對有些小變化「別太認真」了。須知,天都有晴雨,月也有圓缺。小小的波動,很多只是一種現象而已,心定了,加上積極對路的治療,病情一定會好轉的。

    把問題想明白,義無反顧向前走

    還有一類腫瘤患者,特別理性,把問題想明白了,就義無反顧往前走。而不是今天想這個,明天想那個。這一類人,他會把問題想得清清楚楚,把後果考慮得明明白白,然後非常理性地執行醫囑,認認真真地貫徹醫生的治療策略。這一類人通常也活得很好。

 柴某,藝術工作者,生性樂觀、豁達。2006年8月被確診為胰頭癌,肝多發性轉移,後腹膜淋巴轉移。患了癌中之王的病,又見極晚期,當時沒人預計他能活過2007年春節。

    他第一時間去美國某癌症治療中心就診,對方說已經沒有治療價值了。他回到國內找到我,正巧遇到幾位已經活了3~5年的胰腺癌患者,便主動與他們攀談。一個多小時後,他告訴我:「您什麼都不用勸我,我死不了,我有信心。您只管按您的經驗治療,我全程配合。」其豁達樂觀,實屬少見。我也大喜,相信在他身上發生奇蹟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我也明確地鼓勵他,一步一步走下去,也許可以與前幾位一樣,再活5~10年。同時,直截了當地建議,先用中醫藥治療2~3月,看胰腺的癌症能否改善、消化功能能否調整(他有脂肪瀉)、疼痛能否消解。如果胰腺穩定,再解決肝的問題。至於對胰腺進行介入和化療,我則明確表示反對。

    4個月過去了,柴某典型癥狀基本消失了,CT顯示:胰腺腫塊穩定,肝臟轉移稍有增大。我則建議轉入第二階段治療,以 刀為主,控制肝臟轉移灶。當時主刀醫師力勸他把胰腺腫塊也一起打掉,我則建議不宜如此,不妨先觀察一段時間。

    就這樣,柴先生挺過了半年、一年、一年半,現除後腹膜仍有淋巴結節外,無特殊不適,他還是老樣子,整天樂哈哈的,還不停地說:「我死不了,我目前還不會死。」但有一次他告訴我:「其實,最初求診的幾個月,心窩下和腰背部都是劇痛的,非用強止痛劑不可。 刀用後1~2個月,胃也疼得厲害。只不過我不去想它,用點止痛劑,多想點快樂事,也就挺過來了。」

    看來他真的是條漢子。我嘴上不說,診治時看得出他的痛苦,我也沒有點破,只不過雙方相互積極鼓勵罷了。他就這樣,現在已經活了四年多。

    活得最差的人介於糊塗與理性之間

    活得最差的是中間這類人。

    說他想不明白,其實他想得很明白。說他真的想明白了,他確實也沒想明白。他只是把關注點集中在自己身體的細微變化上,且一天到晚在做不必要的聯想。稍微有點兒頭疼了,就覺得:我是不是腦轉移了?稍微有點兒屁股疼了,就覺得;我是不是轉移到屁股了?膀子有點兒不舒服了,他就會想:我肯定轉移到骨頭了。

 如果說他害怕癌症轉移,建議他去醫院檢查,他又害怕檢查:一查,萬一是怎麼辦?不到醫院檢查,他又特別害怕,特別是女性乳腺癌、卵巢癌患者。處於這種狀態下,神經功能長期不穩定,內分泌與免疫等也多半紊亂,吃睡都欠佳。

    其實,根據我的觀察,這類患者,內在許多機能處於失調或混亂狀態,「內亂」只會讓身體的內環境更亂,從而為癌細胞的發展提供了更為適宜的條件。因此,這類人得了癌症後複發與轉移的概率大大高於前兩者。

    我們強調癌症是一類慢性病,其本質是多種因素引起的內亂。真正抗癌的是人體內在各項穩定、協調、有序而重要的生理機能。

    像這種天天神叨叨的狀態,無疑有助於加劇內亂,至少它為轉移複發創造了一些有利的條件。所以,我經常既勸誡又批評這些人:「你看,你這樣神叨叨的,是不是有意要促進癌症增長啊?很多像你一樣的人,更容易轉移複發。你為什麼不改一改呢?」當然,反覆勸說,大多數人還是會改進的。

    我歸納出一個特點,這兩種類型的患者有很多都是敏感多疑的人,有點像林黛玉的性格。

    有個患者,乳腺癌複發後到我們這來看病。當時她肺里有一個小結節,治療後指標體征都很穩定。她家在長江以北的江蘇省某縣城。但她每隔一兩個星期都要由丈夫陪著專程趕來上海看病,我勸她不要總是這麼風塵僕僕地趕來。之後,三五年時間,她的病情一直都很穩定。

    有一段時間,她的指標明顯飆升了,我從側面了解到她和她丈夫鬧彆扭了。於是,我把夫妻倆叫過來勸導了一番。一段時間以後,她的情緒穩定了,指標也就降下來了。

    可沒過多久,她的指標就上升了,細細一問,原來是她這些天一直在為腿痛的事而嘀咕不休,起因於腿扭了一下,她就懷疑癌症是不是又轉移了。半個多月來吃不好睡不好,一查指標也升高了。我一檢查是軟組織損傷,我一方面給她外用藥解決腿痛問題,一方面建議她做個骨掃描。查後沒有異常,腿痛用藥後不久也好了。一個多月後指標降下來了,她這才心安。

    有一個生淋巴瘤的患者,是我1997年時接診的一個病人,用中藥控制10多年了,病情很穩定,體表外面的淋巴都變小了,她本人也很高興。可是,有一次她來看病,卻哭了,因為他的兒子前段時間車禍意外死了,這段時間她一直在處理兒子的事情。我勸她要千萬注意,要特別小心。她說自己顧不得已那麼多了。之後一直用中藥調整,但兩三個月以後淋巴瘤還是複發了。

所以,情緒不穩定可以導致內分泌失調、免疫下降、代謝紊亂,導致內亂更亂。因此,這種情況等於給處於休眠狀態的癌細胞提供了快速增長的良好條件。所以,腫瘤患者在治療康復過程中,要麼糊塗到底,要麼想得清清楚楚。如果難以做到第一點,那麼就努力爭取做到第二點。

    如何幫助患癌的親人穩定情緒,確立信心

    人為什麼會生癌?或者是生活方式不合理,或者是情緒不好,或者是心理長期失衡。所以,要幫他仔細分析。找到一個事物發生的根本原因後,再告訴他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再指點他怎麼做才會更好,全面細緻地幫助他解決一些問題,包括疼痛、情緒低落等癥狀。

    告訴他,兩類癌症患者通常活得很好

    經驗告訴我們,癌症治療的第一步,首先是幫患者一把,從認知上、心理上、情感上,幫助患者。以下,我會為大家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

    我們注意到癌症康復最好的有兩類人:一類是特別糊塗或大智若愚的。

    我特別喜歡治療農村的老大媽、老大爺,也許他們的病常常比較重(因為病情輕一般不會來上海)。但是你給他調整、治療後,病情都會較為穩定。因為你這位上海大醫生告訴他:「沒什麼問題,你是炎症(或其他什麼病),回去好好吃藥,就會沒事的。」他通常會信以為真,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幾年以後,都還活得好好的。

    其實,那種自己心裡很清楚,然後天天提心弔膽、時時緊張,吃睡都成問題,嘴裡還說不怕的患者,根本沒法從容理性地治療。

    處於中間一段的患者,天天都處於惶恐不安的狀態。他為什麼惶恐不安呢?因為他恐懼,因為他害怕。

    那麼,醫生怎麼去幫助他呢?用專業說法來說,就是要幫助癌症患者解開心裡的死結。這些問題不解決,就算積極進行治療,效果都會大受影響。

    因此,對腫瘤患者和對一般疾病患者的治療完全不一樣。第一步是要幫助腫瘤患者穩定情緒、確立信心。要明確地告訴他:癌症是一類慢性病。生了癌需要積極理性地治療。

美國乳腺癌患者絕大多數可以長期活著,90%以上可以活5年以上。肝癌患者中國長時間活著的也有很多。比如一位海門的患者,患肝癌已經活了19年了,中間還有過複發。還有,我治療的胰腺癌患者最長活了20多年了,現在82歲了。

    所以,癌症患者生了癌以後,只要積極治療、理性對待,就可以走出陰影,就可以像那些得了癌症仍長期生存的人一樣,活得很好、活得很長。

    香港出版的勵志讀物《走出冬季》一書中,記載了許多真名真姓的癌症案例。

    案例之一:

    我叫李清溪,洛陽人,現年60歲。2006年元月10日檢查身體時發現左肺上葉上面有一個4.9×5.9厘米的腫塊,被確診為左肺鱗狀細胞癌,當時真如五雷轟頂,天旋地轉,頭腦一片空白。心想完了,常言說「十個癌九個埋,剩下一個不是癌」。這玩意兒咋整啊?元月17號進行手術左肺全切,意想不到的是手術時喉返神經被切除1cm。說話已發不出聲音。主刀醫師說我康復後說話也不會再恢復到從前的聲音了。

    由於種種原因,返回家後情況非常不好,出現了手術併發症。胸悶,咳嗽,咳不出來,咽不下去,那叫一個粘啊,連團圓飯都不能吃。沒有辦法,吃了不少中藥,野生靈芝水也喝了,均不能解決問題。給醫院打電話,讓過幾天回洛陽複查。眼看我一天天的消瘦,家人萬分著急,那個春節都不知道怎麼過的,誰叫咱得的是癌症呢?誰還能有辦法呢?

    這期間,我兒子買了本書叫《肺癌》,我是無意中看到的。這本書里說鱗癌對化療藥物不敏感,也就是說不起作用。化了也白化?於是我推遲了化療時間。這時,我的一個朋友拿著一份《洛陽晚報》對我說:「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裕民2006年4月9號到洛陽來講座,專門搞腫瘤方面的治療與預防。」當時,我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聽講座的,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真奇妙,講的道理即深奧又通俗易懂。當即我就掉下了眼淚。

    聽何教授這麼一說,我還真有了生存的希望了。因那時我的身體很弱,家不住洛陽,還要趕著回去,大夥讓我提前看。當時不能說話,沒法語言交流,病情及治療過程只能靠手寫。何教授問術後放化療沒有,我寫沒有,「沒放化療,就對了。」何教授診斷後對我說:「放化療對你的癌症不敏感,這種情況下還做放化療,不僅意義不大,而且還會進一步摧垮免疫系統,惡化體內微環境,給腫瘤複發轉移創造條件。」接著給我開了21付中藥方,還有中醫藥片劑。他說你先吃著好嗎?有什麼問題與我聯繫,隨即給我寫了他助手的聯繫電話。我先拿了中藥,配著成藥吃,這才叫不吃不知道,一吃真奇妙,簡直是妙不可言。我吃了三天的葯,氣管特舒服、特清楚,像含了塊薄荷冰糖似的。

第9天,奇蹟出現了,那天是星期天,我往家裡打電話,我愛人接電話。

    「你是誰呀?」

    「你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嗎?」我聽後已止不住淚流滿面。待聽出是我的聲音後,她大喊:「孩子們快來呀,你爸會打電話啦!」只聽電話那頭孩子們大喊:「爸爸!爸爸!」孩子們高興地嗷嗷叫。

    我愛人抱著電話,說:「老李呀,你知道這些日子你有病,有多少人為你流淚嗎?我為什麼在你面前沒有掉過淚呢?這種病最怕生氣,不能有心理壓力,需要有一個好的心情。老李呀,你能理解嗎?」說著說著,已是泣不成聲了。

    我急著說:「理解,太理解了,你別哭了。」我知道很多看我的人,在我面前都忍不住哭了出來,「你看我吃何教授的葯這不是好了嗎?」

    她說:「我哭什麼呀,我這是高興。」

    內蒙古一朋友接到我的電話,都愣住了,沒想到我這麼快就能說話了,還和以前一模一樣。

    在西醫完全束手無策的時候,中醫給了我生存的希望,活著,真好。

    我想告訴大家:得了癌症別害怕!

    案例之二:

    我叫李橙香,南通人,退休工程師,2003年(73歲時)對我來說,是人生道路上面臨生死抉擇關鍵的一年。這一年3月15日,被確診為前列腺癌。這突如其來的惡訊,真是晴天霹靂。

    儘管治療了,我的病情還在一天天地急劇變化,右肺骨頭疼痛,折磨得我難以忍受,臉色焦黃,人逐漸削瘦,身體極度虛弱。

    4月1日出院時,證實癌細胞已擴散到胸椎、腰椎、盆腔多處部位。病情已屬晚期,生命危在旦夕,也無特效的西醫藥治療。4月29日,我被迫再次住院。在再次住院期間,與我同住院的病友,磷肥廠駕駛員張xx、退休職工馮xx等和我病情相似的人朝夕相處。他們由於選擇化療放療,相繼去世。我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們的悲劇一直在我腦海中浮現。

當我在茫茫霧海之中時,得知南通市癌友康復協會可幫助癌友走出陰影。於是,我找到了徐會長、黃鄭周同志。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幫助我、指導我正確地對待疾病、正確對待自己,並給我講癌症不等於死亡的道理和許多癌症康復者的故事,要我樹立戰勝癌症的決心和信心,千萬別被癌症嚇倒,並給了我一些何裕民教授的資料。這些,使我茅塞頓開、如獲至寶,使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因此,我與家人商量後,於7月23日,冒著高溫,專車去上海請著名腫瘤專家、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親自診斷。那天等候就診的患者很多,排著隊,依次輪號圍圓桌而坐。當一位患者就診結束,大家就順時針移動一個座位。何教授坐在最右邊,左邊有兩個助手協助工作。輪到我時,心情既緊張又焦慮。只見何教授拿起我的病歷、ECT及其他片子仔細察看。把脈、望舌苔、詢問病史,不放過一點疑點,那嚴謹認真以及和藹可親的態度,使我輕鬆了許多。

    從那天起,我按照何教授開的湯藥和製劑按時按量服用。兩個星期後,奇蹟出現了,骨頭疼痛有所減輕、睡眠好轉。8月26日,又去上海請何教授複診。之後,經過三個月的治療,臉色紅潤,精神大有好轉。後經骨像掃描,病灶基本消失,PSA正常。

    如今,我仍在服何教授開的中藥,已經整整7年了,康復效果很好。

    告訴他癌症只是慢性病,然後,與其他癌症患者結成對子,一幫一

    癌症當然要理性對待,不是措施越多越好。至於老年人,我們不一定要和他實話實說,也可以瞞著他。

    首先,告訴他癌症只是慢性病,然後告訴他生了癌,我們可以好好地應對。還可以找一些生了癌的,病情與他差不多的、已經康復得很好的,和他結成對子。讓他們互相學習、互相鼓勵,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還要經常幫助他分析,及時解決他心裡的疙瘩。

    我們有個患者——王先生,在事業鼎盛時期生了肺癌。他老師是個上海人,先於他患了前列腺癌,現在我們這裡治療,情況相當不錯。

    這個患者生病之初特別悲觀。老師就勸導他到上海待一段時間,並介紹了一些和他一樣的肺癌患者,他們這些人天天在一起聊天、玩、練郭林功、吃中藥。因為他本身經歷非常豐富,有各種各樣的故事,他願意和大家分享,很多人也願意和他聊,所以他的生活開始充實起來。原來那種失落、挫折、失望、心灰意冷一掃而光。

 現在他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了,變成了一個熱心的採風者,到處去旅遊,然後寫文章。所以說,處於困境當中的人,可以找些志同道合的、和你一樣同病相憐的人,通過相互激勵的方式,走出陰影走向康復。

    張某59歲那年被診斷為胃癌。下面就是他在《走出冬季》一書中的自述:

    我偶爾看了何裕民教授的資料,何教授提出:癌症是一種慢性病,「腫瘤的治療模式要從戰爭模式向和平模式轉變;腫瘤治療的原則是科學、綜合、合理;治療的「十二字方針」是「調整為先、零毒為佳、護胃為要」。這些,我是非常接受和認可的,何教授對腫瘤的這些理解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比較通俗的、平易近人的理念,光讀他的這些文章,心裡就敞亮多了。

    我感到癌症並不像以前想像的那樣可怕,可以從各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手術後兩個多月我找到了何教授(此後,我一直在接受他的治療,現在活得很好)。最大的收穫是心理上的調整和醫療上的直接得益。

    我先做了3次化療,反應很大,但西醫還建議我做第4次化療,我跟何教授商量,何教授認為根據我的情況,加強中醫調理,第4次化療可以不做。

    沒有來看中醫之前,血常規檢查的各項指標上竄下跳,沒有幾項是正常的。

    但中醫治療以後,各項指標如肝功能、血常規、癌胚抗原指標全部正常了,這讓我非常信服,也堅定了繼續治療的信心。

    現在,何教授讓我一周只需要吃三四天的葯。他說因為我已經康復6年多了。現在只是調整、鞏固,你想,這對我來說,是多大的喜訊啊!

    最初,何教授還介紹了一些康復了的患者與我交朋友。我印象最深的是朱春女士。她雖然比我小几歲,但當時她的胃癌已康復8年了(現在應該有15年了吧?)。而且,她開刀時是明確有轉移的,與她的交往,對於我當時能夠走出癌症恐懼陰影,意義重大。

 

幫他分析原因,指點迷津

    人之所以生癌,是有原因的。儘管這個原因一時間不一定說得很清楚,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完全一樣。但是多多少少,我們還是可以幫助他分析。為什麼要幫助他分析?因為癌症是內亂,人為什麼會生癌?如果原因不明,導致內亂的相關因素就難以消除。就算暫時控制了指標或腫塊,內亂的禍根仍然存在。過了一段時間,往往內亂還會再發生,也就是癌症會轉移複發。

    所以先要告訴患者:癌症只是慢性病。對策很多,很多對策能夠較好地解決問題。但要理性地、合理地、巧妙地選擇與應對。

    其次,要幫患者分析:你為什麼會生癌?可能是生活方式不注意,可能是個性過於認真,可能是長期過於壓抑自我。總之,要幫他仔細分析。用中醫經典《靈樞》中的話來說,就是先「告之以其敗」。就是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

    然後,「語之以其善」,就是指點你怎麼走才會更好些。再次,「開之以其所苦,導之以其所便」,積極幫助他解決一些癥狀等。

    所以,對於剛剛獲悉自己病情的癌症患者,尤其是心裡忐忑不安、高度恐懼者,要結合其性格特點,幫他進行分析。

    

推薦閱讀:

食道癌如何臨終關懷?
喝酒會導致癌症嗎?
腫瘤常識普及系列(十五)分期與病理
無法接受親人得癌症,已嚴重影響生活,怎麼說服自己接受現實?
亞洲人喜歡吃熱飯喝熱水,所以食道癌和胃癌發病率顯著高這是真的么?

TAG:醫學 | 癌症 | 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