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杏花春雨江南」說起

作者:周明初

  

  「杏花春雨江南」,原是元代虞集的詞作《風入松》中的結句。《風入松》一詞,表達了作者希望擺脫官場生涯、歸隱江南故里的心情,整首詞無論是題材上還是寫作手法上,並無什麼獨到之處,因而並不引起後人的重視。不過詞中這一結句,卻被認為最能傳達出江南的自然風韻,歷來受人稱賞,成為文人墨客們藝術創作常用的題材。後人還將「杏花春雨江南」作為下聯,與「駿馬秋風冀北」,合在一起,成為一對聯,以此來體現出南北兩種迥異的自然風貌。但總覺得這上聯不盡如人意,因此「駿馬」有改作「白馬」的,「秋風」有改作「西風」的,「冀北」更是有了「薊北」、「塞北」、「塞上」的選項,但無論怎麼改,總不能如下聯那樣天然渾成,富有神韻。

  

  其實杏花並非江南的特有產物,在江南地區也不是特別常見。杏花廣泛分布於從中亞到東亞的廣大地區,它的特點是耐寒、喜光、抗旱和不耐澇。因此在中國,也是北方地區栽種得更多,集中分布於東北的南部及華北、西北的黃河流域地區,而南方地區雖然也有種植,但遠遠不如北方地區那樣集中。將杏花作為江南的象徵物,其實是個很大的誤會。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美麗」誤會呢?這可能與杏花的花期有關。杏花的花期是在農曆的二月,它是在梅花之後、桃花之前所開的花。在我國古代,二月又稱為「杏月」,就是因為這月里杏花開放的緣故,在民間傳說的「十二花神」中,杏花也正是二月的花神。杏花的花期,其實較長,從農曆二月的中下旬一直綿延至三月的上旬,這個時候正當寒食、清明期間,江南正是春雨綿綿的時節,因此杏花又與春雨聯繫了起來,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杜牧的《清明》詩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陸遊的《臨安春雨初霽》詩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僧志安的《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等,裡面都寫到了春雨與杏花,並且成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名篇佳句。

  

  其實,唐宋以來寫於江南,將杏花、春雨聯繫起來的詩詞作品是非常多的,這裡再舉幾首著名詩詞中的句子:唐代戴叔倫《蘇溪亭》「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吳融《憶街西所居》「長憶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宋代陳與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楊萬里《送羅永年西歸》「梅莟香邊蹈雪來,杏花雨裡帶春回」;陳亮《品令?詠雪梅》「怎向江南,更說杏花煙雨」;張榘《浪淘沙》「風色轉東南,翠擁層巒。杏花疏雨逗清寒」;元代王冕《清明後日》「楊柳亭台春寂寂,杏花村落雨霏霏」。

  

  而杏花盛開的季節,廣大的北方地區往往處於春旱時節,雨水稀少,杏花春雨的美景難得一見,因此在詩人的筆下極少得到吟詠。即使偶一遇上,也往往將這一美景與江南聯繫了起來。如元代吳師道《京城寒食雨中呈柳道傳吳立夫》詩中即有「杏花疏雨似江南」的聯想,吳師道是浙江蘭溪人,晚年任國子助教等職,他的另一首寫於京城的《城外見杏花》中就沒有出現春雨之類的描寫。又如寫過「杏花消息雨聲中」的陳與義,在《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中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這樣的句子,不說「杏花疏雨」而說「杏花疏影」,正是因為地處北方的洛陽一帶很難見到雨中杏花的緣故。因此在歷代文人的筆下,「杏花春雨」的景象,便為江南所專美了。(來源:中國藝術報)
推薦閱讀:

煙雨江南,尋你
江南清官李汰的奇聞軼事有哪些?
杏花,春雨,江南
為什麼現代江南地方的人和先秦時期的吳越人差別很大?
墨雨江南,你在心深處【情感美文】

TAG: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