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三章 北宗正義 二、秀門弟子

二、秀門弟子

  神秀門下人才濟濟,所謂「升堂七十,味道三千。」《景德傳燈錄》記神秀法嗣十九人,其中以義福、普寂、景賢、惠福四大弟子為首。《楞伽師資記》曰:

  洛州嵩山普寂禪師,嵩山敬賢禪師,長安蘭山義福禪師,藍田玉山惠福禪師,並同一師學法侶應行,俱承大通和上後。少小出家,清凈戒行,尋師問道,遠訪禪門。……諸師等奉大師十有餘年,豁然自證,禪珠獨照。大師付囑普寂、景賢、義福、惠福等,照世炬燈,傳頗梨大鏡。

  自神秀死後,這些弟子均受到帝室官僚的優禮,聲名顯赫,成禪宗一時之盛,當時天下坐禪人對這四大禪師評價曰:「法山凈,法海清,法鏡朗,法燈明。宴坐名山,澄神邃谷;德冥性海,行茂禪枝;清凈無為,蕭然獨步;禪燈默照,學者皆證佛心也。」四人中真正以弘揚東山法門而影響巨大的,是義福和普寂。

  (一)義福禪要

  義福(658-736),俗姓姜,上黨銅鞮(山西沁縣)人,幼慕空門,遵母遺訓出家,年甫十五,遊歷於衛、鄴地區,好《老》、《庄》、《書》、《易》之說,後於汝南中流出靈泉寺讀《法華》、《維摩》等經,又至東都福先寺,師事杜聉法師,廣習大乘經論。後聽說嵩岳大師法如開演不思議法門,「特生信重,夕惕不遑,既至,而如公遷謝,悵然悲憤,追踐經行者久之。」三十二歲時始落髮具戒,遂輾轉到荊州玉泉道場拜謁神秀大師,居約十年。乃至神秀死於東都,惟有義福「親在左右,密有傳付,人莫能知。」即於此年,自嵩岳寺應邀至長安,於終南山化感寺棲置法堂,宴居廖廓。外示離俗,內得安神。二十餘年不出寺門,盡心開演神秀禪慧之業。開元十年(722),應長安道俗之請,住京城慈恩寺。十三年(725),玄宗東巡河洛,特令赴都,居東都福先寺。十五年(727)放還京師。二十二年(734),復令入東都,居南龍興寺。開元二十四年(736)卒,年七十九。葬於龍門奉先寺北岡,賜謚曰「大智禪師」,中書侍郎嚴挺之躬行喪服,撰《大智禪師碑銘》。

  義福當時在兩京之地影響甚大,一則他是國師神秀的門人,另外他也得到了唐玄宗的優待,以及當朝官吏如兵部侍郎張均、太尉房官、禮部侍郎韋陟的信服敬重。據載,義福在終南山化感寺時,不遠千里來求道者「騰湊物心,延袤山谷」,其中不乏「負才藉貫,鴻名碩德」的「息心貞信之士,抗跡隱淪之輩。」義福在當時,號稱「道望高峙,傾動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比賣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後住南龍興寺,「靡然向風者,日有千數。」義福卒後,其葬禮也十分隆重。「滅儀法事,盡令官給。縉紳縞素者數百人,士庶喪服者有萬計。自鼎門至於塔所,雲集雷動,信宿不絕。」可見義福當時之威望和影響,嚴挺之總結說:「禪師*輪,始自天竺達摩,大教東流,三百餘年,獨稱東山學門也。自可、璨、信、忍至大通, 遞相印屬,大通之傳付者,河東普寂與禪師(義福)二人,即東山繼德七代於茲矣。」義福既是一代名僧,又是禪法正宗傳人。

  義福在當時是以禪慧名世,開演頗多,但記載他本人思想及言論的文獻甚少。據載,他在神有門下所行是「攝念慮,棲榛林,練五門,入七凈,毀譽不關於視聽,榮辱豈繫於人我?或處雪霜,衣食罄匱,未賞見於顏色有厭苦之容。」從此記載中可看出,義福仍保持了苦樂隨緣、任運自在、無所怨行的禪者風範。其禪修內容大致不出「練五門、入七凈」。所謂「練五門」即是宗密於《圓覺經大疏鈔》中所述北宗的「五方便門」,前已敘述。所謂「入七凈」,出自《維摩詰經.佛道品》鳩摩羅什對於「七凈華」的注。鳩摩羅什謂「七凈」為:(1)戒凈,即身口所作,無有微惡;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願受生。(2)心凈,三乘制服煩惱心、斷結心,乃至三乘漏盡羽。(3)見凈,即見法真性,不起妄想。(4)度疑凈,即見解深透而斷除疑惑。(5)分別道凈,即善能分別是非,合道宜行,非道宜舍。(6)行斷知見凈,證得無學盡智、無生智者,能知見所行、所斷,,而通達分明。(7)涅槃凈。從義福所修「五門」「七凈」來看,他仍未旁然無顧,率性直性,直探心源,依然繼承了乃師神秀「拂塵看凈」、去妄存真的禪法,顯得過於拘謹、小心。《碑銘》說他「苦身勵節」、「律行貞苦」,或許這是由他王家禪師的身份所限定,無法像山林禪者那樣任他風清月白地洒脫自在。再看看他最後的教誡是:「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已非由人,當自勤力,以濟神用。」這完全是神秀「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翻版,汲汲於攝心息妄,刻意去煉法修心。嚴挺之總評說:「苦已任真,曠心濟物;居道訓俗,不忘於忠孝。」這全然是皇家和尚的口吻。

  (二)普寂心寶

  普寂(651-739),俗姓馮,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一說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原遊學於儒典,後棄俗求道,依大梁壁上人、東都端和尚、南泉弘景和尚等處聽經受戒學律,深覺為文字所縛,隱居嵩山半岩。「布褐一衣,麻麥一食」,曾欲投少林法如禪師,未至而禪師已卒,「追攀不及」,轉謁荊州神秀禪師。師事六年(一說七年),「神秀奇之,盡以其道授焉。」久視中(700),武則天召神秀赴東都,神秀因薦普寂,乃度為僧。後中宗聞神秀年高,特下詔令普寂繼神秀「心寶」,代神秀統其法眾。及神秀卒,天下好釋氏者的咸師事之。開元十三年(725),詔令住都城敬愛寺。十五年(727),玄宗將幸東都,詔義福從駕,普寂留都興唐寺安置。「由是法雲偏雨,……聞者斯來,得者斯止,自南自北,若天若人,或宿將重臣,或賢王愛主,或地連金屋,或家蓄銅山,皆轂擊肩摩,陸聚水咽,花盡拂日,玉帛盈庭。」開元二十七年(739),普寂終於洛陽興唐寺,壽八十九。詔曰:普寂「資於粹靈,是為法器,心源久寂,戒行彌高。……宜稽其凈行,錫以嘉名,示夫凈來,使高山仰止,可號大照禪師。」出喪之日,盛況空前,《大照禪師塔銘》載:「金棺發軔,鹵簿啟行。或兩都傾城,或四方布路。持花者林指,執紼者景移。三條之中,泣淚如雨;重城之外,號叩若雷。彩雲二時,自都達岳;白露數里,彌川偏空。」《宋高僧傳》卷九也說:士庶「傾城哭送,閭里為之空焉。」普寂在中宗以後,一直是兩京禪系領袖,同時也是全國禪眾的一面旗幟。

  自武后則天迎弘忍門徒入京,中宗、睿宗獨尊神秀一支,北宗一直是欽定的禪宗正統,神秀死後,義福控制兩京,而以居於洛陽的普寂勢力最盛。開元以來,普寂被視作北宗嫡傳,號稱七祖,直至劉禹錫時還承認,中夏之中「言禪寂者宗嵩山。」在唐宋的佛典中,嵩山即是指由普寂繼承的神秀禪系。唐中宗詔於嵩岳寺為神秀追造十三級浮圖,敕令普寂統帥僧眾,都表明了普寂的帝師身份。李邕撰《嵩岳寺碑》,列達摩以來的傳承,以「忍遺於秀,秀鍾於今和尚寂」,正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輿論。

  普寂的禪法基本與義福一致,共同承繼了神秀的禪學思想。普寂在神秀處時,曾充僧使,其所作為為他人所不能為。因而深得神秀器重,盡其道授之。神秀所授心寶,即是:「良馬易進,良田易平。加之思修,重之勤至。寶鏡磨拂,萬象乃呈。玉水澄清,百丈皆見。衡山之石,更悟前身,新豐之家,自然本處。」心法相傳,普寂由此所修得的則是「心無所存,背無所倚;都忘禪睡,了悟佛知。」普寂以此為準,深悟禪理,「如此者復地年,大通和尚深賞重之。」開元十五年,唐玄宗在詔書中讚頌普寂的禪法說:

  其始也,攝心一處,息慮萬緣,或剎那便通,或歲月漸證。總明佛體,曾是聞傳;直指法身,自然獲念。滴水滿器,履霜堅冰。故能開方便門,示真寶相;入深固藏,了清凈因;耳目無根,聲色亡境,三空圓啟,二深洞明。

 這說明普寂的禪法仍然是神秀思想的延續。攝心於一處,息慮萬緣,對境不起,經此「磨拂」、「看凈」的功夫,自然便可「剎那便通」,或者「歲月漸證」,即可以先漸修而後頓悟,也可以先頓悟後漸修,所謂「開頓漸者,欲依其根。」證悟者的頓漸之別,只是全憑眾生不同的要根機,這是一種較有新意的說法。經過學習經論,總明佛體之所在,便可直指法身,自然獲念。即自識本性,六根不為諸境惑,了知佛體在心中,這一修習過程,便也如「滴水滿器,履霜堅冰」,這一思想所顯示的是地道的北宗禪系風格。

  此外,普寂與義福同樣注重戒律在禪眾修行中的作用,據說他在決心轉入禪門時,已經認識到「文字是縛,有無是邊,盍不以正戒為牆,智常為座?」他的最後遺訓中有「屍(戒)波羅蜜是汝之師,奢摩地(定)門不汝依處。」堅持傳統佛教中的戒禪並行,強調了戒律對於當時禪眾僧團的重要性。《宋高僧傳》說他「嚴重少言」,其性凝重,持戒清慎,從不張伐其德,「遠近尤以此重之」,顯示了他作為一代國師、禪學領袖的職責所在。

  史載,神秀雖受帝王推重,然未曾大規模地聚眾開堂演法,所謂「雲從龍,風從虎,大道出,賢人睹,岐陽之地,就者成都;華陰之山,學來如市,未雲多也」!亦只是就其影響而言。而普寂自中宗時代其師統攝禪門,於京城廣行弘化,三十餘年間使禪門大盛。他的門徒較義福更多,所謂「攝之孔多,學者彌廣」,在當時全國禪門派系中,他的宗系勢力最強。李邕所撰《大照禪師塔銘》說:「四海大君者,我開元聖文神武皇帝之謂也;入佛之智,赫然為萬法之宗主者,我禪門七葉大照和尚之謂也。」在開元盛世,唐代第一大手筆的李邕將禪師普寂與皇帝玄宗相比附,足見普寂其時之聲望。時人誇曰:「普寂禪師,名字蓋國,天下知聞,眾口共傳,不可思議。」相比之下,當時慧能一系尚局限於嶺南一隅一地傳教活動,其禪門遠默默無聞。故宗密說:

  能大師滅後二十年中,曹溪頓旨,沉廢於荊吳;嵩岳漸門,熾盛於秦洛。普寂禪師,秀弟子也,謬稱七祖,二京法主,三帝門師;朝臣歸崇,敕使監衛。雄雄若是,誰敢當沖。

  儘管此段話中語氣不無誇張成份,但北宗一系在當時的確是聲勢浩大。所謂「兩京之間,皆宗神秀,」「北宗門下,勢力連天。」於半個世界內成為禪界分認的正統禪學所在。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曾幾何時,顯赫一時的北宗基業竟會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灰飛煙滅。到一百年後,柳宗元在撰寫《賜謚大鑑禪師碑銘》時,竟然會高唱「今布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這是禪宗史上的一次巨變,而這一扭轉乾坤者,便是慧能的弟子荷澤神會。


推薦閱讀:

鄧玉嬌案:呼籲尋求正義-拒絕暴力思維
深藏在骨子裡的正義感
正義面前我們為什麼總是選擇逃避?
遊客「偷香蕉」遭毆打:以惡制惡的正義是一顆怪蛋
年底清案:早熟的正義不見得是正義

TAG:正義 |